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一二两次工业革命分别产哪些新工作部门
第一次工业返手耐革命:铁路薯物运输、机器制造业、轮船制造业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漏春力工业、石油化工、飞机制造业、汽车工业等。
⑵ 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了哪些新型工业
棉纺织业、交通运输业、采矿业、冶金业这4个,棉纺业的的代表是珍妮机。
⑶ 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新发明,新技术,新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工具的时代。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游渣革。这场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从生产技术方面来说,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工业革命神碰悄前后的一些重要发明 时间 发明人 发明
1712年 英国人汤姆斯·纽可门获得了稍加改进的蒸汽机的专利权 1733年 凯伊·约翰 飞梭 1765年 詹姆士·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1769年 阿克莱特水力纺机 1769年 瓦特 改良蒸汽机 1778年 约瑟夫·勃拉姆 抽水马桶 1779年 克伦普敦 走锤纺骡 1785年 卡特莱特 动力织机 1796年 塞尼菲尔德 平版印刷术 1797年 亨利·莫兹莱 螺丝切削机床 1802年 詹姆斯·瓦特改进了牛考门蒸汽机,现代蒸汽机成型 1807年 富尔顿蒸汽吵高轮船 1812年 特列维雪克 科尔尼锅炉 1814年 史蒂芬孙蒸汽机车 1815年 汉·戴维 矿工灯 1844年 威廉·费阿柏恩 兰开夏锅炉
第二次工业革命
1870年以后,科学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当时,科学技术的突出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
(1)电力的广泛应用:西门子-发电机、格拉姆-电动机; (2)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卡尔·本茨-内燃机驱动的汽车、莱特兄弟-飞机; (3)电讯事业的发展:贝尔-电话、马可尼-无线电报 (4)化学工业的建立:诺贝尔-炸药 (塑料、人造纤维)
⑷ 两次工业革命出现哪些新兴工业部门
1、回答:
(1)第一次工业革命:机器制造业(蒸汽机)、铁路(蒸汽火车)、轮船业(蒸汽轮船)等;
(2)第二次工业革命:航空业、汽车工业、石油工业、电气产品碰亩制造业、电力工业等。
2、工业革命基本介绍:
工业革命(The Instrial Revolution )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十八世纪后半期,在英国的进展已经很显着了。通常认为它发源于英格兰中部地区,是指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早期历程,即资本主义生产完成了从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的阶段。工业革命是以机器取代人力,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工场手工生产的一场生产与科技革命。由于机器的发明及运用成为了这个时代的标志,因此历史学家称这个时代为"机器时代"(the Age of Machines)。18世纪中叶,英国人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后,由一系列技术革命引起了从手工劳动向动力机器生产转变的重大飞跃。随后向英国乃至整个欧洲大陆传播,19世纪传至北美。一般认为,蒸汽机、煤、铁和钢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四项主要因素。英国最早开始工业革命也是最早结束工业革命的国家。
3、兴起原因:
⑴主要原因/政治前提:资产阶级在英国的统治日益加强;
⑵英国通过圈地运动,产生并聚集了大量劳动力,同时也扩大了英国国内市场;
⑶多年的海外贸易和殖民扩张,为英国积累了原始资本,提供了广阔的原料地和海外市场;
⑷工场手工劳动时积累的经验和生产技术的进步;(这是后来的法国,德国等国都无法相比的)
⑸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大,工场手工生产已无法满足需求。
于是,一场机器生产革命必然爆发。
工业革命是笑卖森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⑴资产阶级革命废除了封建制度,消除了不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种种束缚,为工业革命创造了重要的政治前提;
⑵消配咐除农业中的封建制度和小农经济,为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和一定的国内市场;(英国圈地运动)
⑶资本主义原始积累过程,提供了资本主义大工业所必需的大批自由劳动力和巨额的货币资本(殖民掠夺);
⑷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长期的发展,为大机器生产的出现准备了技术条件。
一般认为,蒸汽机、煤炭、钢铁是促成工业革命技术加速发展的三项主要因素。工业革命都是以轻工业开始,向其他部门发展。在瓦特改良蒸汽机之前,整个生产动力依靠人力和畜力。伴随蒸汽机的发明和改进,工厂不再依河或溪流而建,很多以前依赖人力与手工完成的工作自蒸汽机发明后被机械化生产取代。工业革命是一般政治革命所不可比拟的巨大变革,其影响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人类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对推动人类的现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把人类推向了崭新的“蒸汽时代”。
另外,在西欧国家和美国轰轰烈烈革命时,中国清王朝正做着“天朝大国”的美梦,英国等国是不会放过这块能掠取财富的土地,这也是诱发鸦片战争的一个原因。工业革命开始后,英国对印度、东南亚的侵略加剧,印度、埃及、缅甸相继落为英国的殖民地、半殖民地。
工业革命对19世纪科学的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4、评价:
在较早节段的工业革命中,人们被迫适应新的生活情况,人们从农庄搬到城市,全家大半生都在工厂工作。于是发生了许多新的关于卫生,福利及老年照料的问题,有时是未获解决的问题。许多人住在城市人口密集之地,引起清洁,住房,警察及犯罪等问题。
工业化及其随同的变化增高了世界多数人们的生活标准。较之过去,有更多的货物可以供用,成本也较低廉。但是,增加对货物的需求,就意味着原料的消耗和环境的沾污。由于大量生产技术更加强的采用,世界若干地区的文化特征在食物,衣着,住房,娱乐,及生活方式上,就趋于标准化。
工业化也改变了政府。许多国家行使帝国主义以支配各种原料和市场,俾能支持工业的发展。工业工人(无产阶级)学会了组织与谈判的技术。因此,民主的过程加速,因为工人要求对于社会的管理,有更多的发言权。
⑸ 两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从轻工业到重工业的发展,这期间分别产生了哪些新型工业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工厂大量代替手工工场;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主要有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为标志;新型部门: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工业布局: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苏联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⑹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发明分别都有什么分别新兴了哪些行业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是珍妮纺织机和蒸汽机,新兴起了纺织业,造船业,火车交通等。
第二次工业革命又被称为“电力革命”,所以兴起的主要是和电力相关的行业,同时也包括化工产业,石油产业和交通业等。
⑺ 两次工业革命各产生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是蒸汽机的崛起,瓦特发明了有用的蒸汽机把人类带入了蒸汽的时代,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当时的大英帝国成为世界第一工业强国
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电气时代的到来,第二次工业革命发明了许多有用的东西,比如电灯,汽车,飞机,电话,放映机,磁悬浮列车就是在二次革命中诞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把人来带入了电气时代,同时,二次工业革命还行成了一个组织,那就是工厂的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后居而上都成为世界强国,世界格局发生了很重大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奠定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⑻ 举出第一次工业革命最先发生的行业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第一次是瓦特改良的蒸汽机
第二次是电的发明和使用.
第一次工业革命主要工业为棉纺织业,煤炭部门,机械制造业,冶金工业.偏重轻工业
第二次则是化学工业,钢铁工业,石油开采业.偏重重工业
旧的工业部门由于技术的发展也得到了改造.
⑼ 第1次,第2次工业革命产生了哪些新部门
新型部门:
第一次工业革命:钢铁工业、棉纺织工业
第二次工业革命: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
参考:
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中期开始;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机器工厂大量代替手工工场;由于蒸汽动力代替了水力,使工厂能远离河流峡谷,在煤、铁产地和交通方便的发展起一批新的工业城市,使工业生产由分散走向集中;“煤铁复合型”的工业布局方式出现;主要有以伯明翰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基地,以曼彻斯特为中心的棉纺织工业区。
第二次工业革命:从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以电力的广泛应用、内燃机和新交通工具的创制、新通讯手段的发明为标志;新型部门:电力工业、钢铁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制造业、造船工业;工业布局:德国的鲁尔工业区,英国中部工业区,美国东北部工业区,原苏联以莫斯科和列宁格勒(彼得堡)为中心的工业区。
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催生并壮大了什么行业
壮大了纺织行业,催生了砸棉机、缝纫机、拖拉机和轮船等,特别是采用和推广机器零件的标准化生产方式,大大促进了机器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机器的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