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现代化工业化有哪些

现代化工业化有哪些

发布时间:2023-02-05 00:43:20

❶ 什么是工业化和现代化

工业化概念

工业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由传统的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化,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过程。

工业化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发展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历史阶段。新中国建立后,于“一五”期间提出了工业化发展目标,经过50多年的发展,已经建立了独立的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工业化进程得到了较快推进,但从人均GDP、三次产业GDP结构、三次产业就业结构、城市化率等指标综合分析,我国的工业化进程发展还不是十分成熟,工业化发展目标任务远未完成。综合来讲:目前我国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阶段。

现代化的基本词义
在20世纪30年代,“现代化”一词开始出现在我国报刊上。现代化一词的英文翻译是modernization。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是从英语单词modernize和modern衍生出来的。
根据韦氏辞典,英语单词modern是形容词,产生于1585年,有两层含义:(1)表示性质:现代的,新近的,时髦的;(2)表示时间:现代的,指从大约公元1500年到当前这段历史时间。modern的两层含义有不同特点:(1)性质只有时间限制(新近的),没有领域限制,所以,它可以指人类活动各个方面的特点;(2)时间只有时间上限(大约公元1500年),没有时间下限,所以,“现代”是可以无限延长的。英语单词modernize是动词,产生于1748年,含义是:使现代化(成为具有现代特点的、成为现代的),使适合现代需要。英语单词modernization 是modernize的名词形式,产生于1770年。由此推论,“现代化”具有两个基本词义:成为现代的、适合现代需要;大约公元1500年以来出现的新特点、新变化。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现代化”,一般都遵守它的两个基本词义,但是,在不同情况下,描述的对象不同,“现代化”的具体内涵也有所不同。例如,管理现代化指采用现代管理理论和方法;教育现代化指建立现代教育体系,采用现代教育理论和方法;企业现代化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采用先进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方法;现代化城市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城市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城市;现代化农村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现代行政管理系统、采用现代生活方式等的农村;现代化学校指具有现代基础设施、采用现代教育理论、教材和方法等的学校等。

❷ 中国要实现的四个现代化包括哪些内容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明确的提出要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的任务,1956年又一次把这一任务列入党的八大所通过的党章中。1964年12月21日,周恩来在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他代表中共中央提出,“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 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四个现代化是建立在对“现代化”一词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而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以来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其含义比较广泛。在经济学意义上,基本等同于工业化和资本化,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货币的形成和专家系统的建立,以及这些机制背后的信任机制的建立。而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种将现代化与发展和进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问题的。现代化存在内在的弊端,如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本对劳动的过度强势等。有基于此,才有后现代理论的出现,才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开始实施第三步发展战略,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新阶段。

十六届三中全会根据时代要求和当代国情,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以此为指导,十六届四中全会不仅提出要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而且把它同“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并列提出来,体现了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新思考。

十七大明确提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强调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即“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根据这一新的奋斗目标,党中央对十五大提出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作出了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首次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构成的基本纲领”。这个基本纲领按照“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对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内容作了全面部署,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出了具体的阐释。
把社会建设与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并列,强调“四位一体”,共同服务于“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奋斗目标,这不仅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纲领的补充和完善,而且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拓展。

❸ 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区别是什么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一部分,现代化是各个方面的,比如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而工业化是其中之一。现代化为一个“集大成”的过程,具体表现为“心灵、技巧、管理妙、环境好”的严整多层的集成过程。随着现代化的发生,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随之发生变化。核心是高度发达的工业化和人的现代化。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是现代化的两种模式,它们具有共同的基础,即工业化。

现代化渗透到社会的政治、文化、思想各个领域,表示为多层次、多阶段的历史过程。其时间下限,至今日尚在继续;其上限,则有不同意见,有的认为应以文艺复兴为先导,以科学革命为开始;有的认为应以英、法、美的资产阶级政治革命为开端;有的认为工业革命是起点等等。

社会现代化作为世界发展的潮流,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发展中显示出共同的特征。例如,工业化,确实是在那些率先开始这一进程的西方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集中表现出来的。因此,由于西方国家最早开始现代化进程并取得了相对高的成果,某些学者有意无意地将西方发达国家作为其他一切国家社会现代化的“典范”。

❹ 四个现代化是什么

四个现代化是什么

四个现代化即为"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及中华人民共和国1950年代至1960年代提出的国家战略目标。1964年12月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根据主-席建议,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目标的"两步走"设想。

第一步,用15年时间,建立一个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使中国工业大体接近世界先进水平;

第二步,力争在二十世纪末,使中国工业走在世界前列,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

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与日本首相大平正芳会谈时,把四个现代化量化为,到二十世纪末,争取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人均1000美元,实现小康水平。 邓小平把这个目标称为"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即"小康之家"。

四个现代化是建立在对"现代化"一词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而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以来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其含义比较广泛。在经济学意义上,基本等同于工业化和资本化,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货币的形成和专家系统的建立,以及这些机制背后的信任机制的建立 。而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种将现代化与发展和进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问题的。现代化存在内在的弊端,如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本对劳动的过度强势等。有基于此,才有后现代理论的出现,才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❺ 4个现代化是哪4个现代化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四个现代化是建立在对“现代化”一词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而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以来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其含义比较广泛。
在经济学意义上,基本等同于工业化和资本化,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货币的形成和专家系统的建立,以及这些机制背后的信任机制的建立。而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种将现代化与发展和进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问题的。现代化存在内在的弊端,如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本对劳动的过度强势等。有基于此,才有后现代理论的出现,才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❻ 十八大提出新四化是哪四化,内容是什么。

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指出,解决好农业和粮食问题,要放在发展的全局中来统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实现我国现代化的基本途径,这“新四化”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工业化与信息化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孪生子”,其深度融合是产业升级的方向与动力;城镇化蕴含着最大的内需潜力,是现代化建设的载体;而农业现代化则是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基础和重要支撑。我们说要守住管好“天下粮仓”,实质上就是要把好耕地红线、打牢农业基础、确保粮食安全。

(6)现代化工业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四化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有特殊的历史地位。早在1954年召开的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实现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国防的四个现代化” 的任务就提出来。在1964年12月召开的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在二十世纪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

(6)现代化工业化有哪些扩展阅读:网络-新四化

❼ 四个现代化是指哪四个

四个现代化即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

1964年,周恩来在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1975年1月,周恩来在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再次发出“在本世纪内,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使我国国民经济走在世界的前列”号召。我国的“四个现代化”的提法就一直延续至今。

(7)现代化工业化有哪些扩展阅读:

四个现代化是建立在对“现代化”一词的理解基础之上的,而现代化主要是指现代以来一种社会和文化变迁的现象,其含义比较广泛。在经济学意义上,基本等同于工业化和资本化,强调时间与空间的分离、货币的形成和专家系统的建立,以及这些机制背后的信任机制的建立 。

而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弊端的反思,那种将现代化与发展和进步予以等同的看法是有问题的。现代化存在内在的弊端,如对环境资源的过度开发、资本对劳动的过度强势等。有基于此,才有后现代理论的出现,才有强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❽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业化成果有哪些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工业化成果如下:

1、工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刚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2、交通方面取得的成就:1957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同时修建了川臧、青藏、新藏公路。

3、工业基地的建设:形成了以鞍山钢铁公司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华北和西北也建成了一批新的工业基地;沿海地区的工业基地得到加强。

社会主义改造

1956完成三大改造: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模仿苏联),这标志着我国基本上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所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革命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我国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新中国的外交(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 对外开放总的来说就是这几个方面的:经济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进一步提高。民生得到显着改善,人民生活总体上进入了小康水平。初步建立了一个适应经济发展的市场经济体制。

阅读全文

与现代化工业化有哪些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冲床什么意思 浏览:534
汽车美容有什么好处 浏览:923
二类汽车修理去哪里注册 浏览:421
福建工业硫酸镁多少钱 浏览:773
汽车行程表盘显示的都是什么意思 浏览:182
汽车6年以后要多久验一次 浏览:176
宝马m4gts多少钱 浏览:911
盘锦有什么工业制造 浏览:501
猎豹汽车后面是什么车 浏览:331
09年宝马咪你多少 浏览:409
安吉塘浦工业区找美女如何对接 浏览:584
宝马插5怎么挂挡视频 浏览:11
汽车里图标哪个是内循环 浏览:765
奥迪40l裸车多少钱 浏览:474
上海奔驰礼仪培训哪里好 浏览:230
新奔驰gle什么时间在中国上市 浏览:321
汽车哪些配件是铝 浏览:908
工业淀粉属于商标哪个类别 浏览:650
中部工业基地在哪里 浏览:667
新款奔驰c级有哪些升级 浏览:8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