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陆川县有哪些工业园

陆川县有哪些工业园

发布时间:2023-05-22 09:55:45

① 贵州有几个工业园区

省级一类工业园区
1、贵阳市小孟装备制造业生态工业园区 (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2、遵义市仁怀名酒工业园区(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3、福泉市工业园区 (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4、贵阳麦架沙文高新技术产业园(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5、息烽县磷煤精细化工工业园(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6、清镇铝煤生态工业园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7、遵义市汇川机电制造工业园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8、遵义市湄潭绿色食品工业园区(省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
省级工业园区一类培育区
1、金石工业园区
2、白云铝及铝加工基地
3、修文工业园区、
4、桐梓煤电化工业园区
5、遵义市和平工业园区
6、遵义市湘江工业园区
7、安顺市民用航空产业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
8、夏云科技工业园区
9、安龙工业园区
10、兴义市清水河工业园区
11、黔东工业园区
12、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13、贵州大龙经济开发区
省级工业园区二类培育区
1、贵州安顺西秀工业园区
2、毕节市黔西北产业园区
3、黔西县循环经济工业园区
4、毕节试验区黔西承接产业转移基地
5、凯里炉山工业园区
6、从江县洛贯产业承接区
7、长顺县威远工业园区
8、丹寨县金钟工业园区
9、威宁县工业园区

② 陆川县哪个镇小工厂比较多

陆川县最小最多厂的是珊罗镇。珊罗镇尘桐裂,地派闭处陆川县的最北面,仳邻轮埋玉林城区,有陆川县最大的工业园,玉柴,开元等大型企业进驻。

③ 想知道: 玉林市 陆川县北部工业园区 在哪

在珊罗镇。到玉林市汽车总站坐往陆川的车可以经过那里,就在马盘二级路边

④ 陆川县的经济

2010年,陆川县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由2005年的43.23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113.97亿元,年均增长16.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比“十五”时期高6.62个百分点;财政收入由2.52亿元增加到5.89亿元,年均增长18.5%,比“十五”时期高10.26个百分点;金融机构存款余额由27.64亿元增加到71.96亿元,年均增长20.99%,比“十五”时期高11.29个百分点,是2000年的3.9倍,2005年的2.6倍,同比增长28.2%。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73.19亿元,是2000年的17.8倍,2005年的4倍,同比增长38.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3.69亿元,同比增长39.1%,增速排玉林市第一位。机械产业实现产值28.8亿元,同比增长57.67%,拉动规模以上工业增长20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首次突破3亿千瓦时,达到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25%,增速居玉林市前列。至2009年底,陆川县工业化率达1.83,高于玉林市平均水平0.25个百分点。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1.7%,被评为玉林市2009年促进工业发展争先创优一等奖,是玉林市唯一连续四年获此殊荣的县(市、区)。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28.2∶32∶39.8,调整优化为2010年的18.3∶48.4∶33.3,在第一、第三产业快速增长的同时,第二产业基本占到了陆川县经济的半壁江山。
2011年全县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2.2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首次突破100亿元大关、达到101.54亿元,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200亿元大关、达到219.19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84.44亿元,财政收入7.49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572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229元。 陆川县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72.3万人,占陆川县总人口的86.5%,耕地面积40.42万亩,其中水田33.21万亩,坡地7.21万亩,粮食生产以种植水稻为主,是闻名区内外的水稻高产县,是中国第一个粮食跨纲要县,年产杂交水稻种子120-150万公斤,1997年被列入中国商品粮基地县。特色农业迅速发展,农业生产迈上新台阶。陆川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2005年的20.15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35.07亿元,年均增长5.74%。新技术大面积推广,粮食产量稳定增长,机械化作业水平明显提高。我县先后被评为国家级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县、国家级万亩水稻高产创建示范县、广西特色养殖业先进县;2009、2010年连续两年被评为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2007—2010年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2009年陆川县被列为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重点县。陆川猪被国家农业部授予中国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由2005年的64个增加到292个。
2012年,陆川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47.14亿元,增长6.5%。农业产业基地达到12个,千亩以上连片的6个。农业企业达89家,其中市级12家,神龙王、广西银农2家企业跨入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行列。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9家。陆川县继续获得中国生猪调出大县奖,大桥镇陆透村被自治区命名为“陆川猪村”,富成生态养殖公司林下放养的“陆川猪”成为钓鱼台国宾馆指定用肉食品。陆川县被评为广西壮族自治区粮食生产先进县,被列为广西唯一的中国整建制推进粮食高产创建示范县。2011年广西粮油高产创建暨早稻田间管理工作现场会在陆川县召开。 2010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56家增加到124家,产值超亿元的企业从4家增加到17家,产值超10亿元的企业实现零的突破,达到3家。“1+3+2”产业培育成效明显,机械制造、冶金建材产业迅速崛起,向百亿元产业迈进。“一区两园”建设加快推进,五年累计新入园企业41家,入园企业达到71家,北部工业集中区被确认为广西壮族自治区A类产业园区。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2006—2010年陆川县连续5年荣获玉林市促进工业发展争先创优一等奖。荣获“中国铁锅之都”称号陆川铁锅已有400多年的历史,是最传统、最具地方特色的重要产业之一。 主要品牌有获省优和部优产品的“南珠”牌、“桂岭”牌、“135”牌铸铁锅,“铁人”牌电磁炉专用铸铁锅等。产品覆盖中国各地,直销配套广东美的电器集团、山东九阳集团、浙江杭州红阳集团等,产品远销东南亚。全年产量约1000万口,实现工业总产值近亿元。至2010年,陆川铁锅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6.36亿元。
2008年上半年,玉柴配套企业实现总产值7.5亿元,比增37.4%,占陆川县机械机电制造业产值的77.7%。随着玉柴工程机械(中挖)、玉柴汽车配件、香港伟日房地产开发、广西瑞丰建材、玉林双胞胎饲料加工、江西正邦饲料加工等大项目的进驻,至2008年7月止,陆川县入园规模工业企业56家。2007年园区工业产值达37.45亿元,占陆川县工业经济比重的54.85%,比2006年园区工业产值19.1亿元增长96.1%。工业园区已成为县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
2012年新型工业化实现新突破。全面推进工业发展“335”战略,陆川县实现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三大指标”增长50%以上。财政安排扶持企业发展资金5804万元。“五大支柱产业”产值快速增长,玉柴重工、开元机器的工业产值分别增长7.14%、136.44%。北部工业园工业总产值达75.22亿元,工业增加值达19.16亿元。陆川县工业化率达2.53,比2011年提高0.18。 民国25年(1936年),在县城关厢中心校(今县政府招待所)附设一个幼稚班,招收幼儿26人,办园经费由县政府预算支给,一年后因缺乏师资而停办。32年,陆川县重办幼稚班,招收两班48人。设班园址在县城内黎氏宗祠。34年,在县城东偏东壕沟岸(今幼儿园)新建幼稚园。38年,幼稚园有4班80人,教员4人。
解放后,幼儿园继续开办,经费由县财政预算拨发。1952年3月改称幼儿园。1954年,始办2所民办幼儿园。1958年,除县城和乌石街2所公办幼儿园外,农村托儿园,幼儿园(班)有587处,入园幼儿1.95万人。教职工742人。翌年,农业社队公共食堂相继解体,乡镇大规模集中劳动相对减少,较多幼儿可由家庭照顾,入园、入托幼儿稍减。1960年,有公办、集体办的幼儿园(班)16所,30班795人,生产队幼儿园(班)205处,入园幼儿6979人。1962年进行调整后,全县幼儿园(班)只有10所,28班740人,教职工47人。1984年起,使用自治区统编教材,语文要求拼音过关;计算要求学会20以内的分解与合成。此外还有常识,图画手工、音乐等方面技能训练。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知县陈仲宾以三峰书院宾兴田租及县城屠捐为经费,于三峰书院右侧(今镇中),创办第一所陆川县高等小学堂。此期间,县内各地绅士,以该地区庙产、义学租、学会租、税捐及祖尝为经费,陆续设立19所高等或两等小学堂。至宣统二年(1910年),全县兴办学堂21所。次年,由清朝改为民国,新旧交替,停办了18所。
民国5年(1916年),陆川县高等小学堂改为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同时县立第二高等小学校(马坡)、第三高等小学校(乌石)、第四高等小学校(良田)相继恢复。至12年,全县有小学校158所。后由于军阀混战,财政紧缺,陆续停办20余所。13年创办县立女子小学。23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基础学校(包括女小)17所,学生1444人;初级国民基础学校304所,学生9116人。入学率占全县人口的4.5%,占学龄儿童的34%弱。同年,县立第一高等小学校从万丈坡三峰书院搬到县城原陆川县立中学旧址(今县政府招待所)。31年,全县有中心国民基础学校33所,学生3297人;教职工293人;初级国民基础学校584所,学生2.88万人,教职工564人。35年,中心国民基础校减少为20所,初级国基校减少为454所,学生35416人。38年,全县有小学教学点536个,在校学生24347人,教职工675人。
解放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学校。1950年全县有小学458所,870个班,学生13907人。随着民主改革运动的发展,乡村小学也在发展。1952年,全县有小学621所,学生49850人。1954年春,进行整顿,压缩办学点,充实班额,学校减为496所,学生41744人。
1976年,耕读小学陆续并入全日制小学。1980年,对小学教育进行调整、裁撤小学附设初中班,保证了小学师资和教学设备,教育质量日呈上升。1985年,县内有小学163所,在校学生2696班,91657人,每万人口有在校生1478人。1986年,县内适龄入学儿童78743人,已入学76785人,入学率97.5%。同年11月,经玉林地区普及初等教育检查验收工作团验收,县内小学入学率98.5%,普及率98.8%,巩固率99%,毕业率97.6%。“四率”均达部颁标准。1989年,全县有小学158所(村)540个分校(教学点)在校学生101056人,每万人口有在校生1508人,比1950年增加了6.26倍。 民国2年(1913年),陆川县知县陈梦昌与邑绅筹商拨县屠捐款4000元,学款租谷银300元为常年经费,将农业学堂迁往关帝庙,把旧校址(原县考棚、今县政府招待所)屋宇修缮后,创办陆川县立中学堂。4年将学堂改称学校。19年6月,国民党广西省政府以“管教无方”、“赤化”之名停办陆中。20年春复办。同年秋,在乌石宾兴祠兴办私立南平初级中学;南兴区在清湖街创办私立南兴初级中学。两年半后均停办。21年秋,桂系军阀白崇禧多次指出“陆川是第二个东兰”,下令再次停办陆中,翌年秋复办。24年春,陆川县立中学校从县城搬迁万丈坡(今师范学校)。30年春,有龙乡(今马坡镇)、清秀村(今冲)钟姓绅士钟国祚等倡议,将钟清连祖尝及日新学会会租提拨1240余石(稻谷)为经费,兴办私立清秀初级中学。同时南兴区开明人士刘耀东和绅士谢春生、李元章等倡仪,调拨该区老义会田租125石,并议定区内各姓按丁口认拨租额700余石为经费,于良田街宾兴祠复办私立南兴初级中学。同年秋,陆川县立初级中学校开设高中班,改名陆川县立中学。31年秋,南平区绅士吕芋农、李楚凡、李务醒、罗百坚等倡议,按南平区各姓族内人口数提拨经费,共得租谷400余,于乌石街西侧宾兴祠复办私立合平初级中学。36年春,由马坡知名人士倡议捐资。于马坡街背的燕磊岭(今马坡中学)创办私立北安初级中学。38年,全县有县立中学1所,私立清秀、北安、合平、南兴等4所初级中学,在校学生28班1870人(高中147人),教职工134人。
1950年春,陆川县人民政府接管了陆川县立中学。下半年,私立清秀、北安两所初中合并,校址设马坡(北安初中),改称陆川县立中学城北分校。1951年春,将陆川县立中学城北分校改为陆川县立中学第一分校。同时将合平和南兴两所私立初中合并,校址设乌石(原合平初中);易名陆川县立中学第二分校。同年秋,将县立中学第一分校、第二分校分别改为陆川县第一初级中学、第二初级中学。1956年秋,县在良田、米场开办2所初中,共招收学生10班(良田6班、米场4班)。同年秋,乌石第二初级中学招收高中2班。一年后高中班学生并入陆川县立中学。1958年秋,县内陆城镇、大桥公社、清湖公社、马坡公社、米场公社、良田公社的陆垌大队相继开设民办初中。次年,全县中学在校学生88班4664人。1961年至1962年,根据中央“中等教育压缩战线,压缩规模,合理布局”精神,全县民办初中大部分停办,县属五所中学压缩班额。1963年,全县保留陆川县立中学、县第一初级中学、第二初级中学、良田中学、米场中学、陆城镇民办初中等6所中学,在校学生2447人,教职工251人。1985年,中学设点再次调整压缩后,全县有县高级中学、县农业中学、马坡中学、乌石中学、良田中学、陆城镇中学、五星农场中学等7所高、完中,乡镇重点初中及联办初中50所,在校学生共427班195229人。比解放初的1950年增加了8.4倍,每万人口的中学在校生由1949年的64人增加到314人。1989年,全县有中学28所,在校高中生2090人,在校初中生15495人,每万人口中有高中在校学生31人,初中在校学生231人。有专职任课教师1449人,其中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543人。
1977年至1989年,陆川县各中学毕业生考上大专院校2145人,考上中等专业学校2645人。 清末,担任小学教师多是秀才,个别是举人。民国时期,中学教师大部分是大专毕业生,少数是中专,高中毕业;小学教师多是初中毕业,小部分是高中、初师,中专毕业,个别是小学毕业。
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师资素质,对在职教师进行进修函授、离职培训,教师的文化和业务水平逐年提高。1954年,小学专任教师1346人,具大学专科学历5人;中专毕业25人;高中毕业69人,相当高中学历95人;初师毕业57人,相当初师学历3人;初中毕业329人,相当初师学历409人;高小毕业354人。1959年,初中专任教师148人,大学本科毕业10人,专科毕业31人,相当专科学历26人,高中毕业74人;初中毕业7人。高中专任教师34人,其中本科毕业15人,专科毕业5人,具有专科同等学历5人,高中9人,1989年小学任课教师3496人,其中中师、高中毕业以上2492人,初中毕业905人,小学毕业99人。初中任课教师1231人,其中本科毕业11人,专科毕业258人,本专科肆业80人,中专、高中毕业820人,中专、高中肆业及以下62人。高中任课教师218人中,其中本科毕业86人,专科毕业106人,本专科肆业2人,中专、高中毕业24人。

⑤ 广西玉林市陆川北方工业区离玉林火车站有多远

玉搏高林市槐银判陆川北部工业园到玉林火车铅改站,开车距离7.7公里。

⑥ 玉林有哪些工业园

很多,玉柴工业园园区,旺旺工业园区,燕京啤酒,高新工业园区到等

⑦ 玉林陆川温泉镇有多少村

温泉镇辖14个行政村。 温泉镇位于陆川县中部,是县城的驻地。解放后设城厢区,1958年1月撤区建乡,分为城厢、官田两乡,同年复并成立城厢公社,1982年因在玉林同一地区内与别县公社同名,而以公社驻地附近温泉得名改为温泉公社,1985年更名为温泉乡,1992年10月改名为温泉镇,镇驻地设在镇安南街5号。2005年6月撤销陆城镇,整体并入温泉镇管理。该镇地处东经110°17′、北纬约22°,东与沙坡镇为邻、东南与乌石镇交界、西南与大桥镇相连、西邻博白县、西北与沙湖乡接壤、北与米场镇相接。辖14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412个村民小组,134900多人(其中农业人口70040人,劳动力39140人),全镇土地面积约128.2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22160多亩(水田20200多亩,旱地1955亩)。全镇的方言以客家话和本地白话为主,南部以客家话为主,北部以本地白话为主。地貌属丘陵地带,东西北为山岭,中为九洲江。黎湛铁路和与玉林市相接的陆川县马盘二级公路从北到南贯穿6个行政村,在建的浦北至宝圩二级公路穿过中兴、垭塘、四良等村。 自然资源比较丰富。(一)动植物资源。以谷类种植为主,配种有玉米、薯类、豆类、蔬菜、甘蔗、油料等作物。水果主要品种有蕉类、柑桔、龙眼、荔枝、芒果、西瓜、草莓、梨等。畜禽产品有猪、牛、羊、鸡、鸭、鹅和蛋类等。其他产品还有狗、兔、鸽子、鸟类、蜂蜜等。(二)水资源。辖区有小Ⅱ型水库7座,水电站2个,装机容量500千瓦,每年的发电量约7000千瓦。山塘、水库和河流的水域面积达8926亩,有效灌溉面积1269公顷,淡水养殖面积215亩。产品有渔类、虾蟹类、贝类等。(三)矿产资源。主要的矿产品种有铁、锡、银、磁铁、硫铁、花岗岩石、石英石、大理石、河沙、高岭土、稀土、瓷土等。(四)林业资源。全镇有山地132300亩,林业用地105300亩,水果种植29000多亩。主要品种有松、杉、樟、黎木、楠木、鹤木、桉树、八角、杂木等。(五)旅游资源。陆川旧八景之一的“温泉浴日”在妙垌河与九洲江交汇处(现温泉小广场旁边)。素有“桂东南第一瀑”美称的龙颈瀑布、广西区总工会温泉工人疗养院、九龙温泉度假山庄、东震山和东西两山库区等都在境内。 全镇有文化站1个,15个村(居)委会建有图书馆(室),老人休闲活动中心(室)5个,电视覆纳橡盖率达100%,有线电视普及率达70%,城区有2个文化休闲广场,建成五保新村5个,镇敬老院一座。2002年获得县“文明镇”,2005年获得玉林市“文明镇”,2002年镇政府获得自治区“文明庭院”。全镇有初中1所,小学15所(教学点30个),中心幼儿园1所,教职工670多人,在校学生11680人锋慎(不含到县管学校就读的学生),校舍面银茄敬积73867平方米,教学楼面积6560平方米,师生宿舍面积3000多平方米,多媒体教室2个,教学电脑60台,体育场地20800平方米,篮球场24个,足球场1个。其中,万丈初中有教室42个,物理、化学、生物实验室5个,仪器室3间,多媒体教室1间,微机室2间,图书室1间,藏书3万多册,2005年春季期经自治区基本普及试验教学评估团的检查验收达标。 全镇通公路里程达240公里,其中水泥硬化路30多公里,通公路的村有四良、垭塘、万丈、长河等村,其余村都通汽车。程控电话已覆盖全镇,固定电话安装约7200部(除城区用户外);移动电话基本覆盖全镇,用户达3500部左右(除城区用户外)。 温泉镇是陆川县乡镇企业比较发达的乡镇之一,是玉林市国家星火技术密集小区示范乡镇。现有五个工业园区,占地面积3800亩,有铁锅、塑料制品、玻璃制品、建筑材料四大支柱产业,有机械制造、铸造、冶炼、电子产品、手工制作等20多种产业,有大小企业4190多家,曾获得国家农业部“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明星乡镇”、“乡镇收入超亿元乡镇”,玉林市“科技达标乡镇”和“发展乡镇企业先进单位”等称号。近年来,通过引导扶持铁锅企业不断扩大再生产,实行资产重组,引进外地知名品牌 “美的”、“九阳”、“苏泊尔”等,不断做大配套产业,使它们逐步向集约化、集团化方向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在争取了“广西铁锅生产基地”的品牌后,现正着手酝酿组建铁锅集团。 由于温泉镇是陆川县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所以他们采取农、工、商并举发展的模式,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抢抓“玉博会”、“南博会”、桂台合作和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发展机遇,突出工作重点,充分发挥优势,全面推进镇的社会经济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2006年,全镇完成工业总收入达129478.4万元,比上年增长55.8%;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达16489万元,比上年增长10.2%;财税收入达5846.49万元,比上年增长74.3%;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6000多万元,增长46%;农民人均纯收入2989元,增长18.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426.13元,增长24.4%;其它各项经济指标均有良好的增长。 热情好客的温泉镇人民热烈欢迎各方宾客到来考察、渡假、旅游和投资发展。
</SPAN>

⑧ 玉林市哪里环保炭厂多

玉林市是广西省下辖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广西南部沿海地区。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各地的环保炭厂也越来越多。在玉林市,环保炭厂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地方:
1. 玉林市福绵区:该区域是玉林市的工业重镇,拥有大量的炭化厂和炭制品厂,其中不乏一些环保炭厂。
2. 玉林市容县:容县是玉林市的一个县,该县以炭业为主要产业,有不少环保炭厂。
3. 玉林市陆川县:陆川县也是玉林市的返明一个县,该县有一些环保炭厂,主要以生产木炭为主。
4. 玉林市北流市:北流市是玉林市下辖的一个市,该市有一些环保炭厂,主要以生产竹侍渣炭为主。
总体来说,玉林市的环保炭厂主要分布在福绵区、容县、陆川县和北流市等地,老世悄这些地区的炭业发达,环保意识也相对较高,因此比较适合发展环保炭厂。当然,这只是一个大致的情况,具体情况还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⑨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陆川县珊罗镇下辖村委会有哪些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橡唯枯市陆川县珊罗镇下辖村委会包括珊罗村委会、梁洞大山村委会、田龙村委会、长纳村委会、鹤山村委会、四乐村委会、六燕村委会、北部工业园山握区社区。

阅读全文

与陆川县有哪些工业园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16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3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56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5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3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97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4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35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2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65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5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7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2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18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4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3
宝马7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613
日本德国汽车哪个好 浏览:451
历下区董家镇工业园都有哪些企业 浏览:476
下雨天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浏览: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