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办法
汽车性能提升是利用一些改装件的加装或更换原车的零部件将车辆本身具有的“潜质”在一个合理的范围挖掘出来,让车辆在各个方面的表现向更高层次提升。 赛车改装是让车子发挥极限或超出原车能力范围进行的改装,以车辆的寿命、油耗、舒适性为代价、追求速度极限。而性能提升是在兼具车辆的安全性(不会带来任何安全隐患)、经济性(指改装费用、燃油经济性、车辆的使用寿命)、舒适性(驾驶乐趣、乘坐舒适性)和操控性基础上进行的。 经过专业、全面的汽车性能提升后,车辆表现是:中、低速扭矩增强,提速快了;制动力提高,刹车距离缩短了;整车的稳定性增强,过弯时的侧倾减小了;汽油燃烧得更充分,油耗降低,尾气排放情况更好了。 由于汽车性能提升的宗旨是在不破坏和改动原车任何一个部件的结构和构造下进行的,不会将车子拆得七零八落,也不会影响车辆回保养厂进行正常保养,到年检时也不会因为面目全非过不了年检。 本期先简要介绍一下汽车性能提升的范围组成,各部分的详细介绍会在日后逐一刊出。 针对发动机的性能提升 针对发动机进行的汽车性能提升,是对发动机动力进行提升并且降低油耗,减少尾气排放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主要目的就是让进入发动机的可燃气体可以充分、完全混合,使强有力的火花点燃混合气体充分燃烧。这里我们为大家介绍一套不改动发动机内部零件,只是更换升级产品以及加装辅助产品来达到从气路、电路、油路三个方面对发动机性能进行提升的改装方法。其最大的优势就在于改装件拆装方便,在不需要时,可随时将发动机恢复原状。 1、气路:增加单位时间内进入发动机气缸内的空气量,减少发动机进气阻力,这是对发动机进气部分提升的目标。为达此目标,通常的做法是更换原装位的高流量风格,此外也可以通过在进气歧管上加装独立的负压进气装置来提高进气量。比如“超导”,它的工作原理就是利用发动机负压进气,精密地调整发动机的可燃气体的混合比,让发动机达到稀薄燃烧的状态。在排气方面我们主要要达到的是增加发动机低速扭矩,使发动机转速爬升更快动力更强。一般可以通过换装超静音回压式排气管来增加发动机低中转速的扭矩。2、油路:汽油通过喷油嘴被雾化后进入到发动机气缸内,而汽油的雾化程度决定了它和空气的混合效果。因此,汽油雾化得越好,就越有利于与空气混合并充分燃烧。在针对油路的众多改装方式中,加装物理式燃油增压器是一个行之有效方法。这种燃油增压器不需要调校,其压力事先就已核定好,喷油嘴的汽油雾化效果更好。 3、电路:电路系统供给发动机用电的稳定性、火花塞的点火效率、点火线导电能力以及正负电压的平衡,都对发动机动力有很大的影响。为此我们可以通过更换点火线、火花塞以及加装电流稳定装置等辅助设施,提高点火能量、增快火焰传播速度并缩短火焰传播距离,使发动机燃烧更好,灯光更亮。 针对制动系统的性能提升 进行汽车性能提升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增强车辆的主动安全性,因此对汽车制动系统方面的提升尤为重要。汽车制动效果的提升方法有以下几种: 1、采用材质更好、性能更佳的刹车油、刹车片、刹车钢喉。材质决定性能,所以更换性能更佳的制动部件后,制动效果的改善是非常明显的。2、加装刹车辅助器,进一步提高制动力。3、更换整个制动系统。这是一个最彻底、最见效的方法。比如采用多活塞对向刹车卡钳以及加大的刹车盘能释放出普通卡钳几倍的刹车力,使刹车距离缩短30%以上。不管采用哪种方法,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让车辆的刹车更灵敏、更有力,行车更安全。 针对车辆操控的性能提升 针对汽车操控方面的性能提升,主要是加强车辆行驶的稳定性,轮胎与地面的摩擦(也就是轮胎的抓地性)以及车辆高速转弯时轮胎的寻迹性。在保证安全性的前提下,增加驾驶乐趣。车辆操控性能的提升根据车主的要求因人而异,常见的有: 1、在不改变原车轮胎直径的情况下尽量加大轮圈的直径来进行升级的,误差不能超过2%。比如:原车为185/65 R14的轮胎可以升级到195/55 R15或205/45 R16。 2、对车辆运动性能追求较高的车主,可以把原车比较软的且不可调整的避振器,换成高低软硬可调的道路版避振器。减小高速时轮胎与地面的弹跳和转向时的车身倾斜。 3、经常跑高速的车辆,可以对底盘进行强化,安装一些加强杆,但不要对底盘进行焊接补强。 以上三部分大体包含了汽车性能提升的主要项目,只要围绕着这三个部分进行合理化升级,就可在提高汽车的主动安全性的同时,享受性能提升带来的驾驶乐趣,避免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事故
B. 如何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和操纵稳定性
降低汽车重心,汽车内装载人和货物时合理分配载荷都可以提高操纵稳定性
C. 汽车的使用性能有哪些
汽车使用性能包括操控性,舒适性,经济性。
操控性:包括动力,悬挂,转向,刹车,通过能力等;
舒适性:包括内饰,配置,视野,隔音等;
经济性:包括油耗,保养,配件成本等。
汽车的六大性能:
通过性通过一定情况路况的能力。通过能力强的车子,可以轻松翻越坡度较大的坡道,可以放心的驶入一定深度的河流。
也可以高速的行驶在崎岖不平的山路上,在城市中也不用为停车上下马路牙子而担心。总之它可以使你比其他车辆更可能去你想去的地方,体验到征服自然的感觉。
D. 如何才能有效地降低汽车的使用成本,让汽车的性能长期保持良好呢
买车时留意用车成本和设备故障率车辆市场中的车型选择多种多样,平常人非常容易迷途在其中。即便顾客一开始有一个明确的买车总体目标,但看到琳琅满目的车系及其听见4S店工作人员激情的推荐后,便会不知道做何选择。这也是十分正常,但是希望各位可以客观买车,不必冲动消费。切忌过多维护保养车子保养,是不可缺少的,但并不是愈多愈好。由于凡事讲究一个适当,假若司机过多维护保养车子,那么就会由靓车变为毁车。就以爱给车打蜡为例子,按时抛光打蜡能够起到保护车漆、防雾霾、抗持续高温等功效,令你的爱车释放出更为绚丽的光彩;而三天两头爱给车打蜡则容易损害车身的车漆。
针对情况一般比较好的新汽车,维护保养期应适当增加;假如车辆状况不佳或者使用状况不佳,保养周期尽可能减少。适当用食油正确用食油包括两方面:一是汽柴油,二是润滑脂。然料采用不合理,很容易导致汽油滤清器的阻塞和喷油泵做雾化欠佳等常见故障,使柴油发动机发生怠速抖动、加快欠佳和耗油量升高的现象,还会继续加快汽缸的损坏,危害发动机寿命,当然会增加汽车的保养费用和维修花费。不一样品牌和级别的润滑脂,其质量相差很大,价格也是相差太大。如何选择润滑脂,保证既能够满足润化规定,又少花钱呢?基本准则是:能够满足车辆使用规定就可以了,只买对的不买贵的。例如发动机油,针对国产汽车,一些国内SJ级汽车机油完全能够符合要求,没必要买进口的。
E. 什么是汽车使用性能
汽车的使用性能是指汽车能适应各种使用条件而发挥最大工作效率的能力。主要有下面几项。
(一)汽车的动力性
这是汽车首要的使用性能。汽车必须有足够的平均速度才能正常行驶。汽车必须有足够的牵引力才能克服各种行驶阻力,正常行驶。这些都取决于动力性的好坏。汽车动力性可从下面三方面指标进行评价。
1、汽车的最高车速
指汽车满载在良好水平路面上能达到的最高行驶速度。
2、汽车的加速能力
指汽车在各种使用条件下迅速增加汽车行驶速度的能力。加速过程中加速用的时间越短、加速度越大和加速距离越短的汽车,加速性能就越好。
3、汽车的上坡能力
上坡能力用汽车满载时以最低挡位在坚硬路面上等速行驶所能克服的最大坡度来表示,称为最大爬坡度。它表示汽车最大牵引力的大小。不同类型的汽车对上述三项指标要求各有不同。轿车与客车偏重于最高车速和加速能力,载重汽车和越野汽车对最大爬坡度要求较严。但不论何种汽车,为在公路上能正常行驶,必须具备一定的平均速度和加速能力。
(二)汽车的燃料经济性
为降低汽车运输成本,要求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完成尽量多的运输量。汽车以最少的燃料消耗量完成单位运输工作量的能力,称为燃料经济性,评价指标为每行驶100公里消耗掉的燃料量(升)。
(三)汽车的制动性
汽车具有良好的制动性是安全行驶的保证,也是汽车动力性得以很好发挥的前提。汽车制动性有下述三方面的内容。
1、制动效能
汽车迅速减速直至停车的能力。常用制动过程中的制动时间、制动减速度和制动距离来评价。汽车的制动效能除和汽车技术状况有关外,还与汽车制动时的速度以及轮胎和路面的情况有关。
2.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在短时间内连续制动后,制动器温度升高导致制动效能下降,称之为制动器的热衰退,连续制动后制动效能的稳定程度为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3.制动时方向的稳定性
是指汽车在制动过程中不发生跑偏、侧滑和失去转向的能力。当左右侧制动动力不一样时,容易发生跑偏;当车轮“抱死”时,易发生侧滑或者失去转向能力。为防止上述现象发生,现代汽车没有电子防抱死装置.防止紧急制动时车轮抱死而发生危险。
(四)汽车的操纵性和稳定性
汽车的操纵性是指汽车对驾驶员转向指令的响应能力,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轮胎的气压和弹性,悬挂装置的刚度以及汽车重心的位置都对该性能有重要影响。
汽车的稳定性是汽车在受到外界扰动后恢复原来运动状态的能力,以及抵御发生倾覆和侧滑的能力。对于汽车来说,侧向稳定性尤为重要。当汽车在横向坡道上行驶。转弯以及受其他侧向力时,容易发生侧滑或者侧翻。汽车重心的高度越低,稳定性越好。合适的前轮定位角度使汽车具有自动回正和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提高了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如果装载超高、超载,转弯时车速过快,横向坡道角过大以及偏载等,容易造成汽车侧滑及侧翻。
(五)汽车的行驶平顶性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由于路面不平的冲击,会造成汽车的振动,使乘客感到疲劳和不舒适,货物损坏。为防止上述现象的发生,不得不降低车速。同时振动还会影响汽车的使用寿命。汽车在行驶中对路面不平的降震程度,称为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汽车行驶平顺性的物理量评价指标,客车和轿车采用“舒适降低界限”车速特性。当汽车速度超过此界限时,就会降低乘坐舒适性,使人感到疲劳不舒服。该界限值越高,说明平顺性越好。货车采用“疲劳--降低工效界限”车速特性。
汽车车身的固有频率也可作为平顺性的评价指标。从舒适性出发,车身的固有频率在600赫兹~850赫兹的范围内较好。
高速汽车尤其是轿车要求具有优良的行驶平顺性。轮胎的弹性、性能优越的悬挂装置、座椅的降震性能以及尽量小的非悬挂质量,都可以提高汽车的行驶平顺性。
(六)汽车的通过性
汽车在一定的载质量下能以较高的平均速度通过各种坏路及无路地带和克服各种障碍物的能力,称之为汽车的通过性。各种汽车的通过能力是不一样的。轿车和客车由于经常在市内行驶。通过能力就差。而越野汽车、军用车辆、自卸汽车和载货汽车,就必须有较强的通过能力。
采用宽断面胎、多胎可以减小滚动阻力;较深的轮胎花纹可以增加附着系数而不容易打滑,全轮驱动的方式可使汽车的动力性得以充分的发挥;结构参数的合理选择,可以使汽车具有优良的克服障碍的能力,如较大的最小离地间隙、接近角、离去角、车轮半径和较小的转弯半径、横向和纵向通过半径等,都可提高汽车的通过能力。
(七)其他使用性能
1、操纵轻便性
使用驾驶汽车时需要根据操作的次数、操作时所需要的力、操作时的方便情况以及视野、照明、信号等来评价。汽车具有良好的操纵轻便性,不但可以减轻驾驶员劳动强度和紧张程度,也是安全行驶的保证。采用动力转向、制动增加装置、自动变速器以及膜片离合器等,使操纵轻便性得以明显改善。
2、机动性
市区内行驶的汽车,经常行驶于狭窄多弯的道路,机动性显得尤为重要。机动性主要用最小转弯半径来评价。转弯半径越小,机动性越好。
3、装卸方便性
与车厢的高度、可翻倒的栏板数目以及车门的数目和尺寸有关。
(八)容量
容量表示汽车能同时运输的货物数量或者乘客人数。货车用载质量和载货容积来表示。客车用载客数表示。
重量利用系数反映出汽车结构的合理程度。
重量利用系数=额定载质量/空车质量
F. 如何提高汽车使用性能
这个跟每个人的驾驶习惯有关,对于自动挡尽量不要一脚油门一家刹车,这样没有很好利用车辆行驶中的动能,也不节油,另外,一辆车尽量一个人开,养成良好的驾车习惯,定期保养,对车辆性能可以最优化
G. 为了提高汽车的使用性能,该怎么做
在我们后台的评论中,汽车同学会经常问一些关于日常车辆维护的问题,平时周围的朋友也会问很多类似的问题。我专门谈论日常通勤车如何保持比较好的状态,如何在安全合法和实用的前提下提高性能。导向风管的作用是将正面碰撞的外部空气引入制动盘内,加强制动盘的热量,防止刹车过热。如果车灯下面有大面积的黑色塑料,就有可能取消了刹车冷却导管。如果设计了可以在前杆和衬里板上安装导向风管的位置,则可以购买该型号并直接安装。
制动盘内部的挡板经过重新设计,可能与导向风管不兼容。挡板可以卸下或部分改造。在升级刹车垫之前,应该先升级轮胎。刹车性能再好也不过分。对于普通街车,轮胎大小应与车辆重量一致。高配置和低配置的轮胎大小可能是更高。这使得低配车型的刹车距离和操作性能不太好。除了轮胎的宽度大小外,花纹模型和胎压对刹车距离的影响也很大。国内部分地区可以更改轮胎大小。如果不想换轮胎尺寸,请把花纹型号换成更好的轮胎。越野等车型的工厂发货都是配置的四季通用轮胎。
H. 论如何提高汽车使用性能及经济性
有以下几点:
(1)行车起步,不要过猛,起步松离合器与加速(推阻风门)应配合适当,使汽车徐徐起步,平稳自然而不发抖,避免因轮胎与地面拖曳而加速胎面磨损。
(2)车辆过渡上船,须用一挡或二挡,不要滑到跳板上起步,防止啃伤轮胎。下船后,如上陡坡或道路泥泞,应选择较好的路面用一挡通过,防止溜滑,以免轮胎打滑空转,损伤胎面。
(3)车辆下坡,应根据坡度的大小、长度及路面情况,控制适当的车速。同时要注意与前方顺向车辆保持50m以上的安全距离,并靠右行驶。在视距较短地带应注意对方制动,随时鸣喇叭示意。在下长坡、陡坡且路面狭窄较险的地段应随时做好停车、让车的准备。采取轻微制动或发动机制动控制车速下坡。这样不但避免或少用紧急制动,减少轮胎磨损,对安全行车也有保障。
(4)车辆上坡,应尽量利用惯性行驶。适当变速,及时换挡,不要等车停下来再重新起步,以避免驱动轮的滚动损失,加速轮胎的磨耗,要切实做到三、四、五挡不硬撞,一、二挡不硬冲。 如带拖车上不去,再起步有困难时,这时应把拖车后轮用三角木或石头堵住,使拖车不后溜,然后再将主车稍微向后倒一点,使拖车拖环与主车挂钩留有间隙,暂离主车牵引,让主车起步后再带动拖车。如用这种方法仍不能起步时,可将挂钩取下,用钢丝绳连接主车和拖车,暂时使钢丝绳保持弯曲,先使主车起步,待钢丝绳接近拉直时,适当加大油门将拖车带动起步。
(5)车辆转弯应根据弯道路况、转弯半径、行车密度及车速快慢而操作。一般要适当减速,不要高速转弯,以免由于惯性力和离心力的作用,使货物倾斜一侧,造成单边轮胎超载拖曳,加速轮胎磨损,甚至引起翻车事故。
(6)在凹凸不平的坏路上行车,一要选择路面,减轻轮胎与路面的碰击,避免机件及轮胎的损坏,二要减速缓行,避免轮胎颠簸和强烈震动。
(7)在复杂情况下行驶,拐弯会车、超车,通过城市繁华街道、村镇、交叉路口、狭窄路面、铁路道口等地段时,驾驶员应掌握适当的车速且要注意路面、行人、车辆动态和动向,随时做好制动准备,减少频繁制动,避免紧急制动,从而降低轮胎磨耗。
(8)在公路维修施工地段行车时,如翻修路面和爆破山石改道,路面上铺满了尖石块,但又必须通过时,应用低速缓行选择路面的办法通过,避免轮胎过度碰击,严重刺伤或划伤。
(9)通过泥泞便道、积雪冰冻地段,应预先观察,选择较坚实、滑溜量小的地方通过。 万一遇到车轮打滑,应立即停车,试行倒退,另选路线前进。如倒退同样滑动,则应将车辆打滑处前后和两旁的稀泥排除,或设法在车辆底下及周围铺上石块、沙子或稻草,以便汽车通过,但不要猛轰油门,硬性超越,以免轮胎愈陷愈深,原地空转,剧烈生热,造成轮胎及胎侧严重剖伤、划伤。 在通过很滑的路面时,应在驱动轮上装防滑链条。如无链条,也可用绳索捆绑代替。在这种路面行驶,应避免使用紧急制动和脚制动,如非用制动不可,最好使用手制动器。如须用脚制动,则用“点刹”降低车速。上下坡时要用低速挡通过,尤其是上坡,要一气通过,避免中途停车。
(10)车辆行驶途中停车和到站停车,应养成安全滑行的习惯。要选择平整、干净、无油污的地面停放,避免石头顶着轮胎和轮胎接触油污。车辆装载过度,应在不使车架变形的情况下,将后轮顶起,以防后轮因重压而变形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