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吉林省的工业特点有哪些

吉林省的工业特点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18 11:42:34

⑴ 吉林省 的产业布局结构 急!!

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一)吉林省产业结构现状与美国产业结构比较
美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与其产业结构的优化是密不可分的,优化的产业结构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是经济发展的需要,是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决定的,也是各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普遍趋势。通过与美国产业结构的比较,可以发现吉林省产业结构中当前存在的问题。
1.产业人口结构的比较
美国的劳动人口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分布呈现倒三角形结构。即第一产业占3%,第二产业占28%,第三产业占69%。吉林省的产业结构呈现以农业劳动人口为宽底边的结构,吉林省目前农业劳动人口占50%,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劳动人口分布基本持平。
2.产业产值结构比较
美国的产业产值结构依然呈现倒三角形,即第一产业占2%,第二产业占23%,第三产业占75%。吉林省的产业产值结构图形呈现枣核形,即第一产业占19.4%,第二产业占45.2%,第三产业占35.4%。
通过产业人口结构和产值结构的比较.可以看到美国的产业结构为一元化结构,即产业人口分布由高到低的顺序为三、二、一,产业产值由高到低的顺序也是三、二、一。吉林省的产业结构为二元化结构,占就业劳动人口最多的第一产业的产值最少。吉林省产业结构的不合理性主要在于:手工的农业、机械的工业和缓慢发展的第三产业。
(二)吉林省产业结构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农业机械化程度较低
近年来,吉林省农业改革进展顺利.随着科技在农业中的应用,农产品的附加值有所增加。但是,在农用工具现代化、农业机械方面还有待加强,手工程度较大,仍然对农业劳动力的投入有较高的要求,没有对工业形成有效的需求。
2.第三产业发展缓慢
第三产业是经济发展的润滑剂,是知识、科技、资本集中型产业。只有高速发展的第j产业.才能有效地实现产业结构调整,才能在全范围内实现生产要素的有效分配。经过几年建设,吉林省的第三产业虽然已经有一定规模,但目标向内主要瞄准的是城镇居民服务业,外向性和工业目标不明确,信息业和生产技术服务业不完善,不能有效地促进资金、科技等生产要素内、外融通。
3.工业脱离第一、第三产业,独立发展
机械化的工业与手工农业和缓慢发展的第三产业不协调,工业只是向农业索取原材料,没有将农业需求作为主要的市场。同时,由于第三产业的滞后,工业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自我完善.没有给第三产业提供足够的市场空间,没有对第三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同时也抑制了自身的发展。
总之,吉林省产业结构发展中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三次产业脱节,不协调,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作用形式。
二、吉林省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
(一)加快发展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的发展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程度和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是现代化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生产社会化程度和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必然趋势。发展第三产业可以大量容纳从农业中分离出来的劳动力,调整劳动人口结构:可以全面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农业现代化:可以促进科技、资本融通,推动生产要素市场化进程。根据吉林省的实际情况,当前在发展第三产业的工作中应重点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对经济发展具有全局性、先导性的基础行业
主要是科学研究事业、教育事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和公用事业.为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作好基础工作。
2.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
主要是商业、物资业、旅游业、房地产业、仓储业、居民服务业、饮食业、文化卫生事业等。这些行业与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投资少、见效快、就业容量大,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人口的分流。
3.农村的第三产业
主要是为农业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的行业,为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服务的行业。这些行业有助于促进农用机械的发展,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4.促进生产要素融通的行业
主要是对外经济贸易业、金融业、保险业、信息业、咨询业(含科技、法律、会计、审计等)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机械化的工业不需要过多的劳动力投入,但对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要求越来越高。金融业、信息业、各类技术服务业和对外经济贸易等行业有助于发展外向型经济、促进生产要素的融通,保证工业的顺利发展。
(二)调整优化第二产业
吉林省工业主要矛盾表现在:内部结构不合理,行业间发展不平衡.基础工业落后于加工工业的发展,加工工业结构的变动滞后于需求结构的变化,致使一些企业因原材料缺乏或市场开发不力而开工不足。调整和优化吉林省工业结构,应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继续加强基础设施与基础工业的建设
要加快交通、能源、通信、重要原材料和水利等基础工业和基础设施的开发与建设,要选择机械电子、石油化工、汽车制造、电子信息产业和建筑业作为先导产业,以带动和促进整个地区经济的增长。
2.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技术产业
特别是发展信息、生物工程、医药、合成材料、粮食深加工和环保等产业。
3.面向农业
将农业作为主要市场,发展为农业提供工具、运输、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的行业。
4.积极拉动第三产业
在生产要素的配置、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等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行业.为其提出要求和指导。一方面,可以留出更多的精力自我完善和发展;另一方面,又可以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
5.遵循市场经济规律,鼓励开发适销对路产品和名优产品
综合运用多种手段,限制没有市场销路的产品生产,采取有力措施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努力开发有市场需求的新技术、新工艺和新产品。
(三)大力加强第一产业
吉林省是粮食大省,在发展中依然存在基础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产品单一、农业结构升级缓慢的问题。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处理好农村内部第一、二、三产业之间的关系,把多余的劳动力、资金、物资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引导和支持乡镇企业面向市场调整结构,提高管理水平和技术水平。具体应作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调整农业内部结构
在确保基本粮食作物稳定增产、品质提高的同时,鼓励农民开展多种经营,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和区域比较优势,向农业的广度和深度开发。
2.积极推动乡镇企业发展
主要是医药和粮食深加工业,乡镇企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实现农业劳动力分流,使农业剩余劳动力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
3.处理好发展小城镇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在全地区范围内.统筹规划,采取有力的政策措施,一方面加快小城镇发展,另一方面,切实保护好农用耕地。
当然,产业结构的调整,需要三产之间的协调配合。农业现代化要求实现有效的人员分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是人员分流的关键,发展第三产业又需要工业的积极配合,工业的发展需要向农业索取原材料,现代化农业的需求又为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吉林省是以汽车、医药、粮食深加工为主的老工业基地,又是粮食大省,只要正确处理好三次产业之间的关系,必将会推动整个地区的经济发展。

⑵ 吉林有哪些特色值得一说

额,吉林雾凇全国出名。鹿茸,人参也是咱们特产,查干胡冬捕也闻名世界,更有长白山风景旅游区。想说的很多啊。可以到旅游网上看看。

⑶ 东北地区黑吉辽东三省各自的特色是什么

一、黑龙江省!

黑龙江山多,有小兴安岭,大兴安岭,蘑菇、木耳比较出名,蓝莓也不错,省会在哈尔滨,哈尔滨分几个区,还分江南江北,作为哈尔滨的标注性建筑都是欧式风格,俄罗斯人比较多,中央大街随处可见!

要说吃的黑龙江有不少美食,大列巴、红肠、锅包肉、扒肉,小鸡炖蘑菇,酸菜炖血肠,烧烤也不错,不过烤肉没有沈阳的好,西餐一定要尝尝,有俄罗斯感觉!

旅游就是冬天火,有个冰雪大世界,有个雪村,如果想看北极光可以去趟漠河,就是有点冷,黑龙江可比吉林、辽宁冷多了,夏天太阳岛、松花江、齐齐哈尔丹顶鹤,伊春避暑!

黑龙江五常的大米,肇东的小米,盛产大豆,薯仔淀粉更是一绝!

总结:

这三个地方虽然统称东北,还是各有各的特色,我是那种东北三省都占了的主,家在黑龙江,嫁到了吉林,定居在了辽宁,我喜欢这里,在我眼里它们像是一体的,我的家人遍布东北三省,所以特色是什么我也分不太清楚了,喜欢黑龙江的美,喜欢吉林的美食,喜欢辽宁的气候!

⑷ 吉林省有哪些主要物产天然矿产人工制作物品

吉林省是闻名中外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角的故乡...灵芝、天麻、不老草、北芪久负盛名,松茸、猴头蘑、田鸡油等特产品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青睐...矿产资源丰富,发现的矿藏136种。已探明有储量的矿产78种。有22种矿产保有储量居全国前五位。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储量也很丰富。...汽车行业是吉林省重要的支柱产业,石油工业取得长足发展。原油产量达到397.07万吨,列全国陆上油田第八位。随着原油产量的增加,炼油企业加快了发展,目前有前郭等八个炼油厂,全年原油加工能力达850万吨。化学工业兴旺发达。继80年代初吉化11.5万吨乙烯工程投产之后,规模巨大的30万吨乙烯工程已建成投产。

⑸ 东北三省的工业有何特点

你好,跟高兴为你解答!
东北三省被誉为新中国的“工业摇篮”。布局在东北三省的钢铁、能源、化工、重型机械、汽车、造船、飞机、军工等重大工业项目,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初步基础。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装备制造业特别是重大装备制造业,曾经为我国做出很大贡献,仍具有产业优势、科研优势和产业技术工人等“基础性技术群体”的优势和产业实力,而这些优势和巨大潜力,是东南沿海等发达地区所不具备的。如辽宁省的机床占全国的11%,吉林省的汽车占全国的11.5%,黑龙江省的大型火电和水电装备分别占全国市场的33%和50%,东北三省的输变电设备占全国的40%,对国家的经济安全发挥了重要保障作用。2001年,东北三省的工业增加值4682.6亿元,占全国工业增加值的11.0%。全部国有及规模以上非国有企业10955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908家。
【参考】http://ke..com/link?url=Q2tHiRzLq__uKMzPtTMLyvpRIyg4c_-z_
感谢采纳,祝你成功!

⑹ 吉林市的工业特色,我急需!!!!!!

我市工业围绕加快结构调整这一主线,突出经济运行、项目建设、国企改革、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等重点工作,积极培育经济自主性增长。工业经济规模、质量、效益和企业市场竞争能力显着提高,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加强运行调控,工业经济运行速度、质量、效益大幅攀升。“十五”期间,全市规模工业完成工业增加值分别为94亿元、103.6亿元、132.1亿元、186.9亿元、214.5亿元,年均增长19%;实现销售收入分别为339亿元、376亿元、485.7亿元、687亿元、771亿元,年均增长17.6%;5年累计实现利润50亿元。

——加大工业固定资产投入,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十五”期间,全市工业产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723.7亿元。通过投资改造,中油吉化分公司70万吨乙烯扩建项目、120万吨柴油加氢精制项目;吉化集团公司丙烯腈扩产项目、三羟甲基丙烷项目;吉林轻型车厂CA6471、CA6350微型车扩能改建项目;吉林建龙钢铁公司100万吨钢整体改造;吉林化纤公司年产4万吨差别化腈纶项目;亚泰水泥明城公司日产5000吨水泥熟料项目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增强了行业竞争优势,构筑了我市产业结构新格局。

——加快产权结构调整,国企改革取得重大突破。重组启动了松江水泥、明城钢铁厂等34户企业,引进资金40.9亿元、盘活呆滞资产20.4亿元, 安置职工2万余名。对吉诺尔、毛纺集团等13户企业进行了破产操作,核销金融部门不良债务24.6亿元。分离吉化集团、吉铁分局等14户企业的厂办学校68所,每年减轻企业负担1.3亿元。指导华微电子、吉恩镍业等4户企业完成上市发展,首发融资近13亿元。全面完成省国企改革攻坚计划的任务。

——加速国际化进程,招商引资成效显着。德国巴斯夫公司、荷兰飞利浦公司、意大利蒙特公司等一批跨国公司,建龙钢铁、冀东水泥、晨鸣纸业等一大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投资我市。瑞宝车灯与长春东光、吉原钢管与通钢集团、吉林纸业与山东晨鸣等17户企业成功实现产权重组,引进到位资金9.4亿元。

——积极推动技术创新,企业技术进步明显。截至2005年底,全市规模工业企业主要生产装备约有63000套,其中具有国际水平装置990套,国内先进水平装置3700套,国内一般水平装置58130套,分别比“九五”末期提高了20.5%、23.2%、30.1%。2000年以来,全市共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4个,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10个。

二、“十一五”指导思想、发展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发展为主题,大项目建设为基点,大基地、大企业、大品牌为依托,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和资源集约化为特征,全面优化产权、产品、产业结构,努力实现工业经济增长快速、协调和可持续。

(二)坚持原则
1、可持续发展原则。改变“三高一低”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模式,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2、统筹发展原则。统筹兼顾,正确处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发展传统产业培育龙头企业与扶持发展中小企业的关系。

3、开放式发展原则。加强与跨国公司的合资合作,积极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品牌和管理,承接国内外产业和资本转移。

4、自主创新原则。加大新产品开发和产业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三)发展目标
重点打造年销售收入超200亿元的四大支柱产业(化工、汽车、冶金、农副产品深加工),大力推进年销售收入超100亿元的三大优势产业(轻纺、电子、医药), 积极发展年销售收入超50亿元的三大传统产业(建材、能源、机械),全面加快四大工业集中区建设,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为产业特色鲜明、竞争优势突出、工业布局合理、生态环境优良的国内重要的现代化工业城市。

具体目标:(1)总量方面,实现销售收入26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实现增加值72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全市工业企业户数突破1万家;工业占GDP的比重提升到46%以上。(2)质量方面,工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500亿元;全市工业实现利税200亿元,利润100亿元;开发省级重点新产品50个;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下降30%左右。

三、“十一五”发展重点

1、着力打造化工、汽车、冶金、粮食转化及食品制造四大支柱产业
化工产业:以吉林石化、吉化集团等大型企业集团为骨干,以江北工业集中区为载体,以上、中、下游主导产品为主体,以下游终端产品和配套三剂为两翼,坚持壮大吉化,引进跨国公司和催生民营化工企业多路推进的产业发展思路,建设形成国内一流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综合性石油化工生产基地。重点发展乙烯及其配套系列、芳烃系列、合成材料系列、有机硅系列、生物化工系列等五大系列产品。重点建设37万吨/年苯酚丙酮装置扩能改造、100万吨/年乙烯扩能改造、C4、C5制丙烯、10万吨/年α-烯烃等项目。

汽车行业:推进汽车产业群建设,以整车制造业为龙头带动零部件行业发展,以汽车工业推进贸易、物流、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把吉林市建设成为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汽车制造中心和汽车零部件产业配套基地。整车制造依托一汽吉林汽车公司,重点发展微型车、经济型轿车和多功能用途车。零部件企业着力发展一批与整车发展保持同步的零部件供应企业,提高一级模块产品企业的能力和水平,大力发展底盘、内饰件、电气、非金属件、发动机及变速箱、车灯等六大系列配套产品。重点建设T4、T5商务车、小型客车、一汽吉林汽车有限公司扩能改造、底盘系列等项目。

冶金行业:以吉林铁合金有限公司、吉林炭素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吉恩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吉林建龙钢铁公司为主体,以发展特钢、炭素及铁合金制品为重点,整体改造哈达湾工业集中区,建成北方重要的精品钢材基地;在磐石明城镇以建龙发展带动上、下游共同发展,形成带钢、金属制品基地。重点发展带钢、特钢、金属制品、炭素制品、镍制品、铁合金制品及工业铝型材。重点建设80万吨精品钢、吉林碳素集团特种石墨、吉林镍业公司钼系列产品改扩建等项目。

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结合地区特点,围绕粮食深加工、畜禽产品深加工和长白山特产资源深加工等三大领域,引进战略投资者,加快农产品的合理转化,不断提高食品产品竞争力。重点是壮大龙头企业,巩固现有企业,延伸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以资源综合利用为主线的玉米、大豆、稻米、畜产品、长白山资源、食品化工6个产业集群。重点建设60万吨燃料乙醇、29.1万吨蛋白饲料、10万吨精练植物油、永吉15万吨绿色有机稻米生产加工、天池葡萄酒公司5000吨/年五味子精深加工等项目。
2、全面提升医药、轻纺、电子信息三大优势产业

医药行业:做精做优化学原料药,做大做强现代化中药,做精做特化学合成药及制剂,大力发展生物技术制药,以长白山名贵药材为基础,开发保健食品。重点培育注射用泰尔安、松柏泰针剂、康艾注射液及冻干粉针、枸橼酸西地那非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十大主导产品。

轻纺行业:重点发展纺织、造纸产业。化纤,通过与跨国公司合作,提升现有技术,开发新优产品,发展深加工,重点建设吉林化纤集团奇峰公司年产15万吨差别化腈纶工程和吉林化纤股份公司6万吨粘胶短纤改造项目,打造世界级的腈纶和纤维素纤维生产基地。造纸,通过构造“以林为本,以林养纸,以纸促林,林纸结合”的新的产业格局,有效提升吉林晨鸣的市场竞争力。

电子信息:重点发展电力电子、汽车电子等信息技术应用产业。以吉林华微电子股份公司、吉林飞利浦半导体有限公司、吉林麦吉柯半导体有限公司为主,重点开发生产新型电力电子、汽车电子等半导体大功率器件、模块及电路。以吉化仪表厂和吉林永大集团公司等企业为主要载体,生产智能型工业控制仪器仪表产品。

3、积极推进建材、电力、机械三大传统产业

建材行业:以调整结构,淘汰落后生产能力和节能、节地、节水、环保达标为重点,加快技术创新,重点发展水泥、墙体材料、非金属矿制品、石材、化工建材,使建材工业达到东北领先地位。重点建设亚泰水泥二期日生产水泥熟料8000吨、年产水泥100万吨项目、冀东水泥二期日生产水泥熟料4000吨、年产水泥80万吨项目、吉林市大地环保建筑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6亿块粉煤灰烧结空心砖生产线。

电力行业:要坚持区域统一规划,兼顾近期开发与长远发展的关系,协调电网与电源发展。加快推进国电公司吉林热电厂江南分厂、白山发电厂抽水蓄能电站工程以及新力热电公司二期工程建设,使电力工业发展适应我市工业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

机械行业:加快技术引进,采用先进技术和工艺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大型沥青混凝土搅拌成套设备、大型混凝土搅拌机械等大型机电一体化产品;智能化科学测试仪器、智能控制系统等工业化产品;圆盘式干燥机、环保用大型泵等特色专用机械产品。同时,针对国家加大对大气、固体废弃物、水等环境治理力度的要求,重点发展烟气脱硫、工业废水废气处理、城市污水和垃圾处理成套装置。
四、“十一五”期间工业发展的布局调整

1、加快产业集中区建设。适应发展产业集群的需要,打破产业分割、体制分割和行政分割,围绕江北、哈达、江南、九站四个工业集中区,实施对老工业区、各级开发区产业发展统筹规划、基础设施集中建设,搭建产业整体运作平台。

2、加快开发区建设。以吉林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吉林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为重点,创新引资方式,优化服务方式,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的投入产出比例,真正做到“招得来、留得住”,使开发区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重要力量。

3、加快县域工业经济发展。实施县域经济突破战略,推进区域经济整体升位。以市场为导向,注重发挥比较优势,突出发展农牧产品加工业、资源型加工业和为城市大工业配套的产业,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产业化、工业化和市场化水平。

五、“十一五”期间重点工作
(一)深化改革,提高经济发展的市场化程度
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建立享有所有者权益,权利、义务和责任相统一,管资产和管人、管事相结合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加强企业管理,加快信息化建设,在重点大中型企业中推行ERP、PDM、CRM、SCM,推进企业流程再造,以信息化带动企业管理水平提高。实施名牌战略。在现有名牌产品的基础上,努力培育出更多的有吉林市特色、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占有率高、有影响力的名牌产品,不断提高我市工业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二)加大投资力度,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抓好、抓实大项目建设,做大产业规模。重点抓好60万吨乙烯、15万吨腈纶、80万吨精品钢、油母页岩等大项目建设。坚持终端化的取向,优化产业链条。围绕化工、汽车、冶金、食品、轻纺等我市优势产业的关联需求和资源优势,设计、包装一批上游配套、下游深加工项目,拉长产业链条,发挥产业最大效益。全方位融通资金,为项目建设提供保证。

(三)加快技术创新,提升产业竞争力
抓好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主体意识,增强企业自主研究开发能力。重点抓好吉林石化年产5万吨有机硅硫化床配套技术开发等15项列入省产业重点技术开发项目。积极引导“产学研”共建企业技术中心和开展国际合作。加快面向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服务中心和行业技术创新基地建设。

(四)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提高工业经济对外开放度
开展好多种形式的主题招商活动。重点围绕优势产业的结构调整,开展产业招商活动;围绕资本、市场、品牌、资源等存量优势,开展存量招商活动;围绕吉化、轻型车、化纤、建龙、科龙等龙头企业,开展配套招商、以商招商活动。大力推动优势企业的对外合资合作,增强企业竞争能力。

(五)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鼓励开发和应用节能降耗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抓好化纤、建龙钢铁等耗能大户的工艺技术改造和设备的更新换代工作。以石化、有色金属、造纸等3行业为重点推广节水技术。围绕我市产业结构及产品结构调整,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和污染防治技术改造的力度,提高资源利用率,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六)大力支持中小企业快速发展
积极开展全民创业工程。不断完善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和社会化服务体系,不断扩大中小企业总量。积极鼓励中小企业向支柱产业、优势行业和重点骨干企业搞协作配套。有重点地扶强做大一批中小企业。支持龙山有机硅、永大集团等一批具有较高科技含量企业不断开发生产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

(七)积极化解制约因素,保障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全面深化协调服务机制。建立煤炭、电力、油、天燃气等重要生产资料的监控体系、信息网络和应急机制。加大交通运输的综合协调。全面深化监测分析机制。对重点企业、重要产品进行实时监测,及时掌握企业相关信息。把握宏观经济走势,研究制订我市应对措施和调节预案。

(八)开发人力资源,为工业经济实现快速发展提供人才保证建立和完善人才选拔任用机制,靠环境吸引人才,靠机制留住人才,靠激励人尽其才。多梯度发展人才。注重企业家队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高素质技术工人队伍等不同梯度人员队伍的建设。多渠道引进人才。围绕产业发展方向、企业重点攻关领域,打破地域、身份限制,有针对性地引进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落实优厚的政策和待遇。多元化培养人才。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开放式培养经济发展所需人力资源。

我帮只能找到这些 你要写论文的话把十一五去掉

⑺ 吉林市的主要经济产业是什么

是农业。主要经济增长点是农业和旅游业。未来吉林市会提升金融供给质量、畅通资金循环堵点,统筹推进稳增长、强基础、补短板、调结构、促融合,把更多金融资源配置到战略性新兴产业等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发展前景会更好。

吉林市的第一产业发展状况:

1、2017年,吉林省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482.12亿元,比上年增长3.3%。其中,实现农业增加值769.91亿元,增长5.3%。

2、林业增加值62.01亿元,下降5.4%;牧业增加值570.06亿元,增长2.5%;渔业增加值27.23亿元,增长3.4%;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52.91亿元,增长2.6%。

(7)吉林省的工业特点有哪些扩展阅读:

吉林市未来的改革方向:

1、丰富融资模式,拓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渠道。鼓励银行、担保、创投等机构加强合作,引导各类社会资本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引入合格投资者。吉林省还设立了省级科技风险投资基金,加强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

2、国开行吉林省分行深化银政企合作,引导和支持成长型企业参与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和重大工程,与企业在专项建设基金、技术改造项目贷款、PPP等领域深化合作,优先将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纳入省级拟上市企业资源后备库。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吉林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经济网-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穿越产销那道“墙”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吉林 (中华人民共和国省级行政区)

⑻ 吉林省以什么业为主

吉林是我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汽车制造基地,华工制造基地.所以吉林的重工业,汽车制造业,化工业相对比较发达.你可以根据你的兴趣和吉林的产业选择你认为不错的专业.

⑼ 吉林省的吉林、辽源和通化,谁更有潜质成为二线城市

吉林潜质成为二线城市。他是中国唯一省市同名的城市,东北的交通枢纽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同时也是吉林省第二大城市吉林市资源丰富在经济发展中以及城市建设当中都是非常不错的在吉林省除了长春外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他的综合实力也是非常强。

吉林的特点

吉林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其中加工制造业非常发达,同时还有汽车与石化、商业卫星等为支柱产业,并且在老工业方面非常发达,还在新兴产业方面也很发达,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吉林的经济转型会非常的成功。

吉林省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产区,也是我国气象灾害较重的省份之一。我省气象灾害种类多、范围广、危害大。干旱、暴雨、台风、大风、大雾和霾等气象灾害在我省均有发生,各种气象因素常引发滑坡、泥石流、山洪、城市内涝以及森林草原火灾等次生、衍生灾害。

阅读全文

与吉林省的工业特点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工业冷风扇什么模式水蒸发快 浏览:349
奥迪在德国有多少人口 浏览:579
14宝马528后减震气泵在哪里 浏览:178
奥迪车为什么只给一把钥匙 浏览:240
唐山汽车玻璃厂在哪里 浏览:296
工业机柜灯哪里有 浏览:129
哈弗汽车热卖多久了 浏览:294
汽车后视镜价格多少 浏览:612
工业中垃圾分类如何进行 浏览:893
工业设计可以考什么类的公务员 浏览:745
狮山和伦教哪个工业区多 浏览:247
宝马x1加装大屏多少钱 浏览:314
惠州哪里卖小型汽车 浏览:338
宝马x1晕车怎么回事 浏览:141
汽车水晶蜡多少钱 浏览:524
宝马摩托车f900xr怎么挂挡 浏览:39
奔驰怎么设置报警器 浏览:280
武汉哪里做汽车油漆好 浏览:977
汽车声音大怎么调低 浏览:197
宝马118i为什么停产 浏览: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