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喜提宝马5系,人生第一台BMW,给大家分享一下
其实买5系之前,最爱的是奔驰E300L黑色立标,奢华的内饰加上小立标,令人难以抗拒。但同一天试驾对比了530之后,感觉E级的驾驶质感真的不敢恭维,简直和我20万的凯美瑞差不太多,避震硬,发动机声音大,变速箱平顺性和反应速度都不如宝马。真的大失所望~ 正好奥迪4s店在旁边,就去隔壁试驾了a6L ,真的挺好,内饰科技感强,隔音滤震 行驶质感 操控都很优秀,而且优惠大 性价比巨高。但始终对奥迪这个品牌还有外观都不太感冒。 而5系 优点:在这三辆车中,行驶质感和隔音做得最好,特别发动机声音的隔绝非常优秀,底盘高级感强,变速箱平顺 反应快,转向精准,开起来很舒服。属于能动能静 能文能武。 缺点:内饰设计豪华感一般,还有19寸的防爆胎在粗糙路面是路噪略大。 其实就算奔驰E驾驶质感比较差,但心理还是心心念这套内饰和立标外观,曾一度想说服自己,为了这套豪华的内饰和小立标,妥协驾驶,选择E级。但~看论坛和网上大家对国产奔驰的质量吐槽,断轴事件!铝换钢事件!就真的死心了!哎~ 奔驰还是得S级 就这样成了尊贵的BMW车主[嘻嘻]
送了雨伞,保温杯,小娃娃?
在新款7系旁,就像个小孩! 这一代大鼻孔7系改款很成功。
7系真香[嘻嘻]
炭黑这个颜色真的很神奇,阳光底下近看就是深蓝色,很优雅!提新车挺兴奋的[嘻嘻][嘻嘻][嘻嘻]
到家,老家这边新车习惯绑红绳,代表吉利喜庆。
每个男生心中都有个蓝天白云的梦[嘻嘻]
晚上在氛围灯的烘托下,豪华感还是很足的。
后45度角,太好看了这个角度!
长车头的设计让整车看起来很协调
加了獠牙,车头更有层次感更好看了,强烈推荐!
遇见对手,不得不说奔驰立标还是更具豪华感! 但再选一次,还是选5系。
火山红内饰很年轻,豪华感运动感兼具。 大鸡腿挡把很喜欢。
电商创业6年,真的很辛苦!但很热爱这份事业,所以苦中作乐。 6年前,很多人嘲笑我们天天玩手机不务正业! 6年后,用实力证明电商网商也是一份很好的事业! 买5系之前,买了地皮自建了别墅?? 花了500多万… 要不是因为房子,其实可以买个更好的车… 但房产是升值的,车子是贬值的,虽说一台好车也是生意的门面,可我觉得已经足够了。 而且能力和自信,更重要!
每件成功的事,起初在别人眼里都只是个笑话。
土建
基础灌注
地基230平,一楼留空用于办公和接待。
可能年纪大了,越来越喜欢红木家具。 古典圈椅 皇宫椅
平时就在这儿喝茶,办公!
平时就爱给喝茶?? 有喜欢喝茶的朋友吗? 喜欢广交好友,聊生意 聊市场 聊车 聊红木等等,如有相同爱好的朋友,私信[握手]
和朋友一起去试驾了保时捷帕拉梅拉,运动性很好,外观360度无死角,太帅了!但隔音滤震真的不如5系,主要来源于发动机声太排气声,而且试驾的还是行政加长版,有点失望!! 如果标轴,做得极致运动一些,保留发动机声浪和排气声浪增加激情,那很好。 但行政加长版,是不是应该把发动机隔音做好一些,排气声浪做小声一下?毕竟声音太大了,很影响行车的豪华质感。 没试驾前以为帕拉梅拉很完美,看来买车以前一定得先试驾,不然真不知道适不适合自己。
爆个照
接下来的目标:宾利新飞驰! [拳头][拳头][拳头] 最后,忘版主加精,谢谢[抱拳]
❷ 什么车会配备主动进气格栅
主动进气格栅是一种常见于豪华品牌旗下中高端汽车的配置,比如新款宝马3系、立标版奔驰C级和宝马5系等。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主动进气格栅的功能:1.主动进气格栅能够自动开启或关闭,以适应不同的驾驶条件。2.通过自动开启或关闭,主动进气格栅能够降低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从而提高汽车的燃油效率。3.主动进气格栅还能帮助发动机更快地升温,从而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减少燃油消耗。当发动机温度较低时,主动进气格栅会关闭,以加速发动机的升温;而当发动机达到正常工作温度后,主动进气格栅会打开,以帮助发动机散热。
❸ 凯迪拉克CT5、宝马3系和奔驰C级终极横评,谁最适合你
一直以来中型豪华轿车市场被德系三强"BBA"占领,它们旗下的车型不仅拥有足够强悍的机械素质,在驾驶质感和豪华程度方面从不落下风。因此在豪华品牌车型价格逐渐下探的今天,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年轻人都将拥有一台豪华品牌车型视作自己的奋斗目标。今天我们便将目光聚焦到主流豪华B级车。
而凯迪拉克CT5的优点是外观漂亮,动力储备较为充沛,LSD后桥限滑差速锁与后驱的组合,也让其有着较为运动的用车体验。不过,对于该车,缺点就是后排空间不是很宽敞,内饰做工还不够精细。所以,在我看来若是以玩乐的心态去审视这款车,是非常不错的,但从家用、实用性、豪华性等方面来看,凯迪拉克CT5还差点火候。如果你预算不多,但又想要一台后驱车型的话,那么凯迪拉克CT5也可以选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品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❹ 奔驰C级、宝马3系和奥迪A4L终极横评,哪款最适合你
豪华品牌的中型家轿,对于大多数已经跨入中产的家庭而言是个很不错的选择,在豪华品牌中,“运动”、“科陵丛腔技”、“豪华”一般是消费者选车时最为看重的三个维度。来自德国的奔驰、宝马、奥迪作为中级豪华轿车的佼佼者,一直都是消费者最为热衷追捧的。
动力方面,奥迪A4L全系搭载了2.0T发动机,分为低高功率两个版本,其中低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90匹,高功率发动机最大马力为252匹,匹配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悬架则采用了前后五连杆独立悬架,前置前驱布局。发动机的动力响应是非常快的,而且变速箱工作效率高,稍微深踩油门就有点蹿的感觉,中后段急加速也挺流畅。方向盘转向指向性非常精准,悬挂支撑感较强,相比这代3系向舒适做了妥协,所以很多车主都觉得这代奥迪A4L的驾控性不输3系,甚至有点有过之而不及的。
总体而言,三款车型都具备豪华品牌应有的特性,全新奔驰C级之所以能快速出圈,与奔驰S级的内外设计有较大关系,紧贴旗舰的风格让用户花更少的钱便可享受到越级的感受,不得不佩服奔驰深谙消费者的偏好,而在动力方面的提升和电气化的优化也让整体的驾驶感受更为高级。可以说现在的宝马3系已经显现出了在同级市场中的王者之姿,运动仍是它的一大筹码,而继续提供标准轴距选项,也让其覆盖到了更多不同需求的市场群体中,加上其视觉上还不断通过扩大M运动套装覆盖面的方式来强化空气动力学与个性,并完成了智能互联软硬件的关键升级,十分适合偏爱运动的用户选择。而奥迪A4L作为一款第一阶梯的豪华B级车,外观设计时尚运动,再加上具有十足优势的价格,结合这两方面来说,A4L确实是款性价比比较高的豪华车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品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❺ 成都车展BBA新车看点多,全新一代奔驰C级有立标版可选
每逢车展,BBA的新车向来都是重头戏,即将在8月29日开幕的成都车展自然也不例外,三巨头都将有重磅新车发布。其中,全新一代奔驰C级、新款宝马X3家族、上汽奥迪Q5 e-tron最为引人关注。
全新一代奔驰C级
全新一代奔驰C级自从今年全球首发以来就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如今将在成都车展将正式上市。该车基于第二代纵置后驱MRA2平台打造,是梅赛德斯-奔驰品牌首个实现全系电气化驱动的车型,国产化之后,其车身身尺寸也进行了全面加长,同时配备更多的国内专属配置。
动力方面,新车将提供35 e-tron、40 e-tron以及50 e-tron quattro三种动力车型,分别对应低功率单电机后驱、高功率单电机后驱、双电机四驱,最大功率分别为132kW、150kW、80kW/150kW,峰值扭矩分别为310N·m、310N·m、162N·m/310N·m。资料显示Q5 e-tron在CLTC-P工况下续航里程能达到560km。另据了解,新车有望于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红点车评
本次成都车展BBA可以说是各出奇招,参展阵容分别以轿车、SUV和新能源为重点,看似互不相扰,但实际都在暗暗较劲。
全新一代奔驰C级换代之后相比奥迪A4L、宝马3系这两个同级别的主流竞争对手,在车身尺寸、配置等方面将占据比较明显的优势。
新款宝马X3家族则继续发扬了其运动化的家族基因,在提升车内配置的同时,对注重可玩性的年轻群体吸引力也更大。
上汽奥迪Q5 e-tron虽然距上市还有一段时间,不过已经将竞品锁定在了奔驰EQC和宝马iX3。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红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❻ 小姐姐选车:30万级豪车该如何选择奔驰C级对比宝马3系
随着人们的消费水平越来越高,对于汽车的操控性和舒适性有更高要求的消费者来说,像BBA这类豪华品牌,已经成为他们的首选。其中奔驰C级和宝马3系都是他们购车路上必定会遇到的车型。在刚过去的四月份,这两款车型均实现月销破万,可见在新能源车大行其道的市场环境下,奔驰C级和宝马3系依然拥有极强的号召力,那在产品力方面,到底是谁更胜一筹呢?小姐姐就带大家逐一解析。
动力方面,奔驰C级全系芹塌汪搭载嫌仔了1.5T 48V轻混发动机,匹配9AT变速箱,其中,C 260 L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50kW,最大扭矩为300N·m,C 200 L的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25kW,最大扭矩为250N·m,足以满足日常使用。
而宝马3系全系搭载了2.0T发动机匹配8AT变速箱,但整体又分为3种动力版本,最大功率分别为115kW、135kW和180kW,最大扭矩分别对应250N·m、300N·m和400N·m,可以满足不同用户对动力性能的追求。
小姐姐总结
综合来看,两款车型的风格完全不同,宝马3系在外观设计和智能配置方面都有着不错的表现,同时也将运动感展现得淋漓尽致,非常符合当代年轻人的调性。而奔驰C级在内饰和外观方面都营造出了浓厚的豪华氛围感,对于众多女性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至于两款车到底该如何选择,完全可以依照个人的日常用车需求来决定。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点评车叔,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