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临海哪里有工业地带

临海哪里有工业地带

发布时间:2023-03-15 22:09:06

A. 临海和宁海工业区哪个多

临隐亩海多,临海市三鑫电子厂.1、四大工业基地(1)沪宁杭工业基地(上海,江苏东南部,浙江东北部)(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京,天津,河北一部)(3)辽中南重工业基地(辽宁省一部)(4)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香港,澳门,广东南部)2、三大工业地带(1)东部沿海工业地带(2)基埋长江沿岸工业地带(3)陇海—兰新沿线工业地带临海市有东大工搏携蚂业区、大汾工业区、北洋工业区、花园工业区、化工园区、小田工业区。

B. 什么叫临港工业

从字面意思应该指临近港口(或者依靠港口)发展的企业或者工业带。

参考,日本的临港工业。
日本既缺资源,又多地震。唯一的有利条件是海岸线长,多优良海湾,全国海岸线长约3万公里,平均每平方公里国土有90米海岸线。日本人面对国家资源的贫乏,便最大限度地利用自己的优良海湾和漫长的海岸线,兴建了一系列海港和海岸工业带;又针对其陆地面积小的特点,围绕港口大量填海造陆,在沿海地带填就了连绵数百公里长的海岸工业用地
这种以港口建设为中心的临海工业地带,拥有各种深水码头和专业码头,使大型油船、矿石船等原料船长驱直入,为原燃料的大量进口和制成品出口创造了有利条件,既降低成本,又提高效率,增强了竞争能力。
日本拥有庞大的商船队,是世界上最大的海运国家,更使日本能自如地扬长避短,克服工业原料的缺乏,又满足大量制成品出口的需要。不可否认,高度发达的港口海运业,是日本发展成一个"经济巨人"的必要条件。
在日本漫长的海岸线中,以经济最发达的"三湾一海"(即东京湾、伊势湾、大阪湾、濑户内海)利用海岸线最为充分。这片长达1000公里的海岸,基本上都已建成了人工海岸。据1975年统计,自然海岸已所剩无几,东京湾只剩下10.5%,伊势湾7.9%,大阪湾1.5%,大逐滩18.5%。
东京湾港口群地理位置优越,是个掩护极好的袋状海湾,袋口宽仅8公里,向内陆延伸80公里,造成水深浪小的港湾环境。日本已把这个袋状海湾建成了港口群。沿着东京湾海岸带两翼伸延100余公里,港口密布,工厂林立,构成日本最大的港口工业区和城市集团。在这个大港口群中包括着东京、川崎、横滨、横须贺、千叶、君津等六大港口。其中,千叶、横滨、川崎都是世界上排在前列的港口。现在全世界吞吐量在1亿吨以上的特大港口有10个,而日本竟占了5个(千叶、神户、横滨、名古屋、川畸),东京湾内就有3个。整个东京湾港口群吞吐能力已达5亿吨以上,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大阪湾港口群包括大阪、界泉、神户、姬路、和歌山、下津六大特定重要港口,年吞吐总能力也在5亿吨左右。
现以神户港为代表加以说明:神户扇形港湾水域面积近57平方公里,港内水深10米以上。陆岸33公里几乎全为码头和突堤码头,大大提高了海岸线的利用率,加上两个新造的人工岛,全部泊位超过250个。在人工岛上以集装箱泊位为主。神户港紧贴货源腹地,1986年的货物吞吐量为1.58亿吨,仅次于鹿特丹港,现已取代横滨成为日本最大的商港,有40余条航线通往世界各地。
日本的炼油、石油化工、钢铁、造船等工业都分布在东京湾以南的沿太平洋的带状工业地带上,且都是建造在填海造陆的土地上,形成巨大的临海工业带。如占日本钢铁总产量96%的14个大型钢厂,都建在临海区,石油化学工业全部建在海岸工业地带的填海造陆区。
"京滨"工业带,是沿着东京湾西岸,包括东京、川崎、横滨等城市的海湾地带。在这条宽五六公里,长六十余公里的带状地区内分布着千人以上的大型工厂有200多家,工业产值占全国的40%。曾被称为世界第二大港的日本横滨港,以临港工业为特征,1970年建成了最大的码头,全长5435米,26个泊位,可同时停靠24艘海轮和7艘集装箱船。与横滨港相伴形成的京滨工业带,布满了重工业和化学工业,向横滨的南北两翼发展,北部一直同工业重镇川崎相连,南部从根岸湾通过填海造地向金泽一带扩展,一些炼油厂、钢铁厂、造船厂、电机厂相继建立起来,并相应修建了专用码头。
"京叶"工业带,在东京湾的东侧。1955年以前这里还都是自然海岸,经过二十多年的填海造陆均已形成人工海岸。现在已形成一个长约60多公里,宽5公里,分布着一系列大型企业的地区,有2座大型炼钢厂、2家大型炼油厂和4家大型石油化工厂。其中干叶炼油厂居全国第2位,君津钢铁厂是世界10大钢厂之一。
作为日本四大工业区之一的阪神工业地带,是相当典型的临港大工业区。在这50多公里长的码头群背后,宽度1-3公里的狭长地带里,分布着6000多家工厂。日本的大企业如川崎重工、三菱重工、神户制钢、川崎齿轮、三菱电子等都在这里设有大厂。1970年后又在填海而成的人工岛上兴建了一批钢铁、造船等大型企业,如三菱、川崎两大重工造船厂。
围绕着伊势湾沿岸名古屋港发展起来的中东经济圈,也是日本四大工业区之-的"中京工业区"的核心。汽车、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都分布在这一港湾地区。丰田汽车的大本营基地就在这里,有11个泊位专营或兼营汽车出口业务。
獭户内海沿岸的钢铁生产能力为7000万吨/年,等于法、英、意大利的总和。炼油和乙烯生产能力同整个英国相近。因此可以说日本的"三湾一海"港湾地区,不仅是日本工业最集中的地区,同时也是全世界生产力最发达、最集中的地区。
◆日本临港工业区发展的经验
日本临港工业善于在优良的港湾用地上布置最经济合理的工艺流程,许多工厂的生产流水线都是由海轮进料,经过港口上紧凑的自动流水生产线再到船边吐出产品,整个大生产过程都在大港口上完成了,把周转过程减少到最低限度,缩短了生产运转的时间,具有极高的效率。
如果用"运输是生产的继续"这一基本观念来衡量,那么这种自动化生产流程,实际上已通过远洋巨轮延伸到世界最佳原料产地和最相宜的消费地区,因而造成最佳、最有效的工业生产基地。
日本临港工业区的建设,既依托港口建设作先导,又围绕着港口作归宿,因而大型港口借助巨型海轮使日本成为工业原料、燃料的供给基地和成品出口基地。
临海工业带使港口改变了原来单一运输的功能,港口成了最有效率的优良的工业生产基地。事实证明,港口和临海工业区的结合是日本创造巨大生产力的源泉,是日本这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跃升为世界上第二个经济大国的基本成因。
例如,日本第二大钢铁企业--京滨制铁所扇岛钢铁联合企业,上世纪七十年代初为了适应国际化大生产的需要,建造了两端有深水码头并适应钢铁流水生产线长度的人工岛屿,形成了一个宽2公里、长3公里两端有深水码头的大型钢铁生产基地。原料码头水深多为14米,最深水位为17-18米,25万吨级的巨轮从澳大利亚、巴西运载矿石、煤炭在此靠泊。这些原料经过3公里的流水作业线产出钢材,便到了岛屿另一端的深水码头,直接装船运往世界各地。1988年这个企业生产钢材为800万吨,相当于我国当年鞍钢和攀枝花两个钢城所生产钢材的总和。
以往国际经济一体化,大多从国际贸易开始,然后扩展到金融领域。而上世纪六十年代临港工业的崛起,经济一体化事实上已发展到"原料产地→海洋运输→临港工业制造→多种运输途径→进入不同区域市场"这种大生产和大运输相结合,再配上全球承运人的完善服务和全球金融信贷体系的服务,结合全球电讯、电脑网络的即时信息沟通,促成了一种完善的规模巨大的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是商务流、超大量物流、信息流的有机结合和统一,而超大量物流的规模决定了高效益。
这种生产方式自然形成了以临港工业为核心不分国界的世界化大生产的格局,随着它的巨大效益,愈来愈被广泛采用和发展,应该说这种生产运输及其产品流通模式是在全球规模范围内运行的,即它所利用的原料往往是地球上优质价廉的原科,在全球范围内的巨量运输,使用着全球范围内档次相宜的劳动力,生产着面向全球的消费用品。这都是世界化大生产的实际内涵。

C. 世界着名沿江产业带有哪些

选3,是日本工业地带. 从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直达九州北部,长达1000千米,包括京滨、阪神、中京、濑户内和北九州工业地带及其连接地区。该地带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的2/3,工厂的72%,工业产值的75%,是以重华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地带,汽车、钢铁、练油、造船的工业发达。近年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属于靠进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贸易型多布局在海运发达的港口,是世界着名的临海工业地带。世界五大区分为西欧工业地带、北美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亚太东部沿海工业地带。五个工业地带相互独立相互依存。各个工业地带有其独特的存在特点。 (一) 西欧工业地带位于欧洲西部,包括英国和法国的东部和北部、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北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南部。西欧是现代工业革命的发源地,现代工业发展历史悠久,种类齐全,经济基础雄厚,拥有熟练的高科技人才。邻近丰富的铁、煤资源,交通运输方便,促进了西欧工业的发展,成为世界工业化最早地区,现代化工业最发达地区之一。欧洲推行的统一运动,结成了欧洲联盟,各国统一货币、关税等,促进了西欧各国间的经济交流,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增长,为西欧的再次振兴提供了平台。 西欧的工业属于混合工业区域。以重工业、化学工业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其中以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核能、航空、汽车、化工等部门最为重要。钢铁、机床、汽车、船舶、电力等产量居世界前列工业地区分布总的结构特点是从内陆资源产地逐渐向沿海消费地区发展,如法、意、荷等国利用进口资源在沿海发展了工业;英国北海油田的开发,直接带动了英国东北部沿海地区工业的发展。由于德国的统一,西欧工业总体生产能力更有所增强。(二) 北美工业地带以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南部为中心,兴起与形成晚于欧洲,但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经济超速发展,短时间内超过欧洲地区,成为世界最大的工业地带。二次大战期间北美位于主战场外,国内经济得以休养生息。同时为战争各国提供战略物资。加利福尼亚地区的成长为典型例子。加利福尼亚地区凭借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太平洋战争对于军事物资的大量需要而开始快速发展的。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加利福尼亚地区作为军事基地而迅速发展了工业、农业与运输业。战争结束后,加利福尼亚地区凭借军事生产所建立的技术基础而发展电子工业、飞机工业与食品工业等世界工业中心的“新潮流”部门。总体来说,如果说西欧的衰败是从战争开始,那么北美大部分地区的发展是因战争提供的机会。20世纪50-60年代以来,在国际市场受到欧盟日本和一些发展中国家的竞争,许多工业部门在世界工业中的优势已经降低,但仍是世界最着名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工业部门结构以重工业为主,轻工业也很发达。部门种类齐全多样,系统完整,尖端技术和高科技工业居世界领先地位。大致包括以美国波士顿为中心新英格兰工业区,以纽约为中心向南经费城、巴尔地摩和华盛顿的大西洋沿岸中部工业区,美国五大湖工业区,加拿大南部,以圣劳伦斯河流域为中心的工业区,以及美国南部以休斯顿为中心的墨西哥湾工业区,西南部以洛杉矶为中心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区。(三) 东欧工业地带主要包括俄罗斯的莫斯科—圣彼得堡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乌克兰的顿涅茨—第聂伯河沿岸工业区,捷克和波兰等。俄罗斯与乌克兰资源丰富,基础工业实力雄厚,成为以重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其中燃料动力、钢铁、机械、化工等部门是主要支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新兴工业部门电子、石油化学、宇航、原子能等工业得到了迅速发展。轻工业相对发展迟缓。属资源型的重型工业地带。主要布局在内陆,多靠近原、燃料产区。俄罗斯工业以欧洲部分为核心,逐步向东推进,特别是近20年来,强调“开发东方”,工业生产地域由西向东扩展的趋势明显加强。波兰的西南部(上西里西亚区)和中部区,捷克和斯洛伐克的中部(下西里西亚区),形成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带,是东欧工业地带的组成部分,亦称中欧工业区。西里西亚是世界着名煤炭区,传统的采煤、电力、煤化学、纺织等部门发达。二次大战后,机械、钢铁工业发展较快,以机床、造船、仪表、汽车等较为重要东欧地区的工业发展带有很强的两极性。一方面以资源为主的工业领域发展较快,以煤、铁等自然资源建立工业基地开展生产;另一方面以高新技术为主的原子、宇航、航空航天技术发展较完善,如宇航事业居于世界先进行列之一。但东欧地区轻工业存在严重不足,食品加工一度满足不了国内需求。(四) 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 从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直达九州北部,长达1000千米,包括京滨、阪神、中京、濑户内和北九州工业地带及其连接地区。该地带约占全国面积的30%,人口的2/3,工厂的72%,工业产值的75%,是以重华工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地带,汽车、钢铁、练油、造船的工业发达。近年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迅速。属于靠进口原料、燃料的加工贸易型多布局在海运发达的港口,是世界着名的临海工业地带。日本工业的迅速发展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一是工业结构的扩展和升级。工业结构的扩展主要表现为一大批新兴工业部门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起来,如石油化学、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家用电器、摩托车、汽车、电子计算机等等,凡是能够取得规模效益的行业,都建立起了大批量生产体系。工业结构升级主要体现在三次大的结构转变。首先是战后初期由军需为主向民用轻工业为主的转变;继而是向重化工业化的转变;石油危机后又开始向知识技术集约型转变。二是工业在地域上的扩展。首先是“京滨工业区”(东京和横滨)、“阪神工业区”(大阪和神户)、“中京工业区”(京都和近畿一带)、“北九州工业区”四大老工业基地迅速向外扩展,继而形成了“濑户内海工业区”。这五大工业区均位于日本列岛的太平洋沿岸一侧,由此形成了所谓“太平洋带状工业地带”。(五) 亚太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北起韩国东南沿海、中国(包括香港、台湾)东部沿海、向南延伸到泰国湾沿岸、马来西亚西海岸、新加坡、印尼爪蛙岛、文莱、菲律宾的大马尼拉。50~60年代以来,各国充分发挥各自的传统优势,根据国情实行对外开放的经济发展战略,极大的推动了各国工业的蓬勃发展,特别是进入80年代后发展更是迅速。上述国家多从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组装工业入手,进而发展基础资源型、技术密集型工业。建立加工出口区、自由贸易区、经济特区等。目前在纺织、服装、鞋帽、玩具、家电、汽车、钢铁、水泥等居于重要地位。成为战后新兴的工业地带。亚太工业带以中国等发展中国家的崛起为标志。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一次成功的探索,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作为最大的潜在市场,在世界市场上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中国的工业还是以粗放型经济为主,是凭借自身相对储量巨大的资源发展起来的。中国的部分企业现在仍属于低技术含量企业,消耗了大量的资源。改革开放是牺牲了国内市场来换取先进技术的一次大胆的尝试,以现在的GDP增长水平看,至少现阶段是成功的。但国内众多的企业生产能力与产品质量仍不能与国际企业相比,长远看来,换去的部分市场能不能收复失地还是个未知数。比较五个工业地带可以看出来,各工业地带的成功有一些共同的优势:(1)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与其地理位置有极其重要的关系。五个工业地带大多数位于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在海运技术发展趋于完善的今天,这种优势更是体现的很明显。原料与信息都能够及时的到达就能很好的把握市场需求,就能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主动获得成功。特别是对于日本这种进口原料,依靠原料加工转销的加工贸易型工业带,更是优势明显。(2)五大工业地带另一个相同点就是所处的地区平均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特别是北美工业区,囊括了世界名校的大部分。这些高素质的劳动者不但为地区提供最先进的管理经验,更可能是最精尖端的高科技技术。这些条件间接的为地区发展做出了贡献。

D. 临海大洋街道临海大道是园区吗

临海大洋街道临海大道是园区。是台州临海大道大洋工业园。大洋工业园位于浙江省台州市临海芦尘市,台州市临海市前江南路8号,面积约235.77亩。本数据来自前瞻产业研究院产业园区陪伍禅数据库,前瞻产业研究院20年持续聚焦全国细分产业研橘肢究、产业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产业地产规划、特色小镇规划、产业新城规划及产业园区招商引资等,助力地方产业发展,促进产城融合。

E. 世界三大临海型工业基地

日本工业带:日本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
北美工业带:美国东北部加拿大南部工业区(大西洋沿岸和五大湖沿岸)
西欧工业地带:欧洲大西洋沿岸(包括英国和法国的东部和北部、德国、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瑞士、意大利北部,以及斯堪的纳维亚各国的南部)

其实现在已经有第四个了,就是亚太东部沿海工业地带
北起韩国东南沿海、中国(包括香港、台湾)东部沿海、向南延伸到泰国湾沿岸、马来西亚西海岸、新加坡、印尼爪哇岛、文莱、菲律宾的大马尼拉。
这是新兴工业国家崛起尤其是中国崛起的标志

我国工业基地是4处:
辽中南工业基地(含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大连等一系列工业城市)
京津唐工业基地
沪宁杭工业基地
以及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含广州深圳珠海惠州东莞、佛山、中山、江门等一系列工业城市)

以上保证正确,有问题欢迎向我求助!

F. 临海东塍附近有多少机戒厂

临海东塍附近有15个机戒厂,因为临海东塍是一个工业园,这个工业园有有15个机戒厂。

G. 第二产业的工业地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加工工业的迅猛发展,原有的工业地带得以扩展和充实,已逐步形成世界性的大工业地带。地域分布十分不均衡,主要集中在北纬40~50°之间的温带地区,呈东西向不连续的带状分布。主要有北美工业地带、西欧工业地带、东欧工业地带、日本工业地带和中国东部沿海工业地带。同时新的大工业地带正在迅速建立和形成之中。 从东京湾东侧的鹿岛开始,经千叶、东京、横滨、骏河湾沿岸、名古屋,大阪、神户、濑户内海沿岸直达九州北部,长达1000公里,包括京滨、中京、阪神、濑户内和北九州五大工业地带及其连结地带,共16个县。是以重、化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地带。全地带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5,约占全国人口、工厂数的6%,工业产值和国民收入的75%和65%;汽车、钢铁、炼油、造船工业发达。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迅速。属依靠进口原、燃料的加工贸易型,多布局在海运发达的港口,是世界着名的临海工业地带。

H. 台州临海企业分布

工业:有机械电子、建筑材料、医药化工、工艺美术和旅游用品等主导产业。建筑材料、旅游用品、机械电子、医药化工等主导产业增长速度强劲。全市销售收入上亿元的工业企业达11家。伟星集团已通过股票上市辅导期验收,德仁竹木、华海药业进入股票上市辅导期。临海还拥有亚洲最大的纽扣生产基地和中国最大的眼镜产销地。集装箱底板、自毁式一次性注射器等产品的生产填补国内空白,微型汽车生产填补省内空白。
建筑材料:浙江德仁集团为中国复合板生产行业最大企业。临亚集团的铝制品等金属制材,伟星管业
医药化工:浙江华海药业集团为省级企业集团。

旅游休闲用品:临亚集团(东塍镇老厂总部,北高速路下往左南湖大道上)、正特集团(总部在东方大道上的三前村,新厂在北高速路下往左南湖大道上)、三佳集团(大田往东塍的方向,路边可以看到的)等等(旅游产品都是外销的)
还有彩灯(不过这一般工厂是不大的,但是市场很大)
重工业汽车行业:中国吉利集团(东方大道,台州学院对面)、中国彪马集团(东方大道上有路标显示的)、中国豪情汽车(吉利集团)等等

伟星集团、台州立发、春和公司、德仁集团(东方大道上)等分别在美国、中东、香港、印尼等地设立分公司或办事处。

两水工业区、大田工业区,太多了我也数不过来。
有吉利集团、彪马、临亚集团、德仁、华海药业(临海汛桥开发区)、伟星(东方大道上有,两水有,还有商业街那边有)

I. 浙江省台州市椒江区有哪几个较大的工业园区,各在什么地方

晕了,在台州名称叫工业园区的,比名称叫厕所的还多。
大的有几个,
玉环有个大麦屿,就有苏泊尔和中捷
玉环有个汽摩工业区,园区及附近都是汽配。
用玉环外贸局长的话来说,那个园区除了车壳、发动机、整车生产许可证没有,其他汽车上能有的,那边都有
再者是玉环楚门清港这一带,这边没有固定名称,但阀门、水暖、家具工厂的集中地
温岭有个横山头工业区,温岭的钱江摩托、爱仕达都在这边
还有个城西工业区,刚成型,有利欧股份、鑫磊股份
泽国丹涯工业区,全国空压机生产基地
路桥比较分散,在横峰、新桥、金清
椒江下陈镇,是缝纫机基地
还有就是大环线沿路,有星星集团、宝石
还有外沙路的医药企业,有海正 海翔 九州
黄岩有黄岩开发区,那边企业还集中
临海有城东开发区,有永强、临亚、伟星、华海
现在新弄了个川南工业区,是集中医药工厂
三门有个濒海工业区,是台州其他县市企业的新厂房
天台有个城南工业区,有银轮股份等
仙居好像没什么大的工业区,就一个仙居制药比较有名
其他企业都零散了

阅读全文

与临海哪里有工业地带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奔驰s350仪表怎么拆视频 浏览:412
宝鸡宝马租赁有哪些 浏览:949
奔驰s499l辅助蓄电池在哪里 浏览:177
汽车乳胶原料有哪些 浏览:352
奥迪q7后门锁坏了怎么开 浏览:708
奔驰c右后门多少钱 浏览:320
工业编程软件是如何开发的 浏览:581
奥迪a6的电瓶多少安 浏览:877
徐汇区汽车年检在哪里 浏览:29
东圃有哪些工业园 浏览:966
宝马d5s属于哪个系 浏览:670
工业甲醇流量计多少钱 浏览:870
奔驰gle320运动版多少钱 浏览:604
汽车改发电机需要什么部件 浏览:662
工业化设计有什么要点 浏览:605
奔驰八缸车有哪些 浏览:963
奔驰有哪些牌标 浏览:394
老款奥迪q5实测马力多少 浏览:398
华晨中华汽车与哪个国家合资 浏览:910
宝马x套装有哪些 浏览: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