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德国的电子工业中心是什么发展该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应该就是慕尼黑....发展电子迟镇工业的有利条件给你个万金油式的答案吧 要发展电子工业需要两种条件地理和社会 地理条件:气候(慕尼黑应该是温带大陆性气候) 地形平坦 社会条件:交通便利(多瑙河的支流伊枝旦滚萨尔河这个当然还有铁路啊航空啊等等)猛余高素质人才(慕尼黑拥有众多的国际知名大学人才极多)良好的城市历史 政策上的支持当然还有很多有利的条件因个人能力有限不能一一列出 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② 美国“硅谷”之所以能发展成为世界电子工业中心,是因为它拥有了哪些区位优势
一、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美。硅谷位于旧金山市东南部,背靠太平洋海岸山脉,面对旧金山湾。
二、气候宜人。这里属于地中海气候,接近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温暖湿润。
三、交通便捷。“硅谷”临近旧金山航空港,并有高速公路贯穿全境。
四、全世界的人才高地。“硅谷”集聚了大量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知识和技术的密集程度居美国首位。其中斯坦福大学在硅谷崛起早期起了关键作用,并提供了第一个科研工业区的地盘。现在斯坦福大学在基础研究放面对硅谷的贡献仍然重要。
五、市场稳定。长期以来,美国国防部一直维持着对硅谷半导体元件稳定的定货量,订货额一度占硅谷总产值40%。
六、创新环境和创新文化。硅谷文化广泛的包容性及其推崇创业、宽容失败、鼓励冒险的社会文化观念,也极大地激发人们的创新和奋斗精神,为“硅谷”企业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硅谷一微电子工业为主导,集中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中心。微电子工业是电子工业的技术基础,因而成为高技术中的最高技术。硅谷的没一向重要发明都会影响到全世界的电子工业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电子工业更新换代的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几乎都出自硅谷。
③ 巴西以自由贸易和电子工业中心的城市有哪些
巴西Manaus自由区
玛瑙斯市(Manaus)是巴西的自由贸易区和电子工业中心,位于亚马逊森林腹地,由于巴西地域广阔,其工业,经济,文化的发展呈区域性严重失调,为了促进北部地方(特别是亚马逊地区)的经济发展,1957年,建立玛瑙哪悉斯自由区的建议首次在国会中正式提出,1967年军政府颁布第288号法令,批准建立玛瑙斯自由区。
玛瑙斯自由区面积涵盖1万帆缓猛平方公里,包含工业区、免税商业中心和农牧发展区3部分,政府并规划再于玛瑙斯兴建生物制品生产和研究基地,以发展高科技产业,加大和提高科技在当地经济和工业中的含量。
区内的工业区,主要由两轮工业(包括摩托车、自行车)、电子工态桥业(包括电视机、答录机和其他视听设备)、钟表工业和眼镜工业4大部门组成,玛瑙斯自由区管理局理事会向自由区内的企业提供优惠政策,以达到吸引投资、利用资源、创造就业机会的目的。
目前在玛瑙斯投资的企业主要包含日本、美国、德国和南韩,尽管当地劳动力工资较亚洲地区高出不少,但玛瑙斯自由区仍保留许多优惠政策,如产品若在玛瑙斯自由区组装加工、在行销至巴西市场,便可省去高额关税,因此,仍吸引外资企业在玛瑙斯投资。
④ 武汉高新区有哪些电子厂
武汉高新区有如下电子厂。
1、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四路1号。
2、根据查询网络地图信息显示,武汉中原电子集团有限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四路1号。
3、根据查询虚凯庆百孙纤度地图信息显示,神宇电气,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四路28号。
4、根据查询网络地图信息显示,武汉恒讯通光电子有限责任公司,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四路28号光谷电子工业园6号3层。
5、根据查询网络地图信息显示,武汉圣博莱电子有限公司,差握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四路28号武汉光谷电子工业园3期5栋西4层。
6、根据查询网络地图信息显示,武汉光谷电子工业园(高新四路),武汉市江夏区高新四路28号
7、根据查询网络地图信息显示,武汉台汉达电子有限公司,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二路41号谷方T5栋B15
⑤ 德国的电子工业中心是什么发展该工业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德国最大电子工业中心是在慕尼黑。
有利条件:
德国科技园区的起步较晚,到1983年才建立第一个科学园区——西柏林革新与创新中心,但后来发展速度很快,是西欧科学工业园发展最快的国家,到1992年已有101个高新科技园区。其中1984年创建的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区是德国最为突出的鼓励高科技创业发展的科技园区。慕尼黑是德国第三大城市,是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高新科技园区是德国电子、微电子和机电方面的研究与开发中心,被称为“巴伐利亚硅谷”。
(1)慕尼黑的兴起
二战结束后,作为前联邦共和国最大的两个工业中心之一,慕尼黑在柏林遭到战争的破坏后迅速超过柏林,成为德国新的工业和技术中心。20世纪60年代,德国高度重视嘎科技企业,在制定高科技产业发展规划时就特别强调发展民用电子机械产业比发展更重要。20世纪70年代经济危机后,为德国创造经济奇迹的电子工业部门迅速发展,更多地集中于慕尼黑走廊一带。1984年,慕尼黑市政府和慕尼黑商会共投资成立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园区面积当时为2000平方米。科技园区十分重视现代科技开发,并且扶植传统产业,是园区内企业数目不断增加,创造了大量的工作岗位。园区管理也不断完善发展。在巴伐利亚联邦州,于80年代未期,德国人所称的电子技术工业,从业人数达到24.5万人,占人全部劳动力的25.5%.因而在全国名列榜首。在1990年以前,每四个受雇于电子工业的工人就有一个是在巴伐利亚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企业之一,德国最大私立企业西门子公司,在80年代有一半的德国劳动力都来自巴伐利亚州,而其中50000人工作在慕尼黑地区。到1990年,园区面积扩展2倍。1992年投资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大楼建设。为使企业在较小的空间创建大的科技公司,并尽可能地帮助投资者降低科技孵化成本,创业大楼每个单元都安装了100兆的电信网络,微机、电视机、传真机、电话机等都集中在一个盒子里面。科技人员在这里完全可以了解整个慕尼黑市的产业领域和科技研究动态。
(2)慕尼黑的高新产业和科研力量
巴伐利亚州是欧洲半导体产品重要的制造中心,几乎所有大型半导体产品制造厂商都把它们的欧洲总部或市场销售部设立在巴伐利亚州,而作为巴伐利亚州的首府慕尼黑更是聚集了该州75%的半导体企业。慕尼黑科技园区建设主要集中于工业产业、激光技术、纳米技术、生物技术等,是全国高科技产业的孵化中心,能以最快的速度反映当前的信息技术。一般情况下,在德国一个新的企业、新的领域开始时,首先是在这里进行试验,成功后,移植到其他地区,再创一个工业园区。在慕尼黑聚集着600多家公司生产电子原件和电子系统,2400家公司使用这些产品。如国际知名的西门子、日立、摩托罗拉、宝马、欧罗西尔(Eurosil)等公司都聚集在慕尼黑。电子工业公司从1975年的287家增加到1985年的3008家,创造了28000个就业机会。自1975年建立的电子工业新公司中,近一半生产软件,另一半生产工业用电广系统相设备。[1]世界名校慕尼黑大学、慕尼黑工业大学、慕尼黑理工大学等名校都为慕尼黑高科技工业园的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科研成果和科技人才。这些学校的教学研究机构与科技工业园企业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帮助企业进行研发,又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慕尼黑市所属的许多研究机构,如位于加尔青的迈克斯普朗克等离子研究所,位于纽伦堡的辐射与环境研究会,位于奥伯法芬霍芬的航空航天研究所等都在慕尼黑的近郊,弗劳恩霍夫应用研究促进会所属的十几个研究所和研究部也都聚集在此。
~~
⑥ 中国最大的电子工业中心是哪
电子制造业主要在珠三角一带,如果说是开发研究中心应该是中关村!
⑦ 各国新兴工业区
美国:"硅谷"硅谷以微电子业为主导,集中了数千家电子工业企业,是美国乃至世界电子工业的中心.是高技术工业发展的先驱和典范.
意大利:意大利东北部和中部,在20世纪20年代之前,一直一农业经济为主,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利用当地及国内外有利条件迅速发展成为新兴工业区.意大利新兴工业区,以中小企业聚集的工业小区为独特的发展模式.其中
1普拉托:毛纺织
2皮亚琴察:自动化设备
3帕尔马:食品
4蒙特别鲁那:滑雪橇
5卡尔皮和摩德纳:针织品
6卡尔皮木工机械
7萨斯索马:瓷砖
8卡拉拉和马萨:大理石产品
9阿雷左:珠宝
10博洛尼亚:包装机械
11乌迪内:座椅
德国南部地区:慕尼黑和斯图加特
日本的“硅岛”(九州岛)北关东、千叶、濑户内海及骏河湾等新兴工业地带
⑧ 全国四大电子工业基地
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集中分布在沿海、沿江和中西部一些产业基础比较好的地区,区域化特征十分明显,产业集群逐步显现,初步形成了以深圳为龙头的珠江三角洲、以上海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以北京为龙头的环渤海地区以及以重庆、西安、成都、武汉、长沙为重点城市的中西部地区的四大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一)珠三角区域
改革开放以来,珠三角依靠毗邻港澳台的区位优势,以及劳动力成本较低的比较优势,通过招商引资,以加工贸易为突破口,接受国际产业分工转移,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以珠江三角洲为中心的高新技术产业带已经成为我国规模最大、发展速度最快、产品出口比重最高的电子信息产品加工密集地区,聚集了大量的国际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企业。目前,在珠三角区域,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的产值占全国半壁江山,产品规模和技术水平在全国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主要优势领域是通信设备、计算机、家用电器、视听产品和基础元器件等。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珠江三角洲已经形成了以通信产品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为重点的产品结构,并形成了强大的制造优势,形成了集群化发展的特征,目前虽然劳动力成本、优惠政策等方面已经不具优势,但珠三角地区在形成产业集群后,又创造了一些新的比较优势,如发达的信息网络、完整的产业配套能力、敏感的市场意识、人才资源的易得性等等,并且随着CEPA的实施,珠三角地区与港澳台的经济联系将越来越强,这些新的优势将成为珠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持续动力。
(二)长三角区域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是我国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带,从上海到苏州的科技走廊,已经成为世界电子信息产业的重点投资地区,国际电子信息产业,特别是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正在大规模移入,一个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的新经济产业带已经形成。长三角区域科技资源丰富,拥有国内一大批重点大学、高素质人才,校企之间的密切合作成为推动。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某些技术领域实现了一定突破,产业链条完整,区域特色明显,产品档次高、技术含量高、投资规模大,并以工业园区和基地为载体,形成了以集成电路、计算机、软件为特色的产业集群:上海形成了通信设备制造、数字音频、集成电路、计算机设备、软件产业集群;江苏在集成电路的设计与封装、光通信产品、数字视频产品、计算机及外部设备、软件产业等方面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浙江则逐步形成了以投资类为主体的产业结构,造就了软件产业、微电子产业和光电子产业、移动通信及其配套产业等产业集群。但长三角地区电子信息产业也存在不足,该地区电子信息产业基本是后向关联度高的产业,地区内部具有更多的竞争性而互补性不够,易导致过度竟争,地区之间的协调机制也未很好建立,整体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
(三)环渤海区域
环渤海地区内不同省市之间的经济条件差异较大,但各省市依靠自身工业基础好、科研实力强、良好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优势,通过制定合适的发展战略,在电子信息产业的某些领域形成了竞争优势,发展出了各具特色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但综合配套能力要弱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北京电子信息产业具备了研制、规模生产各类计算机系统及软件、半导体分立器件及集成电路飞通信、广电设备、电子测量仪器和专用设备、元器件等系列产品的综合能力,是全国重要的软件基地和主要的电子技术研究开发基地、生产基地;天津拥有国内最完整的手机生产及配套企业和基础设施,其移动通信设备及终端产品、集成电路、新型元器件、彩管、彩显、磁卡、软件等都已经成为全国具有较大规模的重点产品;山东重点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及外围设备、高速宽带网络与通信产品、高性能信息家电、新型元器件、新型电子材料以及软件产品,拥有了海尔、海信等大集团。但环渤海区域电子信息产业总体增长速度相对珠三角、长三角并不高,未能充分发挥北方经济的“龙头”作用,主要在于该地区体制改革相对滞后、开发意识不强、缺乏协调发展的整体规划和明确可行的战略部署,未能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
(四)中西部地区
中西部地区曾经是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布局的重点地区,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基础。从总体上看,中西部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军工电子比重大,具有自主研发、自成体系的特点,产品增加值在全国排名靠前,至今依然是军工电子的主要基地,但该区域的产业链条分散,生产协作配套困难,产业规模总量偏小,总体发展水平相对落后,未形成大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带,但也不乏亮点。有些经济、文化较为发达的中心城市在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的基础上,也形成了电子信息产业某些领域的生产地,如武汉是我国光信息技术实力最雄厚的地区,西安也是我国中西部地区的重要光电子生产基地之一。部分中西部城市的软件产业也有了较快发展,西安、成都、重庆、武汉、长沙等软件产业正在崛起。国家级软件产业基地中西部地区占了3家,即成都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长沙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西安国家软件产业基地。陕西是全国第一军工大省,其军工企业和科研院所的数量、军工资产存量、科研生产能力及职工总数均居全国第一;四川军工目前是我国规模较大、门类齐全、装备精良、科技力量雄厚的国防科研生产基地,在电子战装备、雷达及空管系统,以及若干配套元器件方面居于全国领先地位。
(供稿人:吉安市台办联络宣传科张文春)
⑨ 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微电子中心工业中心在哪个城市
旧金山附近的硅谷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微电子工业中心
硅谷是个区域的俗称。此区域位于加州旧金山市东南部40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