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工业分为哪1类
经济产业的划分,是将各行各业的产业结构概略地划分为三个产业,也称三次产业。
产业划分是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的划分,产品直接取自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它是世界上较为通用的产业结构分类,但各国的划分不尽一致。
我国的三次产业划分是: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粮食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冶金、机械加工、石油化工、电力、交通运输、煤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及邮电通信业,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保险业,地质勘查业、水利管理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农、林、牧、渔服务业,交通运输辅助业,综合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艺术及广播电影电视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业,科学研究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提供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各级政府机构、政党机关、城乡规划与管理、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司法、警察等。
三次产业划分的规定:
一、根据《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一、二、三次产业划分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制造业,纺织业、食品加工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运输业、建筑业。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财经管理贸易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服务业,房地产业,小区物业服务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社会保障和社会福利业,文化、体育、出版和娱乐业,广播电影电视传播业,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社会团体和国际组织。
工业在产业分类当中为第二产业。产业经济是在经济产业划分后,分别依照产业政策对其进行产业投资的发展。并且,产业经济有利于对各个产业经济的规划、分别进行投资和发展。比如,近年我国对于教育产业的投资比重为年国民总产值的2.3%左右。
2. 工业包含哪几个行业
3. 工业的分类是什么
我国工业行业分类名称x0dx0ax0dx0a1】煤炭开采和洗选业 2】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 3】黑色金属矿采选业 4】有色金属矿采选业 x0dx0a5】非金属矿采选业 6】其他采矿业 7】农副食品加工业 8】食品制造业 9】饮料制造业 x0dx0a10】烟草制品业 11】纺织业 12】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 13】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 x0dx0a14】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 15】家具制造业 16】造纸及纸制品业 x0dx0a17】印刷业和记录媒介的复制 18】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 19】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 x0dx0a20】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 21】医药制造业 22】化学纤维制造业 23】橡胶制品业 24】塑料制品业 x0dx0a25】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26】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7】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 28】金属制品业 x0dx0a29】通用设备制造业 30】专用设备制造业 31】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32】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 x0dx0a33】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 34】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 x0dx0a35】工艺品及其他制造业 36】废弃资源和废旧材料回收加工业 3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x0dx0a38】燃气生产和供应业 39】水的生产和供应业 40】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 x0dx0a41】建筑安装业 42】建筑装饰业 43】其他建筑业
4. 工业包括哪些行业
中国的制造业分为三类:
一类是轻纺工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加工、服装、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印刷等,占我国制造业比重为30.2%。
一类为资源加工工业,包括石油化工、化学纤维、医药制造业、橡胶、塑料、黑色金属等,占33%。
还有一类为机械、电子制造业,其中包括机床、专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电子通讯设备、仪器等,约占35.5%。
(4)普通工业行业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制造业是指机械工业时代对制造资源(物料、能源、设备、工具、资金、技术、信息和人力等),按照市场要求,通过制造过程,转化为可供人们使用和利用的大型工具、工业品与生活消费产品的行业。
制造业直接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是区别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重要因素,制造业在世界发达国家(developed countries)的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份额。
根据在生产中使用的物质形态,制造业可划分为离散制造业和流程制造业。
制造业包括:产品制造、设计、原料采购、设备组装、仓储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零售。
5. 工业包含哪几个行业
轻纺工业包括食品、饮料、烟草加工、服装、纺织、皮革、木材加工、家具、印刷等;资源加工工业,包括石油化工、化学纤维、医药制造业、橡胶、塑料、黑色金属等;机械、电子制造业,其中包括机床、专用设备、交通运输工具、机械设备、电子通讯
6. 工业分类41个
2019-06-24 08:27:59
如何制作环保灯笼
1、准备材料
直尺,剪刀,粗针、卡纸,圆珠笔、细铁丝。
2、具体步骤
(1)在卡纸的中间和两端部分划上等距离的刻度,裁成一厘米款的小纸条,用事先准备好的细铁丝,从纸条的中间部分串联起来。
(2)在串联好的纸条中间固定好铁丝松紧度,然后开始把纸条的一段固定到细铁丝的一段,要一条一条的进行,一边固定、一边调整,做到具有疏密度和层次感,直到一端的纸条全部固定在铁丝之上。
(3)在环保灯笼的外侧,进行简单的修饰,可以彩绘不同的图案和颜色,最后把小纸条的另一端收拢,收拢的时候要稍微旋转一下,让整个灯笼的造型更加美观。
如何制作环保灯笼
低碳环保灯笼制作方法
1、低碳环保灯笼制作方法比较简单,初衷是低碳环保,因此准备的材料都是安全无毒的:竹条(木条)、宣纸、笔墨、细绳。
2、首先制作低碳环保灯笼的骨架,选用可以弯曲的竹枝或竹皮搭成框架,衔接的地方用细线绑紧,搭建成一个圆柱形或者立方体。
3、然后准备几张白色或者红色的宣纸,有条件的可以选择洒金宣纸,更具有美观性。将宣纸裁成符合灯笼骨架的长宽,在上面绘画或者写字都可以。
4、将宣纸包裹在灯笼骨架的外部,整个灯笼的制作就完成了。如果想要灯笼发光,可以在里面点一个普通蜡烛,或者利用电灯泡和电池做一个简单的电路。
低碳环保灯笼制作方法
创意环保花灯制作方法
1、创意环保花灯具有美观性和环保性,首选需要准备以下材料:方形大宝特瓶一支、水彩笔、棉线一条、灯笼专用灯泡管、美工刀一把、宝丽龙球、彩色丝线数条。
2、首先在宝特瓶上半部(沿着1/4处割开),即切掉上面1/4的部分,再将每一面分成四等份(垂直),用靓工刀从上方1/5处切到下方1/5处止。构图后将之切割好压形。
3、在灯笼的每个面上,用水彩笔绘画喜爱的图案,最好是大一些的,比较看得清楚。在绘画时要注意不要被塑料瓶割到手指。
4、在塑料瓶的上方对边各钻一个洞,用准备好的棉线穿好固定。同样的道理,在底部中间穿一个洞,上面可以悬挂宝丽龙球、彩色丝线等作为装饰。
5、最后在灯笼中间放上灯笼专用灯泡管,整个过程就完成了。孩子们可以欣赏自己制作的创意环保花灯。
7. 工业项目行业分类
一、造纸工业 01造纸
二、日用机械 02自行车
03缝制机械 04钟表
三、日用硅酸盐 05日用陶瓷器 06日用玻璃制品 07玻璃炉窑专用耐火材料
08搪瓷制品
四、电光源工业 09电光源
五、日用化学制品 10洗涤用品
11电池
12化妆品香料香精
13牙膏
14油墨
15蜡制品
16火柴
17三胶(骨胶、皮胶、明皎)
六、制盐工业 18制盐
七、食品工业 19制糖(甘蔗、甜菜品种选育、栽培及工业制糖)
20焙烤
21罐头
22乳品
23食品添加剂 24发酵制品 25酿酒
26饮料
八、皮革毛皮及其制品工业
27皮革
28羽绒制品
九、家具工业 29家具
十、文教体育用品 30文教用品 31体育用品
32乐器
十一、工艺美术品工业 33工艺美术品
十二、塑料制品工业 34塑料制品
十三、金属制品工业 35金属制品(五金)
十四、家用电器工业 36家用电器
十五、照明器具工业 37照明器具
十六、衡器工业 38衡器
十七、日用杂品工业 39日用杂品(木制品及藤棕草制品) 十八、轻工装备工业 40轻工机械(含模具)
十九、玩具工业 41玩具
二十、其他工业 42眼镜
43室内装饰
44少数民族用品
8. 属于工业方面的行业有哪些
属于工业方面的行业有重工业和轻工业,其中:
1、重工业按其生产性质和产品用途,可以分为下列三类:
(1)采掘(伐)工业,是指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包括石油开采、煤炭开采、金属矿开采、非金属矿开采和木材采伐等工业;
(2)原材料工业,指向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基本材料、动力和燃料的工业。包括金属冶炼及加工、炼焦及焦炭、化学、化工原料、水泥、人造板以及电力、石油和煤炭加工等工业;
(3)加工工业,是指对工业原材料进行再加工制造的工业。包括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的机械设备制造工业、金属结构、水泥制品等工业,以及为农业提供的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等工业。
2、轻工业按其所使用的原料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1)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直接或间接以农产品为基本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食品制造、饮料制造、烟草加工、纺织、缝纫、皮革和毛皮制作、造纸以及印刷等工业;
(2)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是指以工业品为原料的轻工业。主要包括文教体育用品、化学药品制造、合成纤维制造、日用化学制品、日用玻璃制品、日用金属制品、手工工具制造、医疗器械制造、文化和办公用机械制造等工业。
(8)普通工业行业分类有哪些扩展阅读:
相关报道:我国工业的急速增长
2018年9月5日报道,国家统计局4日发布的改革开放4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报告显示: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我国工业从此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以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快速发展。40年来,我国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2017年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1978年增长53倍,年均增长10.8%。
工业实力:从基础薄弱到世界第一制造大国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1978年工业增加值仅有1622亿元。改革开放后,工业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工业实力空前增强,产品竞争力显着提升,我国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制造大国。
1990年,我国制造业占全球的比重为2.7%,居世界第九位;2000年上升到6%,位居世界第四;2007年达到13.2%,居世界第二;2010年占比进一步提高到19.8%,跃居世界第一。自此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1992年,我国工业增加值突破1万亿元大关,2007年突破10万亿元大关。2017年,我国工业增加值接近28万亿元。
工业经济实力的迅速壮大,为中华民族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作出了巨大贡献。
工业产品:由短缺到丰富充裕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产品生产能力十分有限。经过40年的发展,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实现了由短缺到丰富充裕的巨大转变。
很多产品产量从小到大。原煤、发电量等能源产品产量2017年比1978年分别增长4.7倍和24.3倍;乙烯、粗钢、水泥等原材料产品产量分别增长46.9倍、25.2倍和34.8倍;汽车产量已达2900多万辆,连续9年蝉联世界第一。
很多产品生产从无到有到蓬勃发展。空调、冰箱、彩电、洗衣机、微型计算机、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一大批家电通信产品产量均居世界首位。
1980年,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占出口总值不足一半,2000年以后上升到90%以上。技术密集型的机电产品逐渐超越劳动密集型的轻纺工业品成为出口主力。2017年,我国机电产品出口额为8.95万亿元,占我国货物出口总额的58.4%,高于同期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20.1%的比重。
转型升级:加快向工业强国迈进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相继实施了优先发展轻纺工业、重点加强基础产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政策,产业结构不断得到调整优化。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不断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工业经济发展由数量规模扩张向质量效益提升转变。
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速加快。据测算,2015年至2017年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较上年分别增长10.0%、10.5%和11%,增速分别高于规模以上工业3.9、4.5和4.4个百分点。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大力支持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同时,注重加强对传统产业优化升级。2013—2015年,全国共计淘汰落后炼铁产能4800万吨、炼钢产能5700万吨等。在此基础上,2016年、2017年两年又化解钢铁产能1.2亿吨、煤炭产能5亿吨,全面取缔1.4亿吨“地条钢”,淘汰停建缓建煤电产能6500万千瓦以上。
通过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大力提升传统动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推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通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制造强国战略,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步伐,工业向中高端水平持续迈进。
所有制结构:从单一到多种经济成分竞相发展
改革开放前,我国工业所有制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为国有工业和集体工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提出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多种经济成分在市场经济中竞相发展。
改革开放40年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有企业体制机制发生了重大变革,与市场经济融合更加紧密,国有企业素质和竞争力不断增强,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顶梁柱。2016年,国有控股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价合计293839亿元,较1978年的3193亿元,增长91倍。
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深海探测、高速铁路、商用飞机、特高压输变电、移动通信等领域,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天眼”探空、“蛟龙”探海、神舟飞天、高铁奔驰、北斗组网、大飞机首飞等惊艳全球。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认识及相关政策的制定经历了一个从探索到逐步完善的过程。民营企业不断焕发生机活力,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私营工业企业已发展到285.9万家,占全部工业企业法人单位的78.4%。在稳定增长、促进创新、增加就业、改善民生等诸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外商投资企业从无到有,成为改革开放以来崛起的一支重要力量。1980年,在中国大陆落户的外资企业仅有3家,到2017年末,规模以上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工业企业已发展到5万家,吸纳就业人数达2088.6万人,占全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比重分别达12.9%和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