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车市回暖,但经销商的高库存该如何消化
说到今年汽车市场情况,"回暖"成为了每个月销量公布时出现频率最高的词语。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车市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迷之中,挣扎、煎熬,成为了各车企、经销商最真实的写照。不过也正因为此,使得"回暖"对于当下的车市来说,格外珍贵,且来之不易。
数据显示,7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59.7万辆,同比去年7月增长7.7%,实现了自2018年5月以来的最强正增长。不过,在市场迎来销量回暖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终端经销商面临的压力和困难。
库存压力依然大
从目前以公布的六家经销商财报数据中看出,也是下滑为主,广汇汽车净利润相比上年同期减少了66.82%;润东汽车收入下降同比已经超过70%;和谐汽车净利润同比减少15.7%;永达汽车净利润下降27.8%;正通汽车预亏不少于13.31亿元。当然也有一个例外,美东汽车实现收益为人民币84.48亿元,同比增长23.5%;税后溢利为3.07亿元,同比增长28.5%。
此外,,面对整体"下行"的车市大环境,车企下调销量目标的举措在情理之中。但事实上回头看看,下调指标的品牌寥寥无几。
这也意味着,车企对于全年指标仍抱有"野心"。而此时,要想完成全年销量,向终端市场压库,成为了多数车企不约而同的做法,这也使得经销商疫情期间刚刚从车企那里获得的"温柔相待",在销量面前消失的无影无踪。
压库容易,消化难。频繁的压库,导致"销售即亏损"的情况加剧,现款车型大幅降价促销缓解库存压力,而新车由于价格性价比不高,加之消费者热情未完全恢复,吸引力减弱,进而销量下滑,而最坏的结果,则是造成经销商的现金流告急。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秘书长沈进军曾说:"高库存是'万恶之源'。"而一些高库存重压下"自救"失败的经销商只能无奈退网。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