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刹车失灵 现代起亚召回5万辆新能源汽车
[汽车之家?行业]?据央视新闻消息,韩国国土交通部近日宣布召回现代、起亚等汽车厂商在韩国销售的47款共8万余辆问题汽车,其中约六成以上是新能源汽车,这引发了禅明韩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质疑。
‘起亚Soul电动汽车’
就在上月初,韩国一辆现代KONA电动汽车在下坡路上突然出现刹车失灵,汽车失控后撞上路肩墙,造成驾驶员严重受伤。目前,现代方面暂未透露海外销售的相关车型是否在召回范围内。
这次现代和起亚在韩被召回的新能源汽车均使用了现代旗下生产企业的制动系统,现代方面表示,正在对相关系统出现缺陷的原因进行分析。韩国汽车安全研究院数据分析显示,截衫拆至上月中旬,2020年累计接到关于电动汽车刹车系统缺陷的举报已经比去年全年增加了2.8倍。
今年1-9月,韩国现代和起亚在全球市场共计销售约13万辆电动汽车,位居全球第四,同比增长约4成。然而这两个月来,韩国接连因电池和刹车系统等核心部件的缺陷大规模召回新能源汽车,尤其现代KONA是继电池问题之后第二次被召回,再次引发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性的担忧。
另有数据显示,今年1-10月,韩国累计召回汽车数量共计204万余辆,其中现代汽车占比近一半,召回规模也同比增加了三倍。专家认为,召回数量的增加一方面是因为车企过度依赖个别零部件厂商,或多款车型使用同款零部件等;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汽车内通过软件控制的零部件数量在增加。
编辑点评:
2021年,现代和起亚的多款新车即将上市,如何尽快完善质量管理体系,提高或袭枣消费者的信任度,这不仅是韩国车企亟待解决的课题,更是整个新能源汽车市场需要共同关注的重点。(消息来源:央视财经;编译/汽车之家?翁萌)
‘贰’ 现代起亚再生事端,因刹车失灵召回5万余辆新能源汽车
央视新闻昨日报道称,韩国国土交通部日前宣布,现代起亚将召回在韩国销售的47款共8万余辆汽车,其中六成以上是新能源汽车。此举再度引发韩国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安全的质疑。
对于接二连三的质量问题,现代起亚可是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韩国时报指出,现代汽车10月份那次波及全球的KonaEV召回事件成本将高达6000亿韩元(约合5.27亿美元,35.21亿人民币)。
现代第三季度净亏损为3360亿韩元(折合19.91亿人民币),而此前对该公司的业绩平均预测为盈利1.2万亿韩元,净利润亏损为3140亿韩元。若除去相关质量问题的支出,该公司应能实现1.8亿韩元的营业带正利润,营收同比上涨2.3%,至27.6万亿韩元。
此外,这个月初,现代和起亚还因未及时召回美国市场上160万辆有发动机问题的汽车而被NHTSA处于创纪录的2.1亿美元民事蠢腔悔罚款。其中,现代汽车罚款1.4亿美元,起亚汽车罚款7000万美元。
损害品牌形象还造成经济损失,现代起亚亟待解决质量安全问题,重拾消费者信任,为2021的新车上市打好舆论基础啊。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叁’ 315前扎堆召回因安全隐患,宝马召回9万余台电动车
文|凌清 图|车宇世界、网络
温馨提示:车宇世界,只做最真实的车评。 本文为【车宇世界第7283期之宝马汽车召回9万余台电动车】文章,为车宇世界原创,转载请注明,侵权必究。
日前,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信息显示,因为旗下部分车型存在质量问题,可能存在安全隐患,华晨宝马、宝马中国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决定召回旗下部分电动汽车。
宝马7系
事实上,进入2023年2月份之后,宝马并不是第一家进行召回的车企。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消息显示,福特中国、奔驰汽车、沃尔沃汽车、丰田汽车、极星汽车、进口奥迪等均在国内车市进行了召回。
这是否意味着野燃,车企面对旗下车型存在的质量问题,在315之前进行了扎堆召回呢?我认为,315应该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可以预料,在315来临之际,将会有更多的汽车品牌召回旗下车型。
本文声明:
1、 本文为车宇世界运营部原创文章,凌清审阅,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爱车,就来车宇世界,您的专属选择。
2、 本文信息来源均在文中注明,仅供参考,具体请以官方信息为准。我们之所以引用,一则作为传达信息之用;二则希望车企能够坦然面对问题,切实解决问题,从而在国内车市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宇世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肆’ 北汽新能源电动车最大规模召回的原因,知识介绍
北汽新能源电动车召回规模最大,这是什么原因?12月3日,国内纯电动汽车销量冠军BAIC新能源召回近7万辆两车,是目前国内新能源汽车召回量最大的一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在网上查阅资料后得知,某汽车消费者投诉平台上关于BAIC新能源旗下车型的投诉有117起,可能是因为其刹车泵空存在一些缺陷,但其刹车、车身卖迅附件、电器、转向系统等也是投诉的一部分。这次新能源汽车召回是不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早已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新能源汽车的普遍现象,而是更大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质量问题。据了解,此次召回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真空泵的问题。这次新能源汽车召回是不是因为新能源汽车普遍存在的问题?对此,业内人士早已回答,这个问题不是新能源汽车的普遍现象,而是更大的原因是企业自身的质量问题。据了解,此次召罩祥回是由于新能源汽车制动系统真空泵的问题。今天的介绍到此结束。听完介绍,你知道北汽新能中闷此源电动车召回规模最大的原因吗?
‘伍’ 特斯拉召回部分国产Model 3和Model Y电动汽车
据市场监管总局,特斯拉自即日起,召回2020年12月28日至2022年1月1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国产Model 3(12003辆)和Model Y(14044辆)电动汽车,共计26047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的热泵电子膨胀阀定位时会有微小移动,因软件(2021.44至2021.44.30.6版本)没有纠正功能,长期可能造成阀门部分开启,热泵压缩机停止工作,车内制热功能失效。在上述状态下,尤其是车外气温低于零下10度时,挡风玻璃除霜系统运行达不到国家相关法规规定的除霜效果,除霜功能下降对驾驶员视野造成不良影响,从而增加车辆在寒冷天气行驶时发生碰撞风险的可能,存在安全隐患。
同时,北京奔驰汽车有限公司也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2年8月15日起,召回生产日期在2018年11月30日至2021年12月15日期间的部分EQC电动汽车,共计10104辆。
由于电动驱动模块制造偏差,本次召回范围内部分车辆电动驱动模块内的冷却系统可能存在密封不足,导致冷却液渗漏。如果冷却液微渗到电机内,长期使用后可能降低高压系统的绝缘电阻值,极端情况下车辆可能无法启动。冷却液渗漏不满足国家相关强制性标准中关于冷却系统密封的要求,极端条件下,车辆的电动驱动模块输出功率会降低,存在安全隐患。
‘陆’ 1.6万辆新能源车召回,万亿“电池茅”被错杀涉事各方紧急回应来了
继逾3万辆北汽新能源 汽车 召回事件后,孚能 科技 再次身陷长城 汽车 1.6万辆欧拉IQ 汽车 召回事件。
值得一提的是,欧拉官网2019年一篇报道中提到,“在安全层面,欧拉品牌动力电池拥有多重断电保护装置,结合自研的先进BMS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对电池状态实时监控,并且有效调节。”
仅提供召回车辆模组
7月18日晚,孚能 科技 发布公告回应称,公司仅供应召回车辆所搭载的模组,BMS非本公司产品及供应。
孚能 科技 在公告中表示,公司对此召回事件高度重视,本着与客户长期友好合作的原则,将积极配合协助客户相关召回工作,维护广大车主的权益。
据投资者透露,7月18日晚间,孚能 科技 就客户召回 汽车 事项组织了电话交流会。被问及召回车辆电池更换模组是否由孚能 科技 免费提供时,孚能 科技 相关负责人表示:“长城把电池包召回来,里面有需要换的东西。我们只要把备件模组换过去,没什么费用。”
对于本次事件的影响,孚能 科技 在公告中表示,本次召回,预计不会对公司本年度业绩产生影响。公司目前与该客户各项目均合作顺利,该事项亦未对公司与其他客户的合作产生影响。
BMS供应商下落成谜
市场监管总局信息显示,欧拉IQ 汽车 召回原因主要是车辆搭载的BMS软件控制策略与动力电池存在匹配差异。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后导致电池性能下降,极端情况下可能引发动力电池热失控,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对于本次召回事件中欧拉IQ 汽车 BMS软件控制策略提供商,孚能 科技 相关负责人在电话会上向投资者表示,既不是孚能 科技 ,也不是长城 汽车 的BMS。
欧拉官网2019年一则《见证长城欧拉电池技术“黑 科技 ”,百家媒体探访蜂巢能源技术中心》的报道中提到“在安全层面,欧拉品牌动力电池拥有多重断电保护装置,结合自研的先进BMS电池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对电池状态实时监控,并且有效调节。”
蜂巢能源官网信息显示,蜂巢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的前身是长城动力电池塌御事业部,2018年2月独立为蜂巢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
曾承担高额召回费用
孚能 科技 并非第一次卷入 汽车 召回事件,并曾为此付出过高额召回费用。
3月23日,据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官网消息,北汽新能源 汽车 常州有限公司、北京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北汽(广州) 汽车 有限公司决定自2021年3月24日起,召回2016年11月1日至2018年12月21日生产的EX360和EU400纯电动 汽车 ,共计31963辆。
召回公告显示,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由于部分车辆动力电池系统的一致性差异,在高温环境下长期连续频繁快充,可能导致个别单体电池电芯性能劣化,极端情况下引发偶发失效,引起动力电池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3月31日,孚能 科技 在《关于回复上海证券交易所客户召回 汽车 等事项的问询函的公告岁衫雹》中表示,北汽新能源 汽车 常州有限公司、北京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及北汽(广州) 汽车 有限公司主动召回 EX360、乎帆EU400 两款纯电动车辆所装载的电池系统(产品)为公司负责组装集成的电池系统,上述两款电池系统仅供于北汽使用,且该电池系统所涉及的车型均已在召回范围内。
3月23日,孚能 科技 在《关于客户召回 汽车 事项的风险提示公告》中表示,根据公司与北汽集团此前约定,孚能 科技 将承担本次召回所涉及的费用,预计为3000万至5000万元之间,该费用由公司前期计提的质保金承担。
‘柒’ 特斯拉召回近50万辆的电动汽车,召回的原因是什么
特斯拉之所以会召回这些电动汽车,主要是因为这一批汽车出现了问题,主要是汽车的后视镜以及后备箱出现了问题,如果不解决这些问题的话,那么会增加车辆的撞车风险。据悉,此次特斯拉主要召回的其实是Model 3和Model S电动汽车,召回的总数量大概是47.5万辆,而这些车辆的车型年限是在2014年到2021年之间。
实际上特斯拉召回车辆也不是第1次了,在之前特斯拉就已经有了好几次类似的事情发生,归根结底还是车辆的质量没有办法保证。如者灶果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我们还是希望特斯拉能够好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在确保产品质量之后,在上市对外出售,这其实也是对自己顾客的一种负责,还是希望他们不要拿这种事情开玩笑。
‘捌’ 奇瑞将召回4896辆新能源eQ车型汽车是怎么回事
据质检总局网站消息,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决定自2017年4月15日起,召回部分奇瑞新能源eQ车型汽车,共计4896辆。召回范围内车辆所使用誉渣此的塑料真空储气罐庆迅,可能出现破裂或者被吸瘪,存在安全隐患。
‘玖’ 缺陷召回创新高!新能源汽车“激流猛进”的背后,却暗藏风险
#汽车315#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概括新能源汽车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激流猛进”最恰当不过。尤其是2022年表现最为突出,公安部交强险数据显示,2022年度中国新能源乘用车累计终端销量523.3万辆,同比增长79.8%。
此外,相关部门应该肃清整个新能源造车行业的大环境,提高造车门槛,并抵制所谓的“口号造车”,让新能源汽车行业能有一个健康的竞争环境。在“外敷内服”下持之以恒,可以预见国内新能源汽车的未来依旧乐观。反之,整个新能源市场就会出现“动荡”,无论是对我们消费者,还是投资者都不是一件好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出行局,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拾’ 10月召回14.5万辆 | 纯电动车型扎堆,燃油泵或再致大规模召回
随着国内汽车保有量的激增,因车辆安全隐患所造成的召回呈持续上升的趋势。盖世汽车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发布的召回公告统计,2020年10月,国内汽车市场共发起24批次召回通告,涉及23个品牌共计14.46万辆缺陷汽车被召回,同比下降87.89%,环比9月下滑21.55%。
图片来源: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
关于动力电池安全问题,业界不断展开反思,盲目追求高能量密度成为焦点,由此,近期811三元锂电池成为了众矢之的。专业人士指出,理论上电池能量密度与安全性成反比,企业追求高能量密度,安全问题随之暴露,虽然未能明确已发生的起火事件与追求能量密度存在多大相关性,但随着高镍三元电池进入市场,新能源汽车面临更高的安全技术要求。如何在高能量密度和提高安全性间取得平衡,成为当前业内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各个企业也正试图在各个结构设计中寻求提高整体安全性的可行性。
基于市场的需求和《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对于电池系统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起火不爆炸的强制标准,各大电池企业纷纷发布相关技术,有可实现高续航的磷酸铁锂电池,也有保证“用不起火”的811技术等等层出不穷。
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整车企业还是动力电池供应商,有关于新能源车的召回事件,都是其各自成长过程中的阵痛,未来或将持续爆发。新能源市场仍在高速发展,未来道路漫长,企业与相关供应商都仍将不断慎视自我,从而改进产品可能存在的缺陷。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汽车部主任肖凌云认为,事故深度调查是开端,终点才是召回。因此他呼吁,新能源汽车企业不要躲避火灾、躲避召回,应直面火灾,以更好地改进技术,这才是真正的正向思维。
市场监管总局副局长甘霖亦表示,要落实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加强产品安全问题研究,提升产业发展保障能力,坚持包容审慎监管,坚决维护质量安全。
为进一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朝着更好、更快且更安全的方向发展,据市场监督总局相关负责人透露,目前已有多项相关安全技术标准正在推进当中,这意味着,未来我国新能源相关法规或进一步完善,从而推动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