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工业盐的主要成分是亚硝酸纳。
亚硝酸盐就是含有亚硝酸根离子(NO2(-))的盐。可以用来增色、调味、杀菌。有毒,化学性质比较稳定(除亚硝酸银等)。
亚硝酸盐是一种常见的物质,是广泛用于食品加工业中的发色剂和防腐剂。它有三方面的功能:一、使肉制品呈现一种漂亮的鲜红色;二、使肉类具有独特的风味;三、能够抑制有害的肉毒杆菌的繁殖和分泌毒素。
一般来说,只要含量在安全的范围内,不会对人产生危害。一次性食入0.2--0.5克亚硝酸盐会引起轻度中毒,食入3克会引起重度中毒。中毒后造成人体组织缺氧,严重时甚至引起死亡。
亚硝基化合物在天然食物中含量很少,却常常潜藏在一些经过特殊加工——腌制、腊制、发酵的食物中。如家庭制作的腌菜、腌肉、咸鱼、腊肉、熏肉、奶酪、酸菜,以及酱油、醋、啤酒等都有可能产生亚硝基化合物。长期摄入亚硝酸盐,也会引发亚硝基化合物中毒。
减少亚硝酸盐和亚硝基化合物的危害,专家建议,一方面要减少摄入量,包括多吃新鲜的蔬菜和肉类;少吃或不吃腌腊制品、酸菜;不吃腌制时间在24小时之内的咸菜;胡椒和辣椒等调味品与盐分开包装;不喝长时间煮熬的蒸锅剩水。另一方面要阻断亚硝酸盐向亚硝基化合物转化。如低温保存食物,以减少蛋白质分解和亚硝酸盐生成;多吃一些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丰富的蔬菜、水果以及大蒜、茶叶、食醋等。
B. 工业盐中含有什么有毒物质
一些专家告诉媒体,工业盐含有重金属或亚硝酸盐,具有很大的危害。果真如此吗?
“工业盐”是一个有点儿模糊的名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它的涵义。“工业盐”其实也是氯化钠(这个与“食盐”是一样的),它有专门的产品标准(gb/t5462-2003)。该标准与“食用盐”的产品标准(gb5461-2003)及卫生标准(gb2721-2003)有所不同。不过,有时候,把亚硝酸盐也称为工业盐或工业用盐。
咱先说一下亚硝酸盐。亚硝酸盐具有较强毒性,既能引起急性中毒,又有一定致癌作用(少量长期),最令人担心。然而,除个别肉制品加工企业或餐馆外(一般作为发色剂,但有时候会误用为食盐),即使上述黑加工点或违规企业也不会用亚硝酸盐来代替食盐。因为亚硝酸盐很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容易出事。还有更关键的,亚硝酸盐价格比食盐还贵,用它代替食盐根本不划算(黑加工不是傻加工啊!)。
再看工业盐(氯化钠),它其实就是用于工业生产(如生产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融雪剂、肥皂、陶瓷等)的氯化钠。而不是用于食品生产(如酱油、榨菜、饼干、方便面、挂面、零食等)的氯化钠。工业盐和食用盐的主要成分是相同的,都是氯化钠。而且,它们都是从海水、盐池、盐井和盐矿中加工提取得到的。在古代没有上述工业的时候,氯化钠只有一种用途,就是食用盐(食盐)。到了近代,随着上述工业的出现和发展,才有了工业盐一说。
那么,工业盐和食用盐的区别在哪里?先来看几个既普遍又错误的看法。
有专家说,工业盐有重金属铅、砷、汞等。这种说法表面看有点儿道理。食用盐卫生标准(gb2721-2003)对重金属限量有所要求(见下图),而工业盐则对重金属含量没有要求。不过,如果你据此认为工业盐有重金属或者重金属含量比食用盐多,那就错了。因为实际上,在食用盐的加工过程中,也没有去除重金属的工序,两者的起点是一样的。也就是说,工业盐的重金属未必比食用盐多,或没理由比食用盐多。有案例为证,佛山某企业用工业盐(代替食用盐,以降低成本)生产的酱油经多次检测重金属指标都是合格的。
还有专家说,工业盐含有亚硝酸盐。那种把亚硝酸盐当做工业盐的个别情况已如前述。工业盐(氯化钠)中亚硝酸盐含量也不比食用盐多。实际上,食用盐卫生标准(gb
2721-2003第
1
号修改单)也没有对亚硝酸盐做出限量要求。据此可以认为,食用盐中亚硝酸盐不足为虑。又因为食用盐在加工过程中,也没有特别去除亚硝酸盐的工序,所以说工业盐中的亚硝酸盐也不会比食用盐多,或没理由比食用盐多。
那么,工业盐与食用盐的区别到底在哪里?主要是纯度不同,食用盐纯度更高,工业盐杂质更多(杂质以水分为主,还有钙),这一点不但在各自的标准里有所体现,而且从外观上也能看出差异来。但这差异或这些杂质未必是有害的,很可能是无害的,至少你说工业盐重金属伤肝伤肾或亚硝酸盐致癌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还有一点区别是,食用盐要强制加碘,而工业盐无需加碘。后者更便宜,冒充前者的话能节省成本或多赚一些钱。
说到底,工业盐和食用盐的最大区别或许只是利益之争。不过,必须指出,把工业盐用于食品加工,不论其害处如何,都是违法行为,需要依法打击。保障食品安全,重视渠道合法是最重要的。
C. 工业用盐的主要成分
1.结构上:食盐是较纯净的氯化钠,氯化钠的化学式是nacl,式量58.44,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工业用盐中除含有氯化钠之外,还有超标的亚硝酸钠,其化学式是nano2,式量是69.00,由亚硝酸根离子和钠离子构成。
2.性质上:食盐性质较稳定,水溶液呈中性。亚硝酸钠在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但能缓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3.外观上:两者都呈白色,特殊情况下食盐也可能显黄色或淡雹罩键蓝色,亚硝酸源巧钠也可能微显淡黄色。两者都呈晶体状,在显微镜下几何形体有一定的区别,但用肉眼是分辨不出的。
4.溶解性:亚硝酸钠和食盐都极易溶于水,易潮解,无臭味。
5.味道:亚硝酸钠略有咸味,食盐咸味较重,食用时靠味觉难以分辨。
由上述比较可以闷燃看出,亚硝酸钠在外观、滋味上与食盐相似,容易引起误食中毒。
轻度中毒一般不需要治疗,较重者应立即送医院救护。主要治疗措施有:1.催吐、洗胃和导吐。2.用解毒剂亚甲兰(美兰)、维生素,对消除高铁血红蛋白症有一定疗效。3.给予大剂量维生素c和葡萄糖。
D. 工业用盐的主要成分
化学工业中大量使用原盐和加工盐为原料,生产如氯气、漂白粉、烧碱和纯碱等化工产品,是利用盐中主要成分氯元素和钠元素。食用的“盐”和工业上使用的“盐”,都是一样的化学成分,只是用途不同。因为原盐是自然界的产品,精制盐也是原盐的简单加工而得,除了主要成分氯化钠外,还含有多种杂质成分,所以不能称其为氯化钠,而约定俗成只用一个字“盐”,专门称呼以氯化钠为主要成分的、诸如原盐、海盐、井盐、岩盐、碘盐、非碘盐、精盐、大盐、粉碎盐、洗盐等。如果是其他化学成分的盐类,一定要说出其特定的商品名称或化学名称,如纯碱、小苏打、红矾、硫酸铵、硝酸钾、氯化钾、磷酸氢二铵等,绝不能笼统叫“工业盐”。
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广,是化学工业的最基本原料之一,被称为“化学工业之母”。基本化学工业主要产品中的盐酸、烧碱、纯碱、氯化铵、氯气等主要是用工业盐为原料生产的。有机合成工业中需要大量氯化钠。此外,还用于肥皂制造、陶瓷、玻璃生产、日用化工、石油钻探、钻井工作液、完井液、石油化工脱水液、建筑行业早强剂、生产涂料的凝固剂、橡胶行业乳胶凝结剂、造纸工业添加剂及废纸张脱墨、化学工业的无机化工原料及硫酸根脱除剂,褐藻酸钠的凝固剂、防治小麦、苹果、白菜等腐烂及食品防腐剂、制取金属钠及其他钠化合物、钢铁热处理介质等。在水处理、公路除雪、制冷冷藏等方面,盐也有广泛的用途。
“工业盐”这种提法不科学。在工业化时代之前,人们所说的盐,特指生活中调味用的食盐,而不是现在化学科学中的“盐”。然而现实生活中,相当数量的人文化水平不太高,分不清生活中的“食盐”和化学中的“盐”实质上的差别,以至发生多起误食有毒盐类,发生群体中毒的事件。
E. 工业盐3克就要命,真的这么可怕吗
这是真的可怕!工业盐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钠。
当人体内摄入亚硝酸钠时,能够使血液中的红细胞所含有的血红蛋白分子中铁元素从正二价态氧化为正三价态,从而失去携带氧气的能力,造成人体缺氧中毒,可能会导致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胸部气闷,情节严重这会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简单的说超量摄入亚硝酸钠,人不管呼吸不呼吸都会憋死!需要及时送医抢救,由于高铁血红蛋白血症并没有一氧化碳那样快的可逆速度,所以比一氧化碳中毒难抢救的多!
而且亚硝酸钠和食物在消化道内反应产生亚硝酸胺,这个可是致癌物质,所以亚硝酸钠少量摄入也是不可以的!
F. 工业用盐与亚硝酸钠有什么区别,能食用吗
工业用盐含义很广,有时指纯净的亚硝酸钠,有时指含有亚硝酸钠的氯化钠。
工业用盐除含有大量的致癌物亚硝酸盐外,还有可能含有铅、砷等有害物质,误用工业用盐极易引发食物中毒。
一、食用盐与工业用盐的区别
(一)结构区别:食用盐是较纯净的氯化钠;工业用盐中除含有氯化钠之外,还有亚硝酸钠等。
(二)性质区别:食用盐性质较稳定,水溶液呈中性;工业用盐中含有的亚硝酸钠在干燥条件下较为稳定,但能缓慢吸收氧而氧化成硝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三)外观区别:食用盐含碘,质白,呈细沙状,水分极少,用手揉捏时不会有凝结感,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显黄色或淡蓝色;工业用盐不含碘,色泽灰暗,外形多为颗粒状,水分含量大,亚硝酸钠也可能微显淡黄色。
(四)味道区别:食用盐咸味较重;亚硝酸钠略有咸味,食用时靠味觉难以分辨。
二、食用工业用盐的危害
工业用盐中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常见的工业盐中毒事件,多数情况下是由误食或过量食用亚硝酸钠引起的。亚硝酸钠主要用于染料、医药、印染、漂白等方面,由于有增色、抑菌防腐作用,在食品工业中多用作熟肉食品的发色添加剂。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规定,亚硝酸钠在肉食中最大使用量是0.15克/千克,其残留量在肉制品中不得超过0.03克/千克;在肉制品罐头中不得超过0.05克/千克。一般而言,人体只要摄入0.2~0.5克的亚硝酸盐,就会引起中毒;摄入3克亚硝酸盐,就可致人死亡。
三、工业用盐中毒症状
将工业用盐代替食用盐使用极易引发食物中毒。常见的工业用盐中毒事件主要原因有:将含亚硝酸盐的“工业用盐”当作食用盐使用;误将亚硝酸盐当作食用盐使用;食用硝酸盐、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的蔬菜;饮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肉制品加工时超量使用亚硝酸盐。
亚硝酸盐是强氧化剂,进入血液后与血红蛋白结合,使氧合血红蛋白变为高铁血红蛋白,从而失去携氧能力,导致组织缺氧,使人体出现青紫而中毒。另外,亚硝酸盐对周围血管有扩张作用。过量食入亚硝酸盐中毒后发病迅速,一般潜伏期为1~3小时,造成的后果是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及周围血管,形成高铁血红蛋白。急性中毒表现为全身无力、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泻、胸部急迫感、呼吸困难,检查见皮肤黏膜明显紫绀;严重情况下,血压下降,导致昏迷,甚至死亡。
因此,工业用盐断不可食用,误食后要尽早就医否则会有生命危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