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我国三个钢铁基地
我国三个钢铁基地是:鞍山钢铁工业基地 、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包头钢铁工业基地。
简介:
1、鞍山钢铁工业基地
鞍山是中国最大的钢铁工业基地,素有"钢都"之称。鞍山钢铁公司占地21平方公里,职工20万人。拥有大型矿山5座,高炉10座,炼钢厂3座,轧钢厂13座,不仅形成了年产铁矿石3000万吨、生铁700万吨、钢700万吨、钢材44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而且已经能冶炼819个钢种,轧制637个钢材品种,总规格达2万多个,是我国钢铁工业举足轻重的联合企业。
2、武汉钢铁工业基地
武汉钢铁工业基地是我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之一。历史发展早,前身是汉阳钢铁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是我国的重点建设项目。位于湖北武汉市青山区长江沿岸。铁矿原料来自大冶、黄石等鄂东矿区。焦煤由河南省平顶山和鹤壁煤矿供应。锰取于湖南湘潭。水陆运输条件好,接近消费区。其设备能力,铁矿年开采770万吨,年产铁400万吨、钢400万吨和钢材418万吨。已形成采矿、炼铁、炼钢、轧钢的完整工业体系。职工达12万人。目前拥有全国最先进的1.米轧机。是全国轧钢能力最大的钢铁基地。轧钢产量居全国第一。主要产品有中型材、薄板、中厚板、大型材和带钢等。其中年产板材200万吨,占全国板材的20%以上,是我国最大的钢板生产基地。现在主要是铁矿资源不足,内部生产结构不够平衡,轧钢大于炼钢,炼钢大于炼铁,炼铁大于采矿。近年发现的巴东、长阳、建始一带鄂西矿区,可作为后备铁矿基地。
3、包头钢铁工业基地
包头钢铁工业基地是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全国大型钢铁工业基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新区昆都伦河两岸。它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建成投产。以附近白云鄂博铁矿为原料基地;还有石拐沟煤矿;同时邻近宁夏石咀山、石炭井焦煤产地和山西大同等煤炭基地。水源充足;铁路运输方便,有京包、包兰铁路连接华北和西北各地。年设计能力,开采铁矿800万吨,产生铁313万吨,钢316.5万吨,钢材270万吨,是一个包括采矿、选矿、烧结、炼铁、炼钢、轧钢和焦化组成的现代化大型钢铁工业基地。生产大型钢材和重轨等产品。另白云鄂博铁矿还是一含稀土(13%)、钒(0.2%)、莹石(16.5%)和铌等多种元素的铁矿。其稀土储量居世界各国之首,有“稀土之乡”之称。目前稀土工业已经崛起,它也是我国稀土工业基地。
B. 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在建国初期具有怎样的重要意义
第一,包头工业基地的建设带动了内蒙古自治区其他工业门类的发展,为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包钢的建成,奠定了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业发展的基础
形成了钢铁、有色金属、黄金、稀土四大产业。而且,包钢的建设还培养了一批冶金地质勘探、勘察设计、建筑安装、科研教育队伍,为内蒙古自治区冶金工业的发展奠定了人才基础
第二,包头的工业建设不仅改善了中国钢铁工业的布局,而且还奠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东林西铁”的工业布局。通过“一五”时期的建设,包钢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采矿、选矿、烧结、炼焦、炼铁、炼钢、轧钢、耐火材料、机修等系统的钢铁联合企业,各厂矿主要生产部门都采用当时冶金的先进技术装备和新技术。包钢建成后,不仅与鞍钢、武钢形成国内钢铁基地三足鼎立之势,而且还成为全国唯一的大型钢材生产厂家,这也改变了中国原有钢铁生产集中于东部地区的格局,包钢成为西部地区唯一的大型钢铁企业。“一五”时期,除了建设包头工业基地外,为了开发大兴安岭丰富的原始森林资源,中央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开始建设以牙克石市为中心的森林工业基地,除了为包头、呼和浩特等地提供建筑材料外,还向全国提供各种林业产品。至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形成了以中西部包头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和以东部大兴安岭牙克石为中心的森林工业基地。
第三,促进了内蒙古自治区以及西北地区交通事业的发展。为了建设包钢,国家除了建设包白(包头到白云鄂博)、包石(包头到石拐)两条矿区铁路之外,还分别于1953年和1955年开工建设了集二铁路(集宁到二连浩特)和包兰铁路(包头到兰州)两条干线铁路。前者1955年建成通车,是北京连接乌兰巴托和莫斯科的国际联运干线,不仅成为连接中苏的第二条铁路大动脉,而且缩短了苏联到内蒙古自治区的运距,为包钢运输了大批建设所需的进口设备。后者1958年通车,成为西北地区的一条铁路大动脉。除了铁路建设外,内蒙古自治区还整修了京包(北京到包头)、包银(包头到银川)公路,建设包白固(包头到白云鄂博、固阳)公路,开通了包头至三盛公段的黄河水运。经过“一五”时期的建设,包头已成为西部地区的交通枢纽。
第四,包头的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城市化得以迅速发展
C. 简诉我国四大工业基地
中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一、辽中南工业基地
一、辽中南工业基地(含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大连等一系列工业城市),该地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 1.工业中心:沈阳和大连为中心,包括鞍山、本溪、抚顺、辽阳等工业城市。 2.地位:是我国重要的古老工业基地之一。 3.发展方向:今后仍应发挥其作为重工业基地的优势,要更新设备,提高产品质量,适当限制某些耗能大,当地又缺乏原料资源工业的发展。
二、京津唐工业基地
二、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顶点的三角地带,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钢铁、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工业,它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京津唐工业基地地图
[1]1.工业中心:北京、天津、唐山。 2.地位:轻重工业都较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发展方向:今后重点可放在钢铁、石油化工、海洋化工、电子、高档轻纺和精细化工方面。
三、沪宁杭工业基地
三、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还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熹兴、宁波等城市,也称长江三角洲),它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含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业城市),该地以服装、电子、玩具、食品等轻工业为主。 1.工业中心:广州、深圳、珠海为中心,包括珠江三角洲经济开放区各城镇。 2.地位: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工业基地。 3.发展方向:发展以出口为主的多种加工工业和制造业等。
D.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的特点和优势【表格】
四大工业基地:
1、珠三角
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位于广东省中南部,具有平原广阔、气候温和、河流纵横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是我国人口、城镇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之一,也是我国对外开放的前缘地带。本区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同香港、澳门毗邻,靠近东南亚,同时是着名的侨乡有利于吸引海外华人投资。地理位置相当优越。
2、长三角
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3、京津唐
地理区位优越。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带的北部,我国北方地区海上门户,与日本、朝鲜和韩国等联系便捷,拥有“亚欧大陆桥”东端的天津港、大连港,是我国华北、东北的经济核心区,腹地范围广大,几乎包括半个中国。 交通便利,紧靠山西能源基地,并由输油管道连接东北、华北的油田。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探明储量占全国40%的铁矿石和石油资源,以及大面积的沿海滩涂,自然条件优越。
农业生产稳固发达,基础工业实力强大,工业体系门类齐全,特别是石油工业、煤化工业、冶金工业、海洋化工、机械电子工业等都很发达,是我国北方最大工业密集区。全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
文化科技发达,人力资源素质较高,研究开发潜力巨大。全国1/4的高等院校、1/4的研究与开发机构及情报文件机构、17%的国有企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都集中在本区,尤其是京津地区是全国知识最密集的区域,能够提供经济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级人才。
本区经济发展所遇到的最大问题是水资源和能源紧缺,此外,国有大中型企业活力不足,产业结构转换艰难也是区域经济开发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今后要加强农业建设,发展节水型生态农业;发挥交通发达、科技人才集中和钢铁石油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汽车、电子和高新技术产业,提高钢铁、石油化工、重型机械等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和开发创新能力,加快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产业方向发展;同时要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信息、金融、商贸、旅游等第三产业。
4、辽中南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面积118501公里,人口约3500万。
每一个工业基地都是以几个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沈阳——机械工业,鞍山——钢铁工业,抚顺——石化、装备制造工业,本溪——钢铁工业,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着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煤、铁、石油资源、便利的交通和良好的工业基础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抚顺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抚顺石油加工工业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
辽中南工业基地重工业较全面,但结构老化,管理落后,大企业一般历史长,负担重,不适合市场经济的发展。该地区资源丰富,但天气因素是巨大的制约因素。 存在的问题是能源与水资源的不足。
其区位优势有铁矿,有煤矿,有辽河油;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解决办法:优化产业机构,引进先进技术,运用南水北调工程,发展节水型农业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E. 中国能源最丰富的工业区是哪一个,辽中南还是京津唐
1: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濒临渤海、黄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气候温和,地形平坦;土壤肥沃;以辽河为水源。
(3)社会经济因素:煤铁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农业资源支持;国家政策支持;国防安全,土地租金低廉等。
不足:许多矿产资源濒临枯竭,资源相对不足;水资源不足;科技发展水平不高;产业结构相对单一;市场经济不发达,计划经济影响大;区内环境污染大。
调整措施: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大力发展科技,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加大改革开放的力度,积极引进外资;治理环境污染。
2:京津唐工业基地(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温带季风区,濒临渤海,区内有全国的政治中心和重要的经济中心,地理位置重要。
(2)自然因素:温带季风区,气候温和,地形平坦。
(3)社会经济因素:资源丰富(华北油田、开滦煤田、长芦盐场、棉花等);交通便利(海运、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管道类型齐全);科技发达;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能源充足(靠近山西能源基地)。
不足:水源不足;污染严重发展方向:资源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3 沪宁杭工业基地(我国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结构最完整、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最高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长江、东海,地理位置优越。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降水丰富,雨热同期;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历史悠久;工业基础雄厚;科技力量强;水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素质高;市场广阔;经济腹地宽广;工业联系好;政策扶持;浦东开发提供新的发展机遇;丰富的农副产品等。
不足:能源、资源缺乏;人多地少,土地紧张;污染严重。
发展:高、精、尖方向发展;结构轻型化。
4: 珠江三角洲轻工业基地(轻工业为主)
区位分析:
(1)地理位置:位于亚热带地区,濒临南海,靠近港澳地区。
(2)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三角洲地形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3)社会经济因素:海陆交通便利;劳动力丰富;靠近港澳地区便于引进外资和技术管理;地处侨乡,借助华侨和华人引进外资和技术;市场经济发达。
不足:能源、资源不足
【自归纳 求采纳】
F. 俄罗斯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乌拉尔工业区 俄罗斯的重要工业区之一。位于乌拉尔山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和战后,随着俄罗斯工业建设的向东发展而形成。以钢铁工业和机械工业为主。
俄罗斯重要工业区。位于俄罗斯欧洲部分和亚洲部分的连接处。论工业实力,仅次于以莫斯科为中心的中央工业区。是俄罗斯联邦最大的重工业区。乌拉尔工业区资源条件是基础,有利的地理位置、交通运输、人口和劳动力等都是重要的发展条件。加之20年代末以来,为促进该区经济迅速发展、苏联从投资、能源供应、交通网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等方面给予重点保证,使得乌拉尔成为现今工业发达的地区。乌拉尔工业是属于采矿、冶金、机械、化工为主导的资源型重型工业结构,加上能源、建材、森工等,重工业约占乌拉尔地区工业产值的80%,其中仅冶金、机械两部门约占全区工业总产值一半。乌拉尔区拥有发达的交通网。运输以铁路为主。纬向铁路承担对外运输,经向铁路承担区内运输。叶卡捷琳娜是乌拉尔最大城市,位于南乌拉尔山东坡的马格尼托哥尔斯克是俄罗斯最大的“钢城”。http://..com/question/113191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