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宝山区最发达的有哪几个镇
摘要 您好!上海市宝山区辖3个街道、9个镇、1个工业区:吴淞街道、友谊路街道(原宝山镇)、张庙街道、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宝山城市工业园区。其中3个街道较为发达,其他9镇的发达程度也都很高。
Ⅱ 上海市宝山区有哪几个镇
上海市宝山区有9个镇分别是: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
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分成陆地和岛屿两部分。陆上,东北濒长江,东临黄浦江,南与杨浦、虹口、静安、普陀4区毗邻,西与嘉定区交界,西北隅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横贯中部的蕴藻浜把它分成南北两部,吴淞大桥和蕴川路大桥、江杨路大桥、塘桥大桥横跨其上;长兴、横沙两岛自西至东,横卧于长江口南支水道,全境东西长56.15公里,南北宽约23.08公里,区域面积424.56平方公里。
(2)高境镇属于哪个工业园扩展阅读
地处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点,宝山堪称上海的“水路门户”,海运连接16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占上海港的70%以上,海运联运和内河航运发达;陆路形成了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四通八达交通网络;距离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均在半小时车程以内
区境内地势平坦,基底岩石埋藏南浅北深,基岩面由南向北倾斜。南部江湾、五角场一带基岩埋深约280米;大场为一残丘,基岩埋深仅270米;顾村、吴淞、宝山城厢一带约300米;罗店、月浦一带约340~350米;长兴、横沙两岛一般为300~310米,长兴岛凤凰镇以西可深达400米。基底广布侏罗系上统寿昌组地层,岩性由紫红色、青灰色、灰白色凝灰岩、凝灰质砂岩及泥岩、粉砂岩、中粗砂岩与砾岩组成。在广布的侏罗系上统地层中,罗店、大场、江湾一带残存着古生代地层,据地质部门钻探资料表明,为寒武系中下统地层。
Ⅲ 上海市宝山区一共有几个镇和街道
1、宝山区辖3个街道、9个镇、2个工业区:
吴淞街道(2006年5月8日吴淞镇街道和海滨新村街道合并,成立吴淞街道)、
友谊路街道(原宝山镇)、张庙街道(2006年5月8日泗塘新村街道和通河新村街道合并成立张庙街道) 、
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
宝山工业区,城市工业园区。
2、吴淞街道位于上海市宝山区东部,东临长江、黄浦江,西沿泗塘河,南起长江路延伸至东海船厂南围墙,北到双城路,面积7.52平方公里,居民3.03万户7.7万人,辖27个居民委员会,2006年5月,由原吴淞镇街道和海滨新村街道合并而成。
吴淞是一个百年老镇,是民族英雄陈化成的牺牲地和两次淞沪抗战的主战场,至今仍保留着古炮台、淞沪铁路炮台湾终点站遗址、新四军吴淞情报组联络站遗迹等具有教育意义的历史人文遗迹。
3、友谊路街道位于宝山区东部。辖37个社区、1个行政村。办事处牡丹江路1299弄1号,邮编201999。友谊路、密山路、宝林路、同济路、东林路构成境内主要交通网络。名胜古迹有胡公祠、陈化成纪念馆和宝山烈士陵园。友谊路街道先后获得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和谐社区示范街道、上海市文明社区。
4、张庙街道是中国上海市宝山区的一个街道办事处。位于宝山区东南部,东起西泗塘河,西至共和新路,南迄一二八纪念路,北临蕰藻浜。面积5.19平方公里。居民66199户124675人,辖40个居委会。2006年5月8日,宝山区原泗塘新村街道和通河新村街道合并,成立张庙街道办事处。面积为5.19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1.9万,办公地址设在呼玛路800号。
(3)高境镇属于哪个工业园扩展阅读:
宝山区人物风云:
宝山历来人文荟萃,英才辈出。宋元明清时期,有文武进士50多人。明清以来,在抵御外侮反侵略斗争中,涌现了不少英雄人物:在明代,有援朝抗倭的武进士钱世祯;在清代,有中日甲午战争中英勇殉国的致远舰帮带陈金揆;在民国,有抗日战争中牺牲的徐克强、冯国华等。
在人民革命战争中,又出现了左慕逸、张宜功、徐国璋等英雄儿女,为人民的解放事业而斗争,或是浴血奋战,壮烈牺牲;或是坚持艰苦的地下斗争,鞠躬尽瘁。在造福宝山人民的事业中,清代有修筑护城石塘的知县胡仁济,民国有尽瘁于地方公益的县知事钱淦。
从近代到现代,宝山还出现了社会活动家袁希洛、教育家袁希涛、名医蔡香孙、医学家颜福庆、艺术史家滕固、社会学家潘光旦等。解放后,在经济、科技、文教、卫生等各条战线上,都陆续涌现大批作出优秀成果的先进模范人物。
潘光旦(1899-1967)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宝山人)罗店人。字仲昂。社会学家。民国11年(1922年)毕业于清华学校,次年留学美国。潘光旦早年身残,几十年来,在治学上博览广识,刻苦钻研。一生不事积蓄,但遗书万卷于身后,全部捐献给国家。潘光旦1967年6月10日病逝。他一生着作甚多,对家庭学、优生学有突出的贡献。
陈伯吹(1906-1997)宝山罗店镇人。着名儿童文学家。笔名夏雷。1985年中国福利会授予陈伯吹樟树奖。1988年全国妇联、文化部授予儿童文学创作荣誉奖。
袁希涛(1866-1930)江苏宝山(今属上海市)城厢人。字观澜,又名鹤龄。清光绪举人。清末民初教育家。以诸生肄业上海龙门书院。
Ⅳ 请问宝山区都有那些工业园区或者产业园区
截止2020年6月,上海市宝山区共有两个工业园区,宝山工业园区(市级工业园区)和宝山城市工业园区。
一、宝山工业园区
宝山工业园区,是2003年2月,由市政府批准设立的市级工业园区,是适应上海市产业总体布局调整而建立的新型工业园区。宝山工业园区位于上海东北部,东临长江口岸,西接嘉定新城,南与美兰湖新镇比邻,北与罗泾新镇接壤。园区规划总面积20.54平方公里。围绕三个园区(上海北郊未来产业园、上海中船国际邮轮产业园、上海新能源汽车配套产业园)。
二、宝山城市工业园区
上海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是1995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高科技、外向型、综合性市级工业区。地处上海市宝山区的西南部,东靠上海市外环线,南接普陀区,西连嘉定区,北依蕴藻浜。工业园区占地面积4.35平方公里,有近100家中外企业落户,形成汽车零部件、电子半导体材料和设备、精密机械设备制造等三大支柱产业。
(4)高境镇属于哪个工业园扩展阅读
宝山区:
上海市下辖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分成陆地和岛屿两部分。陆上,东北濒长江,东临黄浦江,南与杨浦、虹口、静安、普陀4区毗邻,西与嘉定区交界,西北隅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横贯中部的蕴藻浜把它分成南北两部,吴淞大桥和蕴川路大桥、江杨路大桥、塘桥大桥横跨其上,长兴、横沙两岛自西至东,横卧于长江口南支水道,全境东西长56.15公里,南北宽约23.08公里,区域面积424.56平方公里。
行政区划
截止2020年6月,宝山区辖3个街道:吴淞街道、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9个镇: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1个工业园区:宝山城市工业园区。
Ⅳ 高境镇的历史与现在
高境镇,地处宝山区南端,与杨浦、静安、虹口三区的结合部地带。境内中环线、逸仙路高架、地铁1、3、12号线等连同网格化的城市道路、淞沪铁路支线等交错纵横,东接五角场大学城和新江湾国际社区,西连彭浦社区和庙行镇,北接张华浜码头和宝山西城区、吴淞卫星城,南连四川北路商业圈、曲阳商业中心,地理位置优越。境内有交大附中、上海财大等高等院校和铁路江湾编组站。
高境镇原为江湾乡,属宝山县辖,旧时南界今武进路、天目东路,随着上海城市扩展的进程近百年来南界不断向北移动,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南界广中路、东江湾路、体育会路,时有9个大队(村)78个生产队建制,以种植蔬菜为主,是当时市郊十个模范人民公社之一。
70年代末开始,地境逐渐开始城市化,1984年江湾乡三门路以南的大柏树等地区划归杨浦、闸北、虹口区管辖,但村、镇经济关系依旧。1988年宝山县改为宝山区,江湾乡全面进入开发阶段,于1994年撤乡更名为高境镇。镇下属10个镇级公司和9个村级实业公司,企业120多家。2005年共有总资产67亿元,净资产48亿元,利税5.9亿元,经济实力雄厚,位居宝山区各镇第四位。镇社会总产值达189亿元,年地方财政5.4亿元,农民年人均收入3.16万元。 房地产业是该镇的主打产业。高境镇下属的江湾、佳源、境逸、大柏树、宝鸿五大房产公司,立足本土,自80年代中期起,积极参与了凉城、丰镇、三门等小区的开发;90年代初开始,他们成片开发了共和、高境、逸仙三大板块的500万平方米商品住宅,成套建设了26个完整街坊项目,为地区城市化和上海市政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他们积极向外拓展,在四川北路建成了高档写字楼德福广场,在广东珠海开发了20万平方米高尚别墅社区。2001年起,高境镇立足城中村和老村镇企业用地改造,整合五大房产公司的优势,开发了130万平方米品牌中高档楼盘,取得了巨大收益。同时秉承“商业兴镇”的宗旨,何家湾路、三门路、新二路、共和新路、江杨南路的五个总面积35万平方米的商业中心、高级写字楼项目也全面启动。
高境镇的物流市场业也相当发达,宝山钢材交易市场及6个互为呼应的同类市场、骅逸公司集装箱储运集团、纪念国际物流仓储基地等50多万平方米面积,为镇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推动。
工业方面,近年来,他们重点建设了位于顾村沪太路的高境城市工业园区、位于安汾路的高境科技发展园区、位于广粤路的上海微分子产业园区共计16万平方米规模的产业经济载体,积极招商引资,并将镇、村企业全部聚集在这三个园区中;在宾馆餐饮业等方面,高境镇自70年代末开始,相继发展了银珠大饭店、宝丰联大酒店、纪念大酒店、胜峰大酒店等餐饮企业和星级宾馆。目前结合社区商业商业发展,形成了15万平方米商铺租赁面积。
在二、三产业大发展的同时,第一产业全部消亡,农民全部搬迁安置到新型社区中,全部纳入社会保险体系,积极开展村队集体资产处置和集体经济体制改革,加速了高境镇的城市化进程。
镇党委、政府、人大和高境资产投资经营有限公司(江湾农工商实业总公司)等机关单位驻地殷高西路111号。
以注重人性化、品位化、风格化为规划定位的殷高西路商业街已启动,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殷高西路商业街以上海长江国际商贸中心和景瑞生活广场为轴线,东至高境路,西达江杨南路(保德路)的易初莲花大型超市。建成后的商业街将成为融休闲环境、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等时尚消费于一体的新商业中心亮点。
Ⅵ 上海宝山区有哪些街道和镇
上海宝山区辖3个街道、9个镇、1个工业区:
3个街道分别是:
吴淞街道(2006年5月8日吴淞镇街道和海滨新村街道合并,成立吴淞街道)。
友谊路街道(原宝山镇)。
张庙街道(2006年5月8日泗塘新村街道和通河新村街道合并成立张庙街道)
9个镇分别是: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
1个工业区是:宝山城市工业园区,是1995年由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的高科技、外向型、综合性市级工业区。占地面积4.35平方公里。
地处上海市宝山区的西南部,东靠上海市外环线,南接普陀区,西连嘉定区,北依蕴藻浜,该园区位于宝山区、嘉定区、普陀区三个区的交界处,紧靠外环线宝山段,距市中心10公里、吴淞港口15公里、虹桥国际机场15公里,近有轨道交通7号线、11号线,交通便捷,地理位置优越。
(6)高境镇属于哪个工业园扩展阅读:
宝山区位于上海市北部,分成陆地和岛屿两部分。陆上,东北濒长江,东临黄浦江,南与杨浦、虹口、静安、普陀4区毗邻,西与嘉定区交界,西北隅与江苏省太仓市为邻。
横贯中部的蕴藻浜把它分成南北两部,吴淞大桥和蕴川路大桥、江杨路大桥、塘桥大桥横跨其上;长兴、横沙两岛自西至东,横卧于长江口南支水道,全境东西长56.15公里,南北宽约23.08公里,区域面积424.56平方公里。
宝山区地处黄浦江和长江的交汇点,堪称上海的“水路门户”,海运连接164个国家和地区的400多个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占上海港的70%以上,海运联运和内河航运发达;陆路形成了铁路、轨道交通、高速公路等四通八达交通网络;距离虹桥、浦东国际机场均在半小时车程以内。
参考资料:网络-宝山区
Ⅶ 上海市宝山区九镇三街道怎么划分的
宝山区有9个镇,3个街道,1个工业区:
吴淞街道,友谊路街道,张庙街道
罗店镇、大场镇、杨行镇、月浦镇、罗泾镇、顾村镇、高境镇、庙行镇、淞南镇
宝山城市工业园区。
Ⅷ 高境镇的介绍
高境镇,地处宝山区东南部。该区域距中心城区近,境内曲阳路、中山北一路、场中路、逸仙路高架和建设中的中环线等骨干道路及地铁3号线贯穿纵横,张华浜集装箱码头和铁路北郊站枢纽近在咫尺。西有共和新路高架和地铁1号线延伸线,东有逸仙路高架和明珠延伸线经过,北与张庙街道、淞南镇为邻,南与静安的彭浦新村、临汾街道及虹口的江湾镇为邻,东与杨浦的新江湾城接壤。全镇行政面积7.1万平方米,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3.7万平方米。户籍人口6万左右,流动人口近2万,未来规划人口将超过10万。
Ⅸ 宝山高境属于哪个区
高境镇隶属于宝山区。
高境镇,地处宝山区东南部。该区域距中心城区近,境内曲阳路、中山北一路、场中路、逸仙路高架和建设中的中环线等骨干道路及地铁3号线贯穿纵横,张华浜集装箱码头和铁路北郊站枢纽近在咫尺。西有共和新路高架和地铁1号线延伸线,东有逸仙路高架和明珠延伸线经过,北与张庙街道、淞南镇为邻,南与静安的彭浦新村、临汾街道及虹口的江湾镇为邻,东与杨浦的新江湾城接壤。全镇行政面积7.1万平方米,总面积11.23平方公里。其中镇区面积3.7万平方米。户籍人口6万左右,流动人口近2万,未来规划人口将超过10万。
Ⅹ 高境镇的乡镇工业
高境镇的乡镇工业起步于50年代末期,当时主要是办一些小的加工厂,为国有大工业服务,在当时为提高农民收入起到了重要作用。到70年代末,已经有一定规模和水准。80年代,乡村队三个轮子一起转动发展工业,形成了以化工、橡胶、仪器、仪表、轧铸、五金、新材料标牌、电镀等8个行业为支柱产业的工业体系,各类产品一百多种,职工4300多人,在上海市郊排名前茅;特种电缆、推土机配件、增强塑料标牌等一批拳头产品出口国外。工业的发展,消化了农村劳动力,也为集体经济的壮大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积累了资金和经验。进入90年代以后,镇属工业企业以改制为抓手,以科技创新为推动,以转移发展为载体,提高层次继续发展。为了给工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条件,也为第三产业发展腾出本土的宝贵空间,在沪太路顾村地区开辟了占地25公顷的高境城市工业园区;下属各村和直属公司积极寻找项目,与科研机构和外资企业合作,优势互补,建立了上海微分子结构材料工业园区、上海和酒酿造有限公司等一批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企业,提升了发展层次;解决资产归属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影响,积极推行股份制改造,变镇属工业为镇域工业。利用民营经济发展的大好势头,独资及与虹口区等部门联手建立高境经济园区,以优惠的扶植政策和周到的服务集聚人气财源。 改革开放以后,高境镇经济发展一日千里,1983年在市郊乡镇中第一批工业利润破千万元大关;1987年成为“亿元乡“,2003年,全镇实现社会生产总值74亿元,国民生产总值75290万元,镇属经济总利税27680万元,地方财政总收入10925万元;目前全镇各级集体经济组织已经积累了相当雄厚的实力,仅拥有的固定资产就达到14亿元。建国以来,高境镇历次被国家市政和公用设施建设、国有企业扩展及运光、逸仙、彭浦、广中、凉城、丰镇等住宅区大基地征地上万亩,乡村经济建设和自行开发房地产也使得农地面积不断缩小,已经基本无田可耕,老宅基基本拆除,农民住进了公寓小区;原来的村、队建制不断撤销,目前仅剩北片3个村7个生产队的建制。高境镇借鉴其他乡镇的经验,成立了高境资产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作为镇级集体资产的代表机构;在妥善处置撤制村队集体资产的同时,试点推广村级股份合作制,建立新型的产权机制长期造福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