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航天工业局主任有哪些

航天工业局主任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10 08:11:56

A. 中国航天人物有哪些

中国航天人物有: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洋、刘旺、王亚平、张晓光、邓清明、潘占春、赵传东、陈冬、陈全、李庆龙。(其中包括部分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一、杨利伟

杨利伟:男,汉族,辽宁绥中人,大学文化程度,1965年6月出生,特级航天员,副军职,少将军衔,两次荣立三等功,在原空军部队安全飞行1350小时。

2003年10月15日北京时间9时,杨利伟乘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位进入太空的太空人。 现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


二、费俊龙

费俊龙:男,汉族,江苏昆山人,党员,大学文化。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特级航天员,副军职,少将军衔。

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飞过歼教五等机型,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经过多年的专业训练,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是我国第二批进入太空的航天员。


三、聂海胜

聂海胜:1964年9月生,湖北枣阳人。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安全飞行1480小时,空军一级飞行员。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梯队。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2005年10月12日,终圆了“九天揽月”的梦想。2005年11月由三级航天员晋升为一级航天员,2006年晋升为特级航天员。2010年底晋升副军职。2011年6月晋升少将军衔。

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聂海胜跟随神舟十号第二次前往太空,飞行乘组由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

2016年2月聂海胜出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大队长。


十一、邓清明(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邓清明,男,中国江西省人,中国首批航天员.1997年年底成为神舟计划第一批航天员14人中的一员。他与潘占春、张晓光、赵传东、陈全等航天员已训练了15年。


十二、陈冬

男,汉族,籍贯河南郑州,河南洛阳出生,党员,大学本科。1978年12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1999年4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曾任空军某师某团飞行大队大队长,安全飞行1500小时,被评为空军一级飞行员。

2010年5月,正式成为我国第二批航天员。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八大类上百个科目的训练任务,通过了各项考核,综合评定成绩优异。2016年6月,入选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

十三、潘占春(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潘占春,1963年5月出生,陕西西安人,1981年7月入伍,1985年1月入党,中国航天员,于1998年成为神舟计划第一批航天员14人中的一员,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天津部队。

十四、陈全(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陈全,1963年出生,四川省遂宁市人,2010年1月被授予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航天工程硕士学位。大校军衔,副师职,二级航天员。

1981年7月招飞入伍。1998年1月,加入首批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2008年、2013年进入“神七”、“神十”梯队,荣立二等功。年满50岁的陈全于2014年初退休。有同名人物多人。

十五、赵传东(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赵传东,男,1963年出生于辽宁省葫芦岛市海军航空学校大院内,中国航天员,于1998年成为神舟计划第一批航天员14人中的一员。2019年5月,担任北京九天未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席航天科普顾问。

十七、李庆龙(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李庆龙,男,安徽定远人,1963年出生,大校军衔,中国最早的两名宇航员之一,航天英雄杨利伟的教练。李庆龙1980年从定远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安空军导弹学院,1984年成为空军首批本科飞行员。

1995年10月,历经重重严格选拔,李庆龙与来自河南的吴杰,成为我国首批两名航天员,并被派往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接受培训,主攻“太空行走”,并以优异成绩获得“国际航天员”证书。2010年1月被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授予工程硕士学位。

十八、吴杰(未执行过飞天任务的航天员)

吴杰,男,汉族,1963年10月生于河南郑州,党员,大学文化、双学士,空军一级飞行员,副师职,大校军衔,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教练员兼航天员。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吴杰是我国首批14名航天员之一,也是第一位遨游太空的航天员杨利伟的两名教练之一。

B. 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历程是怎么发展的

1956年2月,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x0dx0a x0dx0a1956年3月,国务院制订《1956年至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草案)》,其中提出要在12年内使中国喷气和火箭技术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x0dx0a x0dx0a1956年4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x0dx0a x0dx0a1956年5月10日,聂荣臻副总理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导弹研究工作的初步意见》。5月26日,周恩来总理主持中央军委会议讨论同意,并责成航委负责组织导弹管理机构和研究机构。x0dx0a x0dx0a1956年10月8日,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任院长。x0dx0a x0dx0a1958年1月,国防部制订喷气与火箭技术十年(1958年至1967年)发展规划纲要。x0dx0a x0dx0a1958年,中国科学院由钱学森、赵九章等科学家负责拟订发展人造卫星的规划草案,代号为“581”任务,成立了 “581小组”,议定建立三个设计院落。8月,第一设计院成立。11月,迁往上海,改名为中国科学院上海机电设计院。x0dx0a x0dx0a1958年4月,开始兴建中国第一个运载火箭发射场。x0dx0a x0dx0a1960年2月19日,在上海郊区的一片稻田里,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火箭飞了八公里。9月,探空火箭发射成功。x0dx0a x0dx0a1960年11月5日,中国仿制的苏联“P-2”导弹首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x0dx0a x0dx0a1962年3月21日,中国独立研制的第一枚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失败。x0dx0a x0dx0a1963年1月,中国科学院成立星际航行委员会,由竺可桢、裴丽生、钱学森、赵九章等领导,研究制订星际航行长远规划。x0dx0a x0dx0a1964年4月29日,国防科委向中央报告,设想在1970年或1971年发射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x0dx0a x0dx0a1964年6月29日,中国自行研制的中近程火箭再次发射试验,获得成功。x0dx0a x0dx0a1964年7月19日,中国第一枚内载小白鼠的生物火箭在安徽广德发射成功。x0dx0a x0dx0a1965年,中央专门委员会批准第七机械工业部制订的1965至1972年运载火箭发展规划。中央专委责成中国科学院负责拟订卫星系列发展规划。x0dx0a x0dx0a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受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的委托,召开第一颗人造卫星方案论证会。x0dx0a x0dx0a1966年6月30日,周恩来总理视察酒泉运载火箭发射基地,观看中近程火箭发射试验,祝贺发射成功。x0dx0a x0dx0a1966年10月27日,导弹核武器发射试验成功。弹头精确命中目标,实现核爆炸。x0dx0a x0dx0a1966年11月,“长征一号”运载火箭和“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开始研制。x0dx0a x0dx0a1966年12月26日,中国研制的中程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x0dx0a x0dx0a1967年,“和平二号”固体燃料气象火箭试射成功。x0dx0a x0dx0a1968年2月20日,空间技术研究院成立。x0dx0a x0dx0a1970年1月30日,中远程火箭飞行试验首次成功。x0dx0a x0dx0a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中国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x0dx0a x0dx0a1971年3月3日,中国发射了科学实验卫星“实践一号”。卫星在预定轨道上工作了8年。x0dx0a x0dx0a1971年9月10日,洲际火箭首次飞行试验基本成功。x0dx0a x0dx0a1975年11月26日,中国发射了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于29日返回地面。x0dx0a x0dx0a1979年1月7日,远程火箭试验一种新的发射方式,获得成功。x0dx0a x0dx0a1979年,“远望”1号航天测量船建成并投入使用,我国成为世界上第4个拥有远洋航天测量船的国家。x0dx0a x0dx0a1980年5月18日,中国向太平洋预定海域成功地发射了远程运载火箭。x0dx0a x0dx0a1981年9月20日,中国用一枚运载火箭发射了三颗科学实验卫星。x0dx0a x0dx0a1982年10月12日,潜艇水下发射运载火箭获得成功,回收舱准确地溅落在预定海域。x0dx0a x0dx0a1984年4月8日,中国第一颗地球静止轨道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16日,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25度赤道上空。x0dx0a x0dx0a1985年,中国正式宣布将“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国际商业发射市场。x0dx0a x0dx0a1986年2月1日,中国发射一颗实用通信广播卫星。20日,卫星定点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已全面掌握运载火箭技术,卫星通信由试验阶段进入实用阶段。x0dx0a x0dx0a1988年9月7日,中国发射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中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x0dx0a x0dx0a1988年12月25日,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火箭发射场成功地发射了一枚“织女一号”火箭,至此,中国低纬度区第一次火箭探空试验圆满结束。x0dx0a x0dx0a1989年1月,“长二捆二号E火箭”正式开工。x0dx0a x0dx0a1990年4月7日,中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三号”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把美国制造的亚洲1号通信卫星送入预定的轨道,首次取得了为国外用户发射卫星的圆满成功。x0dx0a x0dx0a1990年7月16日9时40分,中国新研制的大推力运载火箭——长征二号捆绑式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将模拟卫星送入了预定轨道。这枚火箭是由中国新建的大型航天发射设施发射升空的,同时还为巴基斯坦搭载发射了一颗小型科学试验卫星。x0dx0a x0dx0a1990年9月,中国成功发射了风云一号太阳同步轨道气象试验卫星。x0dx0a x0dx0a1991年1月22日18时23分,中国第一枚120公里高空低纬度探空火箭——“织女三号” 在中国科学院海南探空发射场发射试验成功。x0dx0a x0dx0a1992年3月22日,西昌,中国“长二捆”火箭发射澳大利亚“澳星”卫星(美国制造)时失败。x0dx0a x0dx0a1992年8月14日7时12分,西昌,我国自行研制的“长征二号E”捆绑式运载火箭顺利起飞,成功地把美国研制的澳大利亚“澳赛特B1”(澳星)通信卫星入预定轨道。x0dx0a x0dx0a1994年2月22日,中国第一座海事卫星地面站通过验收。它的建成填补了中国高科技的一项空白。x0dx0a x0dx0a1997年6月,以东方红二号甲卫星平台为基础研制的风云二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成功地定点于东经105度的赤道上空。这一成就使中国成为继美国、日本、欧洲航天局和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五个能自行研制发射静止气象卫星的国家。x0dx0a x0dx0a1998年5月2日,中国自行研制生产的“长二丙”改进型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这标志着中国具有参与国际中低轨道商业发射市场竞争力。x0dx0a x0dx0a1999年5月,中国成功发射了经过改进的风云一号气象应用卫星。x0dx0a x0dx0a1999年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国成功地发射并回收了第一艘“神舟”号无人试验飞船,标志着中国已突破了载人飞船的基本技术,在载人航天领域迈出了重要步伐。x0dx0a x0dx0a2000年9月,中国自行研制的中国资源二号01星发射成功,此后,又分别发射成功02星和03星,其分辨率比资源一号系列卫星更高,而且形成了三星联网,表明我国卫星研制技术实现了历史性跨越。x0dx0a x0dx0a2000年10月和12月,两颗北斗一号导航卫星相继定点于东经140度和东经80度赤道上空。x0dx0a x0dx0a2000年11月,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发布《中国的航天》白皮书,白皮书确定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近远期目标。x0dx0a x0dx0a2001年1月10日至16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二号无人试验飞船。飞船按照预定轨道在太空飞行近7天,环绕地球108圈,并顺利完成预定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新进展,向实现载人航天飞行迈出了可喜的一步。x0dx0a x0dx0a2002年3月25日至4月1日,中国成功发射并回收“神舟”三号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三号顺利完成一系列科学实验,为中国今后的载人航天测控和管理打下了基础。x0dx0a x0dx0a2002年5月,中国发射成功了第一颗海洋水色水温监测卫星——海洋一号卫星。x0dx0a x0dx0a2002年12月3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四号无人飞船,载人飞行已为时不远。x0dx0a x0dx0a2003年5月25日,北斗一号导航系统的第三颗卫星发射成功,使中国初步形成了第一个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x0dx0a x0dx0a2003年10月15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杨利伟成为中国航天第一人。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3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x0dx0a x0dx0a2004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我国月球探测一期工程-绕月探测工程正式立项,进入工程研制阶段,计划2007年实施我国第一次月球探测卫星的发射任务。x0dx0a x0dx0a2005年10月12日,中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神舟六号,并首次进行2人(费俊龙、聂海胜)5天飞行试验。x0dx0a x0dx0a2006年4月,中国发射成功了中国首颗微波遥感卫星——遥感卫星一号等。x0dx0a x0dx0a2007年10月24日18点06分,中国将发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标志中国探月工程迈出了第一步,也是中国航天事业新的一步。x0dx0ax0dx0a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x0dx0a x0dx0a1960年2月19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试验型液体燃料探空火箭首次发射成功。x0dx0ax0dx0a1970年4月24日,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在酒泉发射成功,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卫星的国家。x0dx0a x0dx0a1975年11月26日,中国首颗返回式卫星发射成功,3天后顺利返回,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x0dx0a x0dx0a1985年10月长征火箭开始走向国际市场x0dx0a x0dx0a1999年11月20日,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在酒泉起飞,21小时后在内蒙古中部回收场成功着陆。x0dx0a x0dx0a2001年1月10日1时0分,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x0dx0a x0dx0a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升入太空。4月1日,“神舟”三号成功降落于内蒙古中部地区x0dx0a x0dx0a2002年12月30日至2003年1月5日,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x0dx0a x0dx0a2003年1月5日晚上7时许,“神舟”四号飞船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着陆,顺利回收。2002年12月30日零时40分,“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x0dx0a x0dx0a2003年10月15日,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x0dx0a x0dx0a2005年10月12日,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并在遨游太空5天、完成一系列太空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x0dx0a x0dx0a总结: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载人航天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令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中国航天人以他们的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快速跃升。

C. 航天领域的杰出人物有哪些

航天领域的杰出人物有:

1、任新民

航天技术与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专家。生于安徽宁国。1940年毕业于重庆军政部兵工学校大学部。1945年后获美国密执安大学研究院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2017年2月12日在北京逝世,享年102岁。

他领导参加了第一个自行设计的液体中近程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领导组织了中程、中远程、远程液体弹道式地地导弹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研制、试验。

向太平洋预定海域发射远程弹道式导弹的飞行实验,任首区总指挥;组织研制“长征1号”运载火箭;组织氢氧发动机、“长征3号”运载火箭和整个通信卫星工程的研制试验。

领导组织了用“长征3号”运载火箭把“亚洲一号”通信卫星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担任“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总工程师等。

先后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2项、求是基金杰出科学家奖、中国载人航天工作突出贡献者功勋奖章、“两弹一星”功勋奖章等。

D. 中国航天历史是什么

中国航天史是从1956年二月开始的,当时着名科学家钱学森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1956年四月,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工业委员会,统一领导中国的航空和火箭事业。聂荣臻任主任,黄克诚、赵尔陆任副主任,航空工业委员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的航天事业创业的开始。

1970年4月24日,一颗耀眼的‘星”划破天际——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诞生了!这是提前为国庆献上的厚礼,也标志着我国卫星史正式拉开了序幕。

在此之后,我国航天事业一次次快速跃升:中国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神舟”一号试验飞船起飞;中国自行研制的“神舟”二号无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神舟”三号成功升入太空;神舟四号无人飞船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严寒中成功发射,并在飞行7天后平安返回。

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进入太空,实现了中华民族千年飞天梦想;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再次飞上太空。

中国载人航天实现了2人5天、航天员直接参与空间科学实验活动的新跨越,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从1999年到2005年,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飞跃,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速度和效率,令世界称奇,使亿万中国人民备受鼓舞、倍感自豪。



中国航天创造的辉煌成绩:

六年时间,六艘飞船,六次突破,我们以智慧与努力,弥补了物质技术基础的不足,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的一次次飞跃!此后,中国航天事业进入到了“白热化”的状态:神七出舱,“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神八”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神九与天宫一号自动对接……这些都让人心潮澎湃,激动万分。

但是,我国航天事业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近几年,美国宇航局每年的预算在170亿-180亿美元,超过我国载人航天工程20年的总投入。

在人造卫星领域,我国刚刚达到国际航天界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的技术水平;在飞船研制技术领域,我国与美国和俄罗斯相比也还有一定的差距;在航天重要领域,我国与世界航天水平的差距保守分析为10年到15年。

迄今为止,长征系列火箭已成功把多种试验卫星、科学卫星、地球观测卫星、气象卫星和通讯卫星等送入太空,为巴基斯坦、瑞典、菲律宾、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提供商业发射服务。世界上最大的商业卫星供应商美国休斯公司已与中国长城工业总公司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

我们是国家的栋梁,祖国的希望。梁启超说“少年强则国强”,作为祖国的希望,我们惟有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才能让祖国的航天事业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我们要继承中国航天人那种吃苦耐劳的精神,为了自己的梦想,不懈努力,为了我们的祖国,甘于奉献!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中国航天史



E. 从一机部到九机部都是各自主管什么的呢

一机部主管民用机械

二机部主管核工业和核武器

三机部主管航空

四机部主管电子工业

五机部主管兵器

六机部主管造船

七机部主管洲际导弹(航天)

八机总局主管战术导弹

1982年,各机械工业部纷纷改名改制:

一机部改为机械工业部:第一机械工业部与农业机械部、国家仪器仪表工业总局、国家机械设备成套总局合并为机械工业部;

二机部改为核工业部

三机部改为航空工业部

四机部改为电子工业部

五机部改为兵器工业部

六机部改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

七机部改为航天工业部

1986年至今

1986年机械工业部和兵器工业部合并为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

1988年机构改革,国务院部委中撤消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和电子工业部,成立机械电子工业部。

1993年改革时又被拆成两个部——机械工业部、电子工业部。

1998年改革,两个部又都撤销,新组建成立信息产业部。

2008年信息产业部改为工业和信息化部,一直至今。

(5)航天工业局主任有哪些扩展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简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信部),是根据2008年3月11日公布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组建的国务院直属部门。

工业和信息化部主要职责为:拟订实施行业规划、产业政策和标准;监测工业行业日常运行;推动重大技术装备发展和自主创新;管理通信业;指导推进信息化建设;协调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等。

作为行业管理部门,主要是管规划、管政策、管标准,指导行业发展,但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在中国的重点大学中,工信部直属高校共7所,工信部共建高校共5所。

成立背景

工业和信息化部,是在2008年中国“大部制”改革背景下新成立的中央部委。是根据十一届人大政府机构改革方案而组建的。中央将国家发改委的工业管理有关职责、国防科工委除核电管理以外的职责,以及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化工作办公室的职责加以整合,并且划入工业和信息化部。

另外组建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此外,国家烟草专卖局改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管理。不再保留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和国务院信息办。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阅读全文

与航天工业局主任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耿车镇工业园区有哪些厂 浏览:824
金山为什么不开发工业软件 浏览:320
奔驰车如何开音乐 浏览:556
县城开奥迪a6都是什么人 浏览:24
奔驰换4s店怎么样 浏览:559
奥迪六缸车加多少升机油 浏览:174
奥迪a6与力狮哪个好 浏览:756
现在宝马x5什么价格请指导 浏览:672
工业使用权40年到期怎么办 浏览:642
奔驰越野200c价格多少 浏览:820
深圳工业园宿舍楼打麻将怎么投诉 浏览:309
本科工业设计专业去哪个学校好 浏览:343
汽车上必须配置的是什么 浏览:255
雄兴工业园哪里有没有制衣厂 浏览:364
金杯海狮汽车车身尺寸是多少 浏览:305
奔驰e级怎么显歌词 浏览:586
宝马仪表im什么意思 浏览:610
奔驰GL500防冻液多久 浏览:114
清布地铁站到邦一工业园哪个出口 浏览:28
山西工业节能电炉什么价格 浏览: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