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2021宿州工业发展在哪个县

2021宿州工业发展在哪个县

发布时间:2023-01-22 09:58:37

⑴ 安徽的宿州的萧县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为萧国,春秋时附属于宋,秦置萧县,隋唐至清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属江苏省徐州,1955年由江苏省划归安徽省,沿革至今。总面积1871平方公里,大部分为平原,东南部为海拔100—300米的低山矮岭。人口130万,辖18镇5乡708个行政村。开放的萧县日益显现出其特有的发展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交通区位
——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捷。萧县紧靠徐州都市经济圈中心城市徐州市,县城距京杭运河30公里、徐州观音机场50公里、连云港出海口260公里,素有“徐州的西大门”之称。郑徐客运专线从境内穿过,并在徐州高铁站与京沪高铁相连。 萧县东临老京沪铁路,陇海、符夹铁路纵横穿过,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在境内交汇,310、311两条国道和三条省道及星罗棋布的县乡道路形成的交通网络与周边地区紧紧相连,承东启西,南引北联,是重要的交通枢纽。

资源环境
——自然地理条件优越,名优农产品基地众多。萧县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适中,雨热同期。年日照时数为2220至2480小时,年均气温14.4℃,年均无霜期208.3天,年均降雨量811.2毫米。萧县植被保存完好,工业污染程度低,具有生产加工绿色食品的自然条件。耕地面积10万公顷,农作物主要有小麦、棉花、大豆、玉米、山芋及花生、芝麻等。全县水果挂果面积50万亩,主要有葡萄、苹果、梨、黄白桃、巴斗杏、柿子、樱桃、山楂等。孙圩子胡萝卜、闫集黑皮冬瓜、马井韭青韭黄、圣泉萧国圣桃、黄河故道水晶梨、龙城石榴、新庄黄牛、黄口三元杂交猪、丁里华英鸭等名优农产品种养基地闻名全国。

——名优特产。
1、种植:年种植优质小麦100万亩,总产值3.7 5亿公斤。优质玉米50万亩,总产值2亿公斤。优质棉花25万亩,总产值1750万公斤优质无公害瓜菜30万亩,花生、大豆、芝麻、山芋等50万亩。
2、水果:全县现有水果面积50万亩,其中梨20万亩、苹果10万亩、葡萄8万亩、桃7万亩、干杂果5万亩,其中结果面积34万亩,水果总产量达6亿公斤左右。
3.畜牧:全县常年存栏牛17万头、生猪116万头、羊100万只、禽1500万只.
4、水产:水面积11.5万亩,可养水面积3万亩,已养水面积2.4万亩,精养鱼塘5000亩,主要引进建鲤F6. F7,湘云鲫、彭泽鲫、团头鲂、美国叉尾鲴等品种,年水产品产量达5000吨左右。
5、农副产品:板材加工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近亿元。年产葡萄汁5000吨。棉花加工、面粉加工、饲料加工、奶制品加工已形成规模。
6、林木:全县林木覆被率现为31.8%,林地面积89.4万亩,其中用材林面积36.2万亩,经济林面积35.2万亩,其它林种面积18万亩。全县林木总蓄积量230万立方米,活立木年生长量20万立方米,年可采伐量10万立方米,年产用材林枝丫量10万吨,经济林枝丫量15万吨。

——矿产资源丰富,水电供应充足。萧县为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之一,已探明煤炭储量 7.5亿吨,现有17对矿井,年产能力120万吨;探明石油储量 7亿吨,煤层气储量1000亿立方米,石灰岩储量30亿吨;铁矿石、瓷石、高岭土等储量可观。萧县南北分属淮、黄河水系,地下水量为2.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生产、生活用水充足。电力供应属华东电网,设施完善,境内有11万伏以上变电所2个,生产生活供电充足。

经济发展
——工业基础雄厚,门类齐全。
萧县工业发展历史久远,历经沧桑。公元9年,出现铸造银、铜质钱币的造钱工厂;北宋年间,开始出现陶瓷生产,神宗元丰年间,开始出现小煤窑,苏东坡曾作《石炭歌》赞之。改革开放以来,萧县工业在调整和机制创新中快速发展,现有48个县属工业企业,近2万家乡镇企业,广东锦丰、江苏维维、山东新汶、安徽古井、深圳康达尔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相继来萧投资。2003年全县工业总产值17亿元(1990年不变价),形成了煤炭开采、农副产品加工、建材、造纸、酿酒、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八大主导产业,有较强的协作配套能力。经省政府批准,在连霍、合徐两条高速公路交汇处设立的占地500余亩的工业园区,是萧县对外开放的窗口、体制改革的实验区,现已成为国内外客商投资的热土,是萧县工业发展的新亮点。

历史人文
——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萧县春秋时期为萧国地,秦置萧县。自古有“文献之邦”之美誉,风骚人物荟萃,春秋三贤(闵子骞、颛孙子张、颜子柳)皆孔门高足;今为文化部命名的“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全县擅长丹青者2万余人,其中刘开渠、朱德群、王肇民、萧龙士、卓然、吴燃等为国内外着名的艺术大师,各种风格的书画作品犹如繁星璀璨,县城书画艺术一条街集书画创作、装裱、展览、交易、鉴赏于一体,成为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吸引国内外书画爱好者纷至沓来,投资近亿元的书画艺术博览城已完成规划设计。突出的人文优势同时孕育了美食的醇厚和芳香,萧县饮食文化闻名大江南北,“萧县羊肉汤”、“皇藏峪蘑菇鸡”、“圣泉寺烧全羊”“地锅鸡”等各种风味小吃成了黄淮地区城乡人们的美味佳肴。

——旅游资源丰富,特色独具。
萧县古迹遍布,千年古刹天门寺、天一角地下溶洞、永固水库、汉墓群、宋朝的古窖群遗迹、闵子骞鞭打芦花处、三让徐州的贤人陶谦墓、南朝宋国开国皇帝刘裕故里、苏轼发现煤炭处等自然和人文景观众多,交相辉映;皇藏峪自然保护区于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审定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0年被国家文物保护委员会授予“中国历史文化遗产”称号,是皖北地区正在崛起的旅游热点,每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0万余人次。景区内有地球同纬度保存最完好的落叶阔叶林带,动植物种类繁多,总面积20平方公里,山、水、泉、涧等自然景观浑然一体,小气候明显,素有“幽谷圣地”、“淮海佳境”之称。名胜古迹和人文景观有汉高祖刘邦称帝前为躲避秦追兵藏身的皇藏洞,以及美人洞、果老洞、仙人床、拔剑泉、苏轼祈雪处、闵子祠等,山中瑞云寺于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确定为佛教重点寺院;淮海战役总前委指挥部遗址蔡洼、“萧泗铜灵”抗日战争纪念馆是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生产生活设施完善,人居环境良好。萧县民风淳朴,社会治安稳定,邮电通讯发达,医疗卫生、环保、广播电视和教育等社会事业发展迅速,旅游、物流、金融、商贸、房地产等行业全面发展,服务规模不断扩大。2003年,萧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安徽省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县。

行政区划
萧县辖18个镇、5个乡:龙城镇、黄口镇、杨楼镇、阎集镇、新庄镇、刘套镇、马井镇、大屯镇、赵庄镇、杜楼镇、丁里镇、王寨镇、祖楼镇、青龙集镇、张庄寨镇、永堌镇、白土镇、官桥镇、酒店乡、圣泉乡、庄里乡、孙圩子乡、石林管区。

⑵ 安徽宿州有什么经济支柱

改革开放以后,宿州市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全市GDP实现208亿元,全年财政收入11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000元,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5500元。经济结构调整成效明显。农业结构初步形成畜牧、水果、蔬菜、种子四大主导产业;工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已基本形成食品、纺织、建材、能源、医药等五大支柱产业;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2亿元。上市公司科苑集团与鸿鹏集团、百通集团、皖北药业公司、安特酒厂等骨干企业成为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的“航空母舰”。安桥牌车桥、百通牌塑胶管材、皖北牌洁霉素、安特牌伏特加酒、双喜牌葡萄酒、冠隆牌梨汁等数十种产品成为全国、全省名牌产品。科教文卫体等多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萧县、砀山县和墉桥区是全国科教先进县,砀山县为首批国家生态示范县,全市高考上线人数连续多年名列全省前茅。

⑶ 安徽哪里工业比较发达

铜陵是安徽工业化水平最高的城市,马鞍山位居其次。这两个城市第二产业所占比重都超过60%,已进入工业化发展后期。铜陵有色,马鞍山钢铁,都是安徽工业发展的中坚力量,芜湖合肥工业水平也较高,但是第一,三产业比重比上述两城市大。

⑷ 安徽县域经济20强出炉,首个千亿县诞生!你的家乡上榜了吗

近日,安徽各县(市)相继发布2021年主要经济数据,县域经济总量20强名单新鲜出炉。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安徽县域经济总量20强名单基本保持稳定,位次相对变化较小; 20强经济总量总和达到10670.76亿元,占安徽省地区生产总值的24.84%。

你的家乡上榜经济20强了吗?一起来看。

肥西突破千亿,10县域破500亿,广德成为新晋者

2021年,在安徽省59个县(市)中, 合肥市肥西县创造了安徽县域经济发展的 历史 ,成为首个“千亿县”,经济总量突破千亿,达到1018.7亿元。

肥东位居第二,经济总量达到811.4亿元,长丰以761.94亿元位居第3。 三县持续多年位居安徽省县域经济前三甲。

天长市经济总量突破600亿元,达到622.5亿元,位居第4;无为市经济总量达到577.76亿元,位居第5。

排在第6的是庐江县,经济总量达到547.2亿元;濉溪县紧随其后,总量为540.78亿元;巢湖市排在第8,为523.1亿元;当涂县达到520.98亿元,排在第9;太和县以508.7亿元排在第10。 前十强县域经济总量全部突破500亿元。

从县域经济总量10强榜单来看 ,入围门槛进一步提高,达到508.7亿元, 比2020年的463.5亿元提高了45.2亿元 。

从20强榜单来看 ,上榜门槛达到380.7亿元, 相比2020年的346.5亿元,提高了34.2亿元。

在20强梯队中,1000亿、500亿、400亿成为3个整数关口, 肥西县是目前安徽唯一县域经济总量超过1000亿元的; 肥东成功迈上800亿元台阶,长丰突破700亿元,天长突破600亿元。 同时, 超过500亿元的县域达到10个,比2020年多出了5个。 超过400亿元的县域达到18个,比2020年多出了5个。

从20强榜单变化来看 ,县域经济格局保持相对稳定, 相比2020年,怀远县跌出前20强,广德成为新晋者。

从经济增速来看 , 肥西县以13.7%高居榜首 ,当涂县排在第2,增速达到11.3%,天长、界首、广德三县(市)增速同为11%。宁国经济增速为10.7%,无为为10.5%,长丰为10.3%,肥东为10.1%。 这是20强中9个增速超过10%的县域。

20强中, 有15个县域经济增速超过安徽省8.3%的经济增速。

合肥五县域齐聚前十,皖北县域表现亮眼

从20强的所属市域来看, 县域发展呈现非均衡状态

合肥5县(市)全部上榜,并且全部位于10强。 2021年,合肥经济总量成功突破1.1万亿,达到11412.8亿元,继2020年 历史 上第一次进入全国城市经济20强后,成功赶超福州,位居全国城市第19位,下辖5个县(市)也收获了辐射带动、产业联动的红利,迎来快速发展。

阜阳有4个县(市)上榜 ,位居第2,分别是太和、颍上、临泉和界首。2021年,阜阳经济总量首次突破3000亿,迈入“大城市”门槛。

同在皖北, 亳州2县上榜 ,是蒙城和涡阳。这些县域人口多、市场大、资源禀赋相对较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加速期,经济发展提速较为明显。

滁州有天长、凤阳2县(市)上榜。 滁州已连续三年站上安徽经济“第三城”。在滁州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积极对接“大江北”战略中,县域经济稳步发展,实力逐渐增强。

宣城也有宁国、广德2县(市)入围。 宣城以对标融入沪苏浙为抓手,坚定不移学湖州、提标杆的持续进程中,所辖县域眼睛向东看、目标跟东比、身子往东靠、步伐朝东迈,发展速度明显。

此外, 芜湖、淮北、马鞍山、安庆、宿州6市各有一县(市)上榜。 蚌端口、六安、淮南、铜陵、黄山和池州,目前没有县域上榜经济总量20强榜单。

从全省区域分布来看 , 皖北地区有9县上榜 ,分别是濉溪、太和、颍上、凤阳、临泉、蒙城、萧县、涡阳和界首; 皖中8县上榜 ,分别为肥西、肥东、长丰、天长、无为、庐江、巢湖和桐城; 皖南有3县上榜 ,分别为当涂、宁国和广德。

从安徽“一圈五区”发展格局来看 , 合肥都市圈有8县上榜 ,可见省会合肥的带动作用,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有12县上榜, 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有10县上榜 ,皖北的后发优势正在转化为发展的竞争优势。

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

在安徽深度融入长三角的持续进程中,安徽县域都在奋力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红利,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自2016年起至2020年,安徽不仅实现了百强县“零”的突破,已有多个县市入选全国百强榜单。 2021年,安徽肥西县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在全国百强县中位列第57位 ,进步速度备受瞩目。

但同时也应看到,身处长三角,安徽县域经济仍有很大发展空间和潜力。 2021年,江苏有17个千亿县,浙江有9个。

在赛迪2021年全国县域经济百强榜上, 江苏上榜25个,浙江上榜18个,安徽只有3个。

一位安徽皖南的县委书记深有感触地对决策杂志(微信ID:jueceza)说: “ 向东看,永远感觉到差距。

实际上,安徽一直在努力追赶,派出干部交流,向江浙县域学习好经验、好做法、好作风,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产业是第一生产力。梳理江浙的强县会发现, 产业是其发展壮大的唯一法门。

比如,安吉是全球最大的椅子生产基地;永康是世界五金之都;温岭是中国小型泵业名城、中国小型空压机之都……

在浙江,这样的“全国第一”乃至“全球第一”的产业集群比比皆是 ,块状经济、塔式经济体齐头并进,行业龙头、隐形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层出不穷。

表面上看是经济数据、产业发展的差距,实质上是思想观念、工作方法上的差距,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的差距。

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有落差并不可怕,有差距意味着有发展的空间,想象的空间甚至跳跃的空间。

安徽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保持奋勇争先的事业追求,强化争先进位、走在前列的意识,敢于同先进比高下,敢于同自己过不去,确保所承担的任务在全国横向比较中都能获得高分、确立优势。

安徽所有县域都必须保持强烈的忧患意识和对标意识,快马加鞭,正如一位皖江城市带上的县委书记强调的, 要有“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

特别是自2021年以来,“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三次产业高质量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干部交流”“双招双引”“亩均论英雄改革”等一连串热词,彰显出安徽后发型县域潜力和优势。

但要将这些潜力和优势转换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胜势,既需要县域朝着正确的方向迈进,更需要把发展的状态提起来、劲头鼓起来、标杆立起来、作风强起来,努力加油使劲。

撰文:姚成二

⑸ 安徽省宿州市有哪几个县

1、安徽省宿州市有4个县。分别是萧县、泗县、砀山县、灵璧县。

2、萧县

【释义】:

萧县位于安徽省最北部,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古为萧国,春秋附庸宋,秦置萧县,

由此而得名。地处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东和北部与江苏省徐州市铜山

区、丰县接壤,西与砀山县及河南省永城市毗邻,南同淮北市杜集区、濉溪县交界,东南

与宿州市埇桥区相连。距宿州市区75公里,距省会合肥市301公里。

3、泗县

【释义】:

泗县地泗县处淮北平原东部,为安徽省东北边缘县,东部与江苏省宿迁市泗县、北部与江

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接壤,南部与安徽省蚌端口市五河县、西部与安徽省宿州市灵璧为邻,是

两四县交界地带,背靠中原,地近东海,既可南进北出,也可东拓西展,接受各方的经济

和文化辐射。

⑹ 安徽宿州潇县园区都有什么厂

萧县速虹纸箱厂、萧县薛天鲍饲料加工厂。位于安徽省宿州市潇县工业园区的厂子是萧县速虹纸箱厂、萧县薛天鲍饲料加工厂。萧县,安徽省宿州市辖县,徐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地处安徽省北大门、江苏省徐州近郊,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

⑺ 谁知道安徽宿州萧县哪几个乡镇发展最好帮我排列前5名出来。

龙城,黄口,马井、赵庄,大屯。
萧县,安徽省宿州市辖县,徐州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地处安徽省北大门、徐州近郊,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淮海经济区的中心部位和华北平原的东南边缘。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萧县常住人口为1054597人(2020年)。
萧县古称萧国,有6000多年的文明史和3100多年的建城史,是汉文化、孝道文化的发祥地,有金寨文化遗址、花甲寺遗址等新石器晚期遗留的文化遗址,隋唐时期的萧窑遗址。萧县素有“文献之邦”“胜利之城”荣誉,是中国书画艺术之乡、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葡萄之乡、安徽省文物大县。
萧县境内有皇藏峪国家森林公园,淮海战役总前委旧址—蔡洼风景区等景点。萧县由于黄泛冲击原因,形成了西南平原、故黄河高地和东南浅山区三个不同自然区域的结合体,主属黄淮冲击平原。萧县水系属淮河流域,属新汴河、故黄河、王引河3个水系;萧县处于北亚热带和暖温带的过渡区,属温带季风气候,兼有北方和南方的气候特点。
截至2021年,萧县辖20个镇、3个乡。2020年,萧县地区生产总值400亿元;财政收入32.1亿元。
萧县位于安徽省淮北平原北部,黄淮海平原南端。东和北部与江苏省铜山区、丰县接壤。西与砀山县及河南省永城市毗邻,南同淮北市、相山区交界,东南与宿州市_桥区相连。
萧县县境南起北纬33°56′,北抵北纬34°29′,南北跨距33′,约60.4千米,西从东经116°31′,东到东经117°12′,东西跨距41′,约56千米。总面积1885平方千米。

⑻ 安徽省宿州市灵璧县经济开发区有什么轴

索引号: 784936607/201811-60562
信息分类: 乡镇(园区)简介
内容分类: 综合政务,组织机构简介,个人,其他,2022,其他
发布机构: 宿州市政务公开网
成文日期: 2022-09-14
发布时间: 2022-09-14 19:28
文号:
有效性: 有效
废止时间: 暂无
关键词: 灵璧经济开发区简介
名称: 灵璧经济开发区简介
审核人: 初审:胡誉馨     复审:田宇灿    终审: 周辉
灵璧经济开发区简介
文章来源:灵璧县开发区 浏览量:10612 发表时间:2022-09-14 19:28 责任编辑:开发区
灵璧经济开发区成立于2005年3月,规划面积2平方公里,2006年2月,灵璧经济开发区被国家发改委和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2012年12月,灵璧经济开发区作为全省第三个获得省政府批准扩区的开发区,北部新区扩区面积10.83平方公里,现南北开发区已初步建成工业区6.8平方公里。2013年4月,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32家产城一体化试点园区之一。

开发区以机械电子制造为首位产业。开发区严格按照主导产业规划引导项目入驻和园区建设发展。机电产业园现已入驻海纳百川轴承、正阳轴承、明远轴承、万丰轴承等9个轴承项目,有发展相对成熟、规模较大的机械制造企业海纳百川轴承、明远轴承等。开发区积极推动高新、战新产业集聚,积极推进以轴承产业为主导的机械制造产业集聚基地的建设与发展,2020年8月成功获批“安徽省机械制造特色产业集群(基地)”,正在积极申报市级“灵璧经济开发区智能制造装备产业集聚发展基地”。

园区承载能力不断提升,承接产业转移的优势不断提升。大力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工程,科学规划建设道路、供排水、供电、污水处理、燃气管网。南部工业区基本实现了“六通一平”,并实现绿化、亮化。截至目前,北部新区已投入10.9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铺设建成机电园、食品园路网23千米,日处理能力2万吨新区污水处理厂已投入使用,现已建成北部机电产业园、食品产业园标准化厂房、宿舍楼及食堂等相关附属实施共28.4万平方米,南部开发区标准化厂房、宿舍楼等相关附属实施17.7万平方米(含收购的原硕果电器及富康产业园)。机电园轴承研发中心投资3.5亿元,今年6月份开工,已完成投资1亿元。纺织产业园投资3亿元,现代商贸物流园投资4亿元,北区黑河路等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开发区现有规上工业企业37家,今年区内规上企业可实现产值37亿元,增速不低于25%,实现全区经营收入65亿元、同比增长20%,税收收入1.5亿元、同比增长18%,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同比增长17%。

开发区下一步功能定位,要围绕机电产业园、食品产业园、纺织产业园、循环经济产业园、现代物流园“一区五园”的产业布局,进一步优化职能配置,理清发展思路,完善整体规划,强化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拓宽融资渠道,将开发区打造成全县工业集聚的发展平台。

⑼ 宿州符离未来重点发展哪关

2021年是符离片区建设项目的起始之年,是谋规划打基础的一年,符离镇将按照统一部署,保持高度站位,全要素保障符离片区建设的各项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符离大道符离段沿线综合治理工作。持续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点针对符离大道两侧可视范围内的环境问题进行集中整治,拆除废旧、废弃建筑物,整理杂乱草木,清理两侧沟塘、农田内垃圾,筑牢环境基础。提高沿线村(居)基础设施能力,申请启动资金,硬化平整入村道路,保障水力、电力等基本要素,村庄内各类服务设施齐全,能够达到项目建设的基本条件。加大宣传力度,通过宣传乡村旅游致富的实例和乡村旅游的前景提高群众对旅游业的认识,引导群众适应并投身乡村文旅项目,切实打牢群众基础,促进项目实施。

二是全面开展项目谋划和储备工作。通过前期的准备工作,目前已申报5个符离镇牵头的项目,分别为符离古镇建设项目、白居易东林草堂建设项目建设项目、高皇山地质公园建设项目、股河公园建设项目、烧鸡产业园建设项目、符离镇沈圩敬老院改扩建项目。2021年继续明确建设需求,推动五个项目尽快启动。同时发挥主体作用,挖掘潜在的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积极探索可行的项目,做好项目储备。

三是全面推进已开工项目顺利实施。完成清水美丽乡村建设,对沈圩村、褚庄村美丽乡村进行再提升,打造乡村治理亮点。推动沈圩桃花、清水梨花等苗木花卉产业发展,推进清水村、尖山村1500余亩土地流转用于种植特色农作物,建成一批规模更大、效果更好的花卉植物风景区。保障1#地、2#地一期工程的收尾工作,确保2021年初全面投入使用。细化矿坑修复和矿山绿化工作,督促实施单位按期完工。

四是全面配合指挥部和区直单位工作。严肃工作纪律,强化工作作风,保质保量地完成指挥部安排的各项工作。积极配合相关单位开展调研工作,按照时间节点完成项目建设,整合力量推动符离片区发展

阅读全文

与2021宿州工业发展在哪个县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如何避免汽车被骗 浏览:610
辽宁省哪个城市有共享汽车 浏览:81
买抵押汽车为什么要拆gps 浏览:332
新款迈特威跟奔驰v级哪个好 浏览:203
小型轿车奔驰多少钱 浏览:837
唐山北到丰润汽车站多少公里 浏览:362
湖南工业皮带经销商哪个正规 浏览:493
日本现在工业哪个新兴行业公司 浏览:208
汉中汽车跑婚庆多少钱 浏览:733
从新桥到无锡汽车站有多少公里 浏览:96
汽车如何用香水 浏览:623
奔驰锁车灯光在哪里设置 浏览:175
汽车天线怎么拆下来 浏览:448
合肥汽车站号码是多少 浏览:377
恒大7座新能源汽车多少钱 浏览:25
工业炸药的燃速是多少 浏览:15
如何辨别汽车的类型 浏览:549
保时捷卡宴和哪个汽车通用配件 浏览:284
奥迪a3三厢颜色有哪些图片 浏览:311
汽车bo和丹拿哪个好 浏览: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