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上海有哪些工业园区
上海的工业园区有上海徐泾工业园区,上海堡镇工业园区,上海练塘工业园区,上海商榻工业园区上海张松仓储工业区,上海茸北工业区,上海徐行工业园区等。
1、上海徐泾工业园区。于2001年5月经青浦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青浦工业园区配套区,规划开发总面积733公顷。
2、上海堡镇工业园区。位于上海市“一城九镇”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崇明县堡镇,规划面积6.87平方公里,交通便捷,区位优势得天独厚。
3、上海练塘工业园区。位于苏浙沪交界的上海市青浦区,这里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人之一陈云同志的家乡,又是闻名遐尔的古镇。
4、上海商榻工业园区。于2001年5月经青浦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规划开发总面积206公顷。
5、上海张松仓储工业区。隶属上海张慕实业公司,占地面积150亩,位于上海西郊的松江九亭与闵行七宝镇的交界处,拓宽后的松沪公路在其旁经过。
‘贰’ 闵行有哪些工业园
闵行工业园有好几个,不知道你说的哪个哦
目前,我区工业园区的分布特点是“3+2+4”,即3个国家级园区,2个市级园区,4个区级园区。截止2004年底,9个工业园区规划面积达5800公顷,其中实际征地面积2831公顷,已开发面积 2619公顷,累计引进内外投资800亿人民币,实现工业生产总值745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56.8%。
1、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包括漕河泾出口加工区)
产业定位:微电子、信息通讯、封装软件、新材料等四大产业。
发展趋势:以发展微电子产业群为主。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内的英顺达、英业达、英源达以及英华达科技这四家高科技企业产能规模庞大,有极强的辐射力。成为上海一座举足轻重的微电子产业基地。2004年产出140亿元。
2、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
产业定位:开发区占地350公顷,在发展中已形成三大主导产业:以轨道交通、电站设备为代表的机电产业;以血制品、常用药物为代表的医药、医疗产业;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轻工产业。
产业特点:开发区项目引进的特点体现为“四高”:企业层次高——世界着名跨国公司有40余家;投资金额高——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52个;技术含量高——有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29家,在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的企业40家;出口比例高——产品出口型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50%,出口金额占销售收入70%的企业有近30家,2004年产值为274亿元。
3、、紫竹科学园区
产业定位:紫竹科学园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研发与生产、软件开发、光通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技术等产业。
发展趋势:第一,以集成电路产业群为主。打造研发与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巨大的集成电路产业群。第二,发展软件产业群。已有微创软件、和勤软件等企业,正积极引进微软亚洲工程院等重量级项目。第三,发展纳米产业群。第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有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基因科技等企业落户。
4、莘庄工业区
产业定位:工业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微电子通讯、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三大支柱行业。随着工业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莘庄工业区重点发展光显示、微电子和航天研发装备三大主产业。
发展趋势:第一,重点发展光电子产业群为主。第二,发展微电子通讯产业群。第三,发展机械(交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第四,发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群。 第五,推进航天研发装备产业链。
5、闵北工业区
功能定位:闵北工业区作为闵行区工业集聚基地。
产业定位:电子、机械、医药生物、现代物流。
发展趋势:以电子、机械制造、医药生物、现代物流为主,逐步形成通用设备、专用设备的产业集聚。
6、闵东工业区
功能定位:作为国家级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的配套区与辐射区。
产业定位:高科技软件、先进制造业和IT产业。
发展趋势:以信息安全技术为支柱产品的维豪科技已率先落户园区,相关关联企业也将相继落户园区;国家863软件孵化器基地落户园区后,目前已有6家软件研发企业落户园区,软件孵化器基地已初见雏形;必翔科技、斯图尔特、爱登堡等高新技术企业先后落户,高新技术生产制造业呈快速发展态势;纺织、成衣制造业呈现规模生产的发展态势,显示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7、向阳工业区
功能定位:成为紫竹科学园区研发项目的产业点和国际保税物流中心。
产业定位:微电子、现代通信设备业、先进制造业、保税物流中心。
发展趋势:以现有的 微电子、航天行业、食品加工为基础,逐步接受紫竹园区辐射、成为其配套区以及大力发展保税物流产业。 4
‘叁’ 上海市闵行区内有航天城吗
所谓的航天城现在正在建造中且距设计规划中的航天城还有段距离,不过这是上海市的重点工程,具体规划就像楼上那位同学所言,它集运载火箭、应用卫星、载人飞船等航天器的研制于一体,将原先分散在上海各区的 20多个航天科研单位汇集于一地,规划设置航天局本部区、动力区、电子区、协作区等功能区域。通过产业、专业、组织、资源等的整合,将提升航天产品的总体研发能力,组建五个专业研究所。新区建设工程将分两期建设,计划 2010年完成搬迁并试运行从而形成航天城,
搬迁的主要单位有老闵行的905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
上海航天局等主要科研单位。
它的具体位置是在闵行区莘庄工业区内,就是银都路沪闵路那里,乘地铁一号线至莘庄站再换乘五号线走两站至银都路站即到,距奉贤区还是有段距离的,不过交通还可以,从奉贤乘只要到莘庄的车子(很多的象莘奉线,莘枫线等均可),大约需要一个半小时,自己有车更方便,A4很快就过来了,最多30分钟。
不知道明不明确?
‘肆’ 上海闵行区有什么好厂
上海闵行区有9家绿色工厂是好厂。入选第四批绿色制造示范名单的9家闵行区绿色工厂分别为青岛啤酒上海闵行有限公司,上海西门子高压开关有限公司,上海紫江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三菱电机上海机电电梯有限公司,上海信谊天平药业有限公司,上海中天铝线有限公司,上海吉田拉链有限公司,上海申美饮料食品有限公司,上海贺利氏工业技术材料有限公司。其中,青岛啤酒上海闵行有限公司被评为五星绿色工厂,其余均为四星绿色工厂。
‘伍’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简介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简称闵行开发区)创建于1983年,是上海市成立最早的两个国家级开发区之一。1986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如今闵行园区总面积3.5平方公里,是国家级开发区中占地面积最小的工业开发区。
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闵行新工业区),地处上海市西南部,闵行区南部,占地3.5平方公里,为中国14个经济开发区之一。
1982年9月,上海市政府决定在闵行地区开发建立一个出口工业品生产基地,定名闵行新工业区。其功能为:引进外资,发展工业生产,扩大产品出口。并实行“边开发边建设,边生产,边出口”的方针。规划用地2.13平方公里,东起沙港,西至昆阳路,北沿剑川路,南至江川路,东西1.06公里,南北2公里。安排工业企业用地占50.5%,仓库用地5.5%,服务设施用地6.0%,管理中心用地5.7%,绿化用地24.2%,道路用地5.1%,其他3.1%。
1983年4月,成立闵行开发区征地动迁办公室开始征地动迁工作,规划征地3592.45亩,动迁居民546户。同年6月,市政府将原准备组建的闵行、虹桥两个开发机构统一合并为上海市闵行虹桥开发公司,用企业化经营方式着手闵行、虹桥两个开发区的建设。7月,开发区的文井路等三条干道破土动工,以市政基础设施为主体的“七通一平”工程大规模推开(七通指供水、供电、供煤气、通讯、雨水排放、污水排放和道路,一平是指平整土地)。同月,公司首次邀请200多名海外客商参观开发区,对外展开宣传介绍,进行招商引资活动。
1984年5月,第一家进区企业沪港合资上海环球玩具有限公司成立。此后,开发区进入滚动开发引资阶段。
1985年2月经市政府、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批准,成立合资企业上海闵行联合发展有限公司(简称闵联公司)。总投资1.7亿元,注册资本1亿元。由上海市闵行虹桥开发公司出资65%,港澳中银集团5家成员行(中国银行香港分行、金城银行香港分行、新华银行香港分行、浙江兴业银行香港分行、广东省银行香港分行)出资25%,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出资10%。闵联公司采取利用外资进行开发,实行企业管理模式,统一负责开发区的开发、建设和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业务范围包括:开发和提供工业用地、经营房产,参加项目投资,承包建筑、安装、装修等工程,提供物资供应、仓储运输、项目咨询代理,代办进出口、保税仓库、生活服务、园艺绿化等多种服务。
1986年8月,闵行新工业区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开发区,更名为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享受国家和上海市规定的优惠政策。
1987年,开发区实行“一个窗口、一个图章、一个机构”对外,为外商提供“一站式”服务。1988年1月,上海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中心正式挂牌。
1991年8月,市政府报经国务院特区办公室、国家计委及海关总署同意开发区用地面积扩大至3.5平方公里。第二期规划用地,分别向南、向西两翼伸展。南块由江川路扩展至黄浦江边,西块东起昆阳路,西至碧溪路,北沿大中华厂,南到上海重型机器厂。
经过10余年开发建设,至1995年,开发区已经累计引进项目130个,全部为外商投资企业。开发区已基本建成为一个现代化外向型工业园区。
‘陆’ 上海市闵行区有工业园吗分别在哪个路边以及详细地址.
闵行工业园有好几个,不知道你说的哪个哦1、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包括漕河泾出口加工区)产业定位:微电子、信息通讯、封装软件、新材料等四大产业。发展趋势:以发展微电子产业群为主。漕河泾开发区浦江高科技园区、出口加工区内的英顺达、英业达、英源达以及英华达科技这四家高科技企业产能规模庞大,有极强的辐射力。成为上海一座举足轻重的微电子产业基地。2004年产出140亿元。地址:上海市浦星路789号2、闵行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定位:开发区占地350公顷,在发展中已形成三大主导产业:以轨道交通、电站设备为代表的机电产业;以血制品、常用药物为代表的医药、医疗产业;以食品、饮料为代表的轻工产业。产业特点:开发区项目引进的特点体现为“四高”:企业层次高——世界着名跨国公司有40余家;投资金额高——投资总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项目有52个;技术含量高——有外商投资先进技术企业29家,在国内市场同类产品中市场占有率位居前列的企业40家;出口比例高——产品出口型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50%,出口金额占销售收入70%的企业有近30家,2004年产值为274亿元。地址:闵行区文井路228号
3紫竹科学园区产业定位:紫竹科学园区重点发展集成电路研发与生产、软件开发、光通讯、新材料及生物医药技术等产业。发展趋势:第一,以集成电路产业群为主。打造研发与设计→制造、测试→封装的完整产业链,形成巨大的集成电路产业群。第二,发展软件产业群。已有微创软件、和勤软件等企业,正积极引进微软亚洲工程院等重量级项目。第三,发展纳米产业群。第四,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已有国家动物医学研究中心、基因科技等企业落户。地址:东川路555号4、莘庄工业区产业定位:工业区经过十年的发展,已基本形成微电子通讯、机械及汽车零部件、新材料及精细化工等三大支柱行业。随着工业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不断深入,莘庄工业区重点发展光显示、微电子和航天研发装备三大主产业。发展趋势:第一,重点发展光电子产业群为主。第二,发展微电子通讯产业群。第三,发展机械(交通)及汽车零部件产业群。第四,发展新材料及精细化工产业群。 第五,推进航天研发装备产业链。地址:上海市金都路3679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