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历史上着名的汗血宝马是在汉代以后就绝迹了吗
汗血宝马又名阿哈尔捷金马,原产土库曼斯坦,也是土库曼斯坦的两大国宝之一(被印在土钞票上)
从未绝迹过,只是中国很少见到,现在世界上现存3000余匹。
价格非常昂贵,例:去年亮相苏州的三匹,身价2000多万。主要被土库曼斯坦作为国宝赠送其他过节领导人 就像我国的大熊猫一样
另外PS:汗血宝马的能力特点是力量大、速度快、耐力强 但它的负重能力一直不太好(毕竟体型太过高挑纤细) 隋唐时的演义小说不知楼主看过没有,因为护甲的更新换代,那时将领的流行兵器逐渐的变成了重型兵器(如锏,锤等), 这导致马匹所需承载的分量大大增加。
所以汗血马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被乌孙马、伊犁马所取代
2. 汗血宝马什么时候绝迹的``
汗血宝马原产于西域大宛,故又名大宛马,因日行千里、夜行八百,汗色血红,因此是人人梦寐以求的神驹。据记载,此类马高大无比,蹄如海碗,步幅也远大于常马(电视剧《神探狄仁杰》中有介绍)。汉末三国时期的赤兔宝马就是这一马种,它就是董卓从羌王那里弄来的,后赠与吕布,又被曹操送给关羽,最后不食而亡。至此之后,历史上就渐无记载,应是太过稀少而又与劣马杂交而逐渐绝迹了。
因此,汗血宝马应该是晋隋时期绝迹的。
3. 汗血宝马为何消失匿迹
中国历史上,曾经流传着汗血宝马的种种传说,汗血宝马也被视为古战场上的“神兵利器”,时常在文人笔下熠熠生辉。汗血宝马一度影响了中国历史,被视为“国宝”,但最终退出了历史舞台,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汉攻大宛之战后,汗血马开始大量进入中原。另外,汉武帝为了彻底改良中原马,还从西域大量引进其他各类良马的“种马”,培育出了一个新的战马品种――“山丹马”。当时,汗血马引进的数量十分庞大,到汉元帝时,连布衣出身的陈汤也能骑汗血宝马。战马品质的改善,使汉朝骑兵的战斗力也获得大幅提升,在对外战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据传,汉军骑汗血马上阵,敌军一见,往往不战自退。
汗血宝马作为优秀的战马,曾在中原兴盛一时,可是汉代以后逐渐踪影难觅。至近代,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
汗血宝马一般应用于轻骑兵,但后来战马载重量逐渐增加,而汗血马的负重能力很差。魏晋以降,中原长期混战,而马镫的发明极大激发了骑兵的作战潜力。重装骑兵开始流行――那些为马身披上马铠、手持重武器、身披重甲的骑兵,在近战格斗中时常发挥出震撼的威力。南北朝时期,重骑兵已成为战场主力,而汗血马则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隋及唐前期,轻骑兵一度受过青睐,但军队依然流行重武器,而此时的汗血马在内地早已是珍稀马种了。宋元以后,汗血马始终与军事舞台的主角无缘。无论是喜欢使用重骑兵的金国,还是长途跋涉、在寒冷气候下远征的蒙古军,河曲马、伊犁马或蒙古马都比汗血马更为适合;至于宋朝,连战马都很匮乏,北宋的军队以步兵为主,南宋则因为地理环境因素,只能使用小型马。明代火器盛行,马匹的载重与驾驭马具的能力更显重要了。
汉朝结束后,历代在汗血马与内地马杂交过程中,宝马的“血统纯净度”维持情况不佳。一方面,魏晋以后引进汗血马的数量锐减,来源不稳定,即便引进一定数量,由于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因此杂交的质量很低,往往数代后便急剧退化,另一方面,从十六国至南北朝时期,军队流行阉割战马,汗血马彻底失去了繁殖能力,最后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4. 汗血宝马真的绝迹了吗
没有,但是数量是相当少,前段时间苏州还来3匹呢
5. 汗血宝马是哪个国家的国宝
被誉为“土库曼斯坦国宝”形象绘制在国徽和货币上
当今世界上有三种纯种马:汗血宝马、阿拉伯马和英国马。其中汗血宝马是最纯的马种,阿拉伯马和英国马都有汗血宝马的血统和基因。
汗血宝马,产自土库曼斯坦科佩特山脉和卡拉库姆沙漠间的阿哈尔绿洲,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驯养历史。据史料记载,其奔跑时脖颈部位流出的汗中有红色物质,鲜红似血,因此称之为“汗血宝马”。
汗血宝马通常体高1.5米左右,一般3岁成熟,5岁生仔,怀胎11个月,一年产一仔。汗血宝马体型饱满优美、头细颈高、四肢修长、皮薄毛细、轻快灵活,步伐轻灵优雅、体形纤细优美,再衬以弯曲高昂的颈部,勾画出它完美的身形曲线。
传说中,汗血宝马日行千里,夜走八百。虽然经现代科学家考证,这种说法言过其辞,但传说却形象地把汗血宝马速度快、耐力强的特点描绘得淋漓尽致。经测算,汗血宝马在平地上跑1000米仅需要1分07秒,速度之快令人惊叹。最让人惊奇的是它的耐力,或许是因为其先祖为栖息于沙漠戈壁地带的野马的缘故,这种马非常耐渴,即使在50摄氏度的高温下,一天也只需饮一次水,因此特别适合长途跋涉。在1998年一场赛程为3200公里、赛期60天的比赛中,54匹参赛汗血马都坚持到了终点。
据了解,当今世界上最纯正的汗血宝马绝大部分在土库曼斯坦,仅2000匹左右,因此市场上的价格非常昂贵,身价最高达上千万美元。
汗血宝马“流血”的秘密
汗血宝马最让人好奇之处莫过于其奔跑时为何“流血”。
司马迁在《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大宛在匈奴西南,在汉正西,去汉可万里。其俗土着耕田,田稻麦,有葡萄酒,多善马,马汗血,其先天马子也。”
清朝人德效骞在《班固所修前汉书》一书中将“汗血”解释为系“马病所致”。他认为,有一种寄生虫特别喜欢寄生于马的臀部和背部,它能钻入马皮内,因而马皮在两个小时之内就会出现往外渗血的小包。德效骞的这种观点得到部分外国专家的认同。但如果是寄生虫作祟,应可以通过科学仪器观察到,而目前对这种寄生虫还一无所知。
另外有学者认为,汗血宝马在奔跑时体温上升,使得少量红色血浆从毛孔中渗出,出现“汗血”现象。反驳这一观点的人认为,如果“汗血”真系血浆流出所致,那每一次“日行千里“或”夜行八百“岂不就要让一匹宝马血流尽而死?
汗血宝马发源地的土库曼斯坦的养马专家对“流血”的解释颇令人信服。据称,汗血宝马的皮肤较薄,奔跑时,血液在血管中流动容易被看到,另外,马的肩部和颈部汗腺发达,出汗时往往先潮后湿,出汗后局部颜色会显得更加鲜艳,给人以“流血”的错觉。
中国历史中的汗血宝马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
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写汗血宝马。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来出月支窟,背为虎文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中国对汗血宝马的最早记录是在2000年前的西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汉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大宴群臣,作诗赞美,称它为“天马”。曾作《太一之歌》:“太一贡兮天马下,赤汗兮沫流赭。骋容与兮万里,今安匹兮龙为友。”
唐朝时,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大喜之下,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因汗血宝马适合长途行军,所以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已近绝迹。
6. 汗血宝马在我国古代繁衍了上年,为何如何却绝迹了呢
当张骞出使西域返回中原后,同时汗血宝马的名声也被带回了中原地区。自汉武帝得到汗血宝马之后,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内,汗血宝马都是中国上等马的代名词。可是,为何这样来之不易的优良马种,后来却逐渐绝迹了呢?
7. 汗血宝马在我国古代繁衍了上千年,为何如今却绝迹了呢
汗血马是在东汉时期就已经绝迹,而不是现在绝迹,原因主要就是这种马的数量太少了,也就是种群数量太少,很难维持下去,而且需求也大,这就造成了这种马的维持是很难继续下去的,所以说根本原因就是这种马的种群数量太少,很难维持下去,加上人们对于这种马的喜爱,最后使这种马的种群数量越来越少,最终消失了,这也是一件正常的事件。
8. “汗血宝马”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
1969年,甘肃武威出土了一只威武的铜奔马,此马三足凌空,气势夺人,郭沫若将它定名为“马踏飞燕”。据考证,“马踏飞燕”是东汉时期极品青铜器物,距今约1800年。这批骏马的原型,便是从西域传入我国的汗血宝马。
我国古代,曾将汗血宝马称为天马、大宛马(大宛是古西域国名,在今中亚费尔干纳盆地)。据《史记》记载,大宛马“其先天马子也”,它在高速疾跑后,肩膀位置慢慢鼓起,并流出像鲜血一样的汗水,因此得名“汗血宝马”。
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后,汉使开始频繁来往于西域诸国,他们在贰师城见到了强健的大宛马,于是奏知汉武帝。嗜好宝马的汉武帝闻讯后大喜,特意铸了一匹金马,命使者送到大宛国,想用金马换一匹汗血宝马,结果被大宛国王拒绝,汉使也在归途中被杀。汉武帝大怒,派大将李广利率大军远征大宛国。大宛国人难以抵挡,于是杀了国王,与汉军议和,并同意向汉朝提供良马。汉军挑选了3000匹良马运回中原,但这些马经过长途跋涉后损失惨重,到达玉门关时仅余1000多匹。得到汗血宝马的汉武帝十分高兴,将“天马”的美名赐予汗血宝马。汉武帝还让汗血宝马等西域良马与蒙古马杂交,培育出山丹军马。从此,中原的马种得到改良,汉代的生产力和军队的装备也因此大幅增强。
唐朝时,中原与西域诸国的关系更加密切,唐玄宗曾将义和公主嫁给了宁远(大宛)国王,宁远国王则向玄宗献了两匹“胡种马”(即“汗血宝马”),玄宗为两马取名为“玉花骢”和“照夜白”,它们还被画进了唐代名画《照夜白图》。
在古代,马是战争的利器。汗血宝马体形好、听话、快速、适于长途行军,在游牧民族的征战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成吉思汗时代,汗血宝马成为蒙古大军发动“闪电战”,横扫欧亚大陆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里,汗血宝马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蕴涵着人们的理想和幻想,被人们称之为“龙之友”和“龙之媒”。曾有不少文人墨客赋诗填词,撰写传奇故事来描写“汗血宝马”。唐代李白有《天马歌》:“天马出来月氏窟,背为虎纹龙翼骨,嘶青云,振绿发,兰筋权奇走灭没。”宋代司马光也有《天马歌》:“大宛汗血古共知,青海龙种骨更奇,网丝旧画昔尝见,不意人间今见之。”
汗血宝马从汉朝进入我国一直到元朝,繁衍生息上千年,但近代以来,史料中已很难见到汗血宝马的名字,汗血宝马在我国几近绝迹。
按说,引进的汗血宝马有雌有雄,是可以进行繁殖的。但由于我国地方马种在数量上占绝对优势,引入马种后,都走了“引种—杂交—改良—回交—消失”的道路。同时,由于战马多被阉割,也使一些汗血宝马失去繁殖能力。种种原因使汗血宝马在国内踪迹难寻,目前只有土库曼斯坦和俄罗斯境内,还生存有数千匹汗血宝马。
9. 我国繁衍上千年的汗血宝马,为什么会绝迹
1,重文轻武
在古代大家对于马匹的要求多数是在战场之上,普通人家对马的要求根本不高,所以说某一个朝代马匹的质量能够代表着那个朝代对于战争上战马的使用的重视程度。
简单来说就是只有在重视战争、重武的朝代他们的马匹质量才会好。这个成本无疑是高额的,所以有许多的朝代在这种特殊时期的时候只能作出选择,是将更多的国库里面的钱投放于培养宝马上还是用作他用。随着帝王的选择,也就决定了汗血宝马到底能否流传下来。
10. 传说中的“汗血宝马”真的可以日行千里吗
我觉得这是加上了一定的夸张的说法,虽然汗血宝马确实比一般的马匹出色,速度也很快,但是要达到日行千里的速度恐怕还是有点夸张了,在史书上有记载说一匹汗血宝马每天能够走四千多公里的路程,还会流出一种鲜红色像血液一样的汗,但是对于这个数据,很多人都保持着一种怀疑的态度。
在现代社会中,汗血宝马依然存在,但是全世界的汗血宝马的数量都是很少的,据说只有2000匹左右,应该也算得上是珍稀动物了吧,有人也给汗血宝马做了测试,发现汗血宝马能够在陆地上达到一分钟跑完一公里左右的距离,但是日行千里这种说法,依然未被证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