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辽宁工业增速多少

辽宁工业增速多少

发布时间:2023-05-24 11:06:24

① 2030gdp中国省份排名

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石恩泽 阿力米热

随着各省份经济数据陆续揭晓,2022年一季度GDP20强的省份格局已定。

时代周报记者梳理发现,一季度GDP前20强的省份中,前11位的排名与2021年一季度排名一致,广东、江苏、山东、浙江牢牢坐稳经济前四的宝座;而在第12位至20位中,北京和河北的排名发生了替换,云南则超越了重庆。

西南省份中,云南和重庆一个发力农畜牧业,另一个重振汽车工业制造,虽然路径不同,但都在一季度突破了6000万亿元的GDP总量,朝着7000万亿元进军。

在增速方面,20强省份均在一季度实现了正增长,14个省份增速跑赢了全国4.8%的增速,北京与全国增速持平,而江西在增速方面的表现最为亮眼,以6.9%的增速暂居第一。


其中,北京和河北的排名发生了替换,河北排名上升到第12位,北京排在第13位;云南超越重庆,排名从2021年一季度的第17位上升到第16位,重庆市则下降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同为西南地区的省份,2022年一季度云南GDP总量达至6466亿元,增速5.3%,位列第16,与重庆GDP的总量仅仅相差68亿元,在一季度小步赶超重庆。

滇渝的特色各自鲜明,云南的优势在农业和畜牧业,一季度全省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026.19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种植业产值533.03亿元,增长腔渣6.4%;畜牧业产值384.75亿元,同比增长5.4%。

不仅如此,云南省一季度工业生产也快速增长,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302亿元,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3%,比1-2月份提高3.0个百分点。制造业占GDP比重为21.0%,比2021年提高2.8个百分点。

装备、高技术制造派圆兆业作为云南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新动力,在一季度也表现亮眼。装备制造业增长33.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30.9%,增速分别比规模以上工业快23.2和20.6个百分点。

相比之下,作为中国汽车产业制造重地,重庆今年在汽车制造方面上铆足了力。今年一季度,重庆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03.95亿元,增速6.8%。其中,汽车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两大行业对工业增长贡献最为突出,分别增长16.8%和25.4%。

此外,重庆在高端制造上亦增势强劲,新产业带动作用增强。一季度,全市高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均增长10.6%,分别拉动全市规上工业增长2.0和3.0个百分点。其中,光伏电池、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集成电路圆片分别增长92.9%、34.1%、20.7%和19.4%。

重庆的汽车产业增势喜人的情况不仅反映在供给端,消费端的增势也十分优秀。一季度重庆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2.1倍,占全市限上汽车类商品的比重为13.4%。其中,3月份的销量更是同比增长超259.9%,占比达35.3%,创历史新高

江西产业发力均衡,增速第一

西南省份在默默发力,中部省份也很努力,江西更是在此脱颖而出。

在一季度GDP20强省份中,江西以6.9%的增速位居榜首,较上年同期扩大1.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值2.1个百分点。

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江西也有所进步,朝着“万亿俱乐部”大步狂奔。一季度,江西GDP(7320.5亿元)比去年同期(6575亿元)高出745.5亿元。

从第一、二、三产业增速上看,江西第二产业增速8%,势头最猛。与此同时,第二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8.7%,拉动GDP增长3.4个百分点,是全省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撑。

其中,一季度,江西省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5%,高于“全国线”3.0个百分点,增速优势较1-2月扩大0.6个百分点,较去年全年扩大1.2个百分点。

因此,江西省统计局将第二产业的喜人成绩形容为“经济增长的‘压舱石’”。

江西在工业上的野心不止如此,对自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022年江西省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开展“领航企业”和独角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净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000家以上、“专精特新”企业500家以上、专业化“小巨人”企业50家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10家以上,有效期内高新技术企业达6500家,入国家库科技型中小企业达9000家。

江西一季度增速亮眼,还有第三产业的一份“功劳”。

江西省一季度第三产业增加值3668.1亿元,增速6.1%。具体来看,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5.6%,拉动GDP增长3.1个百分点。其中,批发和零售业、营利性服务业和非营利性服务业分别增长7.4%、7.4%和8.0%,合计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34.2%,拉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

江西省统计局也表示,一季度第三产业成为经济稳中有进的“助推器”。此外,江西的第一产业上也做到了稳定发展。可以说,江西一季度在一、二、三产业上取得了均衡发展,是其增速喜人的一大原因。

","force_purephv":"0","gnid":"9ac09bb423f56e079","img_data":[{"flag":2,"img":[{"desc":"","height":"113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a916a7318ae62840.jpg","width":"1700"},{"desc":"","height":"443","title":"","url":"https://p0.ssl.img.360kuai.com/t01caa2b5aca92a4210.jpg","width":"645"}]}],"original":0,"pat":"pdc,piece_72time,art_src_3,fts0,sts0","powerby":"pika","pub_time":1651144980000,"pure":"","rawurl":"http://zm.news.so.com/","redirect":0,"rptid":"857078f9983887ab","src":"时代周报","tag":[{"clk":"keconomy_1:gdp","k":"gdp","u":""}],"title":"一季度GDP20强省份出炉:粤苏双双破两万亿,江西增速暂居第一预测一下2030年中国各省经济排行! - : 2009全国主要城市GDP排名1、上海市13698亿元增9.7%(沪)中国经济中心依然领先 2、北京市10488亿元增长9%(京)第二个过万亿的城市,首都的转型是成功的 3、广州市8215亿元增12.3%(广东1)副省级中最高 4、深圳市7806亿...

全国省份经济排行榜: 中国各省2009年GDP排名(最新统计)名次 省份 2008GDP 增长 2008人均 2009GDP 名义增长 1 广 东 35696 10.1% 37588 37775.49 5.83%2 山 东 31072 12.1% 33083 33621.32 8.20%3 江 苏 30024 12.5% 33089 33478.76 10.45%4 浙 江 ...

各省gdp排名 : 2018年各省gdp排名:广东(9.73万亿)、江苏(9.26万亿)、山东(7.65万亿)、浙江(5.62万亿)、河南(4.8万亿)、四川(4.07万亿)、湖北(3.94万亿...

预计中部2020各省gdp多少?: 2011年中国各省GDP排名排名省份GDP(亿元)增速01、广东4563612.8、江苏4008810.4、山东3816510.9、浙江270058.9、河南2116511.5、河北2013712.6...

中国各省份的经济排名? : 2010年GDP总量排名省份 亿元 常住人口(亿) 人均GDP(元) 美元1 广东 45472.83 0.97 46990.63 6941.52 2 江苏 40903.34 0. 79 52106.17 7697.20 3 山...

中国发达经济省份怎么排? - : 如果按GDP总量的话前四依次是广东、山东、江苏、浙江.如果按人均的话,依次为浙江、江苏、广东、山东

中国经济省份排名? - : 2009年中国各省GDP排名 排名 省份 GDP(单位:亿元人民币) 增速 1 广东 39082 9.5% 2 江苏 34061 12.4% 3 山东 33805 11.9% 4 浙江 22832 8.9% 5 河南 19367 10.7% 6 河北 17027 10% 7 辽宁 15065 13.1% 8 上海 14901 8.2% 9 四川 ...

中国经济总量省份排名 - : 09的还没出,以下的是08的: 2008年 中国各省、直辖市经济实力(GDP)排名 名次 省份 GDP(亿元) (数据来自个地区统计局) 1 广东省 35696 折合5173亿美元 与沙特相当 世界排名20位 2 山东省 31072 折合4503亿美元 与挪威相当 世界...

中国经济省份排名: 名次 省份 GDP(亿) 增长率 01 广东省 25969 14.1% 02 山东省 21700 15.0% 03 江苏省 21548 15.0% 04 浙江省 15649 13.9% 05 河南省 12464.09 14.0% 06 河北省 11631.7 13.2% 07 上海市 10297.17 12.2% 08 辽宁省 9257 13.0% 09 四川省 8367.82 12.3% 10 北京市 7720.31 12.1%

全中国以经济指标排名,各省份从头到尾是怎么的排名?: 按GDP总量来排名的. 排名 城市 总量(亿元) 增长率% 1 广州 8200 12 2 深圳 7807 12.1 3 佛山 4300 15.4 4 东莞 3710 14 5 中山 1409 11.1 6 惠州 1280 11.5 7 江门 1277 11.03 8 茂名 1200 10.1 9 湛江 1050 10.1 10 珠海 992.1 9 11 汕头 977 ...

② 东北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是什么

原因很多。其中经济结构改革滞后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在这里,以辽宁省经济结构为例,讲一讲东北经济是怎么从共和国的长子变成全迅瞎判国经济发展最缓慢的地区。

从1978年以来,从经济增速的角度看,是一部东北的经济地位下降的历史。1978-2017年,辽宁省GDP从229亿元增长到23942亿元,占全国比重从6.3%下滑到2.9%。

总结一下。神核东北以重工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在国家减少财政资金投入后,重工业增速减速明显,价值轻工业和民营经济没有发展起来,导致东北发动机突然减速,经济发展慢于全国,尤其是南方地区。

③ 30省份晒上半年经济“成绩单”:19省份GDP超万亿元 广东第一

来源:中国网

2021年上半年各地GDP一览。

数据显示,上半年19个省份GDP超过1万亿元,其中广东、江苏超过5万亿元,稳居全国前二,与山东、浙江的“3万亿档”拉开差距。

广东工业数据亮眼 江苏新增就业人数全国第一

今年上半年,广东省工业数据亮眼,工业生产和工业投资增速均高于全国。规上工业增加值比2019年同期增长10.9%,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比地区生产总值增速高5.5个百分点,对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达40.6%。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4.5%,增速比全国高8.3个百分点,比2019年同期增长14.9%。

江苏省上半年GDP增长13.2%,高于2019年上半年6.5%的同期增速,经济已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1%,两年平均增长7.2%,与2019年同期持平。6月末,江苏城镇登记失业率2.7%,创2018年以来 历史 最低水平;上半年城镇新增就业77.97万人,保持全国第一。

此外,新经济良好的发展势头,为该省经济增长提供了新动能。上半年,江苏省规上高技术制造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23.6%、27.7%,增速分别高于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1个和6.2个百分点。工业机器人、太阳能电池、新能源 汽车 、集成电路产量分别增长了92.8%、36.6%、167.8%、51.2%。

湖北经济增速领跑全国 补回去年负增长部分

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3216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2.7%。数据显示,经济增速追平或超过全国平均水平的省份有11个。其中湖北经济快速稳定恢复,增速达到28.5%,领跑全国。

上半年,湖北工业25个大类行业较2019年同期实现增长。进出口总额增长46.9%,比2019年同期增长44.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0.5%,比2019年同期增长8.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23.3%,比2019年同期增长12.5%。在执行减税降费的前提下,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4%,其中税收收入占比80.1%,比2019年同期提高3.6个百分点,居全国前列。

“剔除疫情带来的基期影响,与2019年同期相比,湖北主要指标增速实际回升,经济复苏进程不断加快,逐步向正常增速水平收敛。”湖北省统计局党组成员、总统计师叶福生表示,在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和趋势性回归力量的共同作用下,湖北经济增长呈现持续恢复、快速增长、质效提升的基本态势,初步实现“把去年负增长的部分补回来”的阶段性目标。

海南两年平均增速“破7”跨境服务贸易迎发展机遇

得益于国家一系列高水平开放政策的支持,海南经济增长跑出了“加速度”。在目前16个两年平均增速超过全国平均水平(5.3%)的省份中,海南“破7”独占鳌头。

服务业是海南主导产业之一,在海南省GDP中,服务业占到60%以上的比重。今年上半年,海南省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7%,高于整体经济6.2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79.5%,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0.9%,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5%,新兴服务业态正引领服务业蓬勃发展。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海南采取了一系列促进跨境服务贸易发展的举措。除去年受疫情影响增速下降外,2018年、2019年海南跨境服务贸易分别增长16.8%和20.3%,今年上半年更是增长了81.2%。本月23日,商务部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海南省商务厅厅长陈希表示,相信随着清单的深入实施,海南自由贸易港的消费就业环境等会大幅度改善,跨境服务贸易也将迎来更大发展机遇。

④ 急求!各国近几年的工业生产率的数据。请大家帮忙,实在是找不到了,谢谢谢谢了!

工信部:2010年一季度工业经济运行总体情况
今年以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各项政策措施的效应继续显现,工业生产延续了去年下半年以来的运行态势,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在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的情况下,效益明显提升,出口有所改善,就业情况好转,但回升向好基础仍有待进一步巩固。

一季度,完成工业增加值35263亿元,同比增长14.5%;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9.6%,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6个百分点,同比加快14.5个百分点。

重工业加快增长,轻工业运行平稳。一季度,轻、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下同)同比分别增长14.1%和 22.1%,增速同比分别加快7.3个和17.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分别增长13.4%和20%。

中、西部地区较快增长。一季度,东、中、西部地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8.3%、23.1%和20.2%,其中3月份分别增长16.9%、22.2%和17.2%。分省市看,一季度全国23个省份规模以上工业增速超过20%,其中,山西、宁夏、天津、四川、湖北分别增长39.8%、37.2%、30.5%、30.4%和30.3%;工业大省山东、江苏、广东、河南、辽宁分别增长21.9%、21.2%、16.5%、27.9%和22.1%。

工业品出口呈恢复性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出口交货值在去年较低基数上同比增长25.2%(去年同期为下降16%),比2008年同期增长4.6%;其中3月份增长25.7%,比前两个月加快3.3个百分点。另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外贸出口额3162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去年同期下降19.7%),其中3月份增长24.3%。

工业投资增速回落。一季度工业投资12251亿元,同比增长22.7%(3月份增长23.9%),增速同比回落3.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投资9565亿元,增长25.8%。

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上涨较快,成本推动压力加大。自去年12月份以来,工业品出厂价格和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由负转正持续上涨。一季度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增长5.2%(去年同期下降4.6%),3月份增长5.9%,当月环比增长0.5%。其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分别上涨6.5%和0.9%。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同比上涨9.9%(当月同比增长11.5%,环比增长0.5%),其中燃料、动力类价格上涨23.5%。

产销衔接状况良好。全国工业产品销售率97.5%,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轻、重工业产销率分别为97.2%和97.6%。

工业企业经营状况呈现明显改善。1-2月,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4867亿元,其中中小型企业实现利润298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9.7%和90.3%;上缴税金4278亿元,增长32.8%;亏损企业亏损额同比下降42.8%;亏损面19.6%,同比缩小5.7个百分点。

企业用工情况明显好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全部从业人员平均人数8232万人,同比增加399万人,增长5.1%(去年同期同比仅增长0.4%);其中中小型企业从业人数6374万人,增加343万人,增长5.7%。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一:原材料工业

一季度,原材料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3%,同比加快14.3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7.4%。

冶金:一季度,冶金行业增加值增长20.7%,同比加快18.7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9.4%。粗钢产量15801万吨,同比增长24.5%,日均产量比去年全年高12.8%;其中3月份日均产量177.3万吨,比1-2月增长1.7%。钢材产量18575万吨,同比增长28.6%。1-2月,冶金行业实现利润298亿元,同比增长5.96倍(去年同期下降90.1%);亏损企业亏损额55.7亿元,同比减亏111亿元。

钢铁进出口量增幅较大。一季度,进口钢材411万吨,同比增长27.3%;出口钢材871万吨,增长69.5%;钢材钢坯进出口折合粗钢净出口474万吨,增长4.2倍。铁矿石进口保持增长,矿粉价格屡创新高。一季度,铁矿石进口15503万吨,增长18%;其中3月份进口5901万吨(比上月增加963万吨),增长13.5 %。3月末,青岛港成分为63.5%的印度铁精矿粉价格达到1180元/吨,比去年最高价格高220元/吨。

钢材价格快速上涨。3月份,国内钢材市场价格结束前两个月的平稳走势快速上涨,3月29日钢材综合价格指数为116.81,比上月末提高7.7点,达到2008年10月中旬以来的最高点。据钢铁工业协会统计,6.5mm普线、16mm螺纹钢、10mm中厚板每吨价格分别为4140元、4165元和4547元,环比上涨7.8%、8.4%和11.4%;热轧薄板和冷轧薄板每吨价格分别为4676元和6022元,环比上涨8%和5.6%。

钢材库存回落。据钢铁协会统计,截至3月末,26个主要城市钢材社会库存1729万吨,比2月末减少80万吨,长材、板材库存比上月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建材:一季度,建材行业增加值增长21.5%,同比加快8.9个百分点。水泥产量33585万吨,同比增长20.3%;平板玻璃产量15344万重量箱,增长13.7%。1-2月,建材行业实现利润188亿元,增长97.9%(去年同期下降0.5%)。

水泥价格继续上涨,平板玻璃价格小幅回落。据建材联合会统计,3月份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平均出厂价293.8元/吨,比2月份上涨1.3元/吨,自去年8月份以来连续7个月上涨;平板玻璃平均出厂价78.2元/重量箱,比2月份下降1.6元/重量箱。3月末,重点建材企业水泥库存1645万吨,同比下降1.3%;平板玻璃库存1888万重量箱,同比下降5.9%。

有色:一季度,有色行业增加值增长23.7%,其中3月份增长20.7%。十种有色金属产量743万吨,同比增长36%;其中3月份日均产量8.3万吨,比前两个月增长2.5%。精炼铜105万吨,增长12.8%;电解铝产量399万吨,增长48.3%。氧化铝产量达到 738万吨,增长52.7%。1-2月,有色金属行业实现利润189亿元,增长28.7倍(去年同期下降99.5%)。

主要有色金属产品进口有所增长。一季度,未锻造铜及铜材进口107万吨,同比增长14.2%,其中3月份增长21.8%;氧化铝进口159万吨,增长55.2%,其中3月份进口增长82.1%;未锻造铝及铝材进口25.7万吨,受去年同期较高基数影响,同比下降2.5%,其中3月份下降35.4%。

有色产品价格回升。3月份,国内市场铜、铝现货月度平均价格分别为59110元/吨和16169元/吨,比2月份回升3783元/吨和89元/吨(低于1月份的 961元/吨和784元/吨)。

化工:一季度,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同比加快18.6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18.1%。主要产品中,烧碱、纯碱、乙烯分别增长22.5%、24.7%和19.1%;农药、化肥分别增长16.6%和11.2%。1-2月,化工行业实现利润310亿元,增长2.2倍(去年同期下降55.5%)。

化工产品价格涨多跌少。受原材料上涨、国内需求预期提升和国际市场回升拉动,3月份中国化工网监测的68种化工产品中,价格呈现上涨态势的有40种,达半数以上;呈现跌势的22种,仅6种产品价格持稳。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二:装备工业

一季度,装备工业增加值增长25.7%,比去年四季度加快5个百分点,同比加快19.2个百分点;其中3月份增长23%。装备工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24.1%;另据海关统计,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1891亿元,由去年同期的下降20.8%转为增长31.5%。1-2月,机械行业实现利润1080亿元,同比增长1.3倍(去年同期下降24.3%)。

投资类产品生产快速回升。一季度起重机、挖掘机、装载机产量分别增长22.7%、59.7%和43.4%,水泥、炼油及化工专用设备产量分别增长116.5%和59.5%,金属切削机床、成形机床分别增长23.5%和17.8%。

汽车产销保持高增长。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一季度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为456万辆和461万辆,同比增长77%和71.8%(去年同期汽车同比分别增长1.9%和3.9%)。小排量汽车持续旺销。一季度1.6升及以下乘用车销量为352万辆,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70.5%。3月份汽车产销突破170万辆再创历史新高。3月份,全国汽车产、销量均达到173万辆,环比增长43.8%和43.2%,同比增长57.7%和55.8%。1-2月,汽车工业实现利润478亿元,增长4.1倍(去年同期下降51.6%)。

船舶工业生产持续增长,承接新船订单有所改善。一季度,我国造船完工量145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8%,占世界市场份额的41.1%。新承接船舶订单826万载重吨,为去年同期新接订单量的10.5倍;3月底手持船舶订单18410万载重吨,比2009年底下降2.2%。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三:消费品工业

一季度,消费品工业增加值增长15.5%,同比加快7.7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由去年同期下降9.5%转为增长18%。

轻工:一季度轻工行业增加值增长16.4%,比去年四季度加快2.1个百分点,同比加快8.6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19%,保持回升态势。1-2月,轻工行业实现利润842亿元,同比增长54.6%(去年同期下降4.2%)。

食品生产保持平稳增长。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制造和饮料制造行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6.1%、16.6%和15.4%;主要产品中,小麦粉增长17.9%,精制食用植物油增长13.4%,肉类增长31.7%,乳制品增长8.8%,饮料酒和软饮料分别增长11.3%和18.4%。

政策拉动家电产品产销增长。一季度重点监测的11种家用电器产品中,9种产品增速超过20%,电冰箱、空调、洗衣机分别增长27.4%、30%和40.7%。家电下乡、以旧换新效果显着,一季度,家电下乡产品销售1603万台,比去年四季度增长16.8%;以旧换新销售额环比增长61.6%。

纺织:一季度纺织行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4%,比上年同期加快7.3个百分点;出口交货值同比由上年同期下降8.5%转为增长14%。主要产品中,纱、布、服装分别增长19.7%、17.7%和17.3%;化纤增长20%。1-2月纺织行业实现利润223亿元,增长71.6%(去年同期为下降9.5%);其中纺织业实现利润125.5亿元,增长83.1%,服装及其制造业实现利润74亿元,增长21%。

国内棉花价格大幅攀升。3月份,国内棉花价格指数(328级)价格为16083元/吨,比上月上涨1093元/吨,结束了此前连续四个月相对稳定价位。钱清市场纯棉纱价格比上月末上涨3200元/吨,聚酯切片和涤纶长丝价格有所回落,分别比上月末下降175元/吨和150元/吨。

医药:一季度,医药行业增加值增长15.5%,同比加快0.8个百分点,当月增长12.8%。主要产品中,化学药品原药产量52万吨,同比增长22%;中成药49万吨,增长18.3%。1-2月,医药行业实现利润159亿元,同比增长40.4%,增幅加快18个百分点。

烟草:一季度,烟草行业增加值增长14.2%,同比加快8.1个百分点;生产卷烟6557亿支,增长3.6%。3月份,烟草行业增加值增长12.2%。1-2月,烟草行业实现利润174亿元,下降12.1%(去年同期为增长13.8%)。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四:电子制造业

一季度,电子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4%(去年同期同比下降5.3%),比去年四季度加快10.2个百分点。主要产品中,微型计算机设备产量增长54.8%,其中笔记本计算机增长53.7%;手机产量增长36.5%;彩电产量增长40.2%,其中液晶电视机增长79.5%;集成电路产量增长89.2%。1-2月,电子行业实现利润164亿元,增长5.6倍(去年同期为下降96.3%,目前尚未恢复到2008年同期水平)。

出口交货值增长加快。一季度电子制造业出口交货值同比增长30.2%(去年同期为下降15.5%);其中,3月份增长27.3%。主要产品中,集成电路出口同比增长99.8%,彩色电视增长48.9%,自动数据处理设备同比增长44.8%。

2010年一季度工业行业运行情况之五:能源保障

一季度,电煤、电力、成品油生产稳定,供需基本平衡,西南地区受旱情影响电煤供应趋紧。

煤炭:煤炭生产增速回升。一季度,原煤产量增长28.1%。据海关统计,一季度煤炭净进口3871万吨,同比增长5.2倍。煤炭价格基本稳定。秦皇岛5500大卡山西优混煤价在3月初降至675元/吨后一直保持稳定状态,3月29日为680元/吨,比上月末下降25元/吨,但同比上涨120元/吨,仍处高位。

库存维持正常水平。截至3月底,全国统调电厂(532家)存煤4307万吨,可用12天,比上月减少4天。4月6日,秦皇岛港口煤炭库存785万吨,比上月末下降27万吨。西南省份由于长期存在“小煤大电”、电煤供应链脆弱问题,加上旱灾水电减发加大了火电压力,电煤供应趋紧。

电力: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发电量948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0.9%。其中火电增长24.3%;受来水偏枯影响,水电下降5%。工业用电保持较快增长。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全国工业用电量为704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7.6%;其中轻工业用电增长14%,重工业用电增长30.5%。

石油:石油供应充足。一季度,原油产量4819万吨,同比增长4.6%。据海关统计,进口原油5668万吨,增长39%。原油加工量10030万吨,增长21.6%;其中汽油产量增长7.7%,同比加快0.2个百分点;柴油产量由去年同期下降7.1%转为增长22.1%。受提价预期影响,成品油销售走强。

国际油价振荡上行。3月份,布伦特原油现货月度平均价为78.9美元/桶,比上月上涨5.3美元/桶。伦敦市场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月初上涨至80美元/桶后持续小幅波动,月末再度上涨,3月31日三个月期货收于82.9美元/桶,比上月末上涨4.5美元/桶。

⑤ 东北三省gdp

辽宁是东北经济总量最高的省份,如今GDP排名一降再降,先后被诸多省份超过,如今竟然连直辖市的GDP都已经超过了辽宁省,辽宁的经济增速也不是很高,表现一般,两年平均增速只有3.1%。紧接着是黑龙江省,今年前三季度,黑龙江GDP为0.97万亿,排名全国倒数第七,GDP增速为8.0%,但是两年平均增速只有2.9%。没想到,黑龙江GDP已漏蔽经被新疆(毁悉1.13万亿)超过,西南地区的贵州更是比黑龙纤搜乎江多出4200多亿。

和黑龙江一样,吉林GDP也不足万亿,今年前三季度,吉林省GDP达到0.95万亿,排名全国倒数第六,同比增长7.8%,两年平均增速为4.6%,GDP排名紧跟在黑龙江之后,超过甘肃(7401亿元),如果保持当前增速,未来几年恐怕会被甘肃反超。从GDP来看,东北三省:辽宁、黑龙江、吉林的GDP分别是:1.97万亿、0.97万亿、0.95万亿,三者之间的差距也不小,辽宁比黑龙江还要高出1万亿,东三省GDP之和达到3.89万亿

⑥ 28省GDP排行榜哪个省第一

7月31日报道,近日,31个省(市、区)中除了吉林、新疆、西藏外,其他28个省(市、区)已陆续公布了2018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情况。这些地方上半年GDP增速整体呈现“三升六平十九降”的趋势。其中,GDP增速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贵州、云南、江西,同比增幅分别为:10.0%、9.2%、9.0%,天津以GDP同比增速3.4%居末位。

记者梳理发现,2018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中部六省有五省列席其中,分别是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河南。而2016年上半年、2017年上半年排名GDP增速排名前十位中均占3席,西部地区均占有5席。值得注意的是,与2017年上半年相比,正向变动幅度最大的是辽宁,从GDP增长2.1%到2018年上半年的5.6%,上升3.5个百分点。负向变动最大的是重庆,从10.5%到2018年上半年6.5%,下降了4个百分点。

与之相对应的是,辽宁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到10.3%排名第二,仅次于陕西。重庆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出现了“断崖式”下滑,同比增长幅度仅为1.8%,而2017年上半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10.4%,去年全年的同比增长速度也达到了9.6%。

“上半年中国经济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

2018年已经过半,这是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对今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基本情况的总结,今年上半年全国GDP同比增长6.8%。但是,从各省(市、区)的情况来看,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

其中,11省(市、区)GDP增速达不到6.8%的“国家线”,GDP增速最快的是贵州,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速达到10.0%,天津以3.4%的同比增速垫底。

今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区)分别为:贵州(10.0%)、云南(9.2%)、江西(9.0%)、陕西(8.6%)、安徽(8.3%)、四川(8.2%)、福建(8.2%)、湖北(7.8%)、湖南(7.8%)、河南(7.8%)。

以湖南省为例,今年上半年,在技术含量高的高端产品中,新能源汽车增长113%,微型计算机设备增长49.8%,数控金属切削机床增长43.2%,集成电路增长21.7%,机械式遥控操作装置(遥控机械手)增长15.1%。

同时,在投资方面,今年上半年,湖南产业投资方面,工业投资同比增长23.4%,增速比全部投资快13.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快18.4个百分点。工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比重逾三成,对全部投资的增长贡献率逾六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同比增长20.7%,比上年同期加快19.3个百分点。装备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3.4%,增速同比加快9.8个百分点。

今年7月20日,湖南省委常委会召开会议指出,今年上半年,全省经济运行稳中有进,产业建设扎实推进,质量效益稳步提升,民生福祉持续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发展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向好的势头,高质量发展的态势和效果进一步显现。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徐逢贤告诉记者,这些主要得益于地区对外开放带来的出口增速加快,比如陕西、湖南都是出口同比增长非常快的省份。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被认为是很多年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引擎”,今年上半年一些地区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排名和GDP增速排名保持了较高的一致性。

徐逢贤认为,规模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与GDP增速非常紧密,近年来,二者相关联的紧密程度甚至在不断加强。

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排名前十位的分别为:陕西、辽宁、贵州、江西、安徽、福建、青海、北京、浙江、四川。

在GDP增速排名前十的省(市、区)中,贵州、云南、江西、陕西、安徽、四川、福建、湖北、湖南、河南,其对应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分别为:9.6%(第3名)、6.7%(第14名)、9.1%(第4名)、14.1%(第1名)、8.9%(第5名)、8.0%(第10名)、8.9%(第6名)、7.8%(第11名)、7.0%(第13名)、7.7%(第12名)。

在今年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较快的辽宁省和增幅垫底的重庆市都呈现出较为典型的特点。

其中,辽宁省2018年上半年GDP同比增长5.6%,是GDP同比增速正向变动幅度最大的省份。

据《吉林日报》报道,上半年,吉林全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6299.07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2.5%。

在东北三省中,今年上半年,辽宁省GDP同比增速压过黑龙江的5.5%和吉林的2.5%,成为东北三省中增速最快的地区。然而,在2016年上半年和2017年上半年东北三省GDP同比增幅排名中,辽宁省均位居末位。

此外,重庆市在2016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一,2017年上半年GDP增速排名第二的情况下,在2018年上半年,重庆市GDP从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5%下降为同比增长6.5%,排名跌至第19位,与河北并列。

与此同时,重庆市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增幅也出现了“断崖式”下滑,2016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2%,2017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0.4%,2018年上半年同比增长1.8%。

⑦ 各省gdp增长率排名

在浙江省金华市新能源汽车小镇零跑汽车有限公司的车间里,新能源汽车有序下线。新华社

4月18日,国家统计局公布,2023年一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701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8%。近日来,内地31个省区市陆续公布了今年一季度经济增长的主要指标。

从数据分析可以看出,各地正在积极克服国内外形势变化带来的多重压力,实现经济平稳开局。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形势下,各省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新变化?哪些省份一季度GDP增速跑赢全国?哪些省份有新亮点?

经济总量御誉

江苏和山东位列前三。

广东经济总量破2万亿。

从经济总量清手来看,广东、江苏、山东占据前三的格局仍在延续。

一季度GDP,广东排名第一,一季度GDP超过2.84万亿元,增速3.3%;另一个2万亿的省份——江苏紧随其后,为2.78万亿,增速为4.6%。这两个省的消费受到疫情的严重影响。值得一提的镇正段是,由于今年广东受疫情影响更大,广东与苏联的GDP差距缩小,从去年同期的1300多亿元缩小到600多亿元。

广东和江苏也是全国仅有的一季度经济总量突破2万亿元的省份。

排名第三的山东为1.99万亿元,距离2万亿元大关仅一步之遥,相差约73亿元,其一季度GDP增速为5.2%,是前三名中唯一超过全国增速的。

4月18日,山东省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分析研究一季度经济形势。3月以来,山东省多地出现局部疫情,防控形势骤然严峻。“做好疫情防控是一项政治任务。稳定经济运行的基本盘,既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抓疫情防控和抓经济运行是相互支持、相辅相成的,必须做好、做足。”会议强调,继续实施“十大产业”、“十大扩大需求”、“十大创新”行动计划,二季度攻坚,打赢上半年攻坚战。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

23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

吉林是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一季度,中国各地GDP数据陆续出炉,23个省份增速“跑赢”全国。总体而言,当地经济稳定,但疫情的影响不容忽视。

今年一季度,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4.8%。地方层面,新疆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全国领先;江西增长6.9%,排名第二;湖北和福建均增长6.7%,排名第三。其他增速超过6%的省份还有贵州(6.6%)、山西(6.5%)、西藏(6.4%)、湖南(6%)和海南(6%)。

榜单的另一端,吉林一季度GDP同比下降7.9%,成为唯一负增长的省份。天津经济运行保持增长,但同比增速仅为0.1%。其次是辽宁,GDP同比增长2.7%。两大经济中心上海和广东的GDP增速分别降至3.1%和3.3%。这些省份大多明显受到当前疫情反弹的影响。

分析

A

一些省份的经济受到突发疫情的影响。

从GDP等核心数据看,大部分省份一季度开局总体平稳,但压力正在显现。

【上海】之前有过企稳,然后下滑,企稳,放缓。

由于3月份疫情突发,上海经济运行前稳后降,一季度有所放缓。上海是第一个城市

京津冀三地,天津一季度GDP 3538.52亿元;增速仅为0.1%,在公布的31个省份中倒数第二。今年年初,天津成为中国第一个直面奥米克隆变异人的城市。一季度固定投资(不含农户)和消费为负,分别下降4.5%和3.9%。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工业生产降幅收窄。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下降0.6%,比1-2月负增长回落0.9个百分点。

【吉林】中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

3月疫情严重的吉林省成为全国唯一负增长的省份。4月28日,吉林省统计局公布,一季度吉林地区生产总值2576.23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下降7.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5.4亿元,同比增长2.8%;第二产业增加值841.37亿元,同比下降11.6%;第三产业增加值1559.46亿元,同比下降7.5%。

B

在国际形势下,商品价格猛涨。

今年一季度,除了疫情,国际形势下,能源、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飙升也影响了经济运行。

【山西】产煤大省首次达到2万亿元。

作为产煤大省,山西2021年GDP首次达到2万亿元,位居全国前20。今年一季度GDP超过5500亿元。

此外,内蒙古一季度GDP增速为5.8%,是2018年以来一季度增速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全区GDP也突破5000亿元。4月22日,自治区党委常委会议强调,加强重大项目建设跟踪调度和后续服务,全力推动各类新项目尽快开工,续建项目尽快建成投产,促进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

能化、绿色化改造,持续释放投资潜力。要加紧抢占新能源发展制高点,以新能源全产业链发展牵引整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黑龙江] 近9年首次超平均增幅

东北的能源和粮食大省黑龙江也迎来好消息,一季度GDP增速5.4%,这也是黑龙江自2013年第三季度以来,近9年共计34个季度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增幅。黑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芦玉春在4月25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一季度黑龙江经济持续恢复性增长,总体呈现稳中有进、稳中向好、好于预期的态势,主要特点是“晋位明显”、“结构优化”。

芦玉春介绍,“晋位明显”的主要标志,除了一季度GDP增速外,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1%,居全国第14位,比上年同期前进16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2%,居全国第12位,前进8位。

措施

积极扩大有效投资 打开政策“工具箱”

[内蒙古] 基础设施投资超前布局

早在年初,许多省份就为今年设定了高于GDP增速的投资增长目标。一季度,各地力拼投资“开门红”,超过20个省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达到两位数。其中,内蒙古投资同比增长59.6%,全国领先。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表示,基础设施投资超前布局,对全区经济发展起到引领作用。

[海南] 出台减免税收、房租等“礼包”

加大纾困扶持力度稳住市场主体,亦是眼下各地应对下行压力,积累经济增长动能的重要举措。

以服务业为经济增长主动力的海南出台措施,进一步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提出减免税收、减免房屋租金、加大信贷融资支持力度等政策“礼包”。针对中小微企业现金流紧张、流动性弱等问题,民营经济大省浙江积极落实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在退税进度上优先安排小微企业,直接为市场主体提供现金流。

亮点

江西等中部地区增速亮眼 投资、消费、出口协同拉动

一季度GDP增速全国第二、中部第一的是江西,为6.9%,并有多项细分数据跑赢全国,发展强劲。

以需求为例,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协同拉动。春节期间“两不停”、省市县三级重大项目协同联动开工有力推动了投资规模扩大、进度加快,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5.6%,居全国第5位,高于全国6.3个百分点。江西各地陆续出台政策促消费稳消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9%,居全国第1位,高于全国5.6个百分点;进出口总值增长29%,高于全国18.3个百分点,较上年扩大16个百分点。

4月22日江西省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暨“强攻二季度、确保双过半”动员视频会上,江西省委书记易炼红提出了“八个强攻”的要求,强攻惠企纾困、项目建设、促进消费等。

在促销费方面,据“江西发布”消息,4月28日江西商务厅发出20亿“红包”,开展汽车、家电促销费活动以及推动成品油促销等。

新疆一季度增速全国第一 挖掘机指数反映基建火热

与天津增速低迷相反,去年GDP总量超越天津的新疆,今年一季度GDP为3975.3亿元,增速为7%,高居全国第一。这个数字也是新疆2021年的GDP增速。

4月25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023年第一季度经济运行分析电视电话会议强调,要全力以赴把“开门红”变成“全年红”。要突出抓好工业稳增长,积极推动工业强基增效;要突出抓好重大项目建设,掀起新一轮“大抓项目、抓大项目”工作热潮。

有一项指标反映新疆项目建设的热潮。4月19日央视财经发布的挖掘机指数中,一季度宁夏、新疆、青海等西部地区成绩亮眼。抢抓国家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的“窗口期”,在“东数西算”的带动下,新旧基建叠加,基建投资增速明显加快。其中,新疆压路机平均作业量同比增长27.8%,拖泵同比增长5%,分列全国第二、第三。今年一季度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投资40.93亿元,同比增长53.1%。据悉,挖掘机是基础设施建设的“标配”,是反映基础设施建设、观察固定资产投资等经济变化的风向标。

部分省份GDP增速

从同比增速看,有30个省份实现了正增长,吉林受疫情影响较为明显,同比下降了7.9%。有23个省份增速高于全国增速,北京一季度GDP为9413.4亿元,同比增长4.8%,与全国增速持平。

其中,新疆、江西、福建、湖北、贵州、山西、西藏、湖南、海南等省份增速亮眼,均高于或等于6%。

相关问答:全国个省经济排名

广东第一名! 2006年上半年中国各省、市、自治区GDP排名 国家发改委7日公布的报告显示,上半年,31个省份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其中,23个省份增速在12%以上。 权威人士指出,当前经济形势的基本面良好,但经济增长偏快,必须采取措施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向过热。 报告显示,上半年,全国大部分省份经济增长速度快于上年同期。内蒙古增速高达18.2%,江苏15.4%、山东15.3%、天津和广东均14.4%、浙江14.1%、河南13.9%、广西13.6%、河北13.5%、四川13.3%。 与上年同期相比,有24个省份经济增速有不同程度提高,其中吉林、上海、浙江、海南、云南增幅提高超过2个百分点。 2006上半年省市区GDP数据排名(不包括台湾省) 地区上半年GDP(亿元) 增幅 全国91443.0 10.9% 广东11416.8 14.4% 山东10206.4 15.3% 江苏9871.2 15.4% 浙江7123.0 14.1% 河南5506.9 13.9% 河北5146.9 13.5% 上海4781.9 12.6% 四川3726.5 13.3% 辽宁3672.1 12.9% 北京3538.0 12.3% 湖北3288.3 12.4% 湖南3206.2 12.2% 福建3157.2 12.8% 安徽2886.1 11.9% 黑龙江2575.0 11.4% 山西2112.3 12.1% 广西2012.5 13.6% 天津1986.0 14.4% 陕西1858.1 12.4% 江西1839.8 12.6% 内蒙古1776.1 18.2% 云南1670.1 10.6% 吉林1550.6 12.1% 重庆1468.1 12.6% 新疆1052.0 11.2% 贵州930(预计) 11.8% 甘肃897.9 10.5% 海南491.6 11.6% 宁夏285.0 10.6% 青海275.1 12.2% 西藏113.4 12.5% 总计: 99491.1 12%

⑧ 辽宁的经济状况 谁能做一个概括的介绍大神们帮帮忙

地处东北亚经济地带的辽宁省,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一个国民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各行各业蓬勃发展的重要省份。改革开放以来,为了使辽宁这个老工业基地重新焕发青春,全省抓住有利时机,有组织、有计划地对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优化,大刀阔斧地实行了倾斜发展政策。各个发展阶段,在经过充分论证的基础上,选择一定的主导产业重点扶持,使之成为新的国民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加大投资力度,积极培育科技含量高的先导产业,推动国民经济向技术经济方向发展。大力发展基础产业,为辽宁经济可持续发展竖起坚固的后盾,在全省有步骤地实行了“两高一深”(即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业和发展资源。材料的精深加工)的产业优化发展战略,强化产业竞争力,逐步实现了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 经过年的改革开放和调整优化,辽宁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不断地向积极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结构格局发展,使辽宁经济再铸辉煌。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三大产业增长率呈出“两快一慢”的发展趋势雹宏。1997年全省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为3490.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完成485.4亿元,占13.91%,增长2.38%;第二产业完源明册成1743.9亿元,占49.97%,增长13.41%;第三产业完成1260.8亿元,占36.12%,增长10.03。相比之下,第一产业增长缓慢,第二、第三产业增长较. 2、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带动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使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中的大批劳动力向第三产业转移。1997年,辽宁省各产业从业人数为1967.1万人,其中第一产业就业人数639.7万人,占32.52%;第三产业就业人数716.7万人,占36.44%;第三产业就业人数610.7万人,占31.04%。 3、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调整及投资方向的变化、倾斜,使各个产业在全省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及年均增长速度发生了巨大变化。从比重看,1980年全省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比重为16.4:68.4:15.2,到1997年调整为13.91:49.97:36.12。二产下降了18.43个百分点,三产增加了近21个百分点。从三个产槐搜业产值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来看:1953年至1978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6%,其中三个产业的年平均增长速度比例为2.2:9.9:5.3,第二产业增长速度快;1980年至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8.7%,三个产业增长比例变为5.3:8:13.4,第三产业增长最快。 4、第三产业推动力上扬,与第二产业共同带动全省经济的发展。辽宁第三产业借助改革开放、产业结构调整的东风,得到强劲、迅猛的发展,使之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改革开放前的1978年,辽宁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为13.1%,到1997年上升为36.12%。1978年乃至1985年,是第二产业为主(分别占94.8%和78.8%)带动全省的经济增长;到1997年,已改变为第二产业(占49.97%)和第三产业(占36.12%)为主共同带动全省的经济增长。 5、第二产业的重心,工业产业结构也得到调整。重工业通过改革、改组、改造,资产重组,结构逐步趋向合理。对轻工业,由于实行了“六优先”方针,得到迅速发展。1997年,全省轻工业完成总产值815.2亿元,增长4.9%;重工业完成总产值2829.7亿元,增长11.9%。在工业产业中,经过调整和优化组合,支柱产业继续得到发展,成为辽宁经济增长的优势。辽宁作为中国的以传统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基地,冶金、石化、机械制造、电子为全省的四大支柱产业,大企业多,产值高,投资规模大。1997年,四大支柱产业产值占了全省工业产值的一半。 6、第一产业结构,也从以往的只重视种植业,向农、林、牧、副、渔各业综合经营、全面发展的方向转变。 1997年,全省农、林、牧、副、渔业完成总产值920.5亿元,其中农业产值为433.6亿元,占47.11%;林、牧、副、渔业完成产值486.88亿元,占52.89%。而在农业中,种植业产值仅为393.71亿元,只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2.77%。林、牧、副、渔所占比重已经超过了种植业所占比重,种植业已从过去的主导地位下降为从属地位。仅全省的牧业产值(333.1亿元)就已接近于种植业的产值。从以上几个方面可以看出辽宁的产业结构开始了战略性调整,正沿着高级化的产业结构轨迹发展变化,它必将推动辽宁经济向市场化、高新技术化、国际化、多功能化方向发展,重振工业省的雄风。

⑨ 22省份一季度GDP,哪个省份的增速最快整体表现如何

在最新公布的22省份的第一季度GDP,湖北省的增速最快!其主要原因是因为由于疫情造成的冲击,已在今年得到有所恢复。

截至5月9日凯局,31个省公布了2017年第一季度的经济运行情况。数据显示,22个省的GDP增速超过全国6.9%的增速,占比超过70%。其中,西藏以11%的增速领先;辽宁在底部,GDP增速2.4%,而北京的增速和“国线”持平。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胜勇解读一季度经液悉济数据时表示,今年一季度,我国经济继续平稳发展,主要指标好于预期,取得良好开局。如果用四个宏观经济指标来概括,中国经济正呈现出经济增长复苏、物价总体稳定、就业规模扩大和国际收支改善的良好格局。

好了,以上就是本期所要分享的内容了。你最看好哪一省?

阅读全文

与辽宁工业增速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16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2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55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5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2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97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3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35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1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65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5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7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1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18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4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2
宝马7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613
日本德国汽车哪个好 浏览:451
历下区董家镇工业园都有哪些企业 浏览:475
下雨天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