❶ 曲靖工业园区有哪些厂
曲靖市圣知团粗棚铝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曲靖市马龙区巨龙机电制造有限搭镇公司等。曲靖的工业园区包括沾益区白水工业园区、马龙区工业园区等,其中的工厂主要有曲或运靖市圣棚铝业有限公司生产基地、曲靖市马龙区巨龙机电制造有限公司等。
❷ 山东省工业分布及各地区重要企业有哪些
山东省主要工业分布图:
山东省重要企业:
1、齐鲁石化坐落于山东省淄博市临淄区,占地面积24.8平方公里,是一家集石油化工、盐化工、煤化工、天然气化工为一体的特大型炼油、化工、化肥、化纤联合企业。
2、山东电力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是国家电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本部设23个部门,下属28家单位,管理98家县供电公司。公司服务电力客户3739万、是全国最多的省份。
3、山东钢铁于2008年3月17日注册成立,是由济钢集团有限公司、莱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和山东省冶金工业总公司所属单位的国有产权划转而设立的国有独资公司。2016年8月,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2016中国企业500强"中排名第143位。
4、南山集团稳居中国企业500强前列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形成了以铝业、纺织服饰、金融、航空、地产等主导产业。2016年南山集团综合实力位居中国企业500强第167位,中国制造业500强第70位。
5、晨鸣纸业造林、制浆、造纸为主业的大型企业集团,全国首家A、B、H三种股票上市公司,被评为中国上市公司百强企业和中国最具竞争力的50家蓝筹公司之一,“晨鸣”商标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山东省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齐鲁石化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晨鸣纸业
❸ 平顺县的地理环境
构造
平顺县大地构造位于山西断隆东南缘、太行断拱南段中轴偏西部位,是中生代燕山期构造—岩浆活动的结果。全境总体为向西缓倾的单斜,倾角一般小于10°,由东往西地层时代由老到新展布。晋获褶断带从长治经县域西部最突出部位的边缘呈北北东向通过。断裂构造不甚发育,有两条近南北向大致平行的构造隆起—岩浆岩带从中部通过,其中一带(东带)北起清戚派北秋房,经风泽岭南至陵川六泉,二带(西带)北起白马,经龙将沟南至壶关双井。岩体常分布于背斜或向斜构造中。岩浆活动受南北向构造和北北东向构造复合构造的控制,岩浆岩带呈两条狭长条带赋存于奥陶系中统地层中,总体上呈中部厚大两侧频繁分叉的似层状形态。
地层
平顺县境内地层出露以奥陶系和寒武系为主,赞皇群、长城系和石炭系零星分布,第四系主仔野要覆盖在西部;出露的地层从东到西呈现由老到新的特点。太古界赞皇群出露于玉峡关东南角的花园,面积不到0.5平方公里,是境内出露最古老的地层。元古界串岭沟组由北向西零星分布于浊漳河、芣兰岩沟、杨坡和花园等地,出露面积约23平方公里。古生界寒武系分布在县境东部,出露面积263平方公里。古生界奥陶系面积1094平方公里,分布于境内绝大多数地区,仅出露中、下统,上统缺失。古生界石炭系仅出露中统本溪组和部分上统太原组地层,其中中统本溪组在西南部东青北、羊井底、龙镇、城关西零星分布,由含铁质岩、铝质岩和薄层砂页岩组成;上统太原组仅在新城和消军岭等低洼盆地或陷落柱中残存,主要由砂岩、砂质页岩夹灰岩及煤层组成。新生界第四系主要出露于西北部东青北、苗庄,实会一带,厚10—50米,上部次生黄土,下部由砂砾石层组成。 平顺县地处太行山南端的上党盆地边缘地带,为典型的石灰岩干石山区。总体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山地由东南向西北倾斜延伸。东南部为高山峻岭,杏城镇境内的风泽岭为平顺县最高峰,海拔1876米;北部山岭交错、沟深谷幽,石城镇浊漳河出口处的马塔海拔380米,为全境最低点;县域西部靠近上党盆地边沿,大多为台地,较平坦;中部为丘陵区,海拔一般在1200—1500米。
根据中国地貌区划指标,平顺县全境属中山区,地貌类型分为山地、丘陵、河谷三类。
山地面积1387.25平方公里,占县域总面积的89.5%。其中剥蚀构造中山面积1112.92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县域南部、东部和北部,山势由北向南逐渐增高,一般海拔高度1000—1800米,相对高差600—1400米;由高度不同的山峰、陡缓不均的坡面和沟陷不同的山谷组成;山谷发育,一般呈“V”字答贺型,山顶主要为圆锥状和龙脊状,山体岩石为石灰岩,山坡坡角多在50°—70°以上,多悬崖绝壁,山岭形状奇异多变。剥蚀构造低中山面积275.33平方公里,分布于县域中部和西部,剥蚀构造中山以下,一般海拔高度750—1500米,山顶钝圆,山坡较缓,坡角多为30°—50°;山谷较开阔,多呈“U”字型;山体土石分布相间,岩石多为石灰岩和页岩。
丘陵面积122.45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9%。其中黄土台坪面积80.01平方公里,分布于西部北社乡、苗庄镇的部分地区,海拔900米左右,相对高度500多米。丘陵沟壑面积42.44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西部、中部和北部北耽车乡的部分地区,其它地区有零星分布。
河谷面积40.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6%,分布于浊漳河、虹霓河和百里滩河沿岸地带。 平顺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春季时间为4月6日至5月31日,夏季为6月1日至8月31日,秋季9月1日至10月25日,冬季为10月26日至次年4月5日。年平均气温9.1℃,1月平均气温-5.5℃,7月平均气温21.9℃。年平均日照时数2517.8小时。年平均无霜期181天,河谷地带无霜期在200天以上,东南山区在15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584.4毫米,夏季降水最多,占全年降水量的62.5%;从地域分布看,东南山凉温区雨雪较多,城关及西部台地次之,北部河谷地带降水较少。年平均风速2.2米/秒,西南风的风向频率占27%,为春秋季主导风向,北到东北风为夏季主导风向。
因境内不同区域存在海拔、地势的差异,平顺县全境分为3个气候小区。其中温和半干旱气候区包括青羊、中五井、北社、苗庄等乡镇,海拔1000—1200米,1月平均气温低于-8℃,7月平均气温25.6℃—29.5℃;暖和干旱气候区包括北耽车、阳高、石城、芣兰岩等乡镇,海拔400—700米,1月平均气温在-6℃以下,7月平均气温27℃—31℃;东南山凉温半湿润区包括西沟、龙溪、东寺头、虹梯关、杏城等乡镇,海拔1200—1800米,气候高寒,1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下,7月平均气温20℃—22℃,春、夏、秋三季共5个月左右,冬季长达7个月。 地表水
平顺县境内河流属海河流域南运河水系,分属浊漳河、卫河两个流域,其中浊漳河流域约占总面积的90%,卫河流域约占10%。境内主要河流有浊漳河、虹霓河、百里滩河、西社河、十字河等。
浊漳河为常年性河流,在北耽车乡王曲村入境,向东流经阳高、石城,至马塔村东河口出境;境内干流长53公里,有较大支沟7条,流域面积936平方公里,天然落差250米,平均流量20立方米/秒。虹霓河旧名虹梯河,发源于东寺头乡,至虹梯关乡入河南林州南谷洞水库,河道全长43公里,有主要支沟14条,天然落差419米,平均流量0.25—0.35立方米/秒,平均输沙量11571吨/年。穽底河又名露水河,源出杏城镇牛石窑河沟南岸山涧,经老温沟、阳坡、穽底村进入林州境,流量0.25—0.35立方米/秒,河道总长85公里。十字河属卫河水系,源出杏城镇十字河村鹿住圪道东前沟,南下进入壶关县,长4公里,流域面积21平方公里,天然落差110米,平均流量0.3立方米/秒。
百里滩河由南河、西河两条干流组成,共有干沟38条、支沟152条、毛沟1400余条;其中南河自龙溪白家庄河沟深处至城关,总长39公里,流域面积126.74平方公里;西河自车相沟深处到县城东与西河交汇,经中五井至留村入潞城境,总长54.25公里,俗称“百里”,流域面积81.7平方公里。西社河流域面积123平方公里,河床坡降3.2%,平均输沙量7077吨/年。百里滩河与西社河均为夏季暴雨型河流,河水冲刷力大,输沙量多,流域内水土流失严重。
地下水
境内地下水分布不平衡,北多南少,东多西少,周围多中间少;埋藏很深,大部分山地都在300—400米以下,西部丘陵区在1000米以下。全境有浅层泉水392处,日出水量约2000立方米,分布零星,流量甚微。较大泉水有辛安泉(平均流量0.75立方米/秒)、八道水(平均流量0.929立方米/秒)、王曲泉(平均流量0.254立方米/秒)、和峪泉(平均流量0.137立方米/秒)、源头泉(平均流量0.1立方米/秒)和安乐泉(乐头温泉)等。 平顺县是传统的农业县,20世纪80年代前农业占主导地位。80年代后,采矿业、制造业和水力发电逐渐发展,铁矿采选业成为经济支柱。 进入21世纪后旅游业兴起。
2015年,平顺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20.6045亿元,不变价比2014年增长4.4%,现价较2014年有小幅下降;三次产业结构为11:39:50;固定资产投资完成36.5799亿元,比2014年增长16.5%;地方财政收入9626万元,比2014增长11.8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505元,比2014年增长8.2%;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54元,比2014年增长8.0%。 综述
平顺县自然环境恶劣,新中国成立前农林牧业生产水平很低。20世纪50年代农业合作化时期,以武侯梨、李顺达、郭玉恩、申纪兰为代表的先进模范带领群众开荒、种树、筑坝,极大地改善了农林牧业生产条件。20世纪80年代划分农业区划,全县分为3个农业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其中东南山地林牧药材薯类区荒山面积大,气候高寒,重点发展造林、种草,生产药材、薯类;北部河谷木本粮油区海拔低,气候温热,水源充足,重点发展木本粮油菜;西部台地粮油果桑区气候温和、土层厚、耕作条件好,以种植粮油为主,是平顺县的主要粮食产区。 2014年,平顺县第一产业总产出完成5.47亿元,比2013年增长1.9%; 第一产业增加值2.10亿元,比2013年增长1.5%;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805亿元,比2013年增长4.11%(现行价格)。
农业
平顺县境内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有玉米、谷子、小麦、大豆、高粱、马铃薯(当地俗称“山药蛋”)等,少数地区栽种荞麦、水稻和红薯;经济作物主要种植花椒、党参、连翘等,还有少量花生、油菜、葵花等油料作物;蔬菜品种主要有萝卜、豆角、莴苣、葫芦、芫荽、蒜、芥子、韭菜、葱、南瓜、北瓜、辣椒、金针、洋姜、西红柿、青椒、黄瓜等。 2014年平顺县主要作物播种与收获情况农作物类别播种面积(公顷)单产(公斤/亩)总产量(吨)玉米7218.34368.5239901.50冬小麦1216.70338.496174.89谷子809.00162.501973.00马铃薯791.00266.003159.00大豆118.00166.00293.00甘薯48.00233.00168.002014年,平顺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1705.27公顷,比2013年减少425.53公顷;粮食种植面积10244.17公顷,比2013年减少474.43公顷,粮食总产量51760吨,减产7.4%。其中夏粮(全部为小麦)产量6174吨,增产159%;秋粮产量45586吨,减产14.8%。粮食作物中,谷物播种面积8037公顷,总产量4.19万吨;豆类播种面积152公顷,总产量356吨;薯类播种面积839公顷,总产量3327吨。经济作物播种面积1461.1公顷,其中油料作物播种面积41.2公顷,总产量85.2吨,中草药材播种面积783.7公顷,总产量1165.4吨;蔬菜及食用菌播种面积596.3公顷,总产量1.237万吨。实现农业总产值2.44亿元。
林业
平顺境内原有大片森林,清末至民国期间,尤其是抗战时期为满足太行根据地的生产生活需要,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形成荒山秃岭。20世纪50年代初平顺县开始实施植树造林和封山育林工程,开展全民绿化运动,发展林场果园。1959年建立国营平顺县林场。1969年出现“砍光风”,“文革”结束后严格限制林木采伐。80年代境内基本完成阴坡造林,开始实施阳坡造林。
2014年,平顺县造林面积3441公顷,全部为集体经济造林;其中人工造林2481公顷,封山育林总面积达到7391公顷;全年四旁(零星)植树67万株;林木种子采集量295吨,苗木产量6189.5万株,育苗面积320公顷;木材产量576立方米;果园面积179.5公顷,果品总产量5893吨;实现林业产值3797.2万元。
畜牧业
平顺县境内主要养殖生猪、牛、羊、驴、骡等牲畜和鸡、鸭、鹅等家禽。平顺山多坡广,天然草地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群众素有养羊的习惯,品种以太行青山羊为主。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养猪。80年代出现养猪和养鸡专业户。1988年平顺县承担了“山西毛用山羊培育”省级重大科研项目研究,引进安哥拉山羊杂交改良本地山羊,1990年引进辽宁绒山羊。 2014年平顺县畜牧业生产情况畜禽类别出栏量(头、只)存栏量(头、只)肉类产量(吨)生猪46598391153542牛12572430172羊1159816845186禽类246776297444346马331503.63驴602225860.2骡121251.32兔570017008.552014年,平顺县肉类总产量4319.7吨,禽蛋产量3445吨,山羊毛产量4.16吨,绵羊毛产量11.05吨;实现牧业产值1.17亿元。 综述
平顺县工业起步较晚。20世纪80年代前,简单粗放型手工业生产占多数,工业基础差,技术人才缺乏。80年代后,采矿业、制造业和水力发电逐渐形成规模。 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2013年末平顺县有工业企业法人单位132个,比2008年末下降了42.86%;从业人员3624人,比2008年末下降了52.54%。工业企业法人单位全部为内资企业,其中国有企业9个,占全部企业的6.82%;集体企业11个,占8.33%;私营企业90个,占68.18%。 2013年以来受钢铁行业下行的影响,平顺县工业经济持续低迷。 201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完成10.1017亿元,比2013年增长16.9%。其中工业增加值9.6377亿元,比2013年下降13.1个百分点,剔除价格因素后增长16.4%;建筑业增加值4640万元,比2013年增长30%。2015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385亿元,比2014年下降1.1%。
采矿业
平顺县开采铁矿始于1958年的大炼钢铁运动。1965年,长治钢铁公司在境内西安里建设平顺县第一座铁矿。1968年成立平顺县采矿厂。1980年后,村办和私人铁矿企业不断增加。 1997年起实施非煤矿山矿业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工作。 2013年,平顺县共有持证矿山32个,其中铁矿16个,石灰岩矿12个,石英岩矿1个,石膏矿1个,砂岩矿1个,大理石矿1个; 全年生产铁矿石原矿298.22万吨;共有采矿业企业法人单位50个(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42个,非金属矿采选业8个),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37.88%,资产总计18.23亿元,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资产的63.17%。 2013年以来由于市场、环境的因素,铁矿石、精矿粉价格持续下跌,而平顺县规模工业中大部分行业属于铁矿采选业,订单少,销售困难,库存量大,企业亏损持续,影响到全县工业整体水平。
制造业
平顺县制造业有冶金、建材、化工、机械、医药、食品、纺织、农副产品加工等门类。境内自古以来有烧石灰的习惯,新中国成立后开办了大批村办砖瓦厂和石灰窑。1958年县电器厂和针棉织厂建成投产。1970年成立县化肥厂。1971年建成县制药厂。1972年县水泥厂建成投产。1980年,县鞋厂投产。1984—1989年,陆续建成侯壁水电站、西沟、石城、车当4家硅铁冶炼企业。1987年,县钢铁厂投产,年产生铁5万吨。80年代末建成县氧化镁厂和太行化工厂。1996年县第二钢铁厂投产,年产生铁1万吨。 据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2013年末平顺县有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56个,占工业企业法人单位总数的42.42%。 2013年第三次经济普查平顺县按行业分组的制造业企业法人单位概况行业企业法人(个)从业人员(人)资产总计(亿元)农副产品加工业5580.10食品制造业11300.99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3990.38纺织业 180.06皮草和制鞋业1120.01文体用品制造业 5420.03化学原料和制品制造业2200.03医药制造业1260.4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182521.60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2251.42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1230.06通用设备制造业3611.00专用设备制造业 2160.01汽车制造业111611.60电力工业
1958年,虹霓水电站建成。1977年,浊漳河侯壁水电站3×2500千瓦机组全部运行发电。1979年1月,湾里水电站竣工。1990年5月,装机容量3×2500千瓦的赤壁水电站投入运行。此外平顺县还有若干乡办和村办小型水电站。 2010年起,平顺县引进风力、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发电项目。 2014年,大唐新能源平顺虹梯关风力发电一期工程并网发电,中国水电与平顺县签订15万千瓦风电项目,淜头水电站完成总工程量60%以上,漳泽电力200兆瓦风光互补发电厂和中国电建打虎岭片区风力发电项目规划上报长治市发改委;全县有乡村办水电站11个,装机容量5084千瓦,发电量1687万千瓦时;水电公司全年总发电量6085万千瓦时,供电量8792万千瓦时(其中侯壁水力发电厂发电量2150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430万元;赤壁水力发电站发电量2194.3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437.93万元;湾里水电站发电量250万千瓦时,工业总产值67万元)。
建筑业
1958年平顺县木建厂成立,1981年改称平顺县建筑公司。1985年,玉峡关乡、西沟乡分别成立建筑公司。 截至2013年末,平顺县共有建筑业法人企业单位4个(有限责任公司1个,私营企业3个),从业人员74人,资产总计0.14亿元;其中房屋建筑业1个,从业人员50人,土木工程建筑业1个,从业人员12人,建筑装饰和其他建筑业2个,从业人员12人。2014年,平顺县有三级以上资质证书建筑企业1家,建筑业总产值2278.3万元,比2013年增长41.63%;实现利润75.5万元,同比增长140.45%。
工业园区
2012年,平顺县两大新型工业园区开工奠基。其中高新科技产业园区规划总用地6.8平方公里,以新能源利用、生物医药、农副产品开发、装备制造、电子工业及相关产业等为主导。长治清华机械厂平顺航天工业园区位于青羊镇羊井底村,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长治清华机械厂投资建设,具备机械产品的制造、装配、检测、存储全配套生产能力, 2014年航天工业园一期建成投产,二期预计2015年竣工并形成全方位配套能力,项目建成后年产值可达12亿元,利税2亿元。 综述
2014年,平顺县第三产业增加值完成9.7191万元,比2013年增长0.8%。其中交通运输、仓储邮政业增加值1.618亿元,批发业完成2150万元,零售业2794万元,住宿业1531万元,餐饮业2826万元,金融业1.2661亿元,房地产业1.0871亿元,营利性服务业1.3426亿元,非营利性服务业3.0357亿元。
2015年,在经济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平顺县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完成增加值10.3565亿元,比2014年增长8.5%,拉动经济增长3.1个百分点,是平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商业贸易
民国年间,城关是县内最大的日杂用品贸易中心,北社、安乐是粮食贸易中心,石城、玉峡关是本地与外省商人的交易中心。1916年县城开设五大商号。1940年12月日军“扫荡”县城,商号、集市全部停业。1941年起农村陆续成立供销合作社。1946年平顺县合作联合社成立。到1949年,全县有152个基层供销社。1958年后私营商业基本消失,集市停办。1961年,平顺县百货、食品、药材等国营商业公司成立。1980年后,私营商户和集贸市场重新恢复。1994年,县城青羊市场建成营业。 2015年,平顺县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095亿元,比2014年增长6.6%;其中批发零售业7.62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94.2%,住宿餐饮业4719.1万元。与周边县区相比,平顺县消费品市场总体规模偏小,总量差距较大。
旅游业
1993—1995年,长治市政协在平顺县开展了对太行大峡谷旅游区的前期考察工作。1998年,龙门寺峡谷旅游景区奠基建设,平顺县旅游业起步。1999年,中共平顺县委作出开发旅游资源、发展旅游产业的决策。 2013年全县有旅游景区6个。 2014年,平顺县接待游客226.18万人次,比2013年增长71%;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2亿元,比2013年增长67%。
金融业
民国时期,平顺县城设有银号。1943年6月冀南银行平顺县支行成立,1945年10月改为平顺县地方银行,1948年6月改为中国人民银行平顺县支行。1963年中国农业银行平顺县支行成立。1986年成立中国工商银行平顺县支行。1990年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平顺县支行成立。1996年成立平顺县农村信用合作社联合社。 2014年,县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平顺县农商银行;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实现在农村乡镇全覆盖。截至2014年末,平顺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36.18亿元,比年初增长6.72%;各项贷款余额18.32亿元,比年初下降5.42%。
邮政电信
清代,城关和羊井底设有邮铺。1912年,县城和北社各有一个邮寄代办所。20世纪20年代平顺县始通电话。1947年8月设邮局。1971年全部生产大队通电话。1985年开通传真。1995年实现国内电话长途直拨。 1998年9月邮政、电信分离。1999年,移动从电信分离,成立县移动公司。 2014年,平顺县有邮政局(所)11个,邮政业务总量662万元,订销报纸199.4万份,函件59万件,包裹1534件,快递0.99万件,邮路单程长度234公里,农村投递线路单程长度1847公里;电信业务总量4334万元,固定电话用户9187户,移动电话用户6.5万户,电话普及率48部/100人,宽带上网人数0.94万人,互联网普及率6%。
❹ 东北地区的老重工业基地有哪些
苏联当年就原住了156个工程项目。
辽宁省
苏联帮助中国兴建的156项工程辽宁有24项。包括:
1.鞍山钢铁公司
2.本溪钢铁公司的扩建
3.抚顺发电厂
4.阜新发电厂
5.大连第二发电厂的增容
6.阜新新丘竖井
7.阜新平安竖井
8.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9.抚顺东露天矿
10.抚顺老虎台煤矿
11.抚顺西露天矿
12.抚顺胜利矿刘山竖井
13.抚顺龙凤矿竖井的新建扩建
14.抚顺石油二厂
15.抚顺铝厂
16.沈阳第一机床厂
17.沈阳第二机床厂(中捷友谊厂)
18.沈阳风动工具厂
19.沈阳电缆厂
20.大连造船厂改建扩建以及
21.杨家杖子钼矿和
22.一一二厂
23.四一0厂
24.渤海造船厂的新建和扩建改建工程。
为了与这24项重点工程配套,辽宁还在沈阳、大连、抚顺、本溪、安东等地安排了省市重点工程项目730个。包括改建扩建抚顺钢厂、大连钢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沈阳冶炼厂、锦州铁合金厂、沈阳第三机床厂、沈阳鼓风机厂、沈阳水泵厂、大连重型机器厂、大连机床厂、沈阳化工厂、沈阳玻璃厂、大连玻璃厂等。
(一)沈阳市
前苏联援建的156个大项目有6个建在沈阳
1.沈阳第一机床厂(原沈阳市机械修理厂)
是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程项目之一,是国内最早生产车床的工业企业。
2.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是一所为航空工业和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普通高等学校,她坐落在辽宁省沈阳市,是东北地区唯一的一所航空院校.学院前身为沈阳航空工业学校,始建于1952年,是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项目之一。
3.沈阳风动工具厂
1955年1月我国第一座近代化风动工具厂——沈阳风动工具厂验收和开工典礼大会在沈阳举行。沈阳凿岩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原沈阳风动工具厂),是中国凿岩机械和气动工具行业历史最久、规模最大的大型骨干企业。目前公司占地11.3万平方米,可年产气动凿岩机50000台、气动工具30000台、液压凿岩机150台、凿岩钻车350台、重矿机械配件700吨、锻件5000吨、热处理件5000吨、精铸件1000吨。我公司在中国设有24个自己的销售公司和众多代理商,有2000多个用户,产品销往四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智利、泰国建立了自己的销售公司,在中国同行厂家中具有独一无二的优势,中国市场信息占有率达50%以上,从八十年代开始,公司开始发展外向型经济,于1984年引进了瑞典ATLASCOPCO公司液压凿岩机检测制造技术,成为中国唯一的生产液压凿岩机的厂家。
4.沈阳电缆厂
东北输变电设备集团沈阳电缆厂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电线电缆制造企业,下设专业化分厂和质量检测中心和开发中心。主要产品有电力电缆,光纤电缆,通讯电缆,电器装备电缆,裸电缆,电磁线,光纤光缆,电缆附件等共7大类,70个系列,440个品种,4万多个规格。
产品采用国际标准生产。21种主要产品获国家,部和省优质产品称号。产品除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外,还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95年8月,铜芯铝绞线,市话通讯电缆,固体绝缘电缆,纸绝缘电缆,橡胶绝缘电缆等5个主导系列产品的质量控制系统,通过了ISO9002的认证。
5.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
1951年6月29日,担负飞机修理任务的112厂在抗美援朝的烽火中诞生。
1953年5月15日,中苏两国 *** 正式签订了苏联援助中国156项重点建设的协议,其中包括112厂从1953年开始扩建,1956年建成年产1000架喷气式歼击机的制造厂,制造的第一种机型为米格-15比斯等条文。1954年1月
13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批准了由二机部四局拟定的112厂扩建为喷气式歼击机制造厂的总体设计任务书。
1956年9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报道:“新华社9月8日消息,今天下午4时,在某地举行了喷气式飞机制造成功的国家验收签字仪式……这种飞机……提前一年零五个月完成了试制任务……。”
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歼击机──歼5试制成功,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喷气式歼击机的历史。文中的“某地”,就是沈阳飞机制造公司(原名112厂)。
(二)抚顺市
“一五”期间,抚顺扩建、改建、新建厂矿企业118个,其中有8项属于前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项重大工程项目。
1.抚顺铝厂
是中国第一家轻、稀有色金属冶炼企业,隶属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铝和镁生产线当“一五”期间前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
2.抚顺西露天矿
3.抚顺龙凤矿立井
4.抚顺老虎台矿
5.抚顺胜利矿
6.抚顺东露天矿
(三)阜新市
建国初期,全国156个重点项目建设有4 个能源项目落户阜新。
1.阜新平安(五龙)立井
2.阜新新邱1号立井
3.阜新海州露天煤矿:
1953年,年产量达800万吨以上的中国最大的露天煤矿—阜新海州煤矿建成投产
4.阜新电站
(四)其它
1.鞍山钢铁联合企业
1953年11月,鞍山钢铁公司三大重点工程——新型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七号炼铁炉相继提前竣工。这是苏联 *** 援助我国新建和改建的项目中,首先竣工投入生产的三项重要工程。是1953年我国重工业发展中的重要事件。
鞍山钢铁公司的大型轧钢厂、无缝钢管厂和第七号自动化炼铁炉,从1952年开始到1953年11月先后建成。该公司薄板厂、第二初轧厂也分别于1954年和1956年竣工投产。此外,北满钢厂、本溪钢铁公司基本竣工。
吉林省
一五”计划时期,在重点建设东北工业基地的方针指导下,吉林省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在全国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中,吉林省11项。5年间,全省工业基本建设投资17.6亿元。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吉林化肥厂、丰满发电厂等一批国家的骨干企业新建、扩建并投产,使吉林省工业跨跃到了一个新水平。
1.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援建的重要建设项目之一,投资总额为6.5亿元。1953年7月15日开始动工兴建。1956年7月13日,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试制成功第一批国产载重汽车, *** 把这种汽车命名为“解放”牌。10月15日正式移交生产,年产载重汽车3万辆
2. 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
特大型石化企业,国家一级企业。前身为吉林化学工业公司(简称吉化)。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个规模最大的、前苏联援建的化工项目,是以国家“一五”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三大化”(染料厂、化肥厂、电石厂)为标志的我国第一个大型化学工业基地,1954年开工建设,1957年投产。
1998年,上划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1999年,按中油集团公司统一部署,吉化公司核心业务重组为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和吉化股份有限公司,非核心业务重组为吉化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吉林石化公司是中国最大的ABS生产基地,也是中国重要的聚乙烯、乙二醇、乙丙橡胶、有机硅及苯类产品的主导生产商之一。吉化投产近40年来,已累计上缴利税200亿元,向全国输送各类人才近3万人,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3.吉林染料厂
属前苏联援建的156项工程中的项目。1954年开始兴建苏联援助的吉林染料厂,这是我国第一个现代化的大型染料厂。1957年10月建成投产,可年产多种染料1万??工业落后面貌。
4.吉林电极厂(现吉林炭素厂)
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的前身吉林炭素厂,是中国五十年代初期建设的基础工业项目之一。经过四十多年的不断改造和发展,现已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性炭素制品生产企业,国家大型炭素企业,是具有现代化生产规模,在国内外有着重要影响的基础能源、原材料生产企业,是国家重点扶持的512户大中型
5.吉林化肥厂
6.吉林铁合金厂钨铁生产部分
吉林铁合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原吉林铁合金厂于1998年改制组建的大型国有独资企业。位于中国吉林省吉林市哈达湾,东依松花江、紧靠长图铁路。
7.通化湾沟工井
8.丰满发电厂:
丰满发电厂始建于1937年,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1951年丰江发电厂开始了大规模的改建和扩建工作,到1960年5月8台机组全部安装完毕。
至此,丰满发电厂第一期工程结束,装机容量55.375万kW,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水利发电厂。二期扩建工程安装了2台8.5万kW机组,于1992年6月竣工。
三期扩建工程在大坝西岸利用泄洪洞安装2台14万kW的机组,1998年7月最后一台机组投产发电,丰满发电厂跨入了百万千瓦级电厂的行列。
丰满发电厂是我国最早的大型水力发电厂,位于第二松花江中游吉林市丰满区,是东北电网南北联络的枢纽,也是东北电网的主力电厂之一,担负着供电、调峰、调频、调相、事故及检修备用等任务,是国家二级企业。厂始建于1937年,1942年大坝蓄水,194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现装有机组12台,总装机容量为100.25万千瓦。
黑龙江
根据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规定,黑龙江省是国家工业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苏联帮助我国建设的156项工程,有22项在黑龙江省。国家在黑龙江省的基本建设投资总额,计划规定为25.6亿元,占国家工业投资的10.3%。
哈尔滨市作为全国老工业基地之一,工业主体主要形成于“一五”、“二五”时期。抗美援朝期间“南厂北迁”的13个大中型企业和原苏联援建我国的156项重点工程中有13项在哈市布局,形成了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主体、重工业为重心的工业经济结构。
(一)哈尔滨
1.哈尔滨电机厂
2.哈尔滨汽轮机厂
哈尔滨汽轮机厂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哈尔滨汽轮机厂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1956年动工兴建,1958年投产
3. 哈尔滨锅炉厂
4. 哈尔滨轴承厂
5.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原哈飞)
6.哈尔滨东安机械厂
7.哈尔滨东北轻合金厂(原哈尔滨101厂)
8.哈尔滨量具刃具厂
9.电碳厂
10.电表仪器厂
(二)其它
11.阿城继电器厂
12.佳木斯造纸厂
佳木斯纸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有独资公司、国家大一型企业,全国百户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试点单位之一。是“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中的两项,1953年建设,1957年投产
13.中国第一重型机械集团公司
总部位于齐齐哈尔市富拉尔基区,是我国“一五”期间由原苏联援建的156 项重点建设.
14鹤岗兴安台10号立井
15.鹤岗东山1号立井
16.鹤岗兴安台洗煤厂
17.鸡西城子河洗煤厂
18.鸡西城子河9号立井
19.鹤岗兴安台2号立井
20.双鸭山洗煤厂
21. 友谊农场
友谊县境内有"天下第一大农场"美称,她是我国"一五"期间
156个重点工程之一,并由原苏联援建的,为纪念中苏人民的伟大友谊,国务院将该场命名为"国营友谊农场.
22.齐齐哈尔钢(北满特钢)
该公司始建于五十年代,是原苏联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
内蒙古
内蒙古的钢铁工业是建国后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国家“一五”时期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有5项在内蒙古。
1.包头钢铁公司
简称“包钢”是其一。包钢从1954年筹建至1959年投产,使内蒙古成为全国三大钢铁基地之一。经过40余年发展,在全区相继建成了一批钢铁企业(包括矿山),已形成了从采矿、选矿、烧结、炼焦、炼铁、炼钢、开坯、轧材及相应辅助设施配套完整的工艺流程,已建成了从地探、设计、科研、施工、生产等门类齐全的钢铁工业体系,建成全国十大钢铁基地之一。
2.内蒙古第一机械厂内蒙古第一机械制造(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一五”期间156个重点建设项目之一,现隶属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公司,是国家特大型工业企业和520户?攸c企业之一。
3.第二机械厂
4.包头第一热电厂
该厂始建于1958年,1959年9月1日首台机组投产发电,一期工程是原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之一,经四期扩建和技术改建,现有八机八炉,总装机42.4万千瓦。
现有职工2646人(从事主业人数1307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6.86亿元,是国有大型Ⅰ档企业、内蒙电力总公司骨干企业之一。
5. 内蒙古蒙电华能热电股份有限公司(包头第二热电厂)
前身为包头第二热电厂,始建于1956年,是国家“一五”期间兴建的156项重点工程之一,电厂先后经历四期工程建设,现拥有八台机组,总装机容量42.5万千瓦时。
一个地区成为工业基地和它的区位因素是密切联系的。
东北地区三大区位优势明显:
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靠近俄罗斯、朝鲜、韩国;地理位置优越。
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不高等。
这些都是东北成为重工业基地的原因。
沈阳,成都,哈尔滨,武汉,上海,包头,兰州,柳州等.分别有兵工厂,煤炭,钢材等重工业.
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区(也就是常说的"长三角"),中心城市有上海、南京、杭州。
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津京唐工业区。中心城市是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
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辽中南工业区,中心城市有沈阳、大连、鞍山等。
(津京唐工业区、辽中南工业区和山东的烟台等又合称为环渤海工业带)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珠江三角洲工业区,中心城市包括深圳、广州。珠海、东莞。(泛珠三角还包括香港、澳门)
沈阳,成都,哈尔滨,武汉,上海,包头,兰州,柳州等.分别有兵工厂,煤炭,钢材等重工业.
我正在做,你先点下采纳,马上就好了
东北地区指中国东北3省所在的区域,简称东北
东北老工业基地只是指其中的工业较发达的地方,好象是经过国家规划的
以上我自己的看法
具体介绍几个重点企业:
鞍钢集团公司(简称鞍钢集团或鞍钢):成立于2010年5月,由鞍山钢铁集团公司(简称鞍山钢铁)和攀钢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攀钢)联合重组而成。鞍山钢铁始建于1916年,是新中国第一个恢复建设的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早建成的钢铁生产基地,被誉为“中国钢铁工业的摇篮”“共和国钢铁工业的长子”;攀钢是世界最大的产钒企业,是我国最大的钛原料和重要的钛白粉生产基地以及重要的铁路用钢、无缝钢管、特殊钢生产基地。重组后的鞍钢集团公司已形成跨区域、多基地、国际化的发展格局,成为国内布局完善、最具有资源优势的钢铁企业。曾获得国家首批“创新型企业”、首批“全国企事业知识产权示范单位”荣誉称号和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成就奖。是国内首家具有成套技术输出能力的钢铁企业。2011年名列世界500强第462名。目前,鞍钢集团具备钢铁产能3860万吨。
沈阳飞机工业集团(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沈飞):隶属于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是以航空产品制造为核心主业,集科研、生产、试验、试飞为一体的大型现代化飞机制造企业,是中国重要歼击机研制生产基地。公司占地面积 800 多万平方米,现有职工近 15000 人。 50 多年来,沈飞集团公司共研制多种型号数千架歼击机,创造了中国航空史上一个又一个第一,为中国航空武器装备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中国歼击机的摇篮”。 *** 、 *** 、 *** 、胡 *** 等党和国家几代领导人亲临沈飞视察,对沈飞的发展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关怀。
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简称大船集团):隶属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前身为“中东铁路公司轮船修理工场”和“中东铁路公司造船工场”,始建于1898年6月10日。2005年12月9日,原大船重工和原新船重工按照“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降本增效,做强做大”的十六字方针进行整合重组,成立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大船集团总资产817亿元,员工8000余人,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建造产品最齐全、最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化船舶总装企业,也是拥有军工、造船、海洋工程、修船和重工五大产业的综合企业集团。
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原第一汽车制造厂)简称“中国一汽”或“一汽”,英文品牌标志为FAW,FAW就是第一汽车制造厂的英文缩写。是中央直属国有特大型汽车生产企业,一汽总部位于长春市,前身是第一汽车制造厂, *** 主席题写厂名。一汽1953年奠基兴建,1956年建成并投产,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1958年制造出新中国第一辆东风牌小轿车和第一辆红旗牌高级轿车。一汽的建成,开创了中国汽车工业新的历史。经过六十多年的发展,一汽已经成为国内最大的汽车企业集团之一。2013年营业额高达4500亿,曾经连续8年蝉联世界500强榜单。
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京津唐综合性工业基地(含有重工业城市)
东北地区的植被属于亚寒带针叶林
北部是针叶林(主要树种:落叶松) 其他地区是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红松)
主要树种有
兴安落叶松、樟子松、红皮云杉、白桦、蒙古栎、山杨
不一样。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面积118501公里,人口约3500万。每一个工业基地都是以几个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沈阳——机械工业,鞍山——钢铁工业,抚顺——石化、装备制造工业,本溪——钢铁工业,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
东北老工业基地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四盟市(呼伦贝尔市、兴安盟、通辽市、赤峰市)。
可以说,辽中南工业基地是东北重工业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❺ 河北省的工业资源有哪些
河北地处华北地区、黄河下游以北,故称河北,省会石家庄市。位于东经113°31′~119°50′、北纬36°02′~42°37′,西为太行山,北为燕山,面积18.77万km²,人口7185万。东临渤海,包围着北京和天津两个直辖市,是京城通往外地的门户,自古即是京畿要地。毗邻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和山东
河北省辖石家庄、唐山等11个地级市,是中国农业大省,是小麦、棉花和玉米的重要产地。工业主要有煤炭、钢铁、陶瓷、电力、纺织、石油、医药工业,其钢铁产量居全国第一。另外邯郸市和唐山市是北方最大的瓷都。
河北是北京连接全国各地的交通枢纽,已形成了陆、海、空综合交通运输网。全省有25条主要干线铁路通过,铁路货物周转量居全国大陆省份首位。有27条国家干线公路,公路货物周转量居全国大陆省份第2位;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2007km,居中国大陆省份第3位。省内有铁路客运京广线、京九线、京哈线、京沪线、京包线经过,石家庄、秦皇岛、邯郸、唐山、张家口五个城市已开通民航航线,能为游客提供便利的交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