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潍坊学院工业设计专业怎么样
个人的感觉是不咋地饿,机电系最好的是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工业设计硬件软件都欠缺
㈡ 潍坊工业学校的办学特色、优势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在工业化、信息化的道路上,在加入世贸组织和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下,学校不断增强责任感与紧迫感,以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服务为宗旨,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各类实用技术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满足市场、企业和社会的需求,满足学生家长的要求,既为高等院校输送了一批又一批合格学生,又为经济建设培养了大批实用人才,得到上级的肯定和社会的承认,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全国实践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先进集体、省部级普通中专、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潍坊市素质教育示范学校。
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化,普通高校的大门向职业学校毕业生敞开,开通了毕业生直接升入本科层次的路子,高等职业学校优先对口招收职业学校毕业生,高职学生可以继续接受普通高校本科乃至研究生教育,打破了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的壁垒,形成了人才培养成长的“立交桥”。这为职业学校学生的升学成长铺平了道路,而且前途更宽广,方式更灵活。学校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实行学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的综合办学模式,满足学生升学、就业等多种需要,成为名副其实的面向社会、开放型、多功能的全市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自2001年开始,学校加大教学力度,组织志愿高考的学生接受国家挑选。2001年高考升学率95.7%,2002年高考升学率达到97%,2003年高考升学率达到98.7%,许多同学考入复旦大学、山东大学、青岛海洋大学等全国名牌学院。自今年开始,学校试办三、二连读大专班,毕业生可直接考入普通高校本科或者对口升入高职学习,给有志学子提供了一辆深造高就的直通车。
根据我国信息化、工业化、现代化的进程,适应企业、市场和社会需求,学校深化专业、课程和教学改革,开设机械制造维修与管理、工业企业电器化、计算机及应用、服装工艺、经济法律事务、经济信息管理、纺织印染、涉外财务会计、空乘预科与外事服务、园艺、美容美发等专业,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专业技能、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使学生成为生产、服务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近几年来,学校师生发明创造的产品获得5项国家专利,分别获得国家金、银、铜奖。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国家已初步建立起了劳动就业制度,用工单位招收录用职工,必须从职业学校毕业生中录用。各大中型企业,为了提高效率和产品质量,争相从职业学校毕业生中招聘人才。由于学校的教学质量高,社会声誉好,就业渠道不断拓宽,建立起了广泛通畅的就业安置网络。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天津、济南、青岛、烟台、威海以及我市的许多大中型企业纷纷到学校招收人员,其中北京华学文化咨询有限公司、莱州光安服装有限公司、潍坊昌进织造有限公司与我校实行联合办学,毕业生可直接分配到上述单位工作。近几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学校毕业生就业呈现出供不应求的好局面,许多同学还未毕业即被用工单位签定用工合同,有的同学被选到北京航空公司、全国政协机关等重要部门工作,为学校增了光,添了彩。
学校致力于学生文化水平的提高和专业技术技能的培养,促进新知识、新技能的创造,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使学生成为适应社会、道德高尚、严肃认真、善于创新的有用人才。在往届毕业生中,已有许多人成为大中型企业的管理者、部门的负责人、个体企业的老板。在市场经济的海洋中,他们成为经济的拥有者、社会的弄潮儿,得到同龄人的赞叹与羡慕。为此,吸引了大批学子前来求学,生源遍布山东、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南、河北、山西、湖北、内蒙等全国各地。今年仅我市就报名2000多人。
学校积极改善办学条件,投资2000多万元改造和新建了综合实验楼、材料、金相、模拟、数字实验室、实习工厂、多媒体教室、微机室和校园网,各教室都安装了大屏幕彩电,既可以接收电视台节目,又可以通过中控室发布信息,召开会议,实现了电化教学。学校还投资100多万元改造修建了花园、走廊、草坪、透明围墙,整个校园花草树木争奇斗艳,雕塑景点相映成韵,为师生提供了优越、舒适、安全、洁静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学校成为全国自学考试、全市计算机考试、企业技术工人培训定点单位。
学校注重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6名教师中,有专任教师174人,大本以上学历137人;高级讲师25人,讲师80多人,省、市级教学能手42人。全体教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敬业、乐业、爱校如家、爱生如子,形成了一种艰苦创业、努力拼搏、协调一致的团队精神。学校成立了教学管理、学生管理、后勤行政管理委员会,制定完善了各种规章制度,对师生进行过程性管理、综合性评估,管理工作有条不紊,教学秩序井然有序。学校被首批命名为“安全文明小区”,连年获得“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
㈢ 潍坊市工业学校有哪些专业
潍坊市工业学校、昌邑市职教中心是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学校位于三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发展区)交汇的山东省昌邑市院校中街329号,学校设有机电技术应用、汽车运用与维修、数控加工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及应用、会计、市场营销、学前教育、国防教育、化学工艺、园林绿化、环境卫生管理等十六个专业。
潍坊市工业学校现拥有机械加工中心、汽车维修中心、计算机中心、电工实验室、电子实验室、生化实验室、财会模拟室、舞蹈训练室、电子装配间等与专业相配套的实验室、功能教室等实训场所,实训设备总价值1503万元;建有教学闭路电视网、校园网、办公网及多媒体教室等现代化教学设施。
潍坊市工业学校是国家教育部认定的“中国东西部合作办学教育顾问单位”。多年来,与陕西、山西、甘肃省、青海等西部省份开展合作办学,已为西部培养学生2000多人,为中国东西部教育、文化、经济的交流做出了突出贡献。为了拓宽办学领域,学校还先后与济南铁道职业学院联办三、二连读大专班,与潍坊技师学院联办成立昌邑分院,与韩国、乌克兰等国家的知名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建立师生互访、资源共享制度,开辟了学生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
㈣ 2022潍坊市工业学校有什么专业
昌邑市技工学校现开设机械类、电工电子类、信息类、交通类、服务类、财经商贸类和其他等7大类9个专业,教职工377人,在校生4000多人。
昌邑市技工学校建成了能容纳100个教学班的综合教学楼4幢、科技实训楼3幢;与各专业教学相匹配的实验室、实训车间、实习基地55个,理实一体化教室10个,实验实训设备总值3000万元;图书办公楼一幢,各类图书123284册、报刊106种;公寓楼4幢,餐饮服务厅三个,能同时容纳4000人餐饮居住。
㈤ 潍坊学院最好的专业
潍坊学院王牌专业有法学、特殊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市场营销、会计学、旅游管理等。
㈥ 潍坊职业技术学院有哪些专业
潍坊职业学院的专业有数控技术、物流管理、园林工程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园艺技术、工业分析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园林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
㈦ 潍坊工业学校航空专业怎么样
潍坊市工业学校、昌邑市职业中专是一所集普通中专与职业中专于一体的国家级重点学校、省部级重点普通中专和山东省普通中专优秀学校。校园宽敞,绿树成荫,繁花似锦,幽雅娴静。建校以来,学校始终把“育人”放在首位,把“服务”作为重点,把“成才”当作目标,确立了“为国家的前途命运负责,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和“知行统一,惟德即成”的校训
㈧ 潍坊工业学校怎么样
潍坊市机械工业学校的前身是安丘市职业中专,创建于一九八二年,一九九三年在职业中专的基础上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潍坊市机械工业学校,形成了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丘市职业中专,位于山东省(潍坊市)安丘市健康路文兴街7号。创建于一九八二年,一九九三年在职业中专的基础上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了潍坊市机械工业学校,形成了职业中专、普通中专共同发展的办学格局。
学校在一九九一年通过了省级重点职业学校的检查验收,一九九五年被原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一九九九年又顺利通过了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的复查验收,二00四年又被教育部重新调整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职业学校。近几年来我校进一步加大投入,加强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办学条件和办学质量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大改善和提高。
学校占地161亩,建筑面积5.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8.6万册,有符合标准要求的实验室、实习车间、基地22个,校外实习基地28个,教职员工258人,55个班级,在校生3000多人,现开设省重点专业机电技术及应用、市级重点专业计算机及应用、财会以及制冷与空调、电子商务、电子信息技术、汽车运用与维修、航空服务、特警等十几个专业,面向全省招生,是一所以机械、电子类为骨干专业的中等专业学校。
㈨ 潍坊科技学院专科比较好的专业有哪些
潍坊科技学院比较好的专业有:商务日语、园艺、化学工程与工艺、电脑艺术设计、法律事务、建筑工程技术、植物保护、计算机应用技术。
潍坊科技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院坐落于着名的“中国蔬菜之乡”——山东寿光。
现设中印计算机软件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化学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贾思勰农学院、美术系和综合教育学院等11个院系,开设58个本、专科专业。
师资力量
教职工近2000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尹伟伦受聘为教授、名誉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天来教授等专家学者加盟学校,引进博导张友祥、崔希海、李强、宋彧等教授,副高级及以上教师达525人,硕士及以上1279人。
双师型教师611人,3人评为山东省首席技师,4人获“富民兴鲁”劳动奖章、齐鲁巾帼发明家称号,校级学科带头人17名,61人受聘为东北师范大学、沈阳工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博导硕导。
以上内容参考潍坊科技学院官网-学校简介
㈩ 潍坊学院王牌专业 比较好的特色专业名单
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数学与应用数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省级特色专业(5个):数学与应用数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电子科学与技术、设施农业科学与工程。
潍坊学院是教育部批准建立的一所山东省属全日制综合性普通本科高校,坐落在世界着名的风筝之都、全国文明城市——山东潍坊。学校是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A类单位。
学校现占地1543亩(10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84.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9.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4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90余万册、电子图书37.5TB。学校建有高标准的大型体育运动场和面积4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多功能体育馆,建有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的校园网,是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潍坊地区城市节点单位、全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
学校现设22个教学单位、68个本科专业,涉及理、工、文、经济、管理、农、法、历史、教育和艺术10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特色专业和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省应用型人才培养发展支持计划专业、省卓越工程师培养专业、省级成教品牌专业等30个;有省级精品课程、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省级成教特色课程等68门,省级教学团队5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4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289个;开展教育部“国培计划”特殊教育骨干教师培训项目,承担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验区试点项目6项。
学校现有省重点学科2个、省文化艺术科学重点学科1个、省级科研创新平台12个、市级科研创新平台14个,建有量子信息技术研究院、北海文化研究院、潍坊金融财政研究院、节能研究院、文博研究院、新型电磁材料研究所等56个研究院所,公开出版学术期刊《潍坊学院学报》。近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80余项、省部级项目810余项;教职工取得授权专利196项,出版着作、主编教材等850余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151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3930篇,被SCI、EI等收录2084篇。
学校现有教职工1963人,其中专任教师1390人。教职工中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人员1342人,有高级职称人员670人,有博士生硕士生导师82人。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入选人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优秀教师、泰山产业领军人才、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等50余人。聘任“两院院士”刘以训、钱逸泰、许绍燮、束怀瑞、麦康森、傅廷栋、姚建铨、潘建伟,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等250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特聘(兼职)教授或专业委员会负责人。
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区、市)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24800余人。近年来,学生在国际国内学科专业竞赛、科技创新比赛、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中获奖3500余项。在2017世界大学生超级计算机竞赛(ASC17)总决赛中,学校代表队打破世界纪录,并获赛事最高计算性能奖。在校生取得授权专利148项,应届本科毕业生考研率保持在20%以上,毕业生年底就业率达到92.45%。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以服务社会为己任,主动对接“蓝黄”国家发展战略和山东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深入开展服务潍坊行动,紧紧围绕地方需求,提供科技服务和决策咨询,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先后与山东科技大学、青岛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交流。同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澳大利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近70所高校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与加拿大、英国等国家的办学机构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接收3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来校学习。
近年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进展,先后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和审核评估,被确定为省首批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国家教育改革试验区首批试点建设的省教师教育基地、国家特殊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立项建设单位、省首批教育信息化示范单位、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A类),荣获“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一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优秀基层党组织”“山东省首批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山东省德育工作优秀高校”“山东省平安校园”等称号,被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科技日报》和人民网、光明网、大众网等媒体多次报道。
当前,全校上下正深入学习贯彻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紧围绕学校第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秉承“厚德、博学、求是、创新”校训,发扬“和衷共济、艰苦奋斗、追求卓越”潍院精神,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大力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式发展,为早日建成优势特色突出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不懈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