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汽车空气阻力
汽车所受空气力分为空气阻力Fx、侧向力Fy、升力Fz三个方向的空气力,和由空气力引起的三个方向的空气力矩,即侧倾力矩Mx、纵倾力矩My和横摆力矩Mz。
根据空气动力学的理论,在汽车行驶的速度范围内,空气力通常与气流相对速度的动压力成正比。
公式:Fi=0.5CiAρur² i=x、y、z
空气阻力Fw :汽车直线行驶时受到的空气力在行驶方向的分力称为空气阻力。
空气阻力的组成:
形状阻力:是汽车表面压差阻力,占气动阻力的58%左右。
摩擦阻力:是空气的粘滞性在车身表面产生的摩擦力,占气动阻力的9%左右。
诱导阻力:是气动升力产生的纵向水平分力,占气动阻力的7%左右。
干扰阻力:是汽车外部附件阻力,占气动阻力的14%左右。
内部阻力:是汽车内循环阻力,占气动阻力的12%左右。
B. 汽车的转向特性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您好,要说清楚因转弯可能产生的倾向,应从轮胎与地面接触的胎纹、其中出现的转向力以及侧滑角的变化着手。假设一辆车向右转弯,滚动的车轮便会受到一股侧向力(离心力)的作用,因而产生另一股力量相等、但方向却相反的转向力。由于轮胎本身具有一定的可变形性,与路面不断接触的胎纹会在轮胎向右转的时候,因重心的改变而稍微向左压,这个向右转与向左压之间出现的角位差,便是轮胎的侧滑角,它和轮胎的转向力是相对应的。转向力与侧滑角彼此相关,这种关系主要是由结构决定的。虽然转向力会随着侧滑角的增加而变大,但这也只能到达某一程度。当侧滑角处于一个适中的范围时,轮胎的转向力即能够到达一个平稳的阶段,一旦超过了这一个平稳的阶段之后,转向力便会随着侧滑角的增大而逐渐下降。侧滑角是一种滚动摩擦,而非滑动摩擦。滑动的轮胎产生出来的转向力会比滚动的轮胎少,而且如果轮胎完全失去附着力时,侧滑角将不再是一种有效的特性。说穿了,侧滑角与转向力的概念只是在表示车辆的转向不足、转向过多和转向平衡等特性的重要因素。举例来说,当一部汽车以固定的速度沿着半径不变的弯角转向,若随着转向力的稳定而使前轮的侧滑角比后轮的大,车子势必会沿着较大的弧线转弯行驶。在车速相当快的情况下,必须改变转向的角度,直到死点为止,车子在如此的极限时,车身将会以弯道的切线方向偏离出去。弯道行驶,车速慢时侧滑角很小,车速快时所需要的摩擦阻力是以车速的平方值迅速增加的。这个时候的离心力会将车子往弧外推,驾驶者感到必须把方向盘再多转一些,才能保持所需的转向弧度。于是就被迫将方向盘往弧内(转弯的方向)再多扭一点,以减少回转半径。此时前轮的侧滑角远远大于后轮的侧滑角,这种情况便叫做转向不足。反之,若后轮的侧滑角比前轮的大,车子沿着较小的弧线转弯。当车速增加时,转向角度必须减小,或者往反方向调整一些。在极限的状况下,车子会开始甩尾。驶入弯道时,方向盘若不小心扭过头,受到车身惯性作用的影响,后轮可能会立刻失去抓地力的倾向,而向弧外划出更大的圆弧。当这种想象出现的时候,必须要靠更大的侧向力,也就是增加后轮的侧滑角,才能把车子推回方向盘转向角度的圆弧,而驾驶者就自然地会倾向去修正减小的前轮侧滑角,这就是转向过多。我们常说的中性转向,当然就是介乎于转向不足和转向过多两者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转向角度完全和弯道曲半径所划出的弧度相等,轮胎则正确地落在弧度的切线上。在前、后轴同速度下往弧线外移动。这种情形在任何转向特性的车上都可能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