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喀什地区工业总产值多少

喀什地区工业总产值多少

发布时间:2023-05-21 16:59:00

① 工业总产值怎么计算

工业总产值应该为:
工业总产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
不应加其他业务收入吧,因为投入多少材料生产出多少产品,即得产量,其他业务收入并不在产品产量中,故不应加

② 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城市有哪些

目前我国有很多城市的工业都非常发达,比如上海,苏州,深圳,广州,东莞,佛山,重庆,成都,武汉这些城市的工业都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各有优势。

所以要说哪个城市最发达,这个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论。因为评价一个城市的工业是否发达,不能简单的看这个城市的工业产值,还要从这个城市的工业效率,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科技发明等多个维度去综合评估。

1、工业总产值排名。

工业总产值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具体到每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其反映的是一定时间内这个城市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在本市企业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一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越大,说明这个城市的工业规模越大,201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最大的几个城市分别是上海、苏州、深圳、天津和重庆,几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基本都是接近3万亿或超过3万亿人民币,比如2018年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41.84亿元,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万亿元,而深圳早在2017年的时候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也达到了30702.7亿元。

2、工业增加值排名。

如果工业总产值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工业的规模,那工业增加值更能反映一个城市工业的发展质量。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越多,说明工业的产出效率越高,对应的工业质量越高。

下图是2018年我国部分城市的工业增加值排名情况,位居前5的分别是深圳、上海、苏州、天津和重庆,虽然深圳的工业总产值比不上上海跟苏州,但是工业增加值却排名全国第一,这说明当前深圳的工业产出效率是非常高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北京以232886件发明位居全国第一,深圳以121699件位居全国第2,上海以112851件发明位居全国第三,这个三个城市的发明专利都达到10万件以上, 领先其他城市非常明显。

结论

通过对比以上各项数据之后,我认为目前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几个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苏州、广州和天津。

③ 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榜

根据2017年数据,中国重工业城市排行如下:

1、苏州

工业总产值3.57万亿,位居全国第一,就生产规模来说也是世界最大的工业基地,当之无愧的世界工厂!

2、上海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3.1万亿元,原中国第一大工业城市

3、天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94万亿元,北方第一大工业城市

4、重庆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2.6万亿元,中国西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5、佛山

2016年工业总产值2.1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家电生产基地

6、深圳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万亿元,中国第一大高科技工业城市

7、广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955万亿元

8、青岛

2016年工业总产值1.82万亿元,中国最大的高铁生产基地,北方第二大工业城市

9、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74万亿元

10、烟台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63万亿元

11、无锡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5万亿元

12、东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1万亿元

13、郑州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4万亿元,中部第一大工业城市

14、宁波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8万亿元

15、武汉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5万亿元

16、潍坊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4万亿元

17、东营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3万亿元

18、南京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3万亿元

19、常州

2016年工业总产值1.23万亿元

20、成都

2016年工业生产总值1.22万亿元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工业分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辽中南工业基地彻底没落,京津唐工业基地也风光不再,珠三角、苏锡常、山东半岛崛起,取代了原有的三大工业基地格局,新三大工业基地年产值都超过6万亿元。而这新三大工业基地也不再有严格的轻重工业之分,基本都是综合性工业基地。

(3)喀什地区工业总产值多少扩展阅读

1、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十大重工业城市

上海、沈阳、哈尔滨、长春、武汉、天津、唐山、重庆、大连、洛阳。

2、重工业城市的分类

重工业城市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④ 喀什地区什么县经济强

1、莎车县位于新疆西南边陲,喀什地区南部,昆仑山北麓,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缘,地处叶尔羌河中上游富饶辽阔的冲击平原,莎车县叶尔羌河沿岸绿洲是古老的灌溉农业区也是新疆最大的绿洲。

2、莎好腔车县属暖温带大陆性干旱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干燥,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适宜棉花、小麦、玉米、水稻和瓜果、蔬中袜租菜等经济作物生长,农林牧渔资源丰富。

3、莎车县是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2009年全县各类农作物播种卖兆面积297.42万亩,粮食产量近55万吨。

4、莎车县是全国优质棉生产基地,“叶尔羌”牌棉花获全国知名品牌。2009年棉花种植面积65万亩,产量达6万吨。

(4)喀什地区工业总产值多少扩展阅读

经济概况:

综合:2012年,莎车县实现生产总值58.5亿元,同比2011年增长14.3%,

1、第一产业:2012年,莎车县种植粮食面积135万亩,粮食总产58.83万吨,棉花总产220万担,育苗2264亩、嫁接830万株、新定植巴旦姆15.5万亩、补植17.5万亩,莎车县巴旦姆面积达85万亩。

新增精品园20万亩,丰产园达20万亩、精品园达40万亩。放蜂近5万箱,巴旦姆总产达1.94万吨、实现产值近6亿元,分别增长39.6%、44.1%,种植多熟高效和特色作物65万亩,养殖家禽2194万只(羽),牲畜存栏123.7万头(只),新建大棚330座、改建维修大棚1003座。

2、第二产业:2012年,莎车县投入资金1.6亿元,入园企业达98家,已投产项目49个,招商引资落地项目55个,落地率82%,累计到位资金20.31亿元,同比增长31%。

莎车县共落户招商企业137家,实现就业6048人,工业用电量突破1.5亿千瓦时,实现工业增加值4.12亿元,增长30%。帮助企业协调贷款23.6亿元,发放优惠补贴2300万元。

1、第三产业:2012年,莎车县筹措资金6508.7万元,新建了10个乡镇农贸市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6500万美元,增长30%,莎车县开工建设四星级宾馆2个,成功申报四星级农家风情园2个,莎车县各旅游景点共接待游客61.82万人次,创收4200万元,分别增长16%、48.7%。

⑤ 麦盖提县详细资料大全

麦盖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西部,喀喇昆仑山北麓,叶尔羌河下游和提孜那甫河下游。东与塔克拉玛干沙漠相连,东南与皮山,南与莎车、叶城县相邻,西与岳普湖县相交,北以叶尔羌河为界,与巴楚县接壤,东北与阿瓦提县相交。全县总面积11022.53平方千米,总人口26万人(2012年)。有维吾尔、汉、回、乌孜别克等民族。现辖1个镇、9个乡:麦盖提镇、巴扎结米乡、希依提敦乡、央塔克乡、吐曼塔勒乡、尕孜库勒乡、克孜勒阿瓦提乡、库木库萨尔乡、昂格特勒克乡、库尔玛乡。县境内有如散凳:五一林场、胡杨林场、园艺场、兵团四十五团、兵团四十六团、新疆兵团农三师前进水库管理处。县 *** 驻麦盖提镇,距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410千米。

2018年9月25日,获得商务部“2018年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荣誉称号。

基本介绍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渣旅,位置境域,地貌,气候,土壤,自然资源,土地资源,水利资源,生物资源,人口民族,经济概况,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社会事业,教育事业,卫生事业,体育事业,文化事业,民族风情,风景名胜,地方特产,

历史沿革

麦盖提一名,据传说是古代“多浪”部族首领米盖提带领游牧民在这里定居,遂以首领之名呼作地名,后转音为麦盖提。二是说很早以前在今巴楚一带居住着很多游牧部落,因沙漠的侵蚀,迫使集镇中心地带的人迁来这里,故称“麦尔盖孜”,意为从中心地带搬迁来的人,后逐渐演变为麦盖提。 清光绪年间为巴楚州八大庄之一,称麦盖提庄。 麦盖提县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八月由巴楚县析置建县。建县前系巴楚县西南部的一个重镇。隶喀什噶尔行政区。 民国三十二年(1943年)改隶莎车督察专署管辖。 1956年,莎车专署撤销,麦盖提县隶属喀什专署(行署)辖。

行政区划

截止2007年麦盖提县辖1个镇、9个乡:麦掘携盖提镇、巴扎结米乡、希依提敦乡、央塔克乡、吐曼塔勒乡、尕孜库勒乡、克孜勒阿瓦提乡、库木库萨尔乡、昂格特勒克乡、库尔玛乡。 麦盖提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麦盖提县位于喀什地区东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西南边缘。地处东经77°28′~79°05′,北纬38°25′~39°22′之间。南邻叶城县,西接莎车县,北隔叶尔羌河与巴楚县相望。东临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与和田地区皮山县相连。境域南北最宽136公里,东西长160公里,总面积11023平方公里。

地貌

麦盖提县域属于叶尔羌河和提孜那甫河冲积扇形绿洲平原,地势平坦,总的地形是自西南向东北倾斜,一般地面坡度为1/2 500~1/3 500。在靠近沙漠边缘一带,地势起伏不平,荒地,沙丘交错。在灌区内地形地貌相差不大,地形坡降比较平缓。

气候

麦盖提县地处沙漠边缘,大陆气候十分明显,热量丰富,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降水量极少,蒸发量极强,夏季炎热,冬季寒冷,春季多风沙,秋季天气好。年平均气温11.8°C,极端最高气温为42.1°C,极端最低气温为-22.4°C。年平均降水量为42.3毫米,平均蒸发量2 349毫米。年平均日照为2 806.3小时,无霜期历年平均217天,年平均风速1.9米/秒。

土壤

麦盖提县土层深厚,多系沙壤土,土壤次生盐渍化较重,肥力是有机质少,氮少,磷少,钾多。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麦盖提县土地资源丰富,农区毛耕地面积73.6万亩,净耕地面积60.9万亩。1990年,实耕地面积53万亩,农业人口平均占有耕地4.5亩,平均耕地14.1亩。

水利资源

县境有两条河流,引水8亿立方米,一是叶尔羌河,流经县境长180公里,引水占52%;二是提孜那甫河,流经县境全长56公里,引水47.2%。全境引水干渠21条,总流量202立方米/秒,灌溉面积77.79万亩。麦盖提县有7座中小型水库,年蓄水量7600万立方米,麦盖提县有机井414眼,扬水站18处,地下水的利用量约为一亿多立方米。

生物资源

粮食作物有玉米、水稻、高粱、大豆等;经济作物有棉花、小茴香、花生、向日葵、红花、菸草等。该县是自治区棉花种植比重最大的县,是喀什地区的棉花基地县之一。菜类有133个品种,水果有123个品种。药材资源有大芸、枸杞、甘草、车前子等。牲畜有牛、马、驴、骡、骆驼、猪等。野生动物有野猪、黄羊、狐狸、蛇、野兔、野鸡、刺猬等。

人口民族

人口 麦盖提县总人口,1953年67559人,1964年87390人,1982年145559人,1990年168231人。1990年麦盖提县总人口中,男性86105人、女性82126人;农业人口140 513人、非农业人口26980人、其他人口738人;城镇人口20216人、乡村人口148015人。 截至2004年,总人口24万人。 民族
1990年麦盖提县有22个民族,其中维吾尔族143115人、汉族24541人、回族460人、乌孜别克族25人、其他民族90人。

经济概况

第一产业

1950年起,农村经过土地改革、合作化、人民公社、生产责任承包责任制等社会变革,农、林、牧、副、渔各业全面发展,农民收入水平较高。1990年,农业总产值29 065.73万元(不变价格18102.5万元),粮食总产73 750吨、棉花总产20260吨,年末牲畜存栏38.5万头(只),捕鱼107吨,蚕茧年产29.6吨,麦盖提县农业纯收入12862万元。该县的农田基本建设成效显着,条田化,防护林成网,渠系配套,首创农村“五好”建设经验。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机耕面积占耕地面积90%,机播占83%。

第二产业

工业企业有农机修理、粮油棉加工,汽车修理、电力、印刷等。1990年,麦盖提县总产值4145.66万元(不变价格1941.48万元)。全年发电223万千瓦小时,加工面粉3516吨,植物油804.9吨,轧花4869吨,麦盖提县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47万元。邮电业务总量187063元。

第三产业

1990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768万元,年末麦盖提县职工总数4904人,全年工资总额1035.47万元。农牧民人均收入428.51元,年末城乡储蓄余额3038万元,麦盖提县已有2253户贫困户脱贫,保险费收入30万元,赔偿9.9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1990年,麦盖提县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科技人员8人,中级208人;有中学10所(少数民族9所),在校学生2 440人(少数民族2261人);中专1所,在校学生252人,国小87所(少数民族86所),在校学生12813(少数民族12469人),全年教育基建投资170万元。

卫生事业

麦盖提县有医疗卫生机构11所,病床285张,专业卫生技术人员218人。

体育事业

麦盖提县中国小校有正规田径运动场4个、篮球场28个、足球场4个。1982年,县体委举办首届职工田径运动会。

文化事业

麦盖提县有9个乡都建立了文化活动站,有78个文体活动室。麦盖提县农民画和“刀郎麦西莱甫”在疆内外享有盛誉。

民族风情

居住在叶尔羌河中下游麦盖提县的刀朗人是历史上蒙回的后裔,对音乐舞蹈的痴迷程度令外人难以理解。有时一阵音乐声传来,田野里的农民立即放下手中工具、路上行人脱掉外衣扔下褡裢,便如醉如痴地跳起舞来。麦西热甫是一种舞蹈和娱乐活动形式的名称,指那种有众多人员参加(所谓参加是指在场者没有观众而全部是活动参加者),以歌舞为主的大型自娱自乐活动。麦西热甫有歌舞麦西热甫、游戏麦西热甫、说唱麦西热甫之分,也有客厅麦西热甫、迎宾麦西热甫和丰收麦西热甫等,最常见的是丰收麦西热甫。各地都有自己的麦西热甫,风格大同小异,惟独刀朗人的麦西热甫最具特色。刀朗麦西热甫狂热、强烈、奔放,在有组织的麦西热甫活动中,谁都想过过跳舞之瘾。做游戏是麦西热甫中不可缺少的一个节目,抢腰带就是最常见的游戏。这个游戏有两人参加,甲持腰带要设法抽到乙身上,而乙在躲避过程中要设法把这条腰带抢到自己手里。掌握腰带的人有权选择自己的游戏对象。 麦盖提县

风景名胜

乔戈里峰 乔戈里峰海拔8611米,高度仅次于珠穆朗玛峰,但是其攀登难度远远高于珠穆朗玛峰,乔戈里峰被称为野蛮巨峰,其一直以攀登死亡率超过27%的机率高居登山榜首。“乔戈里”,塔吉克斯坦语,意为“高大雄伟”。它是喀喇昆仑山脉的主峰,也是世界上第二高峰,国外又称K2峰。乔戈里峰位于北纬35°53′,东经76°31′,坐落在喀喇昆仑山的中段。属中国的左侧与巴基斯坦交界处,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塔什库尔干塔吉克斯坦自治县境内。1954年7月31日, 义大利探险家里诺·雷斯德里和阿奇里·科帕哥诺尼首先登顶。乔戈里峰是国际登山界公认的攀登难度较大的山峰之一。

地方特产

麦盖提多浪羊 多浪羊是新疆的一个优良肉脂兼用型绵羊品种,因其中心产区在麦盖提县,故又称麦盖提羊。多浪羊体大、产肉多、肉质鲜嫩,被毛含绒毛多,毛质较好。繁殖率高,具有早熟性,是组织羔羊肉生产的理想品种。 麦盖提野生胡杨蘑菇 麦盖提野生“胡杨”蘑菇是麦盖提的特产,是胡杨树叶沉积腐烂后的菌类产品,纯属天然绿色食品,经有关专家鉴定,它含有果氨酸、丙氨酸、酪氨酸等6种人体所需的胺基酸,尤其是具有独特的降血脂、防癌抗癌、延年益寿之功效。

⑥ 中国,伊朗,印度,巴基斯坦的农业与工业产值分别占该国内经济总产值百分之多少

2003年,中国农业的比例为39% http://hi..com/isaacliu/blog/item/e5e33d2c00ec09ee8a139902.html
伊朗 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从业人口占总人口的43%(2001年3月)。但由于地处高原,沙漠面积较大,气候干燥,供应不足。农业主要集中在里海和波斯湾沿岸平原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不高,生产水平较低,粮食不能自给,自给率为84%。2000年3月至2001年3月,农业产值约合94亿美元,占国内生产总值13%,比上年度增长13%
http://..com/question/20257182.html?si=1

印度仍然是—个以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80%的人口以农业为生,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的净产值占国内净产值的34.9%。从印度经济发展史来看,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农业的增长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这是印度经济发展的—个显着特点。
http://ke..com/view/958350.html?wtp=tt

巴基斯坦是一个发展中国家,经济以农业为主。农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4%。
http://finance.people.com.cn/GB/8215/80712/80873/5644617.html

⑦ 新疆的发展与进步的经济快速发展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新疆经济是以农牧业为主体的自然经济,生产力水平低下,生产方式落后,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当时的新疆,没有一寸铁路,没有农场和成规模的良田,工业企业几乎全是私营小作坊,人民生活贫困不堪。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新疆进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中国政府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各族人民根本利益出发,高度重视新疆的发展和建设,始终把帮助边疆地区发展经济、实现共同富裕作为一项基本政策,适时作出一系列推动和促进新疆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2000年国家开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把促进新疆发展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多年来,新疆充分发挥自身比较优势,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着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着力改善民生和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努力实现新疆发展与全国发展相协调、南疆发展与北疆发展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综合罩升消实力明显增强。按不变价格计算,2008年新疆地区生产总值达4203亿元人民币,比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1955年)前的1952年增长了86.4倍,年均递增8.3%;比1978年改革开放初期增长了19.6倍,年均递增10.4%;比2000年西部大开发开始实施时增长了2.2倍,年均递增10.6%。2008年新疆地方财政收入达361.06亿元人民币,是2000年的4.56倍,1978年的50.57倍,1955年的208.71倍。
——经济结构逐渐优化。近年来,新疆工业、农物知业和第三产业均保持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加快,工业取代农业成为主要产业。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突出,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发展迅速,邮电通信网络快速普及,房地产、金融等新兴行业快速发展。2008年,一、二、三产业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6.4%、49.7%、33.9%。
——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新疆根据“绿洲生态、灌溉农业”的特点,建成了以阿克苏克孜尔水库、和田乌鲁瓦提水利枢纽等为代表的一批现代大型水利工程和大批干支渠及其防渗工程,全区的引水量、水库库容和有效灌溉面积迅速增加。投资100多亿元人民币的塔里木河综合治理项目2008年完成,结束了塔河下游300多公里河道断流30年的历史。全面推进三北(东北、华北、西北)防护林、平原绿化、退耕还林、退牧还草等生态工程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建成喷灌、滴灌等高效节水农田近80万公顷,年节水50亿立方米以上。2008年底,新疆已有国道主干线8条、省道66条、县级公路600多条,通车总里程达到14.7万公里,基本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以国道干线为主骨架,环绕两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穿越两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塔克拉玛笑樱干沙漠),横贯天山、连接南北疆的干支线公路运输网络。相继建成南疆铁路、北疆铁路以及兰新铁路复线等工程,2008年新疆铁路营运里程达3000多公里。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已形成以乌鲁木齐为中心,联结国内外近70个大中城市和区内12个地州市,拥有114条国内外航线的空运网,通航里程达到16万多公里,成为国内拥有航站最多、航线最长的省区。邮电通信业快速发展,基本形成程控交换、光纤通信、数字微波、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完整的现代化通信体系,光缆、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等现代化传输网络已覆盖全疆。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着增强。新疆的农业资源十分丰富。近年来,围绕粮食、棉花、特色林果、优质畜牧业基地和设施农业建设,新疆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逐步形成,农业基础地位、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农产品有效供给成倍增长。2008年农业增加值达691亿元人民币,比2000年增长了1.4倍。 2008年粮食总产量达1022.85万吨,保持了自治区内供需平衡,并且略有节余。新疆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2008年棉花总产量达301.55万吨,棉花总产、单产和人均占有量均位居中国首位。现代畜牧业加快发展,已占农业总产值的27%,2008年肉类产量达175.49万吨,比2000年增长了95%。特色林果业发展迅速,2008年林果总面积突破100万公顷,林果总产量400多万吨,总产值超过60亿元人民币。截至2008年,新疆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059家,并成为中国最大的番茄制品加工出口基地。乳品日加工能力在短短几年里从不足1000吨提高到近3000吨,是全国增长最快的省区之一。甜菜糖生产能力达到60万吨,成为全国最大的甜菜糖生产基地。葡萄酿酒业发展迅猛。农产品加工企业使新疆50%以上的种植面积实现了订单生产,辐射带动了新疆65%的农户。
——现代工业体系逐步形成。新疆的工业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近年来,通过实施优势资源转换、大企业大集团战略和中小企业成长工程,新疆的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成倍增长,逐渐形成了包括石油、煤炭、钢铁、化工、电力、建材、纺织等门类比较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形成了天山北坡经济带、乌昌(乌鲁木齐和昌吉回族自治州)一体化经济区、库尔勒-库车石化工业带等工业聚集区,建成了32个国家和自治区级工业园区。2008年,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2.3%,工业增加值达1790.7亿元人民币,比1952年增长274倍,比1978年增长16.6倍,比2000年增长3.98倍,成为推动新疆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因素。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信息技术应用不断加强,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初步控制,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成效。
——矿产资源有效开发。新疆是中国的石油、天然气、煤炭等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国家坚持对新疆油气大勘探、大开发和大投入的方针,努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通过资源开发带动新疆经济快速发展,造福新疆各族人民。2008年,新疆原油产量达2722万吨,成为国家第二大原油产区;天然气产量240亿立方米,居全国第一位。随着新疆石油、天然气的开发以及中国与西亚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合作,新疆的管道运输建设快速发展,2008年新疆拥有各类油气输送管道4000多公里,基本形成了北疆、南疆、东疆油气管网的框架。近年来,依托煤炭资源进行的煤电煤化工产业在新疆快速兴起。能源及化工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满足了新疆经济发展对能源和石化产品的需求,而且有力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了服务业的增长,对促进区域经济结构的形成和升级、解决就业以及推动城市化进程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开放水平不断提高。新疆是中国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也是新亚欧大陆桥的重要通道。新疆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8个国家接壤,是中国陆地边境线最长的省区。改革开放以来,新疆实现了由封闭、半封闭向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目前,新疆有国家批准的一类口岸17个、自治区批准的二类口岸12个,辐射周边十几个国家。截至2008年底,新疆已与16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经济贸易合作和科技文化交流。2008年,新疆外贸进出口总额达222.17亿美元,居全国第12位(中西部省区市第2位);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64亿美元,居全国第13位;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7.95亿美元,居全国第14位;对外劳务合作业务派出各类劳务人员8548人,居全国第13位。
——旅游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新疆旅游业快速发展,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截至2008年,新疆共有景区(点)近500处,形成了以“丝绸之路”为主线,以喀纳斯湖生态旅游区,天池、赛里木湖和博斯腾湖风景旅游区,吐鲁番、库车古文化遗址旅游区,喀什民俗风情旅游区,伊犁塞外江南风光旅游区为重点的发展格局。2008年新疆接待国内外入境游客达2231.32万人次,当年旅游总收入近200亿元人民币。
——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和新疆自治区积极支持有优势有条件地区率先发展,并采取特殊政策措施,促进南疆三地州(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及牧区和边境地区加快发展,推动形成南北协调互动、区域竞相互促、城乡统筹互进的发展新格局。加快天山北坡经济带主动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构建新型工业化发展高地。加快乌昌一体化进程,加快国家级出口加工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推进天山南坡吐哈(吐鲁番、哈密)地区石化产业带发展,以石油天然气、煤电煤化工为依托,发挥大型项目的聚集效应,形成连环配套的产业集群。大力促进南疆三地州经济社会发展,抓好抗震安居工程、喀什老城区改造工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地下水开发、盐碱地改造、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和民生改善工程。抓紧改善牧区和边境地区生产生活条件,采取特殊扶持政策,促进牧区和边境地区加快发展。
新疆经济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是新疆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结果,也是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长期支持帮助下实现的。多年来,中央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或规划时,始终把新疆基础设施项目、农业基础发展项目、现代工业体系建设项目等列为国家重点项目,给予政策资金支持。1950年至2008年,中央政府在新疆的投资达3862.3亿元人民币,占同期新疆总投资的25.7%。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的1955年到2008年,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累计达3752.02亿元人民币。特别是2000年以来,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中央政府给新疆的财政补助逐年增长,年均递增24.4%,2008年达685.6亿元人民币。中央政府还通过利用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等多种途径加大对新疆的资金投入和支持。近年来,为优化新疆产业结构布局,中央政府把东南沿海较发达地区的一些企业、工厂搬迁至新疆,从内地调进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到新疆初建的骨干企业中去,并选送大量少数民族工人到内地企业进修实习,在很短的时间内为新疆培养了一支工程技术骨干队伍。全国其他省市还以对口的形式向新疆提供了大量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支援,在新疆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发达地区派技术人员、教师、医生、企业管理人员等各类专业人才作为援疆干部,到新疆地(州)县挂职,传播并示范先进的技术和观念;另一方面,新疆党政机关工作人员、经济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和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则分批到内地对口支援省市挂职学习。近年来,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由北京、浙江、天津、山东、辽宁、江西、上海、河南等8个省市和15个国有骨干企业,对南疆33个县(市)进行经济、科技、文化全方位对口支援。

⑧ 阿克苏有什么特产

阿克苏市

阿克苏市北靠天山汗腾格里峰,东望塔里木河,西界中吉(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天山山地,南邻塔里木盆地。属阿克苏河的冲积平原带,阿克苏河主流从市区南部流过。“阿克苏”,维吾尔语意为“白水”。市内海拔高度1114.8米。距乌鲁木齐市989公里,距喀什市466公里。汉代,这里为姑墨国地。唐为姑墨州,隶属安西都护府。宋时为西辽所辖,元明为蒙古宗王察合台封地。清干隆二十四年(1759)在此设阿克苏办事大臣,光绪十年(1884)新疆建省后设阿克苏道(驻今温宿县)。民国年间,设阿克苏县。1949年后,隶属阿克苏专区。 1983年底撤县设市,是阿克苏地区行署所在地。阿克苏市北端,着名的“柯克亚工程”——三北防护林带,绵延伸展数十公里,蔚为奇观,如乘车游览,十分方便。
[编辑本段]地理位置
阿克苏市位于新疆维吾尔颂搭自治区西部,东与沙雅县相邻,西与柯坪、乌什县毗连,南与阿瓦提、洛浦、策勒县接壤,北与温宿、新和县为界。地理坐标为北纬39°30'ˇ41°27',东经79°39'ˇ82°01'。市境总面积18369.9平方公里,全市总面积18369.9平方公里,人口56万人,建成区28.1平方公里,城市人口22.8万人,有维吾尔、汉、回、柯尔克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乌孜别克、壮、满、锡伯、布依、土家、苗等30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45%,汉族占总人口的55%,人口密度30.5人咐蚂/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阿克苏市地处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南疆中部,塔里木盆地西北边缘。辖7乡2镇1场、130个行政村及农一师12个国营团场。新中国成立后,阿克苏从1949年至今为阿克苏专署、地区行署所在地。
阿克苏市辖5个街道、2个镇、5个乡:栏杆街道、英巴扎街道、红桥街道、新城街道、南城街道、喀勒塔勒镇、阿依库勒镇、依干其乡、拜什吐格曼乡、托普鲁克乡、库木巴希乡、托喀依乡。市境野简拿内有:良种场、红旗坡、兵团一团、兵团二团。
[编辑本段]气候物产
阿克苏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地区,降雨量稀少,蒸发量大,气候干燥。市境内有阿克苏新大河、老大河及长年不冻的多浪河流过,年径流量114亿立方米,还有储量5亿立方米的地下水。市境内的天然河、湖与人工引、排渠系、水库等组成密布的水网,滋养着广阔无垠、郁郁葱葱的肥美农田和绿洲。市境地势平坦,土层深厚,水源充足,光热资源丰富,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130~141千卡/平方厘米,年日照2855~2967小时,无霜期长达205~219天,适于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磷矿、石灰岩、白云岩、玄武岩、石膏、石英砂、陶瓷原料、汞重晶石、铝矾土、煤等。现在大部分矿藏都已开采利用,其中,白云岩矿矿石大部分为一级品,储量26亿吨,玄武岩矿储量13.8亿吨,煤储量369万吨。野生动物中,哺乳类7目18科66种,鸟纲19目42科4亚科约200余种。鸟类有大天鹅、小天鹅、赤麻鸭、绿头鸭、潜鸭、黄鸭、角百灵等,共有十几种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已查明的野生植物51种232属497种,主要有胡杨、灰叶胡杨、白榆、沙枣、沙棘、柽柳等。全市荒漠沙包地和盐化草场938.35万亩,一半以上可开发利用。草场总面积549.31万亩,实际利用面积541.9万亩。全市胡杨林20余万亩,人工林9万亩,宜地林71.6万亩,另有515.6万亩荒漠宜地林。是西北地区发展畜牧、林业、园艺难得的好地方。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2000年,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86931万元(1990年不变价54245万元),比上年增长23.19%(按可比价计算,下同)。粮食产量123098吨,蔬菜139688吨,瓜36199吨,水果34604吨,核桃439吨,当年造林面积1074公顷,零星植树32万株,新植果园1380公顷,改造低产果园1000公顷。全年肉产量15451吨,牛奶2048吨,禽蛋2959吨,绵羊毛491吨,蚕茧50吨,鱼产量1520吨。新修防渗渠道27.78千米,维修灌排渠764千米改造中低产田3167公顷,新增改善灌排面积4567公顷,新修防洪坝154处,维修加固防洪堤219处,完成水利基本建设投资3745.8万元。乡镇企业职工7710人,实现销售收入29984.2万元,实现利润3070.4万元。
完成工业总产值48870万元(1990年不变价37841万元),比上年增长1.8%。全年加工食用植物油2487吨,面粉2.65万吨,混合饲料383吨,皮棉47419吨,生产棉纱7228吨,砖13703万块,水泥33万吨,塑料制品5966吨(其中薄膜3858吨)石膏纤维板68647平方米。建筑施工完成总产值10324万元,竣工房屋面积112869平方米。当年完成的重点项目有:投资800万元,建成新星种禽场,占地面积13.34公顷,年产种蛋300于万枚;投资500万元,建成反季节蔬菜生产示范基地;投资1000万元,建成东升三江养猪场,年上市商品猪1.3万头;引资450万元,新建市多浪牛羊屠宰中心,年可宰牛5万头、羊20万只,交易牛羊30万头(只);投资550万元,完成市区文化西路等街道设施建设;投资2260万元,铺设供排水管并完成氧化塘工程,城市日供水能力达10万吨,污水处理6万吨;投资5500万元建设阿克苏市文化艺术中心、火车站广场并对多浪公园进行了改造。全年完成固定资产24894万元。与内地签订经济技术合同1项,签约金额4.07亿元,引资项目总金额3.67亿元。市属交通运输企业完成旅客转量1035万人千米。完成邮政业务总量1126.2万元。市话装机容量7.8万门,年末电话总数57670门,居民住宅电话44944门。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5035万元。
[编辑本段]旅游资源
阿克苏是南疆重要的旅游城市。古城堡有图地旦古城遗址、黄宫古城遗址、喀拉玛克沁古城、图鲁克旦木古堡,这些古城堡都位于距阿克苏市30公里的阿音柯乡境内。古建筑有麦吾拉乃穆清真寺,位于阿音柯乡阔纳巴扎,由元末明初维吾尔族人吾买拉·加拉丁所建,距今约600余年,是阿克苏市和阿克苏地区西四县伊斯兰教穆斯林宗教活动中心之一。已有数万中外游客前往旅游考察。
阿克苏主要旅游景点:库车大峡谷·塔里木河·克孜尔尕哈土塔 ·克孜尔尕哈千佛洞 ·天山神秘大峡谷·阿克苏刘平国治关亭诵石刻 ·怪树园 ·阿克苏库车大寺 ·托木尔峰·森木塞姆千佛洞·默拉纳额什丁麻扎 ·库木吐拉千佛洞 ·大龙池 ·克孜尔千佛洞·库尔米什阿塔木麻扎 ·昭怙厘大寺 ·阿瓦提丝绸古道 ·克孜尔魔鬼城
[编辑本段]地理资源
阿克苏地处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历来以农业经济为主,产量以小麦、棉花、玉米、大米、甜菜为大宗,素有“塞外江南”之美称,是全国商品粮基地之一。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建立与完善,阿克苏市工业生产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全市已逐步形成了以轻纺、建材、机械、化工、农副产品加工为支柱的多层次工业结构。
[编辑本段]交通通讯
阿克苏交通、通讯事业发达。市境内公路总里程2584公里,314国道贯穿境内。阿克苏市扼南北疆交通要隘。北跨天山,可达伊犁洲;南越沙漠,直至和田地区;西抵喀什地区、莎车县; 东通库车达库尔勒、吐鲁番和首府乌鲁木齐。黑色公路通往地区各县及本市各乡场、农一师各团场。民航班机北达乌鲁木齐延伸至全国各地,南飞喀什、和田地区。邮电局(所)31个。程控电话、无线寻呼、无线电话、传真方便快捷。邮电通讯事业的发展,大大缩短了阿克苏与国内外交往的距离。
[编辑本段]科教文卫体
阿克苏市在经济建设大踏步前进的同时,几年来全市精神文明建设也取得丰硕成果。各级领导十分重视教育工作,切实把教育摆在了优先发展的地位,形成了每年两次市委、常委例会专题讨论教育工作的制度,并决定从1994年起每年从财政拿出相当可观的专项经费解决教职工的住房问题。目前,阿克苏市的教育发展在全自治区处于领先地位。卫生、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等方面都有长足发展,农村卫生条件也大大改善,全市农村实现了乡乡有卫生院、村村有卫生室、人人懂初级卫生保健知识。连续多年被评为自治区文明城市。
人民生活
2000年,全市职工11733人,年工资总额12013万元,年人均工资8037元。农牧民年人均纯收入1892元。城市人均公共绿地8.47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39.1%,连续获得自治区文明城市三连冠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三连冠”的称号,2001年阿克苏市获得“国家级卫生城市”称号,阿克苏市城市设施日新月异,极大改善人民生活和投资环境,初步建成生态型园林城市。

⑨ 巴楚详细资料大全

喀什地区巴楚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缘,东与阿瓦提县、墨玉县接壤,北与柯坪县、阿合奇县毗邻,南与麦盖提县、皮山县相连,西与伽师县、岳普湖县、阿图什市相接。

基本介绍

历史沿革,行政区划,地理环境,位置,地貌,气候,资源,经济概况,人民生活,工业,农业,财税金融,商贸投资,社会事业,交通通讯,文教科技,体育卫生,地方产业,人文,发展思路,一个中心,

历史沿革

西汉时属古西域三十六国之一的尉头国。 三国北魏时属龟兹,随属疏勒。唐是安西都护府属下的 “尉头州”。宋又归疏勒。元、明为察合台汗国、叶尔羌汗国、准噶尔汗国属地。清干隆二十四年(1759年)属喀什噶尔办事大臣管辖范围。光绪九年(1883年)成立玛喇尔巴什直隶厅,归喀什噶尔兵备道管辖。光绪二十九年(1902年),直隶厅改为巴楚州,划归莎车府管辖。民国二年(1913年)改州建县,归喀什行政区。解放后继属南疆行政公署管辖,1956年6月归喀什专署管辖。 巴楚

行政区划

全县辖4镇8乡、5个农牧林场,186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境内驻有兵团农三师8个农牧团场。 政区人口面积:全县总人口为38.22万人(不包括兵团人口1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9万人,占总人口的18.58%。总面积2.04万平方公里。

地理环境

位置

喀什地区巴楚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地处天山南麓、塔里木盆地西北缘,御改东与阿瓦提县、墨玉县接壤,北与柯坪县、阿合奇县毗邻,南与麦盖提县、皮山县相连,西与伽师县、岳普湖县、阿图什市相接。

地貌

巴楚县整个地势从西南向东北倾斜,主要地貌特征为沙漠、山地、洪积平原和冲积平原四大类组成。

气候

属温带大陆性干燥气候,年平均气温11.7℃。 巴楚

资源

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石油、铁、铜、钛、铅、玛瑙、紫晶石、金刚石、石灰石、石膏、岩盐。野生植物资源有胡杨、蘑菇、甘草、罗布麻、大芸、麻黄等。

经济概况

人民生活

实现巴楚生产总值10.6亿元,工农业总产值11.5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9000万元,农业总产值10.6亿元。城镇职工人均收入136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580元。

工业

全县现有工业企业29家。

农业

全县现有耕地69.7万亩,人均耕地2.6亩,粮食总产量达14.44万吨,棉花总产量110万担。

财税金融

完成财政收入3390万元,地方税收1656万元,国家税收383万元。金融机构基本齐备,可以办理国内一切资金往来业务。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达8.5亿余元。

商贸投资

现有各类商业经营网点2914个,从业人员4125人,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16834万元,完成第三产业增加值30654元。累计吸收投资总额1.5亿元。非公有制经济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发展到5446户,注册资金8504万元,完成产值2051万元。

社会事业

交通通讯

境内交通便捷,国道314线、省道215线、南疆铁路贯穿县境,平均每百平方公里有公路6.5公里。1999年南疆铁路全线贯通,巴楚火车站距县城5公里,巴楚县已成为喀什、克州、和田、西藏阿里地区的交通枢纽,以及南疆重要的客货集散地之一,是喀什行备地区的东大门。全县程控电话装机3万门,县、乡全部实现了光纤通讯。移动用户已达到13.5万户(2011年数字)。城乡电话普及率达到每百人65门。

文教科技

现拥有图书馆、文化馆等文化机构。实现了村村通大喇叭,乡乡通闭路电视。有县级电视台一座,县级广播电台一座,可播放32个频道开(闭)路电视节目。全县9 个乡镇建立了电视差转台,12个乡镇开通了有线电视节目,9个乡镇建立了调频广播站,全县广播覆盖率达到94%,电视覆盖率达92%。现有各类学校141所,在校学生69694人,其中中等职业成档拆毁人学校1所。国小入学普及率达99.99%,巩固率为97.5%;中学毛入学率为107%,纯入学率为73.2%,巩固率为88%。2003年高考录取270人,录取率达88%。在国家、省市各类比赛中,多次获奖。

体育卫生

有业余体校1所,是刀郎舞的故乡,城乡盛行赛马、叼羊、摔跤和球类运动。1987年4月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县有各类医疗机构20个,每万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8人,每万人拥有病床位32张。

地方产业

以粮油、棉花、甘草、罗布麻、原盐加工为主。

人文

有唐代尉头州城遗址托库孜色来,唐代谒者馆遗址琼梯木,唐代峰火台遗址“泽梯木”、“阔什梯木”、“尤木拉梯木”,清末恰尔巴格麻扎,夏河姑娘坟等。

发展思路

“十二五”期间,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围绕建设“喀什东部区域中心”,以社会进步和生态保护为前提,以抓援疆机遇承接发展为依托,以培育软硬环境为基础,以建设服务性 *** 为保证,以发展开放型经济为支撑,促和谐、强基础、创机制、搭平台、促承接、出品味,农业立县、工业强县、商贸富县、开放活县、科教兴线,推动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逐步形成巴楚与东部合作共赢的格局。

一个中心

围绕一个中心——以富民强县为中心;发展两个重点区域——以巴楚镇、色力布亚镇为中心的两个区域经济带;依托三条线——南疆铁路、314国道、215省道三条主要交通干线;建设四个基地——国家优质棉基地、畜牧业生产基地、林果业生产基地、人工甘草种植基地;培育五个经济成长点——棉花业、畜牧业、林果业、加工业、市场开发及商贸流通;构建六个产业——棉花产业、林果瓜菜产业、畜牧产业、甘草产业、罗布麻产业、旅游业。经过不懈努力,全面完成“十五”计画,预计到2010年实现巴楚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国民经济成长速度达到15%以上。2005年,实现巴楚生产总值137400万元,增长1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67400万元,增长6.4%;第二产业增加值18300万元,年均增长18.1%;第三产业增加值51700万元,增长27.1%。财政收入4800万元,增长23%。一、二、三产业比调整到60:16:24,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2000元。 巴楚蘑菇

阅读全文

与喀什地区工业总产值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17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3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56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5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3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97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4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35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2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65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6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7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2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18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4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3
宝马7什么颜色最好看 浏览:615
日本德国汽车哪个好 浏览:453
历下区董家镇工业园都有哪些企业 浏览:476
下雨天汽车内饰如何清洗 浏览: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