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2020年2月工业同比下降多少

2020年2月工业同比下降多少

发布时间:2023-04-06 04:04:57

A. “负”与“正”相对。增加-1,就是减少1;增长-6.4%是什么意思

增长-6.4%是指和同期数字相比下降了-6.4%,和同期数字保持不变就是增长率0%。增长比率是对应某个基数来说的,比如对比上月数据指肆困,则增长率为(本月数据-上月数据)/上月数据*100%。

如果本月数据减去上月数据大于0,则增长率为正数,如果本月数据减去上月数据小于0,则增长率为负数,如果本月数据减去上月数据等于0,则增长率为0。

扩展雹芦资料:

同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去年同期相比较的增长率。同比增长 和上一时期、上一年度或历史相比的增长(幅度)。发展速度由于采用基期的不同,可分为同比发展速度、环比发展速度和定基发展速度。均用百分数或倍数表示。

环比增长率,一般是指和上期相比较的增长率。

环比增长率=(本期的某个指标的值-上一期这个指标的值)/上一期这唯念个指标的值*100%。比如,2008年5月与2008年4月的环比增长是指总是以上一期为基期求的增长量(或率),一般会列一个表,把若干年的环比增长都列出来,进行分析比较。

B. 任泽平解读2月经济数据:K型复苏

文 任泽滚蔽平 华炎雪 梁颖 李晓桐

事件

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35.1%,2020年12月增7.3%;

1-2月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同比增35.0%,2020年全年增2.9%;

1-2月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38.3%,2020年1-12月同比增7.0%;

1-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33.8%,2020年12月增4.6%;

1-2月出口(以美元计)同比60.6%,前值18.1%;进口同比22.2%,前值6.5%;

2月CPI同比-0.2%,前值-0.3%;2月PPI同比1.7%,前值涨0.3%。

解读

一、核心观点: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通胀预期抬升,站在流动性拐点上

我们维持此前判断:2021年一季度前后是经济顶,随后回归潜在增长率,增速前高后低。中国经济周期正从复苏转入过热和滞胀,通胀预期抬升,结构性资产价格泡沫化,我们可能正站在广义流动性的周期性拐点上。(参考:《2021年中国宏观展望》《我们可能正站在流动性的拐点上》)1、经济K型复苏,少数人的狂欢经济K型复苏的新现象值得警惕,表面上经济总量在复苏,但掩盖了很多深层次结构性事实,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现象是,过去一年在全球股市大涨、房价连创新高、大宗商品价格大涨的背景下,就业形势严峻,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居民实际收入下降,消费低迷。这种纯粹依靠货币刺激带来的经济K型复苏,直接导致了富人通胀、穷人通缩,以及经济 社会 结构的恶化。过度依赖货币放水的负面作用已经越来越明显,经济K型复苏不过是少数人的狂欢,金字塔底端的大多数人不仅没有享受到经济复苏所带来的就业改善和收入提高,反而由于房价、股价以及通胀上涨进而导致 社会 境况的下降,进而导致民粹主义盛行、逆全球化、 社会 阶层固化、生育率下降、 社会 活力降低等一系列深层次问题。所以,未来推动改革、 科技 创新和调节收入分配正成为全球性挑战。中国正积极推动货币政策正常化,“两会”和“十四五规划”强调创新和调节收入分配,走在正确的道路上,但也要充分估计内外部挑战。

2、中国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复苏动能边际放缓,但可能韧性较强供给侧,工业生产高增长,强于需求端。

受出口高景气带动,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较2019年同期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处于近年来较高增速水平;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环比增长0.69%。1-2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31.1%,比2019年1-2月份增长14.1%,两年平均增长6.8%。

需求侧,三驾马车中,出口维持高增,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基建和制造业投资较弱,消费仍低迷。

外需持续修复和低基数影响下,1-2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60.6%,超预期高增。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38.3%,较2019年同期增长15.7%,两年平均同比7.6%;基建投资(含水电燃气)累计同比35.0%,较2019年同期降1.3%,两年平均降0.7%;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37.3%,较2019年同期降5.9%,两年平均同比降3%。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较2019年同期增长6.4%,两年平均增速为3.2%。

展望未来,1)基建投资的快速增长时期已过。基建投资是典型的逆周期对冲力量;随着经济逐步恢复,基建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大幅下降,叠加地方财政压力大,挤压基建支出空间。2)1-2月房企通过降价促销等政策加快回笼资金。房地产短喊磨期看金融,随着2020年5-6月以来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边际收紧,未来房地产销售和投资均面临回落压力。但考虑到2020年拿地较多、2021年长租房发力,预计房地产投资韧性较强。房地产长期看人口,区域分化将是未来的主流。3)出口的高增长难以持续,随着疫苗大面积使用、欧美疫情缓解,以及全球经济加快修复,供需缺口将得到改善

4)就业形势严峻,小微企业经营困难,居民收入下降,导致消费低迷 。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0%,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郑备斗点。

3、外部环境改善。受益于海外疫情防控效果较好、美国财政刺激,全球经济复苏预期强烈;欧美经济有望在二季度左右加速修复。

全球新冠病例日新增拐点已现,欧美疫苗接种加速。

全球单日新增病例于1月上旬出现拐点,美欧等多数疫情严重的经济体均已出现拐点。全球疫苗接种稳步推进,中国、美国、英国、欧洲接种速度全球领先。以美国和英国为例,当前美国和英国接种速度分别为217万和35万,累计接种9209万和2352万,以此推算,约第二至第三季度达到70%免疫水平。

美国当地时间3月6日通过了1.9万亿美元

新一轮财政刺激法案 。该法案包括每人1400美元的救助支票,每周300美元的失业救济金至9月6日,3500亿美元的国家援助补贴,340亿美元的《可负担医疗法案》补贴以及140亿美元的新冠疫苗补贴等。

4、通胀预期抬头,目前整体温和。

2月CPI同比降0.2%,较上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环比0.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PPI同比上涨1.7%,较上月上涨1.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当前物价上涨的主要逻辑是全球经济复苏、供需缺口、全球低利率;预计欧美经济在第二至第三季度疫情达到可控状态,经济修复逐步加快,抬升通胀。但中国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需求边际放缓,叠加猪周期下行,对冲输入型通胀影响,预计通胀年中冲至高点,经济基本面和货币环境不足以支撑通胀大幅上涨。

通货膨胀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是货币现象。过去这些年全球过度依赖货币放水,导致穷人通缩、富人通胀,经济K型复苏。货币放水不是万能的,未来全球竞争本质上是改革战。

5、货币政策转向“稳货币+紧信用”,流动性拐点确认。

展望2021年,货币政策大概率继续稳健中性的主基调,货币和信用组合整体呈现“稳货币+结构性紧信用”格局。2021年1季度前后,随着经济复苏的顶部区间正在到来,通胀预期抬头,货币政策回归正常化,信用政策结构性收紧,流动性拐点确认。

本轮货币政策正常化进程始于2020年5月,狭义流动性拐点开始显现。随后2020年7月、11月,M2、社融增速先后见顶,广义流动性拐点出现,流动性下行周期趋势确立。

2020年底以来,由于经济持续复苏,通胀预期抬头,局部热点城市房价上涨,地方债务风险暴露,央行和金融监管部门从房地产融资、地方债、影子银行等三大方向开始结构性收紧金融信用政策:

1)加强房地产宏观审慎管理,落实三条红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

2)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防范化解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隐性债务风险。

3)治理金融乱象,2021年资管新规过渡期正式结束,推动影子银行 健康 规范发展。预计未来房地产融资、地方债融资、影子银行融资面临放缓,信用收紧带来流动性拐点的强化。

6、建议:货币政策宜保持稳健中性。

精准把握好力度和节奏,不要人为制造经济的大起大落。结构层面,流动性精准投向基建和实体经济,尤其受疫情影响严重的行业、中小微、民企、制造业、高新技术等领域。

财政政策的结构性效果比货币政策好,应继续发力基建尤其是新基建 ,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 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七大改革为突破口,开启新周期、新格局:

1)大力推进“ 新基建 ”,打造中国经济新引擎,包括5G基建、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新能源 汽车 、充电桩等 科技 领域的基础设施,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基础设施,以及营商环境、服务业开放、多层次资本市场等制度领域的基础设施。

2)加快推进以 城市群 都市圈为主导的新型城市化,人地挂钩,要素流动。

3)尽快全面 放开生育 ,中国少子化老龄化问题已日趋严峻,实在不行先放开三胎。

4)打通 资本市场与 科技 创新的“双循环” ,加强 科技 自立自强,用资本市场的钱支持 科技 创新的大国重器和“卡脖子”技术攻坚。

5)大规模 减税降费 ,从碎片化、特惠式减税转向一揽子、普惠式减税,全面降低企业所得税、制造业增值税、个人所得税税率,提高企业和居民的获得感。

6)以中美贸易摩擦为契机,大力推进 对内对外开放

7)确立新的长期立国战略—— 新战略 ,中国当前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新的立国战略(“新战略”),即在看清未来几十年世界政治经济形势趋势的基础上,争取一种对我长远有利的策略,类似1978年后中国的韬光养晦,二战前英国的大陆均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前的孤立主义。

二、工业生产高速增长

受低基数影响,1-2月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5.1%,较2019年同期增长16.9%,两年平均增长8.1%。

1-2月,41个大类行业中有40个行业增加值保持同比增长;612种产品中有565种产品同比增长。

高技术制造业和设备制造业较快增长。1-2月高技术制造业增长49.2%,较去年12月上升36.1个百分点。

1-2月通用设备、专用设备、 汽车 、铁船航等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器材和电子设备分别同比增长62.4%、59.2%、70.9%、48.9%、69.4%和48.5%。

三、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分化

1-2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长35.0%,较2019年同期增长3.5%,两年平均增速为1.7%。

分投资主体看,1-2月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6.4%,国有控股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32.9%。

高技术产业和 社会 领域投资增长快于全部投资。

1-2月高技术产业投资同比增长50.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和高技术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50.3%、49.8%。高技术制造业中,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投资分别增长99.5%、66.6%;高技术服务业中,电子商务服务业、研发设计服务业投资分别增长88.4%、85.3%。 社会 领域投资同比增长48.0%,其中卫生、教育投资分别增长63.0%、53.0%。

四、房地产投资和销售大幅增长

1-2月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累计同比分别为104.9%和133.4%,同比大增, 即使较2019年同期也分别增长了23.1%和49.6%。 房企通过降价促销等政策加快回笼资金 ,1-2月房地产开发资金来源累计同比增长51.2%,其中国内贷款、自筹资金、定金及预收款分别增长14.4%、34.2%和96.3% 。1-2月房地产投资累计同比38.3%,较2019年同期增长15.7%。土地成交方面, 1-2月土地购置面积和成交价款同比分别为33.0%和14.3%,但较2019年同期分别增长-6.0%和-27.1%。

施工方面,房企加快施工, 1-2月施工和竣工面积同比分别增长11.0%和40.4%,分别较2019年同期增长14.2%和8.2%。

五、剔除基数效应看,基建投资回落

1-2月基建投资(含水电燃气)累计同比35.0%,较2019年同期降1.3%,两年平均增速-0.7%。

分行业看,1-2月电热燃水投资累计同比25.5%, 基建投资(不含水电燃气)累计同比36.6%; 交运仓储、水利环境设施投资累计同比分别为31.0%和42.2%。交运仓储中,1-2月铁路和道路累计投资同比增速分别为52.9%和30.7%。

随着经济恢复、逆周期调节的必要性大幅下降以及地方财政紧张程度加剧,基建投资见顶回落。

2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017亿元,同比少增807亿元,2021年新增地方债额度2月尚未下达,叠加地方财政紧张程度加剧,基建投资见顶回落,较2019年同期有较小增幅。尽管两会批准2021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5.1万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18.2万亿元。但由于

专项债对投向项目有较严格要求,优质基建项目储备不足,可能导致资金不会被完全利用。

六、制造业投资仍弱于2019年,但将加快恢复

1-2月制造业投资累计同比37.3%,较2019年同期降5.9%,两年平均降3.0%。

1-2月农副食品加工、食品、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医药制造、专用设备、运输设备、电气机械和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累计增速分别为54.4%、37.6%、63.2%、64.0%、60.2%、40.1%、38.5%和41.6%,高于制造业整体。但随着企业盈利改善,补库存周期推动未来制造业投资加快恢复。

七、消费仍然低迷,就业形势严峻

1-2月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8%,较2019年1-2月上升6.4%。分消费类型看,因低基数而有较高增速,但实际修复较缓慢。

1-2月商品零售、餐饮消费同比分别增长30.7%和68.9%,其中商品零售金额较2019年同期增长7.7%,但餐饮消费仍不及2019年同期。分消费品类看,升级类消费品增速较高,1-2月通讯器材、化妆品、金银珠宝类商品同比分别增长53.1%、40.7%和98.7%。必需品消费保持高位运行,饮料和烟酒消费同比增长36.9%和43.9%。

就业形势严峻。

1-2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48万人。1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4%;2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较去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但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人口调查失业率为5.0%,较去年同期回落0.6个百分点但较去年12月上升0.3个百分点。

八、进出口超预期高增,外需持续恢复

1-2月中国出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60.6%,较去年12月上升42.5个百分点。出口超预期高增,主因外需持续修复和去年低基数。

2月全球综合PMI为53.2%,美、欧、日制造业PMI分别为60.8%、57.9%和51.4%;海运需求旺盛,海运价格持续突破 历史 新高,2月中国出口集装箱运价综合指数(CCFI)平均值为2063.8,而去年同期仅为920.7;贸易风向标韩国2月出口同比13.9%。

分地区看,对主要经济体出口均有所上升, 1-2对美国、欧盟、东盟、日本和韩国的出口同比分别为87.3%、62.6%、53.0%、47.0%和49.0%。

分产品看,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随着外需恢复而恢复, 纺织、箱包、服装和玩具等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同比为60.8%、24.8%、50.0%和96.8%,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同比分别为24.1%、64.7%和58.1%。

1-2月中国进口(以美元计)同比增长22.2%,较去年12月上升15.7个百分点。 1-2月农产品、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为30.1%、33.8%和35.1%。

大宗商品进口增速分化, 1-2月原油、铁矿砂、钢材和铜材进口金额同比分别为-19.6%、60.9%、26.4%和32.9%。

九、新增社融、信贷规模创 历史 同期新高

2月新增社融规模创 历史 同期新高,2月社融增速13.3%,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2月新增 社会 融资规模1.71万亿元,同比超预期多增8392亿元。存量社融规模291.36万亿元,同比增速13.3%,环比回升0.3个百分点。

从社融结构看,实体融资需求强劲,企业、居民部门接力政府部门加杠杆。信贷、未贴现汇票构成社融主要支撑,企业债券、政府债券构成主要拖累。

2月新增政府债券融资1017亿元,同比少增807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1.34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6211亿元,居民贷款、企业中长期贷款构成主要支撑;表外融资减少396亿元,同比大幅少减4461亿元;新增企业债券融资1306亿元,同比、环比分别少增2588亿元、少增2445亿元;新增股票融资693亿元,环比少增298亿元,春节后美债利率大幅上行,带动国内股市估值调整,抱团股大幅下跌,股市交易热度有所回落,或带动股票融资降温。

从信贷结构看,实体投融资需求较强,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和信贷政策精准滴灌,中长期贷款新增1.1万亿元创 历史 同期新高。

2月新增企业贷款1.2万亿元,同比多增700亿元;短期贷款、中长期贷款、票据融资分别大幅少增4052亿元、大幅多增6843亿元、多减2489亿元;新增居民贷款1421亿元,同比大幅多增5554亿元。

2月M2同比增速10.1%,环比回升0.7个百分点。

2月资金面边际缓和、信用扩张节奏有所加快,叠加财政投放加速,共同提振M2增速。

从结构来看, 1)企业存款减少2.42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减2.7万亿元。居民存款新增3.26万亿亿元,同比大幅多增3.38万亿元,主要受2021、2020年春节错位影响,2021年春节在2月,企业集中向居民发放工资、奖金,导致企业存款大减、居民存款大增。2)财政存款减少8479亿元,同比大幅多减8687亿元,财政投放有所提速。3)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增加1.6万亿元,同比大幅多增1.1万亿元,或反映春节前股市上涨带动居民、企业进入股市。

M1同比增速7.4%,环比回落7.3个百分点, 主要受春节错位效应影响,2月企业集中向居民发放工资、奖金,拖累M1增速,但制造业投资维持高位、房地产销售热度仍存,实体经济活动仍在恢复。

十、全球经济复苏叠加供需缺口,PPI持续上行

2月CPI环比0.6%,较上月下降0.4个百分点;同比降0.2%,较上月降幅收窄0.1个百分点。2月剔除食品和能源价格的核心CPI同比0%,较上月上涨0.3个百分点。

食品价格同比由上月上涨1.6%转为下降0.2%,影响CPI下降约0.05个百分点。其中,鲜菜价格同比3.3%,较上月下降7.6个百分点,主因油价上涨导致储运成本上升。畜肉类价格同比下降7.3%,较上个月降幅扩大6.9个百分点;生猪出栏持续恢复,猪肉价格下降明显,同比降14.9%,降幅扩大11个百分点,环比由上月上涨5.6%转为下降3.1%。蛋类和鲜果价格同比分别为3.0%和3.1%,均较上月上升1.8个百分点。

2月PPI同比上涨1.7%,较上月上涨1.4个百分点;环比上涨0.8%,较上月下降0.2个百分点。

PPI上行主因工业生产持续向好,出口和投资恢复,以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拉动。2月布伦特原油均价环比13.3%,南华工业品指数环比4.8%,南华螺纹钢环比1.9%,LME铜环比4.7%。分行业看,涨幅较大的主要是煤炭、石油、化工、有色和黑色金属。受国际原油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响,相关行业涨幅均有所扩大;其中,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价格涨7.5%,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上涨4.9%,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价格上涨2.1%,涨幅分别扩大1.1个百分点。金属相关行业价格继续上涨,合计影响PPI上涨约0.24个百分点;其中,黑色金属矿采选业价格上涨5.9%,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1.5%,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上涨2.3%。

十一、供需扩张力度减弱

2月制造业PMI为50.6%,较上月回落0.7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1)供需扩张力度减弱。

2月生产指数和新订单指数分别为51.9%和51.5%,较上月回落1.6和0.8个百分点,但仍处于临界点以上。供需两端扩张力度连续两个月减弱,经济增长边际放缓,经济复苏进入顶部区间。生产端下滑幅度加大,供需差值有所缩小,去年3月以来快速修复的生产逐渐向需求回归。2月新出口订单指数为48.8%,较上月回落1.4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下。

2)小型企业

恢复基础不牢 仍需政策纾困。

2月大、中、小型企业PMI分别为52.2%、49.6%和48.3%,较上月变化0.1、-1.8和-1.1个百分点;大企业始终处于景气扩张区间,中、小型企业重回收缩区间。“就地过年”导致一二线城市经济活动较为旺盛,三四线经济活动低迷,对中小企业造成冲击。2月小型企业新订单和新出口订单指数分别为47.9%和35.1%,较上月变化-1.5和-10.3个百分点。疫后小型企业恢复基础不牢,仍需政策纾困。

2月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1.4%,回落1.0个百分点,连续十二个月高于荣枯线。1)建筑业景气度有所下降。

2月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7%,较上个月下滑5.3个百分点,景气度有所下降。与天气、春节、房地产调控以及地方财政吃紧有关。从市场需求和预期看,新订单指数和业务活动预期指数分别为53.4%和68.2%,高于上月2.2和14.6个百分点。

2)服务业有所回落。

2月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0.8%,较上月下滑0.3个百分点。从行业情况看,与居民消费密切相关的零售、餐饮、 娱乐 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均位于扩张区间且高于上月,行业经营活动相对活跃;电信广播电视卫星传输服务、货币金融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高于58.0%,业务量保持较快增长。但住宿、资本市场服务、租赁及商务服务等行业商务活动指数位于临界点以下。

责编:黄鑫 | 审核:李震 | 总监:万军伟

C. 2月销量榜出炉!哀鸿遍野销量跌79.1%,第一名仅卖了8000多台!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扩散,无论是股票还是石油市场,都收到了严重的冲击,汽车市场自然也不能幸免。在刚刚过去的2月,整个中国车市可谓哀鸿遍野。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给出的最新数据显示,在2020年2月,产销量分别为28.5万辆和31万辆,相比去年同期分别下滑了79.8%和79.1%,其中乘用车销量仅为22.4万辆,同比下滑了81.7%。在几乎损失了整个二月后,乘联会也再次调低了全年预测增长率为-8%,不出意外的话,2020年将是连续3年销量下滑,几乎已经回落到了2005年的同一水平。在如此困难的2月,又有哪些车型位列销量榜前列呢,今天乎裤就和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轿车榜和SUV榜单的前三名

NO.1哈弗H6(指导价10.30—14.10万元)

2月销量:4033辆

同比增幅:-83.6%

不出意外,哈弗H6再次位列SUV销量榜第一的位置,这已经数不清哈弗H6做过几次榜首了,虽然2月销量同比下降了83.6%,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凭借杰出的产品力,已经成为很多新车发布首先要比较的对象。虽然因为疫情的关系,很多顾客不能出门,但丝毫不影响用户对它的认可,对于哈弗来说,能有这样一款划时代意义的产品真的是可喜可贺。

结语:

2月汽车销量出现断崖式下跌,疫情影响是主要原因,毕竟汽车属于高度协作化的工业,前期材料橡胶,钢铁,电路,石油等多个环节受到疫情影响,这些都是短期内无法快速解决的问题,但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正在变得更好,疫情终会过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D. 全球汽车市场2020年2月销量速览:日本超中国,美国增长8.6%

北美洲

美国新车销量137.3万辆,同比增长8.6%

据MarkLines统计,2月美国新车销量同比增长8.6%达1,373,324辆。1-2月美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2,517,603辆,同比增长5.0%。

分车种销量来看,轻卡销量同比增长13.4%达1,008,015辆,乘用车销量同比下降2.9%至365,309辆。

美国整车厂2月销量方面,通用同比增长14.1%,与1月一样罢工后有明显的恢复。福特增长2.6%,FCA增长13.5%。

日系车方面,丰田增长13.1%,本田增长4.2%,斯巴鲁增长5.3%,马自达增长19.0%,三菱增长13.0%。日产下降13.2%。

韩系车方面,现代和起亚跨界车型阵容的零售量拉动了销量,分别增长15.8%和20.2%。

欧系车方面,大众增长10.3%,奥迪增长23.0%。

2月豪华车销量方面,宝马增长4.3%达24,567辆位居首位,梅赛德斯奔驰(不包含厢型车)同比增长10.5%达23,930辆位居第二,雷克萨斯增长4.8%达21,092辆位居第三。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供应链的混乱令人担忧。此外,一些整车厂已将其生产配额从可能影响销售的市场转移到美国。未来对销售产生影响的情况仍在继续,包括股价的急剧下跌和美联储(FRB)的紧急降息等,销售前景不容乐观。

加拿大新车销量12.3万辆,同比增长2.1%

调查公司desrosiers发布2月加拿大新车销量(推测值)同比增长2.1%达123,375辆。1-2月累计销量为232,991辆,同比增长1.4%。

其中,乘用车下降10.8%至26,875辆,轻卡增长6.3%达96,500辆。2月轻卡销量占比达78.2%,需求继续从乘用车向轻卡转变。

Scotiabank分析加拿大汽车销量走势时表示,虽然加拿大的就业和工资水平良好,但是消费力度依然疲软,再加上新型肺炎疫情使市场进一步波动,至少会暂时影响汽车销售。

墨西哥新车销量10.4万辆,同比增长0.3%

墨西哥汽车工业协会(AMIA)/INEGI发布2020年2月新车销量(包含进口车),同比增长0.3%达104,328辆。1-2月累计销量为209,160辆,同比下降2.9%。

分整车厂/品牌的2月销量方面,第一名日产同比下降2.0%至22,280辆,第二名通用同比增长18.3%达17,456辆,第三名大众集团同比下降0.7%至14,070辆,第四名丰田同比下降3.7%至7,844辆,第五名起亚同比增长1.8%达7,840辆,第六名本田同比下降18.3%至5,451辆。

此外,FCA增长14.5%达5,420辆,马自达下降6.6%至4,706辆,福特下降21.0%至3,831辆。

亚洲

日本新车销量43.0万辆,同比下降10.3%

日本汽车销售协会联合会和日本全国微型车协会联合会发布的2020年2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0.3%至430,185辆。其中注册车下降10.7%至268,302辆,微型车下降9.6%至161,883辆。

1-2月累计销量下降10.9%至790,288辆。

中国新车销量31.0万辆,同比下降79.1%

中汽协发布2月中国汽车产销量数据。2020年2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汽车行业的产销出现大幅下滑。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低;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对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来看,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0万辆,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0%。

2月,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9.5万辆和22.4万辆,同比分别下降82.9%和81.7%。

2月,商用车产销分别完成8.9万辆和8.6万辆,同比分别下降66.9%和67.1%。

2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951辆和12,908辆,同比分别下降82.9%和75.2%。其中纯电动汽车产销分别完成8,342辆和10,680辆,同比分别下降80.5%和72.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609辆和2,228辆,同比分别下降89.5%和82.9%;燃料电池汽车产销均为0辆。

印度新车销量31.0万辆,同比下降13.8%

据报道,2020年2月印度国内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3.8%至310,186辆。其中乘用车(PVs)销量下降7.6%至251,516辆,商用车(CVs)销量下降32.9%至58,670辆。

2月销量分整车厂来看,玛鲁蒂铃木下降3.6%至134,150辆,现代汽车下降7.2%至40,010辆,塔塔下降33.6%至38,002辆,马辛德拉下降43.3%至25,929辆,起亚为15,644辆,丰田下降12.0%至10,352辆,本田下降46.3%至7,269辆等。

韩国新车销量8.2万辆,同比下降21.7%

5大韩国整车厂发布的2月韩国国内新车销量,同比下降21.7%至81,722辆。

分企业来看,现代同比下降26.4%至39,290辆位居首位,第2名起亚同比下降13.7%至28,681辆,第3名双龙同比下降32.7%至5,100辆,第4名韩国通用同比下降3.8%至4,978辆,第5名雷诺三星同比下降25.4%至3,673辆。

含出口在内的2月海外销量方面,现代同比下降10.2%,起亚同比下降3.2%,韩国通用同比下降16.0%,雷诺三星同比下降50.2%,双龙同比下降9.8%,总计下降8.6%至423,490辆。

2月各整车厂的全球销量方面,现代同比下降12.9%至275,044辆,起亚同比下降5.0%至187,844辆,韩国通用同比下降14.0%至28,126辆,双龙同比下降27.4%至7,141辆,雷诺三星同比下降39.8%至7,057辆,5家整车厂合计同比下降11.0%至505,212辆。

2月分车型销量方面,现代轻型卡车Porter销售7,875辆位居首位,豪华三厢车Grandeur销售7,550辆位居第二,现代中型三厢车Sonata销售5,022辆位居第三。

欧洲

德国新车销量24.0万辆,同比下降10.8%

德国交通部(KBA)发布2月乘用车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10.8%至239,943辆。1-2月累计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9.0%至486,243辆。

2月各品牌乘用车注册量方面,大众同比下降11.1%至44,405辆,梅赛德斯奔驰同比下降3.3%至23,577辆,奥迪同比下降20.3%至19,172辆,宝马同比下降1.2%至17,613辆,福特同比下降18.5%至17,330辆,斯柯达同比下降11.3%至14,870辆等。

2月分燃料销量来看,汽油车下降22.0%,占比52.1%;柴油车下降13.4%,占比31.6%。此外,混合动力车(HV)增长98.1%达30,000辆(其中PHV增长279.4%达8,354辆),占比12.5%;纯电动车(EV)增长75.8%达8,154辆。平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4.8%为149.6g/km。

2月卡车注册量同比下降6.2%至23,772辆,客车同比增长33.6%达493辆。

此外,德国汽车工业协会(VDA)发布的2月乘用车出口量同比下降17%至285,800辆,德国国内产量同比下降12%至388,900辆。1-2月累计出口量下降15%至536,800辆,产量下降10%至73万辆。

法国新车销量16.8万辆,同比下降2.7%

法国汽车工业协会(CCFA)发布2月乘用车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2.7%至167,784辆。1-2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7.8%至302,013辆。

2月乘用车销量分整车厂来看,法国国内整车厂合计销量同比下降3.6%至97,382辆。其中PSA集团增长0.5%达60,874辆,雷诺集团下降9.8%至36,486辆。

法国整车厂以外的合计销量同比下降1.4%至70,402辆。大众集团增长1.4%达20,655辆,丰田集团增长13.5%达9,292辆,现代集团增长16.4%达7,684辆,宝马集团增长18.9%达7,007辆,戴姆勒集团下降12.1%至4,978辆等。

此外,2月轻型商用车(LCV)销量增长2.9%达39,211辆。此外,重型商用车(5t及以上)下降13.0%至3,805辆。乘用车与LCV合计的2月轻型车新车销量同比下降1.7%至206,995辆。

意大利新车销量16.3万辆,同比下降8.8%

意大利汽车工业协会(ANFIA)发布2月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8.8%至162,793辆。1-2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7.3%至318,545辆。

2月意大利国内整车厂乘用车合计销量同比下降7.0%至41,746辆,外国整车厂下降9.4%至121,047辆。

分品牌来看,菲亚特品牌同比增长4.4%达27,801辆,大众同比增长1.2%达16,172辆,标致同比下降4.3%至10,811辆,福特同比下降6.1%至10,773辆,雷诺同比下降0.3%至9,861辆,雪铁龙同比下降7.3%至8,706辆等。

2月新车销量分车型来看,第1名菲亚特Panda销售14,465辆,第2名蓝旗亚Ypsilon销售5,948辆,第3名雷诺Clio销售4,266辆,第4名菲亚特500销售3,828辆,第5名菲亚特500X销售3,587辆等。

此外,据外国车经销商协会(UNRAE)统计,2月乘用车销量分燃料来看,汽油车同比下降3.2%至73,513辆,柴油车同比下降29.4%至56,889辆,混合动力车(HV)、插电式混合动力车(PHEV)及REx车同比增长90.6%达18,026辆,纯电动车(EV)同比增长900.0%达2,530辆等。

从购买人群来看,个人零售量同比下降19.0%至84,194辆,车队销量同比增长19.1%达53,672辆,商务销量同比下降12.9%至25,816辆。

俄罗斯新车销量11.9万辆,同比下降2.2%

欧洲商业协会(AEB)发布2月俄罗斯国内新车销量(包含轻型商用车)同比下降2.2%至119,073辆。1-2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0.5%至218,442辆。

2月销量分集团来看,伏尔加(AvtoVAZ)和雷诺日产三菱集团下降0.8%至47,021辆(其中伏尔加下降3.2%至26,134辆,雷诺增长19.1%达10,123辆,日产下降6.8%至5,725辆,达特桑下降6.9%至1,562辆,英菲尼迪下降57.4%至174辆,三菱汽车下降9.3%至3,303辆)。其次是起亚下降3.5%至17,107辆。接着是现代集团(含Genesis)持平为14,502辆。然后是大众集团,大众增长2.3%,奥迪增长10.7%,斯柯达下降12.5%,厢型车下降21.4%,集团合计下降3.7%至14,451辆,丰田(含雷克萨斯)同比增长14.5%达9,447辆等。

各品牌市场占有率方面,首位伏尔加Lada占21.0%,其次起亚占14.4%,现代占12.1%,雷诺占8.5%,丰田占6.9%,大众占6.3%等。

分车型方面,伏尔加LadaGranta销售9,559辆位居首位,第二名起亚紧凑车Rio销售8,367辆,第三名Lada紧凑型三厢车Vesta销售8,107辆。

西班牙新车销量9.5万辆,同比下降6.0%

西班牙汽车工业协会(ANFAC)发布2月乘用车注册量同比下降6.0%至94,620辆。1-2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6.8%至181,063辆。

2月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来看,西雅特增长1.7%达8,556辆,标致下降9.2%至7,812辆,大众增长2.7%达6,880辆,雷诺下降10.7%至6,290辆,丰田增长21.7%达6,083辆等。

分车型来看,首位日产Qashqai销售2,550辆,第2名西雅特Leon销售2,465辆,第3名欧宝Corsa销售2,109辆,第4名西雅特Ateca销售1,983辆,第5名菲亚特Tipo销售1,938辆等。

购买人群方面,2月零售销量同比下降11.0%至41,190辆,商务销量下降2.0%至32,102辆,租赁车销量下降1.6%至21,382辆。

此外,燃料占比方面,汽油车占55.6%,柴油车占28.0%,其他(EV、PHV、HV、FCV等)占16.5%。

英国新车销量8.0万辆,同比下降2.9%

英国汽车工业协会(SMMT)发布2月乘用车新车注册量同比下降2.9%至79,594辆。1-2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5.8%至228,873辆。

2月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来看,大众(VW)同比增长12.4%达8,948辆,福特同比下降18.6%至8,462辆,宝马同比下降3.1%至6,654辆,梅赛德斯奔驰同比下降5.6%至5,745辆,沃克斯豪尔增长4.6%达5,132辆等。

分车型来看,第1名大众Golf销售3,457辆,第2名福特Fiesta销售3,123辆,第3名福特Focus销售2,764辆,第4名沃克斯豪尔Corsa销售1,871辆,第5名梅赛德斯奔驰A-Class销售1,648辆等。

分燃料来看,柴油车下降27.1%至17,457辆,汽油车下降7.3%至48,247辆,替代燃料车(AFV)增长131.8%达13,890辆。

分购买人群来看,零售量同比下降7.4%至34,051辆,车队销量同比增长0.1%达44,075辆,商务销量增长29.6%达1,468辆。

此外,2月厢型车(3.5t以下)的注册量同比下降2.0%至14,103辆,卡车(3.5-6t)同比增长33.3%达464辆,出租车同比增长100.0%达138辆。

SMMT首席执行官MikeHawes称,在车队更新对应对气候变化非要重要的时期,2月新车销量市场继续下滑令人担忧。汽车行业对环保技术进行投资,2020年在市场投放大量的零排放汽车和低排放车型,政府应推出均衡的一揽子激励措施和基础建设投资以促进需求。推动零排放需要的是引导而不是严厉监督。禁止和处罚只会使人们继续使用非环保的传统燃油车。投资满足消费者需求的新环保汽车的时机已经到来。政府必须采取重要举措,使电动汽车的充电更加经济实惠和方便,就像汽油和柴油车加油一样容易。

南美洲

巴西新车销量20.1万辆,同比增长1.2%

巴西全国汽车工业协会(ANFAVEA)发布2月新车注册量(包含卡车和客车)同比增长1.2%达200,997辆。1-2月累计销量为394,456辆,同比下降1.0%。

新车销量中,巴西国产车同比增长1.8%达179,925辆,进口车下降4.0%至21,072辆。

分车种来看,乘用车同比增长1.6%达165,150辆,轻型商用车(LCV)同比增长1.5%达28,149辆,卡车同比下降6.7%至6,412辆,客车同比下降13.8%至1,286辆。

乘用车销量分品牌来看,通用销售32,109辆,大众销售26,511辆,FCA销售25,158辆等。LCV方面,FCA销售11,484辆,大众销售4,826辆,丰田销售3,127辆等。

巴西全国汽车经销商联盟(FENABRAVE)发布的2月乘用车销量分车型来看,第1名通用Onix销售17,652辆,第2名通用OnixPlus销售9,123辆,第3名现代HB20销售8,402辆。LCV方面,第1名菲亚特Strada销售5,190辆,第2名菲亚特Toro销售4,474辆,第3名大众Saveiro销售3,188辆等。

另外,ANFAVEA发布的乘用车和LCV销量分燃料来看,灵活燃料车销量同比下降0.2%至167,375辆,柴油车同比增长14.3%达18,488辆,汽油车同比下降11.1%至5,383辆,混合动力车(HV)及纯电动车(EV)同比增长615.3%达2,053辆。

FENABRAVE会长AlaricoAssumpcao表示,2020年前2个月的销量稍有下降,但是仍对全年销量持乐观预测。

AlaricoAssumpcao还表示,2020年前2个月受到了学校放假、房地产税及学习用品等年初消费、狂欢节的影响。这样的结果在意料之内,预计2020年的增长率将达到10%。

大洋洲

澳大利亚新车销量8.0万辆,同比下降8.2%

澳大利亚汽车工业协会(FCAI)发布2月新车销量同比下降8.2%至79,940辆。1-2月累计销量同比下降10.3%至151,671辆。

2月销量分车种来看,乘用车下降16.6%至22,648辆,SUV增长5.4%达39,304辆,轻型商用车下降21.7%至15,523辆,重型商用车下降12.8%至2,465辆。

分整车厂/品牌来看,丰田同比增长8.1%达17,679辆,马自达同比下降21.7%至7,230辆,现代同比下降7.5%至5,945辆,三菱同比下降35.1%至5,513辆,起亚同比增长5.4%达5,120辆等。

分车型来看,第1名丰田Hilux销售3,421辆,第2名丰田RAV4销售3,375辆,第3名福特Ranger销售3,202辆,第4名丰田Corolla销售2,520辆,第5名现代i30销售2,152辆。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 1-2月汽车出口11.3万辆 同比降低19.4%

今年1-2月汽车出口量同比下降19.4%,受新冠疫情对海外的影响,整车出口量或将持续下降。

2月出口下降19.4%

3月23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1月份对巴西的汽车出口数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0年2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4.5万辆,环比下降35.1%,同比下降22.0%。累计来看,今年前2个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11.3万辆,同比下降19.4%。

受新冠疫情影响,2月份的国内汽车销量数据同比下滑近80%。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曾表示,疫情将对汽车行业一季度的运行影响巨大。如果疫情在3月底得到有效控制,预计一季度产销量下滑45%左右,上半年产销量下滑25%左右。

随着疫情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开,海外车企纷纷关门停产。国内车企的出口业务也在所难免地受到了挑战。

分车型来看,我国乘用车出口8.6万辆,同比下降5%;商用车出口2.7万辆,同比下降45.3%;分企业来看,上汽、奇瑞、北汽、江淮和吉利的汽车出口量均同比下降,而长城、长安以及东风出口业务的增长。

需要注意的是,前两个月的状况是国内受新冠疫情影响较严重而国外还未蔓延,而今国外疫情日渐加重,出口业务或将受到进一步影响。据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旦谈斗研究中心则预测称,今年全年整车出口量将下降5%左右,零部件出口将下降10%左右。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 2月汽车产销数据发布同比降近80% 建议出台新能源新政

3月12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了2020年2月国内汽车产销数据。受疫情影响,今年2月汽车产销量纷纷下滑明显,其中数据显示,2月汽车共生产28.5万辆,同比下滑79.8%;共销售31万辆,同比下滑79.1%。

对此,中汽协建议相关部门出台政策以刺激车市消费潜力,其中包括限购地区适当增加号牌配合;解禁新能源汽车限购;将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调整小排量汽车购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实施“国三”排放车辆购置雹银税减免;加大汽车金融支持;提高整车出口增值税退税税率,促进整车出口;促进二手车流通和消费。

另外,针对疫情对汽车行业的影响,希望加快推进包括湖北地区企业的复工复产,积极调整管理政策为企业减负,同时保障用工,继续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继续加大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使用及宣传;培育汽车特色消费市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G. 2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2月产销双双大幅萎缩

2月汽车市场分析(完整版):2月产销双双大幅萎缩,细分市场全线下滑明显,新能源汽车遭遇“滑铁卢”,出口降幅扩大至近年新低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20年2月,汽车产销大幅下滑;乘用车降幅大于行业总体;商用车同比降幅超六成;新能源汽车“八连跌”;出口同比两位数下滑。1-2月,汽车累计产销同比降幅均超40.0%;新能源汽车降幅过半数;商用车出口下跌远超行业总体。

产销总体

2月产销量均呈十位数,同比降幅近八成,乘用车表现低于行业总体

2020年元月下旬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快速蔓延,给我国的经济和人民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影响。受疫情的波及,2月份汽车行业产销出现大幅下滑。生产端,企业因复工进度慢、零部件配套供应等问题导致产出水平较低;消费端,产品消费停滞,市场需求受到严重抑制,这将对上半年汽车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据中汽协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无论环比还是同比,2月汽车产销出现大幅下滑,且降幅明显高于上月。当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0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降幅比1月扩大了五成以上。1-2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0%,降幅比1月扩大20.4个百分点和23.3个百分点。其中,无论单月还是累计情况,乘用车降幅均超过行业总体水平。预计随着2月下旬企业逐步复工、复产,3月汽车产销将比2月会有明显增长。(见图表1、2)

结语

短期压力大增,长期稳定向好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此前的预期,中汽协分析人士表示,对于今年汽车行业全年形势尚无法做出准确判断,但就目前情势而言,一季度运行将会出现较大幅度的下降,而2020年全年肯定比之前预估的2%降幅要大。为解决汽车产业链困难,更好更快地启动汽车市场需求,中汽协先后提出包括延缓实施国六PN限值、放宽限购指标、个人购车支出纳入个税专项附加扣除、适当调整2020年企业“双积分”考核要求、优化并延续新能源补贴政策、培育房车/皮卡车特色汽车消费等系列建议,以期推动汽车产业稳增长。

此外,中汽协还表示,今年2月汽车行业已经触底,随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复产逐步有序恢复,受抑制的2月原有消费需求会陆续得到释放,车市将会迎来一波短暂的消费高峰,预计3月有望出现加速回暖迹象,并且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汽车工业将全面恢复。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H. 今年前2个月我国汽车企业出口同比下降19.4%

3月22日,据中国工业汽车协会统计,2020年前2个月,我国汽车企悔腔业出口11.3万辆,同比下降19.4%。

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乘用车出口8.6万辆,同比下降5%;商用车出口2.7万辆,同比下降45.3%。其中,上汽、奇瑞、北汽、江淮和吉利的汽车出口量出现不同程度下降,长安、东风和长城有碧察衫所增长。

另据中国汽车战略与政策研究中心预测,今年全年整车出口量将下降5%左右,零部件出口将下降10%左右。该中心分析,没启日本、韩国、德国、意大利等国是全球重要的汽车出口及零部件供应基地,如疫情风险快速上升扩大影响范围,将对全球汽车整车生产供应以及零部件产业链供应产生冲击。我国汽车出口主要面向发展中国家,疫情蔓延将抑制全球贸易及市场需求回升,汽车出口压力较大,尤其是主要面向发达国家的汽车零部件出口会受到较大冲击。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I. 1月工业企业不好

是的。
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总额4107.0亿元,正指同比下降38.3%。
对此,国家统计局清隐工业司副司长张卫华解读称,今年以来,突发新冠肺炎疫情对工业企业生产经营形成严重冲击,工业答清厅企业利润明显下降。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8.3%

J. 汽车销量下降近80%,二月汽车工业经济有何看点

2月份,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8.5万辆和31万辆,环比均下降83.9%,同比分别下降79.8%和79.1%。1月份和2月份,汽车产销共分别完成204.8万辆和223.8万辆,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5.8%和42%。创下了中国市场近20年来的最大下降幅度,由此可见,疫情对整个汽车产业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之巨大。

针对疫情对行业的负面影响,中汽协在加快复工复产、启动市场、刺激消费及稳增长方面提出了政策建议,尽快激发消费潜力,包括限购地区适当增加汽车号牌配额,解禁新能源车限购;建议优化延续对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同时,建议调整小排量(1.6L以下)乘用车配置税率,出台汽车下乡促进消费政策。

第一季度销量下滑已经确定,在2月份遭遇断崖式下跌后,3月已经过半,我们在期待中国车市触底反弹的同时,整体恢复速度仍有待观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冲册。

阅读全文

与2020年2月工业同比下降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更换行车电脑多少钱 浏览:151
宁波哪里有汽车拆解 浏览:590
奔驰自带导航怎么手动退出 浏览:460
奥迪c7编码是多少 浏览:681
宝马325开多久烧机油 浏览:112
齐鲁工业大学校招有哪些单位 浏览:858
工业图包括哪些 浏览:779
汽车脚垫脏了怎么办 浏览:928
长寿工业园中有哪些化工厂 浏览:242
奥迪a6变速器滤网在哪里 浏览:630
宁德到贵安的汽车有哪些 浏览:863
奥迪车如何播放手机里的视频 浏览:304
天津工业大学怎么知道补考过 浏览:911
宝马3拉手怎么拆 浏览:542
奔驰c怎么挂空挡拖车 浏览:54
安徽工业大学有哪些a类 浏览:715
西安汽车解押要多久 浏览:236
宝马b50什么级别 浏览:569
宝马3系gt如何设置gps 浏览:181
汽车专利技术有什么好处 浏览: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