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工信局下属有哪些单位
下属单位共有23个。
1、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国家无线电监专测中心(国属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电信研究院、国内专用通信局、人民邮电出版社、人民邮电报社、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
2、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所、中国电子产品可靠性与环境试验研究所、电子工业出版社、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电子信息行业分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人才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
3、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国电子工业科学技术交流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与考试中心、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机电设备招标中心、中国小企业发展促进中心、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秘书处、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
⑵ 中国各个铁路局管辖的范围
国家铁路局设立沈阳铁路监督管理局、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成都铁路监督管理局、武汉铁路监督管理局、西安铁路监督管理局、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7个地区铁路监督管理局,负责辖区内铁路监督管理工作,具体管辖范围如下:
1、沈阳铁路监督管理局
结合铁路管理实际,负责哈尔滨、沈阳铁路局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
2、上海铁路监督管理局
结合铁路管理实际,负责济南、上海、南昌铁路局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
3、广州铁路监督管理局
结合铁路管理实际,负责广铁(集团)公司、南宁铁路局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
4、成都铁路监督管理局
结合铁路管理实际,负责成都、昆明铁路局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
5、武汉铁路监督管理局
结合铁路管理实际,负责武汉、郑州铁路局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
6、西安铁路监督管理局
结合铁路管理实际,负责太原、呼和浩特、西安铁路局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
7、兰州铁路监督管理局
结合铁路管理实际,负责兰州、乌鲁木齐铁路局和青藏铁路公司管界内的相关铁路监督管理工作。
(2)启航工业园归哪个局管扩展阅读:
国家铁路局的主要职责
一、起草铁路监督管理的法律法规、规章草案,参与研究铁路发展规划、政策和体制改革工作,组织拟订铁路技术标准并监督实施。
二、负责铁路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定铁路运输安全、工程质量安全和设备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组织实施依法设定的行政许可。组织或参与铁路生产安全事故调查处理。
三、负责拟订规范铁路运输和工程建设市场秩序政策措施并组织实施,监督铁路运输服务质量和铁路企业承担国家规定的公益性运输任务情况。
⑶ 启智园归教育局管吗
私立幼儿园也归教育局管理,但要其自负营亏。你提到的问题可向教育局反映,但具体可以受理的情况,要看当地教育部门的重视程度。
⑷ 蚝乡路启航工业园归哪个劳动局管
蚝乡路启航工业园在行政区划上属于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沙井镇。
因此蚝乡路启航工业园在劳动用工方面应归属于深圳市宝安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管辖,劳动局是老的称呼,现在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⑸ 襄阳佳海工业园属哪个税务局管
襄阳佳海工业园属于襄州税务局管。
⑹ 周口开发区归㖿个卫生局管
周口市开发区,全称周口市经济开发区,为河南省省级开发区。周口市政府授权周口市开发区管委会行使周口市政府部分行政管理职能。具体开发区的卫生健康计划生育等行政管理职能,由开发区卫健部门负责。
⑺ 审批局归哪个单位管
业务模式大同小异,政务服务中心一般是政府下设事业单位,一般归政府办代管,窗口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还是在原单位,政务中心只是服务者,管理不了。行政审批局是政府组成部门,窗口工作人员的人事,关系都在审批局。业务最大不同的在于,政务中心只是服务者,对具体审批权限只能指导没有管理权。审批局是把行政审批权直接划到审批局,对行政审批权有话语权。原行政审批中心和现政务服务中心存在心有余,力不足,急需改革。
现在行政审批改革有两种,一种是一窗受理的政务服务中心,审批流程在后台,中心思想是公开、透明。一种是成立行政审批服务局,各部门行政审批权一揽子打包过来。
个人倾向第二种,行政审批现阶急需解决的是承接下放的审批权,简化、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公开审批流程等,这些都需要行政审批权来进行改革。
放管服就是削自己的权,去部门的力,割自己的肉,可真要走一步,有哪些地方政府和部门舍得呢?行政审批改革作为“放管服”改革的重要内容,比较成功的目前主要有两种形式。一是政务中心模式,前台由政务中心人员综合受理材料,推送至后台各个单位派驻人员负责审批,然后由审批中心综合出件窗口统一发放给申请人。这样的优点是不违背现行法律法规,审批和监管不脱节,工作阻力较小,缺点是审批仍由各单位负责,协调难度较大,也不符合审批、监管和监察三段化管理的大方向。审批局正好相反,在审批局内部将人员分成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集中现场勘察,综合窗口发件。优点是符合改革大方向,也就是区域性大审批、专业监管,网格大执法的方向。各审批事项成为审批局一个科室,安排工作方便,审批效率高,流程容易优化,审批事项及要素合并容易。难点是与现行法律法规相违背,审批与监管之间的联系协调难度较大,对受理人员、勘察人员的素质要求较高。目前二者并无定论,多数审批局改革并不顺利,也并不是所有的事项都适合进入审批局办理。
从现在各地实际情况来看,感觉还是审批局加政务中心的模式比较好,逐步推进,有序接管,不至于影响工作。慢慢向审批局模式发展。
至于说权力大小的问题,目前权力越是集中,监委看得越严格,也不存在权力大小的单位了。按照原来的说法和老印象,审批就是权力,那权力大了去了,但是责任也大了去了。
⑻ 苏州的工业园区到底由哪个区政府代管的
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重要的合作项目
管理范围隶属于国务院..独立于苏州市政府,和江苏省是一个级别.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关于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的协议
(签订日期1994年2月26日 生效日期1994年2月26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以下简称双方),为了发展两国间的友好关系,扩大经济技术合作,增进两国人民的友谊,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就两国有关机构合作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事宜,经过友好协商,达成协议如下:
第一条 双方支持中国江苏省苏州市和新加坡开发财团合资在中国开发建设苏州工业园区。该园区在苏州市城东金鸡湖地区,首期开发面积八平方公里。目标是在苏州建设一个以高新技术为先导、现代工业为主体、第三产业和社会公益事业配套的具有一定规模的现代化工业园区。
第二条 中方支持江苏省苏州市人民政府在苏州工业园区建设中借鉴运用新加坡在经济发展、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以及其他公共行政管理方面的成功经验;新方支持新加坡机构向江苏省苏州市提供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软件。
第三条 双方表示苏州工业园区借鉴运用新加坡的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方面的知识和经验,应结合中国的国情和实际需要,有选择地逐步进行;合作中,新加坡机构官员尊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权;开发、建设和管理园区的活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
第四条 为此项目建立中新两国政府的联合协调理事会,两国政府各委派一名副总理负责,两国政府有关部门、中方江苏省人民政府和苏州市人民政府及新方裕廊镇管理局的负责人参加,负责协调苏州工业园区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经验中的重大问题。理事会下设苏州市和裕廊镇管理局双边工作委员会,委员会双方定期联系,就借鉴运用新加坡经济和公共行政管理经验的工作进行协商,并分别向理事会中的两国副总理报告工作。
第五条 双方应本着新加坡李光耀资政及中国李岚清副总理互致函件所阐述之精神进行合作,落实园区项目。
本协议自签字之日起生效。有效期至合作项目履行完毕。
本协议于一九九四年二月二十六日在北京签订,一式两份,每份都用中文和英文写成,两种文本同等作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 新加坡共和国政府
代 表 代 表
李岚清 李光耀
(签字) (签字)
⑼ 五五工业园区归哪个市场监督管理局管辖
应该归当地的开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管辖。工业园区一般都设在当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