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龙岩市有哪些工业园区

龙岩市有哪些工业园区

发布时间:2023-02-14 04:02:43

A. 武平县十方工业园区有哪些工厂

华冠电子器件加工厂。武平县十方工业园区有武平县十方华冠电子器件加工厂。武平县,福建省龙岩市下辖县,面积2630平方公里,辖17个乡镇(街道)。

B. 福建连城县野山电商半岛工业区什么地方

龙岩市连城县莲冠电商产业园。根据查询网络地图得知:福建连城县野山电商半岛工业区是龙岩市连城县莲冠电商产业园,连城县,福建省龙岩市辖县,简称“莲”,别名莲城,地处福建西部山区武夷山脉南段,地处于闽、粤、赣三省的结合点,县境东邻永安市、新罗区,南接上杭,西接长汀,北倚清流。总面积2579平方公里。

C. 龙岩市有多少个工业区,大概有多少个厂

龙岩就一个区,新罗区 工业区比较多的话,东肖经济开发区把,工厂是一个接一个半片山都是,好像还要建动漫城 有两家印刷厂 还有东宝山工业区也满多的,坐4路公交车的话就知道了。 铁山的工厂都倒闭了几个比如铁山电厂,压光纸厂,但是生活区还在的上班的人都在哪租房子哦 不过铁山人还是蛮多的像陆家地煤矿,高岭土加工,水泥等。空气污染严重 龙岩的漳平工业园区也可以的,很大的哦。 龙州工业园在张白土,亲可以去看一下。现在还在修路,沙尘满天飞的。 一城北工业区:重点发展好像是机械,纺织,还有设立北部高科技园区 二城东工业区是森林加工 3 曹溪工业区没有没有污染工业 4 龙门工业区的电子,食品,医药,服装,等轻工业 消费水准嘛 现在什么都贵, 自己写的,前面一部分是自己总结的哦,后面的是我们龙岩市乡土教材的 有什么问题可一HI我。望采纳

D. 龙岩市龙州开发区的科技企业名单有哪些

龙岩浩祥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龙岩科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岩市龙州工业园2001年开始创建,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开发区,园区规划总面积47平方公里,该区的科技企业名单有龙岩浩祥激光科技有限公司,龙岩科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等。

E. 福建龙岩哪里工厂最多

龙岩龙州工业园。福建龙岩龙州工业园工厂最多,核心区位于龙岩中心城市,已初步发展成为工程机械、运输机械、环保设备、硬质合金加工及健身器材组成的机械制造产业特色园区,形成以龙工集团、龙马机械、卫东环保、吉锋钨钢、美家龙健身器材为领军企业的五大机械产业集群。

F. 永定南部工业园区有哪些厂

永定鼎福来食品有限公司、龙岩市宝德明电子有限公司、永定海莲纸业有限公司、龙岩市永定区亿利机电有限公司等。这些企业都是位于永定南部工业园区内的企业,永定工业园南部园区于2009年10月开始规划筹建,总规划面积15.38平方公里。

G. 龙岩哪里有工业区吗

龙州工业园区由核心区、高新区、东宝、龙雁工业集中区和白沙产业园区组成 1。核心区位于龙岩中心城市“北冀”,2、高新技术产业区位于龙岩市城区的西北部,与核心区连成一片 3.东宝工业集中区位于龙岩城东部,4.白沙产业园区位于龙岩城东部约30公里处,

H. 福建的工业园区具体有哪些

福建漳平工业园区
福建浦城工业园区
福建闽东工业园区
福建省工业园区
福州工业园区
厦门工业园区
泉州工业园区

I. 龙岩,三明,南平这些内陆城市哪个比较有发展潜力

龙岩,三明,南平这些内陆城市哪个比较有发展潜力?先分开来说说这三个地方的情况吧!

龙岩市,又称闽西

位于福建西部,地处闽粤赣三省交界,东临厦门、漳州、泉州,南邻广东梅州,西连江西赣州,北接三明。1997年5月撤地设市。

龙岩是内陆邻海城市,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延伸两翼、对接两洲、拓展腹地的交通枢纽与重要通道。距龙岩市区城东2公里的翠屏山麓,有一处喀斯特溶洞,此洞因岩纹似龙而得名“龙岩洞”,龙岩市名由此而来,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龙岩市由古龙岩州和建国后来属的部分古汀州辖地组成。

龙岩市境内溪河众多,分别属于汀江、九龙江北溪、闽江沙溪、梅江水系。集水面积达到或超过50平方公里的溪河共有110条。河川年迳流量190亿立方米,水力资源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供开发的水能蕴藏量182.7万千瓦。

龙岩市已探明的矿物种类64种,其中金、铜、铁、煤、高岭土等16种矿产储量居全省首位。马坑铁矿是华东第一大铁矿;紫金山铜矿是中国第二大铜矿;东宫下高岭土矿是中国四大优质高岭土矿之一。同时,水力资源丰富,水能理论蕴藏量214.5万千瓦,可开发量188.1万千瓦。龙岩是福建三大林区之一,森林覆盖率77.9%,居福建省首位。

全市有卷烟、食品、纺织、印刷、包装、机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电子、木材等行业,初步形成以卷烟、建材、机械、煤炭、冶金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截止2012年,共有9个省级工业园区。分别为:龙岩经济开发区、永定工业园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连城工业园区、武平工业园区、上杭工业园区、漳平工业园区、长汀县经济开发区和龙岩稀土工业园。

三明市是一座新兴的工业城市

2014年三明市根据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复的《赣闽粤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规划》做出具体部署,把三明市建设成为福建省区域性中心城市、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先进制造业基地、生态文化 旅游 胜地和休闲 养生 基地。

三明拥有海峡两岸(三明)现代林业合作实验区,是全国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示范区,享有福建“绿色宝库”的美誉,是全国四个活立木蓄积量超过1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截至2015年6月,已发现金属和非金属矿种79个,已探明储量的矿种49种,已开发利用的43种。全市拥有泰宁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地质公园2个世界级品牌和国家级、省级 旅游 品牌各50多个,数量和等级名列全省前茅。

三明市林地面积189.47万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82.5%,森林覆盖率76.8%,活立木蓄积量1.15亿立方米,毛竹储量3.8亿株,人均林木林地资源居全省第一,是全国少数几个超亿立方米的设区市之一,素有“中国绿都”之称。

三明地形以山地和丘陵为主,全年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河流密布,主要河流有沙溪、金溪、尤溪。全市集雨面积在1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250条,其中集雨面积100平方千米以上的河流有75条,都属山区性河流,水量充沛且季节性变化大,为水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降水量1519 2044毫米,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三明市水旱灾害频繁,防汛抗旱任务繁重。技术可开发的水能资源244.71万千瓦。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

南平辖2区5县3县级市;2016年,户籍人口321.26万(常住人口266万);2016年,该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457.74亿元。境内山峰耸峙,低山广布,河谷与山间小盆地错落其间,具有中国南方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特征,形成以丘陵、山地为主的地貌;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局部山区为中亚热带山地气候,素有“福建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之称。

南平是福建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东汉时期,南平、建瓯、浦城等便建县;“福建”之名即来自福州、建州(今建瓯市)各取首字而来。

南平市境内已知矿产有50多种,探明储量的矿产有30多种,如铜、铅、锌、煤、铁、铌钽、玻璃、金、银、铂钯、钨、锡、石墨、硫铁矿、萤石、高岭土、滑石、重晶石、石灰岩、白云岩、蛇纹岩、钾长石、云母、压电水晶、叶蜡石、明矾石、珍珠岩、磷矿等。

主要矿种储量:钽铌矿储量2336万吨(矿石,下同),居全国第一,亚洲第二位。萤石矿储量254.8万吨、硫铁矿储量2459万吨、石墨矿储量634万吨,居福建省第一位。

南平是福建的粮食主产区,有8个国家和省级商品粮基地县,每年提供商品粮20多万吨,在全省居第一位。全市拥有茶园面积50.2万亩,茶叶产量4.37万吨,面积和产量均占全省的1/5强,形成武夷岩茶、建瓯水仙、政和白茶三大优势品牌,武夷岩茶、政和白茶获得了原产地保护。以肉鸡、牛奶、生猪为主导的畜牧产业占农业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全市奶牛存栏2.63万头,已成为全省最大的良种奶牛和乳制品供应基地。

综合所述三个地区各有千秋.

龙岩!

三明南平龙岩其实这三座城市半斤八两,相对而言南平更弱一些,龙岩和三明会更强一点,但是这三座城市都面临着同样的问题就是人口太少,这三座城市常住人口都不到300万人,平原面积几乎没有。

南平这些年在积极推进建阳区的发展,将全市的工作围绕建阳区发展,但是延平发展了这么多年是南平人口和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了。三明目前在大力发展沙县,将沙县撤县设区发展沙县。龙岩应该这三座城市里发展和底子最好的了,首先龙岩有新罗区和永定区,新罗区是龙岩的核心城区,加上龙岩靠近闽南地区,可以受到厦门都市圈的经济辐射。论城市建设也是龙岩新城区最好了,还有180米城市地标,新龙岩火车站都是,龙岩也是闽西南地区重要交通枢纽。

未来的发展潜力应该是龙岩>三明>南平

1、南平地处福建北部,闽、浙、赣交界的城市,俗称闽北,其总面积26300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5。是福建最早开发的地区,是福建的粮仓、南方林海、中国竹乡。拥有合福铁、鹰厦、横南、外福铁路等,交通便捷。拥有世界双遗产武夷山及武夷山机场,是个 旅游 城市。2014年,撤诮建阳市,南平驻地迁至建阳区,南平拥有二区五县三市。南平人口264万人,GDP产值1458亿元。南平比较着名的企业有南平纸业、南孚电子、南平太阳电缆等企业。 2、三明地处福建中西北部,东邻福州、南邻泉州、龙岩、西临江西,北接南平。面积22965平方公里,下辖二区一市九县。三明 旅游 资源丰富,拥有世界着名的泰宁世界公园与大金湖等 旅游 景点。人口251万人,GDP产值1891亿元。三明基础工业雄厚,是福建最大的钢铁、水泥、化肥、煤炭生产基地。 3、龙岩地处福建西部,故称闽西,是闽粤赣边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东与泉州、漳州相连,南接梅州,西邻赣州,北为三明。是原中央苏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1997年成立的地级市,下辖二区一市四县,人口261万人,GDP产值1896亿元,超过三明,成为继泉、福、厦、漳产值居五的城市。龙岩的紫金山矿业、龙烟、龙净、龙马、龙工等企业集团造就了龙岩的辉煌。龙岩的森林复盖率达77.9%,居全省第一。龙岩拥有赣龙厦快铁,鹰厦、漳龙梅铁路,以及年内开通的南(平)三(明)龙(岩)快铁。龙岩是拥有直接开往北京、上海等少数地级市之一,是继福厦之后,第三个拥有动车修捡站的城市。 综上所述,南平、三明、龙岩是福建的内地城市,相对而言,龙岩的区位优势更明显些,龙岩离沿海城市更近,交通更便捷些。三个城市都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三地市的城市攀比发展潜力排行,当然是龙岩、南平、三明。然而谁都会说俺家乡好,三明能被好评只有是生态文化 旅游 胜地和休闲 养生 基地,即表明青山绿水美丽新兴文明城市的特色优势。人口在中心城市两区才三十几万人,又正好成立新兴工业城市60岁生日,表示这一代人和工业使命进入退休年龄。但是,没有经济发展潜力的三明,为你的文明美丽年轻而骄傲自豪,我爱您!

具体的情况我也不能准确分析出来,但这三个地方我都曾经涉足过。三个地方各有特色,人文精神也都不错,给我感觉最好的是龙岩。龙岩是中国唯一一个以龙字命名的地级市,并且龙岩作为闽南革命根据地,是一个有很深红色文化传承的地方,涌现出大批革命将领,如邓子恢等。除此之外,龙岩还有很多的土楼文化,希望能很好的发展,抓住机遇。希望龙岩能找出自己的特色所在继续发展努力。

总是有人问这样的问题,城市发展的再好,自己是屌丝,有毛用,北京发展好吧,不是照样有屌丝,发展不好的城市,你有车有房子,有百万存款,不是照样美滋滋。重要的是发展自己,而不是天天瞎逼逼城市

目前是龙岩经济最发达,其次是三明,南平垫底。

龙岩市区面积也是最大的,而且临近闽南地区,经济辐射的影响。

而三明的永安和沙县都不错,高速、铁路、国道贯穿沙县-三明-永安,连成一条线。以后三明会越来越好,沙县距离三明很近,公交直达动车站。

看看三地的人口吸引力就知道了。龙岩,新罗区人口净流入,其他县市区人口净流出;三明,永安市,三元区,梅列区人口净流入,其他县区人口净流入;南平,所有县市区人口净流出。但是龙岩虽然只有一个新罗区人口流入,但是人口流入数量比三明三地加起来都更大。所以综合来说,龙岩第一,三明第二,南平第三

内陆山区的城市应该走重庆模式的发展道路,现在中国桥隧工程技术很好可以把山区的城区通过隧道向外延伸城区的规模,龙岩与江西、广东交界地缘优势比三明、南平更好!三明主要可以依托沙县的地利来发展,南平作为福建的老牌城市需要更新思路来发展!

从地理方位角度看,我认为龙岩发展潜力更大。理由是,首先,龙岩既有山区特点又靠近沿海且邻近广东,有左右逢源的区位优势。其次,龙岩矿产资源、工业基础也比较好。计划经济时期曾是福建重点投资区域之一,改革开放后的发展虽一度滞后,但潜力仍在。三是地理位置与人文环境密切相联。龙岩是闽南语系与客家方言的融合区,其人脉广达、文化积淀可想而之。

J. 龙岩的经济

生产总值
2014年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21.2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9.7%。其中,
第一产业增加值187.80亿元,增长4.0%;
第二产业增加值876.25亿元,增长11.7%;
第三产业增加值557.16亿元,增长8.0%;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62716元,比上年增长9.3%。
财政收入
1990年地方财政收入1.17亿元,为1980年的5.61倍,龙岩成为中国95个收入超亿元县(市)之一。
2014年全市财政总收入261.69亿元,比上年增长5.0%,其中地方级财政收入119.84亿元,增长2.2%;财政支出205.07亿元,增长2.8%。全市国税税收收入157.29亿元,增长10.4%;地税系统税收收入92.88亿元,下10.0%。
产业结构
1978~1990年,工农业总产值平均年递增12.3%,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0.3%,社会总产值年均递增11.5%。1990年与1978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2.63倍,国民生产总值增长2.08倍,社会总产值增长2.27倍。
投资结构
2014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90亿元,比上年增长22.4%,其中,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22.7%;农户投资增长8.9%。
在50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增长48.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15.1%,其中工业投资增长13.2%,第三产业投资增长29.7%。。
2014年全市房地产开发投资212.09亿元,增长28.4%。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32.84亿元,增长46.8%。商品房销售面积175.67万平方米,下降26.0%;商品房销售额99.36亿元,下降36.1%。
2014年全市220个省市重点项目,比上年增加37个,增长20.2%;完成投资504.06亿元,下降2.4%;实现新开工项目72个,比上年增加22个,增长44%;实现新建成或部分建成项目68个,比上年增加25个,增长58.1%。 明清时期,城乡有冶炼、造纸、食品等传统的家庭式手工业或作坊。民国时期,制茶、卷烟、烟纸业、造纸业一度迅速发展,但重工业及采用机器生产的企业甚少。1949年,全县工业总产值仅292万元(按1980年不变价计算,下同),占工农业总产值的11.51%。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人民政府对私营企业采取加工订货、统购包销,扶持个体手工业生产政策。1953年始,对个体手工业和私营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至1956年改造工作基本完成,绝大部分私营企业成为公私合营企业,个体手工业按行业组织生产合作社(小组)。工业产值年均递增26.4%。1956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产值的23.19%。
“大跃进”时期,盲目兴建一批冶金、煤炭等厂矿,造成基本建设投资结构、工业内部的轻重工业比例失调。同时急于完成公私合营和集体企业向全民所有制的“全面过渡”,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1962年始,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缩短工业基本建设路线,压缩重工业,关停并转一些效益低的企业,精简职工,整顿企业,恢复集体所有制企业,工业生产逐年回升。1965年,工业产值3009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19%,比1949年增长9.3倍。
“文化大革命”期间,生产秩序遭破坏。1968年,产值比1965年下降17.41%。自1969年后,国家加强内地工业建设,先后恢复或新建29个工矿企业,工业得到较迅速发展,门类增多、规模扩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冶金、化学、建材、纺织工业发展更快。至1976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4.66%。在工业总产值中,56个全民所有制企业产值占92.76%,64个集体所有制企业产值占7.24%。
1978年后,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调整工业结构,重、轻工业产值比例各占50%左右,进一步挖掘企业内部潜力,进行技术革新。1979~1984年,投入1.17亿元挖潜、改造,企业生产能力显着提高。同时,企业内部逐步实行经济体制改革,也新建一批厂矿。1980年,工业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2.36%。乡镇工业亦迅速发展,年产值2392万元,占工业总产值的9.6%。
1984年,实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进一步扩大企业自主权,增强企业的活力。1986年,推行厂长负责制、全面目标管理,改革人事制度,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全市与20个省市的88个企业、10所大专院校、26个科研单位建立横向联系,参加企业有96个、129个项目,引进各专业人员200余人。同时,先后从日本、英国、美国、西德、瑞士等国和香港、台湾等地区引进技术和价值1.1亿元的设备。工业生产迅速、稳步地发展。1984~1987年,工业产值平均年递增19.8%。
1987年,全市有卷烟、食品、纺织、印刷、包装、机械、煤炭、电力、冶金、建材、化工、电子、木材等行业,初步形成以卷烟、建材、机械、煤炭、冶金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包括中央、省、地、市属和乡镇及村办工业等多层次经济结构的企业有2350个。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86个,产值53992万元;集体所有制企业162个,产值4842万元;合资企业6个,产值188万元;村及村以下工业2096个,产值5110万元。主要工业产品有200多种。工业总产值64062万元(其中市属工业16382万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9.90%。220个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中,利润总额6787万元,税金19203万元,工业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2015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573.7亿元,增长8.7%。工业生产总体呈现重工业生产快于轻工业、非公有制工业较快发展、小微企业稳定增长、重点企业增势良好等特点。规模以上工业中,重工业增加值增长12.7%,轻工业增加值增长3.4%;股份合作企业增长22.5%,股份制企业增长13.9%,外商及港澳台投资企业增长0.3%,集体企业增长16.2%;大中型工业增长9.0%,小微企业增长8.2%;亿元企业达347家,比上年增加28家。
工业园区
截止2012年,共有9个省级工业园区。分别为:龙岩经济开发区、永定工业园区、福建龙州工业园区、连城工业园区、武平工业园区、上杭工业园区、漳平工业园区、长汀县经济开发区和龙岩稀土工业园。 农业产值
2015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7.53亿元,比上年增长4.0%。其中:农业产值148.98亿元,增长3.4%;林业产值46.13亿元,增长6.1%;牧业产值121.28亿元,增长3.9%;渔业产值13.37亿元,增长3.8%;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7.77亿元,增长5.8%。主要农产品产量平稳较快增长。粮食总产量109.96万吨、增长0.2 %,蔬菜总产量198.51万吨、增长1.8%,茶叶产量2.17万吨、增长6.4%,园林水果产量40.24万吨、增长4.3%,食用菌产量4.01万吨、增长3.6%;毛竹7193万根,增长2.0%;家禽出栏5879.55万只、增长17.1%;水产品产量7.59万吨,增长3.8%。
农业产业化
2012年全市形成了“六大”重点产业(畜牧、蔬菜、林竹、茶业、薯业、烟草)和“七大”特色产品(河田鸡、连城白鸭、槐猪、黄(黑)兔、兰花、漳平水仙、咸酥花生),2011年六大重点产业和七大特色产品产值分别达到177.2亿元和9.8亿元。其中肉类总产全省第一,生猪出栏全省第一。
漳平被评为“中国特色竹乡”、“中国花木之乡”,永福被评为“中国杜鹃花之乡”;连城朋口被评为“中国兰花名镇”;武平是全国重要的野生花卉生产基地,“武平富贵籽”获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证明商标。
农村人力资源开发
2011年,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双百”目标,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00.6万人,年劳务收入超过150亿元。 清末、民国初期,私商大多在外经商,境内商业主要是集市贸易。苏维埃时期,国民党对苏区实行经济封锁,龙岩县苏维埃政府采取保护商人政策,鼓励苏区商人与国民党统治区商人贸易往来,发展苏区经济。民国23年(1934),汀漳公路开通后,湘、赣等地商人来岩采购,商业日趋繁荣。民国26年(1937),城区有商铺400余家。民国27年(1938)5月,日军侵占厦门,封锁沿海港口,汀漳公路漳龙段遭破坏,多数货物经广东兴宁、梅州市梅县区、大埔等地运进,货源锐减,物价暴涨,捐税日增,各大商户相继停业。民国35年(1946),有的商户移往漳州、厦门、汕头等地,至1949年,城区只剩店铺255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贯彻“繁荣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发展以国营商业、供销合作商业为主,个体商业和集市贸易为辅的社会主义商业体系,开展物资交流,城乡互助,疏通商品流通渠道,市场繁荣,物价稳定。1956年,基本完成对私营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私营商业过渡到国营、公私合营,有的组织合作商店和合作小组,实行经销代销。“大跃进”期间,把多种经济成份,多种经营方式,多种流通渠道的商业体系,变成单一的国营商业企业,影响商业的发展。三年国民经济暂时困难时期,物资匮乏,市场疲软。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后,商品日益增多,市场日趋活跃。1978年后,改革商业管理体制,发挥国营商业的主渠道作用和集体、个体商业的调节作用,扩大、搞活流通领域,进一步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消费需求。至1987年,全市有商业企业4772家,其中国营310家,集体677家,个体商业3785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28304.82万元,人均725.7元。商品购销两旺,市场繁荣,成为龙岩地区的商业贸易中心。
2012年进出口总额348801万美元,比上年增长44.2%。其中,进口137966万美元,增长143.1%;出口210836万美元,增长13.8%。

阅读全文

与龙岩市有哪些工业园区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安义工业园有多少化工厂 浏览:481
奥迪a850和55哪个值得买 浏览:134
国6奔驰有哪些车型 浏览:930
汽车税怎么算2017 浏览:996
信义汽车玻璃厂在哪里 浏览:180
奥迪a7开三年值多少 浏览:672
全新奔驰c级将上市用的什么发动机 浏览:644
资阳工业纸箱多少钱 浏览:513
买奔驰车险在哪里买划算 浏览:989
宝马x5怎么给手机快充 浏览:357
比亚迪的汽车参数铭牌在哪里 浏览:490
深圳石岩鑫泓佳在哪个工业区 浏览:453
晋城汽车限号违规扣多少分 浏览:543
汽车冷却水怎么加 浏览:778
奔驰事件为什么这么火 浏览:777
奔驰c级怎么打造成商务车 浏览:337
糖在工业生产上能做什么 浏览:183
汽车类型02是什么 浏览:907
国外小众品牌汽车有哪些 浏览:241
15年的奥迪a6指纹解锁怎么用 浏览: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