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有哪些在国内几乎已经销声匿迹的合资车品牌呢
各位点开这篇文章的朋友们,想必都是很高的颜值吧,我们真的是很有缘哦,小编每天都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汽车资讯,如果对小编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么,有什么一些意见的话欢迎在下方积极评论哦,小编每条都会认真看的。那么本期的内容是:国内已经消失的合资汽车品牌,你还记得谁?!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吧!
目前,国内汽车市场上有众多品牌,每个品牌都面临着巨大的竞争压力。当然,由于竞争力不足,许多品牌被迫退出国内市场,有些品牌甚至在漫长的历史中甚至完全消失了。今天,我将与您谈谈在中国表现出色但悄悄的汽车品牌不见了你还记得他们吗?
北京吉普车
也许每个人都不熟悉这个品牌。这是雷诺与三江航天集团之间的合资企业。当时,它只推出了轻型商用车Tafic,所以每个人都不太了解它是正常的.Tafic以CDK方式生产,产能为15万辆,但该车仅售出4,000多辆在8年内。三江雷诺最终无法忍受严重损失并停产,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那时,雷诺从未与中国汽车公司建立合资企业。
❷ 是产品力不强还是品牌不响这3款合资中级车怎么就卖不动
"得中级轿车者得天下",这句话放在汽车行业中有一定道理。放眼望去,无论一线豪华品牌的奔驰、宝马、奥迪,又或者是二线豪华品牌的雷克萨斯、凯迪拉克、沃尔沃,再或者是普通的合资品牌,譬如本田、丰田、日产等,它们旗下的中级轿车堪称是品牌的"销量支柱"。
总结:车市的竞争很残酷,不紧跟时代,不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为己任,不把质量问郑乱题,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必然会受到市场的迎头痛击。所以以上三款合资中级车的销量越来越差并不是没有道理。(优视汽车向前编辑报道)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❸ 又双叒倒下一家!还有哪些汽车品牌在倒闭边缘
"几百万没了,我们真的走投无路了。"
"但凡还有一点生存办法,都不会走到这个地步。"
"现在像讨饭一样在人家门口,谁愿意这么丢人?"
这是5月9日发生在常州金坛大乘 汽车 生产基地门口的一幕。
来提诉求的人不多,总共8个人,分别来自大乘 汽车 全国不同地区的六家经销商,其中两个人的衣服前面、背后分别写着"还我血汗钱"和"我们要生活"。
这样的场景,对于 汽车 媒体来说已经司空见惯。
8个人的维权,规模小得不能更小,而这种无法刺激感官的习以为常背后,是多家企业的生死存亡,以及无数个家庭的妻离子散。
大乘 汽车 不是今年第一家遭遇经销商维权的品牌,往前看,还有东风雷诺,再把视线往回延伸至去年,还有君马、众泰、北汽银翔、力帆、观致,等等。
来维权的群体也远远不止经销商,还有上游零部件供应商,甚至自己的员工。
资金,成为这些企业共同面临的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钱钱钱!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这六家大乘 汽车 经销商从全国各地出发聚集在大乘 汽车 金坛生产基地门口,是为了讨回属于自己的资金和权利。
2020年3月底,他们同时接到了一个电话,被告知由于大乘 汽车 资金困难,生产受阻,短期内不再有新车供应。
大乘 汽车 向经销商给出三个选择:一是自行把店面改小,继续等待经营不知何时能供应新车的大乘 汽车 ;二是经营其他品牌和车型;三是关店、退网。
大乘 汽车 是2018年由众泰大迈更名而来,彼时,大乘 汽车 要求众泰大迈经销商改网和新入网的经销商翻新门店,并承诺会在建店完毕后给予建店补贴。然而,等这些经销商2019年完成建店要求后,大乘不仅没有兑现建店补贴,而且再也没有正常供货过。
经销商建一家4S店,少则投入数百万,多则上千万。大乘 汽车 的失信,意味着经销商们改网和翻新门店的几百万投入,以及4S平时的门店租金、人力成本,全部都要自己承担。
说到底,都是金钱惹出来的祸。
就在上个月,由于法国雷诺退出东风雷诺,经销商就曾联名向东风雷诺和雷诺讨要共计14.06亿元的损失,至今没有下文。而法国雷诺之所以败走中国,归根到底是因为合资公司经营不善,资不抵债——负债80亿,资产却只有20亿(无现金)。
再往前看,无论是被银行排查风险的猎豹、众泰、华泰和力帆,还是破产倒闭的君马,亦或是被自己的员工追着讨要欠薪的博郡、长江、绿驰、奇点、前途、国金、青年,无不是背负着资金链断裂的十字架在膝行。
钱钱钱,成为这些弱势 汽车 品牌一道迈不过去的坎。
豪华与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压
从大乘 汽车 经销商反映的情况来看,2019年是大乘 汽车 迎来巨变的一年,不仅建店补贴无法兑现,新车也无法正常供应。
盘点上述这些为钱所困的自主品牌,有着共同的特征和命运:急功近利,没有核心技术,产品竞争力弱。
倘若遇上2015年、2016年这样的好年头,凭借SUV和新能源 汽车 红利,这些弱势的自主品牌尚能分得一杯羹,从而支撑企业正常维持经营,但在连续两年遇上车市滑坡的情况下,存量市场已经不足以供养上百个自主品牌。
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形成的降维打压,是压倒这些边缘自主品牌的最后一根稻草。
2019年,借着增值税下调和国五国六切换的时机,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上演了一出疯狂以价换量的戏法。
2019年3月15日,为响应国家增值税下调政策,一场由上而下的价格战被豪华品牌点燃引火线,并燃至合资阵营以及自主阵营。
同年6月,由于全国十余省市提前在2019年7月1日实施国六排放标准,五折、六折、七折的大众、标致、别克、雪佛兰以及凯迪拉克铺天盖地,长安、吉利、比亚迪等主流自主品牌也不得不推出前所未有的优惠价格,二三线的自主品牌被逼到了无路可走的地步。
与此同时,自主品牌的"领土"也在失守,2017年、2018年、2019年三年,自主品牌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3.9%、42.1%、39.2%,可以看出正在加速下滑。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时候,就在上个月,中国品牌乘用车录得34.6%的市场份额,同比下降2.6个百分点,创六年以来新低。
在豪华品牌向下延伸战力的压力下,合资品牌也必须加速下沉抢占市场。上汽斯柯达全系官降,不惜牺牲价格利润来清理库存;一汽-大众去年新推出的捷达品牌,旗下SUV凭借下探至10万元以内的亲民价格,4月收获14415辆的订单。
与之形成对比的是,今年第一季度,超过50家自主乘用车企业的销量不足5000辆;4月份,自主品牌乘用车零售量大幅下降13%,只有一汽红旗、长安等少数自主品牌取得正增长。
2020年,自主品牌的生死劫
疫情"黑天鹅"在2020年一季度带给车市沉重的一击,直到4月,国内车市才基本回到正常轨道。
然而,盘点自主品牌4月份的战绩,只有一汽红旗、长安、领克、江淮等少数几个自主品牌实现增长,其余包括长城、比亚迪、北汽新能源、海马、广汽传祺、上汽乘用车(荣威、名爵)在内的销量悉数下滑。
对于上市乘用车企业来说,2020年第一季度的利润无可避免地大幅下滑,其中,长城、东风、北汽蓝谷、江淮、众泰、力帆、海马全部亏损,长城 汽车 更是巨亏6.5亿元。
半个多月前,猎豹才把自己的长沙工厂交给吉利控股托管,这个工厂将改成吉利的新能源 汽车 生产基地。
众泰虽然一直矢口否认公司将破产倒闭,但其董事长金浙勇因买卖合同纠纷被限制高消费,似乎成为了众泰已经凉凉的有力证据。如今,有关众泰的消息越来越少,偶有曝光都是"欠薪"、"破产"等负面新闻,2019年亏损的93个亿,对这家连国六车都难以推出的皮尺车企来说,无疑是个非常沉重的负担。
盘下了一汽夏利生产资质和厂房设备的博郡,一款量产车都来不及推,就已经陷入资金链断裂的泥淖。
此外还有力帆、华泰、绿驰、长江、奇点、青年、国金等等等等,即使没有公开宣布破产倒闭,也已经名存实亡。
还活着的自主品牌,也在负重前行。
前不久,小鹏第二款量产车P7补贴后以22.99万起的价格销售,让人直呼"亏本价",然而,小鹏明知卖一辆亏一辆却仍要坚持这么做,因为,在豪华品牌和合资品牌的降维打压下,市场留给自主品牌生存的空间越来越小。
与小鹏P7同出一辙的还有威马全新车型EX5-Z,综合补贴后14.98万起的售价,也是舍价求量的行为。
很早之前,长安 汽车 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就曾预测,中国 汽车 品牌50%将在很快一段时间不复存在。长安 汽车 总裁朱华荣更认为,未来三年关停并转的中国车企还会更多,最终将只剩五六家。
这两句话,如今随着疫情"黑天鹅"挥舞的翅膀再度被吟唱。
2020年,是中国自主品牌的生死年,不管是 历史 相对悠久的力帆、青年,还是比较稚嫩的国金、绿驰,将注定绕不过这道生死劫。优胜劣汰、兼并重组将成为未来一两年中国 汽车 行业的重要关键词。
❹ 中国已经倒闭的国产汽车品牌有哪些
中国已经倒闭的国产汽车品牌有双环汽车、广汽吉奥、青年莲花、哈飞汽车、广州标致等等。
1、双环汽车
双环汽车公司成立于1988年4月,全称为石家庄双环汽车有限公司。总公司位于石家庄市胜利北街368号。石家庄双环汽车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已改制实现了现代企业的集团化经营,旗下拥有双环冲压公司、双环力乐座椅公司、双环协众空调公司和双环红星汽车制造公司等4家分公司,总占地面积达860余亩;并拥有两大市场自主品牌:“双环”和“红星”。
它先后抄袭过切诺基,CR-V,smart、宝马X5,最终双环汽车在2016年时被撤销了生产资质,随后便停车倒闭了,或许这是一个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