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核工业大学是211还是985
中国核工业大学既是211也是985。
中国核能大学的说法不准确,应该是中国核工业大学,其为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将在天津投资建设的高校,围绕核产业,建成集人才技能培训、硕士及博士学历教育、国际学术交流、核心技术研发等功能于一体的国家级产学研创新示范基础地。它既不是九八五又不是二一一、但昊实力强悍。
中国核工业大学就是在教育部的严管之下创建的一所国字号高校,也是近些年来唯一带有国字号的新大学。它是由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在天津投资建设的高校。当时这个消息传出的时候,很多人都认为这所高校应该会建在湖南省衡阳市。
因为衡阳市有所核工业强校,它就是南华大学,从地理位置和办学起源来说,通过南华大学在组建一些高校完全可以发展成为中国核工业大学,毕竟南华大学如今的建设依然有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的参与,其前身更是核工业部直属高校。
⑵ 湖南核工业卫生学校,环境好不好升学要求是什么学费要多少
核工业卫生学校环境不错的。录取分数及学费详细可咨询在校教师。
核工业卫生学校创建于1965年,为核工业415医院内设护校。
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审批的培养医疗卫生中高级人才的全日制省属普通中等专业学校, 2002年10月11日湖南省人民政府与核工业集团总公司就属地化问题签署协议,该校随核工业415医院正式并入南华大学。
2004年1月挂牌为南华大学医学专科部。2004年被评为省重点卫校。2006年获衡阳市唯一一所中央财政支持的护理专业实训基地建设学校。
现况:
核工业卫生学校经过43年艰苦创业,已建设成为一所省部属重点中等专业学校。到2007年底学校占地面积48002m2,建筑面积23041.49m2,图书室藏书2万余册。院校共用图书馆藏书2万册,各种专业学术杂志252种,其中外文杂志25种。
学校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0人,具有中级职称专业技术人员10人;硕士研究生2人,教育硕士2人,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3人,28人具有本科学历。学校教学采用专兼职教师任教,精选高素质、高学历、高职称的临床医生作为兼职教师,并定期进行系统的教育理论培训,形成了一支敬业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核工业卫生学校
⑶ 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考研考哪几门
南华大学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考研科目为:
(101)思想政治理论 ;
(201)英语一 ;
(301)数学一 ;
(901)原子核物理学。
南华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 China),简称南华,坐落于湖南省衡阳市,始建于1958年,是由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等9大学科门类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2000年,由原隶属国家核工业部的中南工学院、核工业第六研究所与原隶属湖南省政府的衡阳医学院在合并组建而成。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卫生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单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基地、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
⑷ 隶属于核工业部的学校有哪些
四川核工业工程学校广元校区位于四川广元市宝轮镇,创办于1979年,经过20多年来的艰苦创业,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办学条件良好、办学成绩斐然的大型综合性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一个校区。
本校区占地面积100余亩。现有在校生5000余人,师资优良,有教职工170余人,其中高级讲师22人,高级技师28人,外聘专家25人。拥有教学大楼、学生宿舍、多媒体微机实验室、模具、焊工等与专业相配套的实习工厂和现代化的数控加工实习车间。本校区环境幽静,实习设备齐全,是培育人才的摇篮。
生源广泛来自四川、甘肃、陕西、河南、山东、云南、新疆、重庆、贵州、安徽等十余个省区,招生人数连续八年名列全省前茅,2005年全年招生突破3500余人。实行“订单式”教育,与百余家国际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校在上海和深圳建立了就业服务站,在毕业生推荐中,学校坚持“六不送”原则,在厂家直接来校面试的前提下,将学生推荐到待遇好、稳定性高、管理规范、科技含量高的一流知名企业就业。学生就业率连续10年达到100%,对口就业率达98%,就业稳定率96%,再就业满意率达100%,真正做到了学生成才、家长放心、社会满意,就业水平达到了全省全国一流。
本校区秉承学校“培养一个学生,致富一个家庭”的指导思想,吸收了国内外职业教育先进思想和成功经验,集中职、高职和国家职业技能鉴定为一体,与多所高校合作办学。开办有焊工、电工、车、钳、铣、刨、模具、铆工、数控、管道工、机电一体化技术等终身技术专业和电子技术应用、计算机等实用性较强的专业,实行模块式(MES)培训,采用行为引导型教学法。同时,将素质教育列为重要的教育内容,按照“先做人,再做事,素质第一,全面发展”的育人方针,以学生会纪检、劳生、学习、体育各部及兴趣小组、文学社等社团组织为载体开展“三自”教育活动,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主学习、自我服务,培养了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深化了教育教学内涵。
本校区在担负起为我国核电站建设培养人才的重任的同时,还面向社会招收并定向培养了大批实用、紧缺人才。自成立以来,已向社会各界及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岭澳核电站、连云港核电站、广州乙烯工程、南海石化工程等培养了2万余名中高级技术人才,其中处级以上干部50余人、科级干部100余人、班组长300余人、技术骨干占80%。
本校区有全国领先的学生就业水平、精细化的一流管理、优质的教学服务、辉煌的办学成果,得到了学生、家长、企业界、教育界、学术界、政府、社会和公众媒体的高度评价。教育部部长周济在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对我校的办学方针和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四川省委书记张学忠在全省职教改革与发展创新的经验交流会议上,把我校办学特色和成果作为范例,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教育电视台以“订单教育使就业不用愁”为专题,在《国视资讯》栏目连续播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