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奔驰汽车 > 奔驰车上accer是什么意思

奔驰车上accer是什么意思

发布时间:2022-05-27 21:50:41

A. accerer,ated

DCI-direct cylinder injection 直接喷入汽缸
|

B. 联想电脑用的是什么牌液晶显示器,或是哪儿代工的(OEM)

帮人帮到底,送佛送到西.现在把所有的OEM厂商都告诉你!!!

IT产品品牌代工大全2006-12-31
CPU:
INTEL CPU--INTEL在全球设有多个生产基地,其中马来西亚和菲律宾是两个最大的OEM基地,也就是说,这两个地方生产的CPU绝大多数是供应OEM厂商的;而哥斯达黎加则拥有为数不多的几个生产原盒CPU的工厂,主要供应零售市场的需求。众所周知,INTEL的OEM CPU在其总产量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绝对超过零售市场的供应量,因此就给人一种感觉,产地为哥斯达黎加的CPU特别少,加上国内销售的INTEL CPU绝大多数是从OEM渠道流入的,原盒装就显得更加少见了。而日本三洋为intel的盒装cpu做风扇 AMD CPU--台湾联华电子与AMD宣布,双方将合作开发半导体芯片制造工艺,联电会采用0.13微米以下制造工艺为AMD生产CPU。此外,它们还将与新加坡合资筹建12英寸晶圆厂,这座晶圆厂未来将生产CPU及其它逻辑芯片产品。
(2)显卡:
铭暄、盈通、昂达、七彩虹、双敏小影霸的低端:由深圳的同德(Palit)代工,质量一般,但市场销量很大
铭暄、盈通、昂达、七彩虹、双敏小影霸的中高端:ATI的由蓝宝或者撼迅(PowerColor)代工,nVidia的由承启代工,双敏还有青云代工的
耕升---是目前活在市场上的为数不多的独立开发设计并制造的显卡厂商之一,其制造的显卡以功能、实用、价格闻名于市,不可多得。
迪兰恒进--由台湾撼迅代工
斯巴达克--捷波代工
松景--由精英代工
双捷--由青云代工
新天下---稍微高一点的显卡是承起做的,其它全部是由深圳宝安的地下小作坊焊的卡
艾尔莎----最早的艾尔莎绝对的原厂制造,因为它自己开发设计并生产这种非公版的显卡。而后来随着NVidia开发速度的加快,以生产非公版着称的艾尔莎已经没有足够的时间来开发新的板基,因此现在的艾尔莎找人代工很正常。MSI不是直接给ELSA带工,我是听说MSI是nVIDIA的公版OEM。细心的观察你会发现,有很多类似的卡都是这样的,MSI制作公版,而ELSA使用公版,同样的还有例如昂达每次出新卡,都说是ELSA带工的,我仔细对比了一下,还真是一样的,只在微小的方面存在差别(例如BIOS的版本和电容的类型就不同),但是到底是谁给谁作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以前ELSA之所以与众不同,是因为它是第一个开发并使用nVIDIA非公版设计的,有很长一段时间nVIDIA的部分卡(Quadro系列)都是ELSA给开发的驱动,但现在它也开始使用公版了,前一阵子网上传得很厉害的ELSA申请破产的事情不知大家知道不,官方网站翻译过来,大概内容就是“ELSA已经无法承担高额的开发费用,如果再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来源,就准备申请破产”之类的话。还好现在它还健在,不过现在Quadro系列已经开始授权给丽台了(Quadro系列以前都是ELSA独家授权的).德国elsa的显卡部分则由MSI和技嘉代工
华硕----一直以来都自己生产显卡,而且一般都在公版的基础上有所改动。
微星---是NVidia公版代工第一大厂,丽台是NVidia亚太最重要的合作伙伴,今年起开始提供他专业显卡芯片,要知道,以前只提供给艾尔莎。
技嘉---也是显卡代工大厂,但是之前其跟Matrox合作生产G400显卡很失败,因此我就不多说了。
ATI原厂显卡---制造工艺与用料堪称一流,但是据说要退出中国大陆市场以鼓励第三方制造厂。哎呀,以后大家能买到的好东西越来越少了,还是支持一下耕升吧。呵呵。ati系列由部分由撼讯代工。
创新---找微星代工nvidia系列已经差不多一年半
台积电为nvida的gpu代工
韩系显卡---不论做工还是设计都绝对的一流,比如说SUMA,但是国内很少见
(3)主板:
联想品牌机---里面的主板是精英ECS,微星,还有技嘉与联想(QDI)自己的主板。现在联想只用giga和qdi的主板了。
精英---代工TCL,三帝、华鑫、华基、红船是不错的,松景也是精英代工的牌子
DELL-----现在的东东基本上都是华硕组装的做的,其中电源是光宝利通电源代工的,鼠标是德丽做的.光驱也是升荣做的(升荣同德丽是直属台湾??台集团,一直记不起来)而华硕的板子成品率是95%,虽然已经是业界的最高水准了,但DELL还是专门派了30个工程师到华硕,使得成品率上升到98%! DELL的主板采用华硕及FOXCONN的 )
HP---有一部分电脑也为FOXCONN代工
ibm---的台式机用过msi的板子
VIA---VIA品牌的主板应该是映泰OEM的
Intel原装主板:代工厂商—富士康(鸿海集团),品质精良,但缺乏超频设计
七彩虹:AMD系列主板,代工厂商—大众,性能和质量都不错;Intel系列主板,代工厂商—青云,质量一般
双敏:前期产品大部分由磐正代工,部分由浩鑫代工;现在由捷波和浩鑫代工低端,青云代工高端,低端质量很不稳定
盈通:大部分产品由翔升工厂代工,部分由友通(DFI)或者承启代工
昂达:代工厂商很多,很乱,最近主要是友通(DFI)和捷波,品质还可以,但是很少更新驱动和BIOS
VIA原厂主板:全部是硕泰克代工,做工精良,现在已经很少了
三帝、PCChip(麒麟)、红船、金鹰、华鑫、华基、华宏:都是精英全线代工
升技:部分低端主板由精英代工,以缓解大陆苏州产能不足的问题
双捷:全线由青云代工,另外有未经证实的双捷与青云股份关系
磐英、奔驰:除了刚推出时有时拿友通(DFI)的产品充门面,绝大多数都是深圳宝安的板卡一条街生产的,品质很差
华擎:除了部分由苏州基地生产的还不错,其余都是深圳宝安板卡一条街生产,品质很差
美达、天虹:由顶星(TopStar)代工
斯巴达克:由捷波代工
(4)显示器:
联想--- MONITOR是冠捷AOC
AOC代工---IBM、HP、DELL、联想、梦想家、大水牛、TARGA、MAYA、TCL,MAYA,方正
DELL19寸CRT--SONY代工
优派:部分CRT由苏州飞利浦和BenQ代工,其余由声宝代工,液晶由神达和仁保代工
美奇、七喜、方正、神州数码:由EMC代工
ADI:由建兴(Liteon)代工
华硕:由飞利浦代工
Neso(新特丽)、爱国者:由东莞精诚电子代工
CTX:由泰国中强代工
液晶显示器=====
对比度为400:1的液晶显示器-----一般由日本的日立(Hitachi)和富士通(Fujitsu)等公司生产
对比度为350:1的液晶显示器-------则主要由韩国三星公司和日本NEC公司生产。
COMPAQ的液晶是神达作的
TCL,海尔的显示器---部分是台达OEM的
华硕的显示器---是飞利浦,CTX代工
BENQ----应该叫做明基,而ACER叫宏基。以前很多东西ACER生产不过来,都是给明基生产的,所以以前也使用ACER的商标。现在时机成熟了,所以明基就自己用自己的商标BENQ而不用ACER了,也省了好多商标授权费用! dell的部分液晶显示器也是benq,MOTO手机的心语系列是明基代工的,T189是的比特代工的。
BENQ的液晶还是友达光电给OEM的
NESO---是东莞精诚做的,
CTX----是泰国中强做的
phlips-----的CRT基本由自己采料加工,LCD由LG-phlips联合制造
CRT显示器的厂家就剩三星、华冠(美格)、恒冠(EMC)、AOC、LG、长城(垃圾货的代名词)、BenQ(成本无法支撑)、精诚、源兴。其它厂家基本都要垮掉,厦华估计在明年3月份over,TCL王牌在最近的3个月之内将over,台达马上就要关掉显示器生产线,如此等等。其它市场上众多品牌显示器,除了我以上列的品牌,基本上可以不予考虑了,比如梦想家、大水牛、NESO等,这些品牌是今天还在明天就不知道在哪里了。 AOC给很多大厂做OEM,但是质量还是有差别,好象质量最好的给IBM、HP这样的国际大厂商,次一点的给联想,方正这样的,然后是自己的牌子,从好到坏分别是AOC、Enivension(好象是这样拼)、TopView等等,甚至还有什么标签都没有,到厂里拿一些低端的显示器会非常便宜,比如17寸纯平的可能只要600百来元
(5)光驱:
奥美嘉---Plextor、Creative为奥美嘉刻录机代工
Benq---DVD以前是先锋OEM的,现在不是了……
神州数码:由LG代工
SONY:前期由建兴代工,现在全部由BTC(英群)代工
台电:部分由BTC代工,部分自己生产
美达、源兴、大白鲨、美格、奥美加、昂达、双敏:由BTC代工
爱国者:建兴(Liteon)代工
微星:DVD由BenQ代工
飞利浦:由BenQ组装
Acer:由建兴代工
志美:由米苏米代工
摩西:由宇极代工
(6)鼠标,键盘,耳机,风扇等:
联想---鼠标是光宝旗下——旭丽代工的
清华同方--键盘是benq的
创新的耳机部分由SONY做OEM
日本三洋为intel的盒装cpu做风扇
ACER鼠标是Logitech的
微软的游戏控手是宏基代工的.鼠标和建盘是全部是群光代工的.
(7)机箱,电源:
HP COMPAQ IBM机箱---为FOXCONN代工,HP的也有不少机箱是台XChieftec生产的,现在HP的机箱是英志代工的。
大水牛的电源---是台达OEM
联志的电源---也是台达OEM的……
北泰在给神舟作oem
(8)笔记本,打印机:
DELL 的打印机---是利盟代工的
联想的打印机--- 都是利盟的.
联想的朝阳系列笔记本---是神达做的,清华紫光的笔记本也有部分是。DELL的速马电脑----100 200 200D整个机器都是台X做的 美国DELL工厂有些配件是神达做的,部份配部是由顺德神达(汉达)生产后,以前是在香港转机直飞美国,现在改在广州白云机场直飞美国(成本较底,效率提高了很多)UPS代理运输.
ibm的笔记本-----不少是在深圳的iipc--他和长城的合资公司里做的,那里也是ibm的全球3大制造基地之一。当然不少server、桌面也是那里生产出来的。
MiTAC---做过IBM,NEC,HP,PC;Compaq,Sharp,NEC,联想的notebook.SUN,HP的Server. 台湾已是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最大的制造基地。每年,在台湾出产的笔记本电脑总量中,代工产品的比重约占九成。 戴尔的笔记本电脑并不是戴尔生产的,联想的笔记本电脑也不是联想生产的,戴尔和联想卖的只是牌子,
而产品则是由代工厂商制造的。了解一点品牌笔记本与代工厂商的关系,对于我们选购笔记本大有裨益。
目前,在台湾,排名前10位的代工厂是广达、纬创、仁宝、英业达、大众、华宇、神基、致胜、华硕、志合这些厂商都做OEM,其代工订单几乎囊括了当今市场上所有的国际品牌,如IBM、戴尔、惠普、东芝、索尼、富士通等等。美国笔记本电脑75%由台商代工制造,大陆包括联想、紫光、方正等在内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全部来自台湾的OEM。
下面是国际着名IT厂商笔记本电脑代工关系表:
宏基现在已经拆分出来;分为伟创,建基,国基(国基已经给鸿海收购了),而现在宏基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叫OEM工厂代工的,有些是在中山组装。 台湾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但真正拥有自有品牌的产品不多,只有伦飞、华硕、宏基、仁宝少数几家厂商,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在数量上与代工总量相比显然不成比例。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刚刚启动的1995年,伦飞就是当时市场上的当红品牌,也是最早进入内地的台湾笔记本最知名品牌,曾与IBM、Toshiba等国际品牌名列前三甲,但进入大陆并不顺利,2001年就被挤出了前10名之外。华硕自有品牌笔记本曾预期在国内市场上拿下18-20%的占有率,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同一个工厂出来的不同品牌笔记本电脑,质量和性能并不一样。不同的品牌的设计架构不同,选择的配件也不一样,检测标准自然更不相同。比如,同是英业达生产的笔记本电脑,HP的产品使用铝美合金外壳,而国内另一种产品使用的是工程塑料。谁造的笔记本,不等于就是谁的产品,贴谁的牌子,其内质和性能也大有讲究。消费者选择谁的产品,还是不要光在价格上打算盘,性价比综合指数最高的,才是比较理想的选择。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代工并不是指东西不好,大公司的oem授权都是有很严格的质量认证体系的,只是防止某些居心不良的js的欺骗,大家也心中有数

C. 7000笔记本电脑推荐

推荐华硕飞行堡垒7 ,目前新上市。

采用AMD® 锐龙™ 7 3750H处理器 或 Intel® 第九代 酷睿™ i7-9750H / i5-9300H处理器(视出货而定) ,火力全开。选配图灵架构 1650/1660ti 显卡,华硕冰川散热架构,多铜管双风扇设计,除尘通道设计,防止微尘干扰。暴风增压智能散热系统,通过FN+F5智能快捷键,一键掌控风力,适应不同应用场景。



*产品规格可能会依国家地区而有所变动,我们诚挚的建议您与当地的经销商或零售商确认目前销售产品的规格。

D. uu加速器在苹果手机使用显示请使用uuaccerlator什么意思 怎么做

电话居于看看能不能像我说的注册表

E. 求助 如何选择笔记本电脑 有加分

教你如何选择高“性价比”的笔记本电脑
耐心看完,虽然内容很多会有些晕,但绝对对你起到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这些可是我花了一下午时间打出来的经验总结~
主要内容:
1.所谓的“性价比”都是骗人的
2.不同品牌之间 “性价比”其实都一样
3.选择真正的“性价比”:解析移动CPU
4.另加一条,关于如何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本

1.很多人在买本时所想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哪个本子“性价比”最高。疏不知“性价比”已经成为购机时的一大陷阱。
我向来强调的是“不同品牌之间没有性价比可言”,如果理解不了就拿神舟和IBM对比,但我要告诉你神舟卖那么便宜还照样有钱请李宇春代言,而IBM的笔记本卖那么贵竟然还是亏损的被联想并购了!
所以这其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很多消费者在购机时很追这个所谓的“性价比”,要我说其实这东西纯属商家用来忽悠人的概念。
举个例子吧,一个本子,显示屏的成本占到整机成本的四分之一,但有任何一个品牌会告诉你它用的什么档次的显示屏么?可屏也是有质量差别的,比如使用寿命,好的屏比如华硕多用夏普或明基的屏,使用寿命都能达到两三年才变暗,而神舟的屏一般用上一年就会感觉发暗。还有明暗度 可视角度 黑白响应时间及亮暗点率等多种参数规格
比如主板下料,一个DIY高手都会明白好板和渣板在做工下料水平上的差距和因此造成的价格上的差距,虽然用起来感觉不出,但在质量上却是很有差别的。
比如售后服务的成本,经常会有人问我戴尔的看着多么多么便宜,我说你也要能看到DELL所有广告最下面的一行小字“如果想升级至X年售后服务,请加XX钱”,保修时限,这也是价格的一个部分,并且是一个容易被忽略的重要部分。请把这东西加过后再跟别的牌子来做对比。

2.说了那么多,问题在于:“那到底哪个本性价比最高。”
其实并没有所谓的“性价比”,现在笔记本行业的竞争之激烈已经白热化了,其中已经没有虚价的成分,而是“一分价一分货”,不同的价,必然对应不同档次的货。不同的只是各品牌之间注重的东西不同,将成本在不同的方向上进行了不同比例的分配。
比如神舟,国产的牌子其实是不错的,只是稍有反感只做表面上的东西,比如配置会轰的很高,别的任何的牌子都没法比。但笔记本是一个很复杂的东西,不是说配置好的就什么都好了,也应在做工、减少故障率及售后上多做些补充。 所以说神舟是一个极端,有的人不在乎样子只追求花最少的钱买最高的配置的话就会喜欢,而有的人觉得笔记本是用来装点门面的东西就会考虑品位以及使用的质量问题等。所以个人的需求决定了不同的品牌倾向。
再比如IBM,很多人觉得IBM赚死了那么烂的配置居然还敢卖那么贵,T60最低的都没下过1W5,但实际呢?IBM嫌它的笔记本事业部亏损严重没什么前途就卖给了联想。
IBM注重的是商业用户的需求,并不是面向一般上上网打打游戏聊聊天这样的电脑玩家。而是里面的一份资料就会值成千上万甚至千万,那你说他说舍得买笔记本这点钱么?
IBM是将笔记本和西服的制作理念进行了融合,西服要的是什么?要让人显得稳重有内涵,并且体面耐脏耐折。想想IBM那一惯的全黑形象就应该能明白了吧。而SONY面向时尚的路线决定了它的产品颜色丰富多彩。
但样子只是表面,IBM这样的商用机更重要的东西在于它的内涵,说过它可不是用来打打游戏看看电影的,它的很大一部分研发资金投入在了“数据安全性”上,比如ASP硬盘防护,全铝镁防滚架,甚至是蓝色快车的行业内令人称道的优秀售后服务,还有很多人只要看了都会惊异的IBM的笔记本研发实验室。
好车为什么贵?是因为在对车内乘客的安全保护上下了足够多的工夫,任何一个型号的奔驰在上生产线前都会在实验室里被用来做无数次撞击实验,接受各种磨砺和检验。我想神舟可不舍得把个新本子就像IBM那样拿来摔摔打打吧。所以这也是IBM价格组成中为了提高其数据安全性的很重要的一个部分。
要知道你手上拿着IBM和你穿着阿玛尼可是一个概念。
所以每当看到小女生用着IBM聊QQ我就特崩溃-_-!!!~

那其他牌子呢?其他牌子只是介于类似神舟和IBM之间,对配置、质量、售后、还有其他一些因素进行了不同的倾向和调整。但实际上任何一个牌子,便宜是有便宜的理由,贵也都是有贵的理由。买与你所注重的东西相同的品牌,才是真正最合适的。
但我也要提到不要轻易对任何一个品牌进行否定。要知道笔记本两年内的行业平均返修率接近四分之一,即使是排名第一的富士通(日货。。。。)也仅做到了8%。所以说买本这事本来就是拼RP的,RP好了神舟用着照样爽,RP不好了买个IBM也能让你恨的要死。

3.其实性价比是存在的并且有方法去找寻的,下个定义就是:价格及配置是否与个人使用要求相符合以及其潜在价值的大小。
简单的说就是买最适合你的,并且知道怎样去淘到真正有潜力的东西,其实就是在为自己省钱。
那什么又叫做真正的“性价比”呢? 其实真正的“性价比”基本只跟CPU挂钩。而跟硬盘、内存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通通无关,硬盘不够是可以换的,内存不够是可以加的,但CPU选的不合适那就是在浪费钱。而显卡只占一小部分的原因。
比如目前遇的最多的就是买哪种CPU,有钱的都会去买酷睿2的,那是因为人家有钱,没钱的比如我就买的单核赛扬集显了。但卡在中间的就会头痛买什么好,酷睿双核还是AMD炫龙双核?其实单就目前的使用性能来说,NAPA平台的酷睿CPU是“性价比”最高的,十分实用而且INTEL在不断清仓降价。酷睿2要比酷睿同性能的贵近千,并且卡在了945主板的瓶颈上,性能其实并没有实质性提升。
与酷睿同价位的是AMD的炫龙双核,价格差不多,目前的性能测试的结果也差不多,很多人就会有个品牌倾向性因为INTEL打广告的水平和能力着实让全世界人民佩服,可很多人忽略掉一个关键性的问题:潜在性能。要知道酷睿只是32位的,而炫龙却是64位的,虽然在目前普遍的32位平台上俩的性能几乎一样,但我说只需要一年时间,或者一年都用不了,半年吧,等VISTA遍地的时候,你就会发现一个尴尬的问题:酷睿只能用VISTA 的32位版本,这种提升近乎是没什么意义的,而炫龙双核把内存加大后竟然能流畅运行VISTA的64位版,这种差距是不言而喻的.
那么这就是所谓的潜在价值。而要发现它就需要个人对技术和市场的经验和实力了^^

说说“性价比”的排行,拿这个可以作为所有本子的参考:
排倒数第一个的个人认为就是酷睿2CPU的本了,尤其是T7XXX系列的更是完全没必要,不止是主板限制的原因,而且必须考虑“水桶效应”的原理,我认为CPU这几年始终是突的最高的那块板子,而其他一些东西比如硬盘接口速度、内存大小都比这CPU对整体性能的发挥重要的多的多的多。所以如果从省钱的角度考虑,第一个该砍掉的就是高档CPU。
而酷睿的性价比目前还是要比酷睿2高些的,因为其性能在XP和945板子的环境下能达到一个很好的整体平衡。只是如果就长远来考虑也就是64位的VISTA系统应用的话,它还是无法和AMD的炫龙双核比的。
很多人问我酷睿和炫龙哪个好,我说AMD的性价比要比INTEL差,那它就甭混了~事实如此,AMD多年来一直是在INTEL在全球一手遮天的环境中逐步成长起来的,到现在敢叫板INTEL,它靠的就是与INTEL相比更高的性价比。尤其是炫龙双核对未来应用的潜在影响力,是酷睿所无法比拟的。
性能上,炫龙双核要比酷睿高一个等级,但仍与酷睿2有一点差距。

接下来提个问题:“你七年前用电脑做什么?现在用电脑做什么?”七年前我自己用着奔腾3,64M内存的机子打帝国2、KOF97,用着micro office 2000打字做文档,用IE4.0逛网站,用着QQ聊天。
现在呢?我还在打着帝国2和KOF97(别骂我 谁让这东西太经典了),一样用着office 2007打字做文档,用着IE7.0逛网站,还有QQ2007。。。

所以这使我很坚决的把刚买了一个月的华硕M9J双核+独显的机子折了很多钱卖人了,换了个赛扬M430+GMA950的联想E290,把内存从512加到1G,开WOW的同时开着N多个QQ窗口和网站,照样一点也不卡。却省下两千多块拿来做什么不行啊
配置这个东西如果实力不够有时还是没必要追那么高的,有多少钱做多少钱的事,现在花五千买个配置一般的机子,大不了用上两年把这个扔了再花五千买个新的,用着也绝对比现在花一万的划得来。
所以我说就一般用户的话单核的还是比双核的性价比高多了,只要别追VISTA“喂死它”。
SO,还有个建议是有多少预算就别全花掉,留出几百把512M内存提升到1G,绝对比把这个钱投在整机里对使用性能提升的效果要好的多明显的多。

4。另加一个内容,关于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笔记本:
其实买本这事也不用搞这么复杂,只要把握住四个东西就能找到最适合你的笔记本,从而卡在具体的一到两个型号上:价位、品牌、对配置的要求和尺寸。有问题的告诉我你对这四点的要求,越详细越好,我就能参考帮你从无数品牌中找到最适合你的那个本了

而这四点是互相制约的关系,以品牌为前提,确定其他三点中的两点,那剩下那个也就会是确定的。

举个例子吧,曾有朋友想买华硕,就问我6千左右的怎么样。这样就确定了两点,我就告诉他 在这个价格档位,华硕可以买到单核+独显 15尺寸的如A6Q44CJC;或者单核+集显14尺寸的Z99HT36M-SL,如果想要双核+独显的那就得把价位上调最少六百到一千左右如A6Q22JE

可能很多人会不明白为什么“尺寸”也会算在其中?孰不知笔记本这东西是越小越贵的,每小一个尺寸,价格就会飙升近千因为它有一整套的设计技术和设计精度在里面。
很多人就在这上面被JS忽悠了,说什么“大的看着爽快”“大的用着舒服”然后一被黑就最少几百上千

SO,这些就是我总结的一些东西,可以简称“O氏定理吧”呵呵
为自己挑选适合的本就可以通过这四点去把握而不要听JS所谓“性价比”的言论,你看好哪个就买哪个,坚决不能被转型!

F. 宏碁和神舟

毋容置疑,价格相同肯定选择全新的啦!就好像20万给你买车,你买十多年前的老奔驰还是买现款的本田雅阁?

G. 神舟、惠普、联想、三星、宏基等笔记本电脑相比较哪些比较好

1、神舟、惠普、联想、三星、宏基这几款笔记本电脑排名的话,应该是联想、三星、神舟、惠普这个顺序。
2、相比较一下联想的需要站在排头,是因为此款笔记本电脑散热功能比较完善,相对来说还是独占鳌头的。
3、至于其他 几个方面比如外观,功能,性能都相差不大的,需要自己的经验来评价那个笔记本电脑更适合自己的性格。

H. 什么牌子的笔记本电脑曝光返修率最高

笔记本电脑较高的返修率在整个行业均属普遍现象。有保守调查数据显示,售出3年内,上网笔记本、入门级低端笔记本和高端笔记本平均返修率分别高达25%、20.6%和18.1%。

世界十大笔记本:联想,dell,hp,宏基(acer),索尼,苹果,thinkpad,华硕,三星,东芝。

想了解笔记本的返修率,先从代工关系来看,

全球最大的笔记本代工厂商:

NO.1广达—全球最大的IT代工厂商,目前全球有至少1/3的笔记本电脑均出自于广达之手...

NO.2仁宝—成立于1984年,是全球第二大笔记本代工厂,规模和实力仅次于广达...

NO.3纬创—作为泛宏碁集团的三大支柱之一,纬创也是全球数一数二的代工大厂,排名第三...

NO.4英业达—算是一家比较老资格的代工厂了,目前主要代工涉及移动计算等众多领域...

NO.5和硕—近两年随着华硕笔记本销量的明显提升,和硕的出货量也有了明显增长...

NO.6精英—近几年来,国内绝大多数笔记本品牌都是精英志合的合作伙伴,包括神舟等...

NO.7大众—在笔记本代工领域依旧只能算是二线的代工厂,产品以中低端市场为主...

NO.8华宇—虽然已卖身,但说起笔记本代工,华宇仍然是人们浸浸乐道的代工品牌之一...

NO.9神基—神基专注并善长于军用笔记本电脑而对民用笔记本电脑兴趣不大...

NO.10蓝天—主要专注于17寸或以上的本本代工,并在高端的游戏笔记本市场获利颇丰...

下面来参考一下近几年来的笔记本返修率


1:THINKPAD:毫无疑问笔记本的第一品牌,从IBM开始,坚毅的外形、质感的机身、良好的手感、最佳的散热,使其无愧于笔记本品牌中的NO.1!用THINKPAD笔记本就是感觉用起来舒服!缺点么,现在被联想收购了,而且现在基本在各个城市都有代工厂商,所以低端返修率高了点,低端都是15寸,太厚重,联想不厚道。


2:联想:联想的价格现在越来越便宜便宜,就是代工厂多了的原因,甚至比HP和台湾的三大品牌都要便宜一些,但是我觉得他的东西还是对得起的他价格的。便宜了嘛,返修率自然也就高了,真是正比例啊。很多人其实买联想就是支持国货而已,但我现在觉得联想真的想做一个国际品牌,质量上严格把关,价格么,想做国际品牌就要有国际品牌的样子,贵点只要值那个价就好,而且也不是很贵。支持国货,要让我们有支持的动力。缺点么,外观不怎么好看,又厚又重,颜色没什么选。没什么特色,品牌不是很叫的响。


3:富士通:这个牌子一直被人骂,日货,又贵。他的返修率是14%左右,排名第一的THINKPAD是20%左右,厉害的是富士通主流笔记本都是提供三年质保,而THINKPAD一大半机器都是一年质保,也就是说我3年质保的返修率比一般人印象中质量最好的THINKPAD大多数一年保的机器还要低很多!这意味着他的原配件用的非常好,他对产品的质量标准非常高,所以他的成本也很高,卖的贵不是一味的不厚道。。缺点么,散热没有thinkpad好,男人还是推荐THINK,女人么,非要选择SONY的话可以先看一下富士通。


4:HP:HP这个品牌以前我对他印象不错,提供比IBM低的多的价格却很接近于IBM的产品。直到后来V3000系列的出现。这系列一下子把HP的价格拉到6XXX/5XXX,提供时尚的外观,不错的品牌,适用的性能,一下子卖的非常火。可惜,这个系列因为成本的原因质量非常不稳定,而且通病是温度是所有笔记本最高的,乱七八糟的小问题很多,而且hp的代工厂太多,真是乱七八糟,现在市面上买到的hp真不知道是哪里代工出来的,让我对HP一下子印象差了很多。打价格战的HP不再是我喜欢的HP。


5:ACER。宏基ACER就是一陀屎。抱歉,忍不住这么形容,返修率太高了,模具又粗糙,唯一的亮点就是低价高配,没人愿意老跑维修站。一次一个好朋友看中一台ACER一台联想,配置差不多,联想贵900,他问我ACER可以选择吗?我说搏RP。他说我RP好,结果买回去显卡老是偶尔黑屏……不过ACER的高端还是不错的,比如法拉利系列,一看做工就喜欢,可惜,有1W5谁会买ACER


6:BENQ:定位和价格都和ACER差不多,我的印象参考ACER。除了最后一条:BENQ就没什么出色的高端产品。


7:ASUS:华硕的笔记本并没有他的主板那么坚若磐石。依然是代工厂商弄出来的,散热也不怎么的,低端的产品做工和质量都比较一般,以前还有沸沸扬扬的漏电事件。只是高端笔记本做工和质量不错的(我对产品的做工要求比较高),但问题是高端的价格没人愿意买华硕了。


8:DELL:戴尔网上口碑很差,和宏基一样的,唯一的亮点就是低价高配。。二流品牌,但我们公司原来卖都是商务机系列,质量凭良心说还是不错的(虽然我不喜欢这个品牌),家用机没怎么接触,听说质量不怎么样,而且家庭用户的良好服务也得不到保障。


9:苹果:APPLE的机器很多人吹的很神,但如果拿来装XP使用的话我觉得就没必要了。因为他的手感和散热很一般,而且用XP会有一些细节上的不方便(比如装系统,比如键盘,比如触摸板是单键的)。很多人买MACBOOK冲的就是出色的工业设计、适中的价格、神秘的品牌,总结一下就是拿来YY的,并不实用。


10:SONY:索尼这个牌子很多人喜欢,觉得花哨,好看,以产品外观取胜,外观好的品牌一般质量就会不怎么好,就像胸大的女人大家都会觉得一定是无脑一样。其实索尼的质量还是可以的,比大多数品牌要好。高端产品的工业设计非常出色。但他始终不能带来THINKPAD的舒适。一些产品很薄,薄的像手掰一下就会断一样,用起来并不安心。高端选SONY,真是毫无性价比!还不如选富士通。


11:东芝:东芝已经没落了,产品没什么特点,价格也没优势,又是日货,也没什么好选择的。起码某些产品的低端做工真的非常差。我一个客户笔记本OEM厂商的,他跟我说东芝现在的缺点就是新品更新太快,当一款新品上市后必然出现问题,但他来不及改进这些问题又推新品,导致小问题不断,已不是当年的TOSHIBA。


12:三星:没什么多说的,品牌定位和苹果,索尼一个档次,国际品牌,散热可以和所有笔记本来PK、包括苹果。外观漂亮有档次、屏幕是防眩光的,清晰细腻(这是三星的强项)主要是三星完全拒绝代工、全部自主生产我喜欢、缺点价格相对同等配置其他的笔记本稍高,遇到性价比高还是可以选择的,做工还是可以的。

I. 4K屏幕的挑战 宏碁V15 BE版游戏本评测

【IT168评测】一般来说,传统游戏本电脑喜欢拼谁的配置更牛逼,尤其是显卡和 CPU。可现在不一样了,由于素质更好的广视角面板开始普及消费类市场,玩家无疑还会考虑屏幕的水平。今天的评测主角就是来自老朋友宏碁的一款 4K 分辨率游戏本 V15 Black Edition,4K 屏可能不算陌生,但是采用 4K 屏的游戏本电脑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宏碁 Aspire V15 BE 4K 版( 16G 内存型号 )京东链接【点击查看详情】

宏碁 V15 BE 4K 版的优势:主体配置很高、拥有非常优秀的产品设计和制造工艺、预装最新的微软正版 windows 10 家庭版操作系统( 第一次使用即可自动激活 )

不足:64G 容量的固态硬盘对游戏的加速效果不足、4K 分辨率下,整个平台只能在“ Low ”+“ 0 特效 ”画质设定下保持游戏的基本流畅度,续航时间短

( 备注:V15 Black Edition 名字太长,所以一下出现的名字均缩写为 BE )

A、宏碁 V15 BE 4K 版的外形、连接、工艺

V15 BE 版实际就是宏碁 Nitro 系列超薄游戏本电脑的一员,这个系列本身定位就是中 - 高端游戏市场,所以到了 BE 版最突出的外观变化就是材质和工艺的更新。比如在顶盖、底座、和掌托统一使用皮肤漆涂层的同时,顶盖部位还针对性地加入了复杂的 3D 立体雕刻,由此带来的的细密手感让机身更富于层次性。关于这种质地的直观效果,大家可以参考本文的题图照片。

另外,V15 BE 的配色风格也很简练,只需屏轴部位一条银色的装饰线就立刻将产品的雅致感受表现得淋漓尽致,机身细节的雕琢方面也体现了国际品牌的风范,工艺优秀。

尽管 V15 BE 的外形很薄,依旧携带了 3 个 USB3 . 0( 含充电 ),前端带一个 SD 卡设备,输出方面为全尺寸 HDMI 接口规范, 由于游戏本产品的网络使用环境比较传统,依然为以太网接口开辟了空间,是不过使用的是弹出设计。

V15 BE 只设计了单侧的接口,后端为散热设备,机身两侧的线条向内收敛,为轻薄感创造条件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接口的丰富性。另外,底座部分的设计突出了一体化的思想,玩家要想换件的话一是建议过保,二是谨慎为妥。

V15 BE 采用了 15 . 6 英寸屏幕面板,表面经过防眩光涂层处理,不过和其本身具备的 3840×2160 UHD 级别的分辨率规格相比就都相形见绌了。通常我们把 这个规格的屏幕称为 4K 屏幕,也就是分辨率为 960×540 的 4 倍效果,是我们最熟悉的全高清 1920×1080 规格的 2 倍。

V15 BE 的 4K 规格是通过所谓 IGZO “ 铟镓锌氧化物薄膜晶体管 ”技术来实现的,这也是现阶段像笔记本电脑屏幕这样的产品实现超高清分辨率的主要实现途径之一。实际上这个技术在像素密度、能耗( 低 )、成品厚度( 比传统 TFT LCD 面板薄,比 ARMOLED 厚 )等方面优势明显,在色彩表现上虽有提升,但是这不是她的突出本事,所以我们能在这块来自夏普的面板规格上看到色彩数达到了 8-bit 真彩,但 NTSC 色域范围也只是比较常见的 72% 的水平。其它比较突出的特征是具备 1000:1 的对比度、330cd/m2 的的典型亮度比传统 220cd/m2 的产品高出 50%,全方向 176°的广角可视性。

( 备注:下面有详细的关于该面板的规格信息 )

这块屏幕确实更适合图形显示方面的操作,不过随后的几项测试数据从另一个角度告诉我们这块面板也不是尽善尽美的。( 可以参考随后基准测试环节的内容 )

除了面板本身质素优秀以外,V15 BE 还特意添加了一项我认为非常重要的功能:屏蔽蓝光。现在我们知道屏幕辐射的光线中一种称为“ 蓝光 ”的组分对眼睛的伤害较为明显,所以很多人出于工作的特点,长时间操作电脑的同时会佩戴防辐射眼镜,比如我~ 宏碁在显示程序下直接加入了“ 弱、中、高 ”三个级别的蓝光阻断效果,尽管会让画面的色彩看上去“ 黄黄 ”的,但是这恐怕也是逼不得已,如果不在意所谓蓝光的话,自然可以随时把这个功能关掉。

( 备注:关于屏幕面板的效果以及蓝光阻断功能可以参考下面的照片 )


V15 BE 采用了比较舒适的键盘设计,通过改善回弹表现、键程长度来获得更佳的操作体验。同时,键盘的红色背光功能也一定程度上丰富了玩家的体验,尽管她并不具备多级别的亮度调节设计( 实际上只有开 / 关两档 )。另外,键盘枕和掌托一体化设计思路,以及触感细腻的皮肤漆工艺也都增添了产品的高端归属感。

B、宏碁 V15 BE 4K 版的官方软件体验

宏碁也为这款产品加入了一些常用化软件功能,方便不了解新系统特点的玩家快速上手。不少人对品牌产品内置的软件表达了自己的不满,占用空间、开机自启动导致速度慢,不时打搅用户、甚至搜集私人信息。实际上,相比一些品牌,宏碁的软件数量并不算多。

( 备注:宏碁自备软件全部位于 win 10 开始菜单下的 Acer 文件夹下,如下面的截图 )

“ Care Centre ”基本具备了常用的设备和系统设定功能,很多用途对系统不感冒的人来说还是非常简单、方便的。比如可以绕过微软复杂难找的设计直接清理自己电脑硬盘上的垃圾内容和文件、管理开机启动项、检测硬盘、电池、网络出现的常见问题并得到简单的恢复,还可以通过她随时得到产品的更新文件,像硬件驱动、应用程序等等。

( 备注:关于 Care Centre 的简单体验可以参考下面的截图 )

V15 BE 内置了宏碁的“ 云 ”存储服务,除了个人网络空间,还提供了类似微软 office 系列的应用,能帮助实现功能简单、快速、方便的办公需求。不过限于主次考虑,我没有深入体会这个功能,你可以在注册宏碁官方账户后进一步体会一下。

通过“ Power Management ”可以几时跟踪、管理不同在行程序对电池的需求强度,类似于 windows 下的资源管理器,不同的是没有后者那么技术流,任何人都能轻易地看懂什么东西阻碍了你的续航时间。实际上,管理并熟悉自己的常用程序对于 V15 BE 的续航表现而言十分重要,在之前的屏幕部分就已经说过,后面的测试会说明一下这其中的原因。

作为生活的一部分,V15 BE 通过一些集成度很高的软件帮助你方便日常的活动,比如这款叫做“ Acer Explorer ”,她包括了娱乐、维护系统安全( 杀软 )、多媒体素材的简单加工制作( 照片、视频 )。另外,V15 BE 本身也是出乎意料地没有提供本机的硬件驱动文件,虽然前面介绍的功能能下载管理驱动程序,但是对于已安装就绪的文件无能为力,所以在这个软件的下面通过“ 支持 ”选项在线获得来自官方的指定驱动文件下载并安装就显得非常有必要了,记得下载好后要备份一份以备不时之需哦!

当然,对于重度玩家来说,一旦设备真的出了问题,可以马上通过官网在线获得自己附近的指定售后服务点信息,查询设备的保修信息,预约当地的宏碁售后服务,这个细心周到的设计非常值得称赞。

( 备注:关于如何在线下载管理设备驱动文件,以及设备维护服务信息的获取可以参考下面的截图 )

宏碁一直使用杜比音效体系,V15 BE 也是如此,而且和其他品牌采用的杜比产品功能基本一致。不过面对电影、音乐、游戏这些常见的使用场景,缺少独立的低音单元,仅仅凭借两个扬声单元,我们无法期许具备更多层次感和丰富性的音质表现。

C、宏碁 V15 BE 4K版的性能基准测试

V15 BE 采取了第四代酷睿 i7-4720HQ / HD4600 + 4G×2 内存、1T HDD + 64G SSD、GTX 960M 独立显卡的主体配置。除了显卡,以 V15 BE 如此薄的外形设计能够选择标准电压的 i7 CPU 非常让我惊讶!

4720HQ 为四核心设计,主频 2 . 6GHz,板载固定设计,CB R15测试反映出在这款平台上的单多核性能比同一代稍早一些的 i7-4710MQ 均有 3% 的微幅滑落,对比第五代低电压酷睿 i7-5500U 单核性能有 1% 的增进,多核则有 5 % 左右的增加,对两款较强产品的优势并不明显。反而我们需要应付她带来的较高功耗表现,这是为什么我说需要额外注意 V15 BE 的程序管理问题的原因之一。

( 备注:关于 CPU 测试的数据来自权威的 CineBench R15 he CPU-z )

V15 BE 测试型号采用 8G×1 内存设计,如此薄的外形设计,还不清楚是否具备第二条内存插槽。和 CPU 的选择一样,内存也是选择了常规的 DDR3 版,而不是 DDR3L 版,三星出品的颗粒品质比较上乘,600 - 800MHz 间的延迟表现在主流的 8 - 11 之间。

相比 HD4600 的规格,NV GTX 960M 显卡更适合这款游戏定位的产品,支持 DX11 游戏、640 个流单元、4G GDDR5 显存规格、128 Bit 输出位宽、支持主流的 NV 画面特效。CB R15 下 OpenGL 图形测试可以知道这款显卡的性能相对 HD4600 有 40% 的递进,对比 R7 M265 有 15% 的增强效果。另外作为补充,从 3DMark Sky Diver 和 Fire Strike 两项较高要求的测试环节得到的测试数据也显示了这款显卡在 V15 EB 上发挥了较高的图形水准。

( 备注:显卡测试数据源自权威测试软件 GPU-z、CPU-z、3DMark )

V15 BE 采用硬盘 + 固态硬盘的混合存储方案,系统被安装在 64G 容量的建兴固态硬盘中,相对近 40G 的空间要求,C 盘的余量非常紧张。HDD 方面采用的是西数的 1T 产品,对于游戏本的大文件存储而言比较充裕。通过 HD Tune Pro 5 . 6 的测试发现,SSD 的平均读 / 写速度为 270MB/s,最低读 / 写 130MB/s,对于只有 64G 的容量来说,这组数据还不错。不过从测试曲线的幅度的变化来观察,这块 SSD 的读 / 写稳定性确实不敢恭维。

另一个角度,从 AS SSD 测试数据来看,大文件连续读取速度 475MB/s,对应连续写入速度 164MB/s,读取很高,甚至堪比 250G 容量的产品,相对一般的写入能力再次暴露了容量或者主控方案方面的不足。4K 随机方面的表现竟然不如 4K 并发随机的表现,也是很让我感到诧异的地方。

最低 49MB/s,平均 90MB/s,虽然 1T 硬盘在读 / 写速度上的表现不及 SSD,但测试曲线回落相对平滑,幅度变化均匀,在稳定性方面的表现却比后者更加出色,这也是我见过的笔记本电脑产品中搭载的最优秀的西数硬盘之一。

相较于单纯的硬盘游戏本产品,混合存储的游戏存 / 读取时间的缩短效果还是相对有限,PCMark 8 存储测试环节能看出3D 游戏加载时间在 130 - 350s 之间,稍稍领先于普通硬盘的表现,但是差别并不十分明显。

( 备注:硬盘性能测试数据来自权威测试软件 HD Thune Pro 5 . 6、AS SSD BenchMark 1 . 4、PCMark 8 Storage Test)

看一下整体性能方面的测试表现。PCMark 7 下,V15 BE 的整体数据非常高,5000 得分以上便是高端 - 性能型产品的分水岭。下面的截图分别展示了 PCMark 7 环境下不同测试子项的数据,比如视频回放的帧速、DX 9 / 10 游戏的帧率、存储速度等等,以及 PCMark 8 家用环节的测试数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

3840×2160 分辨率下,V15 BE 的单机游戏性能实际却并不高,比如《 COD 11 》仅能在关闭一切所有画质效果的环境下,用 4K 分辨率跑出平均 36FPS 的流畅度,比肉眼可辨的 24FPS 多出 12FPS。《 COD 11 》除了对内存容量有极大的依赖,对显卡规格的需求也是显存容量,这两方面 V15 BE 都能轻松满足,唯一影响游戏体验的瓶颈显然就是超高的分辨率设置。对游戏测试稍有了解的人会知道,除了特效和反锯齿级别,分辨率是所有游戏设备的一道又基本又高级的门槛,如果要较高的画质效果,配置低级的设备只能通过拉低分辨率来实现。

手中测试的这款 V15 BE 的冲突感就表现在这里,如果不能用最佳分辨率( 即显卡支持的最高分辨率 )来体验游戏的畅快乐趣,那么 4K 规格的面板存在的意义就显得不大,好像花几十万买辆奔驰却发自己就是喜欢那个简单的 logo 而已~

如果我不用 4K 分辨率的设定还想要高画质,直接拉低到全高清 1920×1080 的级别,那么问题又来了,即便是系统设定同样的分辨率,可能依然会遇到无法强制全屏画面显示的问题,一个 4K 屏幕套一个带宽宽的黑圈的游戏画面,我想谁也不会太乐意去面对她。解决的方法是有的,比如等待 NV 显卡放出 4K 更新,或者自己花花心思研究一下,关键是有多少玩家乐意跟她这么玩儿?再或许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上像 GTX 970M 这样的显卡,或者加量的 GTX 960M,前提是最好不要改变轻薄的外形。

( 备注:下面的《 COD 11 》游戏测试画面看上去黄黄的就是因为屏幕开启了蓝光阻断功能 )

说到续航问题,需要结合前面说到的要额外注意 V15 BE 的程序管理问题。由于电池无法卸掉,通过 AIDA 64 的配置信息能发现,V15 BE 测试机的电池容量为 52000mWh,差不多 4500mAh 的规格,这是一个中等偏上的家用或者办公型笔记本电脑的电池规格,对能量消耗更大的游戏本电脑而言显然偏小。通过 PCMark 8 的家用环节测试得到的续航时间数据为 1 小时 37 分钟,非常短是不是?如果换做消耗更大的游戏测试,照此估测,实际的续航时间可能只有勉强的 1 小时左右~

这难道都是电池的问题?当然不是,虽然容量不高,但是回头看看前面说的 i7-4720HQ 的 TDP 47W 的热耗,GTX 960M 的能耗,还有就是夏普 4K 面板本身的功耗就已经比普通产品高出 3 - 5W,所有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续航杀手,这种条件下,如果不注意后台进程和在行程序数量,还真不知道电池能坚持多久。

究竟 V15 BE 的整机耗电有多高?可以参考一下我在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Test 环节下测得的满负荷功耗数据:105W,这是一个比较接近真实游戏的功耗数值,这个数值要比同屏幕尺寸,采用普通面板,低电压 i7-5500U + R7 M265 显卡的 ThinkPad E550 功耗高出 2 - 2 . 3 倍,而后者的续航时间为接近 5 小时...

( 备注:续航测试的环境是 Windows 10 平衡电源模式、60% 屏幕亮度、无线联网、关闭键盘背光、图形卡为全局 NV GTX 960M、电池起始电量 100% ,测试软件为权威的 AIDA64 和 PCMark 8 家用环节续航测试 )

最后看一下 V15 BE 的机身温度测试,这项测试除了能试探散热设计的好坏,还能体会到设备的操作舒适度以及工作的稳定性。通过将近 40 分钟的 AIDA64 System Stability 测试,全负荷运行中表现出的稳定性非常好,也验证了轻薄的外形设计没有阻碍到散热的合理性和工作效率。另外,操作区域平均 35℃,底座平均 34℃ 的机身表面温控非常出乎意料,舒适度可以用“ 爆棚 ”二字来形容。这样低的温度别说在轻薄游戏型产品身上,就连传统尺寸的设备上也很难见到,足以证明 V15 BE 的内部设计已经非常优秀。

( 备注:该项测试数据是在 22℃ 室温下,通过 AIDA 64 以及德国 FLUKE 红外测试仪的帮助下获得 )

D、评测总结:

尽管 4K 面板名字确实够霸气、特好听,不过从一些实际的体验环节上还是暴露了些短期的不足,比如游戏就是而非要让我做出选分辨率,还是选特效 + 画质这种“ 娶丽佳,还是娶美华 ”的尴尬之事,到了该正经的时候,续航时间却又出奇的“ 短小 ”。不管自己怎么样,反正其实男人大都是想脚踩两只船的动物,所以如果说世间非要有什么完美的东西,那也许就是玩家对游戏本电脑的追求。

抛开 4K,宏碁 V15 BE 游戏本电脑是一款从设计到操作,从舒适性到效能表现都非常好的产品,这一点货真价实。加上 4K,V15 BE 玩儿了把炫酷概念的前瞻,尽管还需要一些优化工作,但就冲着 3840×2160,或者叫视网膜屏什么的也好,我想也自有不少热血玩家会为此以命相搏。

宏碁 Aspire V15 BE 4K 版( 16G 内存型号 )京东链接【点击查看详情】

( 完 )

阅读全文

与奔驰车上accer是什么意思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汽车首保时间怎么算 浏览:934
psw汽车行业里是什么意思 浏览:822
汽车海马s5发动机哪里制造 浏览:733
汽车哪些地方需要防冻 浏览:521
汽车废杠哪里回收 浏览:911
奔驰v6小车车身重量多少吨 浏览:147
买奔驰需要准备哪些 浏览:416
汽车大灯开启多久 浏览:534
汽车划痕怎么处理好 浏览:637
奥迪a6时速多少最省油 浏览:570
奥迪a6起步时为什么有咯吱声响 浏览:252
速腾汽车有哪些配置 浏览:919
工业革命有多少汉族 浏览:587
奥迪哪个车容易被盗 浏览:135
常平至大悟春运汽车票最高多少钱 浏览:651
什么是汽车的民族性 浏览:671
奥迪Q3这个级别对应哪些车 浏览:984
奔驰梅德赛斯商务车是哪里产的 浏览:245
奔驰的小木马这首是什么歌 浏览:869
汽车雨刷精在哪里 浏览: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