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工业最发达的城市有哪些
目前我国有很多城市的工业都非常发达,比如上海,苏州,深圳,广州,东莞,佛山,重庆,成都,武汉这些城市的工业都是非常厉害的,而且各有优势。
所以要说哪个城市最发达,这个没法给出一个准确的定论。因为评价一个城市的工业是否发达,不能简单的看这个城市的工业产值,还要从这个城市的工业效率,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以及科技发明等多个维度去综合评估。
1、工业总产值排名。
工业总产值是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具体到每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其反映的是一定时间内这个城市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在本市企业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
一个城市的工业总产值越大,说明这个城市的工业规模越大,2018年我国工业总产值最大的几个城市分别是上海、苏州、深圳、天津和重庆,几个城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基本都是接近3万亿或超过3万亿人民币,比如2018年上海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4841.84亿元,苏州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31万亿元,而深圳早在2017年的时候规模以上工业产值也达到了30702.7亿元。
2、工业增加值排名。
如果工业总产值反映的是一个城市工业的规模,那工业增加值更能反映一个城市工业的发展质量。工业增加值是工业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工业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工业增加值越多,说明工业的产出效率越高,对应的工业质量越高。
下图是2018年我国部分城市的工业增加值排名情况,位居前5的分别是深圳、上海、苏州、天津和重庆,虽然深圳的工业总产值比不上上海跟苏州,但是工业增加值却排名全国第一,这说明当前深圳的工业产出效率是非常高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目前北京以232886件发明位居全国第一,深圳以121699件位居全国第2,上海以112851件发明位居全国第三,这个三个城市的发明专利都达到10万件以上, 领先其他城市非常明显。
结论
通过对比以上各项数据之后,我认为目前我国工业最发达的几个城市分别是上海、深圳、苏州、广州和天津。
⑵ 中国各 大工业城市有哪些
http://hi..com/qlwb/blog/item/a29893453df95a3c86947374.html
http://..com/question/92255693.html
http://www.examda.com/city/ghyl/20090830/093239942.html
2008年国家统计局工业统计年鉴资料: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2008/html/N1304c.htm
⑶ 中国的重工业基地有哪些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区和重工业基地,是我国重要的重工业基地。
辽中南工业基地位于渤海湾北环和黄海的西北岸,海岸线长2100公里。它包括了除朝阳市、阜新市区及阜新县以外的辽宁省域,面积118501公里,人口约3500万。
每一个工业基地都是以几个主要工业中心(城市)发展起来的。沈阳——机械工业,鞍山——钢铁工业
本溪——钢铁工业,辽阳——化学工业,大连——造船工业。
辽中南工业基地是我国着名的重工业基地。区内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其中鞍山——本溪的钢铁工业、沈阳的机械工业、大连的造船工业和石油加工工业等一批工业企业,都是国家重工业的骨干。
⑷ 中国4大工业基地有哪些
中国四大工业基地,有辽中南,京津唐,沪宁杭(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这四大工业基地。
说实话,中国应该是有五个工业基地,四川盆地是其中一个。
四川盆地的重庆、德阳是重工业城市,重庆、武汉、南京、上海、沈阳、大连这六个大型城市都是中国的重工业城市,四川盆地的成都是以轻工业、消费为中心的大型城市,成都、重庆这两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商贸和中国经济强省江苏省会南京、浙江省会杭州不分上下,尤其是成都,重庆虽然比不上成都,但是依然不亚于南京、杭州、苏州三个经济实力强的城市,不仅如此,而且重庆有畅通无阻的长江,可以乘客轮顺江而下直达上海。
因此,四川盆地应该也能够成为中国的工业基地。加上四川盆地,我国就有五个工业基地。
武汉虽然也是重工业城市,商贸经济发达,但是,武汉周边没有经济强市,所以就无法成立经济区、工业基地,只是一个独立的中心城市而已。
⑸ 中国的主要工业城市有哪些
中国的主要工业城市:
一、辽中南工业基地(含沈阳、抚顺、鞍山、本溪、大连等一系列工业城市),该地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重工业为主。
二、京津唐工业基地(以北京、天津、唐山为顶点的三角地带,唐山的“唐”,不是塘沽的“塘”),有钢铁、机械、化工、电子、纺织等工业,它是我国第二大综合性工业基地;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三、沪宁杭工业基地(以上海、南京、杭州为顶点的三角地带,还包括苏州、无锡、常州、熹兴、宁波等城市,也称长江三角洲),它是我国第一大综合性工业基地,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四、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含广州、深圳、珠海、东莞、佛山、中山等一系列工业城市),该地以服装、电子、玩具、食品等轻工业为主。
我国主要工业分布特点:
1.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的工业基地;
2.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
3.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4.沿海地区集中了长江三角洲、辽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以及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⑹ 中国有哪些知名的工业城市
通过2006年全国城市GDP排名,如果当中数据真实的话,可以看出这些城市的综合经济实力。
01上海市:10297+12.0%| 18645 8342 沪
02北京市: 7720+12.0%| 19978 8620 京
03广州市: 6068+14.7%| 19850 7788 粤
04深圳市: 5684+15.0%| 22567 粤
05苏州市: 4820+15.5%| 18532 9316 苏
06天津市: 4338+14.4%| 14283 7942 津
07重庆市: 3486+12.2%| 11570 2874 渝
08杭州市: 3441+14.3%| 19027 8460 浙
09无锡市: 3360+15.0%| 苏
10青岛市: 3207+15.7%| 15116 6500 鲁
11佛山市: 2927+19.3%| 18800 8000 粤+2
12宁波市: 2864+13.4%| 19693 浙-1
13南京市: 2774+15.1%| 17538 7070 苏-1
14成都市: 2750+13.8%| 12789 4905 川
15东莞市: 2624+19.1%| 25320 10530 粤+3
16武汉市: 2590+14.8%| 12360 4748 鄂+1
17大连市: 2568+16.4%| 13350 6900 辽-2
18沈阳市: 2483+16.5%| 11651 5709 辽-2
19烟台市: 2402+17.0%| 鲁+1
20唐山市: 2362+14.8%| 冀-1
21济南市: 2185+15.7%| 鲁
22哈尔滨: 2094+13.5%| 11230 4405 黑+1
23石家庄: 2064+13.2%| 11495 4486 冀-1
24郑州市: 2002+15.7%| 11800 5476 豫+1
25长春市: 1934+13.1%| 11350 4480 吉-1
26泉州市: 1901+15.0%| 15972 6606 闽
27温州市: 1834+13.3%| 浙
28长沙市: 1791+14.8%| 13924 5438 湘
29南通市: 1758+15.7%| 14058 6100 苏+1
30潍坊市: 1721+16.5%| 鲁+1
31绍兴市: 1678+13.2%| 浙+1
32福州市: 1660+12.2%| 闽-3
33淄博市: 1645+15.8%| 13794 鲁
34大庆市: 1618+11.4%| 14791 3610 黑
35常州市: 1560+15.0%| 16650 8000 苏
36 台州市 1467.50 14.5
37 济宁市 1456.10 16.5
38 东营市 1450.3 17.0
39 西安市 1450.00 12.8
40临沂市: 1405+16.3%
41徐州市: 1400+15.0%
42威海市: 1369+15.9%
43嘉兴市: 1343+13.7%
44邯郸市: 1338+14.9%
45洛阳市: 1332+15.6%
46沧州市: 1282+15.2%|
47金华市: 1229+13.3%|
48昆明市: 1203+12.3%|
49南阳市: 1201+13.5%|
50保定市: 1185+10.4%|
51南昌市: 1185+ |
52盐城市: 1174+15.1%|
53厦门市: 1162+16.7%|
54鞍山市: 1160+16.5%|
55扬州市: 1101+15.2%|
56合肥市: 1074+17.5%|
57中山市: 1034+20.2%|
58镇江市: 1025+15.2%|
59泰安市: 1012+16.5%|
60包头市: 1010+ |
61泰州市: 1003+15.1%|
62德州市: 1003+16.4%|
63太原市: 1000+12.2%|
64惠州市: 933+16.3%|
65茂名市: 930+15.5%|
66江门市: 921+15.3%|
67呼和浩特 900+ |
68南宁市: 862+15.1%|
69聊城市: 840+17.3%|
70滨州市: 829+17.4%|
71鄂尔多斯 800+ |
72刑台市: 790+13.0%|
73湛江市: 770+12.8%|
74湖州市: 761+13.9%|
75枣庄市: 758+16.4%|
76珠海市: 750+14.6%|
77汕头市: 741+11.6%|
78岳阳市: 734+12.4%|
79吉林市: 725+15.0%|
80常德市: 724+12.1%|
81廊坊市: 720+15.0%|
82漳州市: 717+13.1%|
83许昌市: 717+14.9%|
84焦作市: 699+15.7%|
85宜昌市: 695+12.2%|
86周口市: 678+12.2%|
87襄樊市: 675+12.0%|
88衡阳市: 672+12.3%|
89平顶山: 672+15.8%|
90乌鲁木齐 654+14.0%|
91淮安市: 652+14.5%|
92商丘市: 647+13.1%|
93安阳市: 645+15.6%|
94兰州市: 638+12.0%|
95新乡市: 633+14.5%|
96桂林市: 627+17.7%|
97柳州市: 619+13.7%|
98株洲市: 605+12.3%|
99贵阳市: 603+14.7%|
100临汾市: 592+13.8%|
101 信阳市: 586+13.6%|
102 驻马店: 571+13.0%|
103 绵阳市: 561+13.9%|
104 衡水市: 549+ |
105 郴州市: 546+ 8.3%|
106 德阳市: 539+14.0%|
107 荷泽市: 538+17.1%|
108 曲靖市: 537+15.5%|
109 连云港: 527+15.1%|
110 肇庆市: 526+14.5%|
111 盘锦市: 513+ 7.0%| 12205
112 九江市: 506+13.7%|
113 日照市: 505+16.9%|
114 安庆市: 496+ |
115 揭阳市: 488+14.8%|
116 咸阳市: 484+ |
117 芜湖市: 480+15.5%|
118 宝鸡市: 477+13.0%|
119 克拉玛依 473+ 9.0%|
120 开封市: 472+13.1%|
121 齐齐哈尔 472+12.0%|
122 松原市: 470+
123 锦州市: 462+ |
124 长治市: 460+11.5%|
125 营口市: 457. 7+18.9%|
126 抚顺市: 457. 5
127 濮阳市: 456+15.8%|
128 延安市: 453+16.2%|
129 三明市: 452+13.1%|
130 龙岩市: 449+12.5%|
131 赤峰市: 441+21.3%
132 宜春市: 440+13.2%|
133 荆州市: 438 |
134 榆林市: 436+17.0%|
135 宜宾市: 428+13.6%|
136 莆田市: 423+ |
137 湘潭市: 422+13.2%|
138 宿迁市: 420+ |
139 永州市: 418+11.8%|
140 通辽市: 415+22.0%|
141 马鞍山: 415+16.0%|
142 清远市: 414+27.3%|
143 玉溪市: 413+ |
144 玉林市: 413+13.5%|
145 三门峡: 412+16.5%|
146 邵阳市: 410+11.4%|
147 孝感市: 404 |
148 黄石市: 401 |
149 达州市: 400+12.8%|
150 南充市: 397+13.6%|
⑺ 中国的重工业城市有哪些
鞍山,攀枝花,重庆,武汉,黄石,本溪,西安,沈阳,马鞍山,太原,柳州是典型重工业城市!重工业比例教大!
⑻ 中国有哪些工业基地
中国六大工业区
——东北区
东北区是中国强大的工业基地,已形成以钢铁、机械、石油、化工等为核心的完整工业体系。工业区由南向北逐步推进,除原有的沈阳—抚顺—鞍山—本溪重工业区外,还出现了以机械、化工为主的旅大工业区,以煤炭、化工等为主的辽西走廊工业区,以机械、化工、造纸等为主的长春—吉林中部工业区,以电机、石油、机械工业等为主的哈尔滨—大庆—齐齐哈尔工业区,以煤炭—森林工业为主的黑龙江西部工业区等。
——华北区
华北区以燃料动力、钢铁为主体的工业体系。原有的沿海津、京、唐工业区得到了加强和合理发展,成为综合性工业区。在丰富的原料产区和内地建立了一系列新的工业区和工业中心,主要有太行山麓以石家庄、邯郸为中心的轻纺、燃料动力工业区,以太原、榆次为中心的晋中重工业区,以包头、呼和浩特为中心的钢铁、畜产品加工工业区等等,从而使整个工业区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华东区
是中国基础雄厚的重要工业基地之一,机电、轻纺、化工在全国更有重要地位。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工业区,是中国原有基础最好、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加工工业区,机械、化工、轻纺工业居全国之冠。解放后,加强和建设了以淮南、合肥、马鞍山为中心的燃料动力、钢铁、机械工业区,以青岛为中心的轻纺、机械工业区,以济南、淄博为中心的冶金、石油、化工、轻纺、机械工业区,以徐州、淮北、枣庄为中心的燃料动力工业区。工业区位同样由沿海向内地不断扩展。赣、闽、浙三省工业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
——中南区
中南区以京广铁路线为主干。是解放后重点建设的地区之一。钢铁、有色金属、电力、纺织、制糖工业在全国具有重要的地位。在中部和北部,工业区以武大(武汉—大冶钢铁、机械工业区)为基点,沿京广线向南、北和西部推进。南部以长沙、株洲、湘潭为中心的湘中冶金、机械、化工工业区,北部以郑州、洛阳、三门峡、平顶山、焦作、安阳、开封等为中心的综合性工业区,西部以水电、汽车、有色冶金为主的鄂西、湘西工业区。在南部,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综合性工业区为基地,向粤北(韶关为中心)、向桂中(柳州、南宁为中心)不断发展。
——西南区
西南区是中国新兴工业区之一,战略后方的重要工业基地,冶金、机械、化工、燃料动力已具相当规模。本区工业在全国支持下,以重庆工业区为基点,逐步向西部和南部发展,建立了以成都为中心的机械工业为主、轻重工业结合的工业区,以自贡、内江、泸州等为中心的川中天然气化工、盐业化工、制糖工业区,以渡口为中心的钢铁工业区,以贵阳为中心的机械、化工、有色金属工业区,以及其它许多新的工业城市。
——西北区
以兰州、西安为基点,重点发展了石油化工、机械制造、棉毛纺织等部门,两地成为西北最大的两个工业区。在作为省(区)中心的乌鲁木齐、西宁、银川等地,工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在石油、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了工矿业生产,形成了许多工业中心。在黄河流域的刘家峡、青钢峡、盐锅峡、八盘峡等修建了水电站,为本区工业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以高技术产业为龙头,以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机电一体化、高技术轻纺、生物工程等六大高技术产业为主的产业群建设已初具规模,并形成了家用电器、精细化工、纺织化纤、玻璃建材、冶金机械、电子、包装、印刷、医药、食品饮料等一批支柱行业,是广东省轻工产品生产的重要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