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广西未来2025重点发展的城市
广西未来吵渣此2025重点发展的城市:梧州、北海、玉林市。
广西“十四升迅五”规划提出要积极培育区域中心城市,到2025年,梧州、北海、玉林市建设城区常住人口超100万的大城市,钦州、贵港市建成中等城市,防城港、百色、贺州、河池、来宾、崇左市向中等城市迈进。
此外,把博白县、平南县、北流市、灵山县、桂平市、横州市、平果市、容县、合浦县、岑溪市、靖西市、陆川县、宾阳县等打造成为产业集聚、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较完善、具有较强竞争力、城区常住人口超30万的小城市。
梧州简介
梧州市,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位于广西东部,地处西江黄金水道,扼浔江、桂江、西江总汇,自古被称作“三江总汇”。是广西东大门,珠江—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紧靠粤港澳大湾区,毗邻北部湾城市群。
梧州是广西现代工业发源地,工业基础良梁键好,产业门类齐全,拥有一批国家重点企业。梧州襟江带湖,依山傍水,生态环境优美;先后荣获“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称号。
以上内容参考自网络-梧州市
‘贰’ 广西来宾为什么发展的这么快
天下来宾 来者上宾
来宾市,一座古老的城市;来宾市,一颗年轻的新星。
说其古老,因为她有2000多年的历史可圈可点;说其年轻,因为她是2002年12月28日才正式挂牌成立的地级市。
唯其古老,愈现底蕴魅力;唯其年轻,弥见朝气活力。
位于广西中部的来宾市,素有“桂中”之称。
全市面积1.34万多平方公里,人口245万人,辖兴宾区、合山市、忻城县、武宣县、象州县、金则清洞秀族自治县4县1市1区,境内壮、汉、瑶等10多个民族和睦相处。
区位优势明显。
湘桂铁路、桂海高速公路穿越市区,北距广西工业重镇柳州市60公里,南距广西首府南宁市156公里,是大西南出海通道不可缺少的有机整体,又是广西重点开发的红水河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境内3条国道4条省道贯通四邻,红水河越城而过,500--800吨船舶可直航广州、香港、澳门。
文化特色鲜明。
早在3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被称为壮家始祖的孙枯“麒麟山人”就在这里繁衍生息。
秦统一岭南时,在今来宾市境内首设县级行政建治,至今已有2216年历史,汉、三国、南北朝均在境内设桂林郡治。
经专家学者考察证实,来宾是盘古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至今保存有以盘古神话为核心的包括盘古寺庙、地名、节日、歌舞、剧本唱词等在内的原生态的盘古文化。
物产种类多样。
大米、蔗糖、花生、茶叶、水果、八角等农正升副产品久负盛名,金秀瑶族自治县的灵香草、绞股蓝,武宣县的三华李、龙眼,忻城县的金银花、乳鸽,象州县的粉葛等名优土特产品名闻遐迩。
目前全市森林覆盖率达43.4%,金秀被誉为“中国八角之乡”,又是全区最大的水源林保护区。
矿藏能源丰富。
目前已探明各种矿藏20多种,象州县的重晶石连续多年出口稳居广西第一;合山市的煤炭储量达6.7亿多吨,有“广西煤都”之称;境内火电、水电资源十分丰富,除来宾电厂外,尚拥有中国第一个BOT外资项目来宾火电B厂,合山电厂是广西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来宾桥巩水电站和金秀下六甲水电站正在规划建设之中,项目全部完工后,全市水电火电总装机容量将达到400万千瓦,将成为广西最大的能源基地之一、国家“西电东送”工程的排头兵。
工业初具规模。
全市现有工业企业600多家,电力、制糖、冶炼已成支柱产业;造纸、建材、制药、矿产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有一定规模;一批有资源优势和地方特色的产业相继涌现,一批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拳头产品登台亮相。
八一铁合金厂是全国目前最大的锰铁合金生产基地,来宾冶炼厂铟冶项目每年铟产量占全世界铟产量的1/4;新规划的工业园区,以“高、新、强”为目标,按照功能齐全、科技先进、环境优美的现代工业园区要求设计,目前已全面启动。
旅游前景看好。
被喻为“壮乡故宫”的忻城县莫氏土司衙署,是亚洲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土司建筑群;有着“中南第一温泉”美称的象州花池温泉,是休闲度假的绝好去处;长约5公里的武宣百崖大峡谷,是寻幽探险的最佳选择;金秀的圣堂山、莲花山风光无限,整个大瑶山是国家级森林公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冬暖夏凉,空气清新,是不可多得的避暑胜地;壮族的“三月三”、瑶族的“盘王节”等民族节日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来宾市又是着名的奇石之乡,红水河奇石、草花石素以形态各异、品质优良而驰名海内外,有“来宾奇石甲天下”之美誉。
投资环境良好。
建市几年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市政建设进展突飞猛进,全市正在形成交通综合配套、水电供应充足、通信发达、城市功能完善的基础设施新格局。
同时,全市全面提高了 *** 办事效率,对客商实行“保姆式”服务,为各方投资者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创业乐园。
法国北方电业集团、亚洲康密劳有限责任公司、英国糖业集团、广东东莞糖业集团公司、中钢集团等一大批国外、区外大企业纷纷落户来宾市。
来宾,正成为客商投资置业的一方热土。
如今,来宾正按照“环境立市、工业强市、城建塑市、农业稳市、商贸旺市”的发展战略,充分发挥区位、资源、劳动力三大优势,紧紧围绕项目建设、环境建设、开放合作、改善民生四个重点,全力抓好“三化”(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建设,积极开展“三创”(全民创业、全面创新、全力创优)活动,大力弘扬“三种精神”(崇尚实干精神、敢为人先精神、艰苦奋斗精神),协调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把来宾打造成为广西新兴的现代工业城市,成为广西发展新兴工业和现代农业的标兵。
来宾,来宾,天下来宾,来者上宾,来宾人民将以特有的真诚和友好,竭诚欢迎各地宾客前来观光考察、投资置业,共铸辉煌灿烂的明天!QQ360439872
‘叁’ 柳州为什么能够成为广西省内最大的工业城市
谈到柳州,你首先会想到什么?我想大部分人都会回答:螺蛳粉!不瞒你说,我也会这么回答。
咱们不是谈柳州的工业吗,怎么说起螺蛳粉来了!别急嘛,先让螺蛳粉给大家开开胃,再说了,螺蛳粉也涉及到工业嘛,比如食品加工业。
说起网红,怎么少得了五菱神车!别得不说,就说今天6月份吧,五菱宣告要生产“地摊车”,消息立马引爆网络,很多人打电话去问价格,据说当时连公司里的纪检举报电话都变成了销售热线。
螺蛳粉和两面针是柳州轻工业的代表,而五菱和东风柳汽则代表了柳州的汽车制造业,值得一提的是,柳州是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
除此之外,柳州的机械制造业有柳工,冶金业有柳钢,制药业有花红药业和金嗓子喉宝,等等,这些都是享誉国内外的知名企业和品牌,成了柳州工业大家庭的重要支撑力量。
那么,柳州能成为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本身有什么优势?在我看来,成就柳州的因素肯定是多方面的,下面谈谈我看得到的四个方面。
第一、柳州是铁路枢纽
我说的煤矿,就是合山煤矿。
别看合山现在由来宾代管,当年连来宾都由柳州管着呢,在来宾和柳州没分开之前,合山煤石自然就是柳州的了。
不管是工业的发展,还是柳州城区发展,我相信合山煤矿都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第五、柳州有水源
柳江在柳州穿城而过,红水河则在来宾穿城而过。红水河是西江的上游,而柳江则是西江的重要支流,不管是西江的干流和还是支流,在当年来宾和柳州没分开的时候,都过境柳州地区。
所以,柳州发展工业不缺水源,城镇的发展也不缺水源。
‘肆’ 柳州是如何甩掉南宁,奠定自己工业中心城市地位的
柳州现在是人尽皆知的工业城市,特别是重工业,是广西的工业中心。
柳州今日的工业地位,其实是经过三个重要阶段的沉淀夯实之后发展起来的。
清末状元张骞在民国8年掀起了实业救国的浪潮。整个中国的经济在那个阶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包括广西。
但是比较明显的特点是,这一时期发展起来的大都是轻工业。这不难理解,机械工业,重工业的发展需要冶炼技术、设计水平、制造工艺等支持,短期内上一个台阶很难,而且投入巨大。
在五口通商之后,特别是允许外国人内地办工厂,对江浙一带的手工业形成了巨大冲击,手工业衰落,比如纺织行业就开始了机械规模化生产。
清末到民国时期,广西的手工业却是异常繁荣。这点跟沿海经济地区不一样。
过去,很多人只知道柳州的“棺材”,却不知柳州最早是以纺织业出名。
唐代的“筒布”,宋代的“柳布”,明、清时期的葛布、麻布、棉布等。
民国初期,柳州开始用机器织布,大大提高了产量和质量。
柳州工业发展的转折点,是在“李、白”治理广西的时期。
“李、白”重新统一广西后,尽管对外用兵,但对内保持着极强的控制力,大环境比较稳定。
于是,“李、白”决心振兴经济,建设广西。
发展新式工业成了振兴经济的重要手段。当然,发展新式工业的另一个目的还是强化自己的军事力量。
蒋桂之间的龃龉,在蒋桂大战后,关系看似缓和了,其实不然。蒋是个睚眦必报的人,其中一个重要手段是,他通过堵死“李、白”与国外的军备交易,妄图削弱“李、白”的军事力量。
面对围剿,不得已,“李、白”不得不自力更生。
(广西自行设计生产的第一辆汽车)
柳州成了当时不二选择。
为什么选择柳州,而不是南宁,也不是桂林,其实是出于战略纵深考量。
彼时,如今的钦北防在当时还属于广东辖下,南宁相当于粤桂边境了。将新式工业放在南宁,无异于把自己暴露在炮火之下,一顿狂轰滥炸,瓦砾不存。
“李、白”可是没有忘记粤军是如何轻而易举地占据南宁,进而占领广西,驱逐陆荣廷的。
当时军阀混战,桂林作为北大门,也是湖南攻入广西的首冲之地,自然也是不能把家当放在那里的。
在之前的文章里提到过,如果是抵御外敌入侵,省会在桂林有着足够的战略纵深和地势缓冲。如果是内部周边(例如湖南)的军阀觊觎,那么情况就不一样了。
新式工业放在柳州,有桂林、百色、河池、南宁等作为缓冲,短时间内不可能摧毁这些新式工业,可以抵御来着云南、贵州、湖南军阀的侵入。这很重要,要知道所谓的新式工业,很多都是军事工业,关系到对广西的绝对控制。
“李、白”对柳州寄予厚望,从广东、香港、英国高薪聘请技术精英,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举全省之力扶持柳州新式工业。
(设计者:汤仲明)
最终,柳州不负众望,造出了广西自己的汽车和战斗机,这在当时,放眼全国,绝对是了不起的成就。
柳州借此一举奠定了自己的地位,成为了广西的机械工业中心。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请来的技术精英们培养了柳州第一批技术产业工人。人才才是第一生产力。这也成了后来柳州人骨子里的工业基因。
在很多神剧中,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镜头:一群二十出头的年轻人,留着标志性的学生头,背着满满一二十斤的书籍,穿着一双已经踏破的鞋,从各地往西南迁移,逢人就大谈书本上的主义,情绪激昂。
但工厂内迁比这来得早。
淞沪会战前,自感实力悬殊的国民政府,为保存工业实力,保存经济命脉,通过了 “工厂迁移法案”, 拟将大批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的工业内迁至西南、西北地区。
广西有着诸多山峦屏障,同时有着丰富的自然和矿产资源,在如此山的地方建工厂,是再合适不过的。于是广西成了当时工厂主要的内迁目的地之一,先后共有230多家工厂迁入柳州、桂林、梧州等地。
内迁工业,弥补广西工业某些领域的空白,构建了广西门类齐全,轻、重工业并重的完整工业体系,广西工业蓬勃发展,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内迁工业,带来的不止是先进的设备,还有数量可观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但内迁的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显然还不能满足生产需要。于是这些技术人员和熟练工人,又通过传帮带,以及各种培训班的形式,培养和丰富了广西工业人才储备。
柳州是工业内迁受益最大的城市,机械制造、军工产业在当时已形成相当规模。待到湘桂、黔桂铁路开通,柳州成了西南交通要塞,工业中心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南宁因其地理位置屏障及战略纵深等原因,并没有获得像柳州、桂林、梧州等城市的“礼遇”,彼时已经没法跟柳州相提并论。
在工业发展上,南、柳就此差距拉大。
在广西历史上,1958年是个特殊的年份。
这一年,自治区成立;这一年,毛主席到访广西,历史上,仅此一次。
从某种角度看,毛主席到访广西的意义,不亚于当年邓公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下的圈和写下的诗篇。
毛主席大笔一挥,南宁江南工业区、柳州柳北工业区、桂林瓦窑工业区相继成立。
此后,广西又迎来了援边建设的东风。
关于南宁江南工业区的情况,因为史料匮乏,目前已经没法考证。但位于江南区百益上河城创意街区里的工业文化长廊,从里边集中介绍的具有代表性的南宁老工艺品里,从中可以大致窥探出当年南宁工业门类的端倪。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南宁手表厂、机械厂、自行车厂、绢麻纺织印染厂、南宁味精厂……
这就是当年南宁的工业门类情况。相比于国家在柳州实施的“ 工业建设十大项目” ,南宁的简直不值一提。
柳州的项目涉及: 柳州钢铁厂、柳州电热厂、柳州联合机械厂、柳州化工厂、柳州动力机械厂等。
是不是觉得特别熟悉?!
没错,它们就是如今柳钢、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柳州工业巨头的前身。
这些都是柳州工业大厦的地基!柳州工业大厦楼高百尺,基础则是当年打下的,离不开政策扶持,离不开几代人的拼搏。
经过三个阶段的夯实沉淀之后,柳州用了近百年的时间成就了如今广西工业中心的地位。
吃水不忘挖井人。在拼搏者中,广西,特别是柳州最应该感谢的,是当年那些技术人员培养的徒子徒孙,是当年响应国家号召,从全国各地奔赴广西、奔赴柳州,从此扎根当地打拼的建设者——他们中还有来自上海这样的工业发达城市。
上文关于柳州从纺织业小城镇,如何一步步奠定自己工业中心地位的叙述中,插进了南宁的情况作为对比介绍,大家可以有个直观的认知。
南宁工业基础薄弱的说法,其实更多指的是重工业方面。
柳钢、柳工、上汽通用五菱等,实力雄厚,容易让人记住,它们俨然已是柳州的城市名片,就像玉柴之于玉林一样。
谈到南宁,人们似乎找不出能够令人信服的名片。南南铝这几年半死不活的挣扎,南宁富士康显然没有郑州富士康那么大的规模体量和影响力。
南宁工业今日的局面,有着历史因素的影响,包括战时环境和政策扶持,当然也有交通、人才等方面的制约。
比如,在高铁建成之前,那些年我居然要坐13个小时左右从南宁去到隔壁的广州,哪怕是班车也有将近10小时。
比如,上世纪90年代,改革春风吹满地的时候,南宁却因为人才制约,没能成为那只站在风口被风吹起的笨猪。
1990年,南宁15岁以上文盲半文盲比重仍然在10%以上,经济发展急需的中专、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跟1982年相比,每10万人反而减少了274人! 【引自:张东航《南宁市地工业发展探讨》】
资金、技术、人才、政策、交通等,这些发展重工业时都不能少的条件,南宁似乎捉襟见肘。
这就是根源之所在。
(完)
‘伍’ 广西第二大城市工业实力超过省会,为啥成了“最臭城市”
广西位于我国的华南地区,这里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每座城市都有着绝美的风景。但是一说到广西,人们往往最先想到的是广西的省会城市—南宁。南宁作为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也是广西的第一大城市,现在不论是在旅游还是经济方面发展也都是不错的。要介绍的是广西的第二大城市。
‘陆’ 柳州为什么能发展成为广西的工业城市
柳州,简称“柳”,别称壶城、龙城,广西壮族自治区辖地级市,是国务院批复确定的广西壮族自治区中部重要中心城市,广西副中心城市,总面积1859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全市下辖5个区、3个县、代管2个自治县,2020年,柳州市实现生产总值为3176.9亿元。
柳州地处广西中部偏东北,是沟通西南与中南、华东、华南地区的重要铁路枢纽,素有“桂中商端口”之称,是与东盟双向往来产品加工贸易基地和物流中转基地城市,西南出海大通道集散枢纽城市,“一带一路”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西江经济带的龙头城市和核心城市,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基地,是面向东部、南部沿海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制造业城市,中国唯一同时拥有四大汽车集团整车生产基地的城市。
应答时间:2021-10-08,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柒’ 广西哪个城市未来的发展会很突出
广西哪个城市未来的发展会很突出?广西城市格局由“四大剑侠”到“三足鼎立”,梧州的衰落形成了21世纪初南宁、柳州和桂林“三足鼎立”的局面。可随着近年桂林的衰落,这种局面将会再次改变,如今柳州和桂林的经济体量已经拉大至1000亿以上,而南宁和柳州的差距却在2018年缩小在千亿内。广西的未来是“双城记”格局,未来发展突出的也会是南宁和柳州。
南宁在2018年可谓备受质疑,经济下滑,工业产值、利润拦腰折断,GDP迟迟不敢公布……。可这仍然改变不了南宁是广西第一大城市的事实,什么柳州20❌❌决战南宁的公式层出不穷。我们应该理智,南宁、柳州作为广西第一和第二大城市,也是广西联系最为密切的两座城市,虽然有不少关于两城的挑拨,但合作始终是两城坚定的目标。南宁弱在工业强在三产,而柳州刚好相反,两城合作互补产业劣势,互相提升岂不美哉。
南宁工业弱,这是劣势也是潜力,放眼整个广西,除了柳州有一点工业基础,其他城市的工业几乎没有形成产业链。南宁以城建带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接近尾声,城区建设已经达到足够规模,南宁的未来增长点应该在工业上。南宁有发达的交通网络、足够的产业用地、人口,还有省会城市的政治、资源优势,只要南宁想发展工业,完全有赶超柳州工业的潜力。政治资源在经济建设中永远是起主导作用的,在广西其他城市无法赶上南宁;未来广西经济的发展,南宁定是一个突出点。
工业是柳州的优势也是柳州的致命缺点,第二产业对GDP贡献超过50%, 汽车 、机械、冶金三大支柱产业对工业的占比更是高达80%。国家钢铁去产能和小型钢企的关停成就了柳钢,可 汽车 行业的冷淡也同样给了上通五、柳汽致命一击,柳州可谓成也工业败也工业。对外交通和人口同样也是柳州的弱点,柳州这种被动局面必须要得到改善。
柳州在完成产业转型升级后,产业将向智能制造、大数据、无人技术转变,螺蛳粉等第三产业迅速崛起;而城建带动的上下链也将成为柳州的新增长点。2018年柳州三产的增速全区第一,三产已经成为柳州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北部生态新区智能制造城的建设也能看出柳州未来产业转型方向,传统工业已经很难成为柳州经济增长点,必须要寻找新的突破点。柳东新区、柳江新区、北部生态新区三向扩城也能看出柳州的目标,城建带动的上下游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确实很大,这是直接刷GDP的最有效利器,参考南宁模式,柳州城建在未来十年将会有一个新突破。有工业为基础,在弥补短板中发展,柳州可能没有南宁光艳,但未来广西经济的发展中,柳州和南宁都会是广西的一个突出点。
如果说南宁、柳州是广西第一梯队,那桂林、玉林、钦州和北海就是广西第二梯队,为什么它们难成广西未来发展的突出点?桂林虽说是广西第三大城市,可GDP都是由十几个县堆积而成的,但论市区还不如钦州和北海强;当然,桂林的软实力还是可圈可点的,桂林的发展受环境影响太大,没有柳州的基础、南宁的首位度,很难挑起广西发展的大梁。玉林的关键是缺水,交通的完善还需要至少五六年,如果玉林能解决这些问题超越桂林还是很有希望的。钦州的缺点就是离南宁太近了,一山不容二虎,大城市对小城往往会存在吸虹效应,最近更是传出南宁要吞并钦州两区的传言。北海,如果你能将灵山、浦北和博白收入囊中那将能成为广西新一级,可以你面积太小、人口太少能成气候。
感谢您的浏览,关注广西城市发展,关注桂 柳一号 ,我将为你持续更新。
做为广西人。未来不是哪个城市发展?而是每个城市都要去发展!这个是大势所趋!同时不能一下子铺开!否则资金和经历分散!容易在监管和效果上容易造成浪费!精力就越松散!如果说未来哪个城市优先发展如下:
南宁:首府!广西的经济,文化中心。目前硬件已经到位,城市人口从150万不到,现在要规划到400万人口中大城市!放假从均价6000左右现在已经到达12000左右!占据广西的财政大权,有先天优势。目前以南宁为中心建立一系列的交通中心。以南宁为首的面相东南亚的贸易中心建设!目前不管从硬件和软件上,都是加强建设!未来肯定是广西独一无二的选择空间!
柳州:广西的工业中心!目前上市公司有柳州钢铁集团、柳工、两面针、柳化、五菱为代表的工业中心城市!广西第一大税收城市!比南宁和桂林的总和还要多!目前已经吃掉雒容一带地区作为城市的扩充点,未来可以期待!
接下来的桂林,玉林,梧州为第二梯队!同时贵港,钦州,防城港,北海沿海城市的发威后期可以期待!
广西向来都是南宁、柳州、桂林三足鼎立的局面,未来十年依旧如此,南宁利用政策优势占尽先机,2000年后步步紧逼柳州,最终坐上一哥位置,柳州、桂林不甘落后,暗地里摩拳擦掌,暗流汹涌,未来广西任然是南宁、柳州、桂林三市之间的战争。
【南宁】
占尽政策优势,广西各市上缴的财政大部分都投在了南宁市,这也是南宁这几年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的原因。
平心而论,南宁的快速发展是靠牺牲全广西为代价的。广西机场管理集团总部由桂林搬至南宁,铁路局由柳州搬至南宁,柳州甲天下香烟变成广西真龙香烟,平果铝变成南南铝……凡此种种,南宁通过简单的行政命令,用不做增量、转移存量的方式,完成了最快的原始积累,但依旧无法掩饰其虚弱的一面——有城无业。
除了高度泡沫的房地产,至今无法看出南宁有什么支柱产业,这里说的支柱产业指的是实体经济,而一个城市从来不可能脱离实体经济高速发展,以厦门为例,其城市建设丝毫不输给同样是特区的深圳,但在经济规模上,厦门根本和深圳不在同一个数量级上,原因很简单,厦门从来都是一个靠 旅游 业和房地产拉动的城市,而实体经济则发展缓慢,当2018年楼市调控来临时,厦门房价第一个跳水,没有实体经济支撑的城市始终是虚胖又孱弱的跛脚鸭,反观南宁,其实体经济又何尝不是如此?
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2018年广西第三季度GDP,柳州增量、增速均为全广西第一,南宁则出现负增长,只能说,在楼市持续调控背景下,失去了房地产拉动的南宁开始显露疲态,巴菲特说的对,“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柳州】
这些年在南宁打压下,柳州衰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如果非要选择一个衰落的时间点,我把时间选在2007年。
2007年11月16日,柳州铁路从柳州搬至南宁,改名为南宁铁路局,至此,全国唯一一个不设在省会城市的铁路局成为 历史 ,柳州错失铁路枢纽地位,开始走下坡路。
“想致富,先修路”,这句口号对于工业城市柳州来说感触更深,80-90年代,柳州是普速铁路的枢纽,人财物在这里聚集,成就了柳州昔日广西GDP第一的辉煌。
但成也铁路,败也铁路,柳州没有直通珠三角的铁路,柳州生产的工业品要想进去珠三角市场,要么走水路,要么走铁路绕道湖南,两者都是费时费力,孙中山早在建国方略中就规划柳州至肇庆的柳肇铁路,旨在打通两广经济命脉,柳州报建的柳肇铁路明明已经获得国家发改委批复,可还是被南宁搞出来的南广客运专线给压下来了,谁叫铁路局已经不在柳州了呢?
翻看一下《国家铁路中长期发展规划》,未来广西将有两个城市被高铁线路交叉,行程高铁枢纽,很可惜,是南宁、桂林,没有柳州。
只能说,交通瓶颈是柳州发展的最大制约,能否突破这一瓶颈,决定能否弯道超车。
其实,柳州一直都在暗中发力。铁路局给了南宁、国家没有规划高铁线路交叉柳州,这些都是短期内无法改变的,但柳州希望借道一座城市打开进入珠三角的门户——贺州。
说来真奇怪,地图上看,南宁到广州比贺州到广州近,但坐高铁却正好反过来,南宁东到广州南4个小时,票价169,贺州到广州南1.5小时,票价97。
柳州正在谋划河池-柳州-贺州这条动车线路,这条线路已经纳入《广西铁路建设“十三五”规划》,如果成功,柳州将借道贺州2小时到达广州,顺利打开珠三角市场,实现弯道超车。
【桂林】
在广西三大城市的竞争中,桂林向来稳坐第三,显得闲云野鹤,如果说未来三市的竞争中,柳州的目标是赶超南宁做广西第一,那桂林的目标就是赶超柳州做广西第二。
桂林是广西名声最响的城市,毕竟“桂林山水甲天下”实在太响亮,大多数外省人都误把桂林当成广西的省会。名气带来财气,源源不断的游客涌入桂林,成就了这座 旅游 城市。
如前所述,桂林未来将会成为高铁枢纽,坐拥高铁便利,桂林成为西南省份进出珠三角的便捷通道,其目标自然是瞄准了二哥柳州的位置。
【总结】
综上,三市各有优势,也各具短板,城市之间的竞争是全方位的较量,只有尽量补齐短板,才能大步前进!
现在国家规划的北部湾城市群中,有南宁,北海,钦州,防城港,虽然现在搞这个北部湾大开发,但是交通跟不上去啊。
就算现在有了政策支持,可是北部湾地区的经济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落后的,没有很好地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来发展,导致了广西现在能比较好发展的城市都没有几个,感觉把精力都发展在南宁这个地方了。
要说未来的发展城市,这个还真不好说,虽然有了一个北部湾,但是内地的物流会直接通过钦北防吗?就算有,也是很少,因为它这里的出口需要量不是很大,人家要走也是去广东那边啊,除非你这里的发展前途有所飞速,不然谁愿意绕过这里来呢?
对于新闻上炒的很热门的北部湾城市群,现在是正在规划期,未来的发展肯定是有很大的飞跃性突进的,至于未来的前景怎么样,还是值得很期待的。
广西未来十年前后的发展主要看两个重要城市:南宁和柳州。为什么这么说,可能其他城市的老表要生气了:“你们两个城市算什么数,北上广深你们也比不了,其他二线哪个都比你们强,凭什么你们能代表广西去发展?”消消气,天气热,别上火,且听我娓娓道来。
广西经济上行,必须依靠打磨刀剑一样磨出一两面的利刃,才有可能突破全国性的竞争包围,并且杀出重围,军械库里都是钝刀残剑,拿什么武装军队呢?
广西第一把利刃出鞘-柳州
,柳州是久富盛名的全国性工业基地,拥有八面玲珑的工业产业结构,像家喻户晓的五菱 汽车 、宝骏 汽车 、东风柳汽、柳州钢铁集团、柳州工程机械厂、两面针集团、柳州化工集团、柳州十一冶集团等大型龙头企业,还有众多的产业配套供应商不计其数。柳州是全区甚至全国范围内的工业产品供应基地,工业生产效益高居全区榜首,税收收益更是拔尖,绕开柳州发展,就是把广西的供血心脏舍弃,那广西还能活得 健康 吗?
而柳州的优势明显,可以带动周边城市发展,桂林部分及河池、来宾等地围绕柳州展开一个三角规划区,一小时经济带,可以带动广西千万人口的发展,百利而无一害。柳州为剑尖、来宾河池为剑身两面、桂林可为剑柄,即可披荆斩棘。
第二把宝刀开鞘:南宁,
广西首府,自治区行政、金融、贸易、人口中心,犹如广西的大脑,挥舞南宁这把宝刀向下开山劈路,握紧北部湾自贸区沿海优势,面向东盟十国锋芒毕露,只要练好功夫,具有横扫千军之势。
所以南宁优势明显,不可能避开南宁去发展广西,而南宁带领钦防北三市向东盟进军产业、服务、贸易,会是最快速的发展方向。
所以名剑宝刀用的其所,广西才能一路高歌猛进,其他城市的兄弟姐妹们不必过多担心,任何 历史 走向都表明,待他们开疆扩土,完成大业,必会给你们封疆嘉爵。
当今,中国国内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和规律是:人才、技术和资金加速向区域中心城市聚集。分析广西区域经济发展,仍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从发展关键要素一一金融资源和资金流动上看,截止2018年第三季度未,南宁市存款余额为10270亿元,贷款余额为11720亿元,贷存比为114.11%,从广西其他十三个地市吸血近3000亿元;柳州市存款余额为3824亿元,贷款余额为2901亿元,贷存比为75.87%,向南宁市输血近350亿元;桂林市存款余额为3410亿元,贷款余额2446亿元,贷存比为71.71%,向南宁市输血453亿元。
2019年广西两会上,进一步确立了"强首府"的经济拉动思路,意味着全广西的发展要素在行政手段的干预下,进一步加速向南宁市汇聚,客观上造成了其他十三个地市的发展将面临新的困难。未来十年,广西仍呈现的是一超独大,两强紧跟的局面。
我是四川人,广西是我第二故乡,参军五年,到过南宁、柳州、桂林、河池、崇左、百色等等。我认为,广西的每一个地方都不差,包括凭祥、靖西、龙州、隆林、田林、西林等等,幸福指数都很高,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广西的快班车,准点发车准点到达,还有独具壮乡特色的广西美女班姐,哪怕只有一个乘客,也会用普通话和英语介绍沿途城市特征,这是很超前的。广西的 旅游 资源非常丰富,勤劳勇敢善良的广西人非常好客,我很看好广西的前景。
得了吧,吸血去看看四川云南贵州,南宁要是吸血地位早就超过长沙武汉了,!有种你自己做广西的深圳厦门青岛苏州,自己阳痿早泄无能尼玛你怪你爹?狗叼眼红桂柳玉林反骨仔白眼败家汉奸知足吧。。。
广西壮府靠打压其它地市,南宁工业支柱产业没有,全靠吸取其它城市,南宁靠房地产泡末经济已经到头了,壮府如果还是坐着靠要和拿的思想广西真的是完了?广西唯一的出路是改为广西省,向粤港澳大湾区靠拢发展,壮府放权各地市不能在打压其它城市发展,引导全广西,吸取其它省份和城市的创新经验,在全国吸收人才共谋广西发展,广西的未来才会有前途。
广西城市发展一眼就知道以南宁建设为中心,工业建设应该以柳州,梧州,玉林为中心,带动贵港,贺州地区。内陆工业强大了,防城港,北海,钦州为海运物流中心同时发展为高端工业经济中心!陆运岀口物流中心以崇左为建设。桂林,百色,河池,以 旅游 建设为中心
‘捌’ 广西重点发展四大城市是什么
广西重点发展城市:
1、北海:华南,西南,东盟经济大圈的交界处,北海市近期还实行了奖励的制度,让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南珠的养殖,一些饰品的研发,以及经济的交流,来提振升北海的产业。
历史文化
广西地区文化称为桂系文化,从属于岭南文化。汉族是自秦汉以后由中原各地陆续大量地迁入广西,迁入时间不一,迁入地点不断变化,又与当地少数民族长期共处互相同化,加之各地的地域交通情况各有不同,所以广西各地的汉族发展情况比较复杂,各具特点,称谓很多;
有客人、土州人、民户、黎民、百姓、新民、来人、菜园人、蔗园人、射耕人、疍民、官人、军人、客家、平语人、伢人、六甲、土拐、白话人、湘人、广佬、福佬、反壮、先人、唐人、平原人、高山汉、山湖广等不下数十、百种,这些称谓是因原居地(祖籍地)或因迁入先后、职业、居住环境、语言、习俗等之不同而得名的。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广西;桂聘网-广西最发达的城市 广西重点发展是哪四大城市
‘玖’ 广西柳州的主要产业是什么
柳州是广西有名的工业城市,工业产业很发达。
支柱产业包括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大型汽车集团公司为代表的汽车制造业,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和广西柳州钢铁(集团)公司为代表的冶金业,以广西花红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金嗓子喉宝为代表的制药业,以两面针、预包装螺蛳粉为代表的轻工业。
柳州第三产业的商业贸易活跃,拥有五星商业步行街、龙城路地下商业街、谷端口街国际商城、飞鹅商城、新时代商业港、温州商贸城、飞龙新城等商贸中心。柳州本土百货公司有柳州百货公司(五星百货)、柳州工贸、东都百货、五象百货、客家缘购物广场等实力零售商。
(9)广西哪个城市打造工业巨城扩展阅读:
柳州工业产业的发展数据
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到3150亿元,比上年增长20.1%;2013年全部工业总产值4014.18亿元,比上年增长13.1%,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907.15亿元,增长13.4%。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销售产值3752.5亿元,增长13.3%。
规模以上汽车、冶金、机械三大支柱行业工业总产值2891.1亿元,比上年增长15.2%。其中,汽车工业总产值1713.8亿元,增长18.4%;冶金工业总产值876.7亿元,增长11.5%;机械工业总产值300.6亿元,增长8.7%。2017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突破50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