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容县的交通
容县的交通事业发展较早。汉代马援率军西征时,就开辟从广东经苍梧、容县、玉林、邕宁、龙州、凭祥到达越南北部的水陆通道。唐代在容县地置容管,治地与所辖各州县均有路相通,据史料载,元结任容管经略使时可乘“单车入蛮洞”。元时辟驿传路,容县有自良、绣江两驿站,从藤县经自良、容城至北流设水陆两路驿道。清光绪《容县志》载的桥梁遍布11里,乡村道路在跨过绣江及支流杨梅河、泗罗河时均设置横水渡。历史上陆路交通均是步行肩挑,间有驼运。
民国1916年(1927年)容武公路筑成,容县始有汽车运输。水路方面,绣江航道贯穿县境中部,杨梅河、泗罗江两大支流纵贯南北。解放前,绣江可通木帆船及机动小客轮上至北流,下达梧州,杨梅河支流下段可通帆船,上段可通竹筏。容县的农副土特产品外运及日用工业品输入,绝大部分通过绣江运输。20世纪50年代以前,容县的货物进出口是以水路运输为主,陆路运输为辅。
1952年水运为14300吨,而陆上汽运仅为42.7吨。20世纪50年代后肆凳晌期,黎湛铁路建成通车,容县客货运输流向逐渐从梧州转到玉林,水路运输逐渐减少。1957年县境内解放后第一条公路——松罗路筑成通车,尔后不断兴筑公路,发展公路汽车运输事业,1989年共有各种公路96条,总长780公里。与四邻县相通的路线8条,县内16个乡镇均有客车通达,94.9%的行政村可通汽车或拖拉机。
1989年,总货运量77.09万吨,货运周转量3481.76万吨公里;客运194万人次,客运周转量12356万人公里。容县的水路运输自60年代以后,绣江上游各支流水土流失严重,流量逐年减少,航道淤塞,下游修筑坝抽水发电,20世纪80年代,船舶难于通行,交通运输已基本由陆路代替。
容县是大西南通往粤港澳的主要陆路通道之一。容县至南宁240公里,至广州366公里,分别约3小时、5小时车程。容县等级公路里程达427公里,其中一级公路37.4公里,在建二级公路105公里,容县至广东信宜、容县至平南县二级公路建设基本完成,容县至藤县二级公路已开工建设;经过容县的广(州)南(宁)高速公路、洛湛铁路正在兴建。
2011年,根据《中共玉林市委员会、玉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容县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玉委会〔2001〕37号)和《中共容县委员会办公室、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容县直属机关机构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容发〔2001〕39号),保留容县交通局。容县交通局是主管容县交通工作的容县人民政府工作部门。粗丛 绣江,珠江流域西江支流北流河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容县境河段的别称(北流市境内称圭江)。发源于北流市平政镇上梯村云开大山双子峰,干流由南向北经北流市、容县、藤县,全长275公里。容县境内于大坪坡流入县境,经容西、容厢、容城、十里、浪水、自良六个乡镇,至石洞入藤县境流入西江干流浔江段。容县境内流域面积3551平方公里, 干长74公里,河宽600米,最窄处60多米,比降在1/1500至1/2000之间,自然落差34米。
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始,由于水库增多,加上森林植被逐年遭到破坏,河水流量显着减少,每遇大雨,暴涨暴落现象日益严重。70年代以后,下游修筑拦河坝,木船无法通行。1988年建成浪水电站,1990年于城东河段筑坝建容城电站。容城至杨梅江口10多公里河段,成为平均2米多水深的人工湖。
绣江集发电、航运、灌溉、养殖、旅游等资源于一体,极具综合开发利用价值。尤其是全线渠化通航500吨级至1000吨级船舶后,从上游北流勾漏洞顺流而下将容县真武阁、藤县石表山等景点连为一线,沿途风景迷人,将极大地促进当地旅游业发展。
2012年,玉林市开始实施绣江复航工程规划,绣江全段定级航道177公里,其中玉林市辖区92公里(北流15公里、容县77公里)。目前绣江复航工程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其中,容县港磨刀湾作业区进港大道已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并通过了投资评审。磨刀湾作业区,规划港岸线长两公里、纵深3.5公里、作业港区面积60公顷,设计1000吨级泊位28个,年吞吐量2000万吨。 容县汽车总站[城西路78号]
容县城南客运站[城南大道265号]
容县城北客运站[城北裂锋路230号]
容县三名客运站[城南大道265号]
容县城区1——10路公车、电动小巴士、电动三轮车
容县县城交通:
玉容一级公路,贯穿城南工业区;容岑一级公路连接广昆高速引路公路出口;容平二级公路连接城区与松山镇的通道,容信二级路连接城区中心与石寨镇往南区的通道,容藤二级路是城区通向东北镇道路,容(县)北(流)二级路是县城与容西镇联通的道路。城区泗登高架,城东高架。G80广昆高速、G324国道穿境而过,交通十分便利。 容县火车站
邮政编码:537500
历史:洛湛铁路2008年12月16日已铺轨至容县火车站,2009年7月1正式通车全线贯通。
位置:距县城中环路约1公里。
归属:隶属南宁铁路局。
铁路干线:洛湛铁路是中国“八纵八横”铁路干线之一,洛湛铁路南端在广西岑溪分为两个走向:向西到玉林后与黎湛铁路相接;向南经信宜、高州、茂名,与三茂铁路相连。其中玉林线已于2009年7月1日开通营运,茂名线则仍在施工中。 2010年8月17日11时45分,随着铺轨机把洛(洛阳)湛(湛江)铁路广西岑溪至广东茂名段的最后一节排轨铺在岑溪火车站的轨道上,洛湛铁路终于全线铺通。洛湛铁路岑溪到茂名段全长152.3公里,总投资约31.5亿元人民币,按国家Ⅰ级单线铁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为140公里,预留电气化条件时速为250公里。工程于2005年12月18日动工,2008年1月16日从茂名开始铺轨,2010年6月19日进入岑溪市,2011年7月18日开通营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