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奔驰上的PRE-SAFE系统是什么有什么作用
它是奔驰车的一个新的系统装置,中国话叫做
事故冲突事前予知系统或者叫乘员保护系统?
应该这样叫吧!!!
具体功能在于
在车要遇到冲突时或者是瞬间,系统会自动把车窗关严,天窗关严,把车的安全带自动调整到人体可以接受的最佳松紧度,坐椅调整到最佳位子,在遇到冲突的前一瞬间系统自动刹车,来减少到最小的最弱的冲击力,还有就是安全防护气囊的自动跳出等等!!!
我知道的也就这么多了.希望对你有用!!!
B. 什么是奔驰pre-Safe系统
它通过ESp监测车辆转向角度、横向加速度和刹车力度等数据,当检测驾驶员规避危险时,pre-Safe系统可以预先收紧安全带,并把座椅调节到碰撞损伤最低的角度。同时打开的车窗可以在需要的时候自动关闭。
pre-Safe系统可以在碰撞前2.6s发出警告音,碰撞前1.6s告警三次无效后启动自动刹车程序。0.6s(这个时间值是系统根据前、后车的相对速度和间距计算所得的)时如驾驶者仍无反应,制动系统的制动力将到达最大,使自动刹车的力度达到最大值。
C. 奔驰全车系都是什么意思
奔驰A级车是奔驰的入门级车,它既不会像Smart和mini那样领导时尚,也不会因为是级别最低的奔驰车而降低质量标准。
1998年,第一代奔驰A级轿车问世。不过,问世的过程却是痛苦的。1997年底的一次蛇形绕桩(S形)无制动行驶示范时发生翻车事故,令人对其稳定性发生质疑。为了提高稳定性,设计师降低了底盘的高度,换上扁宽轮胎,在车辆上加装了电子稳定系统(ESP)及侧倾角传感器,横向速度传感器等,使这个问题得到了完全解决。不过底盘降低在国内的道路条件下产生了不小的问题:据使用者反应,该车经常发生托底。
历经6年的市场洗礼,奔驰A级轿车的全球销量已经达到了110万辆。奔驰最近推出了更具创新意识的新款A级,计划于2004年秋季正式上市。该级别轿车有两大型号:五门掀背型和首次在A级中出现的三门掀背型,以期营造更为年轻和动感的形象。
C级是奔驰最年轻的车系之一,它问世不过20年,至今才发展到第三代。可是它同时也是奔驰最为畅销的车系,在过去的短短四年,已经卖掉了120多万辆。和C级的第二代相比,奔驰在第二代C级推出仅仅四年之后就在2004年日内瓦车展上推出了全新一代的C级。按照奔驰的惯例,以往这个时候应该只会对产品做一些小的改款,推出一个升级版本。以往,奔驰对这种小改款多半是作低调处理,而这次却一反常态,不仅大力宣传,而且破天荒地把只做了小幅改款的车型称为新C级。奔驰这样做也实属无奈,因为这个级别的市场竞争实在是太激烈了。奔驰的E级和S级只需应对为数不多的几个对手,而顾客的品牌忠诚度就足以让它们高枕无忧。C级则不同了,几乎所有的主流汽车制造商都在生产这个级别的产品,而在它之前,宝马3系已经牢固地树立了自己的霸主地位。奔驰惟有奋起直追,才能收复失地。
奔驰M级是一款定位在城市型SUV的车型。与奔驰G级越野车的筋骨毕现和铁盒子一样的车身截然不同,它光鲜的外表和中等的身材说明了它是在钢筋水泥的“森林”中游走却又不忘时常到野外撒撒欢的那种类型。
奔驰M级前后悬架均为双A臂四轮独立悬架与一般城市SUV的悬架形式不一样。这种悬架设计使得它在同级车(BMW X5,VOLVO X90等)中拥有最佳的舒适性和操控性能,但是如果面对高低落差较大的地形时,悬架行程就比不上越野车使用的非独立悬架了,这也是所有的城市SUV的“软肋”。舒适性历来为奔驰所强调,奔驰M级自然也不例外。整车的外形做的动感流畅,这使得它的风阻系数达到了同级车型中最低的0.39,这在降低噪音、提高燃油效能及行路舒适性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当今世界上最高水平的汽车生产商当属奔驰汽车公司,而在奔驰的众多系列轿车产品中,最能显示其深厚的制造功力非奔驰S级轿车莫属。外形风格“修枝减叶”,逐步趋向于年轻化
奔驰G级车是一款有着深远历史渊源的车,二战时期它已为德军服务。非凡越野性能着称只有顶级的Offroad玩家能够享用,对普通人来说,它犹如遥远的传说。
“C”代表coupe(双门),“L”代表light(轻量化),“K”代表compact(简洁设计)。这就是这款跑车的设计理念。对于那些喜爱速度同时又对汽车豪华舒适性有特殊要求的人来说,CLK确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当然了,还有个前提就是你要有实力负担得起CLK那不低的售价。
按照奔驰的分类,奔驰Vito不在乘用车的范畴,而是属于商务车里的一种——厢式车(Van)。定位于商务车 满足的商务需求的种类分,Vito有三个功能类型:货运型(Panel van)、客货两用型(Mixto)和客运型(Crewbus)。
奔驰SL系列 “SL”代表两项属性——Sporty(运动化)和Light(轻量化)。这也的确成为了奔驰SL级双门跑车的追求目标。大型巡航GT跑车 SL相当好
SLK敞篷跑车 折叠硬顶 目前国内仅有SLK200 Kompressor一款
目前国内售价最高的MPV——奔驰viano 售价几乎可以买两辆别克GL8 选中了这款MPV的消费者,在财力上应该都是“总裁级”的 viano在国内只有少量非正规渠道的销售
四门四座轿跑车CLS
2005年的第五代S级大气、优雅 梅塞德斯-奔驰车型号中的字母“S”一直是尊贵、高品质和高技术的代名词,因此,奔驰S级轿车从来没有因为过多的高科技技术的武装而产生烦恼。高科技武装
宝马760和奥迪A8 6.0的售价也仅有166万和175万
一台新款S500的售价就已经快接近顶级的宝马760和A8 6.0的价格以上就是我找收集的资料 其中数据有点失真仅供参考
D. 大众辉腾,雷克萨斯,奔驰,奥迪,宝马的中央控制系统和四驱系统都叫什么
中央控制系统:奥迪(MMI),宝马(i-Drive),奔驰(COMAND),大众和雷克萨斯并没有为它们的中央控制系统取名字;四驱系统:奥迪(quattro),宝马(xDrive),奔驰(4-MATIC),大众(4MOTION),雷克萨斯(Active 4WD)。
E. 奔驰Blue EFFICIENCY是什么系统
蓝效技术(Blue EFFICIENCY)是奔驰最新动力与环保结合的理念!其核心还是奔驰CGI(Charged Gasoline Injection)发动机!
奔驰的CGI。不再利用进气流作为混合气分层填充的动力,而是通过喷嘴来实现这一效果。CGI上使用的高压压电喷嘴,是整个系统的精髓,压电阀喷嘴末端的喷孔,是一个几微米宽锥状环形喷孔,这种结构可以塑造一个稳定的、非常理想的从浓到稀的喷雾效果。在喷射时,还可以吸收周边紊乱的空气颗粒,进入燃油喷射的层与层之间,形成一个理想的点火前状态。
当然这个喷雾效果,是建立在一个高压供给系统上的,CGI发动机还包括高压泵以及后面的燃油导轨,以及其中的油压调节阀,它们为系统提供稳定的燃油。在燃油导轨中,峰值油压可以达到200kg,大约是普通电喷汽油发动机的70倍,也比一些其他直喷发动机高得多,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分层喷射时,有理想的喷雾效果,在高转速下有足够量的汽油供给。而且由于在喷射瞬间,导轨内的压力不可避免会出现瞬间下降,高压也会让这种瞬间压力变化减小,喷射也就更加精确无误。
由于多次喷射控制只可能出现在低负荷区域,高负荷或者高转速下,发动机又进入单一喷射状态,奔驰新的直喷技术可以让这种分层模式在车速超过120km/h后,还可以精确运作,超过此后,发动机会尽量把空燃比控制在14.7:1,最佳的空燃比附近,这和奥迪的控制模式类似。通过这种高压喷雾分层燃烧,基于原SLK350上的3.5升CGI发动机,在各方面都有了改进,马力可达292bhp,油耗仅为9.1升/100km。当在高速公路上以恒定高速行驶时,CGI优秀的燃烧效率和先前的那台V6相比,100km大约节油1.5升,相当于15%的节油效率,同时,又约有20bhp马力和1.4kgm的扭力超越。
在CGI上,奔驰还有另一个创新,那就压电直喷技术,据估计,这个技术不会出现在今年下半年的CLS 350 CGI上,主要是因为这项高科技所带来的高昂成本。由于目前的直喷发动机都存在分段控制模式,也就是低转速时使用分段多次喷射燃烧,高转速下就不再使用,主要原因是目前的喷嘴都是螺线圈电磁控制式,在高转速状态下,喷油时间要求极短,喷嘴响应速度并不适合太高转速。因此,奔驰开发了压电触发的喷嘴,也就是利用活塞在压缩冲程的压力,通过压力变形下的微弱电信号,经过放大电路放大后控制阀门开闭。压电喷射器百万分之一秒的时间反应,为喷嘴提供基本的多点分层喷射成为可能,在每次压缩短时间内,再分为多次喷射,特别是高转速下,也同样有分段喷射,从而得到更理想的稀薄燃烧,这对提高发动机燃烧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F. 奔驰的“主动刹车”和“主动安全系统”是什么意思
主动安全系统,指的是包括ABS、ESP等电子设备的安全系统。被动安全系统涉及车体吸能结构、安全带、安全气囊等。其中,主动安全系统,最典型的是主动刹车系统。
此类的驾驶辅助技术尤其适合交通拥堵的大中城市,因为城市驾驶中长时间的堵塞会令驾驶员注意力分散,有了这个功能后能避免发生追尾事故;而在高速行驶时,这些主动刹车技术系统能实现主动减速也能降低损失和风险。
(6)奔驰的系统是什么扩展阅读
九大汽车主动安全系统
1、ABS
ABS是Anti-lock Braking System缩写。这个可以说是众多主动安全系统里最基本的一个了,如今市面上大部分的车型都已经普及。对ABS功能的正确认识:能在紧急刹车状况下,保持车辆不被抱死而失控,维持转向能力,避开障碍物。在一般状况下,它并不能缩短刹车距离。
2、ASR
有ASR时,汽车在加速时就不会有或能够减轻这种现象。在转弯时,如果发生驱动轮打滑会导致整个车辆向一侧偏移,当有ASR时就会使车辆沿着正确的路线转向。现在ASR还只安装在一些高档车上面,但是因为ASR与ABS包含着性能及技术上的贯通,所以有望近几年ASR变得与ABS一样普及。
3、AWS
通过在汽车上安装汽车碰撞预警系统,利用技术手段分析车道、周围车辆的状况等驾驶环境信息,一旦当驾驶员发生疲劳及精神分散、汽车出现无意识的车道偏离及汽车间车距过近。存在追尾可能时。能够及时给予驾驶主动预警,是减少公路交通事故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
4、EBD
EBD,英文全称为Electronic Brakeforce Distribution,电子制动力分配。ABS必须在踩下刹车至车轮抱死时才发挥作用,
而EBD可以在踩下制动踏板后、在ABS起作用之前通过调节后轮制动力达到良好的制动效果,以减少不必要的ABS动作,或在ABS因特殊的故障状态而失效时防止车轮抱死,增大了保护范围。广州本田所有车型均装备有先进的“ABS+EBD”电子制动控制系统。
5、ESC
ESC即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电子稳定程序控制系统。ESC很多品牌都有,只是各个厂家交法不同,比如大众称为ESP、本田称为VSA、丰田称为VSC。
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你想快速向左打方向,结果转向不足,这时候ESC就会制动左后轮,让车辆按照你的预期变换方向。如果你是转向过度,ESC就会制动右前轮,让你的车纠正姿势,所以如果你的车上有这按钮,千万不要关掉。
6、LCA
LCA( lane change assist),又称变道辅助系统,最先商用在奥迪Q7上面;因为汽车C柱有一个视野盲区,所以我们车辆在变道的时候就容易产生危险,LCA就采用24Ghz雷达传感器检测后面盲区接近的车辆,并通过前方后视镜旁的指示灯报警提示。
7、SAS
SAS,即Safety Alarm System。凯迪拉克XTS豪华轿车配备了座椅震动预警(SAS),将以往汽车的安全警示由视觉和听觉延伸到触觉。
当传感器感知潜在的事故威胁时,驾驶座会根据状况发出一侧或双侧的震动,配合图标和声音的警示,以清晰而直观的方式告诉驾驶者潜在的危险即将发生,甚至是危险的来源方向,以作出及时而正确的应对措施。
8、TCS
TCS是TractionControl System,牵引力控制系统,又称循迹控制系统。汽车在光滑路面制动时,车轮会打滑,甚至使方向失控。同样,汽车在起步或急加速时,驱动轮也有可能打滑,在冰雪等光滑路面上还会使方向失控而出危险。
而装了TCS,此时电脑会检测处驱动轮和非驱动轮之间的转速差距过大,会通过减少喷油等方式限制动力输出,车辆自然就会平稳提速。
9、VAS
VSA(Vehicle Stability Assist)车辆稳定性控制系统,是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提高车辆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的控制系统。该系统除具有传统的制动防抱死(ABS)功能和牵引力控制(TCS)功能外,还具有防滑控制(Skid Control)功能。
G. 奔驰的智能互联系统有什么用
看到儿童窒息车内的新闻让人痛心,如果科技能够早一点普及运用我们可以避免很多悲剧发生。
这一则新闻实在是让人痛心疾首,小编之前也给大家分享过很多关于安全童行的内容,但小编还要再啰嗦一次,再给大家讲讲。以下的内容,做家长的一定要知道!以下的内容,做家长的一定要知道!以下的内容,做家长的一定要知道!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1、在一个有限的空间内,如紧闭车门、窗的车内,气温是很容易上升的,那速度甚至可以用“飙升”来形容。如果当天室外天气炎热,车子吸热后而得不到适当的排热,车内的温度更是容易高居不下,这会让孩子非常难受。
2、因为空间密闭,得不到新鲜空气的补充,车内的氧气会逐渐减少,孩子容易出现缺氧现象。一旦缺氧,身体的很多机能都会变缓慢甚至是停止,如果时间一长,孩子甚至会因窒息而死亡。
3、如果用的奔驰就不会出这样的事了。车内监视系统防盗报警系统,会在锁车后监测到车内有移动物在活动,就会发出报警声,可以通过手机上的智能互联系统远程遥控车辆解锁车门,或是警示周边人的注意。
H. 奔驰的安全系统
主要有以下几项安全系统技术,可以学习一下。
正在研发中的“车辆沟通接口”。未来车辆将可以发出讯息相互沟通,通知周围车辆前方出现状况并提早做出应对措施,将意外事故发生率降至最低
汽车设计工程师在过去五十年来,一直不断研发更新更周延的安全防护系统,随着车辆主被动安全系统水平的提升,车祸发生率与人员伤亡比例的数据逐年下降,相当值得欣慰。但不幸地是,人是唯一无法掌控的因素,因此截至目前为止,每年仍有数以万计的人们在交通意外事故中死亡。
工程师们终于了解到一点,不论安全系统再如何周延,一样杜绝不了由驾驶人疏忽所引发的车祸!因此他们开始研发“监控驾驶人”与“自动判读路况”的系统,当测知驾驶人精神状况不佳时,将会发出警示并自动控制车辆制动器来维持车道甚至是安全停下。
现在是计算机接管车辆的制动系统,而未来将是“电动转向系统”,油门深度本来就已经交给计算机控管了,再加上制动与转向系统,以及正在研发的“车辆交谈系统”、“电子监理系统”,未来的车辆将可以接收交通信息后,自动选择一条最佳的路线,并控制油门与转向系统,自动地将车上乘员送抵目的地。
“判读路况”也是研发重点之一,透过CCD镜头,汽车将看得懂道路标志,进而做出减速或是加强灯光等应对措施
这便是“无人自动驾驶”的境界,透过电子监控,车辆之间再无碰撞可能,交通意外事故发生率为零!时间点大约在2050年。
安全系统 无人驾驶的马前卒
全世界大部分的地区仍被列为“高风险”名单之内,根据联合国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最安全的地区是欧洲,车祸发生率低于12%(以每十万人所发生的意外件数来计算),次安全区域为日本、北美以及澳洲,发生率介于12.1∼16.0%。非洲与中东是最危险的,高达19%以上的事故发生率勇冠全球,平均出门五次就要发生一次车祸,能平安回家简直是老天爷的恩赐!中南美洲以及整个亚洲大陆都被归类在“中风险区域”,事故发生率大约在16.1∼19.0%之间。
“智能型照明系统”共有五种不同模式,可依照不同行驶路况,自动调整照明范围,属于“主动安全系统”的一环。
这些数据说明什么?汽车科技业有“M型社会”的趋势。欧盟有钱、平均科技水平也高,因此当高科技车辆普及度够高的前提下,欧盟将会是全球第一个实行“无人自动驾驶”的区域。虽然交通意外死亡人数下降为零,但欧盟的热血驾驶人恐得将车运到亚洲来,才能享受档档红线、激烈操驾的快感…。
透过发射频率77GHz的短距雷达监控,将可提供前方路况讯息供计算机判读,决定制动力度、制动灯点亮方式甚至是SRS气囊作动位置与充气程度。
这当然是玩笑话,但却也真实地说明了汽车安全科技的一日千里,以及“所有的意外事故都是人所引起”的道理。
1995年出现的“侧窗气帘”可大幅降低侧撞事故发生时,乘员脸部的伤害程度。而侧边气囊则负责提供胸腹部的防护。
Pro-Safe 终极安全防护
就像前文说的,所有的努力在车辆自动驾驶成真之后,都将成为昨日黄花。所有列车都在计算机监控之下,车速、车与车之间的距离一目了然,没有相撞的可能性。未来的自动驾驶世界就像如此,只是计算机监控的范围更广、传感器更多,而许多交通信息更会是来自汽车相互间的沟通。
现阶段安全系统已经进化到什么地步?研发“主动安全科技”不遗余力的德国M.Benz汽车,相关专家近来在全球各国倡导旗下的安全理念。就像本文标题一样,“安全是可以买得到的”。由高车价所堆栈出来的“高刚性车体”以及诸多的“主被动安全配备”,让坐在奔驰轿车内的乘员的确获得较多的防护。但德国讲师说得明白,安全带才是最佳的安全配备,如果没系上安全带,所有的安全系统都将不能发挥应有的防护功能。
从1959年开始,M.Benz便开发出“车体防撞溃缩设计”,利用变形来吸收冲击力道、降低车内人员的伤害程度。
Pro-Safe(整合式安全防护系统)是目前M.Benz汽车(也可能是全世界)最高水平的安全系统。它结合了数十套主被动电子系统,达成确保车辆不易发生事故,以及发生事故之后提高乘员存活率的目的。
避免事故 主动安全系统的责任
此次奔驰北京投下巨资,将全套展示装备由德国运送来,让我们清楚的理解M.Benz的造车理念。
M.Benz认为坚固的座舱设计才能提供最佳安全防护,因此在车侧、车尾(紫色部分)使用了“锻造高强度钢”,它的强度是传统钢材的十倍,但重量却更轻,更安全而且不会增加油耗。
他们觉得主动安全系统在确保驾驶人于“一般行驶”或是“紧急状况”发生时,能够全身而退。不仅仅是ABS、ESP等系统属于“主动安全防护”范围,容易为人所忽略的“智能HID头灯”、“智能型制动警示灯”、“驾驶盲点辅助系统”等,让驾驶人看得到别人,或是让别人看得到自己的灯光系统,也都被列在“主动安全系统”的清单之列。
甚至车舱舒适度也是被列入评估的范围,因为当驾驶人频繁地调整空调或是坐姿时,便容易因分心而导致车祸的发生。寂静无声也并不是好事,工程师刻意留下一些噪音来提醒驾驶人,某些系统正在作动,例如方向灯作动时的滴答声,便是要提醒驾驶人记得回正方向盘。因此主动安全的涵盖范围极广,不仅仅只是控制车辆动态的电子系统而已。
在德国总部周围两百公里的范围内,只要有M.Benz汽车发生事故,研发人员变会赶到现场收集资料,并带回实验室分析原因,进而改善车辆的安全设计。降低伤害 被动安全系统的诉求
奔驰汽车为我们展出了C-Class的车体骨架,除名闻遐迩的三层式门坎设计外,现在又增添了锻造超高硬度钢材的使用,包括B柱、后保杆防撞杆等处,均用上了这种量轻质坚的新材料。目的只有一个,在不大幅增加车重的前提下,提高车体的抗扭曲承受力。
内装设计同时牵涉到主动安全与被动安全,舒适的设计可以让驾驶人专心地开车,属主动安全。而从脚踏板护垫内建吸能材质之后,再也没有出现因事故导致足部受伤的案例。
位于德国斯图加特的M.Benz汽车总部,与德国警方合作,进行一项交通意外事故原因分析的调查。只要在总部方圆两百公里之内有M.Benz汽车发生事故,调查小组便会火速赶至现场进行事故原因的分析,并将数据带回实验室中研究。
M.Benz开发出两种测距雷达,有效侦测距离150m的“远距雷达”位于水箱护罩。而有效距离30m的“短距雷达”则安装在保险杠之上。
经过3500件调查统计发现,汽车事故的发生种类,以“不平均左侧撞击”为大宗,占所有事故比例达75%。而“不平均右侧撞击”与“100%车头撞击”的比例各只有25%。这让车体设计工程师有了新的思考方向,他们强化了车头并设计“溃缩区”,让撞击力能迅速地传送到车体后方,避免车舱变形导致车门无法开启。
从2001年开始,电子操控系统(ESP)成为M.Benz全车系标配,从那时开始,M.Benz车系的肇事比例便远远低于其它车系。
而内饰材质也成为研究重点,包括内建吸能材质的前座脚踏垫、可以分散撞击力的座椅骨架,M.Benz工程师甚至考虑到车头发生撞击时,引擎所产生的移位状况,因此改采“可挠性油管”设计,以避免燃料外泄、导致火灾的发生。
得利于我国汽车市场的迅速崛起所赐,编辑部现在多了中文数据可以参考。而不是翻译大量的外文文献。
我们曾经说过;车体结构是最根本、最重要的设计,除了抗撞吸能的作用外,它同时能提供卓越的操控性,在车辆容易控制的前提下,当然就能降低车祸的发生率。这是本文安全观点相当重要的一个结论。
本能反应 主动安全防护系统
在事故无可避免时,该如何降低乘员受伤程度?答案就是Pre-Safe,主动安全防护系统。
它与前文提到的Pro-Safe(整合式安全防护系统)不同,Pre-Safe,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在利用测距雷达侦测到前方状况可能会发生事故时,便会进入“紧急状况”,自动关闭车窗/天窗、前/后乘客座椅自动调整至防潜位置、后座头枕由倾倒恢复成直立以及前座安全带自动束紧。在完成这些动作之后,可以降低乘员头/颈部所受到的撞击力达40%之多!大大降低受伤的机率。
目前内装设计已经进步到参考驾驶人心跳、脑波活动数值。以S-Class为例,现行新车驾驶人的心跳压力为78.5%,而1979年的老款车型则高达85.3%,可见现代新车内装设计要比以前舒服很多。
当然,除了Pre-Safe,主动安全防护系统计算机本身之外,刚刚所提到的系统也通通必须是电动的,如后座椅背、后座头枕等,否则也不能达到控制的目的,而这些电动装备也得靠金钱堆积出来。
Pre-Safe,主动安全防护系统可以在雷达侦测到前方有状况时,先行关闭玻璃窗/天窗、竖直椅背、拉紧安全带,以降低乘员伤害程度。
Pro-Safe(整合式安全防护系统)管得更多,除了前面的Pre-Safe归它管辖之外,它还负责在撞击之后,切断供油、引擎熄火,自动开启车窗、自动开启危险警示灯,甚至是发出求救讯号等等工作。总体来说,Pro-Safe从“预防事故”、“降低伤害”以至“人员逃生”等方面,都在它的管辖范围之下。同样的,这得基于所有系统均已“电子化”才能达到这个目标。M.Benz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