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2020年东京奥运会海报......这是真的吗总觉得这是不可能啊
如果是东京奥运会的海报,为什么会用动漫的图呢?而且就算用了动漫的图,为什么没有用官方图却用了同人图呢?还有,这图根本看不出作者73大叔的笔迹,最后,如果真的出了这样的海报,度娘以及贴吧都会第一时间出现,但是现在有么,没有吧!【以上纯属个人观点】
Ⅱ 哪位知道奔驰赛车历史,急求!!!!!
梅赛德斯-奔驰110年赛车运动传奇
在汽车业界,有这样一句话来描述汽车运动与梅赛德斯-奔驰的关系,“汽车运动的历史也是奔驰的历史”。当扫描整个汽车运动史之后,发现此话毫不为过。
开启汽车运动先河
第一次正式的汽车运动赛事发生在1894年,路线为巴黎到卢昂,全长126公里。21位车手参赛,最终15位车手完成比赛。在这次比赛中,“汽车之父” 戈特利布.戴姆勒大获丰收,其中有9辆赛车搭载着由戈特利布.戴姆勒设计的Panhard-Levassor 引擎,最终前4辆完成比赛的赛车均由Gottlieb Daimler设计的954cc V2引擎所驱动。同为“汽车之父”的卡尔.本茨所设计的Vis-à-Vis赛车也参与了这场比赛。此次比赛中,所显示出的技术实力奠定了梅赛德斯-奔驰成为第一汽车品牌的基础。
汽车赛事常胜将军
自汽车赛事先河开启之后,汽车开始获得广泛认知,汽车运动蓬勃发展,汽车技术也随之进步。19世纪末,为了在比赛中获胜,埃米尔.那利内克说服设计师威廉.迈巴赫设计出一种全新型号的汽车,不仅外形做了较大改动,诸多新技术的运用使之机械性能也大幅提升。1901年3月,新赛车参加了“尼扎赛车周”。埃米尔.那利内克有个可爱的女儿叫梅塞德斯,因此他就用女儿的名字“梅塞德斯”作为汽车的牌号登记参赛,这种新赛车战胜了所有的对手,一鸣惊人。法国汽车俱乐部的秘书长保罗.梅昂说:“我们进入了梅塞德斯时代”。从此,德国人就喜欢将戴姆勒-奔驰的汽车叫“梅塞德斯”。
出于安全考虑,当时的法国政府规定,从1906年起,高速的汽车比赛必须在封闭的赛道内进行,诞生了最初的“大奖赛”。其他对汽车提出技术要求的规定也相继出台,如1934年严格限制车中必须在750千克以内。当时,奔驰公司推出了一种3升的发动机。由于采用了昂贵的轻型材料,装备该发动机的奔驰赛车,不仅动力强劲,而且车重很轻,但是整车重量仍然为751千克,超出标准1千克。为了减轻车重,赛车手连夜将车身的油漆打光,车重刚好符合标准,车身也由原先的白色变成了铝色。此后,奔驰赛车都采用这种色调,这也是“银箭”的由来。今日的迈凯轮-梅赛德斯车队还保持着这个昵称。
20世纪30年代,奔驰与Auto Union间的竞争,带动了大型车的面世,其功率达600马力,速度更是高达320千米/小时。然而,因为他们在技术和财力上的绝对优势,其他厂商在比赛中毫无立足之地,不得不相继退出,直到战后。那时的汽车赛也就变成了奔驰与Auto Union冠军争夺战。
战后迅速复苏
二次世界大战后,梅赛德斯-奔驰恢复汽车赛事活动。就在这段时间里,曾在今年中国国际车展上风光无限的鸥翼300SL走进赛车场,从而开始了他的传奇运动生涯。
在1952年度的主要赛事中,300SL取得了一系列相当出色的战绩:在波恩的大普利克斯,300SL横扫赛场,包揽了赛事的冠亚军头衔,其出色的表现令人惊异;在着名的墨西哥Carrera Panamericana赛事,300SL也取得了同样的优秀成绩。所有这一切宣告了梅赛德斯-奔驰重新回归赛车运动,续写其在二战前的辉煌。
1954年7月4日,梅赛德斯-奔驰借W 196 R 赛车重返F1赛场,并在首场法国大奖赛中,旗下车手梵吉奥(Juan-Manuel Fangio) 和 克莱宁(Karl Kling)就以头两名的成绩席卷比赛。
时间来到1988年,梅赛德斯-奔驰开始涉足DTM,首年便一举获得6个分站冠军,第二年,梅赛德斯-奔驰又在8个分站中获胜,车手思姆(Kurt Thiim)在DTM年度车手排名中获得第四。
新世纪神速腾飞
进入90年代,梅赛德斯-奔驰在DTM赛事上进步神速,并于1992年,由车手克劳斯.路德维希(Klaus Ludwig)取得首个年度冠军,93年奔驰再获年度亚军,并赢得自己的第50个DTM分站赛冠军。而在1994年,Mercedes C-class首次出现在DTM赛道上,克劳斯.路德维希依靠Mercedes C-class卓越的性能以及自身出色的技术,赢得了全年24场比赛中的11场胜利,并再度荣获年度冠军车手。1995年,路德维希的队友施奈德(Bernd Schneider)再次驾驶着Mercedes C-class 在全年23场比赛中的16场力拔头筹,获得年度车手冠军,AMG-梅赛德斯车队则蝉联年度车队冠军。
与此同时,在另外一块战场上,奔驰同样表现相当出色。梅赛德斯-奔驰于 1995 年和迈凯轮(McLaren)在F1一级方程式赛上开始了全新的合作关系,并在随后的1998年中,哈基宁(Mika Hakkinen)获得8 站分站赛冠军,加冕年度车手冠军,而其队友库塔(David Coulthard)赢得一站冠军,获得车手第三名,凭借两人的出色表现,帮助车队成功赢取年度车队车手的双料冠军。1999年,哈基宁成功卫冕年度车手冠军。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梅赛德斯-奔驰在DTM赛事上,开始了一个神奇的冠军旅程,而在F1上,则完成了一个新老的交替。
由于参赛经费的不断增加,曾经人气鼎盛的DTM赛事于1997年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但是在进入2000年,在AMG-梅赛德斯的催生下,DTM重返赛道。在过去的4年中,AMG-梅赛德斯车队驾驶着动力强进的CLK DTM AMG赛车,3次问鼎年度车手冠军,更神奇般的4次摘得年度车队桂冠。
而在F1赛场上,当家车手哈基宁于2001年功成身退,被寄予厚望的芬兰天才小将雷克南(Kimi Raikkonen)随即进入车队,并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一名顶尖F1车手。2003年,雷克南在马来西亚拿下个人首个冠军头衔,全年有10次登上领奖台,直到最后一站日本大奖赛上,才惜败给世界冠军大舒马赫,获得年度亚军,并帮助车队获得年度季军。
中国汽车运动推进者
2004年堪称中国汽车运动元年,为什么这样说?首先,DTM房车赛率先亮相上海,随后不久F1又首次登陆中国,这无疑将对中国汽车运动产生不可估量的深远影响,其意义更非同寻常。而在这其中,梅赛德斯-奔驰则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不仅因为奔驰是唯一一个涉足这两项赛事的汽车厂商,更因为他所取得的辉煌成绩刺激着中国汽车运动,并使之可以不断向前发展。
至此,我们穿梭历史长河中,欣赏了梅赛德斯-奔驰和时间赛跑的110年时间历程。我们感慨于其在长达110年的对汽车运动不断钻研创新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对汽车运动深刻的理解,以及一种悠远的汽车运动文化内涵。此外,我们更要感谢梅赛德斯-奔驰在百余年来对汽车运动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
对于梅赛德斯-奔驰110年的汽车运动历史,来自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运动公司的副总裁豪格先生曾说过:“毫无疑问,我为我们能拥有110年的汽车运动历史而感到无比自豪,但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知道,那只代表过去,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捍卫过去辉煌的同时,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奔驰赛车展露百年魅力
梅赛德斯-奔驰,一个百年汽车老店,其对于汽车行业的理解以及他身上所特有的文化底蕴,渗透到他涉及的每一个汽车领域,并帮助他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佼佼者。市场较量中的成功自然不必多说,梅赛德斯-奔驰的表现大家有目共 睹的。而在汽车相关的另一块战场上,梅赛德斯-奔驰同样魅力无穷。
这个赋予奔驰魅力,确切的说是展现奔驰魅力的战场就是赛车场。
今年堪称中国赛车运动元年,为什么这样说?首先,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房车赛事,德国房车大师赛(DTM)于前不久在上海落下帷幕,其震人心魄的场面激发出人们对赛车运动的空前热情,而随后不久,另一个享有盛誉,且与世界杯、奥运会并称为世界体坛三大顶级赛事的F1大奖赛将第一次进入中国,想必届时人们会给予更大的热情,其对于中国赛车运动的意义更是不可估量。
而梅赛德斯-奔驰则是所有参加DTM和F1大奖赛中,唯一一家同时涉足这两项赛事的汽车厂商,更重要的是奔驰在这两项赛事中都拥有骄人的成绩,其运动魅力不言而喻。然而这种魅力绝非依靠短短几年时间的累积,而是需要一个更长时间的堆砌,去沉淀得与失,去丰富魅力的内涵。奔驰在这方面有足够的本钱,事实上,从第一次参加赛车比赛到现在,梅赛德斯-奔驰的赛车历史已逾百年,他身上的魅力无处不在。
Vis-à-Vis赛车启动奔驰运动生涯
110年前的1894年7月22日,为了考验汽车的稳定性,世界上第一个汽车运动赛事就此在法国展开,地点从巴黎到鲁昂,全长126公里。21位车手参加了这次比赛,但最终只有15位车手完成比赛。
在这其中有9辆赛车搭载着由奔驰创始人之一的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设计的Panhard-Levassor 引擎,奔驰的Vis-à-Vis赛车就是其中之一,最终前4辆完成比赛的赛车均由戴姆勒设计的排量为954cc的V2引擎所驱动。就这样,奔驰赛车开始了其长达110年的赛车运动生涯。
二战后复苏,300SL横空出世
上世纪50年代初,梅赛德斯-奔驰在二次世界大战后恢复汽车赛事活动,并开始参与跑车比赛。就在这段时间里,曾在前不久中国国际车展上风光无限的鸥翼300SL驶入赛车场,从而开始了他的传奇运动生涯。
在1952年度的主要赛事中,300SL取得了一系列相当出色的战绩:在波恩的大普利克斯,300SL横扫赛场,包揽了赛事的冠亚军头衔,其出色的表现令人惊异;在着名的墨西哥Carrera Panamericana赛事,300SL也取得了同样的优秀表现。所有这一切宣告了梅赛德斯-奔驰重新回归赛车运动,续写其在二战前的辉煌。
奔驰跨入新世纪,用实力延续辉煌
上世纪末,梅赛德斯-奔驰在DTM赛事上进步神速,于1992年取得首个年度冠军,93年获年度亚军,94、95年重新夺回冠军称号并成功卫冕。
然而由于参赛经费的不断增加,曾经人气鼎盛的DTM赛事于1997年退出了我们的视线。但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在AMG-梅赛德斯的催生下,DTM重返赛道,同时也意味着CLK AMG DTM赛车打造冠军神话的开始。
第一年,2000年梅赛德斯-奔驰派出8部CLK AMG DTM赛车参赛,拿下年度车队和车手冠军,当家车手舒耐特(Bernd Schneider)更是提前封王,取得年度车手冠军头衔。第二年,2001年梅赛德斯-奔驰共有10部CLK AMG DTM赛车参赛,蝉联年度车队和车手冠军,舒耐特也顺利成功卫冕。第三年,2002年梅赛德斯-奔驰同样10部CLK AMG DTM赛车参赛,再次毫无悬念的加冕年度车队冠军,舒耐特获得年度车手亚军。第四年,2003年梅赛德斯-奔驰9部CLK AMG DTM赛车参赛,历史性的连续4年获得年度车队冠军,而舒耐特一扫去年的遗憾,重新夺回年度车手冠军称号,这也是他加入梅赛德斯-奔驰DTM车队以来获得的第四次年度车手冠军。
4年时间里,CLK AMG DTM赛车帮助车队3获年度车手冠军,更神奇般实现年度车队冠军的4连冠。在今年DTM赛事上,梅赛德斯-奔驰依然表现出色,截止上海DTM表演赛时,梅赛德斯-奔驰在车手、车队及厂商排名中均位列第一。
与此同时,梅赛德斯-奔驰在F1赛场上的表现同样引人注目。1995 年,梅赛德斯-奔驰和迈凯轮(McLaren)达成协议,以全新的合作关系征战F1大奖赛。并在随后的1998年中,车队车手哈基宁(Mika Hakkinen)获得8 站分站赛冠军,加冕年度车手冠军,其队友库塔(David Coulthard)赢得一站冠军,获得车手第三名,凭借两人的出色表现,迈凯轮-梅赛德斯F1车队成功赢取年度车队车手的双料冠军。
进入新世纪,当家车手哈基宁于2001年功成身退,被寄予厚望的芬兰天才小将雷克南(Kimi Raikkonen)随即进入车队,并迅速成长起来,成为一名顶尖F1车手。2003年,雷克南在马来西亚拿下个人首个冠军头衔,全年有10次登上领奖台,直到最后一站日本大奖赛上,才惜败给世界冠军大舒马赫,获得年度亚军,并帮助车队获得年度季军。
本赛季F1大奖赛,梅赛德斯-奔驰在开始阶段的表现并不进如人意,但是通过车队集体的努力,新推出的MP4-19B赛车显示出了相当的竞争力,并创造了不错的成绩。在前不久结束的英国银石站比赛,车队取得了巨大进步,雷克南首次登上领奖台,夺得亚军,而其队友库塔同样获得第七名的好成绩。
对此,来自梅赛德斯-奔驰汽车运动公司的副总裁豪格先生说:“毫无疑问,我为我们能拥有110年的汽车运动历史而感到无比自豪,但同时,我们也清楚的知道,那只代表过去,我们要更加努力的工作,在捍卫过去辉煌的同时,去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的确,梅赛德斯-奔驰拥有辉煌的历史,但他们同时还拥有让人敬畏的努力的工作态度。如此一支集悠久历史和开拓进取于一身的团队,其实力令每一个对手胆寒,这样的实力决定了奔驰将拥有无穷的魅力。因此我们期待再次目睹来自梅赛德斯-奔驰的运动魅力,期待在上海F1赛事上,他们带来更精彩的表演,同样期待他们缔造更加辉煌的未来。
Ⅲ 奔驰最新出的广告文案有可以分享一下吗
绝大部分汽车广告都是为男性而拍的,成熟有魅力,霸气又自信的男性角色,仿佛有了一个方向盘就能拥有全世界。但奔驰今年的一系列广告打破了大家的固有观念,奔驰针对女性用户,以“去遇见知己,更看见自己”为主题,做出系列文案创意。5月,在上海徐家汇地铁站打出一系列海报“听她说”,再次呼吁女性大声的发出声音。让我们具体看看这组海报的内容:
29岁 项目经理
她说:你可以保持微笑,但不用对每个人都那么好。
这组文案分别从不同职业的女性视角来发出自己的声音,既符合“她说”的主题,又符合奔驰品牌的调性,树立了自己品牌形象,还能吸引广大女性朋友的共鸣。创意上用金属线绘制图形,是不是有点像一副副糖画,简单但是优美,同时也象征可柔可刚的女性形象,投放在地铁里十分吸睛。
不得不说,奔驰这组文案抓住了目标人群的情感,所以想要写出传播力广的文案,要深度了解目标人群哦。
叶小鱼,《新媒体文案创作与传播》作者,微信公众号:叶小鱼跑跑跑(talkto520)
Ⅳ 为什么奥运会要设计会标奥运会的奖章是什么样的
会标是专门为大型运动会设计的。这个会徽是运动会的主题符号。它是一个标志,表明运动会举办的类型和项目。奥运会的标志由主办国精心设计。它的作用是宣传奥运会的主题。其内容反映了主办国的地理、历史和民族习俗,并辅以奥林匹克标志、届会、地点和时间。奥林匹克标志除了反映主办国的聪明才智和展示奥林匹克精神外,还往往与当时的世界政治形势和某些思潮有关。例如,1936年第11届柏林奥运会会徽的主要图案是停在柏林凯旋门上的一辆罗马战车。
在雕像旁边,操场上写着奥运会的编号、地点和年份。奖牌的两面写着“胜利、博爱和团结”的字样。奖牌是圆形的,直径至少60毫米,厚度3毫米。第一名是镀金银牌,含金量不低于6克。第二名是银牌,第三名是铜牌。金牌和银牌由纯度超过920‰的银制成。1956年后,国际奥委会还规定奖牌上应标明体育项目。
Ⅳ 奔驰祝贺宝马100岁,怎么解读其中笑点
1 奔驰“弃节操,接地气”从上一代失败的E-Class开始,奔驰无论品牌还是产品设计都饱受批评。年轻化是奔驰很重要的核心工作。在营销方面,无论是德国总部还是中国,下线都比过往开放。我曾经很震惊奔驰应该可以这么毫无忌惮地光明正大地去挑衅竞争对手了。欢迎大家看下面的视频。我是“制片人”,给自己打个小广告。
2 奔驰联合宝马营销,宝马小赚,奔驰大赚
宝马百年庆典,总部没少花钱,全球没少投广告买关注。奔驰130周年还没怎么开始营销活动呢,先贴了张祝贺信,就大摇大摆进了宝马后院,坐在宝马小弟旁边,接受全世界媒体朝拜。这种做法很流氓啊……如果这么搞的话,以后是不是每个汽车品牌过生日,奔驰都要以大哥什么去掺和一下啊。(谁跟奔驰总裁蔡澈比较熟的,可以拖个话,2019年杜蕾斯品牌诞生90周年。在没有你的40年里……)为什么说宝马小赚呢?奔驰一直是宝马对标的对象,行业内最强的竞争对手向你致意,无论如何要接受啊。言下之意,奥迪被奔驰和宝马努力挤出核心豪华圈。
3 台面下,宝马与奔驰的竞赛刺刀见红你家发布新车,我家就给经销商压货,让经销商台面下给消费者优惠,争取短期摇摆用户blablabla,我就不写太多了,台面下的竞争大家自己体会销量绷不住,是会死人的宝马家2016年的大热车型是X1,奔驰家的大热是新E-Class。坐看两家撕逼。
4 奔驰贺词有哪些潜台词如果没有宝马的伙伴一路同行:最创新的科技,最酷的设计,最好的顾客满意度!当然,还有销售,市场份额,利润……这根本不是贺词,这是赤裸裸的挑衅。大家都知道奔驰的无人驾驶确立了其汽车科技的公众认知。大家也都知道这一代7系设计很保守。大家也都知道奔驰的销量在迅速上涨,市场份额即将重归豪华车第一并拉开差距。大家都知道奔驰利润有保障……哥们,你是在踢馆!
Ⅵ 奔驰的两大股东都来自中国,这让德国人怎么看
奔驰的两大股东是吉利李书福和北汽,这个收购事情德国人大概有三种看法。
1、普通民众。当年一穷二白的中国土鳖把自家白菜给拱了!酸酸的。
2、和中国合作的得利集团。可以的,现在中国人购买力能力不差啊。卖掉股份的企业觉得中国人出价还是蛮高的,我喜欢。其他股东觉得,你既然已经是第一大股东,还不极力使用权利,不错,不错。
中国目前正在后劲十足的赶超德国,已经让德国很多企业失去了竞争力,另一方面又为德国提供巨大的市场。想骂又怕损失利益,心态很复杂。
在德国各种媒体报纸影响下,对中国保持冷淡态度才是真。利益受损的人肯定狂喷,战败国为了国内政治正确也要狂喷(多党制),只有既得利益者吃饱了所以才会夸几句。 二比一,保持冷漠是主流。
考第一名的,天天被第二第三名狂追不骂娘才是有鬼。现在的中国投资者青睐德国企业,就等于这个第二名啊,家里还有点钱。天天盯着你家里其他兄弟姐妹,老是想拱他们!
Ⅶ 这张东京奥运会的宣传海报是真的吗是不是p的,如果是真的日本官方给过说法吗
是真的
Ⅷ 奔驰汽车创始人的名字
【来历】
1897年,奥地利商人埃米尔·杰利内克自他的家乡法国的尼斯去德国坎斯塔特的戴姆勒工厂购买一辆汽车。他返回法国的里维埃拉时,其跑车戴姆勒·菲尼克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因此他决定参加一场当地的巡回竞赛,并以他9岁爱女的名字梅塞德斯命名此车。意识到这款新车的商业潜力,他不仅又订购了36辆车,而且获得了该车型在一些国家的经销权。戈特利布·戴姆勒也同意以“梅塞德斯”的名字作为品牌出售这款车。
梅塞德斯商标注册于1900年,是在戴姆勒去世后,三叉星成为了它的商标。戴姆勒曾经在给他妻子的一张明信片上画过这个图案,三叉星象征着公司业务要向水上、陆地、空中的运输业发展。
对于卡尔·本茨而言,给他的汽车命名很简单:为了证明他在曼海姆的机械工艺水平的可靠性,他把自己的名字镶嵌在汽车的嵌齿轮上。嵌齿轮后来变为了一个桂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戴姆勒和奔驰公司密切协作,在相同的海报上大做广告。他们于1926年合并,将月桂花环和三叉星合并成为他们的商标。
Ⅸ 宝马100周年,为什么奔驰发来贺电表示庆祝呢
微博只是新闻的一小部分。该公司提供真正的全新闻稿。
竞争有时会像两个合适的年龄一样,你触动了我,我摸了你,一场比赛,不是杀死,但一起长大。否则,没有你的道路,我必须忍受更多。如今,山脉不必有两只老虎,同龄人可能不是一个家庭。 NBA的伟大比赛不是单方面团队的伟大,而是因为它同样伟大的对手。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企业,也许我会发现我们当我们要后台时,这是一个让我们的对手。这是一个对手,它也是一个朋友,没有敌人,我有心情要看河流。