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业机器人的注意事项
工业机器人操作注意事项!
1、在操作上下料机器人之前一定要注意检查电器控制箱内是否有水、油进入,若电器受潮,切勿开机,并且要检查供电电压是否符合,前后安全门开关是否正常。
2、验证电动机的转方向是否一致,然后打开电源。
3、在工业机器人需要拆除的时候,其中对关掉射出机电源;关掉机械手电源;关掉机械手气压源。
4、洩除空压。放松引拔气缸固定板固定螺丝,并移动手臂,移动缓冲器座,使其靠近手臂。
5、旋紧引拔气缸固定板,让手臂不能移动。将旋转安全螺丝锁好,使机械手不能旋转等。
这些细节方面的问题都应该注意工业机器人性能不断提高(高速度、高精度、高可靠性、便于操作和维修),机械手控制器系统也跟着向基于PC机的开放型控制器方向发展,便于标准化、网络化。
器件集成度提高,控制柜日见小巧,且采用模块化结构,大大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易操作性和可维修,达到虚拟现实技术在机器人中的作用已从仿真、预演发展到用于过程控制如使遥控机器人操作者产生置身于远端作业环境中的感觉来操纵机器人。
2. 工业机器人的性能要求有哪些分别受什么因素影响
具体如下:
工业机器人技术性能特点——机电性能。
工业机器人普遍能达到低于0.1毫米的运动精度(指重复运动到点精度),抓取重达一吨的物体,伸展也可达三四米。这样的性能虽不一定能轻易完成苹果手机上一些“疯狂”的加工要求,但对绝大部分的工业应用来说,是足以圆满完成任务。
随着机器人的性能逐渐提升,以前一些不可能的任务也变得可行起来(如激光焊接或切割,曾需要专门的高精度设备来指导激光的走向,但随着机器人精度的提升,现在也变得可依赖机器人本身的准确运动来代替了)。
但相比传统高端设备,如高精度数控机床,激光校准设备,或特殊环境(高温或特低温)设备等,工业机器人尚力不能及。
工业机器人技术性能特点——人机合作。
传统的工业机器人是关在笼子里工作的,因为它实在危险(想象一个抓着几十或几百公斤的家伙以四米每秒的速度甩着,谁也不想靠近吧)。主要原因是一般机器人,基于成本与技术的考虑,不会集成额外的传感器去感知外部的特殊情况(如突然有人触碰),它只会“傻傻”得照着人类编好的程序日复一日的动着,除非有外部信号告诉它停止。
所以常见的方案就是为机器人配备笼子,当笼子门打开时,机器人收到信号便自动暂停。对安全的考虑,自然给机器人集成带来了很多额外的成本,笼子可能并不贵,但毕竟要为此仔细考虑产线排布,增加产线面积,改变人机合作方式等,从而影响生产效率。
所以最近比较受关注的工业机器人都以能安全地和人一起工作“为荣”,如RethinkRoboTIcs的Baxter,UniversalRobots的PR系列,以及很多传统工业机器人巨头(abb,kuka,Yaskawa等)的半概念半成品的机器人。
被使用环境影响:
传统机器人的工作本质就是不断地走一个个的路径点,同时接收或设置外围的I/O信号(老和其他设置如夹具,输送线等合作)。而指导机器人这么做得过程,就是机器人编程。几乎每一家领先公司都有自家的编程语言和环境,从而需要机器人操作者参加学习培训。当机器人适用范围增广后,这个成本开始显现了。
这些厂商是有理由维护自家的编程环境的,一来工业机器人四十年前就开始规模化做了,那时还没有什么面向对象等现在广为熟知普遍认同的主流先进编程理念,二来萌芽阶段自家技术难免会和竞争对手不同,维护一个编程方式也无可厚非。
三来因为他们的大客户往往也是传统的工业大客户,如大汽车厂商,这些客户求稳,自然不希望你机器人过几年就赶个热潮变换编程方式,搞得他们还得扔掉几十年的经验,重新花大钱培训学习。
然在业界,大家早已思考编程可否做的直观简单些,但在传统厂家中除了一次次地概念性的展示外(如利用外骨骼,3D图像,虚拟现实,iPhone等等),一直没什么商业实用进展,以至于大家再听到“简易编程”等关键词都想吐了。
3. 影响工业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因素有
1、机器人的拓扑结构对其工作空间的影响。
2、关节尺寸对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影响。
3、关节角度范围对机器人工作空间的影响。工业机器人的工作空间指的是机器人手腕中心或者手臂末端能够到达所有点的集合,也被称为臂长。
4. 简单讲一下我国工业机器人能够快速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工业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一环,想要成就中国高端智能制造业就要注重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国产机器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关键零部件需要依赖进口等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智能制造的发展,提升机器人产品的质量,是引领机器人产业创新高端发展的重心。那么怎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国产机器人质量呢。
5. 工业机器人的机身设计应考虑三要素
钢度和稳定性、运动修理、结构。
6. 工业机器人设计需要考虑什么
像郑州蓝天开设的工业机器人方向的有四个专业
1、工业机器人与自动化技术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绘图、公差配合、电工电子基础、钳工工艺、电路原理、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单片机应用技术、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夹具设计、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与保养。
2、工业机器人与数控加工中心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绘图、CAM、公差配合、金属材料、电机与电气控制技术、铣工工艺、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加工中心编程与操作、夹具设计、机器人工作站系统集成,机器人工作站维护与保养。
3、工业机器人与数控车床技术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绘图、公差配合、金属材料、车工工艺、电气控制技术、数控车床编程与操作、工业机器人编程与操作、机器人工作站基础、夹具设计。
4、工业机器人与智能焊接技术
机械基础、机械制图与CAD绘图、金属材料、焊接工艺、 焊条电弧焊技术 、埋弧焊技术、电工知识气体保护焊技术、智能焊接机器人技术、
焊接机器人编程与操作、焊接机器人工作站基础。
7. 工业机器人的机身设计应住意哪些问题
1、打开机器人总开关后,必须先检查机器人在不在原点位置,如果不在,请手动跟踪机器人返到原点,严禁打开机器人总开关后,机器人不在原点时按启动按钮启动机器人。
2、打开机器人总开关后,检查外部控制盒外部急停按钮有没有按下去,如果按下去了就先打上来,然后点亮示教盒上的伺服灯,再去按启动按钮启动机器人,严禁打开机器人总开关后,外部急停按钮按下去生效时,按启动按钮启动机器人。如果当外部急停按钮按下去生效时,按启动按钮启动机器人时,马上选择手动模式把打开的程序关闭,再选择自动模式,点亮伺服灯,按复位按钮让机器人继续工作。
3、在机器人运行中,需要机器人停下来时,可以按外部急停按钮、暂停按钮、示教盒上的急停按钮,如需再继续工作时,可以按复位钮让机器人继续工作。
4、在机器人运行时暂停下来修改程序的情况下,选择手动模式后进行修改程序,当改完程序后,一定要注意程序上的光标必须和机器人现有的位置一致,然后再选择自动模式,点亮伺服灯,按复位按钮让机器人继续工作。
5、关闭机器人电源前,不用按外部急停按钮,可以直接关闭机器人电源。
6、当发生故障或报警时,请把报警代码和内容记录下,以便向技术人员提供解决问题。
8. 设计机器人从哪三个方面来考虑
一是把握机遇、发挥优势,抢占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窗口期”,从应用端牵引产业发展。充分利用当前技术更新、市场变革和格局未定的发展机遇,凭借在前沿技术和市场规模上的相对优势,发挥政策体制优势,做大做强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
二是利用机遇、克服问题,加快人工智能技术和新应用领域布局,实现“换道超车”。避免在传统弱势领域与国外先进水平竞争,瞄准未来技术和产业发展方向,聚焦当前处于“并跑、领跑”的领域发力,构筑和巩固自身竞争优势,实现“换道超车”。
三是化解挑战、强化优势,构建平等互利合作生态,强化自主知识产权竞争能力。充分发挥市场规模和资本规模优势,积极与国外领先企业开展合作,快速提升自身技术水平与产业能力,进一步加快智能机器人国产化进程,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产品牌。
四是直面挑战、正视问题,补短板与筑基础协同发力,促进产业水平稳定提升。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具有长期性和艰巨性的特点,需要充分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充分汲取自身发展经验,小步快跑,不断夯实产业基础,促进产业整体水平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