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13年发生了什么,长安汽车业季大涨
2014年,中国汽车阵营里最惹眼的品牌当属长安汽车。这一年,长安汽车旗下无论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无论技术研发还是造型设计,无论市场销量还是增长速度,无论产品实力还是售后服务水平,都获得了令同行羡慕嫉妒的成绩,引起业界瞩目。借助大数据分析工具,我们通过7个数字可以看清楚2014年长安汽车都发生了什么。
4款五星安全车型
12月26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发布了2014年度C-NCAP第四批碰撞车型评价结果,长安CS75以59分的成绩问鼎C-NCAP五星评级最高分,这不仅是该批次最高得分车型,也是有史以来C-NCAP参评车型的最高分。
由此,CS75也成为长安汽车继逸动、睿骋、致尚XT之后又一五星安全车型,长安“五星安全家族”阵营已形成“规模化优势”!至此,长安自主乘用车已经拥有四款五星安全车型,在自主品牌阵营内名列前茅。
这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长安汽车研发实力的快速提升。2014年,长安汽车发布了产品试验验证体系CA-TVS,覆盖汽车开发的可靠性、行驶性能、NVH、安全、电器、动力等15个验证领域,357项整车试验,289项系统集成匹配试验,每辆车投入超过150台车的样本进行试验,累计强化耐久试验超过400万公里等。比如千台车维修频次,长安自主品牌现在已经进入合资企业区间。
在这个验证体系下,长安确立了这样的研发标准,整车研发按照10年26万公里设计,这个试验标准超过了一些外资品牌的验证标准。安全方面,长安计划2014年达到欧洲安全碰撞四星标准,2016年达到欧洲新的五星标准,2018年达到美国安全标准,2020达到全球标准。耐久性方面,以车门为例,车门开关耐久性试验10万次。
2014年,长安逸动轿车首开国内汽车螺旋翻滚公测先河,揭开了中国品牌汽车安全标准新篇章;在2013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长安汽车更是揽获8项大奖。目前,长安汽车自主研发实力连续3届6年居中国汽车行业第一。
45%同比增速
2014年1~11月,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在行业连续下滑的情况下,逆势增长,销售汽车71万辆,同比增长45%,增速高于行业40%,居行业第一,稳居自主品牌阵营内冠军宝座。长安汽车更是唯一进入前十名的自主品牌乘用车企业。
值得一提的是,2014年,中国品牌市场占有率一路下滑,而长安却逆势暴增、稳居第一阵营第一增速,连续多年高于行业的增长率的发展速度,让长安汽车的增长成为新常态。这不仅是长安自主品牌乘用车的骄傲,更为其他自主品牌车企如何逆势突围提供了借鉴。
每天有7000余名用户选择长安汽车,30%用户由合资转移而来购买长安汽车。这样从一个侧面验证了长安汽车的产品力迅猛提升,已经获得用户的广泛认可。
1000万辆
2014年6月,长安汽车自主品牌累计销量突破1000万辆,成为第一家且用时最短突破1000万辆的中国车企。截至目前,长安汽车成为中国最大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已连续7年实现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经过多年的酝酿积累,长安汽车自主品牌已经步入了快速发展的新时代,第一中国品牌当之无愧。
长安自主品牌第1000万辆揭幕仪式上,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总结了长安汽车高速发展的四点原因。第一是坚持市场导向,认真研究市场和客户需求。第二是持续打造研发能力。第三是认真遵循汽车业的发展规律和研发规律,老老实实做好产品。第四是不断把握一些新的需求和技术发展趋势。
他介绍,在无人驾驶、语音控制、车联网、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长安汽车都做了大量技术储备。例如在智能化方面,长安投入了很多精力。在新技术研发方面也有专门的先期研究,研发人员大约占研发团队总数的10%,每年研发费用约占整体研发费用的20%。2014年,长安汽车还发布新能源战略,宣布下一个10年计划,发力新能源车,为可持续发展做好技术储备。
“不管什么时候,我们再困难,甚至在我们勒紧裤腰带的时候也在搞研发,每年把销售收入的5%以上投入研发,持续不断地投入研发。无论是硬件,还是场地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是这样。上一个五年计划,长安在研发方面大概投了160多亿元,下一步计划起码要投资两三百亿元搞研发。”张宝林的话道出了长安自主品牌实力提升的根源。
3款新车
2014年,长安汽车推出了三款新车:新奔奔、CS75、悦翔V7,每款新车都受到各自细分市场的追捧。新奔奔被誉为小型车市场的全新标杆。产品质量以长安福特的全球质量体系为标准,对标合资品牌同级车甚至更高水平,配置思路紧跟85后年轻人的口味兴趣,而不是各种配置的堆砌。因此赢得了年轻客户的追捧。
悦翔V7就是凝聚全球研发智慧,在长安品质验证体系(CA-TVS)下诞生的力作,是悦翔家族全新旗舰车型,专为年轻时尚有活力的80~85后群体打造,由欧洲、中国团队同步设计,不但具有欧洲的前沿设计思想,更深谙本土消费者的需求动态和最新流行趋势。在外观、驾乘、节油、动力、安全、空间、科技等方面具备竞争优势。
CS75更是一车难求,很多粉丝持币待购。该车集长安汽车技术之大成,上市后,月订单达到3万辆,产能短缺供不应求,关注度更是超过了其它合资品牌SUV,成为有史以来最受关注的自主SUV产品。“我最近都不敢上网,因为一上网就被骂,我现在也不敢转CS75的微博,一转了后面就有一片骂声,说‘不务正业,还不赶紧回去多弄点产量’。”长安汽车总裁朱华荣曾这样幽默地说。
4个第一
2014年,长安汽车产品质量达到合资水平,部分产品甚至超过合资水平。这助力长安自主乘用车在4大细分市场获取第一名。逸动系列、CS系列、悦翔系列、奔奔系列均位居中国品牌细分市场第一。
以逸动系列为例,逸动每个月的销量都在万辆以上,成为最畅销的自主品牌轿车。CS系列也已经成为长安自主品牌的支柱车型。CS35月销量均在万辆以上,CS75更是供不应求,但首先与产能不足,无法释放市场增量。悦翔系列也是长安汽车的明星产品,至今市场保有量已经超过70万辆,悦翔V7上市后,迅速赢得市场追捧,有望进一步拉动长安自主品牌销量的增长。
长安汽车的合资合作也频频发力,与自主品牌迅猛发展遥相呼应,长安马自达新马3昂克赛拉、陆风X5 8AT、长安标致雪铁龙DS 6、长安福特福睿斯、长安铃木启悦相继上市,同时,长安福特变速器工厂、三工厂,长安PSA研发中心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投产或落成。
7个海外车展
2014年是长安汽车国际化战略元年,这一年,长安汽车携旗下产品相继亮相俄罗斯、伊朗、伊拉克、阿尔及利亚、埃及、波哥大、秘鲁等车展,并在科威特、阿塞拜疆展开了试驾活动,同时,1000辆长安逸动和CS35出口伊朗。
此外,长安汽车在哥伦比亚的旗舰店也正式开业,长安汽车南美最大独立店圣地亚哥开业致尚XT征战巴拉圭查科拉力赛。近年来,长安汽车推出的新车型屡屡畅销,帮助长安汽车实现了品牌的华丽转身。科技、时尚、安全三大标签已经成为长安汽车新的品牌形象。这为长安汽车走出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主品牌出口不能着急,要先建立起过硬的产品和品牌,否则就会砸了自己的牌子。长安汽车的国家化战略是聚焦重要市场,然后是聚焦产品、服务等方面的工作,稳步推进。”张宝林这样阐释长安汽车的国际化理念。
因此,在国际化方面,长安汽车的步伐虽然缓慢,但非常扎实。“中国有句俗话,好席不怕晚。虽然长安汽车进入国际市场比较晚,但长安汽车厚积薄发,得益于其全球研发布局,每款产品均按照国际化标准打造,代表着中国汽车品牌全新实力,起步即全球同步。”在谈到进入国际市场的前景时,朱华荣自信地说。
一个品牌
2014年,长安汽车展开了一系列品牌推广营销活动,品牌传播大放异彩。最值得一提的是长安汽车独家冠名央视《出彩中国人》,该节目高度契合长安汽车的潜在客户群,收视人群达10亿人次,不仅展示了精彩的长安汽车,提升品牌形象,更在无形中提升了客户转化率。
长安汽车星空之旅则展示出其在新媒体营销方面的创意,该活动历经45天,行程15000公里,打造中国首个以暗夜试驾为创意的品牌活动——自在星空之旅,完美展示长安CS系列自在品牌内涵,精准俘获年轻客户群的心。
2014年,长安汽车还举办了第二届技术嘉年华暨1000万辆自主品牌汽车揭幕,并向媒体展示了长安垫江试车场的宏大规模和技术实力,
逸动城市任务则为逸动的畅销提供了助力。继青岛站火热开启后,该活动经过石家庄、南京、深圳与重庆的激烈角逐,全面展示逸动系列时尚、安全特质,切身感受产品的品质魅力,成就逸动登顶最畅销的本土A级车宝座。
2014年,长安汽车推出了知音伙伴售后服务品牌,提供24小时专业道路救援、60分钟快速保养、维修后3日回访和差异化服务6大承诺,客户网络投诉3天内解决。让长安汽车品牌在用户心中扎根。
Ⅱ 试驾|从安于现状到勇闯新路,长安凯程F70带你征服向上人生路
写到最后,中国自主品牌皮卡的中坚力量正在觉醒,中欧合作全球新一代宽体大皮卡长安凯程F70必将成为其中代表。当皮卡解禁的政策正在逐步推进,皮卡将成为“多功能车”的全新代言者,以往工具车的形象正在被打破,皮卡将全面向SUV看齐,越来越多的好产品将会接踵而来,这无疑对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然而,皮卡的爆发不会是渐进式的,而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文/孙博伟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Ⅲ 长安汽车靠的是什么让销量一直保持不错
长安汽车之所以能购有如此高的销量,其实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其在技术研发上的坚持不懈。
1、根据长安汽车发布的官方数据,10月份,集团总销量达到202292辆,新车的年销量同比增长7.5%。其中,长安中国品牌销量145924辆,同比增长12.2%;长安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102831辆,同比增长13.9%。随着销量的不断上升,1-10月长安汽车累计销量达到1934481辆,同比增长22.2%。在疫情反复和芯片短缺的背景下,长安的表现是很完美的。
Ⅳ 数读 | 上半年净利润暴增2倍 长安汽车还需要攻下哪些堡垒
数据显示,上半年,长安 汽车 营收327.82亿元 ,同比 增长9.73% ;归属上市公司 净利润26.02亿元 ,同比 增长216.17% 。其中第一季度净利润达到6.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30.1%。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半年长安 汽车 的利润更多的 来源于投资收益 。重庆长安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引入战略投资者,公司放弃增资优先认购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 润 约21亿元 ;出售长安标致雪铁龙 汽车 有限公司股权,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约14亿元 ;持有的宁德时代股票股价上涨,增加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 净利润约17.75亿元 。三项利润加在一起达到了52.75亿元。
即便如此,长安 汽车 在上半年还是绘出了一道令人印象深刻的复苏曲线,在经历过相当一段时间的困境后,长安 汽车 或许将成为率先突围的自主品牌。
数据显示,长安 汽车 1-6月销量830,992辆,同比增长约1.3%,在自主三强中,长安 汽车 是第一个恢复到正增长水平的。
今年二季度起,长安 汽车 销量迅速回升,4月、5月、6月三个月销量分别达到32%、54.3%及38.1%的同比增长。
到了7月份,长安 汽车 的销量数据继续向上突破,达成销量 164,931辆 ,同比增长 38.5%。
整体销量的增长,得益于旗下各个板块的良好表现,无论是自主还是合资,表现都要优于去年,其中自主板块的表现提供了巨大的助力。
长安系中国品牌 汽车 7月销量为 123,548辆, 同比增长 49.9% 。在长安UNI-T开始交付的第一个完整月份,取得了 10,081辆 的市场表现,7月份时长安 汽车 曾经表示,这款产品订单已经突破2万辆。
合资板块,长安福特继续在恢复的势头中,7月销售 21,726辆 ,与6月份表现基本持平,同比去年 增长20.2% ;1-7月,长安福特销售 119,174辆 ,同比去年93,233辆 增长27.8% 。未来,随着长安林肯国产车型的逐渐增加,长安福特的销量还将得到一定助力。
长安 汽车 的崛起,与其新的产品周期分不开联系,长安 汽车 解决了老产品造型过时的问题,并且切换了全新的动力总成。除此之外,在智能座舱、自动驾驶领域,长安 汽车 也有优势,上半年发售的UNI-T是中国首个达到L3级自动驾驶能力的量产车,长安多年在新技术层面的投入,初见成效。
进入到2020年后,长安 汽车 的市场表现一扫此前的阴霾,在疫情后抓住了复苏的机会,而在这背后,实际上与很多变革有关。
从2017年底开始,长安 汽车 的市场表现开始下滑,而其真正的变革发生在2019年,大力清库存、优化产能结构、降本增效,是长安着重发力的几个点,其中经销商的库存指数从3.4下降到了1.5,2019年上半年的整体库存降低了22万台。
首先是集团板块结构的优化。
在上半年,长安 汽车 新设全资子公司重庆长安 汽车 软件 科技 有限公司,同时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 汽车 科技 有限公司,这两次调整各有意义。
前者意味着长安在软件服务上的布局,8月25日,在重庆市企业家座谈会上,长安 汽车 董事长、总裁、党委书记朱华荣也再次强调: 长安 汽车 坚定不移向智能出行 科技 公司转型 。
而收购长安蔚来,则意味着长安 汽车 在高端化上的再次尝试,6月初,长安蔚来注册资本发生变更,由9800万元增长至1.88亿元。此外,蔚来 汽车 创始人李斌不再担任长安蔚来董事长职务,长安 汽车 执行副总裁谭本宏将接任合资公司董事长,这也被和长安 汽车 迟迟未露面的高端品牌联系在一起。
此外,6月底长安 汽车 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南京长安 汽车 有限公司正在实施环保搬迁的置换升级项目,拟将位于南京溧水的工厂交由地方政府收储,此次收购价款总额为13亿元人民币。交易完成后,预计本次资产处置事项对合并报表产生的影响为 增加税前利润 6.62 亿元 。
再加上江铃控股有限公司、长安标致雪铁龙 汽车 有限公司股权变更完成,自5月份起长安表示其产销数据不再包含上述两家公司的销量,长安 汽车 的整体资本与生产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
其次,长安的人事调整在上半年非常频繁。
上半年,长安 汽车 董事长职位进行了重大变化,6月初,原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副总经理、长安 汽车 董事长张宝林经上级批准,不再在兵装及长安 汽车 任职,原长安 汽车 总裁朱华荣接替了董事长的职务。
此外,长安福特继续调兵遣将。8月3日, 汽车 圈的营销老将陈晓波回归长安福特,任职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NDSD)副总裁,兼任销售总监以及运营总监;8月21日,原克莱斯勒中国 汽车 销售有限公司首席营销官顾嘉颖,出任长安福特全国销售服务机构副总裁兼市场总监。
长安 汽车 非常清楚,如果想要重回300万辆的年销售体量,长安福特必须回到巅峰。
上半年,长安 汽车 已经完成了结构上的调整以及梳理,各个板块的新产品逐渐上市,这也为其下半年的发展提供了助力。
但如果想要持续保持经营状况的 健康 ,将优势转化为胜势,仍然需要靠产品一步一步的攻下市场。
Ⅳ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时代,长安汽车是怎样成为市场撬动者的呢
在新能源汽车加速时代,长安汽车成为市场撬动者的,营销策略层面,乃是延用深层次顾客心里的CS75品牌名字,采用“同堂市场销售”的组合策略发展战略,让北京长安CS75妥妥地变成了那一个将要超越长城哈弗H6销售量主宰的征服者。这儿多说一句,大部分热卖产品都是在玩组合策略发展战略,大众朗逸、轩逸、长城哈弗H6、帝豪家族这些。
一款产品的走红,的确可以帮助公司短时间摆脱困境,但是我们从上述的销量数据看得出,现今长安轿车可不仅仅是CS75系列疯涨,集团旗下CS35系、CS55系、长安逸动系均出现暴涨。其成功之道与CS75系类似,一方面是因为新品都改装了全新升级大家族设计风格,补足了设计方案里的薄弱点,另一方面由于商品在空间、驱动力、驾驶体验、质量用材等各个方面无明显薄弱点。促进新能源车高质量发展重要之一是智能化系统。
Ⅵ 浅谈长安UNI-T 长安汽车的第三次高端之路
中国车企的向上之路,就如同干渴许久的人对于一杯水的需求一样。虽然它短时间之内并不会影响到自身的生存,但时间久了一切也就不好说了。现在的中国车市早已不是10年前躺着赚钱的时代,如今合资车企不断的将产品和价格下探,自主品牌固有的生存空间变得越来越小。
总体而言,中国品牌的向上之路坎坷是正常的,合资作为上层的把门者不会傻到像小白兔一样:你敲门,它就打开。领克、WEY在经历高潮之后,都在潜心修炼内功。此番,长安UNI-T的高端之路必定艰难,但内心总是希望它能有所成功,有所突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Ⅶ 华为、宁德时代入局,长安高端智能汽车品牌“顶配”出圈
全球汽车行业正面临巨大创新机遇,随着特斯拉、谷歌、Uber等科技公司率先进入电动车和自动驾驶领域的研发,未来对于传统汽车厂商而言,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任何一家汽车厂商都很难单枪匹马应对这些外来的“入侵者”。寻找合作伙伴,互为借力显得尤为重要。长安汽车牵手宁德时代、华为打造全新高端智能汽车品牌,正是这一趋势之下的产物。
高端纯电汽车市场激战正酣,继东风岚图、上汽L项目后,又一国有车企长安汽车宣布将打造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长安汽车将携手华为、宁德时代打造一个全新的高端智能汽车品牌,且首款量产车型即将投入生产。” 11月14日,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长安品牌日活动现场表示。
长安汽车的高端智能汽车之路来得有点突然,扔给市场的第一弹就是量产车即将生产,由于此前长安汽车并未发布该高端项目的任何信息,外界对于此款量产车依然知之甚少。
此外,华为和宁德时代的加入,让长安的高端造车之路更具话题性,二者分别作为国内最大的电池供应商和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企业,无疑给长安汽车吃下一颗定心丸。尤其是二者作为多家车企的供应商,此次则共同出现在台前联合造车,这动作背后含意深远。图片来源于宁德时代官方
11月16日,长安汽车方面告诉时代财经,此次三方联合创建的全新汽车品牌,定位为智能汽车高端品牌,其中包括一个全球领先、自主可控的智能电动汽车平台,一系列智能汽车产品等。
事实上,长安汽车的中高端之路并不顺畅,在吉利发布领克、长安发布WEY之后,作为自主销量前三的长安却在中高端品牌上动作迟缓,此后,随着长安蔚来的成立,外界一度认为这将是长安的高端品牌承接者,然而,长安蔚来在今年6月却被曝出蔚来已稀释股份不足5%,此次长安卷土重来,又有多少胜算?
华为、宁德时代入局
今年以来,高端纯电智能汽车市场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入局者,先是今年7月,东风岚图率先曝光,随后10月上汽L项目披露,各自定位有所区别,不过终归都是将目标锁定在高端纯电领域。
根据官方披露和媒体爆料来看,作为行业的头部企业,华为和宁德时代几乎都出现在岚图和上汽等项目的合作伙伴之中,包括今年7月,岚图举办新闻发布会,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也亲自出席了活动。图片来源于车企官方
然而在本次的长安汽车的造车局中,三者却是高调宣布将强强联合一起创建全新汽车品牌,这和此前宣称不造车的华为以及仅仅作为电池供应商的宁德时代相比,此番动作皆有些不同寻常。
11月16日,宁德时代方面告诉时代财经,公司将和长安汽车在新能源及智慧能源生态领域深度合作,一起加快推动汽车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的产业发展;华为方面则表示,在智能网联电动汽车的产业发展上,大家有着共同的愿景和目标。图片来源于车企官方
“宁德时代近来投入了上百亿,对动力电池产业链投资入股以及加深与各大车企的合作等,在和LG化学等竞争中,宁德时代也在加快自身对电池甚至是车企的全产业链布局。”11月16日,有汽车行业分析师向时代财经表示。
此外,对于长安汽车自身来说,中高端品牌打造似乎更青睐于多方合作。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此前在采访时就表示,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
2018年10月,被认为是长安汽车中高端品牌项目的长安蔚来正式成立。据悉,该公司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副总裁李伟担任,双方分别持股45%,然而长安蔚来并未掀起太多水花,直到今年6月,蔚来被曝已稀释股份不足5%。
饶有趣味的是,在蔚来股份稀释之际,华为就被传出有意入股长安蔚来,由于华为此前一直宣称不造车,只专注于为车企提供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合作模式,因此该消息并未受到太多关注。
如今已明确成为长安的合作伙伴,华为是否会像此前传闻一样入股长安蔚来?同时,宁德时代的加入,三者合作又将以怎样的形式展开合作也值得关注,对于上述疑问,时代财经致三方相关负责人,其中,宁德时代和长安方面回应称,可以期待,现在还不能透露。
长安高端化之路如何破局?
作为国内自主销量前三强,长安汽车在中高端品牌的探索上较为滞后。
2016年,吉利和长城汽车先后发布了旗下的中高端品牌领克和WEY,经过四年发展,虽然领克和WEY也有价格逐渐下探的趋势,但总体而言,二者都收获了一定的市场份额,反观长安汽车,一直到2018年,才正式向外公布将要打造高端品牌。
2018年10月,长安蔚来成立,此前曾负责长安汽车中高端品牌前期筹备工作的长安新能源总经理杨大勇透露:“长安中高端品牌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
到了2019年,长安汽车又被媒体爆料称,公司内部正在推进一个代号为“AB”的高端项目,两年时间过去,无论是长安蔚来还是“AB”项目,目前来看,二者都未有实质进展。
尤其是被寄予厚望的长安蔚来,不仅李斌卸任了长安蔚来董事长一职,蔚来汽车也仅剩下4.62%股份,这意味着二者合作打造高端品牌的希望可能已经落空。
此番长安汽车携手华为和宁德时代卷土重来,似乎更多了几分底气。一个覆盖动力电池全产业链,一个专注智能汽车解决方案,再加上长安汽车自身的造车底蕴,三者的联合自然被外界所看重。图片来源于车企官网
不过,要想实现在高端智能汽车领域弯道超车,长安汽车仍然面临巨大挑战。在以自动驾驶、万物互联等为特征的高端智能汽车后面,是超算平台、AI、高精地图、OTA、现代传感、自动控制、大数据、5G、等全方位的新兴研发领域的巨大资金投入和技术研发攻关。
以岚图和上汽L为例,东风汽车回A募集210亿元资金,岚图项目就占据70亿资金份额,同时,招股书还显示,将对新一代汽车和前瞻技术开发项目投资127亿,其中包括新能源平台架构、电子架构、自动驾驶、智能网联和氢燃料电池等项目,这部分利用募集资金77亿元,而上述项目皆覆盖智能纯电汽车范畴,合计将使用募集资金147亿元。
上汽作为国内最大的车企,面对高端品牌打造,同样倍感资金压力,据知情人士透露,L项目将成立独立公司,并采用轻资产重研发、市场化资本运作模式,并将吸引更多国内、国际资本加入。
随着高端智能汽车市场的竞争者越来越多,能否突围又是另一大考验。当下的市场格局,仍然是特斯拉一枝独秀,有着先发优势的蔚来、理想等新势力暂时站住了脚跟,而东风、上汽和长安等与之相比,进展稍显迟缓。
此外,在新四化趋势和政策等多方助力下,国内新能源和中高端纯电市场份额正逐渐扩大,长安、东风、上汽等后发车企更应思考如何收割正在增长的市场空间。
“目前中高端新能源的竞争中,除了特斯拉,包括蔚来、上汽等车企都有着自己的组合优势,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和相应市场。” 如何实现“超车”,全国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曾向时代财经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Ⅷ 蔚来出局,长安高端品牌或将又是一团迷雾
早在2018年4月长安便提出了从经营产品到经营品牌转型,对现有的品牌架构进行优化,同时新建中高端品牌,届时形成长安乘用车、欧尚汽车、凯程汽车、新建中高端乘用车,四足鼎立,完成品牌向上的总体战略。
虽然蔚来处于蹒跚学步的阶段,但蔚来在新能源领域中的高端形象已经树立,而且凭借管家式的高端服务,与客户之间保持着很好的粘性。相信长安在与蔚来合作之初,就是看上了这一优势。奈何长安在新能源领域吃了闭门羹,其子公司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在2019年净亏损4.8亿元。而蔚来也表示,与长安未能在新能源领域达成有效合作。如今长安增资扩股,倒逼蔚来出局,长安蔚来的高端化战略,道阻且长。
蔚来被边缘化,长安蔚来如何迈出高端化的第一步,或者说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的长安汽车,如何依靠自身来打造长安蔚来这一高端品牌,此时仍旧是扑朔迷离,一团迷雾在眼前。抑或是长安根本无意高端品牌,毕竟这是前任张宝林在任时提出的,现任长安掌门人朱华荣完全可以不必理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Ⅸ 长安汽车有什么优势,为什么总能在逆境下突围成功
长安汽车似乎可以扬眉吐气了,2020年7月,旗下多款车型销量大增,其中CS75成功冲上SUV市场销量亚军、新开发网红级车型UNI-T第二个月销量破万,逸动则爬上自主品牌轿车类别销量第一宝座。1-7月长安汽车累计销售46.44万辆新车,超过长城、上汽,成为仅次于吉利汽车的第二高销量的自主品牌车企。
长安汽车,凭什么逆袭?
长安UNI-T
长安汽车无疑是成功的逆袭了,至于2020年的剧终能否进一步超越吉利汽车成为自主品牌销量首席,都不重要了。
不过,在长安汽车高奏凯歌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其也存在不容忽视的两大问题,对于懵懂的消费者尤其需要格外重视。
第一,长安汽车早期的1.5T发动机曾经发生过批量机油增多问题,全新蓝鲸高功率1.5T发动机同样没有经过市场检验,稳定性尚未可知。
第二,包括CS55 PLUS、CS75PLUS、UNI-T、逸动PLUS等搭载蓝鲸发动机的车型,自动挡几乎全部换装了双离合变速箱,可靠性变差。
试驾时间认为,长安汽车向上奔走的勇气可嘉,但多少存在冒进的风险,很难守住逆袭的成果,或会像长城汽车那样日渐式微。
Ⅹ 长安汽车还能有多远简析长安从底部爆发到现在的三个逻辑
长安 汽车 从底部6元启动,两个多月翻了三倍,而且几乎是一条斜线拉上去的没有大的回调,这个过程其实长安一共三个逻辑。第一个逻辑是超跌反弹加一季报超预期,长安 汽车 经过大半年的回调在俄乌战争之前估值其实已经差不多到底部了,受俄乌战争和美国加息等情绪上的影响,长安 汽车 进去了低估值区域,一季报出来后超预期,长安怒拿两个涨停后中止了下跌趋势开启了上涨的序幕。第二个逻辑是 汽车 产业的政策刺激,从一开始的小道消息开始发酵到最后各地出具体的刺激政策,包括减免购置税、政府补贴、新能源 汽车 下乡活动,长安 汽车 和 汽车 其他板块开始第二波上涨。第三个逻辑是长安、华为、宁德时代打造阿维塔、长安深蓝的上市以及长安糯米补齐长安新能源的短板提高了市场对长安的股指,第三个逻辑彻底点燃了长安 汽车 的市场情绪开启了主升浪,长安 汽车 这几天连续在同花顺热度榜排霸榜而且这几天的优势斜率在增大,市场对于长安 汽车 的预期在不断提高,除了机构游资也开始中意起这个老牌 汽车 企业了。对比长城 汽车 为什么涨幅没有长安大,因为长城只走了第二波逻辑,少了第一波和第三波,但是长城也会随着板块跟涨。如果你问我长安还能涨到哪个位置,我只能说长安现在的市盈率相对还是偏低,市场情绪往往会导致股票价格呈现极端化,剩下长安如何走就交给市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