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邵阳有哪些工业园
邵阳大道有个宝庆工业园,规模还蛮大的,另外就是邵东有工业区
㈡ 邵东工业区在哪里坐几路车过去
邵东没有具体的工业区啊····工业小区坐
5
8路车,邵东县城经济开发区湖塘工业园可以坐
6
路车,凤凰城也只能坐6路车
㈢ 邵东的产业结构
俯瞰邵东大地,经济建设如火如荼,一片生机;展望未来,一个产业协调、功能齐全、开放富庶的新邵东将崛起于湘中大地。
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随着农业产业的推进,农村经济从单一种养经济向种养、加工、工贸、劳务输出多元经济发展。以市场为导向,全县将逐步形成10万亩黄花菜基地、20万亩中药材基地、170万头生猪基地、30万亩优质稻基地、9万亩渔业基础、5万亩精品水果基地、6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农产品产量和商品率将大幅度提高。基地农产品产值将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30%以上。围绕商品基地,各种类型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不断出现,产品系列化,形成规模效益。随着劳动力市场发展和完善,劳务输出将成为邵东农村剩余劳力转移的一条重要途径,劳务输出收入将占农民收入的20%以上。
产业化推动区域经济向纵深发展
通过“兴工强县”战略的实施,邵东工业将成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县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现在的提高到50%。工业布局趋于合理,龙头、骨干企业的支撑效应将进一步呈现。焦碳、打火机、服装针织、小五金、铝制品、皮具、农产品加工等七大产业竞相发展,做大做强,为邵东经济的腾飞插上翅膀。
焦碳产业在中南五省独占鳌头,以高品位、高质量享誉省内外,五年内可实现年产量200万吨,向国家提供税收2亿元。
打火机出口到中欧、非洲、亚洲等国际市场,占全县出口额的70%,为全县第一大出口产业。将提高档次,扩大产量,预计提供税金将增加到1亿元。
小五金产业在突破传统生产工艺落后,产品产量将有一个飞速发展,成为邵东出口的第二大产业,提供税金可达2亿元。
黄花、中药材将进入日本、港澳等国家和地区,成为邵东第三大出口产品,将提供税收5000万元以上。
其他产业在国际市场的配额也会越来越大,品质也会不断提高,成为外向型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温州格局、邵东格局逐步形成
温州系沿海地区,邵东属内陆地区,两地的区位、环境迥然不同,但共同点是流通活跃。流通拉动了消费,流通促进了生产,流通带动了外向型经济的发展。邵东的市场,正在向高品位、高档次发展。现已动工兴建的“中国·邵东(国际)皮具工贸园”,占地500亩,分为生产加工区、皮具和原材料经营区、服务区三大部分,将建成展示交易大厅及门店700多间,原材料经营门店160间。该工贸园投入使用后,可形成生产产值、商务贸易值各10亿元以上,出口额可达1亿元以上,成为国际性的皮具加工、贸易中心。邵东流通网络延伸到了全国各地乃至国际市场,吸引众多厂家到邵东设立代理商,邵东的企业也纷纷外出设立销售点,自营出口的产品连年增加。温州、邵东的联线贸易形成,加快了两地间的信息、技术交流和资金融通。“浙江温州”、“湖南邵东”,将成为飘扬在县域经济领域里两面交相辉映的旗帜。
㈣ 邵东的地理信息
邵东县位于邵阳市东郊,东连双峰、衡阳,南邻祁东,西接邵阳县、邵阳市双清区,北交新邵、涟源,处东经111°30′-112°05′,北纬26°50′-27°28′之间。南北长59公里,东西宽56.7公里,总面积1768.75平方公里。县城设两市镇,距邵阳市20公里。全县总人口120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7万人。有汉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壮族、布依族、朝鲜族、满族、侗族、瑶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高山族、水族、纳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锡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斯坦族、京族等民族,汉族占总人口的99.7%县内乡镇、个体、私营企业起步早,发展快,现已形成五金、铝制品、钢球钢锭、皮件、药材、农产品加工等8大工业小区和180余个专业村。主要工业产品有煤、石膏、五金、机械、化工、建材、食品等,达160多个品种。其中有20多个产品畅销国内外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铬黄等40多个品种先后获省优、部优产品称号。民营经济的迅速发展,裂纤历成为县内经济的主体。邵东是湖南省第一个民营经济改革与发展实验区。 县内市场体系完善,城乡贸易活跃。全县有12个专业批发市场和58个乡镇集贸市场,组成了一个成熟完善的市场网络。其中有中南地区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邵东肆搜县工业品市场。2009年全县交易额为150亿人民币。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30.9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去年增长14.6%。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3亿元,增长6.1%;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55.0亿元,增长20.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增长1.9%。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19.14%、45.18%和35.6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
GDP为13347元。 2009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29.3亿元,增长18.2%,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111.2亿元,增长14.4%。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8.4亿元,增长36.0%,从贷款投向看:短期贷款23.7亿元,增长23.9%;中长期贷款14.7亿元,增长61.4%;贷款占存款的比例为29.7%。 全县完成全部工业总产值162.2亿元,比上年增长24.4%,完成全部工业增加值48.95亿元,增长21.1%。其竖雹中:规模工业完成总产值105.4亿元,增长26.6%;增加值32.01亿元,增长28.8%;规模以下工业完成总产值56.8亿元,增长16.3%,完成增加值16.94亿元,增长15.3%。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99.67%,实现利润总额2.23亿元,增长8.48 %,实现利税4.90亿元,增长7.4 %,规模工业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为249.86 %,比上年提高34.66 个百分点。万元规模工业增加值能耗为1.13吨标准煤,同比下降21.5%。
㈤ 邵东龙腾工业园有多少工厂
截止2023年3月27日,该园区有100余家工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邵东龙腾工业园内已经有近百中毁家企业入驻,其中大型岁瞎企业占比较高。这些企业在园区内建设了现代化的厂房、办公楼、研发中心等设施,形成了一个集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这些企业的入驻,不仅为邵东县的乎培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也为当地的就业创造了更多的机会。
邵东市龙腾工业园由邵东县工业龙腾置业有限公司开发,于2010年开始建设,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一个集电子信息、机械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多个产业领域于一体的现代化工业园区。园区内标准化厂房是按照机械化生产、自动化作业要求设计的,具有通用性、配套性、集约性等特点建造,是湖南省邵东县政府重点打造的工业园区。
㈥ 邵东一号公摊面积多少
邵东一号公摊面积为982平方米。该项目位于上海市邵东路1号迟橡,是由一家上海上市公司购买的,橘吵将投资进行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邵东一号公摊面积是指在建设之前,由宗地内的房屋、公共设施、机械设备、草坪、景观、公用道路、停车场等占用的容量,以及该区域内的公共地面(比如活动场地),以及供应水汽煤、电源等的范围和总面积。邵东一号公摊面积总面积为982平方米,其中地面面积为842平方米,上部空间占140平方米。这里有保留一些现有的房屋、公共设施和景观,这些都会成为项目发码伍旁展的基础,为更多发展空间和想法提供更多可能性。
㈦ 邵东巨龙工业园有什么厂
邵东市科群针织有限公司在邵东巨龙工业园。邵东市科群针织有限公司位于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市两市塘街道绿汀大道巨龙工业园H2栋二单元5-8号,注册资本为200万人民币,成立于2021-09-09,目前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针织或钩针编织物织造。针织品、服装生产与销售。家电、箱包、五金、建材批发。企业管理咨询服务。
㈧ 邵东工业区有什么厂
邵东县鹏发塑料有限公司、邵东县通用橡胶制品有限公司、邵东市禾喆模具制造有限公司。根据天眼查询,这些公司位于湖南邵东县邵东县南城工灶慧歼业区,主营防护手套,工业用橡胶制品等。邵东,碧旁湖南省辖县级市,地处湘中腹隐冲地,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历史悠久,位于邵阳市东郊,东连双峰、衡阳,南邻祁东,西接邵阳县。
㈨ 邵东五金城的市场简介
邵东五金城,又名“中南五金大市场”、“邵东五金批发市场”。
邵东五金城是中南地区规模最大的五金产品集散中心、是中南五省最大的五金批发市场。
邵东五金城坐落于邵东县城开发区繁华地段,东临湘运汽车总站,西依拍腊县治机关,南向工业品市场,占地103亩,总投资袭局滑1.3亿元,共有门店640多间,摊位500多个,是全国第三大五金专业市场。
邵东五金城内有36栋建筑群,设计新颖,规划合理,北边有占地3200平方米的大型停车腊仔场,可同时停放各种车辆100余台,市场于1998年7月1日开业。
㈩ 邵东生态产业园的规划发展
高起点科学规划
世界一流平台蓝图绘就
邵东生态产业园围绕“以产业为支撑,再造邵东新城”的目标,按着“不怕起步晚,就怕起点低;不怕建不好,就怕乱规划;不怕发展慢,就怕坏生态”的立园理念,园内的分区规划、局部控规和中心城区的城市设计都坚持面向全国公开招标,高起点、高标准地进行城市规划设计。2009年,由中国联合工程公司中标承担的20平方公里分区规划和首期开发5.6平方公里的里安综合区、7.8平方公里的新型工业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新鲜出炉;2010年,由深圳城市规划设计院中标承担的中心城区2平方公里城市设计图纸完美展现。邵东生态产业园以希望大道为界,东至黄陂桥乡同意村、排头村、余桥村、周官桥乡桥口村、汗井村,西连县城建成区,南接两市镇应山村、云山村、利隆村,北达怀邵衡铁路。20平方公里(含绿地、湿地)生态型宜工、宜商、宜居的新型城区,分新型工业、商贸物流、行政服务、科研教育、商住综合和生态休闲六大功能区。
生态产业园十大城市服务设施将凸显世界一流县级发展平台高标准的功能化设计——第一,一流的五星级邦盛国际大酒店。201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总投资5亿元,配套80亩绿化广场、地下停车场、千人宴会厅。第二,一流的国际购物中心。现已完成设计。第三,一流的邵东展览中心。全方位展示邵东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和特色产品。第四,一流的现代物流园。牵手星沙物流筹建物流集团和相配套的现代物流园。第五,一流的标准化国际幼儿园。第六,一流的人才培育基地。为培养有助于产业园发展的一流人才,园区将筹建职业技术学院,县内的重点中学也将在园区兴建国际一流水平的教育集团和品牌学校。第七,一流的医疗卫生环境。按照湘雅附三医院标准筹建现代化的三甲医院。第八,一流的体育运动场馆,兴建人民体育公园(包含1000亩的高尔夫球场),为世界一流县级投资发展平台配套服务。第九,兴建一流城市休闲区。以母亲河——桐江为径流,兴建300亩以上的活水湖——昭阳湖。第十,一流的城市生态环境。在20平方公里园区内,将保留现有13座山头,绿化美化,完善水系,形成生态宜居园区。
生态产业园这种“先规划、后发展,高起点、新视野”和“生态立园、产业兴园”的建设理念,既展示了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的决策意识,也凝结了全县人民思想大解放、智慧大集中的聪明才智,是以“敢为人先,顽强拼搏”为核心的邵东精神的生动体现,得到了省市领导与专家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广大干群和投资客商的赞誉与支持。
开拓型创新理念
多措并举服务园区发展
邵东生态产业园管委会以灵活有效的融资途径和土地开发利用模式,多管齐下筹措发展资金,努力破解用地瓶颈。
一是努力争取金融支撑。县内各金融机构看中了邵东高起点谋大发展、大手笔拓大空间的宏图大略,看中了省级可持续发展县打造沿海产业转移承接平台的未来希望,建设银行和农业发展银行相继贷款数亿元,为产业园建设提供了资金保障;县内外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家以精明独到的眼光,借助灵活多样的BT模式,自主融资2亿元投入,快速推动了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依法争取园区用地。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坚持依法办事,深入领会上级的土地使用政策,加大与省、市、县国土部门的协调力度,紧紧抓住土地规划修编机遇,努力做活“增减挂钩”文章,积极办理土地报批手续,严厉打击违法用地行为,确保基础设施和入园企业的建设用地。两年共取得用地许可2000多亩,其中道路用地743亩、项目用地940亩、企业用地130亩、储备用地654亩。共制止违法占地建房75处,组织开展6次大规模的拆违行动,拆除违法建筑42间,违法占地面积2500多平方米。同时,制定了《邵东生态产业园村民过渡建房用地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规范和管理村民个人建房。
三是努力打造勤政廉政队伍。管委会以加快发展的使命感,强化内部管理,积极倡导“一日无为,三日不安”的工作理念,将“发展是第一要务,建设是第一责任”思想根植于每个干部职工心中。实行公司化运作、企业化管理,打破部门、身份和岗位限制,严格执行末位警示和淘汰制度,有力地提高了干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干部职工“5+2”和“白+黑”工作模式成为一种常态,勤政廉政的氛围十分浓郁。
高速度开发建设
金色梧桐展现迷人身姿
奋发赶超不能等,加快发展等不起。想引凤凰至,先栽梧桐树。如今,全球经济发展的地域化优势已逐渐弱化,多元化、合作型经济模式给各地都将带来良好发展机遇。但机遇稍纵即逝,只会留给有准备的地域、有准备的英才。要迅速承接沿海产业转移,就必须先打造一个好的承接平台,不放过每一个发展机遇。
邵东生态产业园正是用“金梧桐”理念,以深圳速度推进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三年共完成基础设施建设投资4.5亿元。一是昭阳大道延伸段和绿汀大道北段建成通车。昭阳大道延伸段全长4.61公里,路幅宽60米、双向八车道,车行道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排水采取雨、污分流,所有管线全部入地,于2009年8月25日开工建设。绿汀大道园区段共计5.295公里,路幅宽60米,双向六车道,其他设计标准与昭阳大道延伸段相同。其中北段1.87公里,于2009年12月1日开工。昭阳大道延伸段和绿汀大道北段共完成投资2.57亿元,于2010年12月31日同时竣工通车。二是绿汀大道南段建设顺利推进。绿汀大道南段自2010年8月6日开工以来,已征地722亩。完成桐江桥以北、衡宝路以南道路清表,正在抓紧进行土石方碾压和杆线拆改工作。桐江桥已完成桩基探溶勘探和钢便桥建设,正在进行机械桩施工。三是邦盛凤凰城项目和盛风农机项目按时开工建设。五星级大酒店的基础部分和临昭阳大道6栋商品房基础建设正在进行。盛风农机项目正在进行厂房等建设。四是安置区建设全面启动。晨光、里安等农居安置区已完成规划和场地土石方工作,企业安置区已完成规划选址和部分土石方工程。五是市政设施建设同步进行。按照园区“绿化、亮化、美化”的要求,已确保水电、绿化等配套设施及时到位;铺设自来水管4公里。六是其他项目前期工作抓紧进行。完成了人民路东段等9条道路的规划设计工作,完成了园区地质灾害评估和采空区治理的可行性研究和论证,基本完成了园区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电力规划。
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路网建设,勾勒出邵东新城的厚重板块,金色梧桐已展现迷人身影。
保姆式跟踪服务
以诚招商促进产业发展
邵东生态产业园管委会以诚招天下客商的志向,立足大招商、招大商。利用参加珠洽会、上海经贸会、老乡联谊会、新闻发布会、老挝与泰国邵东工业园招商洽谈会和央视财经频道等国内新闻宣传平台及《香港商报》等外宣平台,广泛开展招商宣传活动,大力宣传邵东生态产业园的投资环境、产业定位和规划建设等;着力抓好项目引进,先后接待前来投资洽谈的各类企业60余家;同时,抓好服务提升,推行保姆式跟踪服务,积极为入园企业提供全程代办服务。全面实行“办事不出园,检查不入园”制度,推行“全身心服务、全过程服务、全方位服务、全天候服务”的“四全”服务,以你来投资我铺路的胆量,你来创业我保护的气量,你有困难我帮助的度量,你来发财我发展的雅量,倾力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服务品牌,切实营造“亲商、安商、助商、富商”的良好环境,确保广大客商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效益好。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凤凰鸣矣,于彼高岗。”——邵东生态产业园用一流平台和真诚服务迎来了“栽下梧桐疯长,身披灿烂朝阳;引来凤凰和鸣,歌声飘飞山岗”的良好局面。目前,园区内第一个招商引资项目——总投资超过120亿元的邦盛凤凰城项目已于2010年10月20日奠基开工,五星级邦盛国际大酒店、大型商业购物中心等前期项目的工程建设已全面铺开;园区第一个工业招商项目——携手广西玉柴动力、首期投资1.5亿元的盛风农机项目已开工建设;计划投资20亿元的修正药业项目已签订投资意向协议,即将入园;台湾隆泰国际、中山万禧制衣、深圳朋缘电子以及省内的湖南鸿顺鞋业、本质生物科技、大通电力、鸿源五金、精华农产品、龙石山铁皮石斛等企业正在与生态产业园进行投资洽谈,意欲“和鸣”。
双引擎动力助推
希望之园借力展翅腾飞
“十一五”期间,生态产业园从虚幻设想到辉煌开局,将梦想变为了现实。“十二五”期间,邵东将举全县之力,在水、电、路、通讯、公共服务设施等硬件建设和政策、金融、人才、服务型政府等软件建设上,向生态产业园强力倾斜。这种外部强大合力与内部迸发活力将构成生态产业园的双引擎发展动力,助推希望之园成为对中外投资者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世界县市级一流发展平台,为邵东“重返全省十强,挺进全国百强”作出应有的贡献。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邵东生态产业园管委会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决落实县委、县政府的战略部署,以“坐不住、等不起、慢不得”的使命感,以更加奋发的精神、更加昂扬的斗志,全面实施“233”工程,努力引进大项目、扶持大企业、营造大环境,推进生态产业园快速发展,精心打造宜工、宜商、宜居的中等生态型邵东新城。
“233”工程是: 明确两大主攻方向——全面加速推进园区道路建设和企业入园开工。开工建设人民路东段、兴隆路、利隆路等7条园区道路,确保7个以上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入园开工。确立三个工作重点——全面迅速推进园区项目规划设计、安置区和机关项目建设;全面完成中心城区城市设计、桐江风光带规划设计、园区用电规划和园区环评工作;启动里安、晨光、企业等安置区建设,启动3个以上机关单位办公楼建设。实施三大基础性工程——全面快速推进五星级酒店、110千伏变电站及第二水源等配套项目建设;基本完成邦盛国际五星级大酒店主体工程,建设一座110千伏变电站;启动黄家坝水库饮水工程、人民体育运动中心、三位一体行政区的规划和建设。
启动双引擎模式,未来5年,邵东生态产业园将成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园区。这座邵东新城将主导城市发展新理念,形成园区产业集群、要素集聚、资源集约的洼地效应,引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推动县域优势产业链的转移和中小企业的发展,打造布局集中、特色鲜明的产业发展区,可容纳300亿的规模工业,吸纳年产值30亿元以上产业5个以上。未来5年,这座希望之园、梦想之城将给予邵东源源不断的前进动力,成为邵东发展的长期热土、经济增长的持久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