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果

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果

发布时间:2023-03-17 11:41:42

❶ 一二三次工业革命的过程和主要成就。

一、经典物理学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飞跃。
1687年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的发表,标志着经典物理学的诞生,经典物理学一诞生便推动了第一次工业革命,使人类进入机械化时代,带给人类第一次经济的飞跃。第一次工业革命是刚取得统治地位的英国资产阶级进行的一次生产方式的革命,17世纪,英国的资本主义发展碰到了三大难题:采矿、武器的研制、航海,但这三大问题都归结为了一个动力机问题。当时的物理学家都踊跃的参与了相关的发明创造,有效的解决了上述难题,其中闻名的有:牛顿、哈雷、惠更斯、胡克、雷恩、波义尔、马略特等。
以机器取代手工工具,以蒸汽机、内燃机和电动机等动力机械取代人力、兽力、水力和风力,克服了人力兽力的局限性和自然力的不可遇见性及难以控制性,提高了人类利用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力,使生产力发生了巨大的飞跃。与过去时代的技术变革相比,工业革命中生产技术的变革具有全面、深刻、规模大等特点。它涉及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从纺织工业到动力工业,从采矿业到冶金业,从金属加工到工作母机的制造,从农业到交通运输业,没有一个部门不被卷入技术革命的洪流。在许多工业部门,机械化涉及生产的全过程。
生产过程的机械化和组织治理的科学化,使劳动生产率成倍提高,工业生产量和贸易额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长,各项社会经济指标都明显改善。在1820年~1980年的160年间,16个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生产总量增至60倍,人口增至4倍,人均产值增至13倍,而一个劳动力的平均年工时却从3000小时减至不到1700小时,劳动生产率提高约20倍,人均预期寿命从35岁增至70岁。
假如我们把目光转向全世界,经济增长的幅度同样给人以深刻印象。1860年至1913年期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7倍,世界贸易额从1851年的6.41亿英镑增至1913年的78.4亿英镑,增长11.2倍。工业发达国家在世界工业和贸易增长中占了很大份额。
工业革命使欧美国家经济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以英国为例,英国(联合王国)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1770年的45%降到1841年的22%,1901年再降至6%,工业相应地从24%上升至34%和40%。大不列颠农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的比重从1801年的35%下降至1901年的9%,工业劳动力则从29%上升到54%。
二、电磁理论的建立为人来带来了第二次经济飞跃
第二次工业革命介绍也叫电气革命,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显着特点。19世纪早期,人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对电作了深入的研究。在进一步完善电学理论的同时,科学家们开始研制发电机。1866年,德国科学家西门子制成一部发电机,后来几经改进,逐渐完善,到19世纪70年代,实际可用的发电机问世。电动机的发明,实现了电能和机械能的互换。随后,电灯、电车、电钻、电焊机等电气产品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出来。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十九世纪七八十年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相继诞生,90年代柴油机创制成功。内燃机的发明解决了交通工具的发动机问题。1885年,德国人卡尔.本茨成功地制造了第一辆由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内燃机车、远洋轮船、飞机等也得到迅速发展。内燃机的发明,还推动了石油开采业的发展和石油化工工业的产生。
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电讯事业的发展尤为迅速。继有线电报出现之后,电话、无线电报相继问世,为快速地传递信息提供了方便。从此,世界各地的经济、政治和文化联系进一步加强。
三、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人来带来了第三次经济飞跃
第三次工业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如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

❷ 第一,第二,第三次科技革命成果分别是什么

第一次工业革命成果:蒸汽机,火车,轮船。

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蒸汽动力在古希腊化时代的古埃及已为人们所知道,甚至得到应用,但是,仅仅用于开关庙宇大门。不过,在英国,为了从矿井里抽水和转动新机械的机轮,急需有一种新的动力之源。结果引起了一系列发明和改进,直到最后研制出适宜大量生产的蒸汽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电力,发电机,电动机,内燃机,汽车,飞机,有线电报,电话。

时间: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人类开始进入电气时代,并在信息革命、资讯革命中达到顶峰)。

1896年,古利埃尔莫·马可尼发明了一台不用导线就能发射和接收信息的机器。20世纪初,是设计出“流水线”。亨利·福特因为发明了能将汽车零件运送到装配工人所需要的地点的环形传送带,获得了名声和大量财产。

第三次工业革命成果:原子能,电子信息,生物工程,合成材料,计算机。

时间: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人类进入科技时代,生物克隆技术的出现,航天科技的出现,欧美有称为21世纪系统与合成生物学将引发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即生物科技与产业革命)。

(2)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果扩展阅读: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工厂手工业最为发达的棉纺织业。

1733年,机械师凯伊发明了“飞梭”,大大提高了织布的速度,纺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哈格里夫斯发明了“珍妮纺织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技术革新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从此,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螺机、水力织布机等先进机器。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工业部门,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随着机器生产越来越多,原有的动力如,蓄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的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动力,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人类社会由此进入了“蒸汽时代”。

随着工业生产中机器生产逐渐取代手工操作,传统的手工业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为了更好地进行生产管理,提高效率,资本家开始建造工房,安置机器雇佣工人集中生产,这样,一种新型的生产组织形式—工厂出现了。

工厂成为工业化生产的最主要组织形式,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机器生产的发展,促进了交通运输事业的革新,为了快捷便利地运送货物、原料,人们想方设计地改造交通工具。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的以蒸汽为动力的汽船试航成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1825年,史蒂芬孙亲自驾驶着一列托有34节小车厢的火车试车成功。从此人类的交通运输页进入一个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

1840年前后,英国的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传统的工厂手工业,工业革命基本完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❸ 第三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科技成就

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科技成就:

一、原子能技术:1945年,美国爆炸第一颗原子弹;1954年,苏联建立第一座核电站。

二、航天技术:1957年,苏联第一颗人造卫星上天;1969年,美国"阿波罗11号"登月;1981年美国第一架航天飞机升空。

三、电子计算机:1946年延生于美国

四、分子生物学:1972年美国重组DNA生物基因工程;1999年美国首次制成DNA分子

五、遗传工程:1997年英国克隆羊成功;2000年美、日、法、德、英、中公布类基因组草图。

(3)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果扩展阅读:

世界工业革命演变历史: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机械化

1、时间:18世纪60年代至19时间中期(大概是1760年至1850年)

2、特点:瓦特改良了蒸汽机,从而开创了以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浪潮。第一次工业革命使用的机器都是以蒸汽或者水力作为动力驱动,首次用机器代替人工,具有非常重要的划时代的意义。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化

1、时间:19世纪70年代至20世纪初(大概是1870年到1900年)

2、特点:第一次工业革命中,使用蒸汽和水力的机器满足不了人类社会高速发展的需求,新的能源动力和机器引导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发生。得益于内燃机的发明和电的应用,电器得到了广泛的使用。

此时的机器有着足够的动力,汽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得到了飞速发展,机器的功能也变得更加多样化。由于电话机的发展,人类之间的通讯变得简单快捷,信息在人类之间的传播为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

三、第三次工业革命:自动化

1、时间: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至今(大概是1950年到今天)

2、特点:第三次工业革命相对于第二次工业革命发生了更加巨大的变化。不再局限于简单机械,原子能、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人工材料、遗传工程等具有高度科技含量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了日益精进的发展。

以互联网为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几乎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联系了起来,工业中的生产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机器人。人类在这个时代的“野心”不再局限于放眼所及的地球,而是星辰大海,并且在航天技术的高速发展下得到了实现。

❹ 三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及主要成就

1、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人类开始进入蒸汽时代)

成就: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厂制的建立,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2、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下半叶——20世纪初

成就:利用了电并发明了主要使用石油和汽油的内燃机、电灯、电车、电影放映机等相继问世。

3、第三次工业革命:20世纪后半期,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

成就:带来基因组计划、生物信息学的发展;创建系统生物科学与工程网(英文);2000年美国L.Hood、日本H.Kitano等建立系统生物学研究机构;2003年美国J.Keasling成立基于系统生物学的遗传工程-合成生物学系;2005年法国F.Cambien和L. Tiret论述动脉硬化研究的系统遗传学观念等。

(4)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果扩展阅读:

工业革命带来的整体影响:

1、工业革命引起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使用机器为主的工厂制取代了

2、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人口向城市的转移。

3、工业革命给人们的日常生活和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的变化。

4、但是,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新的社会问题。比如:贫富分化,城市人口膨胀,住房拥挤,环境污染等弊端。

5、工业革命同时引起社会结构的改变。

6、从根本上说,后来出现的波澜壮阔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正是工业革命的间接产物。

7、生产力飞跃。

8、出现了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

❺ 分别列举三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为了方便记忆简单地说:1.主要相似点:(1)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资本主义各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提高;(2)促进了资本数以生产关系的调整。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得自由资本主义发展起来;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垄断组织的产业,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3)推动了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一次工业革命推动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产值超过农业而成为工业国家,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各国成为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国家,新兴工业异军突起,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4)都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大影响。第一次工业革命后,列强的殖民扩张造成了东方从属西方;第二次工业革命,形成了世界资本主义的殖民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5)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增强了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与自然相处的能力。2.主要不同点:(1)从发明者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多是工人 技师 发明成果多源于生产经验,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驱多是科学家和工程师,各种发明无一不是在自然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取得的。(2)从发源地看,第一次工业革命在英国展开了近半个世纪后才在各国真正展开,第二三次则是多源的。(3)从突破口看,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轻工业为突破口,第二次工业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第三次科技革命以重工业为突破口。

阅读全文

与第三次工业革命有哪些重要成果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材质汽车氛围灯怎么调节 浏览:840
电动汽车充满电跑多久 浏览:310
广州白云区工业垃圾哪里回收 浏览:175
奔驰泵车转向机油在哪里加 浏览:106
普通汽车轮胎应该是多少psi 浏览:713
奔驰怎么开启防撞功能 浏览:819
奥迪后视镜加热怎么用 浏览:44
台州哪些工业园区人多 浏览:536
奥迪a3车子怎么样 浏览:211
天目湖工业园区属于哪个街道 浏览:6
工业软化水海盐哪个好 浏览:99
如何试汽车喇叭 浏览:11
工业相机哪个读码器 浏览:302
奥迪q5怎么调空调冷风 浏览:1001
汽车三根竖线是什么车 浏览:240
宝马共享租赁有哪些 浏览:776
奔驰打印机哪个品牌性价比高 浏览:97
一汽奥迪新款a3l在哪里生产 浏览:399
奥迪q7和q8哪个贵 浏览:882
奔驰glb时尚版都办齐了多少钱 浏览: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