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工业机器人的关键零部件有哪些
工业机器人主型灶要是机器人本体和机器人控制柜组成,示教器连接控制柜,控制柜发出信号给机器人本体卜伍扮,操作机器人本体进行运作。关键零部件是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橘肢器。
Ⅱ 工业机器人驱动系统包括几部分
根据机器人的应用环境,国际机器人联盟(IFR)将机器人分为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其中,工业机器人指应用于生产过程与环境的机器人,主要包括人机协作机器人和工业移动机器人。
从产业链来看,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主要包括核心零部件、本机制造、系统集成和行业应用四个核心环节。其中,核心零部件包括减速器、控制器、伺服电机、传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重中之重,主要企业有KEBA(奥地利)、安川(日本)、住友(日本)、秦川机床、新时达等。本体制造对于上下游有拉动和引领作用,需要较好的技术积累,主要企业有机器人四大家族、沈阳新松、哈工大等。系统集成则是机器人产业的最终体现,主要企业有天奇股份、哈工智能、沈阳新松等。
工业机器人是载体,具体行业应用是焦点,两者兼具的话,本体和系统集成形成联动,渠道相互促进,有望提升产品在行业的影响力,分到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中国想要在工业机器人领域做大做强,必须攻克核心技术难关,布局全产业链,提升自身竞争力,打造行业的护城河。
以上数据分析均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行业产销需求预测与转型升级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等解决方案。
Ⅲ 比芯片更重要的产业,被4大外资垄断,工业机器人之局如何破
随着美国与中国的贸易战不断加剧,美国对华为的打击力度并没有放开,这一事件也让更多的中国人民了解到,我们中国芯片领域与西方的差距。
但是在芯片领域之外,我们还有挺多尖端 科技 产业是被卡着脖子的,而其中就有一项比芯片更重要的产业,我国更是被四大外资垄断了将近70%的市场份额,其中日本的垄断地位更是独霸一方,单独一家就占领了14%的市场份额,它就是---- 工业机器人 !
随着 科技 的不断发展,工业机器人成为了工厂用来代替人力劳动的首选目标,大量工厂开始使用智能、便捷的工业机器人。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对这类机器人的需求量更是庞大,但是我们在这方面的技术并不行,所以只能大量进口国外的产品。
虽然近几年国内工业机器人已经有了不小的进步,但是相比于世界,我国技术仍然较为落后。
工业机器人依旧被日本发那科、日本安川、瑞典ABB、德国库卡“四大家族”所垄断。
并且许多国外企业将大量工业机器人的制造厂设在了中国,更是大大降低了他们的生产和制造成本,使中国劣势不断加大,甚至让一些中国企业丧失了抵抗力。
不过令人欣喜的是,德国库卡集团监事会一致通过了接受收购的建议,中国家电企业 美成功在2016年6月28日收购了库卡。
这次收购的成功,使得中国工业机器人加速发展。不过此次收购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
在此前美的就曾两次收购股份,成为了库卡第二大股东,而美的想再一次扩大股份,成为库卡第一大股东时,却遭到了欧洲等国的阻碍,最后美的不得不做出妥协,才得以谈判成功。
一个库卡的收购并不足以撼动国外企业在中国的地位。在四大家族中,最有实力的应当是日本发那科,发那科成立于1956年,市场份额稳居全球第一,并占有中国14.54%的市场份额。
发那科还在上海成立系统工厂,近6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并且在2020年,发那科继续在华扩建工厂,投资约15.6亿人民币,占地约34万平方米,预计2023年投产。
在这,上海发那科成为仅次于日本总部的全球第二大机器人生产基地!
工业机器人产业最核心的零部件为:减速器、伺服系统、控制器。而中国恰恰在这三个关键的核心领域处于劣势。
其中伺服系统是指依据外部所发出的指令而运动的一个系统。主要是由:电机、驱动器、指令系统所构成。
我国伺服系统起步较晚,所以伺服系统基本被国外大的品牌所垄断。我国的伺服系统现阶段还缺乏一定的可靠性,并且产品不够精细、不稳定等,仍然与国外存在一定的差距。
由于中国这类型企业研发较晚,所以控制器与减速器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基本上大部分的市场份额被国外所垄断,并且以高价出口中国,这就给中国造成了的压力和壁垒,但这同样给了中国在高 科技 领域加大力度研发的决心。
正是因为日本的垄断地位,让日本媒体发出狂言:他们宣称如果没有日本机床,中国根本造不出航母,但这却被啪啪打脸,中国用武重CKX5680七轴五联动车铣机床实力辟谣
我国在前苏联的援助下从1958年开始着手研究数控机床,同时日本也在这个时候开始研究数控机床。
在1996年,西方国家集体签署了《瓦森纳协定》,作为成员国的美国和日本,加大对华的制裁力度,限制对华出口高端技术和设备,使得中国航天、计算机、半导体等多个领域受到了冲击,成为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因素,其中数控机床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数控机床在工业制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国外一直在这个领域对华进行严加管控和封锁,因为航母、船舶螺旋桨的制造都离不开它,并且市场大头的份额都被日本和德国两家公司占领。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由我国自主研发武重CKX5680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正式登上 历史 舞台。
这项技术是由武汉重型机床集团有限公司、华中 科技 大学、镇江中船瓦锡兰螺旋桨有限公司共同联合完成。
该项目从2005年开始正式启动,2007年完成,共投资1000万元,历时三年,终于让中国的机床终于开始 “扬眉吐气”。
武重ckx5608七轴五联动车铣复合机床最大加工直径为8m、高度为2m、工作台承重为100吨。其精度也得到了不小的提升,已经可以精确到0.02毫米,同时也极大的提升了我国工业制造的速度,减少了不必要的成本,使其价格在国际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
但这时,就有人对这款机床提出了质疑,于是由国家 科技 部牵头,组织王田苗教授、盛伯浩研究员等9名国内知名专家进行验收,而验收结果显示,该机床在主机、数控系统、编程技术等方面达到了预期。
并且其制造出的螺旋桨已经成为世界首屈一指的产品。为我国航母、船舶的螺旋桨的制造提供了极大的保障,也让我国进一步提升了国家的 科技 实力,打破了西方资本主义对我国的封锁和管控,摆脱了依赖进口的束缚。
这个项目的成功使中国在数控机床领域的竞争力得到极大的提升,并且国内的外企的市场份额比重在逐年下降,这也表明了,人们开始认可我国自主研发的品牌,为我国的 科技 复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当敌人的炮火越猛烈时,我们越是不能放弃与退缩,只有这样的顽强精神,才能使得中国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诚如毛主席曾经所说: “他们要打多久,就打多久,一直打到完全胜利” 。当年一穷二白的中国都敢于和美国叫板,更何况是现如今的中国呢?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
新时代需要我们这一代的年轻人去闯去拼搏,无论是奋起直追的工业机器人,还是突破封锁的数控机床,都离不开每一位奋斗在一线的科研人员。
新中国的今天虽已取得无数令世界瞩目的成就,但是我们追寻梦想的脚步还从未停下。只要心中最初的梦想不曾改变,我相信中国定会重新立于世界之巅!
Ⅳ 工业机器人由哪些部分组成
工业机器人整体上分为两大部分,分别是:电气控制柜+本体。
其中电气柜包括驱动器、控制系统;本体包括电机、减速机。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机器人几大核心部件,其中本体机构又分为:底座、大臂、箱体、小臂、腕体。
想深入了解学习,建议去参加一下此类培训,会更系统、更专业。
Ⅳ 为什么精密减速器是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部件
现今工业机器人的先进程度让人叹为观止,尤其是那些灵动的5轴6轴机器人,具有如此多的关节,还能够做到运动和指令的精确传输,各部位紧密配合完成复杂的工作,让人不禁好奇它们的传动系统到底是怎样的,关节到底是什么结构的呢?关节,主要是指工业机器人最重要的基础部件,也是运动的核心部件:精密减速机。这是一种精密的动力传达机构,其利用齿轮的速度转换器,将电机的回转数减速到所要的回转数,并得到较大转矩的装置,从而降低转速,增加转矩。
机器人所有核心零部件中,减速机最为关键。然而当我们在无限憧憬机器人时代的时候,时至今日,中国仍然不具备设计和制造它的能力。这玩意儿和单反相机一样几乎都是日本造的:日本人说跪,全球机器人没几个能站着。想到这些,那叫一个惨烈!
Ⅵ 工业机器人基本主要构成部分有哪些是什么驱动的
机器人目前是典型的机电一体化产品,一般由机械本体、控制系统、传感器、驱动器和输入/输出系统接口等五部分组成。为对本体进行精确控制,传感器应提供机器人本体或其所处环境的信息,控制系统依据控制程序产生指令信号,通过控制各关节运动坐标的驱动器,使各臂杆端点按照要求的轨迹、速度和加速度,以一定的姿态达到空间指定的位置。驱动器将控制系统输出的信号变换成大功率的信号,以驱动执行器工作。
1.机械本体
机械本体,是机器人赖以完成作业任务的执行机构,一般是一台机械手,也称操作器、或操作手,可以在确定的环境中执行控制系统指定的操作。典型工业机器人的机械本体一般由手部(末端执行器)、腕部、臂部、腰部和基座构成。机械手多采用关节式机械结构,一般具有6个自由度,其中3个用来确定末端执行器的位置,另外3个则用来确定末端执行装置的方向(姿势)。机械臂上的末端执行装置可以根据操作需要换成焊枪、吸盘、扳手等作业工具。
2.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是机器人的指挥中枢,相当于人的大脑功能,负责对作业指令信息、内外环境信息进行处理,并依据预定的本体模型、环境模型和控制程序做出决策,产生相应的控制信号,通过驱动器驱动执行机构的各个关节按所需的顺序、沿确定的位置或轨迹运动,完成特定的作业。从控制系统的构成看,有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之分;从控制方式看有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智能控制系统之分。
3.驱动器
驱动器是机器人的动力系统,相当于人的心血管系统,一般由驱动装置和传动机构两部分组成。因驱动方式的不同,驱动装置可以分成电动、液动和气动三种类型。驱动装置中的电动机、液压缸、气缸可以与操作机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传动机构与执行机构相连。传动机构通常有齿轮传动、链传动、谐波齿轮传动、螺旋传动、带传动等几种类型。
4.传感器
传感器是机器人的感测系统,相当于人的感觉器官,是机器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部传感器和外部传感器两大类。内部传感器主要用来检测机器人本身的状态,为机器人的运动控制提供必要的本体状态信息,如位置传感器、速度传感器等。外部传感器则用来感知机器人所处的工作环境或工作状况信息,又可分成环境传感器和末端执行器传感器两种类型.
前者用于识别物体和检测物体与机器人的距离等信息,后者安装在末端执行器上,检测处理精巧作业的感觉信息。常见的外部传感器有力觉传感器、触觉传感器、接近觉传感器、视觉传感器等。
5. 输入/输出系统接口:为了与周边系统及相应操作进行联系与应答,还应有各种通讯接口和人机通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