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鼠式超重型坦克的制造历程是怎样的
1942年6月8日,德国着名的坦克设计师波尔舍博士在会见希特勒的时候提出发展超重型坦克,希特勒当日即任命波尔舍为总设计师,研制一种安装有128毫米或150毫米火炮的超级重型坦克,这就是“鼠”式坦克的来历。
1943年1月12日,德国陆军兵器局召集了各有关厂家下达研制任务,参加研制的厂家有:克虏伯公司,西门子公司,戴姆勒-奔驰公司,斯可达公司和阿尔凯特公司等,有阿尔凯特公司负责总装任务。
1943年12月23日,在阿尔凯特公司的试验跑道上进行了“鼠”1坦克的行驶试验,获得成功,不过当时炮塔没有浇铸,用的是55吨的混凝土炮塔作为替代品。
1944年1月10日,该样车被运到斯图加特附近的博普林根试验场,进行了更广泛的试验,除了悬挂装置强度不够和出现一些其他的小故障外,都还令人满意。
但是它的最大速度只有22公里/小时,持续速度只有13公里/小时。随后希特勒命令波尔舍博士在1944年6月之前制造出有炮塔的装有武器的完整“鼠”式坦克。
1944年3月20日,第二辆样车“鼠”2式坦克的车体被运到了博普林根,不过其他的部件直到6月9日才全部运到,并开始新的试验。
1944年10月,“鼠”1坦克和“鼠”2坦克都被运到柏林郊区的库麦斯道夫试验场作进一步的试验,试验开始不久,“鼠”2式样车由于发动机和发电机轴匹配不当,发生了柴油机曲轴损坏的严重故障,而新制造的发动机直到1945年3月才运到库麦斯道夫,组装没有出现什么问题,但是随后不久德国就战败了。
“鼠”式超重型坦克只生产了两辆样车,还有9辆正在生产过程中。原计划生产150辆,但是由于二战的进程,基本上“鼠”式坦克没有发挥什么作用。
“鼠”1坦克装上了炮塔,炮塔上装有一门128毫米的火炮和一门并列75毫米火炮,动力装置是MB509汽油机,车体表面涂三色迷彩。
“鼠”2坦克未装炮塔,动力装置为MB517柴油机,表面涂两色迷彩。这两辆样车在德国投降前并没有参加最后的战斗,在苏军最后攻克柏林前,德军把这两辆样车都炸毁了。苏军在战后将各处缴获的车体部件拼凑成一辆完整的“鼠”式坦克。
“鼠”式坦克火力强大,防护坚固,但是它极差的机动能力几乎使它只能在原地作为固定的火力点,而且生产的比较晚,数量也很少,根本无法挽救第三帝国必然灭亡的命运。
尽管希特勒狂热地要求,但是“鼠”式和其它计划中的坦克还是没能在二战结束以前投入战场使用。其开发史可追溯至德国陆军在战前对俄国T-35A、B和C型重型坦克的调查报告,另外还有传闻说俄国人正在发展一种重达100吨的坦克,这种看似威力无比的“陆地战列舰”深深地吸引住了希特勒。
为了满足希特勒的这个兴趣,克虏伯公司早在1941年就接到了陆军武器局的命令,发展一种类似俄国人的100吨坦克那样的战车。于是克虏伯公司的设计师们做了大量的110、130、150及170吨级坦克的发展研究,但是始终没有一种走出图纸阶段而变为实车。
因为它们的笨重的大块头,所以这些超重型战车的第一个代号就称为“猛犸”,后来为了迷惑敌人的情报,又改称为“鼠”式。
好像对已经超负荷运转的德国军工产业熟视无睹似的,希特勒在1942年3月21日亦同样命令保时捷公司设计一种100吨的战车,这种大坦克被称为“保时捷鼠式”。
1942年5月,希特勒再次要求用最高速度进行特大型坦克的开发,同时他认为将重量减至70吨是错误的,而增至120吨最佳。在他的观点中,坦克上后中的装甲和一门高性能的火炮比机动性更为重要。
1942年12月,保时捷教授和克虏伯公司的穆勒博士呈交给希特勒一份关于“鼠”式坦克生产的预备工作状况报告。产量力争达到每个月五辆,在克虏伯公司生产。
1943年1月,希特勒把参与与竞争的克虏伯公司和保时捷公司的设计进行了比较之后,决定采用“保时捷鼠式”法案,并赞成使用128毫米KWK主炮。
1943年5月1日,“鼠”式的木制全尺寸模型向希特勒作了展示,最后他同意将其投入生产,并下达了150辆的定单。但到了1943年10月,希特勒原来的150辆定货又被取消了。
第一辆原型车制造出来后,全车重量达到了150吨,由于要满足希特勒对更厚重装甲的一再要求,最后装甲的厚度达到了惊人的240毫米,而“虎王”坦克的正面装甲也只有150毫米。而且全重一步一步增加到了188吨。
② M4血馒头、豹式还有丘吉尔坦克、克伦威尔坦克分别是哪家制造商设计生产的
都有啊,
丘吉尔坦克是由英国沃克斯豪尔汽车公司制造的。
黑豹则是由MAN、MNH、戴姆勒-奔驰、亨舍尔和德玛格公司等公司一起制造,因为德国公司产能有限。
克伦威尔巡洋坦克是由伯明罕铁路公司设计制造的
谢尔曼则没有特别提到,应该和美国战时设计体质有关系吧,由多家公司一起研制,一起生产。因为战争期间,所以定型快。
③ 坦克世界 历史 型号
MAN公司1935年生产的一种轻型坦克,制式编号Sd.Kfz.121。首批生产的25辆称为A1型,又生产了25辆称为A2型的改进型车辆,在1936年这一系列最后的A3型共生产了50辆。
二号坦克简介
1934年,德军开始发展一种10吨重装备20mm炮的装甲车辆。在1935年初,许多德国厂商都提供了他们的原型车设计,如Krupp、MAN(只有底盘)、Henschel(只有底盘)、戴姆勒——奔驰(农用拖拉机改进而来)。Krupp第一个拿出设计方案,是放大了的LKA I版本,作了少量的改动,装备了新的武器,但该设计被否决。随后,决定利用MAN的底盘和奔驰的外壳。在1935年末,MAN生产了最初的10辆Las 100坦克,后来改名为Ausf a1。它比I 号坦克大,但仍是作为轻型训练坦克,由于III号和IV号坦克生产的延误才投入了战斗。最初的型号Ausf a1/a2/a3/b是早期生产的,主要用于测试,但仍服役到1941年中期。Ausf a1/a2/a3装备了Maybach HL 57 TR发动机,而Ausf b是HL 62 TR发动机。从1935末年到1937年3月,它们共生产了超过110辆。它们的悬挂系统由I号坦克发展而来,由三对负重轮组成,外部有一钢架联结。这几型坦克只是在发动机和冷却系统上有差别。
1937年3月,新的Ausf c出现了,带有新的悬挂系统,由五个独立的负重轮组成,这成为以后的II号坦克的标准。Ausf c生产了约2000辆,主要用于训练和作战,它是主要的生产型号。在1938年5月,生产了Ausf D/E型,才用了Famo/Christie悬挂系统。1940年,由于D/E型缺乏越野能力,它们退出了服役,被改装为辅助车辆。从1940年到1943年,又发展了Ausf C的新的改进型,即Ausf F/G型。
II号坦克由不同的厂商生产,Ausf a1到b有MAN和奔驰生产,Ausf c到C由MAN、奔驰、Henschel、Wegmann、Alkett、MIAG和FAMO生产,AusF D/E由MAN生产,Ausf F由FAMO生产,Ausf G由MAN 生产。所有的II号坦克都装备20mm的KwK 30 L/55或新的KwK 38 L/55(都是由原来的Flak 30/38 20mm火炮发展而来)。在北非的II号坦克都对通风和过滤系统做了改进。一些标准的Ausf A/B/C型还加装了烟幕发射器,并同Flammpazer II在1941/42年的苏联参战。
Ausf a1/a2/a3
同I号坦克一样,II号坦克首次登场是在西班牙,当时少量的II号坦克参战,实战证明,他不是装备了45mm火炮的苏联T-26s的对手。II号坦克随装甲部队大量使用是在波兰和法国战役中,后又大量在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中使用,在苏联战场中较少看到它的身影。II号坦克装甲薄,防护能力差,而它的20mm火炮也证明对付其他装甲车辆效果不佳。它在战斗中没有能起到太大的作用,但为指挥官提供了大量的经验。同其它坦克一样,以它的底盘发展一系列变形车如Marder II、Wespe等。
从1939年12月起,又开始一系列项目发展专门的战场侦察坦克,开发了VK 901、VK 903、VK 1601、VK 1301等,但这些项目最终都取消了。作为这些发展的延伸,生产了Ausf J(VK 1601)和Ausf H(VK 903)。在1943年,7辆VK 1601(Ausf J)被装备到东部前线的第12装甲师,1944年,其中一辆被改装为抢救车辆。在1944/45年,同样的车辆装备到116装甲师的抢修部队。这些设计最终导致了Panzerspahwagen Ausf L的出现。Krupp一直在尝试用II号坦克的底盘和部件来设计自行火炮,并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
部分II号坦克在诺曼底战役时仍在服役,甚至服役到了1945年。Panzerkampfwagen II也在德国的一些盟国服役,如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罗马利亚和匈牙利,战后,还有少量在黎巴嫩军队中使用(可能来自罗马利亚)。
④ 奔驰 奥迪 大众 宝马公司是不是在二战时为德国生产过坦克 装甲车 飞机 火炮
奔驰和宝马的标志上,三棱和白蓝四分园都是飞机制造的含义。当然二战时宝马也生产摩托
如BMW R75等。奔驰曾参与了豹式坦克的设计竞标和许多战车零部件的生产,以及许多米塞斯米特系列战斗机的引擎。
大众在战争中最多的产品当属“水桶车”在装备序列排第一:KFZ 1
迈巴赫则承担了绝大部分坦克的引擎生产。从二号坦克到虎王。
⑤ 奔驰公司造过虎王坦克吗拜托各位了 3Q
在1943年1月的时候,德国就计划制造一种新的重型坦克以取代“虎”式重型坦克。德国陆军兵器局责成波尔舍,亨舍尔和MAN公司着手研制。随后这3家公司提出了4种方案,并制成了样车,分别是波尔舍公司的VK4502(P),亨舍尔公司的VK4502(H)以及改进的VK4503(H),MAN公司的VK4502(MAN),最后德国陆军兵器局选中了亨舍尔公司的VK4503(H)方案,于1943年12月开始批量生产,定名为“虎王”(或者“虎”2)重型坦克。“虎王”坦克从1943年12月到1945年3月一共生产了489辆。 “虎王”重型坦克采用了不少“虎”1和“黑豹”坦克的部件。同时,它也体现了许多新的技术特征。,首先是它采用了两种新型炮塔,一种是亨舍尔公司(克虏伯公司制造)的炮塔,一种是波尔舍公司(韦格曼公司制造)的。“虎王“坦克装备一门KwK 43/L71型88mm加农炮,这种火炮是二战期间德军装备坦克的火炮中威力最大的,身管长6.3m,它能在2000m的距离上直接击穿美制M4“谢尔曼”坦克的主装甲,所用的弹种包括穿甲弹,破甲弹和榴弹,不仅是“谢尔曼”坦克,它几乎可以击穿二战中盟军所有型号的坦克。1944年晚期,克虏伯公司曾打算让所有的“虎王”坦克换装威力更大的105mm口径的KwK L/68火炮,不过最终没有实现。“虎王”坦克的车体和炮塔为钢装甲焊接结构,防弹外形较好。正面装甲厚度比“虎”1式坦克有较大提高。成为盟军的一种很难对付的坦克,仅有一些火炮在较近的射击距离上可以对它构成威胁。不过“虎王”坦克同其他德国重型坦克一样,弱点在于它的机动性能。由于它的全重很重,单位功率较低,且行动装置也经常出问题,所以这成为“虎王”坦克的致命薄弱环节。 1944年5月,“虎王”坦克首次在明斯克附近参战,接着又在7月在波兰作战,第503坦克营的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也参加了诺曼底战役,由于技术原因,这两个连队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到1944年8月结束之前,这两个连队的“虎王”坦克全部被摧毁了。此后,“虎王”坦克参加了东西两线很多战役直到1945年4和5月柏林战役。尽管机动性不好,但在一些有经验的坦克手里,“虎王”是一种威力很强大的坦克,它火力强大,防护超群。不过由于“虎王”坦克生产数量少,参战时间短,并没有对二战的最终结果起到很大的影响。
⑥ 二战期间宝马、奔驰这些汽车公司也负责遭坦克、装甲车等这类武器吗
没错,德国着名的ME系列战斗机全称梅塞施密特,就是梅赛德斯奔驰的产品,同时奔驰还生产坦克、突击炮,包括着名的希特勒专用防弹专车奔驰770K,以及2号坦克之后的所有坦克底盘设计。宝马起家就是战斗机的制造厂,二战期间主要生产德军用的摩托车和运输机发动机,大众公司在战争爆发后,曾经参与制造装甲车,摩托化师卡车,以及一些早期型号坦克的底盘车体的设计工作,保时捷负责参与3号坦克以后和豹式、虎式的研发制造。德军的军用卡车是欧宝主打,也有部分奔驰的车型。
⑦ 哪些国家设计或是制造过超重型坦克要具体型号和数据资料的,有图就最好啦
美国
T-28超重型坦克(重86吨,共建造了5辆)
总重95吨
全长11.1米
宽度4.39米
全高2.84米
操作人数8名(车长一名,炮组5名,驾驶员及副驾驶员各1名)
装甲厚度、类型300毫米(12英吋)
主要武器105毫米T5E1坦克炮
62发弹药
次要武器1x.50吋勃朗宁M2机枪
660发弹药
发动机福特汽车GAFV-8汽油引擎
输出功率410hp(305kW)
推重比4.0匹/吨
悬挂系统双履带
最大行程160公里
最大速度每小时13公里
全长 10米
宽度 3.9米
全高 3.0米
操作人数 7人 (车长、炮手、机枪手、装填手2人、驾驶员、副驾驶员)
装甲厚度、类型 178-228毫米(顶部33毫米)
主要武器 QF32磅炮(94毫米)
次要武器 3x7.92毫米贝莎机枪
发动机 劳来劳斯陨石型发动机(Rolls-RoyceMeteor)V12汽油
输出功率 600匹马力
推重比 7.7马力/吨
悬挂系统 扭力杆
最大速度 19公里/小时(道路)
6公里/小时(无铺装道路)
TOG-I型坦克(重80吨)
TOG-II型坦克(重80吨)
⑧ 有哪些德国汽车公司制造过二战德国坦克
克虏伯 生产潜艇 还研制火炮 例如88毫米防空炮 105毫米防空炮等 88名声很大 相信很多人都知道 105装备比较少
保时捷和奔驰公司都在为坦克的研制做贡献。。。 例如老鼠。。。大家伙 可惜没能装备
不过几乎所有的工厂都在为坦克生产零件 毕竟虎和豹不是拖拉机 不像斯大林坦克那样任何拖拉机工厂都能生产 最大的特点就是焊接式拼装 焊接式的坦克有一个好处就是模块化 而斯大林坦克虽然生产容易 铸造式的质量远远不如焊接的好 例如炮塔 一次成型 炮塔的质量就不会全部合格 铸造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残余的气泡在钢材里
⑨ 哪些汽车公司造过坦克
界上第一辆坦克,就是福特公司的人设计的。大名鼎鼎的虎式坦克,研发之初是由保时捷和亨舍尔同时进行的,后来保时捷的原型车有问题,就没有批量生产,不过仍然有一辆保时捷的虎式原型机投入过实战。二战德国“黑豹”坦克,奔驰也造了原型车,不过也没有被选上。美军的谢尔曼是通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