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鄢陵和泌阳哪个工业发达

鄢陵和泌阳哪个工业发达

发布时间:2023-05-30 11:26:25

Ⅰ 河南省省级产业集聚区有多少分别是哪些许昌市有哪些省级产业集聚区我在哪里可以查到这些内容

首批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共180个(其中许昌有8个),名单如下:

1、郑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郑州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郑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3、郑州航空港区
4、郑州国际物流中心园区
5、郑州市白沙产业集聚区
6、郑州市官渡产业集聚区
7、郑州市金岱工业园区
8、郑州上街装备产业集聚区
9、郑州马寨产业集聚区
10、巩义市产业集聚区
11、巩义市豫联产业集聚区
12、新郑新港工业园区
13、新密市产业集聚区
14、登封市产业集聚区
15、荥阳市产业集聚区
16、开封汴西产业集聚区
17、开封黄龙产业集聚区
l8、开封边村产业集聚区
19、尉氏县产业集聚区
20、杞县产业集聚区
21、开封市精细化工产业集聚区
22、通许县产业集聚区
23、兰考县产业集聚区
24、洛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25、洛阳工业产业集聚区(含洛阳工业园区)
26、洛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洛阳经济开发区)
27、洛阳市伊洛产业集聚区
28、洛阳市洛龙科技园区
29、洛阳市洛新产业集聚区
30、洛阳市石化产业集聚区
31、洛阳市先进制造业集聚区
32、洛宁县产业集聚区
33、宜阳县产业集聚区
34、新安县产业集聚区
35、栾川县产业集聚区
36、孟津县产业集聚区
37、汝阳县产业集聚区
38、嵩县产业集聚区
39、伊川县产业集聚区
40、偃师市产业集聚区
41、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平顶山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42、平顶山平新产业集聚区
43、平顶山化工产业集聚区
44、平顶山市石龙产业集聚区
45、郏县产业集聚区
46、汝州市产业集聚区
47、叶县产业集聚区
48、宝丰县产业集聚区
49、舞钢市产业集聚区
50、鲁山县产业集聚区
51、安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安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52、安阳市产业集聚区
53、安阳市纺织产业集聚区
54、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55、安阳县产业集聚区
56、滑县产业集聚区
57、林州市产业集聚区
58、汤阴县产业集聚区
59、内黄县产业集聚区
60、鹤壁市鹤淇产业集聚区
61、鹤壁市宝山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62、鹤壁市金山产业集聚区
63、浚县产业集聚区
64、新乡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新乡高新技术开发区)
65、新乡工业产业集聚区(合新乡工业园区)
66、新乡经济技术集聚区(含新乡经济开发区)
67、新乡化学与物理电源产业园区
68、新乡市新东产业集聚区
69、新乡市桥北新区
70、长垣县产业集聚区(含长垣起重工业园区)
71、原阳县产业集聚区
72、获嘉县产业集聚区
73、封丘县产业集聚区
74、卫辉市产业集聚区
75、延津县产业集聚区
76、辉县市产业集聚区
77、焦作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焦作经济开发区)
78、焦作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
79、焦作工业产业集聚区
80、武陟县产业集聚区
81、温县产业集聚区
82、孟州市产业集聚区
83、沁阳市沁北产业集聚区
84、修武县产业集聚区
85、博爱县产业集聚区
86、濮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濮阳经济开发区)
87、濮阳市产业集聚区(含濮阳工业园区)
88、濮阳市濮东产业集聚区
89、南乐县产业集聚区
90、清丰县产业集聚区
91、台前县产业集聚区
92、濮阳县产业集聚区
93、范县产业集聚区
94、许昌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许昌经济开发区)
95、河南省(魏都)民营科技园
96、许昌尚集产业集聚区
97、中原电气谷核心区
98、长葛市城南产业集聚区
99、鄢陵县产业集聚区
100、襄城县产业集聚区
101、禹州市产业集聚区
102、漯河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漯河经济开发区)
103、漯河市沙澧产业集聚区
104、漯河市东城产业集聚区
105、漯河淞江产业集聚区
106、舞阳县产业集聚区
107、临颖县产业集聚区
108、三门峡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三门峡经济开发区)
109、三门峡产业集聚区
110、义马市煤化工产业集聚区
111、卢氏县产业集聚区
112、渑池县产业集聚区
113、灵宝市产业集聚区
114、陕县产业集聚区
115、商丘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商丘经济开发区)
116、豫东综合物流集聚区
117、商丘市梁园产业集聚区
118、商丘市睢阳产业集聚区
119、永城市产业集聚区
120、民权县产业集聚区
121、夏邑县产业集聚区
122、虞城县产业集聚区
123、柘城县产业集聚区
124、宁陵县产业集聚区
125、睢县产业集聚区
126、周口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周口经济开发区)
127、周口市川汇产业集聚区
128、项城市产业集聚区
129、淮阳县产业集聚区
130、扶沟县产业集聚区
131、鹿邑县产业集聚区
132、郸城县产业集聚区
133、西华县产业集聚区
134、沈丘县产业集聚区
135、太康县产业集聚区
136、商水县产业集聚区
137、驻马店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驻马店经济开发区)
138、驻马店装备产业集聚区
139、驻马店市产业集聚区
140、遂平县产业集聚区
141、新蔡县产业集聚区
142、正阳县产业集聚区
143、汝南县产业集聚区
144、西平县产业集聚区
145、泌阳县产业集聚区
146、平舆县产业集聚区
147、确山县产业集聚区
148. 上蔡县产业集聚区
149、南阳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含南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
150、南阳市新能源产业集聚区
151、南阳光电产业集聚区
152、邓州市产业集聚区
153、新野县产业集聚区
154、浙川县产业集聚区
155、内乡县产业集聚区
156、唐河县产业集聚区
157、桐柏县产业集聚区
158、镇平县产业集聚区
159、西峡县产业集聚区
160、社旗县产业集聚区
161、南召县产业集聚区
162、方城县产业集聚区
163、信阳市产业集聚区
164、潢川经济技术产业集聚区(含潢川经济开发区)
165、信阳市平桥产业集聚区
166、信阳市上天梯产业集聚区
167、信阳金牛物流产业集聚区
168、信阳明港产业集聚区
169、固始县史河湾产业集聚区
170、固始县产业集聚区
171、光山县官渡河产业集聚区
172、新县产业集聚区
173、罗山县产业集聚区
174、淮滨县产业集聚区
175、商城县产业集聚区
176、潢川县产业集聚区
177、息县产业集聚区
178、济源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
179、济源市玉川产业集聚区
180、济源市虎岭产业集聚区

Ⅱ 襄城县和鄢陵县哪个更强

就现在来看,鄢陵县更强,有自己独特的花木和养生优势产业布局,而襄城县没有什么特色经济

Ⅲ 河南个城市经济排名怎样

1.郑州

作为省会,天时地利,其优势显而易见,当老大再正常不过了!不必多说!

2.洛阳

刚刚被评选为中国十大魅力城市!很厉害!不过空气质高胡量在全国城市中竟然是后十名!!这也是因为其工业基础雄厚啊!

3.焦作

近些年发展很好的一座城市,以煤炭等重工业发展起来的城市!最近旅游经济异军突起!城市干净整洁!与同样重工业出身的平顶山要好!河南第三城应该是她的!不过可能有很多兄弟城市不服气!全国综合竞争力96名!人均GDP80名!焦作的前景应该很好!在未来的中原城市圈中应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4.安阳

工业基础雄戚岁拦厚,地理位置优越,正在建设邯安机场,更给其增加优势!且位于石家庄郑州之间,利于发展!安阳与邯郸虽然是邻居,但是两座城市的竞争关系更为明显,南边东边不远的鹤壁,濮阳也对其有挑战!不过全国竞争力第82,河南第三说明她有一定的实力,但是人均GDP较低!应该是个拥挤的城市!

5.平顶山

工业基础与焦作安阳相当,但是其他方面不如焦作突出!交通也不是十分便利!能从一无所有发展到现在也不容易!在全国城市各种排名中,平顶山都不靠前,甚至比不上鹤壁,漯河,濮阳等规模小点的城市!

6.漯河

内陆特区,但是涂有虚名!和省内其他城市没有太大区别!但是近年发展迅速成为豫中南重要城市!名牌产品多!有利于城市知名度的提高!城市漂亮!按照现在的速度发展,前途光明啊!

7.鹤壁

被河南人自己遗忘的城市,5年前在河南倒数城市,但现在发展迅速!河南100大企业,鹤壁与安阳,南阳一样拥有五个排在全省第六!全国城市竞争力 109名!人均GDP全国第87,超过安阳,平顶山等城市!但是全市仅有100多万人口使她发不出太多声音,人气不足啊!不过鹤壁新区建设的很好!也是河南未来重点发展城市!

8.新乡

什么都不怎么突出,但是什么都怎么差!中上水平!、

9.南阳

文化城市,但是比较闭塞!

10.济源

人雀滑口少,底子薄,但是发展快!什么都不错!后起之秀!人均值比较高!

11.商丘

交通发达,却不懂得利用!永城独立了,商丘……不过那么好的地理位置发展不起来没有理由啊!哈哈!

12.濮阳

角落里的城市!美丽的园林城市!缺乏工业基础!油田不国家管的!工业兴市,仍须努力!

13.许昌

北有郑州,南有漯河,许昌就显的失色了!

14.开封

没落的城市!河南最新百大企业,开封一个都没有!天啊!不过最近在新建电厂给予扶持!但是开封的名气大!优势很多,好好利用应该会有很好发展!

15.三门峡

工业较好!但是污染严重!水坝将要废弃!三门峡何去何从?

16.信阳

宁西铁路的建设会给信阳的发展加油,但是信阳的工业真的不怎么样

17.驻马店

比周****通位置好!要努力啊!

18.周口

总量都不错!但是人太多!几乎什么都在后面!

经济发展优良城市:洛阳 焦作 安阳 漯河 郑州等

城市建设优良城市:濮阳 焦作 鹤壁 洛阳 漯河等

生活环境优良城市:濮阳 济源 漯河 鹤壁等

旅游发展优良城市:焦作 洛阳 开封 济源等
1 巩义市

2 荥阳市

3 新郑市

4 新密市

5 义马市

6 登封市

7 偃师市

8 栾川县

9 沁阳市

10 新安县

11 长葛市

12 孟州市

13 舞钢市

14 新乡县

15 渑池县

16 禹州市

17 中牟县

18 博爱县

19 林州市

20 灵宝市

21 永城市

22 安阳县

23 伊川县

24 武陟县

25 修武县

26 温 县

27 淇 县

28 许昌县

29 西峡县
30 汝州市

31 辉县市

32 汤阴县
33 镇平县

34 鄢陵县

35 襄城县

36 濮阳县

37 长垣县

38 宝丰县

39 孟津县

40 桐柏县

41 陕 县

42 项城市
43 邓州市

44 汝阳县

45 新野县

46 鹿邑县

47 唐河县

48 尉氏县

49 罗山县

50 宜阳县

51 遂平县

52 新 县

53 临颍县

54 滑 县

55 卫辉市

56 淅川县

57 获嘉县

58 西平县

59 潢川县

60 确山县

61 洛宁县

62 固始县

63 沈丘县

64 嵩 县

65 息 县 66 郏 县

67 光山县

68 平舆县

69 叶 县

70 浚 县

71 虞城县

72 延津县

73 商城县

74 内乡县

75 淮滨县

76 鲁山县

77 郸城县

78 泌阳县

79 原阳县

80 夏邑县

81 民权县

82 方城县

83 西华县

84 上蔡县

85 南召县

86 清丰县

87 舞阳县

88 范 县

89 南乐县

90 扶沟县

91 通许县

92 开封县

93 宁陵县

94 卢氏县

95 封丘县

96 柘城县

97 汝南县

98 内黄县

99 睢 县

100 正阳县

101 商水县

102 太康县

103 兰考县

104 台前县

105 杞 县

106 淮阳县

107 社旗县

108 新蔡县

Ⅳ 河南许昌鄢陵在哪里

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位于中原腹地河南省许昌市东部,311国道横穿东西,西距京广铁路20公里、京珠(北京?珠海)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70余公里、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许昌市东部,黄河南岸,属于许昌市,辖7乡5镇,总面积 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人口62万人。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着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鄢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省道纵贯南北。兰南高速、许亳高速途经鄢陵。
鄢陵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碰饥第一县”。
祥吵腔鄢陵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已形成纺织服饰、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
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建成谨衫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如今,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这是鄢陵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全县人民的骄傲!

Ⅳ 河南省许昌市鄢陵县人口密度大吗

人口:约62万人
人口密度:711人/km2
邮编461200 区号0374
鄢陵位于河南省中部,黄河南岸。属于许昌市下辖一县级行政单位,在许昌东部,下辖7乡5镇,总面积 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92万亩,人口62万人。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睢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着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
鄢陵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西距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20公里,北距郑州国际机场70公里,311国道横穿东西,219省道纵贯南北,兰南高速、许亳高速也从此经过。
鄢陵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
鄢陵工业门类较为齐全,已形成纺织服饰、食品饮料、机械制造、有色金属精细加工等几大主导产业。
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等一大批生态旅游观光景区。如今,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这是鄢陵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结晶,是全县人民的骄傲!
历史文化
鄢陵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约8000年前,先民们便在此繁衍生息。周初封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汉初置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郑伯克段于鄢、晋楚鄢陵之战、唐雎不辱使命,李白访道安陵(古鄢陵)等着名历史事件均发生于此, 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乾明寺塔、尹宙碑、曹操议事台,曹彰墓、许由隐耕处、许由墓、醉翁亭碑、兴国寺塔、甘罗古柏等。 周为鄢国,东周平王初改为鄢陵、因城筑在一南北向土陵上,故名。面积872平方千米,人口61.37万。年平均气温14.3°C,年降水量为700毫米,无霜期215天。区域内已形成了酿酒、纺织、水泥、造纸等为主体的工业生产体系。花卉为其特产,古有“花都”、“森裤花县”之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花卉产销基地。旅游景点是曹操议事台、兴国寺塔等。 鄢陵物华天宝,文化底蕴十分丰厚。这里既有许由隐居牧耕的古老传说、郑伯克段于鄢的历史记载,又有唐雎不辱使命的留风遗韵。其花卉种植历史悠久,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这里地处亚热带和北温带的过渡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泉甘土肥,具有得天独厚的胡拿地理气候优势,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早在盛唐时代,鄢陵境内就出现了大型综合园林植物的栽培,北宋时期更有皇家园林在此落户。李白、苏轼、范仲淹等历史文化名人,曾多次莅鄢寻古赏花,留下千古传诵的绝唱。清代诗人汪琬曾有诗云:“鄢陵野色平于掌,也有江南此景无”。
社会经济
鄢陵农业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叶等,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蜡梅冠天下”之美誉,花卉苗木种植发展迅速,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畜牧业跨进“河南省畜牧强县”。
鄢陵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境内文化遗址众多,有乾明寺、许由墓、尹宙碑、甘罗柏裤春搭等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以发展花卉苗木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花乡农家乐”、“中国腊梅园”、“花卉长廊”、“千亩莲池赏荷园”、“万亩樱桃园”、“陈化店茶文化一条街”等精品景区景点。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生态旅游节期间,游人如织,盛况空前。如今,鄢陵被誉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
发展农业资源型工业,走农产区工业化的路子,现已形成纺织、食品、建材、机电、化工五大主导产业。姚花春酒业集团,年产原酒10000吨,产品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国际博览会金奖,法国巴黎世界名优酒金奖。花都纺织有限公司、鄢陵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植丰全元化肥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集团的产品已成为省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乡镇企业异军突起,目前全县乡镇企业个数超万家,从业人员7.6万人,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道路四通八达,供水充足,园林绿化与环境保护优良,中原国际大酒店、花都庄园等涉外宾馆,环境优雅舒适;在县城311国道两侧,建有2.5平方公里的经济技术开发区,区内水、电、路、通讯设施完备,功能齐全,是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理想场所,目前区内已引进项目86人,投资总额达3.6亿元。城区南建立了大型箱包生产加工园区。
旅游资源
旅游资源丰富,文物古迹遍布。主要有许由隐耕处、许由墓、尹宙碑、醉翁亭碑、乾明寺隋、兴国寺塔、甘罗古柏、曹操议事台,曹彰墓等。鄢陵县花卉、花木产业正以她独特的美吸引着五湖四海的朋友,鄢陵花卉产业以“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为媒介,向世界各地传播着她的魅力。来到鄢陵这块肥沃而娇美的圣地,既有踏入天堂之绝美,又有亲切自然之温馨。我们时时刻刻欢迎四海宾朋游中原万亩绿海,赏鄢陵七彩花博
发展规划
鄢陵地处中原腹地,位于河南省中部,辖7乡5镇,382个村,总人口60万,面积87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00.8万亩,是国家确定的粮食基地县、优质棉基地县、全国产棉大县和秸秆养牛示范县。鄢陵花卉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素有“花都”、“花县”之美称,享有“鄢陵腊梅冠天下”之盛誉,是我国“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训化基地。近几年来,把花卉园艺业作为振兴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全力实施“以化富县、依花名县”战略。目前,全县花卉种植面积已突破50万亩,总产值7.8亿元,成为长江以北最大的花卉生产、销售集散地。
审时度势,坚持把花卉园艺业作为强县富民的支柱产业来抓
鄢陵县是一传统的农业大县,长期以来,农民以种植粮棉为主,随着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粮棉大县的优势逐渐失去,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势必行。鄢陵发展花卉业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一是有良好的种植花卉的地理气候,适宜南北方各种花卉的生产种植,自古就是南、花北移和北花南迁的理想场所。二是种植花卉历史悠久,农民有种植花卉提优良传统和丰富经验。三是发展花卉有良好的现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来,农民种植花卉的积极性空前高涨,花卉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花卉业效益迅速增长。四是花卉为有广阔的市场前景。花卉业是世界公认的20种最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之一,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各地建设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文明城市步伐的加快,使社会对花卉消费的需求猛增。特别是国家神话西部大开发,把退耕还林、还草作为建设重点,更为发展花卉定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鄢陵的优势在花卉,特色在花卉,潜力也在花卉。
优化环境
为确保“以花富县、依花名县”战略的实施,县里从加强领导组织,出台优惠政策,搞好示范带动作用等方面入手,努力营造花卉业发展的良好环境。为调动花农生产积极性,县里规定,凡在花卉生产销售区租赁或征用土地建园办场的,一年内缓征农林特产税和工商管理费,从第二年开始连续两年实行足额征收,全部返还;对花卉种植达到一定规模的专业村和农户,可适当调整或减免粮油定购任务。县里还加大资金投入,每年拿出100万元作为花卉发展基金,用于扶持花卉龙头企业和花卉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为搞好示范带动,县四大班子领导和乡镇主要领导干部都拿出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花卉、研究花卉,指导花卉园艺业生产和产前、产中特别是产后服务。此外,还加大对外宣传力度,设立花卉园艺广告宣传基金,树立花卉名县的整体形象。在去年举办的‘99昆明世博会上,鄢陵作为河南省县级参展单位,获2银7铜的殊荣,受到了省政府的表彰。
调整结构,形成花卉产业产品优势
针对粮棉大县的实际,县里提出,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花卉生产规模,把花卉园艺业作为种植业结构调整的重中之重。调整花卉生产布局,建设“一区两带一廊”,建成了腊梅、桂花、菊花、月季等八大生产基地。在此基础上调整品种结构,发展地方特色花卉系列。依靠科技进行,实施名牌战略,组织力量对腊梅、桧柏等花卉进行系列开发,促进其成为在国际国内叫响的名牌花卉。目前,投资3000多万元的我国最大的腊梅研究中心正在建设,占地200多亩的腊梅基因库已经建起,引进、开发腊梅品种8个,拥有5万多株古桩腊梅和1万多盆盆栽腊梅,初步形成了集科研、生产、销售、观光为一体的腊梅基地。 培育龙头,走公司加农户的发展路子 加快花卉园艺业产业化进程,关键是要培育好龙头企业。近几年来,县里围绕培育龙头企业,按照 “谁有能力谁牵头,谁牵头就扶持谁”的原则,抓大扶强促龙头,集中力量上了一批投资在百万元以上的花卉项目,形成了龙头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发展模式。同时还按照企业管理模式,根据花卉流通规律,面向国内外,承揽园林规划,设计大工程、大项目,促使生产与经营衔接,实现集团化经营。在基地建设方面,国家有关部委看好鄢陵花卉发展,一批花卉重点项目在鄢陵落户。该县承揽的国家林木优良无性系快繁基地项目和省科委高新农业技术试验示范任务,已完成投资3000多万元30亩花卉产业化基地项已列入省政府重点工程和“十五”计划,9个子项目已开始动作。
依靠科技,提高花卉生产质量和档次
要使花卉园艺业上档次、上台阶,必须依靠科技、依靠人才,坚持发展与提高并重的原则,走科技兴花之路。一是聘请知名花卉专家、学者、科技人员组成花卉顾问团,指导全县花卉生产。二是通过与30多所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的协作关系,重点推广了组织培养、现代化温室、日光温室、冷藏保鲜等工厂化生产的先进实用技术。三是县职教中心常年开办花卉园艺班,聘请花卉专家任教,为各级各部门培养不同层次的花卉生产、花卉园艺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县里下大决心,实施花卉园艺人才培养、引进“百千万”工程,即引进花卉园艺业本科毕业生。
鄢陵县委、鄢陵县人民政府把花卉生产作为农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的重大战略部署,精心策划,强力推进,抓品牌,创效益,使鄢陵成为花的世界,草的海洋,树的故乡,鸟的天堂。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21.6%,于是,“江北花卉数鄢陵”闻名遐迩,平原绿化叫响神州,国家林业生态网络建设试点县在这里命名,国家林木无性系快繁基地在这里开创。
继成功举办了三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后,第四届中原花木交易博览会暨鄢陵生态旅游节将于2004年9月26日在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隆重开幕。主题为“绿色·人文·环境”。花博园在原有博览会展区、腊梅文化展示区、名优花木示范区等13大功能区的基础上,对园内景点设施进行了不断完善、提高和新景点、设施的开发建设,投资建成了面积3200平方米的大型高标准室内展厅,花博园的花木展示、市场交易、生态旅游和科研开发等综合功能将得到充分体现。
行政区划
鄢陵县辖5个镇、7个乡:安陵镇、马栏镇、柏梁镇、陈化店镇、望田镇、张桥乡、南坞乡、陶城乡、只乐乡、大马乡、彭店乡、马坊乡。县人民政府驻安陵镇。
安陵镇代码:411024100
2006年,辖11个居委会:西街居委会、新庄居委会、朱元庄居委会、唐庄居委会、高庄居委会、于寨居委会、轩岗居委会、苏岗居委会、北街居委会、东街居委会、南街居委会。
马栏镇代码:411024101
2006年,辖1个居委会、43个村委会:小田庄、李孟居委会、马栏村、后纸坊村、前纸坊村、议台村、郭营村、岗口村、前杜郎村、碾韩村、梁老村、大田村、韩井村、后杜郎村、娄家村、支家村、东司家村、裴家村、吴家村、城王村、周营南村、周营北村、崔马村、乐陵岗村、苏家村、许庄村、牛北村、牛东村、牛西村、西小庄村、冯家村、南郑庄村、拐子村、姜庄村、蒲堂村、大路村、小路村、刁河村、胡中村、西章甫村、东章甫村、东杨庄村、胥庄村、北郑庄村。
柏梁镇代码:41102
2006年,辖5个居委会、29个村委会:漆井居委会、王岗居委会、岗底张居委会、官寨居委会、辘轳湾居委会、柏梁村、贾庄村、圪_头村、姚家村、孟家村、大路王村、小王村、甘罗村、袁拐村、曹寺村、文范村、孔村、张坊村、南张坊村、陈家村、胡集村、湾子杨村、林家村、温寨村、黄龙店南村、黄龙店北村、安庄村、滕岗村、席黄村、党岗东村、党岗西村、马
陈化店镇代码:411024103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陈化店村、杨刘村、河西杜村、伍子村、马桥村、后杨村、张刘庄村、黄陵村、王岳南村、王岳北村、所村、东陈村、东明义村、西明义村、云汉村、西后杜村、西苏家村、苏庄村、西黄庄村、武庄村、常村、丁集村、刘庄村、河张村、赵寨村、前程村。
望田镇:411024104
2006年,辖30个村委会:望田北村、望田东村、望田南村、店东刘村、晋庄村、任庄村、前谢村、后谢村、袁家村、武岗村、蔡家村、靳屯村、蔺庄村、翟刘村、杜春营村、程甫还村、逊耕村、老范店村、赵岗村、李庄村、花庄村、黄家村、邱庄村、大王庄村、孙寨村、新色村、堤王村、边王村、和刘村、郭寺村。
张桥乡代码:411024200
2006年,辖35个村委会:新东村、潘庄村、夏堂村、北赵庄村、小寨村、东大王村、东许村、邓李村、罗庄村、陈楼村、张北村、张中村、张南村、后厦村、好汉庄村、康庄村、岗陵寺村、张庄村、南杨庄村、沙滩村、西许村、大宋村、和寨村、邵庄村、裴庄村、苏墩村、河岗村、后张村、后李村、水坑村、丁岗村、屈庄村、碱岗村、阎段村、冯岗村。
南坞乡代码:411024201
2006年,辖26个村委会:南坞村、卜寨村、卢庄村、北坞村、安头村、田庄村、屯南村、屯北村、秦岗村、耿屯村、关庄村、刘圪_村、杨树湾村、时楼村、柴庄村、岗苏村、周桥村、牛薛村、刘贾村、孙老庄村、裴毛庄村、南曹庄村、党庄村、前石村、彭庄村、程庄村。
陶城乡代码:411024202
2006年,辖27个村委会:陶南村、陶北村、明理村、南张庄村、郜庄村、仓头村、赵庄村、蒋寨村、前席村、南大宋村、东刘庄村、坡冯村、南孙庄村、胡庄村、三岗村、十室村、葛庄村、常庄村、追岗村、邢庄村、黄庄村、阎庄村、代张村、徐庄村、扶齐村、后路村、谷庄村、南耿村。
只乐乡代码:411024203
2006年,辖35个村委会:西只乐村、东只乐村、小营村、大营村、庄刘村、前曹村、王建平村、岗周村、小东村、罗寨村、常寨村、东店村、崔庄村、王庄村、王桥村、钱桥村、陈庄村、顺羊村、桥北张村、后杜村、南河张村、沈寺村、胡营村、袁堂村、郭刘村、刘英桥村、杨庄村、观台村、寺后李村、野岗村、司庄村、袁庄村、塔庄村、曹桥村、安赵村、寺东张村、谷庄村、赵庄村、寺后和村。
大马乡代码:411024204
2006年,辖34个村委会:大马村、龙马村、三道河村、西司家村、竹园村、前营村、后营村、高迁王村、大坡田村、二坡田村、赵拐村、太平岗村、马停庄村、吕梁村、王敬庄村、南丁庄村、大圣寺村、朱店村、朱庄村、靳庄村、伏村王村、瞿湾村、王店村、屈岗村、东葛村、西葛村、陈寨村、岳寨村、柳寨村、贤庄村、义女村、前张村、任营村、太子岗村。
彭店乡代码:411024205
2006年,辖40个村委会:彭南村、彭北村、探庄村、曹庄村、孙庄村、官庄村、李寨村、前栗园村、后栗园村、慕寨村、北陈家村、北吴家村、洪沟村、殷坡村、王铁村、韩老村、孟庙村、郜村铺村、霍刘庄村、油坊村、赵家村、北姚庄村、新范家村、南岗村、后肖村、瓜张村、代岗村、谢坊村、刘拐村、黑刘村、北新庄村、李家村、范家村、古城村、前步村、张店村、蒋庄村、凤岗村、田岗村、东庄头村。
马坊乡代码:411024206
2006年,辖41个村委会:马坊寨村、钦桥村、晋南村、晋北村、马坊集村、马贡村、岗河沿村、周陈桥村、左岗村、袁坡村、徐坡村、谷楼村、稻梗村、老梁村、北常庄村、汪楼村、解岗村、程岗村、胡庄村、段庄村、营岗村、卜岗村、姚庄村、前陈村、北丁庄村、前杨河村、后杨河村、朱河村、寺拐村、前彪岗村、后彪岗村、骆家村、北姚家村、孙村、汪庄村、刘桥村、二郎庙村、前白村、丁桥村、半截岗南村、半截岗北村。
2020年11月,水利部公布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区)名单,鄢陵县上榜。
2020年10月,生态环境部授予鄢陵县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县称号。
2020年6月,鄢陵县列入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冀鲁豫片区)。
2020年5月,国家发改委公布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示范名单,鄢陵县榜上有名。
2020年3月,鄢陵县入选第一批国家森林康养基地名单。
2020年3月,赛迪顾问发布了2019中部地区县域经济百强榜,鄢陵县位列第74名。
2020年1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命名鄢陵县为2019年国家园林县城。
2019年11月,鄢陵县被命名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
2019年3月,鄢陵县上榜2018年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名单。
2004年,鄢陵县位列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第100名。

Ⅵ 鄢陵县的经济概况

相比于2011年,2012年鄢陵县生产总值完成206.8亿元,同比增长11%。其中一二三产业分别增长4%、15%、9.6%。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35亿元,增长24.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46.1亿元,增长16.2%。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完成14.9亿元、5.6亿元,增长25.1%和33.3%。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895元,增长13.4%;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达到18296元,增长12.5%。
2012年含派,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1.2亿元,比上年增长59.9%(扣除农业税后)。其中,工商税收完成4600万元,占收入总量的38.3%。全县金融机构年末各项存款余额23.4亿元,比上年增长14.4%;各项贷款余额21.3亿元,比上年增长9.9%。 鄢陵农业和花卉经济发达,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优质棉生产基地县。盛产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烟叶等,花卉是鄢陵一大特色,截至2013年,鄢陵县花卉种植面积已达40万亩,是“中国花木之乡”,“北方花都”,被誉为“中国花木第一县”。2004年,鄢陵县畜牧业跨进“河南省畜牧强县”。
2013年,全县花卉苗木面积52.4万亩,品种达2400多个,拥有各级各类花木园林企业612家,从业人员18万多人,经纪人8000多人,花木产业年产值达22亿元以上,形成了绿化苗木、盆景盆花、鲜花切花、草皮草毯四大系列产品,成为全国最大的花木生产、销售集散地,花卉主产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7600多元。鄢陵县园区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有来自北京、宁夏、甘肃、上海、浙江、湖北、安徽、河北、内蒙古等地的59家省内外企业入驻,其中面积在500亩以上的有27家,1000亩以上的有7家,共落实花木面积36600亩,栽植花木6200万株,总投资达3.48亿元。到2013年年底,通瓜菜面积发展到18万亩,特别是三樱椒面积发展到13.8万亩。相继建成2000亩的莲鱼共养基地,1000亩的大枣基地,2000亩的樱桃采摘基地。建成各类规模养殖场1983个,养殖小区40个,产值达13.5亿元,被授予“全省现代畜牧业发展重点县”。
截至2013年,鄢陵县已有5个农产品基地通过省级无公害基地认证,面积2.5万亩,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 截至2012年12月底,鄢陵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总产值304亿元,同比增长18.6%;完成增加值68.9亿元,同比增长18.5%,增速居许昌市第2位。纺织、装备制造、箱包皮具、食品、木制品等5个传统特色产业实现增加值51.5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74.7%,5个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1%,高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速2.5%。
2012年,该县企业服务工作办公室共收集企业有关用地、融资、手续办理等问题85个,;为9家企业进行项目备案;为13家企业申报困难企业认定;组织16家企业开展产品产销对接,谈郑贺签订供货合同金额达2.2亿元;邀请天交所丛弯等保荐机构对4家企业进行上市辅导;认真筛选华创科技、华元电工、金钟皮具等7家企业组织申报国家和省级企业发展项目专项资金。
鄢陵县主要有纺织、食品、建材、机电、化工五大主导产业。姚花春酒业集团,年产原酒10000吨,产品先后荣获省优部优、国际博览会金奖,法国巴黎世界名优酒金奖。花都纺织有限公司、鄢陵水泥集团有限公司、植丰全元化肥有限公司等一批企业集团的产品已成为省级和国家级名牌产品。全县乡镇企业个数超万家,从业人员7.6万人,已成为全县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 鄢陵旅游业发展迅速,以发展花卉苗木为主的生态旅游资源,已建成了鄢陵国家花木博览园、花都庄园、花都温泉度假区、阳光生态旅游度假区、中国腊梅园、花卉长廊、千亩莲池赏荷园、万亩樱桃园、花乡农家乐、陈化店茶文化一条街等精品景区景点。
2013年,鄢陵县实施“6652”投资促进计划,开展“1131”招商引资行动,62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78.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02.6%,带动产业集聚区和名优花木园区固定资产投资分别达到91亿元、22亿元;城市综合改造、中技桩业、辰宇光电等一批打基础、增优势的重大项目开工建设,建业集团、奥信集团、云南绿众源、北京汇源等知名企业落户鄢陵。

阅读全文

与鄢陵和泌阳哪个工业发达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14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1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53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3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1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95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1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31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0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64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4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6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0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17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3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1
宝马7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612
日本德国汽车哪个好 浏览:450
历下区董家镇工业园都有哪些企业 浏览:474
下雨天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浏览: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