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累积折旧累计折旧的计提方法
在管理固定资产时,计提折旧的方法各异,每种方法产生的折旧金额都有所不同。以下是几种常见的折旧计算方法:
一、平均年限法,又称直线法,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基础,逐年平均计算折旧。例如,某固定资产原值50000元,预计残值3000元,清理费用1000元,年折旧额为(50000-2000) / 10 = 4800元,月折旧率为400元。折旧率通常根据固定资产原价计算,反映损耗程度。
二、工作量法,根据实际完成的工作量来计提折旧,如某货运卡车,以150000元为原价,5%净残值,行驶300000公里,每月折旧额为工作量乘以每公里的折旧额。
三、双倍余额递减法,不考虑残值,按期初账面余额和折旧率计算,如电子生产线上300000元原价,5年预计寿命,每年折旧额会递减。
四、年数总和法,是逐年递减的分数折旧,分子为剩余年限,分母为年数总和。此法在固定资产早期多提折旧,后期递减。
以上折旧方法中,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旨在合理分摊资产损耗。在实际操作中,企业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折旧方法进行核算。
❷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方法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的几种计提方法对于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至关重要。许多学习者常常对此感到困惑,为此,这里总结了四种常见的折旧方法:平均年限法(直线法)、工作量法、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以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首先,平均年限法,也叫直线法,是按固定资产使用寿命平均分配折旧金额,每年或每月的折旧额相等,折旧积累呈直线增长。公式为: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价-预计残值]/预计使用年限,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
工作量法则是根据固定资产实际完成的工作量计算折旧,适用于工作量与折旧密切相关的行业。例如,某公司货运卡车的月折旧额计算为:月折旧额=工作量*每一工作量折旧额。
双倍余额递减法采用双倍直线折旧率,不考虑净残值,直到折旧额低于预计残值收入,需在最后两年内平均摊销。其计算公式涉及年折旧率和月折旧额。
年数总和法,又称合计年限法,是根据逐年递减的分数计算折旧额,分子是剩余使用年数,分母是使用年数总和。折旧额计算公式为:月折旧额=(原价-净残值)*月折旧率。
值得注意的是,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属于加速折旧法,它们在固定资产早期提足折旧,后期折旧减少,体现了资产价值的快速消耗。理解这些方法,有助于企业在会计处理时更准确地反映固定资产的损耗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