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工业生产 > 我国一年工业高线产量多少

我国一年工业高线产量多少

发布时间:2022-02-09 08:49:44

❶ 我国特种钢材都产量不高

中国钢产量世界第一,但特种钢材却严重依赖进口

特殊钢是重大装备制造、重大工程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国防先进武器所需的核心、关键材料,是一个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标志。

原中国工程院院长徐匡迪曾表示,我国特钢发展的关键是要占领高端市场。在徐匡迪看来,我国装备制造业主要在核心技术和核心部件上受制于人。其中,核心技术主要是指控制系统和软件,核心部件主要是材料不过关。尤其是飞机起落架、高速列车车轴、轴承等抗疲劳高强钢,核电站用耐高温、抗辐射不锈耐热钢管,燃气轮机、涡扇发动机的高温合金叶片等材料,目前尚且不能实现国产化。

中国金属学会名誉理事长翁宇庆同样认为,通过产业和产品升级,提升高端特钢产品的国内市场占有率是我国特钢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

高端特钢受制于人

从世界范围来看,特钢产业水平最高的国家是日本和德国,两国在全球特殊钢市场所占的份额分别达到20%和18%。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名誉会长吴溪淳表示,相比日德等发达国家,我国特钢产品的差距主要体现在品种结构上,从而导致主要特钢品种出口单价和进口单价之间存在较大落差。

以不锈钢棒材为例。今年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不锈钢棒线材4.46万吨,平均到岸价格为3991美元/吨;出口3.14万吨,出口单价仅为2993美元/吨。同期,我国共进口不锈钢板带31万吨,平均单价为3216美元/吨;出口36.98万吨,平均单价仅为2336美元/吨。

再如合金钢锻材。上半年我国共进口3000吨,平均进口价格高达5000美元/吨;出口4.76万吨,平均出口价格仅为1554美元/吨。

在锅炉钢管上,上半年我国共进口4.43万吨,平均价格达到7697美元/吨,出口量为3.25万吨,出口单价只有2215美元/吨。

综合来看,上半年我国累计进口上述主要特钢产品91万吨,进口金额达到23.2亿美元,平均进口价格为2549美元/吨。相比之下,上半年我国合金钢棒线材和合金钢板带的平均出口价格只有648美元/吨和606美元/吨。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特钢行业的话语权主要体现在对国际主要特钢产品的定价权上。进口单价与出口单价的巨大“落差”充分证明,若要摆脱原材料受制于人的尴尬境地,我国特钢产业必须延伸产业链,不断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业内专家指出,特钢深加工产品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是高端特钢产品的发展趋势之一。例如,特钢板带、特钢棒线材、特钢管材以及工模具钢、高速钢等都具备深加工的潜力。

质量稳定性亟待提高

2009年,我国累计生产特殊钢3470万吨,占全国钢产量的比例只有6.11%。相比之下,在世界范围内,特殊钢在一个国家钢产量中所占的比例平均为10%~15%,其中,OECD国家达到15%~20%,瑞典接近30%。

国家发改委产业协调司主持的《中国特钢产业现代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认为,我国特殊钢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可以概括为如下几个方面:高品质特殊钢比例低,结构不合理,部分高端产品不能满足国内行业发展及重大工程需求;特殊钢板带材、管材、棒材、锻材和复杂型材生产技术水平亟待提高;特殊钢生产的高资源和高能源消耗状况亟待改善等。

通常来讲,洁净度、均匀度、组织细化度和尺寸精度等是特钢的本质特征,而质量稳定性是其品质高低的主要衡量标准。以高品质轴承钢为例,其含氧量必须不大于10PPM,可靠性不小于99.99%。

该课题组对汽车、轴承和机械等主要用户行业的调查显示,当前我国特钢产品质量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主要有:表面质量不稳定、表面发纹、公差超标、弯曲度超标现象时常出现;交货期不准时情况时有发生;连铸材料低倍偏析;夹杂物不均;表面裂纹;为用户服务理念较差;使用寿命相当于进口材料的四分之一;钢材硬度不均匀、钢中碳含量和氧含量控制波动较大、中心疏松与夹杂物富集等质量缺陷较为普遍等。

把握制造业升级契机

众所周知,特殊钢是制造业用钢最主要的钢类,其市场需求特点是多品种、小批量。

当前,国内特钢的主要消费市场包括汽车行业和机械行业,其中,汽车行业占35%,机械行业占24%。以汽车行业为例,2009年我国汽车行业消费钢材同比增加约700万吨,同比增长22%。

业内专家认为,就中高端量大面广的特钢品种来看,轴承钢和结构钢与市场高度融合,是最具市场前景的两大特钢长材。

2009年,我国特钢行业轴承钢生产量达到240万吨,预计今年达到250万吨。

在汽车用钢方面,我国汽车用优质钢材约占汽车用钢材量的30%,汽车用特殊钢占全国特钢总产量的35%左右,其中,合金结构钢、弹簧钢、冷镦钢和易切削钢都是各个特钢厂的支柱产品,汽车产量的快速增长也极大推动了国内特钢需求。

根据不同车型的耗钢情况,按照我国汽车产量中乘用车与商用车的比例进行加权测算,2008年我国整车汽车用优特钢数量达到500万~600万吨;根据2008年底的汽车保有量计算,我国汽车维修用优特钢达到200万吨。综合上述两项数据,目前我国汽车行业每年将消耗特钢700万~800万吨。

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认为,为满足机械工业的用钢需求,我国特钢行业必须加强研发、调整结构。

具体来说,主要是:新能源机械行业、风电行业要提高轴承钢寿命,进而提升轴承钢材纯净度,同时提高增速齿轮箱寿命,以解决钢材超细组织问题;超超临界火力发电机组用钢材要早日研发各类品种,早日鉴定、成型,进而完全替代进口;汽车行业要在继续降低成本的情况下,提高钢材质量的一致性;重型机械用锻件主要解决机加工能力和热处理水平;通用机械用特钢应向易切削钢材、非调质钢材、调质后钢材、银亮钢材等品种倾斜;工程机械需求向特种性能钢材发展,农用机械向低成本发展。

正如中国工程院院士王一德所言,“十二五”期间,我国对高品质特钢的需求将快速增长。为振兴特钢产业,必须牢牢把握住当前制造业升级的有利契机。

❷ 我国工业水平在世界梯队处于第几梯队状态

我国现在已经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工业国家。工业增加值在多年前就已经超过了美国。现在我国的工业增加值一年大概是4.5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日本,德国之和,占全球的比重约为30%。


大概在5年前,我国的工信部长苗圩在一次公开讲话中也说,我国的工业在全球来说大概是属于第三梯队的。第一梯队应该是像美国,德国,日本这样的国家。第二梯队是英国、法国、瑞典、加拿大。中国只能排在第三梯队。我认为这个排法是相对中肯的。现在已经向第二梯队进军了,再过个十几二十年,可以完全进入第二梯队,和英国、法国保持差不多一个工业水平。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可以成为全球工业强国。

❸ 为什么建国初中国能源产量和工业化水平远比印度高,而人均GDP不如印度

你的数据与问题不一。
我知道建国初期,中国的GDP低于印度,1978年、现在均高于印度。
如果说,中国GDP发展速度慢于工业化水平:
因为中国在1978年前实行的是苏联模式经济发展道路,国家将大量资金用于发展重工业,忽视轻工业尤其是民用工业、服务行业,经济畸形发展,。面GDP很大部分是民用工业、服务行业。

❹ 新中国成立以后钢铁工业发展情况

总体上,中国钢铁工业可以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1978年)为“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第二阶段(1978~2000年)为稳步快速发展阶段,第三阶段(2001年至今)为加速发展阶段。

1、“以钢为纲”的发展阶段

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我国钢铁工业的基础十分薄弱,全国几乎没有一家完整的钢铁联合企业。新中国成立后,钢铁工业开始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在苏联援助下建设了鞍钢、武钢、包钢等钢铁厂,钢铁工业逐步建设发展形成了“三大”、“五中”、“十八小”的格局。

随着“三线建设”的铺开,在西南、西北建设了攀钢、酒钢、成都无缝管厂等一批新的钢铁企业,初步形成了新中国的钢铁工业布局。

考虑到钢铁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国家确立了“以钢为纲”的工业发展指导方针,提出了“大跃进”、“全民大炼钢铁”、“超英赶美”等口号。因此,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就走上了一条以追求产值、产量增长速度为目标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

经过全国上下的努力,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的产量和产值都有了较大幅度的增长。1978年,钢铁产量为3178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4.5%,居世界第4位。据统计,1952~1978年期间,钢铁工业产量平均每年递增12.9%,产值每年递增11.8%,实现利税每年递增9.67%。

需要指出的是,在“以钢为纲”的发展指导方针下,不可避免地会遇到钢铁工业部门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协调发展的问题。由于对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固定资产投资过大,就产生了两方面的影响。一方面在资金有限的前提下,过分的投入会制约其他工业部门的发展;

另一方面由于钢铁工业部门的利税贡献,同其他产业部门相比而言较低,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高投入、低产出”的特点,所以较高比例的投入就会影响进一步发展所需要的资金积累。由于钢铁工业是一个资源消耗量大、能耗高的行业,这一阶段钢铁工业的发展也占用了大量的能源。

据统计,1978年,钢铁工业投资占全国固定资产投资的7.36%,能源消耗占整个国民经济消耗能源总量的12.97%。另外,企业管理水平低、职工积极性不高也是当时中国钢铁工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实际上,在1970~1975年期间,中国钢铁工业已经形成了3000万吨的生产能力,但是生产能力并不能够得到充分实现。1974~1976年,曾经连续三年计划生产2600万吨钢的目标都没有实现,人们称之为“三打二千六打不上”。

2、稳步快速发展的中国钢铁工业

在这一阶段,中国钢铁工业发展遇到了两次重要机遇。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为利用国外的资金、技术和资源创造了条件。1992年,党的十四大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极大地激发了企业的活力。中国钢铁工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加快了钢铁工业现代化建设的步伐。

在这一阶段,除了建设上海宝钢、天津无缝钢管厂等具备世界先进水平的现代化大型钢铁企业外,又对一些老的大型钢铁企业进行了技术改造和升级,例如鞍钢、武钢、首钢、包钢等企业。1981年,我国与澳大利亚科伯斯公司通过签订补偿贸易合同的方式,首次实现了改革开放以后利用外方资金和技术对鞍钢焦化总厂沥青焦车间进行改造。

1987年,国家计委批准了鞍钢、武钢、梅山(1998年后被并入宝钢集团)、本钢、莱钢5个企业利用外资的项目建议书。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和吸收,中国钢铁企业工艺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得到不断提升。

另外,一些非国有企业也进入到钢铁行业,例如,沙钢、海鑫等,并且发展迅速。同时,1992年之前,中国钢铁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探索,从放权让利到承包经营责任制,希望通过企业改革释放强大的内在发展动力,实现了钢产量5000万吨和亿吨两次突破。198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超过了5000万吨,达到5221万吨。

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更是为钢铁工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内在动力。1994年以来,钢铁行业的舞钢、本钢、太钢、重钢、天津钢管厂、“大冶”、“八一”等12家企业,列入国家百家现代企业制度试点;邯钢、抚顺钢铁公司、天津钢铁、酒泉钢铁等57家企业,列入地方改革试点。

到1998年,试点工作基本完成,试点钢铁企业均按照《公司法》实施了改组,初步明确了国家资产投资主体,理顺了出资关系,建立了企业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1996年中国钢产量(粗钢)首次超过1亿吨,达到10124万吨,占世界钢产量的13.5%,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世界第一产钢大国。2000年,中国钢产量为12850万吨。

3、加速发展时期

“十五”期间,中国钢铁工业更是实现了持续高速发展。粗钢产量从2000年的1.3亿吨,到2003年中国粗钢产量超过2亿吨,到2005年,粗钢产量达到3.6亿吨,成为全球第一个粗钢产量突破3亿吨的国家,再到2006年粗钢产量达到4.2亿吨,连续实现了钢产量2亿吨、3亿吨和4亿吨的三次跨越。

2001~2007年期间,钢产量年均增长率为21.04%,其中,2001、2003、2004和2005年这四年年增长率都是保持在20%以上,2005年钢产量同上年相比增长率更是创纪录的高达30.42%,同时,中国钢铁工业在整个工业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2006年,中国规模以上钢铁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5735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2位,仅低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实现利润总额1367亿元,在39个工业行业中排名第3位,仅低于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

(4)我国一年工业高线产量多少扩展阅读:

“十二五”钢铁工业主要成就:

1、支撑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十二五”时期,我国粗钢产量由3.5亿吨增加到6.3亿吨,年均增长12.2%。钢材国内市场占有率由92%提高到97%。2010年,钢铁工业实现工业总产值7万亿元,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0%;资产总计6.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总值的10.4%,为建筑、机械、汽车、家电、造船等行业以及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原材料保障。

2. 品种质量明显改善

“十二五”时期,我国钢铁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钢材品种齐全,产品质量不断提高,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

关键钢材品种开发取得长足进步,高强建筑用钢板、抗震建筑用高强螺纹钢筋、航天器用合金材料、高性能管线钢、大型水电站用钢、高磁感取向硅钢、高速铁路用钢轨等高性能钢铁材料有力支撑了相关领域的发展;

保障了北京奥运会场馆、 上海世博会场馆、 灾后重建、载人航天、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工程建设以及西气东输、三峡工程、京沪高铁等国家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

3、技术装备水平大幅度提高

“十二五”时期,重点统计钢铁企业1000立方米及以上高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8.3%提高到60.9%,100吨及以上炼钢转炉生产能力所占比例由44.9%提高到56.7%,大部分企业已配备铁水预处理、钢水二次精炼设施,精炼比达到70%。

轧钢系统基本实现全连轧,长期短缺的热连轧、冷连轧宽带钢轧机分别由26套和16套增加到72套和50套。宝钢、鞍钢、武钢、首钢京唐、马钢、太钢、沙钢、兴澄特钢、东特大连基地等大型钢铁企业技术装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4、节能减排成效显着

“十二五”期间,共淘汰落后炼铁产能12272万吨、炼钢产能7224万吨,高炉炉顶压差发电、煤气回收利用及蓄热式燃烧等节能减排技术得到广泛应用,部分大型企业建立了能源管理中心,促进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

2010年,重点统计钢铁企业各项节能减排指标全面改善,吨钢综合能耗降至605千克标准煤、耗新水量4.1立方米、二氧化硫排放量1.63千克,与2005年相比分别下降12.8%、52.3%和42.4%。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由90%提高到94%。

❺ 一五计划完成后我国工业产值超过了农业产值对吗

这句话是对的。一五计划使得我国工业产值和农业产值大幅提高。从1953年开始到1957年,我国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比1949年前最高水平年增长了一倍到四、五倍以上;工农业总产值比1952 年增长了53.2%;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也由43.1% 上升到56.5%。我国工业产值由此超过了农业产值。

拓展资料:
【一五计划】
“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
据相关统计,到“一五”计划完成的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8%。工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128.6%,原计划平均每年增长14.7%,实际达到18.4%。1957年的钢产量为535万吨,比1952年增长近3倍。农业总产值比1952年增长24.8%,平均每年增长4.5%。粮食产量1957年达到19505万吨,比1952年增长19%。而且,苏联援助的“156”项,最后落实的工程共150项。
其中,按照领域分的话,有煤炭(25项)。石油(2项),电力(25项),钢铁(7项),有色(11项),化工(7项),机械(25个),医药(2项),涵盖了基本生产资料的各方面,分布在全国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工业总产值】
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已出售或可供出售工业产品总量。反映一定时间内工业生产的总规模和总水平。包括:在本企业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规定不需包装的产品除外)的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自制半成品、在制产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采用工厂法计算,即以工业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按企业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总成果来计算,企业内部不允许重复计算,不能把企业内部各个车间(分厂)生产的成果相加。但在企业之间、行业之间、地区之间允许重复计算。

❻ 我国工农业产品产量均居世界第几位

第三位

❼ 我国有200多种工业产品的产量居全球第一但什么牵制于人

什么前置一稀土?稀土的。是全球第一,他的那个提炼的方法是的。生产工艺特别的高,要求特别高。知道是质疑染。牵扯到外国这些发达的国家。知道飞机呀,知道航母上都得用它。

❽ 【地理】目前,我国工业产品中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有

新华社北京3月4日电据国家统计局4日发布的数据,经过“十一五”时期的大发展,我国工业经济实力显着增强。目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已有220种,其中,粗钢、煤、水泥产量已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2009年,我国水泥产量已占世界总产量的60%。2010年粗钢产量占世界钢产量的44.3%,煤炭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5%。

据国家统计局初步统计,去年,我国发电量达到42065亿千瓦小时,是2005年的1.7倍;原煤产量32.4亿吨,是2005年的1.4倍;化肥6740.6万吨,是2005年的1.3倍;粗钢6.27亿吨,是2005年的1.8倍;水泥18.8亿吨,是2005年的1.8倍;汽车1827万辆,是2005年的3.2倍;微型计算机2.46亿台,是2005年的3倍。

国家统计局表示,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去年超过日本,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占我国国民经济40%份额的工业,为我国在世界经济中地位的不断前移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

经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完成增加值突破16万亿元,比2005年增加8.3万亿元,按可比价计算增长73.7%,平均每年增长11.7%,为同期世界平均增速的两倍多。

2009年,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制造业总值中所占比例高达15.6%,成为仅次于美国的全球第二大工业制造国。

在工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我国工业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也取得进展。以工业品出口为例,近几年来,我国工业产品出口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中高端产业国际竞争力持续增强。在电工电器、高精密机床、工程机械、重型矿山等行业的出口产品中,成套设备、高附加值的产品占较大比重。

同期,我国工业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显着成效,能源工业结构加速优化,高技术制造业规模不断扩大,装备制造业实力显着提升,高耗能行业增速减缓,节能减排取得成效,淘汰落后产能,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此外,我国工业企业组织结构不断优化,企业兼并重组步伐加快,中小企业发展迎来新的机遇。(完)

❾ 我国的工业实力世界排名

一、基础工业数据:
1、 粗钢产量: 6.27亿吨, 同比增长9.3%, 占世界总产量的44.3%,超过第2-第20名的总和;
2、 钢材产量: 7.98亿吨, 同比增长14.9%
3、 水泥产量: 18.68亿吨, 同比增长15.53%,占世界总产量的60%;
4、 电解铝产量:1565万吨, 同比增长21.4%, 超过世界总产量的65%;
5、 精炼铜产量;457万吨, 同比增长10.6%, 占世界总产量的24%;进口429万吨,消费当量达880万吨,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
6、 煤炭产量: 32.4亿吨, 同比增长8.9%, 占世界总产量的45%;
7、 原油产量: 2.02亿吨, 同比增长6.9%; 进口2.39亿吨,同比增长17.4%;表观消费量达4.39亿吨;
8、 乙烯产量: 1418.9万吨,同比增长31.7%, 世界第二(美国第一);当量消费2400万吨,自给率约为59%;
9、 化肥产量: 6740.6万吨,同比增长5.6%, 占世界总产量的35%;
10、塑料产量: 5550万吨, 同比增长20.9%, 占世界总产量的20%;
11、化纤产量: 3090万吨 , 同比增长12.44%,占世界总产量的42.6%;
12、玻璃产量: 6.3亿重量箱,同比增长10.9%,超过世界总产量的50%

二、工业产品数据:
1、 汽车产量: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4%,占世界总产量的25%;
销量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37%,超越了美国创造的新车销售1750万辆的历史最高纪录。
2、 船舶产量:造船完工量6560万载重吨,同比增长54.6%,占世界总量的为41.9%;
新接订单量752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90%,占世界总量的48.5%;
手持订单量19291.5万载重吨,占世界总量的40.8%;
其中造船完工量和手持订单量所占世界份额均比2009年有较大提升;
出口额首次突破400亿美元,同比增长42.07%。
3、 工程机械产量: 59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世界总产量的43%(工程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推土机、起重机、混凝土泵 、叉车、压路机等)
4、计算机产量:2.46亿台,同比增长35%, 占世界总产量的68%,份额比2009年提升8个点;
5、 彩电产量:1.18亿台,同比增长19.5%,占世界总产量的50%,份额比2009年提升2个点;
6、 冰箱产量:7300万台,同比增长23%, 占世界总产量的65%,份额比2009年提升5个点;
7、 空调产量:1.09亿台,同比增长35%, 占世界总产量的80%,份额比2009年提升10个点;
8、 手机产量:9.98亿部,同比增长61%, 超过世界总产量的70%;份额比2009年暴增20个点;
9、洗衣机产量:6100万台,同比增长21%, 占世界总产量的44%,份额比2009年提升4个点;
10、微波炉产量:6800万台,同比增长12%, 占世界总产量的的70%;
11、数码相机产量;8200万台, 占世界总产量的65%;
12、数字电视机顶盒:1.5亿台,占世界总产量的73%;

叁、基础设施数据:
1、电力:新增装机容量9118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9.62亿千瓦(美国为10亿千瓦),同比增长10.07%;
2、发电量:42065亿度,同比增长13.2%,占世界总发电量的22%,首次超越美国(美国2010年约为41100亿度),跃居世界第一;
美国在这个位置上已经坐了100多年了,发电量超过美国是个里程碑的标志;
3、公路: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0.5万公里(含高速),公路网总里程达到398.4万公里;
新增高速公路8258公里,总里程达到7.41万公里(美国9万公里);
4、铁路:投产新线4986公里,其中客运\专线1554公里;
投产复线3747公里;
营业总里程达9.1万公里(仅次于美国),其中高速铁路8358公里。
5、能源:一次能源消费量为32.5亿吨标准煤,同比增长6%,首次超越美国,跃居世界第一,这也是个里程碑的标志。

四、轻工产品及其他:
1、纱产量:2717万吨,同比增长17.5%,占世界份额的46%;
2、布产量:800亿米,同比增长6.2%
3、黄金产量:340.876吨,同比增长8.57%,世界第一;
从纱产量、布产量的增长率来分析,中国在世界纺织品的份额只会增加不会减少。

还有一个标志性数据就是2010年 中国的第一第二产业也就是工农生产制造业的总产值已经追上美国。
这是2010年数据。

❿ 清朝在1840年工业产量占世界的多少

1840年清朝工业GDP为零,农业GDP占了整个国家GDP的百分之九十,中国近代在洋务运动(1867年)之前工业的产量一直都是零。
望您采纳

阅读全文

与我国一年工业高线产量多少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买奥迪rs7需要月入多少 浏览:934
江淮汽车2017款iev6e现在多少钱 浏览:662
奥迪精品车型有哪些 浏览:103
汽车如何安全停在坡上 浏览:118
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电动汽车 浏览:17
农村有哪些工业原材料 浏览:622
城固为什么没有大型工业区 浏览:100
宝马的转向机在车的哪个地方 浏览:132
嘉兴工业地板胶多少钱 浏览:90
红旗国人和宝马哪个好 浏览:711
宝马3和奥迪4哪个值得买 浏览:614
怎么开好小汽车 浏览:870
8万平方工业园区需要投资多少 浏览:955
奥迪a4l怎么设置单开一个门 浏览:196
长城汽车多久做一次保养 浏览:831
汽车打蜡不干有什么坏处 浏览:709
如何申请做观致汽车调度员 浏览:182
混动汽车换挡条件有哪些 浏览:331
吉首到无锡汽车多少钱 浏览:911
奔驰sl能跑多少公里 浏览:3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