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简述数字化车间系统的五层模型有哪些
一是生产现场层,包括仪表、机械设备、在线感知传感器和执行器,以及电机、机器人/手臂等生产设备和检测设备,分布在现场生产线上的各个工位;
其次为产线控制层,利用可编程控制器(PLC/MC)对现场各设备/机器、执行机构等进行数据采集和控制操作,对纤态正生产线生产的自动化运行起到过程控制作用;
第3层是数据采集和操作层,利用SCADA系统对设备专机、工具机、工具机、现场监控视频等生产设备或生产线进行全面的生产数据采集和监控数据采集与集成工作,提供HMI可视化界面,实现人机交互和监控,同时,向生产线控制系统下达生产指令;
第4层,是车间管理信息系统,包括MES系统和WMS系统,车间执行系统管理自动化、WMS系统完成物料的综合管理;
五是是企业资源计划ERP系统和产品数据管理系统,实现了对整个企业产、供闭纯、销、人、财、物及产品数据的综合毁悔管理。
❷ 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架构分为几个层级
工业互联网产业体系架构分为四大层级。
1、数据采集(边缘层)是基础。其本质是利用泛在感知技术对多源设备、异构系统、运营环境、人等要素信息进行实时高效采集和云端汇聚。
2、工业PaaS(平台层)是核心。当前,工业PaaS建设的总体思路是通过对通用PaaS平台的深度改造,构造满足工业实时、可靠、安全需求的云平台,将大量工业技术原理、行业知识、基础模型规则化、软件化、模块化,并封装为可重复使用和灵活调用的微服务。
3、工业APP(应用层)是关键。主要表现为面向特定工业应用场景,激发全社会资源推动工业技术、经验、知识和最佳实践的模型化、软件化、再封装(即工业APP),用户通过对工业APP的调用实现对特定制造资源的优化配置。
4、IaaS是支撑。它是通过虚拟化技术将计算、存储、网络等资源池化,向用户提供可计量、弹性化的资源服务。
(2)工业设备构架有哪些层次扩展阅读:
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发展涉及多个层次、不同领域的多类主体。在产业链上游,云计算、数据管理、数据分析、数据采集与集成、边缘计算五类专业技术型企业为平台构建提供技术支撑。
在产业链中游,装备与自动化、工业制造、信息通信技术、工业软件四大领域内领先企业加快平台布局;在产业链下游,垂直领域用户和第三方开发者通过应用部署与创新不断为平台注入新的价值。
❸ 怎样对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划分
【工业企业的产业结构进行划分】
资源密集程度分类法
这种产业分类方法是按照各产业所投入的、占主要地位的资源的不同为标准来划分的。根据劳动力、资本和技术三种生产要素在各产业中的相对密集度,把产业划分为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
1、劳动密集型产业。指进行生产主要依靠大量使用劳动力,而对技术和设备的依赖程度低的产业。其衡量的标准是在生产成本中工资与设备折旧和研究开发支出相比所占比重较大。一般来说,目前劳动密集型产业主要指农业、林业及纺织、服装、玩具、皮革、家具等制造业。随着技术进步和新工艺设备的应用,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技术、资本密集度也在提高,并逐步从劳动密集型产业中分化出去。例如,食品业在发达国家就被划入资本密集型产业。
2、资本密集型产业。指在单位产品成本中,资本成本与劳动成本相比所占比重较大,每个劳动者所占用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金额较高的产业。当前,资本密集型产业主要指钢铁业、一般电子与通信设备制造业、运输设备制造业、石油化工、重型机械工业、电力工业等。资本密集型工业主要分布在基础工业和重加工业,一般被看作是发展国民经济、实现工业化的重要基础。
3、技术密集型产业。指在生产过程中,对技术和智力要素依赖大大超过对其他生产要素依赖的产业。目前技术密集型产业包括:微电子与信息产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工业、原子能工业、现代制药工业、新材料工业等。
当前以微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为代表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正迅猛发展,成为带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因此可以说,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水平将决定一个国家的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前景。
【其他产业结构划分】
1、两大领域、两大部类分类法
这种分类法就是按生产活动的性质及其产品属性对产业进行分类。按生产活动性质,把产业部门分为物质资料生产部门和非物质资料生产部门两大领域,前者指从事物质资料生产并创造物质产品的部门,包括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邮电业、商业等;后者指不从事物质资料生产而只提供非物质性服务的部门,包括科学、文化、教育、卫生、金融、保险、咨询等部门。
2、三次产业分类法
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这种分类方法成为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方法。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产业革命往往是由于制造业的革命引发的一场导致三大产业全面变革。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物流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军队、警察等。
3、国际标准产业分类
为使不同国家的统计数据具有可比性,联合国颁布了<<全部经济活动的国际标准产业分类>>(ISIC)。现在通行的是1988年第三次修订本。这套〈国际标准产业分类〉分为A-Q共17个部门,其中包括99个行业类别。这17个部门为:A、农业、狩猎业和林业;B、渔业;C、采矿及采石;D、制造业;E、电、煤气和水的供应;F、建筑业;G、批发和零售、修理业;H、旅馆和餐馆;I、运输、仓储和通信;J、金融中介;K、房地产、租赁业;L、公共管理和国防;M、教育;N、保健和社会工作;O、社会和个人的服务;P、家庭雇工;Q、境外组织和机构。
❹ 单层厂房结构有哪些分类方式由哪些构件组成
单层厂房可以形成高大的使用空间,容易满足与生产工艺及流程的要求,内部交通运输起来组织方便,有利于较重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放置,可实现厂房的建筑构配件、生产工业化以及现场可施工机械化的特点。因此,单层厂房在工业建筑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单层厂房结构有哪些分类方式?由哪些构件来组成呢?
单层厂房可以形成高大的使用空间,容易满足与生产工艺及流程的要求,内部交通运输起来组织方便,有利于较重的生产设备和产品的放置,可实现厂房的建筑构配件、生产工业化以及现场可施工机械化的特点。因此,单层厂房在 工业建筑 中得到广泛的应用。那么单层厂房结构有哪些分类方式?由哪些构件来组成呢?
单层厂房结构有哪些分类方式
一、从高度上:
单层厂房滴 水位 高度很重要,有的厂房高4至5米,有的6至7米,有个可高达11至12米或更高。一般越高的厂房建筑起来会越困难,所需材料成本等也会越贵。
二、从外部建筑结构上:
1、简易铁皮:就是简单的,用铁皮比较随意搭建的厂房。
2、钢结构厂房:钢结构厂房里面又分彩钢结构或普通钢结构。彩钢结构的比普通的要好很多。
3、混泥土结构:是用砖头建墙,混泥土 封顶 ,这种结构安全性、隔热性都要比上两种好。
三、从内部结构上:
分为有牛腿和没有牛腿的,有牛腿的车间才可以装天车(也称行车),这在工业生产中是很重要的一环,如果有机器设备要装天车的,就一定要有牛腿才能使用。
单层工业厂房由哪些构件组成
1、屋盖结构
包括屋面板、屋架(或屋面梁)及天窗架、托架等。屋面板直接铺在屋架或屋面梁上,承受其上面的荷载,并传给屋架或屋面梁。屋架(屋面梁)是屋盖结构的主要承重构件,屋面板上的荷载、天窗荷载都要由屋架(屋面梁)承担,屋架(屋面梁)搁置在 柱 子上。
2、吊车梁
吊车梁安放在柱子伸出的牛腿上,它承受吊车 自重 、吊车大起重量以及吊车刹车时产生的冲切力,并将这些荷载传给柱子。
3、柱子
柱子是厂房的主要承重构件,它承受着屋盖、吊车梁、墙体上的荷载,以及山墙传来的 风荷载 ,并把这些荷载传给基础。
4、基础
承担作用在柱子上的全部荷载,以及基础梁上部分墙体荷载,并由基础传给 地基 。基础采用独立式基础。
5、外墙围护系统
包括厂房四周的外墙、抗风柱、墙梁和基础梁等。这些构件所承受的荷载主要是墙体和构件的自重以及作用在墙体上的风荷载等。
6、支撑系统
支撑系统包括柱间支撑和屋盖支撑两大部分,其作用是加强厂房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稳定性,主要传递水平风荷载以及吊车产生的冲切力。
以上就是关于单层厂房的相关要点。还有就是,单层工业厂房的结构组成一般分为两种类型,即墙体承重结构和骨架承重结构。墙体承重结构是外墙采用砖、砖柱的承重结构。骨架承重结构是由钢筋混凝土构件或钢构件组成骨架的承重结构。厂房的骨架由下列构件组成,墙体仅起围护作用。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❺ 工业微波烘干设备制造结构有哪几部分
工业微波烘干设备制造结构有发射源、传动系统、排湿系统和温控系统四部分组成。
微波烘干设备又称微波烘干机,它是一种用来烘干食品,药材,木材,建材,纸板等物料的微波机,与传统烘干设备相比,微波烘干设备的特点是:烘干速度快,效率高,环保节能,是响应低碳经济的新型设备。它的工作原理是利用微波的穿透性加热提高物料的温度,使物料中的水分汽化蒸发,蒸发出来的水蒸汽由排湿系统排走而达到烘干物料的目的。
❻ 工业机器人主要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作用是什么
机器人由三大部分六个子系统组成。三大部分是机械部分、传感部分和控制部分。六个子系统是驱动系统、机械结构系统、感受系统、机器人一环境交换系统、人机交换系统和控制系统。x0dx0a驱动系统,要使机器人运作起来,各需各个关节即每个运动自由度安置传动装置。这就是驱动系统。驱动系统可以是液压传动、气压传动、电动传动、或者把它们结合起来应用综合系统,可以是直接驱动或者通过同步带、链条、轮系、谐波齿轮等机械传动进行间接传动。x0dx0a机械结构传动,工业机器人的机械结构系统由机座、手臂、末端操作器三大部分组成,每一个大件都有若干个自由度的机械系统。若基座不具备行走,则构成行走机器人;若基座不具备行走及弯腰,则构成单机器人臂。手臂一般由上臂、下臂和手腕组成。末端操作器是直接装在手腕上的一个重要部件,它可以是二手指或多手指的手抓,也可以是喷漆枪、焊具等作业工具。x0dx0a感受系统由内部传感器模块和外部传感器模块组成,用以获得内部和外部环境状态中有意义的信息。智能传感器的使用提高了机器人的机动性、适应性和智能化的水准。人类的感受系统对感知外部世界信息是极其灵巧的,然而,对于一些特殊的信息,传感器比人类的感受系统更有效。x0dx0a机器人一环境交换系统是现代工业机器人雨外部环境中的设备互换联系和协调的系统。工业机器人与外部设备集成为一个功能单元,如加工单元、焊接单元、装配单元等。当然,也可以是多台机器人、多台机床或设备、多个零件存储装置等集成为一个去执行复杂任务的功能单元。x0dx0a人工交换系统是操作人员与机器人控制并与机器人联系的装置,例如,计算机的标准终端,指令控制台,信息显示板,危险信号报警器等。该系统归纳起来分为两大类:指令给定装置和信息显示装置。x0dx0a控制系统的任务是根据机器人的作业指令程序以及传感器反馈回来的信号支配机器人的执行去完成规定的运动和功能。假如工业机器人不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开环控制系统;若具备信息反馈特征,则为闭环控制系统。根据控制原理,控制系统可分为程序控制系统、适应性控制系统和人工智能控制系统。根据控制运行的形式,控制系统可分为点位控制和轨迹控制。
❼ 工业中的一级设备,二级设备是什么意思
一级供电负荷指中断供电在政治和经济上造成重大损失者。
一级负荷是指中断供电将造成人身伤亡,或将损坏主要设备且长期难以修复,或对国民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如大型医院,炼钢厂,石油提炼厂或矿井等。
对一级负荷,要求供电系统当线路发生故障停电时,仍保证其连续供电,即我们常说的双回路供电。
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
两个电源的要求是:
1、两个电源间无联系;
2、两个电源间有联系,但符合下列要求:(1)发生任何一种故障时,两个电源的任何部分应不致同时受到损坏;(2)发生任何一种故障且保护装置正常时,有一个电源不中断供电,并且在发生任何一种故障且主保护装置失灵以至两电源均中断供电后,应能在有人值班的处所完成各种必要操作,迅速恢复一个电源供电。
电力负荷根据供电可靠性及中断供电在政治、经济上所造成的损失或影响的程度,分为一级负荷、二级负荷及三级负荷。其中对二级负荷供电的定义:(1)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政治影响者。(2)中断供电将造成较大经济损失者。(3)中断供电将造成公共场所秩序混乱者。
根据<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第2.0.2条、3.0.1条等相关条文的规定:“一级负荷应由两个电源供电”;“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由两个电源供电外,尚应增设应急电源”,也就是说特别重要负荷需要三个电源供电,一般的作法是在已有两路高压市电的情况下,再设自备电源。 自备电源一般是采用柴油发电机组或整流逆变装置(简称EPS)电源等等。 上述规范的3.0.3条指出“除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负荷外,不应按一个电源系统检修或故障的同时另一电源又发生故障进行设计”。即对一级负荷而言,两个电源(一个电源故障时另一个电源不能同时损坏)供电就可以了,不必设第三电源。目前的实际作法,往往是根据供电部门的要求,在已有两路高压市电的情况下,再设置柴油发电机组,原因是认为两路高压市电并非两个“独立”(不能同时损坏的)电源,提高了一级负荷用户电源的可靠性。上述规范第2.0.6条的条文解释中指出,“对二级负荷,由于其停电造成的损失较大,其包括的范围也比一级负荷广”。工程设计时,应根据供电系统的停电几率,停电带来的损失,电源条件,供电系统各方案所需投资等诸多因素综合考虑。二级负荷设备的供电有多种可选择的方案,工程设计者应尽量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方案。“有条件时采用双电源供电”。三级负荷虽然对供电的可靠性要求不高,只需一路电源供电。但在工程设计时,也要尽量使供电系统简单,配电级数少,易管理维护。
❽ 数字化车间信息系统总体架构包含企业层、管理层、控制层和设备层四大层面
错误的。
数字化车间信息系统架构自上向下分为五层:
1、设备层:包括传感器、仪器仪表、条码、射频识别、数控机床、机器人等感知和执行单元;
2、控制层: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分布式控制系统(DCS)、盖勒普车间集中控制系统(SFC)、工业无线控制系统(WIA)等;
3、管理层:由控制车间/工厂进行生产的系统所构成,主要包括盖勒普制造执行系统(MES),及产品生命周期管理软件(PLM) 等;
4、判模企业层:由企业的生产计划、采购管理、销售管理、人员管理、财务管理等信 息化系统所构成,实现企业生产的整体管让悔控,主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 (ERP)系统、供应链管理(SCM)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CRM)系统等;
5、网络层:由产业链上不同企业通过互联网共享信息实现协同研发、配套生产掘滑缓、 物流配送、制造服务等。
❾ 工业结构的类型有哪些
我国工业行业分类名称
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5】非金属矿采选业 6】其他采矿业 7】农副食品加工业 8】食品制造业 9】饮料制造业
10】烟草制品业 11】纺织业 1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1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5】家具制造业 16】造纸及纸制品业
1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1】医药制造业 22】化学纤维制造业 23】橡胶制品业 24】塑料制品业
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8】金属制品业
29】通用设备制造业 30】专用设备制造业 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3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3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6】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3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0】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41】建筑安装业 42】建筑装饰业 43】其他建筑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