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盐城市射阳县有多少乡镇
一、截止2011年底,射阳县辖13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
(1)射阳县哪个镇工业多扩展阅读:
一、射阳县是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国家级园林县城;“射阳大米”为中国地理标志产品,驰誉上海、苏南等地。
二、射阳县境大部分为明代以后逐步成陆。明清时,境内多为煎盐地,隶属于两淮盐运使淮安分司,清干隆元年(1736年)改隶泰州分司。
三、清雍正九年(1731年)以前,今射阳河北,苏北灌溉总渠以南地区,属山阳县;今射阳河以南,西潮河以北地区属盐城县。
四、雍正九年(1731年),阜宁建县后,潮通港以北地区,归阜宁县所辖;潮通港以南地区,归盐城县所辖,但均属淮安府统管。
五、截止2011年底,射阳县辖合德镇、临海镇、千秋镇、四明镇、海河镇、海通镇、兴桥镇、新坍镇、长荡镇、盘湾镇、特庸镇、洋马镇、黄沙港镇等13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共150个村民委员会、91个居民委员会,下设1557个村(居)民小组。
‘贰’ 射阳有哪些镇
截止2008年4月底,全县设镇17个,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境内有3个省属农场、1个工业区、1个盐场: 射阳县辖17个镇: 合德镇、临海镇、千秋镇、通洋镇、四明镇、阜余镇、海河镇、陈洋镇、海通镇、兴桥镇、新坍镇、长荡镇、盘湾镇、特庸镇、洋马镇、黄沙港镇、耦耕镇; 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 国营淮海农场、国营临海农场、国营新洋农场; 射阳县临港工业区; 国营射阳盐场。 最近行政区划变更: 2007年8月2日,划盐东镇给盐城市亭湖区管辖;2008年4月3日,划黄尖镇给盐城市亭湖区管辖。
‘叁’ 盐城市射阳县有几个镇
盐城市射阳县有13个乡镇。 射阳县辖合德、临海、千秋、四明、海河、海通、兴桥、新坍、长荡、盘湾、特庸、洋马、黄沙港13 个镇和1个经济开发区射阳经济开发区、盐城市纺织染整服装工业区,分设150 个村民委员会、90 个居民委员会。
射阳全县总面积2795平方公里(包括省属农、盐场用地402平方公里,不包括海域,其中陆地面积2111.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56%;水域面积683.1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23.44%。行政区域面积2776平方公里,列江苏省第二位。
射阳县位于江苏盐阜平原东部,地理坐标是:北纬33°46′,东经120°15′;东临黄海、西接建湖、阜宁县、南邻亭湖区、大丰区,北部偏东隔苏北灌溉总渠、偏西隔射阳河与滨海县相望。陆地面积2111.9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5.56%,海岸线长103公里。
区划详情:截止2011年底,射阳县辖13个镇、1个经济开发区(江苏省射阳经济开发区),共150个村民委员会、91个居民委员会,下设1557个村(居)民小组。
‘肆’ 射阳湖镇的经济发展
2011年,全镇实现工业开票销售13.95亿元,比2008年增长149%。安益钢瓶公司开票销售突破2亿元,翔鹰厨具公司和美霖铜业公司开票销售突破亿元,旭阳春灯饰、华贵食品等重点企业在外贸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保持了平稳发展,蓄势待发。新增规模企业4家,新增纳税过500万元企业2家、过100万元企业4家。开放型经济活跃度不断增强。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000万美元,新增自营出口企业5家。2011年,全镇实现外贸出口交货值2500万美元,比2008年增长25.9%。建筑业加快发展。2011年,完成县外双包面积10万㎡,超额完成县下达任务。引进二级建造师9名,启动万达公司三级资质升级工作,天平中学教学楼创成了市级优质工程。建筑业在全县考核位次明显前移。土地经营贡献额越来越大。天平养路站地块高价拍卖,射阳农贸市场单宗地块拍售1016万元,实现历史性突破。新兴产业支撑度逐步显现。引进大型连锁超市“宏信龙”入驻,兴办润翔农村小额贷款公司,购物和金融环境得到了进一步改善。改制、新办物流运输企业4家、劳务公司2家,物流、物回、旅游、广告、劳务业等现代服务业得到进一步发展,2011年实现增加值4.75亿元,现代服务业对财政的贡献份额进一步加大。生态旅游美誉度继续提升。不断加大投入,荷园新建了农趣岛、水上乐园、二妹子大舞台、农家菜园等景点,接待场所建设逐步完善,与上海、南京、扬州等地的旅行社结成了紧密的合作关系。荷园旅游风景区和湿地公园发展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创成了国家AA级风景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江苏省湿地公园、江苏省四星级乡村旅游示范区、扬州市首批乡村旅游示范区,荷园的美誉度得到进一步提升。积极创建AA级古镇游景点,已通过市级初验,古邗沟射阳湖段被列为大运河申遗项目区。红色游和温泉休闲业正在挖掘和打造中。
四年来,农村生产水平和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显着提高,农村文明程度得到较大提升。全镇农业总产值由2008年的8.1亿元增长到2011年的11.7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08年的7319元增长到2011年的11167元,年均增长15%。
1、以江苏安益集团为龙头的机械制造业。射阳湖镇共有加工制造企业10多家,从业人员2000多人,年实现销售收入3.6亿元,其以安益集团规模最大。集团是国家建设部定点生产液化石油气钢瓶的国家中型企业,有现代化的全控生产线3条和出口钢瓶生产线1条。主要品种有YSP-2、5、10、15、50型。国内设有26个办事处,年产销量400多万只,占踞1/3的国内市场,产品远销中东和非洲市场,在同行业中名列“亚洲第一、世界第二”。年耗用纸箱50多万只、粉末300多吨、瓶嘴400多万只、护罩底座400多万套。
2、以江苏得宝公司、扬州华贵公司为龙头的食品加工业。射阳湖镇共有加工企业15家,其中中日合资企业4家、中韩合资企业2家,从业人员3000多人。主要产品有水煮藕、盐渍藕、保鲜藕、保鲜茨菇、速溶藕粉、藕汁饮料、荷叶茶等八大系列100多个品种,年产量3万多吨,年实现销售收入近3亿元。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年耗用纸箱150万只、真空包装袋2000多万只。
3、以中阳公司、兴润公司、奇丽公司为龙头的玻璃水晶工艺品加工业。射阳湖镇共有加工企业120多家,从业人员6000多人,主要生产水晶玻璃及圣诞工艺品,品种齐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过亿元。年耗用纸箱40万只。镇内有与之配套的液化气、氧气供应站各1家和多家原材料供应点。
4、以九力公司为龙头的绳缆制造业。射阳湖镇共有绳网带加工企业5家,从业人员400多人,年实现销售收入3000多万元。
‘伍’ 临海镇的基本概况
临海镇隶属于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是江苏省重点中心镇,古称八大家,是清朝末位状元张謇在黄海滩上开发创办的华成公司所在地。位于苏中北部,东濒黄海,北与滨海县、省农垦淮海农场接壤,南与临海农场相邻,水陆交通十分便捷。总面积183平方公里,7.6万人口,下辖20个村(居)委会。镇域位于苏北灌溉总渠与射阳河之间,境内有双洋闸、奤套闸、六垛闸三座出海河闸,战备河、八丈河等水网纵横交错。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临海镇地处亚热带与暖温带的过渡区域,属海洋季风性气候,年均气温13.9℃,年均降水量1023.8毫米,年均无霜期224天,镇域内海岸线长17公里,有滩涂9万余亩。 工业经济初具规模。全镇拥有各类企业100多家,已形成机械、纺织、食品等一批支柱产业,已创办了两大工业园区,并将利用临近沿海独特地理位置,创办一个适合引进低污染的化工工业园区。2006年,临海镇实现GDP9亿元,同比增长26%,其中工业增加值3.62亿元,同比增长49.6%;完成技改投入4亿元,同比增长33.3%;实现工业用电量2400万度,同比增长60%;引进千万元以上项目12个,其中亿元项目2个。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1020万元,成为全县财政一般预算性收入超千万元的三个镇之一。重大项目更是高开高走,其中金马油脂实现销售收入8500多万元,同比增长28%;工业用电180万度,同比增长35%;实现税收280万元,同比增长55.6%,跻身全县20强行列,实现了历史性跨越。顺通离合器实现销售收入3700万元,同比增长28%;工业用量1000万度,同比增长50%;实现税收120万元,同比增长20%。盐城琛裕化学科学有限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2000万元,工业用电量450万度,税收230万元。上述三家骨干企业销售收入、用电量和税收分别占全镇52%、75%、57%,对全镇工业经济的快速发展起到了强力的支撑作用,成为临海镇工业经济名副其实的“领头羊”。临海镇着重把改善投资环境、推进发展平台优化升级作为项目推进的兴奋点和着力点,2005年投入巨资2200万元,突出污水运行系统的建设,已基本调试成功,具备了接纳污水的能力,为临海镇工业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农业生产独具特色。临海镇是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中国蒜薹之乡,全国着名的“青龙”牌白蒜发源地和主产区。大宗农产品有棉花、大蒜、玉米、水稻、何首乌及多种反季节特种蔬菜作物,蒜薹获国家绿色食品标志。海涂开发势头强劲。已建成近万亩高标准海淡水混养塘口,中科院海洋研究所在此建立了3200亩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示范基地,围垦开发了低坝高网海水养殖8000亩,规划开发了2万亩退淡还海养殖。
2009年镇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3.2亿元,同比增长23%;财政一般预算收入2488万元,同比增长40.5%;规模以上工业开票销售6.96亿元,同比增长27.8%;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6.98亿元,同比增长42.5%;农民人均纯收入8424元,同比增长15.2%。在全市50个重点镇排名中上升了2位,达到了34位,全镇经济社会保持了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