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日照规模以上工业有多少家

日照规模以上工业有多少家

发布时间:2023-02-08 04:51:28

⑴ 日照这个城市怎么样比如经济,地理位置,人居环境等等。做设计在那里待遇如何谢谢大家了

日照现为山东省17个地级市之一,全市辖东港区、岚山区、莒县、五莲县、日照经济开发区和山海天旅游度假区6个区县处,有54个乡镇、街道,2981个村居,总人口280万。市人民政府驻东港区,邮编276800,行政区划代码371100,区号0633。日照是一座新兴的沿海港口城市,历史文化悠久,名胜古迹众多,自然风光秀美,是理想的旅游、度假、休养之地,2005年被国家环保总局认定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境内有大小山头4358座。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日照海岸位于黄海中部,岬湾相连,北起甜水河口,南到绣针河口,全长99.6公里,属于比较平直的基岩沙砾质海岸。海岸线上有石臼湾、佛手湾两大天然港湾与日照港、岚山港组成的日照港群。近陆岛屿有桃花岛、出风岛;远有平岛、达山岛和车牛山岛组成的“前三岛”,面积0.321平方公里。
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
日照2007年GDP为600亿元,年均增长17.1%,人均GDP突破3000美元。境内财政总收入149.69亿元,年均增长32.7%;地方财政收入2007年实现28.98亿元。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086.8亿元,是2002年的2.79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70.5亿元,年均增长16.1%。在日照投资发展的世界500强企业增加到16家。进出口总为55亿美元,年均增长42.9%,外贸依存度提高到66%。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到813家,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五年前31家发展到11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增加值、利税分别达到920亿元、235亿元、10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45.7%、40.7%和58.2%。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年均增长64.3%。物流、旅游、金融等服务业快速发展。日照港实现亿吨跨越,年货物吞吐量从五年前的3805万吨提高到13063万吨,跃升为我国大陆沿海第九个亿吨综合枢纽大港。
日照是山东省粮食、花生、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畜牧、中药材等重要产地,是我国北方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东临黄海,拥有百公里海岸线,近海水域和浅海滩涂面积有30多万亩,是理想的天然鱼场,也是藻类、贝类自然生长和人工养殖的天然场所。各河流入海处,鱼类丰富而珍贵。常见的有86种,主要有黄鲫、黄姑、鲅、鲐、带、鲳、鲈、比目、白姑、青鳞鱼等。其中黄鲫、鲅鱼和乌贼鱼产量为最高。浅海与潮滩主要海特产品有西施舌、文蛤、魁蚶、杂色蛤、大竹蛏、海参、石花藻,还有驰名海内外的人工养殖对虾、海马等。

⑵ 日照的地理环境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日照无天然湖泊。人工湖泊有日照、青峰岭、小仕阳3座大型水库和马陵、巨峰、户部岭、峤山等10座中型水库,总库容95913万立方米。 日照市土地资源总量日照市土地总面积为8025127.7亩,农用地6433271.4亩,建设用地1065614.3亩,未利用地526242.0亩。其中:耕地3461468.1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43.13%;园地739752.2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9.22%;林地1137295.4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4.17%;其他农用地1094755.7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3.64%;居民点及独立工矿用地866966.7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0.80%;交通运输用地64935.9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0.81%;水利设施用地133711.7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67%;未利用土地为288414.1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3.60%;其他土地为237827.9亩,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2.96%。
东港区1706589.1亩、岚山区1148760.5亩、莒县2924321.1亩、五莲县2245457.0亩,莒县面积最大,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36.44%,岚山区面积最小,占日照市土地总面积的14.31%。
日照市岛屿情况日照市有岛屿4个,分别是平岛、达山岛、车牛山岛、太公岛,共计面积600.7亩。 2015年工业转型升级稳步推进。汽车及零部件制造业完成产值547.06亿元,超过钢铁行业192.94亿元,优势比上年扩大103.31亿元。装备制造业增 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为30.2%,比上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六大高耗能行业增加值占比降低7.4个百分点。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18.92亿元,增 长11.9%,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20.12%。 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全市624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设有信息化建设部门的占75%,有信息化规划的占39%,有服务器的占53%,使用ERP的占 27%,开展电子商务的占51%,OA普及率达75%。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为57,增长14%。日照云计算中心一期工程完工,实现三线接入,互联网带宽 达到万兆,与腾讯、乐视、安康家园、帝联等大型客户达成合作意向。搭建了云计算平台、共享灾备云平台、工业云服务平台,建设了3处工业云体验中心。 工业经济效益同比下降。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02.05亿元,比上年下降6.6%。受市场需求不足、部分产成品价格下降较大、人民币 汇率波动等因素影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66.70亿元,下降22.8%;利税总额109.88亿元,下降11.6%。 工业产品产销衔接良好。全市重点调度的116种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中,有67种实现增长,增长面为57.8%。部分高耗能产品产量下降,其中,水泥产量 1095.1万吨,下降6.3%;纸浆产量163.7万吨,下降6.7%。规模以上工业产品产销率97.3%,比上年提高0.4个百分点。
2014年建筑业生产持续发展。日照市资质等级三级及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实现建筑业总产值255.99亿元,增长19.0%。其中,建筑工程产值233.42亿元,增长18.0%。实现建筑业竣工产值127.78亿元,增长47.5%。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431.41万平方米,增长7.8%。 2015年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3.87亿元,增长10.3%。其中,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54.63亿元,增长3.7%。
2015年我市被列为“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规划中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主要节点城市。受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降和贸易融资风险等影响,全年 完成进出口总值151.85亿美元,比上年下降56.3%。
2015年港口生产平稳发展。沿海港口新增泊位3个,新增通过能力1480万吨。全市生产性泊位达到62个、年通过能力2亿吨,其中万吨级以上泊位52个。
2015年交通基础设施实现重大突破。日照机场用667天建成通航,创造了机场建设的“日照速度”。日照港跻身全国沿海港口第八、世界港口第十一大港。瓦日铁 路、胶新铁路电气化改造、青临高速、疏港高速、613省道西延工程建成通车。青日连铁路日照段累计投资19.17亿元。潍日高速、岚罗高速、机场高速等公 路工程加快推进。年末全市公路通车里程8274.38公里。
2015年全年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1.65亿元,增长9.5%。其中,税收收入96.71亿元,增长10.3%,占一般公共预算收 入的79.5%。
2015年全市承担实施省以上科技计划项目27项,争取无偿资金714万元。全年专利申请量2784件,增长32.7%;授权量1779件, 增长17.5%。发明专利申请量1003件,增长153.9%,增幅列居全省第一位;发明专利授权量167件;电子申请率88.1%。

⑶ 日照大型企业有哪些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五征集团有限公司
邦基三维油脂有限公司山东新良油脂有限公司
黄海粮油工业(山东)有限公司日照市凌云海糖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山东日照发电有限公司
山东荣信水产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山东顺达机械有限公司
山东省标志服装股份有限公司日照金通车辆制造有限公司
山东华龙纺织有限公司山东美佳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岚桥工贸集团有限公司海汇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金马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东升地毯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恒祥化工有限公司日照昌华海产食品有限公司
日照华赛食品有限公司日照兴业集团有限公司
山东遨游汽车部件有限公司山东鼎弘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日照华泰纸业有限公司山东日照焦化有限公司
山东六和饲料股份有限公司莒县分公司莒县城阳水泥有限公司
日照泰山洁晶生化有限公司山东洁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日照岚山加德士沥青有限公司青岛啤酒(日照)有限公司
日照先锋事达车业有限公司阿掖山食品有限公司
日照市盛华水产集团公司
山东童海集团公司
日照三木木业股份有限公司日照市港源水泥有限公司
山东丰华食品有限公司日照三银纺织有限公司
山东旭日汽车饰件集团五莲县安旭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日照阳光企业集团山东鲁圣电力器材有限公司
山东驼宝橡胶有限公司五莲锦良工艺品有限公司
山东浩宇纺织品有限公司
山东长富洁晶药业有限公司
山东金粟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日照裕鑫动力有限公司

⑷ 山东日照市2005年经济状况

2005年全市工业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的态势
2005年,经贸战线广大干部职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坚持“工业强市”的指导思想,以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制造业水平为核心,围绕“三个一批”,一手抓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一手抓临港大工业的集群建设,突出技术进步、体制创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运行调控、环境优化等重点工作,实现了速度效益同步大幅增长,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主要展现于以下五个方面:
一是工业经济整体走势良好,速度效益同步提高。2005年规模以上企业完成工业增加值157亿元,同比增长57%;实现销售收入525亿元,增长58.6%;实现利税30.6亿元、利润18.7亿元,分别增长58.9%和86.7%;工业用电量32.9亿度,增长28%;完成技改投资62亿元,增长40%。第二产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5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485家,比去年增加151家。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76家,利税过千万元达到56家。各项指标均创历史最好水平,工业增加值、销售收入、工业用电量三个增幅在全省名列第一。
二是工业投入力度加大,“三个一批”取得重大进展。2005年全市工业技改项目196项,累计完成投资62亿元,其中过千万元的169项,过亿元的25项,百项重点工业项目开工率达到85%,“三个一批”收效明显。一批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以机械、食品、建材、纺织为代表的传统产业,通过高起点技术改造后,产业活力增强,实力壮大;以冶金、石化、浆纸为代表的临港产业迅速崛起,形成相对集中的产业聚集带;以精细化工、汽车零部件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迅速兴起。目前,我市已初步构筑起以传统产业为基础、临港产业为支柱、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的产业框架。一大批企业集团竞争力增强。通过内引外联、嫁接改造、内涵挖潜和园区集约发展等措施,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快速膨胀。以五征、金马、海通、洁晶、东升为代表的一批企业集团综合实力进入全国同行业前列。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海通丝业 “三维”牌桑蚕生丝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金马集团等15家企业的16个产品被确定为山东名牌,目前我市山东名牌产品数量已达到23个,省级技术中心已达到8家,市级10家,技术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为实施名牌战略打下了良好基础。
(三)临港工业持续发展,骨干企业带动作用增强。2005年,临港工业呈现出项目多、投资规模大、发展后劲足的特点,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相继到我市投资。2005年,临港大工业及投资过亿元项目开工在建29项,累计完成投资42.7亿元。新开工在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升了临港工业的整体实力,加快了我市现代制造业基地的建设步伐。临港工业实现销售收入273亿元,占我市总量的52%,支撑作用显着。重点培植的骨干企业发展势头强劲,实力明显增强。35户重点企业全年完成工业增加值95亿元,增幅高于面上企业14.6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40亿元,对全市工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5%。有9家企业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其中日照钢铁80亿元,五征集团50亿元,这些骨干企业是拉动我市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力量。
(四)招商引资富有成效,银企关系更加密切。2005年,我们先后组织多家企业参加了哈尔滨、底特律、西部万里行等产品推介招商活动,并重点针对欧、美、日、韩区域进行了专业招商。日钢、金马、旭日等一大批企业走出国门,与世界500强合资合作,全面引进,全面提升,在做大做强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一批企业联姻加盟国内知名企业集团,联手发展,共创未来,在挂靠联合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在银企合作方面,2005年日照银企合作促进会成果丰硕,签约总金额228.6亿元,实现了由省内到省外、由“银企合作”到“银银企合作”的新突破。截至目前,两次促进会已到位资金157亿元,一批股份制银行投资我市,活跃了我市的融资市场,较好的缓解了资金供需矛盾。
(五)节能降耗活动深入开展,循环经济走在全省前列。在工业发展过程中,我们坚持推进建设节约型社会工作,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一批企业实现了废物零排放,工业能耗不断下降,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上了一个新台阶。全市重点耗能企业万元产值能耗同比下降26.5%,达到0.9吨标准煤;重点耗水企业万元产值取水量同比降低26.7%,达到8.57吨;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185万吨。发展循环经济走在全省前列,先后出席国家、省有关会议并作了典型发言。目前,全市有多家企业开展了清洁生产,2家被确定为省级清洁生产示范企业。

⑸ 山东日照市发展前景怎么样

我觉得,日照发展,最大的优势就是区位优势,区位优势包括两点,一个是临海的港口优势,另一个是毗邻青岛,能享受到大城市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日照发展的两个优势
先说第一点,日照位于黄海之滨,日照港也是国内名列前茅的大港,还是上市公司。日照港的天然港口优势,再加上日兰高速、菏兖日铁路,与全国铁路网连起来,可以说是腹地非常广阔。

再说第二点,从长三角地区沪宁杭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大家可以看出,大城市的福利。日照毗邻青岛,是可以借鉴、吸收大城市发展的力量的。

当然,这个是具有两面性的,大城市的发展会拼命吸榨周边地区的血液,况且青岛和日照还是两个行政区。
日照发展的劣势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除了会被周边大城市抢夺资源外,日照发展还有一个短板,就是陆路交通末梢的劣势,这个跟烟台有些类似。

日照直到今年来有了自己的民用机场,目前还缺乏南北向的铁路,青连高铁的建设,将是日照发展的一个大的 历史 机遇,日照将告别南北没有直通市区铁路的 历史 。同时,鲁南高铁的兴建,将使日照交通网锦上添花。

交通的发展,便捷,将极大地促进日照和其他地区的人员、资源的交流和流通,让城市发展提速。

其他方面
日照有着山东省内都让人称羡的自然环境资源,获得过联合国人居奖,绿水青山是不可多得的优势。

不过,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日照有着众多中小城市都有的缺点,就是经济发展竞争力不足,人们生活比较安逸,没有大城市激烈竞争的那股子拼劲。

总的来讲,我感觉日照的发展前景还是很大的。你觉得呢?

日照未来发展前景很好。日照是沿海城市,坐拥两大港口:日照港和岚山港,进出口货物吞吐量很大。建设中的高铁青日连线、菏兖日线,维日公路等,织成快速交通运输网,将为未来日照市的发展提供便捷通道。新城市建没规划蓝图,将为市民提供舒适的生存环境,蓝天、碧海、金沙滩,未来日照环境优美、旅行方便、经济发达,前景光明。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首先来看一组数据:

根据山东省日照市统计局8月份提供的数据显示:2018年1月-7月份,日照全市经济运行以平稳较快态势保持持续增长,同时,有2项经济指标增幅位列山东省第一名,分别是: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速居全省第一和税收居全省第一。

先来看第一个增速。1-7月,日照全市739家规模以上的工业企业累计创造了超过一千四百多亿元的产值,实现增加值三百多亿元,增速居全省第一。

在税收方面,1-7月份全市共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1.25亿元,而其中税收的占比就超过了八成,达到86. 92亿元,增长22 . 5%,位列全省第一。

除了经济形势一片大好之外,随着山东全省新旧动能转换步伐不断加快,日照市工业的内部结构也在不断优化。不但跑出了“日照加速度”,更呈现出“日照好质量”。

众所周知,日照位于山东半岛东南侧,是山东半岛城市群、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个滨海城市,在生态环境方面,日照的成绩更是可圈可点。今年,日照成功创建了全国森林城市,正朝着打造成 旅游 休闲度假目的地的目标更进了一步。

除了生态环境之外,日照在打造良好的 社会 环境方面也不甘示弱, 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群众满意度同样也是全省第一。日照市不但首次成功捧回了 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暨 社会 治安建设最高奖项——“长安杯”,更是实现了“全国 社会 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三连冠。

可以说,越来越多的外来游客会为这座城市“点赞”,居住在这座城市的百姓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将越来越“爆棚”。拥有这么多“第一”的日照,她的发展前景自然令人充满信心。Cp

围海收费的做法全国人民都知道,理念僵化是最大的问题。虽然是地级市了,还不如一个县的发展有魄力,就知道吸取辖县的资源供自己发展。把岚山以各种方式给临沂经营,你试试带动效应!自己守着日照港发展不起来,把岚山港放在一边搞成渔村还不让别人染指,鼠目寸光!

日照是一个年轻有活力的城市,人口不多,自然资源丰富,环境优美,是联合国宜居城市,去年又荣获全国文明城市荣誉!

1.日照近几年在创城的推动力下各种基础设施的建设速度可以说非常的快。目前创城成功对于交通楼盘等都在高速发展,各种商圈崛起,但由于旧城改造尚未完成以及缺乏大规模网络公司和人力资源公司进驻缺乏与其他城市的竞争力。不过正因如此日照在未来发展一旦有信息资源领域一块的网络公司进驻经济发展将会再提速在山东产生较大门户作用。

2.日照交通:现今日照的公路交通和飞机场都已完善,2018年会全面完善高铁,投资10个多亿的迎宾路改造正加紧建设当中,日照火车站改造也也已完成前期工作,奎山客运西站和山字河机场的集成使交通便捷,省道220日照港疏港路西延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省发改委批复,标志着工程正式进入实施阶段,青连铁路正线全长194.5公里,其中山东省境内186.6公里。可以说日照完善的交通条件为日照的腾飞插上了翅膀。

3.新旧动能转换日照将有大动作,布局生命 健康 、通用航空等未来产业,壮大文化 旅游 、海洋生物医药、现代物流、高端装备制造等新兴产业,改造钢铁、 汽车 零部件等传统产业,打造全国一流精品钢铁制造基地、临港涉海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

4. 旅游 富市力度进一步加强,请看宏伟蓝图

我们有理由相信日照的明天会更美好!

我是日照人,现在在外打工 每年都回回去一两趟。最近村里在搞拆迁,用网络一搜满屏都是对拆迁的负面评论和投诉无门。

就日照的发展从两个方面来说明,一是人才引进,二是政治生态

目前来看这两点都相当不乐观,这也是年初山东省委书记为何明文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普遍民众文化素质低下,对政府违法行政提供了最好的基础。

应该说,如果没有人才引进和优秀的人才从事政治活动,经济发展很难,即使有短暂的闪光点,也是用老百姓的利益换来的。用很早以前的一句话来概括,霓虹灯下有血泪。

日照人口少,面积小,不适合粗糙,盲目扩大的发展。但是,可以往小而精,小而美的方向发展,毕竟日照临海,有港口。像日照这样的城市,应该少发展钢铁、化工这样的带有污染的行业,多发展 旅游 业、餐饮业、服务业以及高 科技 产业。

作为山东人,我比较看好日照发展。日照有很多亲戚朋友,平时我也比较关注日照的发展。

1、日照本身的发展定位

18年7月,日照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日照市加快发展向海经济行动计划》解读新闻发布会: 科技 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为驱动,加快推动海洋领域新旧动能转换;以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为前提,增强海洋经济绿色发展能力;以发展壮大提升海洋产业为重点,在海洋产业迈向中高端进程中走在前列;以扩大开放与深化合作为引领,构建全方位对外开放合作新格局;以陆海统筹融合发展为途径,形成以港口为龙头、产业为核心、城市为载体、海洋为支撑的“港产城海”融合发展新格局。

2、日照在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

日照港处在一带一路的交汇点,也处于新亚欧大陆桥和丝绸之路经济带的东方桥头堡。日照港完全可以进一步加快港口建设发展,完善提升港口功能,实施“走出去”战略,开启港口对外输出资本、管理和技术的新阶段。

3、交通优势

18年底,青盐铁路开通; 将与修建中的鲁南高铁共同构成日照的主干铁路网络。

4、环境资源优势

日照被誉为拥有最干净最细腻的海滩。是“国家全域 旅游 示范区创建单位”“国家中医药 健康 旅游 示范区首批创建单位”;全市共拥有A级景区51家,旅行社147家,星级酒店25家;拥有省级 旅游 强县1个、强乡镇21个、特色村54个、工农业 旅游 示范点43个、精品采摘园63个、开心农场9个、“好客人家”星级农家乐221个。每年接待 旅游 人数近5000万人次。

不抄袭,不敷衍。

“略深刻的理工狗”荣誉出品,我的每一个回答都是认真的。

昨天看到日照岚山港进口海鲜包装成阳性,一个沿海城市,海鲜80%靠进口,原本可以靠 旅游 海洋资源发展小而静美的城市,却硬生生的成为一个高污染的化工城市。再一个就是你明明没有多少企业的情况下大肆发展房地产,人口集中却安排不了多少就业,搞得房价物价高高在上,日照前景不看好

⑹ 日照市岚山区好吗

日照岚山区地处鲁苏两省交界,是鲁南经济带的东部出海口和对外开放窗口,现辖9个乡镇(街道),417个行政村,海岸线25公里,总面积759平方公里,人口41.57万。拥有岚山港、岚山渔港两个国家一类开放口岸,是江北最大的液化品集散地、绿茶生产基地、山东第四大钢铁生产基地、日照临港工业基地;204国道和222、341、342省道、同三高速公路、南沿海公路纵横境内,坪岚铁路汇入日照─西安线,可直达荷兰鹿特丹港,是新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的重要组成部分。

近年来,区委、区政府围绕"跻身全省三十强、冲刺全国百强"的总目标,大力实施"港口立区、工业强区、开放兴区、民营富区"四大战略,努力做强"临港工业、海洋产业、现代农业、商贸物流"四个经济板块,全力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现代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和谐社会"四大建设,开创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新局面。2008年,全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亿元、同比增长(下同)36.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4.96亿元、增长49.6%,地方财政收入12.15亿元、增长78.1%。
工业经济。全区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2家,31家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2008年,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08.7亿元、利润80.71亿元、利税118.35亿元,分别增长82.5%、31.5%和47.5%。其中,钢铁、石化、木材等临港产业完成产值397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78%。

⑺ 拜求山东日照的相关知识

历史文化
日照历史源远流长。夏、商时期属东夷。《吕氏春秋·孝行览·首时》说,西周初年的着名人物姜太公是“东夷之士”。今秦楼街道冯家沟村东南有姜公台,传说即为太公钓鱼处遗址。
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公元前11世纪,周灭商后,封少昊之后裔为莒国君,定都今莒县城阳。公元前431年,莒国被楚所灭。;历经沧桑沿革,宋元佑二年(1087年)置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据干隆年间《日照县志》记载)之意,始有“日照”之名。
金(南宋)翰林日照状元张行简在祝贺日照由镇升县时写到:
"大定二十四年,闻莒州升日照镇为县。喜不自胜,欣然命笔。
《山海经》曰:“琅琊台在渤海间,琅琊之东” 。《纪年》亦云:“东海外有山曰天台,有登天之梯,有登仙之台,羽人所居。天台者,神鳌背负之山也,浮游海内,不纪经年。惟女娲斩鳌足而立四极,见仙山无着,乃移于琅琊之滨”。念我日照,虽偏居海隅,却享有琅琊之名,天台之胜,背依泰沂,怀抱东海,更兼仙山飘渺,河流纵横,自古为日神祭祀之地,黄老成仙之乡。河上公、 安期生、于吉、葛玄等在此悟道授徒,秦皇汉武到此寻仙访道,可谓盛极一时也。
日照之名,始于元佑。祖曰:天台山有河上公丈人题字云:“云自天出天然奇石天下无,日照台前台后胜景台上有”,“日照”之名盖出于此,谓之“海上日出,曙光先照”之地是也"。
日照历史悠久,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2000年的日照两城,是亚洲最早的城市。夏、商时期属东夷,西周到战国前期属莒国。宋元佑二年(公元1087年)设日照镇,属莒县,取“日出初光先照”之意,始有“日照”之名。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设日照县,属益都府莒州,明代属青州,清代属沂州。民国时期,先后属胶州道和琅琊道;1928年撤道,直属山东省政府。1940年3月,中共领导的日照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次年8月隶属滨海专员公署。新中国建立后先后划归沂水行署、胶州行署、临沂行署。1985年3月撤县建市,1989年6月建地级市,1992年12月设区带县。陶文化源远流长。在日照境内目前发现的800多处重要的龙山文化遗址,其出土的文物主要是陶类。陶器多以表面透黑的砂质陶和乌黑光亮的细泥质陶为主,有部分磨光黑陶,器表以素面为主,有的饰弦纹、划纹和缕孔。如两城镇遗址、尧王城遗址、东海峪遗址、丹土遗址所出土的各类黑陶制品均制作精细、美观,特别是东海峪遗址出土的蛋壳黑陶高柄孔杯,无釉而乌黑发亮,胎薄而质地坚硬,其壁最厚不过1毫米,最薄处仅0.2毫米,重仅22克,制作工艺之精,堪称盖世一绝,系珍贵文物。
日照是中国远古时期的太阳文化起源地,是世界五大太阳文化起源地之一。历来有太阳崇拜的习俗。
据考证,《山海经》中记载的羲和祭祀太阳的汤谷和十日国就在日照地区。日照市东港区涛雒镇上的天台山上仍然留有太阳神石、太阳神陵、大羿陵、老祖象、东方神龙、老母庙、石鸡、石椅、石磨、日晷等与太阳崇拜有关的遗迹。莒县凌阳河出土的“日火山”和“日火”陶文以及陶器上出现的大量太阳纹,都充分证明日照地区东夷先民的太阳崇拜传统。《后汉书,方术列传,赵彦》记载:莒有五阳之地:城阳,南武阳,开阳,阳都,安阳等地名,都是古莒国太阳崇拜的直接证据。莒县博物馆苏兆庆先生在“夷人崇日与秦始皇东巡琅琊”一文中说:“特别是东夷民族对太阳神的崇拜更有其悠久历史传承,不少有关太阳来历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于民间”,“主要崇拜太阳的少昊羲和族,居住在汤谷(亦称旸谷)一带,是太阳神赐福下民的圣地”。“用史迹和考古资料对这些古代神话进行印证,可能汤谷就在东海之滨的琅琊一带。这里的先民早在5000年前,就已掌握了用日出方向判断四时,并将这种原始历法用于发展农业和航海事业”,“祭日活动,解放之初,莒地依然流行”。
日照有一个民俗节日叫太阳节。每年的农历六月十九,农民把新收获的麦子做成太阳形状的饼,供奉太阳,感谢太阳给了大地阳光,让农民获得了丰收,据说 后来这饼越做越大,厚的就叫锅饼,薄的就叫煎饼,这就是山东大煎饼的来历。1992年,日照人自己作词谱曲,由着名歌唱家范淋淋演唱的<<这是太阳升起的地方>>获得全国新歌比赛大奖,被中央电视台选项为每周一歌.
新中国的成立为日照的发展揭开了新的篇章。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日照市人民经过50多年的奋斗,使日照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日照市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大变革,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国民经济保持快速健康发展的良好态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新中国成立后,1950年日照划归沂水专署。1953年8月,又划归胶州专署。1956年5月,改属临沂专署。1984年4月,临沂行署石臼港办事处建立。1985年3月22日,经国务院批准,撤销日照县和石臼办事处改为日照市,仍隶属临沂行署,5月正式办公。1989年6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日照市升格为地级市,11月5日对外正式办公。1992年12月7日日照市设区带县,将原属临沂地区的莒县和潍坊市的五莲县划归日照市,同时成立东港区。1993年5月29日设立岚山办事处,作为市政府派出机构。8月20日,成立日照开发区。
1995年9月12日,省政府批复设立山海天旅游度假区。2000年底,根据省统一规划,实施乡镇撤销和合并计划,共撤销、合并18处乡镇,撤销汾水镇,新成立安东卫街道。2001年,又先后撤销虎山乡、棋山乡、洛河乡,设置虎山镇、棋山镇、洛河镇。
目前,日照市共辖东港区、莒县、五莲县,岚山区、日照开发区、山海天旅游度假区,6个街道,46个乡镇。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2008年末全市总人口284.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9.99‰,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3.24‰。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274.09万人。
根据2000年11月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市人口268.62万人),东港区114.8万人,五莲县50.3万人,莒县103.5万人。人口密度为506人/平方公里。全市共有家庭户878647户,平均家庭户规模为2.96人。男性为135.1万人,女性为133.5万人,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1.21。民族构成方面,汉族人口268.26万人,占99.87%,各少数民族人口为3491人,占0.13%。全市人口中,接受大学(指大专以上)教育的为64591人,占2.40%;接受高中(含中专)教育的25.85万人,占9.62%;接受初中教育的94.39万人,占35.14%,接受小学教育的88.54万人,占32.96%。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城市名片 近年来,日照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体育经济,提出了“打造水上运动之都”的战略构想。依托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和水上运动条件,日照市规划建设了“亚洲第一、世界领先”的国际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具备全部水上运动项目的竞赛设施条件,可以满足国际、国内重大水上运动赛事的需要,已被批准为“国家水上运动训练基地”和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指定训练场地,列入省委、省政府申办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水上比赛场地。已先后成功举办了2004年全国帆船锦标赛、2005年国际欧洲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5年世界帆板精英赛、2005年全国青少年帆板锦标赛、2005年全国翻波板锦标赛等一系列重大水上体育赛事,还将承办2006年国际470级帆船世界锦标赛、2007年首届中国水上运动会、2008年奥运会帆船帆板热身赛和11届全运会部分水上比赛项目。水上运动正在成为日照对外形象的鲜明标志。
日照市把“生态建市”作为城市的四大发展战略之一,纳入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积极运用生态的理念规划建设并管理城市。在经济快速增长、城市迅速扩大的同时,日照市始终保持 “ 蓝天、绿树、碧海、金沙滩 ” 的环境优势,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生态城市特色日渐突出。近几年日照的空气、饮用水、海水质量始终保持在国家一级标准,连续6年获得全省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地级市第一名,在2004年8月份国家环保总局发布的全国118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日报排行榜中,日照排名全国第七。通过几年的建设,日照市已全面完成了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中的各项任务,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环境质量总体上保持稳定,水环境质量有所改善,自然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示范区建设取得了显着成效,在矿山土地复垦、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系列创建等方面具有典型示范意义。2005年10月16日,全国生态示范区建设试点考核组宣布:日照市26项指标全部达到国家生态示范区建设二类考核标准,同意通过考核验收。日照市也成为山东省首个地级全国生态示范区,为今后全国生态城市的创建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本段]日照交通
日照拥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港路优势。历史上日照沿海曾商旅云集,石臼、涛雒等为着名商端口,1885年《日照县志》描述的“江淮红粟达神京,转运都由石臼行”,表明当时的石臼所已是黄淮地区重要的商贸口岸。作为鲁南地区的直接出海口,国家重点开发建设的沿海主轴线和日(照)西(安)沿桥经济带主线在此相接,素有"两港通四海,一线系亚欧"之美誉。日照交通发达,运输便利,集港口、铁路、公路运输于一身,是重要的海陆交通枢纽。日照拥有日照、岚山两个国家一类对外开放港口,日照港是中国第二大煤炭输.出港,岚山港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液体化工码头。两港不冻不淤,陆域开阔,地质条件良好,可建设泊位166个,吞吐能力可达到5.8亿吨,特别适宜建设十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日照境内高速公路、铁路呈“两横两纵”格局,与全国交通干线相连。日(照)东(明)高速公路横穿鲁南,跨越京沪、京福高速公路、直达中原腹地,贯穿日照的同(江)三(亚)高速公路北起中俄边境,南至海南省,纵贯中国南部沿海主要城市。菏日铁路东与日照港、岚山港相接,西与陇海、兰新铁路相汇,经新疆阿拉山口出境,可直达荷兰鹿特丹和比利时的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胶(州)新(沂)铁路纵贯日照,是中国东部沿海铁路大动脉。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日照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黄海之滨,东经118°25′~119°39′,北纬35°04′~36°04′。东临黄海,西接临沂市,南与江苏省连云港市毗邻,北与青岛市、潍坊市接壤。南北长约82公里,东西宽约90公里,总面积5310平方公里。
日照地处海滨,境内地貌类型多样,有平原、山丘、水域、湿地、海洋等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观。
日照市属鲁东丘陵,总的地势背山面海,中部高四周底,略向东南倾斜,山地、丘陵、平原相间分布。最高点为五莲县境内马耳山,海拔706米;最低点为东港区东海峪村,海拔1~1.5米。山地占总面积的17.5%,丘陵占57.2%,平原占25.3%。
境内河流纵横,分别归属沭河、潍河,除潍河流入渤海外,其余流入黄海。较大河流18条,总长461.4公里,流域面积5222.7平方公里。沭河发源于沂山南麓,境内段长76.5公里,流域面积1718.4平方公里;潍河贯穿五莲县、莒县,境内段长121.4公里,流域面积1350.2平方公里;傅疃河是唯一的境内大河,全长73.5公里,流域面积1060平方公里。
物产经济 日照市物产丰富,农业资源特色鲜明,是山东省粮食、花生、茶叶、水产品、蚕茧、烤烟、果品、蔬菜、畜牧、中药材等的重要产地。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发展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全市拥有海岸线99.6公里(含前三岛岸线),浅海水域广阔,负20米等深线以内的浅海面积6万多公顷,滩涂5000公顷,岛礁33个,其中较大的岛屿有平山岛、达山岛、车牛山岛,即“前三岛”。近海沿岸常年表层水温变化范围2.6--27℃;潮流速度1.2米/秒,水流畅通,水体交换充分,近岸海水pH值8.15--8.35,盐度平均为30.12‰。浅海水质肥沃,是多种经济水生生物洄游和繁衍生息的优良水域,有浮游植物50多种,近海盛产鲅鱼、鲳鱼、鳗鲡、河豚、牙鲆、黄花鱼、长短蛸、乌贼、对虾、梭子蟹、鹰爪虾、西施舌、大竹蛏等水产品80多种。
全市沿海有渔业乡镇9处,渔业村152个,渔业人口11.5万人,渔业劳动力5.4万人。各类捕捞渔船3245艘,总功率18.08万千瓦,其中185马力以上的渔船达到497艘。全市现有水产品加工企业206家,其中冷藏企业154座,日冷冻能力9500吨,日冷藏能力5.5万吨。全市从事水产品精深加工的企业11家,水产品精深加工车间面积达12万平方米,各种加工生产线100多条,加工设备200多台(套),是山东省重要的水产品加工基地。到2005年末,全市实现海洋产业总产值260亿元,年均增长28.57%;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28.69%,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5.53%。2005年全市完成水产品总产量65.03万吨,渔业总产值41.15亿元,水产业产值130.9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4%、11.85%、15.62%,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产值的33.97%。全年出口水产品9.4万吨,出口创汇2.8亿美元,增长33.3%。
60年代末“南茶北引”成功,日照市茶园面积12万亩,年产茶叶1200吨,均占全省总量的50%以上,是山东省最大的绿茶生产基地,产量连续几年列全省第一。
日照市桑园面积13万亩,年产蚕茧8000吨,分别居全省第三位和第二位,所产白长丝在国际市场上有较高声誉,单茧丝长度居全国之最,平均长度比全省平均长100多米。
森林资源种类较多,覆盖率已达到26.9%,南方的毛竹、北方的落叶松都能在这里生长。境内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主要是以松类、麻栎混交林、矮林和阔叶杂木林构成的天然次生林植被。树木65科146属250种,主要是红松、槐、杨等用材树种和苹果、板栗、银杏等经济树种。
[编辑本段]旅游服务
作为海滨生态旅游城市,日照以“蓝天、碧海、金沙滩”闻名于世,这里生态良好,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我国沿海不可多得的避暑度假胜地。2003年12月,日照顺利通过国家旅游局验收,被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荣誉称号。近年来,日照旅游业发展迅速,仅2005年,全市旅游业就接待国内外游客781.9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8.4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6.3%,占全市GDP的8.2%;旅游业已成为全市的支柱产业。
日照旅游交通便捷。市内公路、铁路线盘结交错,四通八达。同三沿海高速公路贯通祖国南北、日东高速公路直接通到菏泽,两条国道、九条省道,荷日、胶新铁路纵贯市境。青岛、连云港、临沂、潍坊四个机场环布在日照周边,距日照的路程都在90分钟以内。日照现已开通至韩国平泽的客箱班轮;每天发往省内外的客车达300余班次,城区公交车线路已开通21条,出租车1316辆,能满足游客所需。
日照旅游资源丰富。日照海、山、古、林兼备。境内百公里的海岸线上有64公里的优质沙滩,被有关专家誉为“中国沿海仅存未被污染的黄金海岸”;有奥林匹克水上运动公园、五莲山风景区、莒县浮来山风景区等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有世界上最大的汉字摩崖石刻—河山“日照”巨书,天下银杏第一树—浮来山银杏树;江北最大的绿茶基地、最大的毛竹生长带、最大的野生杜鹃花生长带也在日照。日照是龙山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境内已发现两城遗址、陵阳河遗址、丹土遗址、东海峪遗址等;陵阳河遗址出土的原始陶文较甲骨文早了1000多年,堪称我国文字始祖。莒文化与齐文化、鲁文化并称山东三大文化。日照还是西周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姜尚、南北朝着名文字评论家刘勰、诺贝尔奖获奖者丁肇中等名人的故里。齐长城遗址、莒国故城、日照港等也都是游客的必游之地。
特色旅游项目众多。日照依托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出一大批具有地方特色的旅游项目。依托海滨优势,推出了3S(阳光、海水、沙滩)休闲度假游;依托五莲山、九仙山风景区,推出了生态宗教游;依托浮来山风景区、莒县博物馆推出了莒文化游;依托水上运动基地和万平口景区,推出了滨海体育游;依托茶博会和茶文化旅游节,推出茶文化旅游;依托沿海渔家村,推出“渔家乐”民俗游,住渔家屋、吃渔家饭、赶海拾贝、乘船撒网,满足游客的猎奇心理,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
旅游商品琳琅满目。日照有驰名中外的乌鱼蛋、乌鱼干、文蛤、西施舌、对虾、海米等海鲜珍品;有黑陶、农民画、地毯、石雕、根雕等艺术品;有在国际市场上倍受青睐的抽纱、刺绣、工艺屏风等;日照绿茶正走出国门,展翅欲飞。
旅游服务设施齐备。日照旅游接待功能日益增强,目前全市旅行社达到92家,出租车1316辆,旅游饭店及各类社会宾馆600余家,其中:四星级1家,三星级8家,旅游商品、纪念品定点生产单位12家。
[编辑本段]气象要素
表明一定地点和特定时刻天气状况的大气变量或现象, 如温、压、湿、风、降水等。
表明大气物理状态、物理现象以及某些对大气物理过程和物理状态有显着影响的物理量。主要有:气温、气压、风、湿度、云、降水、蒸发、能见度、辐射、日照以及各种天气现象。
气压 : 大气的压力,它是在任何表面的单位面积上,空气分子运动所产的压力。
气温 : 大气的温度,,表示大气冷热程度的量。它是空气分子运动的平均动能。
大气湿度(简称湿度): 它是表示空气中水汽含量或潮湿的程度,可以由比湿(g)、绝对湿度(pv)、水气压(e)、露点、相对湿度等物理量表示。
风 : 空气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气象上常指空气的水平运动,并用风向、风速来表示。
云 : 悬浮在空气中的大量水滴和冰晶组成的可见聚合体。在常规气象观测中要测定云状、云高和云量。
降水 : 指从云中降落的液态水和固态水,如雨、雪、冰雹等。
蒸发 : 液体表面的气化现象。气象上指水由液体变成气体的过程。
辐射 : 能量或物质微粒从辐射体向空间各方向发送过程。气象上通常称太阳辐射为短波辐射,地球表面辐射和大气辐射为长波辐射。
日照 : 表示太阳照射时间的量。气象上通常提供的是观测到的实照时数。
能见度:人的正常视力所能看到的目标物的最大距离
[编辑本段]经济发展
2008年全市实现生产总值773.1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5.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2.74亿元,增长5.7%;第二产业增加值419.73亿元,增长17.5%;第三产业增加值270.67亿元,增长15.1%。人均生产总值28300元(按年均汇率折算为4062美元),增长14.5%。三次产业比例由上年的13.7:50.9:35.4调整为10.7:54.3:35。
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6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4.4%;实现增加值82.74亿元,比上年增长5.7%。其中,农业增加值42.13亿元,林业增加值2.39亿元,牧业增加值20.53亿元,渔业增加值14.97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增加值2.71亿元。
渔业生产形势稳定。全年水产品总产量46.47万吨,比上年增长3.2%。其中,海水产品产量43.62万吨,淡水产品产量2.85万吨。
花生加工业:该市现有花生加工户100余家,年生产花生米将近7万余吨。2006年以来各个加工户通过中国花生商务网信息手段查看花生价格行情通过花生电子商务交易额达到40亿人民币,
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870家,比上年末增加47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369.57亿元,按价格指数缩减法计算比上年增长28.2%。
全年完成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518.4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6.4%。其中,城镇规模以上投资完成411.14亿元,增长27.8%。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212.36亿元,比上年增长23.3%,增幅创十二年来新高,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7.7%。
实现进出口总额92.6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60.9%。其中,出口25.25亿美元,增长28.6%;进口67.42亿美元,增长77.7%。
全年新批利用外资项目24个;实际外商直接投资5.13亿美元,增长180.1%。新批境外企业(机构)10家,中方协议投资额2940.5万美元。完成对外承包劳务营业额9290万美元,增长20.6%。外派劳务6940人次,增长21.2%。
日照港总体规划通过交通运输部审查批准,综合性大港和国家重要枢纽港的地位进一步确立。日照保税物流中心(B型)获批建设;在岚山设立了全国第二个、我省第一个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全年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51亿吨,增长15.6%;港口集装箱吞吐量70.86万标箱,增长64.7%。
全年共接待境内外游客1466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4%。其中,国内游客1450.84万人次,增长18.3%;入境游客15.16万人次,增长35.1%。在入境旅游者中,外国人15.09万人次,港澳台同胞709人次。全年实现旅游总收入81.7亿元,增长23.6%,其中国内旅游收入78.59亿元,增长23.1%;旅游外汇收入4432.3万美元,增长45.7%。
全市国税总收入163.05亿元,比上年增长52.8%(扣除海关代征税,完成57.11亿元,增长56.1%);地税收入23.26亿元,增长18.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6.33亿元,增长25.4%。
市政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全年共完成城建投资33.4亿元。城市建成区面积69.65平方公里,全市城市化率达到44.34%。
年末全市总人口284.54万人,比上年末增加1.2万人。人口出生率9.99‰,人口死亡率6.75‰,人口自然增长率3.24‰。据1%人口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年末常住总人口274.09万人。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4409元,比上年增长10.7%。全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038元,比上年增长13.5%。
慈善事业
5月16日,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收到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5 亿元人民币。
日照钢铁近几年才得到较快的发展,虽然发展较快,但跟宝钢,首钢这些相比还是差距很大的,这次能出此大手笔实属不易,为日照争脸,为山东争光,也是大陆第一家超过1亿的企业,作为山东人感到自豪!
5月16日,正当网友们还在争论万科言论,还在遗憾捐款三甲没有内陆企业时,一个之前其名不彰的企业奇峰突起,慨然捐资1亿元,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好奇.日照钢铁就这样走到世人的面前.
身在日照,对该公司相对了解一些,这个企业是一家民营钢企,建厂不到五年,之前非常低调,媒体网络上都鲜见其踪迹,也见不到他们的广告(据说产品是国家免检,销路非常好).但在灾难面前,日钢一改往日的低姿态,一鸣惊人,成为内陆第一家捐款过亿的企业.
这就是我们的民族工业,这就是我们的民营企业,平时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赚钱,当社会需要时,挺身而出,力赴国难,尽管实力与世界五百强企业差距很大,但这份热忱却足以令那些名声在外的所谓强企、央企望尘莫及.
一次灾难,检验出了国家的应急反应机制,检验了社会的道德良心,也检验了企业的社会责任.在这一次检验中,我们的民营企业没有让我们失望.

⑻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日照岚山区的情况

一、岚山概况
行政区划:岚山地处鲁东南,东临黄海,西邻莒南县、莒县,北连日照市东港区,南接江苏省赣榆县,辖岚山头街道、安东卫街道、虎山镇、碑廓镇、黄墩镇、后村镇、高兴镇、巨峰镇、前三岛乡9个乡镇(街道),417个行政村。海岸线总长25公里,总面积759平方公里,人口41.36万,其中城市人口7万。

组织机构:1993年6月,经省委、省政府同意,市委、市政府在岚山开发区的基础上,设立了岚山工委、办事处,独立行使区县级管理职能。2004年9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岚山区。

历史文化:境内安东卫,设立于明朝洪武年间(1384年),时与天津卫、威海卫齐名,系海防重镇、着名商端口。

区位交通:拥有岚山港、岚山渔港两个一类开放口岸,口岸涉外查验机构健全;204国道和342、222省道及同三高速公路、沿海公路纵横境内;坪岚铁路汇入日照——西安线,可直达荷兰鹿特丹港。

旅游资源:沿海沙滩广阔细软,海水洁净无污染,气候温暖湿润,前三岛、阿掖山、磴山、海上碑、刘墉祖居、圣公山、甲子山等风景名胜众多,是旅游、度假、疗养的胜地。

二、经济发展情况

200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1.1亿元,比2003年(下同)增长34.3%;地方财政收入7743万元(境内财政收入为16.5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9.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35.2亿元,增长107%;农民人均纯收入3976元,增长10.8%。

招商引资与临港产业发展

自2001年以来,全区共引进项目582个,到位区外资金34.06亿元。

2004年,全区引进项目84个,落实项目总投资41亿元,合同利用区外资金402.3亿元,当年到位资金18.96亿元。

岚山经济开发区累计完成基础配套建设投资4500万元,2平方公里起步区路网建设和水、电、通讯等“七通一平”工作已经完成,目前入园项目已达到24个,其中投产项目8个。

岚山港北工业区已经完成100平方公里规划区的设计和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配套,是日照市大型临港工业项目的集中落户区域。日照钢铁公司计划总投资200亿元,年产H型钢500万吨,现已形成150万吨生产能力,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黄海粮油公司已形成日加工2000吨的生产能力;岚山港是江北重要木材进口口岸,去年共进口木材65万方;液体化工储运、加工能力不断扩展,现已有1个五万吨级、2个5000吨级液化泊位,储存加工能力达50余万方。全区已初步培育了冶金、液体化工、粮油加工、木材储运加工、海产品精深加工五大临港工业体系。

民营经济

2004年,全区个体工商户发展到14704户,私营企业490家,其中产值或销售收入过亿元的10家、过500万元的28家,完成总产值91.3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1.8亿元,利润4.3亿元,利税5.54亿元。民营经济在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达到98%,从业人员占全区就业人员的86%。岚山两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民营经济先进县(区);是全省首批资本运营联系县,拥有海外上市公司1家。

全区32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28家是民营企业。三木公司、昌华公司、鲁圣公司、雪青茶厂等成为全国、全省同行业有一定影响的龙头企业。

2004年,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现价产值80亿元、利税4.15亿元、利润2.18亿元,分别增长145.8%、87%和28%;其中有25家企业销售收入过千万元(9家过亿元、2家过20亿元)。工业用电量5.13万千瓦时,增长318%。

对外经贸

全区现有“三资”企业48家,其中自营出口过百万美元的企业12家,过两千万美元的企业2家,18家生产性企业获得了自营进出口权,16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认证、6家通过了美国HACCP注册、4家通过了俄罗斯SGS认证、3家通过了欧盟注册。在美国、俄罗斯、越南等设立海外企业8家,其中6家投入运营,三木——宝乐境内外一体化经营模式在全省推广。与20多个国家(地区)的外商和驻外办事机构建立了经常联系。2004年,岚山被省政府表彰为全省对外经贸工作先进区县。

2004年,实际外商投资3217万美元、增长100.6%,合同外商投资5693万美元、增长64.3%,有5家世界500强企业投资岚山。

海洋经济

2004年,水产品产量23.02万吨,水产业产值40亿元;在全省渔业经济综合考评中,岚山名列区县第八,岚山头街道名列乡镇第一。

现有各类渔船1909艘,总马力12.7万,其中185马力以上渔轮268艘。

浅海适养水域50万亩,滩涂养殖2.3万亩;紫菜养殖3000亩;虾池综合利用3200亩。主要养殖品种有中国对虾、日本对虾、南美白对虾和梭子蟹、栉孔扇贝、美国红鱼等。

有水产冷藏加工企业131家,正在积极实施转轨变型,建成了全国最大的海洋仿生食品加工基地、鱿鱼加工基地和北方最大的海米、绳网加工基地。

安东卫海货城占地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认定为“中华之最”。成功举办了两届中国·安东卫海货节。2004年交易额16亿元。岚山鲜活水产城占地80亩,被农业部列为全国菜篮子工程定点市场。

特色农业

全区有耕地面积38.58万亩,人均0.92亩。以菜、茶、桑为主的经济园林种植面积19.4万亩。其中,茶园面积6.8万亩,是江北最大绿茶生产基地。巨峰镇有“江北绿茶第一镇”的美誉,已连续举办了两届“冬茶节”,后村镇被誉为“江北绿茶之乡”。蔬菜面积4.2万亩,以大棚蔬菜为主的保护地栽培面积2万亩,碑廓镇“绣针河”牌无公害蔬菜畅销全国,建有农业科技示范园1处。桑园面积2.2万亩;日本板栗种植面积6.1万亩。粮经比例为4.8:5.2。

全区现有各类畜牧业养殖小区60多处,规模养殖大户2421家,奶牛场(户)10处,畜牧业产品商品率达到83%。现有各类农产品加工企业178家。

黄墩镇2002年被命名为全国绿化百佳乡镇,2004年被省定为生态建设示范乡镇。

城市建设

岚山城市性质:日照市南部的城市副中心,临海工业产业带的枢纽和服务基地,生态环境优良的旅游型中等海港城市。城市布局为一环六区,规划区总面积85平方公里。目前城市化水平已达到45%,正在加快建成现代化、生态型港口工业新城区。

全区现有万吨水厂2处;110千伏输变电站2处,220千伏输变电站1处;建成城区道路21条,135公里,城区路网基本形成。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52000门;公共绿地面积16万平方米;海滨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20万人次。

岚山港拥有生产泊位6个,在建5万吨泊位2个,5千吨级、1万吨级化工泊位各1个,货场55万平方米。2004年岚山港吞吐量1070万吨。2004年,北港区10万吨级油码头完成投资4.5亿元,占总工程量的24.3%;化工码头扩建及货场回填工程完成投资1.35亿元,已投入试运营。

三、社会事业

岚山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迅速,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7%;现有高中2处,其中日照一中岚山分校为省级规范化学校;市级医院1处,乡镇医院7处。社会治安状况良好,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

2004年,在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了农村“三通”(村村通油路、通客车、通自来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普及、全民健身等十四项“为民工程”。

四、党建工作与精神文明建设

在全区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了“两个心系”(心系岚山发展,心系岚山百姓)学习教育活动,提高了各级领导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在村居干部中开展了“双学双争”(学《岚山村级工作手册》、学《岚山村居干部守则》、争当发展稳定带头人、争当群众贴心人)活动,提高了基层组织在新形势下的执政能力。童海路党委被中组部表彰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民营企业党建走在全市前列,成立了全市第一个民营企业党委——三木集团党委。

精神文明建设:有全国创建文明村镇工作先进单位童海路、国家级“青年文明号”建行岚山支行等。

⑼ 日照制造业有哪些

日照市今年年初印发的《日照市“十二五”制造业发展规划》中提到,全市制造业发展总体目标是,“十二五”期间,构建“1+3+1”工程,即培育1个销售收入过千亿元的钢铁企业;打造“石化、装备制造、资源加工”3个过千亿的产业;着力发展销售收入1500亿元的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现代工业体系。

据介绍,日照市的制造业总量目标为,规模以上制造业工业增加值1450亿元,实现产值5300亿元;制造业投入目标为,完成制造业工业投资1600亿元,技术创新研发资金投入60亿元。企业发展目标为,通过规划发展,积极培育,到2015年,力争销售收入过1000亿元的企业1家、过100亿元的企业20家、过10亿元的企业100家,培育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15家以上。另外,节能降耗目标为,重点产业的骨干企业将全面实施清洁生产,实施循环经济项目200项,全面完成上级下达的万元GDP能耗等各项节能指标。

《规划》对日照制造业产业布局做了描述:以沿海临港重化工业为主导,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切入点,以县域产业园区为配套,发展特色鲜明的都市型和环保型加工制造业、临港工业和现代物流业,引导和加快形成产业集聚。实施“一个集聚区、二个产业带、五个特色园区”的空间布局,形成梯度专业集聚、特色突出、协调发展的产业布局。

阅读全文

与日照规模以上工业有多少家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宝马523和奥迪a6哪个动力好 浏览:99
汽车脖枕有什么用 浏览:118
汽车脚垫pvcpu哪个好 浏览:935
奥迪电脑升级多少钱 浏览:867
株洲哪里有改汽车大灯 浏览:212
工业风吊顶搭的架子是什么 浏览:742
宝马4s店买的太阳膜质保多久 浏览:655
工业级水钻机最大功率多少 浏览:875
宝马进气电机是哪个 浏览:10
2011年奔驰威霆油耗多少钱一公里 浏览:347
汽车技术哪些专业好就业 浏览:559
汽车公告什么意思 浏览:416
奥迪a8售价多少 浏览:553
石油工业分析技术要学什么课程 浏览:449
耿车镇工业园区有哪些厂 浏览:829
金山为什么不开发工业软件 浏览:325
奔驰车如何开音乐 浏览:561
县城开奥迪a6都是什么人 浏览:28
奔驰换4s店怎么样 浏览:561
奥迪六缸车加多少升机油 浏览: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