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湖南省株洲市是工业城市吗
是,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局知业基地。京广铁路和沪昆铁路在株洲交汇成为中国重要的“十字型”铁路枢纽。
株洲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成员、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部分。此外株洲还拥有国家桐此消绿扒烂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1)湖南的工业化城市有哪些扩展阅读
株洲市风景名胜:
1,云阳山
云阳山位于湖南省茶陵县县城城西2.5千米处,海拔九百余米,为湘东名山,是茶陵县主要风景区。它的雄姿秀色,仅次于南岳衡山,并且每年7月去南岳进香的香客有先到云阳山朝拜的习惯,所以云阳山又有“小南岳”之称。
2,酒端口江
酒端口江位于攸县东部,是国家地质公园地处湘赣交界的罗霄山脉中段西侧,面积193平方公里。醴茶铁路和平汝高速、106国道从公园西侧通过,2011年4月株洲市旅游最高奖。
② 请问长沙工厂集中的地区是在哪些地方
长沙工厂集中在星沙的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和河西的国家高新区。
主要是几个工业园:
麓谷国际工业园:长沙市岳麓区
麓谷国际工业园,由湖南金荣企业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麓谷科技开发,位于长沙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麓谷,总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约34万平方米,总投资10亿元人民币。
作为湖南首家“独立产权式”企业发展基地,麓谷国际工业园具有为企业提供包括投资融资服务、企业战略管理咨询服务、财务管理服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服务、科技服务、物流服务、商务服务等内容的“全程服务”功能。
③ 湖南省地级市有哪些
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下辖13个地级市: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阳市、邵阳市、岳阳市、常德市、张家界市、 益阳市、郴州市、 永州市、 怀化市、娄底市。
1、怀化市,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武陵山经济协作区中心城市和节点城市。自古以来就有“黔滇门户”、“全楚咽喉”之称,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通往大西南的“桥头堡”。
2、永州市,位于湖南省南部,潇、湘二水汇合处。永州境内通过湘江北上可抵长江,南下经灵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广西、海南、粤西及西南各地的门户。
3、郴州市,别名“福城”、“林城”,位于湖大基南省东南部,交通便利。郴州是邓中夏、黄克诚、曾中生的故乡,是湘南起义所在地,拥有丰富多彩的历史主文化遗迹和东江湖、苏仙岭、万华岩、莽山国家森林滚皮谨公园等名胜风光。
4、娄底市,位于湖南地理几何中心,是湘博会永久举握清办地,是湖南重要的工业城市,湖南能源,区域级流通节点城市,原材料战略储备基地,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湘中明珠”。
5、益阳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洞庭湖南岸,地处湖南省北部。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 ,湖南省历史文化名城 等称号,自古是江南富饶的“鱼米之乡”。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湖南
④ 湖南有什么工业,发达吗(详细些,做作业)各位帮帮忙
湖南 长株潭 是全国重点、重要的工业基地:
长沙(工业资金利税率在全国中心城市连续多年排第一):
三一集团、中联重科等,做工程机械的,如塔吊、混凝土输送车、遁地机等等,在国际也颇有知名度,其次还有 山河智能 等,
汽车业有 长丰猎豹、北汽福田 等,
株洲(电力机车之都、铁路枢纽):
南车株洲电机,南车株洲电力机车,南车时代公司群,等等,南车集团的核心企业集聚在株洲,还有株洲冶炼厂、硬质合金厂等,都是大型国企。
湘潭:
湘潭电机集团(全国着名电机生产单位)、江麓机械厂(军工企业)、湘潭钢铁厂、湖南吉利汽车部件公司 等等
全国很多大型工业机械、大型工业用品 都是出自长株潭。
⑤ 株洲是工业城市
株洲,古称建宁,湖南省辖地级市。为位于湖南省东部偏北,湘江下游,东接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永新县及井冈山市,南连省内衡阳、郴州二市,西接湘潭市,北与长沙市毗邻。株洲市辖天元区、芦淞区、荷塘区、石峰区4区,株洲县、攸县、茶陵县、炎陵县4县,代管县级醴陵市,此外设立有云龙示范区。
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是中国老工业基地。京广线、浙赣线和湘黔线在株洲交汇使株洲成为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株洲是长株潭城市群三大核心之一,是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一部分。此外株洲还拥有国家绿化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从2006年开始,株洲一直保持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综合实力第一的称号。株洲一直保持中部六省非省会城市综合实力第一的称号。
株洲的工业始于20世纪30年代。株洲的交通优势和区域优势,雄心勃勃,想打造一个“株洲工业区”。1935年,“株洲机厂”筹备处成立,它是株洲田心机厂的前身,是株洲现代工业的先声。之后,株洲兵工厂成立。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一五”期间,株洲被列为全国重点建设的8个工业城市之一,国家将前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的4项安排在株洲建设,即株洲硬质合金厂、南方动力机械公司、株洲电厂、株洲洗煤厂。“二五”时期又安排兴建株洲冶炼厂、株洲化工厂、株洲电力机车厂、株洲车辆厂等20多个中央、省属企业。1958年前后,围绕大厂办小厂,围绕全民办集体,株洲掀起大办工厂的热潮,100多家市属企业应运而生,200多家区街企业蓬勃兴起,从而奠定了株洲作为新中国的江南工业重镇的基础。株洲是在电力机车领域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力的新兴现代化工业城市。在60年的历程中,株洲在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曾创造了第一台航空发动机、第一枚空空导弹、第一台电力机车、第一块硬质合金等100多个第一。
株洲形成了以冶金、机械、化工、新材料、生物医药、绿色食品和陶瓷等产业为支柱,以国有大中型企业为骨干,以制造工业为主体,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的工业体系。
⑥ 湖南省有多少个重工业城市
湖南省有4个被确镇李定为国家级重点工业城市,它们分别是:长沙市、株洲市、衡阳市、邵阳市。
长沙市:作为湖南省的省会,长沙市是江南地区的工业制造业基地,以机械、电子、信息、新材料等为主要产业,是湖南省最重要的工业城市之一。
株洲市:株洲市是湖南省的一个工业重镇,拥有湘钢、三一重工、中联重科等一大批优秀的重工业企业集群,主要涉及钢铁、铝材、化工、机械等行业。
衡阳市:衡阳市是湖南省着名的重工业城市之一,依托南车集团和南车株机两家世界500强企业,涉及铁路车辆、机车、发电机、重型冶金等多个行业。
邵阳市:邵阳市的经济主要依托于冶金、化工、建材、机械等重工业。其中,邵阳市特钢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重要的钢铁生产企业之一。
湖南省经济特色察陪:有色金属、败旅蠢化工、机械、建材等为支柱的工业经济,以及养殖业、种植业和旅游业。
⑦ 现在湘潭在湖南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湘潭市咋样不知道,但湘潭县历来是个给人做嫁衣的主,先后分离出了湘潭市,株洲市,韶山市,与长沙市不是很远。开始了与几个城市的哀怨情仇。
湘潭市位置很尴尬,在湘潭县县城的基础上建市,挑剩下的为湘潭县,与周边城市哀怨情仇的主要是湘潭县。自从丢了县城,开始新建易俗河县城,槟榔产业很是有名,易俗河与株洲眉来眼去,新修了道路,半小时内到达株洲市区,易俗河可以直达禄口,株洲高铁站建在中间位置,跨城公交不知道啥时候开通。九华与长沙坪塘也是眉来眼去,高铁站与长沙就几站路,去年开通了跨城公交,经坪塘的地铁延长到高铁站。九华的建筑距离长沙没多少距离了,就等着长沙坪塘的发展,但坪塘发展不咋的,经济发展缓慢,一个广场建了五六年吧,好像有些建筑烂尾了。听说还在规划通用机场……
融城计划如果完成,易俗河九华很大程度就划入湘潭市,湘潭县再次为人做嫁衣,丢失县城。
有回答说湘潭是四线城市,其实湘潭是三线城市,株洲也是三线城市,长沙一线城市。
新中国建立以后,湘潭的一部分成为了单独的株洲市。所以湘潭市区域并不是很大。
湘潭相对长沙【省会城市】,株洲【工业城市】而言,湘潭的重工业也是比较发达的。有不少的大型国企在湘潭。
这些年,湘潭发展也不错。特别是韶山成为湘潭市的一个区以后,红色 旅游 做得特别的好!
韶山可是毛主席的故乡,这个必须要做到位。
湘潭目前交通也十分方便,有高铁,高速公路,距离黄花机场也不是很远。
整体而言,湘潭在湖南应该是不错的地方,属于长株潭一体的一部分。相信以后会更加好的!
湖南主要工业城市,钢铁、机电、军工、 汽车 制造,工业类教育资源较多,湘大为全国十大综合类大学之一,人口2百多万,辖一个地级市(湘潭市,市区人口约90多万)、两个县级市(韶山市、湘乡市)、一个县(湘潭县),人口、面积省内倒数,2017年人均生产总值排全省第二,仅次于长沙,地处长沙周边,两地高速公路行车二十多分钟可到达。毛泽东、曾国藩、彭德怀、齐白石、马英九、宋楚瑜故乡,湘军老家,中国第一支机械化师200师诞生地,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诞生地。
湘潭以前作为一个工业基础(工业门类齐全程度在世界都排得上号)、教育资源丰富之地,由于 种种原因 ,没有坚持自己的城市定位,东一榔头西一棒槌,活生生把自己玩残了。二十年前追求GDP,十二年前学发达国家追求三产业比例,七八年前又是“退二进三”,三五年前居然喊商贸物流总部经济,现在又高喊“工业强市”。。。人才,产业,信心,基础都被摧毁成啥样了,心里没点数吗?若三十年如一日,大力发展工业,配合教育资源,不断升级,不为其它所动,坚持发展自身优势产业,绝不是现在这个样。或许有人会反驳,如重工业、重化工污染环境或属于落后产能啥的,其实不然,不想敖述。现在的湘潭已荣光不在,八大厂矿、精细化工基地、布市、九至十八总码头…………作为一个四线城市,没有实体的支撑,哪来繁荣的第三产业?至于总部经济……那就是个笑话!一手好牌已经打烂到无可挽救了。现在还是好好想想怎么做好长沙的附庸城市吧,这已是现实。或许把湘钢搬娄底和涟钢合并,把娄底作为重工业、重化工一级,长株潭融城,湘潭作为湘江第一湾宜居休闲 旅游 生态一级更合适,最终实现长株潭+娄底(3+1模式)或许可以和武汉一拼,取得中部领头羊的地位。
作为湘潭人都无力吐糟了,占着上好的地理位置,有着无可比拟的 历史 文化人文资源,城市建设,城市发展却一塌糊涂,在湖南除了两个贫困山区城市,比哪个都比不上。
湘潭在湖南是重工业基地,工业相对比较发达城市面貌发展比较慢,反应在基础设施方面和市政项目上。不过近10年湘潭为响应长株潭融城一体化做了不少努力,特别是几个经济开发区的建设推动了湘潭经济的大发展,棚户区改造大大改善了湘潭的城市面貌和人们的居住环境,河西九华国家级经开区如再建设发展5年后将使湘潭弯道超车,届时接驳长沙西麓谷并与之融为一体,潜力巨大机会巨大,那时湘潭在湖南举足轻重。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东部,地处湘江腹地,是长株潭城市群之一,总面积5006平方公里,人口300万,是湖南省面积最小的地级市。湘潭 历史 上人才辈出,有“金湘潭”之称,为毛主席故里,彭德怀、陈赓、谭政等也诞生于此,此外这里还是曾国藩、齐白石等人家乡。
湖南对湘潭的重视程度很高,也是湖南所重点发展的城市,最典型的就是打造国家长株潭城市群,可见,湖南是多么的重视这个城市了,但是很遗憾的是,湘潭的城市经济却一直是得不到大的提升,就会给人是一种很失望的感觉。
曾经的湘潭是中南地区的工业重镇,湖湘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中国红色文化的摇篮。湘潭从古至今,人文资源丰富,涌现曾国藩、齐白石、毛主席等一批 历史 风流人物。新时代唱响了长株潭城市群一体化发展号角,从名字上一看便知,排在老三,重工业的滑落影响了湘潭的发展,虽然有些落后长沙,但湘潭的发展空间和潜力是非常大的,特别是九华开发区的快速发展是个巨大成功,向北主动与长沙融城,形成优势互补的态势,现在长沙也将地铁三号线以及城轨引进湘潭,加快双方人流,交通流,抱团发展。建议湘潭将湘潭大学、 科技 大学也一并北迁至九华工业园区,成立大学城,为园区培养专业人才,别放在南边那些个角落了,既吸引不了优质生源,也不利于就业,没有人才留 在湘潭怎么发展呢。
湘潭应该是四线城市,有人讲三线,人口净流出城市,工作机会少,工资低得没人相信2千元每月,多的人干,房价还不高伍仟往上,但现在没人要,纯靠拆迁,再靠农村的人拉动房价,今年这些机会少了,只有大力发展 旅游 经济,再有拉动房产,湘潭经济会越来越好
湘潭就是一个四线小城镇,还能算什么
⑧ 新中国成立首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
中国老工业基地湖南株洲是新中国成立后首批重点建设的八个工业城市之一。交通四通八达,是中国最重要的铁路枢纽中心之一。株洲新建的城市广场,根据时代演进放置了3个火车头实物和模型,是全国第一个以火车头作为城市景观的城市。里面有十九世纪的蒸汽火车头、八九十年代的电气火车头和现在的动力火车头,淋漓尽致地诠释着株洲的发展史和株洲是火车拉来的城市的含义,更诠释了株洲精神就是火车头精神——勇争第一、跑在前头、追求卓越、不断超越。
⑨ 湘潭主要优势产业有哪些/
湘潭系湖南省的一个老工业城市,曾有冶金业、机电业、化工业及纺织业四大支柱产业在全省具有较大的影响力。近几年来,由于湘潭市委、市政府积极运用“民营经济”、“全球经济”、 “政府服务经济”的新理念,实施“强工富市”战略,加大招商引资、企业改制、建设工业园区力度,挖掘、利用各种工业资源,湘潭市工业形成了新的优势产业。这些优势产业基础比较雄厚,带动作用明显,市场前景看好,在全省同行业中优势突出。
一、湘潭市七大优势工业产业的发展概况
(一)七大优势产业在整个工业中优势突出。经济普查资料显示,在2004年湘潭市485家规模工业企业(按最小法人原则统计)中的冶金业、机电业(即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化工业、化纤纺织业、农产品加工业(主要包括屠宰及肉类加工、槟榔加工、竹制品加工)、皮革业及煤炭采选与炼焦业等七大优势产业(军工支柱产业未列入)共有企业177家,总产值为207.53亿元,占湘潭市规模工业总产值(295亿元)的70.3%。其中大龙头产业是钢铁业,其总产值为125.7亿元,占规模工业总产值的42.6%。
(二)七大优势产业的企业具有集中性,部分已形成了生产基地。如:化工业主要集中在湘潭的湘江下游区新材料工业园内。屠宰与肉类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岳塘区和韶山市。竹制品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雨湖区和湘潭县。皮革鞣制企业有22家集中在湘乡市,湘乡市已经建成了皮革工业园区。化纤纺织业企业集中在岳塘区范围。煤炭采选及炼焦企业高度集中在湘潭县的谭家山镇。
(三)近十年发展起来的“年轻”企业占绝大多数。在七大优势产业共177家规模工业企业中,1994年以后建立和改制新组建的企业有143家,占80.8%。
二、湘潭市七大优势工业产业的发展特点
(一)从经济主体结构变化来看,非公有制经济不断壮大,公有制经济比重明显下降。除冶金业、机电业存在部分公有(国有控股)企业,其它产业的企业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经济。
(二)从经济总量来看,仍然是公有制经济的为主。在七大优势产业207.53亿元的总产值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的产值为163.57亿元,占78.8%。
(三)从优势产业变化来看,以钢铁业龙头的冶金业越来越大,机电业不断创新发展,皮革业、槟榔业、肉类加工业等新产业势头强劲。
(四)外向度提高。全市规模工业企业有出口业务的68家,其中42家企业在优势产业之列。湘潭市七大优势产业外向度提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表现在七大优势产业中规模工业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占销售产值的比重上升。2004年全市规模工业中七大优势产业实现出口交货值34.35亿元,占销售产值的16.8%,比2003年提高8.4个百分点。二是表现在七大优势产业的主要工业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全市的七大优势产业工业产品的出口额从2000年的6.13亿元上升到2004年的34.35亿元,增长4.6倍。其中,冶金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达到24.96亿元,外销率达到20%;化工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达到4.22亿元,外销率达到20.8%;肉类加工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为1.69亿元,外销率达到40.6%;皮革产业2004年出口交货值为1.95亿元,外销率达到30.1%;主要出口产品有粗钢、钢材、电机、铁合金、氟化盐、皮革、冻猪肉、有机颜料、农药等。
(五)综合经济效益逐年提升。2004年,七大优势产业实现利润15.7亿元,占全市所有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81.4%,提供的地方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50%左右。根据国家统计局工业经济效益评价考核体系测算,2004年,由于七大优势产业良好效益的支撑,以致湘潭市规模工业经济效益指数达到145.58%,比2000年上升69.08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上升15个百分点以上。
湘潭市工业中七大优势产业也有“软肋”之处:一是大中型企业不多,上市公司很少。所列七大优势产业177家企业中,规模上大中型的只有9家,上市公司不足2家。二是化纤纺织业、化工业增加值率较低,其2004年增加值率分别为19%和24.9%。三是目前优势工业产业中生产消费品的不多,生产烟、酒、计算机、摩托、高中档轿车、品牌鲜奶、装饰材料以及高档家用电器等消费热点性商品的企业几乎为零。四是高能耗低科技。全省平均万元产值的能耗为1.32吨标煤,而湘潭的为2.39吨标煤;全省新产品产值占总产值比例为13.4%,而湘潭的为10.1%。
三、进一步发展壮大优势产业的对策建议
所列的七大优势产业大多已是湘潭市的重要支柱产业(湘潭支柱工业产业还有军品制造等),有三个是市场竞争力较强、利润空间较大、发展前景看好的新发展起来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湘潭优势产业对于扩大出口、增加就业、促进湘潭实现跨越发展、提升湘潭国内、国际知名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促使湘潭工业中的优势产业优先发展,系湘潭市抓经济、实现工业化工作中的重点,是政府驾驭市场经济的重点。在全省、全国推进工业化进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正在形成的时候,怎样使湘潭市工业中的优势产业扬长避短,进一步增强市场竞争力,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因此,从湘潭工业的不足等有关角度提出如下建议:
1、政府应大力支持、促使优势产业企业打造品牌,支持有品牌的企业做大做强。品牌是质量,品牌是一种诚信,品牌是强大的市场竞争力。“驰名商标”、“名牌产品”等企业品牌是企业走向全国市场和国际市场闪亮的名片。湘潭工业的最大不足就是品牌建设还不够,尤其是社会消费品方面。因此,政府应为工业企业打造品牌、树立形象而不懈努力,为有品牌的 工业企业做大做强而不懈努力。政府应着力在品牌工业上做好招商引资(外资、内资、国资)和组织技改的这两篇创意文章,应大力支持企业上市,增强企业融资扩张能力,增育优势产业中新龙头企业。
2、政府应与优势产业中骨干企业实行联动,让大企业在工业园区里增足扩能,在同产业及相关产业中打造成牢靠的产业链。大中型企业可以通过与小企业的合作达到产能延伸、降低成本、做大做强目的,小企业可以通过与大、中型企业“攀亲”,享用技术资源、信息资源和产品销路(生产大、中型企业的上游产品、下游产品)。工业园区是现在发展新工业企业的有效途径。为充分利用资源,政府应在建造工业园区方面唱好主角,让政府的才能和财力与企业家的才能和财力形成合力,让大企业和小企业和谐发展,共存共荣。
3、政府应掌握消费热点,引导、扶持生产热点性社会消费品的企业建立、壮大。消费是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中的最主要的动力,消费热点就是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应对江南汽车制造有限公司、远山乳业公司、恒盾竹制品公司等企业予以重点扶持。
4、政府应研制一个化工业、皮革业发展的特殊的计划与模式。化工业是湘潭市的老支柱产业之一,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企业主已在改制中新陈代谢,目前产业又充满生机。皮革鞣制加工业是湘潭市湘乡新形成的优势产业,前景看好,但也有环境污染问题。怎么发展这两个特殊产业呢?在“既要发展、又要环境”的原则下,政府有必要采用“科学规划、统筹兼顾、有利发展”的刚性管理模式进行管理与服务。
5、政府应打造出公平、和谐的经济环境和经济秩序。在这方面笔者有点点见解:政府在对企业实施优惠扶持政策时,应使企业在规范管理、依法交纳税费的前提下,享受的优惠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政府应加强软环境治理,尽量减少企业不应有支出和损失。因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相对竞争对手而言,湘潭企业少一点负担和生产经营成本,就多一点竞争力;反过来,多一点负担和生产经营成本(如过路过桥费较多),也许在经济收缩时期就成为了企业的致命因素。政府在扶持优势产业中的小企业和个体户时,也应注重规范管理,打击假冒伪劣,维护优势产业品牌形象。
⑩ 湖南省工业分布
湖南省工业分布主要分布在长株潭城市群、湘南城市群和湘西城市群。
1、长株潭城市群:长沙市、株洲市和湘潭市是湖南省的三大中毕枣坦心城市,也是湖南省工业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长株潭城市群拥有一批大型钢铁、化工、机械、电子等产业企业,手桐如长沙中车、株洲中车、湘潭电机等。
2、湘南城市群:湘南城市群包括衡阳市、岳阳市、益阳市、邵阳市等地。这些城市在湖南省工业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主要集中在钢铁、化工、纺织、建材等行业。
3、湘西城市群:湘西城市群包括怀化市、吉首市等地。这里的工业主要集中在有色金属、建材、矿产等领域岩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