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5-05 02:02:16

1. 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有哪些

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以乎饥丛下四点特征:
1、同信息化等现代高科肢梁技发展紧密结合。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岁樱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注重经济发展同资源环境相协调。要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可持续发展道路;

3、坚持城乡协调发展。要立足于城乡共同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互相促进,相互协调;

4、实现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同劳动密集型产业相结合。

2. 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产 生(19世纪60、70年代)(第一次工业革命结束)
原因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扩大了商品和劳动力市场
②洋务运动诱导和外商企业的刺激
③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缓慢发展
特点①轻工业为主,分布于沿海地区;
②具有革命性与妥协性
2、初步发展(甲午战争后)(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向帝国主义过渡)
原因:帝国主义资本输出
清政府政策调整(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特点:集中在轻工业,开始向内地扩展
3、短暂的发展春天(1912——1919)(一战期间)
原因:社会政治条件(辛亥革命)、客观条件(欧洲列强暂时放松经济侵略)、直接推动力(群众反帝斗争)、思想条件(利润刺激和爱国心驱使)

特点:时间短暂、行业发展不平衡、地区分布不平衡、半殖半封特征。
4、日益萎缩(国民政府统治时期)
原因:日、美的经济掠夺;
特点四大家族的垄断 濒临破产
5、获得新生(建国后)
原因:合理调整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特点:恢复发展、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3.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有哪些特点

1、轻重工业发展不平衡。

近代中国缺乏资本的原始积累,也缺乏近代化的投资方式,没有雄厚的经济基础,民族工业只能从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的轻工业开始。因此早期中国民族工业基本上是轻工业。

2、地区分布不平衡。

早期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沿海大城市。因为这些城市是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较早的地区,封建自然经济最早解体;再者通商口岸便于出口和运输,易于取得外国原料和技术设备。

3、民族工业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既有矛盾,又有依赖性。

由于民族工业诞盯亮贺生之日便受到双重压迫,发展艰难,矛盾是必然的。但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又使得民族工业对它们产生依赖性。

(3)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及形成原因:

1、洋务运动到清朝末年出现民族工业的萌芽。

原因:第一个阶段的原因是洋务运动刺激了民族工业产生、甲午战争后出现“实业救国”浪潮初步推动了民族工业键州的发展。

2、一战期间的民族工业“黄金时代”。

原因:第二个阶段的原因是内因是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外因是一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3、一战后至新中国建立前民族工业的凋谢、萎缩。

原因:一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卷土重来、20世纪30到40年代,日本发凯派动对中国的侵略、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导致的。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近代民族工业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民族工业

4. 英国工业化发展道路的特点有哪些

18世纪30年代,英国首先爆发了产业革命,这次工业化是从英国的纺织工业部门开始的。

自蒸汽机的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了蒸汽机的时代,它改变了人类以人力、畜贺缺滚力、水力作为主要动力的历史,使各种机器有了巨大的动力,导致人类历史上的第一次技术革命。

为此,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一个示范。

总的来说英国工业话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在没有外力推动的情况下,是纯粹有市场自发推动禅余的工业化。

二、工业化的结构转变周期长、产业关联度大并依次推进。

三、英国工业化推进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变化和现代化是同步的。

四、英国工业化扮则以轻工优先发展,通过产业联系带动国民经济其他部门的发展。

5. 工业化的特征

机器大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发展并取得优势地位的过程 ,也即通过发展科学技术,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管理方法,使各项工业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世界性概念。只有在商品生产有了一定程度发展的基础上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且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具有世界性的情况下,才会有工业化过程;衡量一个国家的工业化程度,也只能在和世界各国的横向比较中进行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性概念。在人类历史上,工业的发展已经历过3次科学技术革命 , 每一次科学技术革命都不同程度地推进了工业化过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不同的历史时代,工业化又必然具有不同的内涵。工业化是一个整体性概念。工业化是一个国家整个国民经济中工业发展程度 ,与世界上先进的工业发展程度相比较的指标体系,而不是工业中某一部门、行业或某种产品的工业发展程度。 工业化的主要内容有:①劳动资料的现代化。在主要工业部门实现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最新科技成果。②工业管理的现代化。在工业管理中,采用现代化的管理体制、合理化的生产组织、科学化的管理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化的管理手段,达到优化资源配置,取得最佳经济效益的目的。③劳动者和管理者知识结构的现代化。劳动者和管理者的科学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普遍提高,在业职工构成发生变化,即在整个工业人员中,技术人员的比重将不断上升,直接生产工人的比重将逐渐下降 ;在工业管理人员中,具有专业知识的人员会迅速增加,而非专家职业的人数会减少。④工业部门结构的现代化。技术密集型工业的比重日益提高、新兴工业部门的建立与发展,是工业部门结构高度化的主要标志。⑤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例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劳动生产率、主要原料和能源的消耗水平、资金占用、先进机器设备的自给率等一些指标,都应该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工业化的这5项主要内容是互相联系 、不可分割的 。劳动资料的现代化是工业化的核心,工业管理的现代化与劳动者和管理者知识结构的现代化,是实现劳动资料现代化的基础,工业部门结构的高度化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当代世界先进水平 ,则是工业化在结构上和功能上的综合反映。因此,必须从整体上把握这五项主要内容,才能全面地了解工业化发展进程。

6. 印度工业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印度独立之初,工业高度集中在少数沿海大城市。仅孟买、加尔各答和阿默达巴德所在的三个邦,工业产值占全国的70%以上。

近年,工业过分集中的状况已有改善。目前,印度可分为五个比较重要的工业区域:

1、以加尔各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里是全国最早形成的工业区。近几十年略有衰退。麻纺织和机械是本区的两大工业部门。产值占全国的40%和30%。

2、以孟买——浦那为中心的工业区:劳动力比重与加尔各答区相当,产值较大。棉纺织工业长期居优势地位,占全国的30%。此外机械、化工、炼油等部门近来有较快的发展。

3、以阿默达巴德为中心的工业区:规模相当于加尔各答的一半,以传统工业为主。

4、以马德拉斯——班加罗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发展最快的工业区,规模已接近于加尔各答区。区内集中了电力、飞机制造、造船、炼油等工业部门,轻、重工业并举。5、以那格浦尔为中心的工业区:这是50年代发展起来的重工业区,有印度的“鲁尔区”之称。

印度的工业布局具有:集中程度高 呈点状分布 主要布局类型是煤铁复合体型和临海型以及新兴的“临路型”。

7. 近代工业发展的主要特点

浅谈中国近代工业发展的特点
晚清近代工业大致可分为洋务运动和晚清“新政”时期两个发展阶段。晚清近代工业的发展虽然已取得了很大成绩,也基本把中国推进了近代社会的大门,但由于这个进程不是中国近代因素不断积累的结果,而是在西方资本主义冲击下一种迫不得已的选择,因此它一开始就呈现出了有违近代工业发展一般规律的畸形特征。
一、从工业化进程看: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发展的状况,军事工业超前,民用工业滞后。同时,官办、民办企业在工业化过程中的地位和关系失常。洋务工业从官办工业起步并形成官僚垄断局面;民用工业起步相对较晚,且处处受到排斥打击,始终未能获得独立经营的地位。清末新政时虽然民办企业数量有所增加,但中国近代工业始终发展缓慢。
二、从工业化布局看:中国早期近代工业以大城市为据点,这是外国资本主义经济首先冲击沿海通商口岸和大城市的必然结果。由于中国本身资本主义因素发展极不充分,近代化的起步又带有明显的统治集团的目的性和意志性,这就造成城市中的近代因素不能及时扩散到农村和内地。相反,农村地区的劳动力、资本、人才被吸引到城市中来,出现一种“倒流效应”,都市经济及生活方式越来越近代化,而广大农村则仍然滞留于传统农业经济结构中。
三、从工业化范围看:中国近代工业是以“单项突进,倾斜发展”的方式建立起来的,因此,近代中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呈现一种畸形状态,即商业性的农业发展以农村经济的半殖民地化为代价。首先,农作物的栽培以帝国主义的需要为转移,这说明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失去其独立性。其次,农产品的商品化以出口为主要目标,而农产品的主要提供者却主要是分散经营的个体农民。他们经济力量薄弱,消息闭塞,这就使得帝国主义垄断组织能够通过对价格的控制加重对我国农民的剥削。再次,由于农产品的价格和收购都被帝国主义所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就得不到充足的原料供应,反而要由国外进口部分补充。同时,农村市场也被帝国主义控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品的销售,受到极大阻碍。结果形成这样的局面:中国农产品商品化程度的提高,主要给帝国主义提供了原料,但不能保证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原料供应;中国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主要给帝国主义提供了市场,并没有给民族资本主义需要提供更多的购买力;中国农民和小手工业者的两极分化,只不过促使劳动人民更加贫困,并没有推动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更快发展起来;中国的近代工业长期处于低水平。因此,工业化进程根本无法推进传统农业和小手工业的社会化改造,也始终没有带动社会经济结构的转型,从而使中国经济结构呈现出特有的二元特征。

8. 工业发展模式特点

1、国家的工业化都以建立在城市的大规模工业企业为载体.工业集中于城市,可以充分利用各种“外部经济”;大企业可以发挥规模经济优势.工业化过程中,人口不断地向城市流动,社会逐渐城市化。

2、在这些国家中,大多数国家的工业化是答虚民间发动的.所谓民间发动的工业化就是主要由个人积累资本和进行投资而推动的工业化,这种工业化一般表现为一种进化的、比较均衡的经济进步过程。

3、这些国家的工业化大多是消费品导向的;工业化起步于消费品工业,最早的重大机器发明是机器纺织,然后逐渐扩大者举谈到投资品工业,其进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消费品工业占优势的阶段、投资品工业的首碰相对增加阶段和投资品工业渐占优势的阶段。

9. 现代工业建设的特点

现代工业采用现代生产技术设备的工业生产。主要包括生产工艺过程的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化学化等。一般泛指20世纪末21世纪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以来对现存物质系统飞跃性认知后发展起来的的新型高技术高信息化的工业生产,不同于“新兴工业”的概念。
现代工业主要特征有:①工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即劳动手段的机械化、电气化、强速化、精密化和自动化;②工业结构现代化。主要指产业结构与规模结构的合理组成比例;③工业生产组织现代化。生产实现高度集中化、专业化、协作化和联合化,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④工业企业管理手段和方法现代化;⑤工业职工结构的现代化。要求拥有大量素质高、技术熟练的生产工人、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
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它反映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阶段。工业现代化是经济发展的必经之路和中心环节,必须选择符合现代工业基础的工业现代化途径与目标,选择科学的跳跃追赶战略,才能保证工业现代化的顺利进行。这也是国家与地区工业发展规划与布局研究中的一个重要内容,现代工业布局必须重视和满足现代工业的各种特点与布局要求。

10. 简述中国工业发展主要特征

第一,历史悠久,并且不断发展进步.
远古时期的陶艺,纺织和玉器制作等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如半坡人面网文盆、龙山文化中的玉器.在原始社会晚期,手工业就从农业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相当成熟.春秋战国时期,铁器铸造成为重要的生产部门.汉代的炼铁、铸铁和制钢业、丝织业及造纸业的发展,是当时经济繁荣的主要标志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灌钢法,这成为古代最先进的制钢方法,成功烧纸出的白瓷,是制瓷技术的重大突破.隋唐五代时期,出现缂丝技艺,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宋元时期,宋代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元代黄道婆发明脚踏三锭纺车,烧制出青花和釉里红.明清时期,棉纺织业成为新兴的手工业部门,烧制出斗彩、五彩瓷、粉彩和珐琅彩.
第二,多种经营方式长期并存,其中官营手工业长期占统治地位.
在商周时期,手工业由官府经营,即所谓“工商食官”.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和小农经济的形成,开始出现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此后,官营手工业、专业的私营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成为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呈现出长期并存的格局.官营手工业资金雄厚、规模经营、分工细致、组织形式严密,对产品质量要求较高,管理严格,推动了手工技艺的提高,代表中国古代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从西周到明代前期,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第三,古代手工业的发展与农业经济密不可分,且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除了受资源、交通限制较大的矿业外,历史上发达的手工业区都分布在农业上精耕细作地带.如前期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后期的长江中下游地区.精耕细作的农业地带能提供与农业息息相关的中国传统手工业大量的原料,如纺织业、制糖业、制茶业、酿酒业等,此外,手工业的发展也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如金属冶炼业的发展,尤其是冶铁业和冶钢业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尽管中国古代手工业很发达,但由于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等原因,在手工业与农业相结合的场合,手工业服务于农业,始终处于农业经济的从属地位.
第四,手工业的区域分工和专业化水平受商品经济活跃程度的影响.
早期手工业的发展和布局受自然资源分布影响较大,随着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商业的发展,区域性和全国性统一市场的形成,手铅巧工业的发展突破了原料产地的限制,产品走向全国,这些都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中心的出脊激滑现提供了条件.如宋代温州“地不宜桑而织纫工,不宜漆而器用备”(《永乐大典》).明清时期,《天工开物》载:“凡倭缎制造起东夷,漳泉海滨效法之,丝质来自川蜀,商人万里贩来,以易胡椒归里.”景德镇制瓷业也是“工匠来八方,器成天下走”.可见,如果没有活跃的商品经济,统一的国内市场,各地区的手工业分工及专业性手工业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第五,手工业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的变迁相互影响.
宋代在造纸业大发展的基础上,雕版印刷得到普及,民间印书业繁荣,南方出现众多私人刻书中心,过去“难得”的书籍作为商品周流天下,唾手可得,《百家姓》、《千字文》一类识字课本的流行,使民间教育有了很大普及,识字率提高,学术下移,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繁荣和发展.随着文化的发展,为了节省印刷费用,提高印刷效率,社会迫切要求改进雕版印刷技术,推动了活字印刷术的诞生.
第六,手工业中心分布地区与经济重心的南移呈相应变化.
大约到南宋时期,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完成了从北方到南方的转移.随着经济重心的南移,有不少手工业部门、手工品的主要产地也从北方转移到南方.以丝织业为例,西周至唐代,中国的丝织业中心都在北方,基本以长安为中心.南宋时代,苏州、杭州、成都等地设置织锦院(官营丝织业机构),各有织机数百架,工匠数千人.民间私营作坊更多,生产大量精美丝织品,如武康与安吉的绢纱、鹅脂棉,均属上品,嘉善魏塘的宓家所织樱腊画绢,远近闻名.这些表明丝织业中心由北方转移到南方.

阅读全文

与工业发展的特点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改装色膜多少钱 浏览:158
如何和汽车销售谈车 浏览:81
奔驰下线多久开始优惠 浏览:748
奔驰250汽车多少钱 浏览:28
奥迪新款q3什么时候上市 浏览:522
平顶山到苏州坐汽车要多久 浏览:926
汽车人声多少赫兹 浏览:161
汽车长期不开电瓶能坚持多久 浏览:868
宝马哈曼卡顿听轻音乐怎么调 浏览:556
河北工业氯化铵要多少钱 浏览:101
哪里的工业废水处理设备 浏览:177
汽车吊折价如何算 浏览:640
宝马之悦怎么样值得购买吗 浏览:195
文县汽车站到全国哪里发车 浏览:370
新型工业园区能享受什么政策 浏览:979
吉利的汽车怎么样质量怎么样 浏览:619
张之洞主张什么工业 浏览:525
宝马528过户多少钱 浏览:721
宝马启停电瓶电压是多少 浏览:778
奥迪q7mini如何注册 浏览: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