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工业企业增加值多少

工业企业增加值多少

发布时间:2022-02-16 13:06:30

‘壹’ 怎么计算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衡量工业企业生产成果的重要指标,在国民经济核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近年来,随着统计方法制度改革的深入,国家统计局对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进行了进一步调整和规范。现将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简要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一)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根据全国经济普查调查制度,工业增加值计算范围包括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以及工业个体经营户。普查年度工业增加值按生产法和收入法两种方法计算。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以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为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工业执行行政事业会计制度的法人单位、其他行业附属的工业产业活动单位增加值以收入法的计算结果为准;工业个体经营户增加值以生产法的计算结果为准。
在计算中,首先分别计算3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增加值,然后合并生成3个行业门类增加值,最后合并生成工业增加值。
1.生产法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工业总产出=工业总产值 + 工业企业本年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
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营业盈余
3.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生产法和收入法增加值数据的调整
从理论上讲,按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结果应基本一致。但是,由于部分工业企业统计基础和水平达不到增加值核算要求,往往使得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呈现出不同程度偏差。一般情况下,生产法工业增加值偏大,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偏小,因此有必要将采用两种方法计算的增加值进行加权平均,使工业增加值更加接近实际。鉴于经济普查方案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统计指标较为详细,便于增加值核算和调整,因此,国家统计局规定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采用生产法和收入法计算结果的加权平均数。调整方法如下:
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生产法工业增加值×0.75 + 收入法工业增加值×0.25
(二)一般年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在一般年份(非普查年份),将工业增加值分成规模以上工业和规模以下工业两个部分分别计算,再加总全部工业增加值。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是生产法增加值经过调整计算的结果;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增加值以工业总产值乘以工业增加值率的计算结果为准。
在计算中,先分别计算39个国民经济行业大类的增加值,然后合并生成3个行业门类增加值,最后合并生成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 +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 × 增加值调整系数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生产法)=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中间投入+规模以上工业本年应交增值税
规模以下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下工业总产值 × 增加值率(%)
其中:
增加值调整系数=经济普查调整后的增加值÷经济普查调整前的生产法增加值
(三)月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
月度工业增加值计算以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为主。为了更加准确地计算规模以上工业月度增加值,并使之与经济普查和一般年份数据相衔接,国家统计局于2006年2月下发了《关于调整月度工业发展速度中增加值率计算方法的通知》(国统字〔2006〕49号),对月度工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作了新的规定。
在计算中,先分别计算国民经济行业中类的增加值,然后合并生成39个行业大类增加值,最后合并生成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上年度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率(%)
上年度调整后的工业增加值率(%)= 上年度工业增加值率(%)×增加值率调整系数
增加值率调整系数=经济普查调整后的增加值率÷经济普查调整前的生产法增加值率
其中:“增加值率调整系数”由国家统计局根据各省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并反馈各省使用。

‘贰’ 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标准值是多少

工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率,标准值是30积分!!!!

‘叁’ 企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肆’ 企业增加值怎样计算需要简单的回答。

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一进项税额一减免税款一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一年末未抵扣数。

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那么,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本文将根据企业的具体情况作一些探讨。

(4)工业企业增加值多少扩展阅读:

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

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

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品产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伍’ 工业增加值是什么是怎样计算的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提供可靠依据。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增加值为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产折旧和营业盈余四部分之和。参考公式为:增加值=全年应发工资总额+劳动保险费和待业保险费+当年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总额+营业利润+补贴收入+本年应交税金-储备粮油差价-预算弥补亏损及补贴本年应补数-增值税本年度应收出口退税。或者: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本年应交增值税-工业中间投入(指生产经营中材料等的中间投入)

‘陆’ 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多少为好

你们的企业的情况应该考虑主营业务,以及主营业务未来的发展前景,在主营业务的上升期、发展期应多投入,尽可能多的开发市场,不是占比多少就能说明的,毕竟主营业务是企业主要收入来源。
当该业务处于成熟期和衰退期的时候企业就要重新制定战略比如多元化、产业链延伸、开发新产品等等。
在经济领域:
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例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涉及到基本的经济国情和贸易。贸易讲的是社会分工和交换,资源的合理、公平分配。
基本国情是说有的国家是以农业为标志的,如农业大国,说的是农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较多。有的国家是工业大国,工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较多。有的国家是服务业大国,服务业增加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较多。有的国家农业、工业、服务业都比较发达,三产业对总产值的贡献都比较突出。
所以不是占比多少就是这个国家经济发展比较合理。
另外,还应该注意发展的观点。中国的工业大国的基本国情相关理论将中国的发展路线定为:
农业大国-农业工业大国-工业农业大国-工业大国-工业强国-工业服务业大国-服务业工业大国-服务业大国-服务业强国。
是国情基本发展的路线,也是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展现出来的基本国情。所以,这个占比不会合理的固定的某一个比例上,关键是资源是否有效的、合理的、公平公正的分配。

‘柒’ 工业总产值和工业增加值怎么计算


计算方法如下:

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产品产量×产品销售单价。销售单价是不含税单价,因为增值税本身并不代表收入。

工业生产总值=当月主营业务收入+库存商品期末余额—库存商品期初余额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两种,即生产法和收入法(又称要素分配法)。

1、生产法

生产法是指从工业生产过程中的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其计算公式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出-工业中间投入

增值税是企业所创造的新增价值的一部分,属于增加值范畴,为了确保工业增加值要素的完整,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应将本期应交增值税计入工业增加值中。由此按生产法计算的工业增加值的实际计算公式应为:工业增加值=工业总产值(现价、新规定)-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2、收入法: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7)工业企业增加值多少扩展阅读:

工业总产值的构成

1、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需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合格、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的价值总和。本期生产成品价值不包括用订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和对外销售的半成品。

2、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承接的工业性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计入工业总产值的对外加工费收人应不含销项税,可根据"产品销售牧人"科目的相关资料取得。

3、自制半成品及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是指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该指标核算与各企业的会计核算口径一致,未设半成品科目的企业可不计这部分价值,产品产量统计和中间投入的计算也应与之保持同口径。

参考资料:网络-工业总产值

‘捌’ 工业增加值如何计算

计算方法: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 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 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

‘玖’ 企业年平均工业增加值如何算

工业企业增加值计算方法主要有生产法和分配法,理论上二者的计算结果应该一样,可实际操作过程中,结果稍有差异,一般来说差异不会很大。

方法和步骤如下:

一、生产法:

1.公式: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现价)-工业中间投入+增值税要搞好增加值的统计,关键在于搞准中间投入及增值税两个指标的统计。

2.工业中间投入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须遵循以下三条原则:

①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②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③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总产值的计算口径相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了工业总产值中。

3.本年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一进项税额一减免税款一出口抵内销应纳税额+年初未抵扣数一年末未抵扣数。

二、分配法:

  1. 公式:工业企业增加值(现价)=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2. 关于“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的计算,该指 标的计算与会计产品成本核算保持一致。若会计产成本核算中计算该部分成本,则计算工业总产值时要包括这分价格;否则,不包括。

  3. 固定资产折旧的计算:在计算工业增加值时,该指标应为本。期折旧,而不是累计折旧。所以在计算该指标时要用“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的期末数减期初数取得。

  4. “修理费”的计算:“修理费”是指本企业对外支付的修理费用,属中间投入,不包括企业内部各部门之间的互相修理。

  5. 计算工业总产值、中间投入所使用的价格:

    计算工业总产值使用“生产者价格”,即工业品出厂价格;计算中间投入使用“购买者价格”。

    “生产者价格”和“购买者价格”分别为当期的平均生产者、购买者价格。

阅读全文

与工业企业增加值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我国哪些工业制造业居世界第一 浏览:316
乳山到青海汽车要多久 浏览:706
2015款奔驰c级副电瓶在哪个位置 浏览:749
梅赛德斯奔驰eq价格多少 浏览:907
如何用雪糕棒造一个汽车 浏览:124
江苏徐州的特色工业是什么 浏览:730
gta奥迪a8怎么开 浏览:202
汽车左前侧围是指什么 浏览:365
奔驰和梅赛德斯哪个厉害 浏览:945
工业10号白油怎么判断颜色 浏览:594
临时工业用电如何调整为建设用地 浏览:396
汽车空调冷空调怎么开 浏览:932
10款奥迪18万公里还能开多久 浏览:1000
曲阜市汽车吊多少钱 浏览:60
和田工业园在什么地 浏览:132
浙江工业大学一本专业有哪些学校 浏览:115
奥迪6速变速箱油多久换一次 浏览:646
宝马小计如何归零 浏览:982
宝马5系休眠时间是多少 浏览:363
奔驰宝马空调有哪些 浏览: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