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化工业发展的节点有哪些

化工业发展的节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3-14 06:10:51

㈠ 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是什么

工业化发展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以轻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像英国等欧洲发达国家的工业化过程是从纺织、粮食加工等轻工业起步的。

第二阶段是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化工、冶金、金属制品、电力等重化工业都有了很大发展,但发展最快的是化工、冶金等原材料工业。

第三阶段是工业高加工度化的发展阶段。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这时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

把握工业经济的发展方向

步入新发展阶段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我国工业发展由大到强、工业体系由全到优转变将是大势所趋。

具体而言,工业结构高端化发展势在必行,工业发展模式数字化转型将广泛拓展,工业发展形态绿色化升级将不断加速,共工业行业之间以及工业和服务业融合化互动将更加显着,工业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稳定将受到更加广泛的重视。

㈡ 中国近代以来工业化历程

1、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时期

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外资企业的刺激和洋务派创办工业的影响下,中国出现了第一批由私人投资的近代工业。着名企业有:上海发昌机器厂、广东继昌隆缫丝厂、天津贻来牟机器磨坊等。

2、近代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时期

从甲午战争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第一个高潮。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客观条件。

3、近代民族工业的进一步发展时期

1912年~1922年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一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4、近代民族工业的显着发展时期

1927年~1936年,南京国民政府同前期,近代民族工业又出现了一个短暂发展时期,中国人民的反帝爱国运动一浪高过一浪,广大群众抵制洋货,提倡国货的行动。

5、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时期

20世纪30年代后期至40年代末,近代民族工业陷入困境,日益萎缩。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空前野蛮的洗劫和破坏使沦陷区民族工业受到毁灭性打击;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极大地破坏了经济发展;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使民族工业遭到致命的打击。

(2)化工业发展的节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清朝晚期中国民族工业步履维艰、发展缓慢的社会原因:

1、资本主义列强依仗在中国攫取的特权和利用他们的雄厚强大的资金、技术优势,压制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2、腐败政府征收高额厘金、各级政府敲诈勒索等因素,又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使民族工业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3、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和资产阶级领导的社会变革的挫折,使中国的民族工业难以获得真正的独立发展。

㈢ 钱纳里的工业化六个阶段理论,除了经济不发达阶段,还包括哪些阶段

工业化初期阶段,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化后期阶段,后工业化社会,现代化社会

㈣ 工业化的两种基本途径是什么各有什么特点

工业化的两种基本途径传统工业化和新型工业化,具体如下:

一、传统的工业化

传统的工业化是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工业生产活动向原有的生产方式和狭小的地方市场提出挑战,特点有:

1、消极方面

伴随大规模工业化而产生的日益严重的大气、海洋和陆地水体等环境污染,大量土地被占用,水土流失和沙漠化加剧等,对社会、自然、生态造成巨大破坏,甚至危及人类自身生存,迫使各国对工业化的发展进行某种限制和改造。

2、积极方面

促进了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转变,农业劳动力大量转向工业,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转移,城镇人口超过农村人口,社会生产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新型工业化

所谓新型工业化,就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就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工业化道路,特点如下:

1、以信息化带动的、能够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工业化。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动力,注重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以质优价廉的商品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

2、能够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工业化。要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降低资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从而大大增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经济后劲。

3、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

㈤ 什么叫工业化工业化一般经过哪几个阶段

工业化指社会经济的发展由以传统农业经济为主过渡到以现代工业经济为主的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发展过程。

工业化一般经历三阶段:
第一阶段是消费品工业居主导的阶段;
第二阶段是资本品工业加速发展并逐步赶上消费品工业的阶段;
第三阶段是资本品工业居主导的阶段。

㈥ 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工业化建设主要分哪几个阶段进行,有哪些特点

第一阶段,1953—1957年:以优先发展重工业为核心的“一五计划”这一阶段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其背景为1952底,我国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可供借鉴;其方针为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具体实施为制定“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同时逐步完成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五计划”的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并且合理调整工业布局。这一阶段我国工业的转变从国情出发,合理规定国民经济的速度和比例,正确选择主攻方向,集中力量保证重点,并且注意改善人民生活。
第二阶段,1958—1978年:社会主义工业化受挫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提出把我国从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但是八大的方针没有得到贯彻执行。1958年,颁布社会主义总路线,开展大跃进,使工业建设受挫。大跃进在经济上,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使经济结构更加畸形。政治上,左倾思想更严重。高指标、瞎指挥、虚报风、浮夸风、“共产风”盛行生态上,生态被严重破坏,影响了后来的粮食生产。其后,文革对工业建设又造成严重破坏。文革时期,工业企业管理制度被破坏,经济效益下降。不少企业管理混乱,劳动纪律松弛,一些地区和企业分成各自的派系,互相争斗,导致生产长时间上不去。不少重点工程建设受影响。不少工厂在政治运动中,设备损坏。
第三阶段,1978至今:社会主义工业化新时期中国工业持续稳定发展,工业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很大变化,个体与私营工业、乡镇企业、外资企业的崛起,国有工业比重下降,开创了多元化工业经济格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深入,传统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活力降低,老工业基地产业转型过程中涉及到大量工业用地重新利用。现阶段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了农民生活水平,有利于农村现代化建设;开展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使国有资产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对外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成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

㈦ 经济转型工业化发展的六大阶段

  1. 工业化的起初阶段。即工业化首先是从以轻工业为主导开始的。

  2. 重工业化阶段。工业由以轻工业为重心的发展向以重工业为重心的发展推进,产业以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即所谓“重工业化”
    或“重化工业化”。

  3. 高加工度化阶段。即重工业化过程中由以原材料为重心的结构转向以加工、组装工业为重心的结构。这个阶段,实际上开始了产业结构的技术密集型产业比重提高的阶段。

  4. 技术高度密集化阶段。在这个阶段,各工业部门越来越多地采用高级技术,导致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尖端工业的兴起。

  5. 高新技术化阶段。大力发展航空航天工业、大规模集成电路、新型电子计算机、新材料、新能源等高新技术的新兴部门,以及生物工程、激光技术、光导通信等新技术群,资本密集部门的领先地位逐渐为高新技术部门所取代,使美国的工业结构日益走向高级化。

  6. 最后可能是不断创新阶段。提高工业产品竞争力,不断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通过实施名牌推进战略、技术转移战略,工业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产品比重逐步提高,推动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核心竞争力的增强。

阅读全文

与化工业发展的节点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牛山外经工业园属于哪个部门 浏览:347
奔驰s350仪表怎么拆视频 浏览:412
宝鸡宝马租赁有哪些 浏览:949
奔驰s499l辅助蓄电池在哪里 浏览:177
汽车乳胶原料有哪些 浏览:352
奥迪q7后门锁坏了怎么开 浏览:708
奔驰c右后门多少钱 浏览:320
工业编程软件是如何开发的 浏览:581
奥迪a6的电瓶多少安 浏览:877
徐汇区汽车年检在哪里 浏览:29
东圃有哪些工业园 浏览:966
宝马d5s属于哪个系 浏览:670
工业甲醇流量计多少钱 浏览:870
奔驰gle320运动版多少钱 浏览:604
汽车改发电机需要什么部件 浏览:662
工业化设计有什么要点 浏览:605
奔驰八缸车有哪些 浏览:963
奔驰有哪些牌标 浏览:394
老款奥迪q5实测马力多少 浏览:398
华晨中华汽车与哪个国家合资 浏览: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